導航:首頁 > 產品平台 > 信貸違約掉期產品是一個債券

信貸違約掉期產品是一個債券

發布時間:2021-08-09 15:51:07

㈠ 什麼是債務違約掉期產品

信貸違約掉期CDS--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違約互換)是信貸衍生工具之一,合約由兩個法人交易,一個稱為買方(信貸違約時受保護的一方),另一個稱為賣方(保障買方於信貸違約時損失)。當買方在有抵押下借款予第三者(欠債人),而又擔心欠債人違約不還款,就可以向信貸違約掉期合約提供者買一份有關該欠債人的合約/保險。通常這份合約需定時供款,直至欠債人還款完成為止,否則合約失效。倘若欠債人違約不還款(或其他合約指定情況,令人相信欠債人無力或無打算依時還款),買方可以拿抵押物向賣方索償,換取應得欠款。賣方所賺取的是倘若欠債人依約還款時的合約金/保險費。
有些信貸違約掉期合約不需要以抵押物便向賣方索償(理賠金額與保險費成正比),只需要欠債人破產(或其他合約指定情況)即可。這些合約的功能不局限於風險轉移(對沖),而是具有投機性質,例如買方可以以合約賭博某家公司快會破產一樣,而他從未對該公司作出放債。
較完善的解釋:
信用違約掉期CDS--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違約互換)是1995年由摩根大通首創由信用卡貸款所衍生出來的一種金融衍生產品,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種金融資產的違約保險。債權人通過這種合同將債務風險出售,合同價格就是保費。購買信用違約保險的一方被稱為買家,承擔風險的一方被稱為賣家。雙方約定如果金融資產沒有出現違約情況,則買家向賣家定期支付「保險費」,而一旦發生違約,則賣方承擔買方的資產損失。CDS是目前全球交易最為廣泛的場外信用衍生品。
信用違約掉期的出現滿足了這種市場需求。作為一種高度標准化的合約,信用違約掉期使持有金融資產的機構能夠找到願意為這些資產承擔違約風險的擔保人,其中,購買信用違約保險的一方被稱為買家,承擔風險的一方被稱為賣家。雙方約定如果金融資產沒有出現違約情況,則買家向賣家定期支付「保險費」,而一旦發生違約,則賣方承擔買方的資產損失。承擔損失的方法一般有兩種,一是「實物交割」,一旦違約事件發生,賣保險的一方承諾按票面價值全額購買買家的違約金融資產。第二種方式是「現金交割 」,違約發生時,賣保險的一方以現金補齊買家的資產損失。信用違約事件是雙方均事先認可的事件,其中包括:金融資產的債務方破產清償、債務方無法按期支付利息、債務方違規招致的債權方要求召回債務本金和要求提前還款、債務重組。一般而言,買保險的主要是大量持有金融資產的銀行或其它金融機構,而賣信用違約保險的是保險公司、對沖基金,也包括商 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合約持有雙方都可以自由轉讓這種保險合約。
從表面上看,信用違約掉期這種信用衍生品滿足了持有金融資產方對違約風險的擔心,同時也為願意和有能力承擔這種風險的保險公司或對沖基金提供了一個新的利潤來源。事實上,信用違約掉期一經問世,就引起了國際金融市場的熱烈追捧,其規模從2000年的1萬億美元,暴漲到2008年3月的62萬億美元。其中,這一數字只包括了商業銀行向美聯儲報告 的數據,並未涵蓋投資銀行和對沖基金的數據。據統計,僅對沖基金就發行了31%的信用違約掉期合約。
根據有關研究,信貸違約掉期市場是最有可能出現問題的市場。2008年5月份,巴菲特表示:「 按照我的定義,美國經濟已陷入衰退。」令人擔憂的一個領域是估值60萬億美元的信貸違約掉期市場。」中國人民銀行國際金融市場研究員雷曜根據研究結果指出,「根據次貸危機目前的發展態勢,估值約62萬億美元的CDS市場已經成為當前金融市場的『堰塞湖』」。「隨著歐美主要國家信貸資產質量惡化、實體經濟下滑、信貸緊縮和金融市場持續動盪,信用衍生品市場中的風險因素必然隨之上升。其中,交易商信用風險成為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的首要薄弱環節,需要加以密切關注,系統性風險爆發可能引發的債券價格下跌和信貸進一步緊縮等不利後果需要加以防範。另外,以對沖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可能出現流動性風險,復雜環節下定價模型失靈造成的操作風險也需要給予一定的重視。」他認為,CDS市場問題所能造成的信貸緊縮風險也許比「兩房事件」來得更為迅猛,而這將通過消費萎縮對中國出口造成持續壓力。
需要注意的是62萬億美元這一數字只包括了商業銀行向美聯儲報告的數據,並未涵蓋投資銀行和對沖基金的數據。據統計,僅對沖基金就發行了31%的信用違約掉期合約;另一方面信用違約掉期完全是櫃台交易,沒有任何政府監管。
CDS市場中最大的部分是企業債(包括ABS),佔80%,而MBS佔20%。在經濟衰退狀態下,企業債券違約率將從目前的4.87%快速攀升至10%以上,以損失恢復率50%計算,CDS未來數月將造成1萬億美元的直接損失。而部分中國金融機構購買了此類衍生產品,值得警惕。

㈡ 信貸違約掉期是什麼含義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您所說的這個詞語,是屬於期貨從業詞彙的一個,掌握好期貨從業詞彙可以讓您在期貨從業的學習中如魚得水,這個詞的翻譯及意義如下:一種轉移交易方定息產品信貸風險的掉期安排


希望高頓網校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更多期貨從業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㈢ 什麼是信貸違約掉期,請給個詳細點的答案

信貸違約掉期是一種轉移交易方定息產品信貸風險的掉期安排.信貸違約掉期是一種基於公司債券與貸款的衍生產品,其價格可以用來評判公司違約的可能。信貸違約掉期價格上升意味著公司的信用狀況惡化,下跌則意味著狀況改善。 信貸違約掉期市場建立不到10年的時間里經歷了迅猛的發展。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預測,該市場目前的名義規模已經達到了26萬億美元,合約價值為1820億美元。信貸違約掉期市場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債券市場成為評價公司信用狀況的標尺。

㈣ 什麼信用違約掉期,信貸違約掉期,信用違約互換

這三個是一類的,同樣的理解。國內目前這種信用違約掉期衍生品基本沒有。這是國外債券市場中常見的一種信用衍生產品。對於投資者,規避信用風險的方法一種是根據信用評級直接要求信用利差,另一種就是購買如信用違約互換等的信用衍生品。如果投資組合中企業債券發債體數目不多、行業集中度高,不能有效分散信用風險,那麼久可以選擇購買信用違約互換來降低組合風險。
信用違約掉期也稱信用違約互換,所以從結構上看,是將參照資產的信用風險從信用保障買方轉移給信用賣方的交易。信用保障的買方向願意承擔風險保護的保障賣方在合同期限內支付一筆固定的費用;信用保障賣方在接受費用的同時,則承諾在合同期限內,當對應信用違約時,向信用保障的買方賠付違約的損失。對應參照資產的信用可是某一信用,也可是一籃子信用。如果一籃子信用中出現任何一筆違約,信用保障的賣方都必須向對方賠償損失。
購買信用違約保險的一方被稱為買方,承擔風險的一方被稱為賣方,雙方約定如果金融資產沒有出現合同定義的違約事件(如金融資產的債務方破產清償、債務方無法按期支付利息、債務方違規招致的債權方要求召回債務本金和要求提前還款、債務重組等),則買家向賣家定期支付「保險費」,而一旦發生違約,則賣方承擔買方的資產損失。

㈤ 什麼是信用違約掉期(CDS)

信用違約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CDS),即信用違約互換,又稱信貸違約掉期,是進行場外交易的最主要的信用風險緩釋工具之一,是一種金融衍生產品,信貸衍生工具之一。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種金融資產的違約保險。債權人通過CDS合約將債務風險出售,合約價格就是保費。

購買信用違約保險的一方被稱為買方,承擔風險的一方被稱為賣方,雙方約定如果金融資產沒有出現合同定義的違約事件(如金融資產的債務方破產清償、債務方無法按期支付利息、債務方違規招致的債權方要求召回債務本金和要求提前還款、債務重組等),則買家向賣家定期支付「保險費」,而一旦發生違約,則賣方承擔買方的資產損失。



(5)信貸違約掉期產品是一個債券擴展閱讀:

2008年,人們才清楚地認識到美國經濟就像在CDS市場上走鋼絲,搖搖晃晃隨時都有跌落的危險。9月份,美國政府注資850億美元,挽救了瀕臨崩潰的保險巨頭美國國際集團(AIG)。這一緊急援助措施也挽救了那些背負著以該公司債券為保險對象的CDS產品的投資者;這樣,政府的干預就避免了一起信用違約事件的發生。

但是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兩家住房抵押貸款巨頭在同一個月被聯邦政府接管的情況就不一樣了。許多業內人士認為兩家公司被政府接管屬於信用違約事件。持有以兩家公司債券(或股票)為保險對象的CDS合約的投資者,有權根據合約條款要求得到賠償。

㈥ 什麼是信用違約掉期

信用違約掉期是目前全球交易最為廣泛的場外信用衍生品。ISDA(國際互換和衍生品協會)於1998年創立了標准化的信用違約互換合約,在此之後,CDS交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信用違約互換的出現解決了信用風險的流動性問題,使得信用風險可以像市場風險一樣進行交易,從而轉移擔保方風險,同時也降低了企業發行債券的難度和成本。

㈦ 信貸違約掉期的辨析

從表面上看,信用違約掉期這種信用衍生品滿足了持有金融資產方對違約風險的擔心,同時也為願意和有能力承擔這種風險的保險公司或對沖基金提供了一個新的利潤來源。事實上,信用違約掉期一經問世,就引起了國際金融市場的熱烈追捧,其規模從2000年的1萬億美元,暴漲到2008年3月的62萬億美元。其中,這一數字只包括了商業銀行向美聯儲報告的數據,並未涵蓋投資銀行和對沖基金的數據。據統計,僅對沖基金就發行了31%的信用違約掉期合約,而不久前被摩根大通收購的大名鼎鼎的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就是13萬億美元的信用違約掉期的風險對家。如果貝爾斯登真的倒閉了,將引發全球信用違約掉期市場的雪崩,2007年的世界金融市場也許早已是一片廢墟了。
問題是,信用違約掉期市場存在著重大的制度性缺陷,62萬億美元的規模將整個世界金融市場暴露在了一個前所未有和無法估量的系統性風險之下。其中,最大的風險就是信用違約掉期完全是櫃台交易,沒有任何政府監管。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曾反復稱贊信用違約掉期是一項重大的金融創新,在全球范圍分散了美國的信用風險,並增加了整個金融系統的抗風險韌性,他認為銀行比政府更有動力和能力來自我監管信用違約掉期的風險,從而堅決反對政府對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監管。然而,事實是信用違約掉期已經發展成為一枚正在嘀嗒作響的「金融定時核炸彈」,隨時威脅著整個世界的金融市場安全。
信用違約掉期的另一個巨大風險是沒有中央清算系統,沒有集中交易的報價系統,沒有準備金保證要求,沒有風險對家的監控追蹤,一切都是在一個不透明的圈子裡,以一種信息不對稱的形式在運作,目的就是交易商們為了獲得最高的收益
與此同時,信用違約掉期早已不再是金融資產持有方為違約風險購買保險的保守范疇,它實際上已經異化為了信用保險合約買賣雙方的對賭行為。雙方其實都可以與需要信用保險的金融資產毫無關系,他們賭的就是信用違約事件是否出現。這種對賭的行為和規模早已遠遠超出信用違約掉期設計的初衷

㈧ 信貸違約掉期的交易結構

一般信貸違約掉期的形成過程:A向B申請貸款,B為了利息而放貸給A,放貸出去的錢總有風險(如A破產,無法償還利息和本金),那麼這時候C出場,由C對B的這個風險予以保險承諾,條件是B每年向C支付一定的保險費用。如萬一A破產的情況發生,那麼由C補償B所遭受的損失。
信貸違約掉期是一種新的金融衍生產品,類似保險合同,但又有不同。具體來講,發生在B和C之間的信貸違約掉期交易類似於B與C簽訂保險合同,B通過這種合同將債務風險出售,合同價格就是保費。如果買入信貸違約掉期合同被投資者定價太低,當次貸違約率上升時,這種「保費」就上漲,隨之增值。
同時,沒有任何相關債權債務關系的投資人D也可以從保險提供者C處買入信貸違約掉期,此時相當於D與C簽訂一個對賭協議。D定期向C支付一定費用直到信貸違約掉期標的的相關債務到期,期間如果該債務發生違約,則C向D支付所有違約損失,並且D停止支付給C的約定費用。這種類型的交易合同又被稱為「裸信貸違約掉期」(naked CDS)。目前市場上存在的信貸違約掉期大部分都是這種「裸信貸違約掉期」。

㈨ 什麼是信用違約掉期交易

信貸違約掉期CDS--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違約互換)是信貸衍生工具之一,合約由兩個法人交易,一個稱為買方(信貸違約時受保護的一方),另一個稱為賣方(保障買方於信貸違約時損失)。當買方在有抵押下借款予第三者(欠債人),而又擔心欠債人違約不還款,就可以向信貸違約掉期合約提供者買一份有關該欠債人的合約/保險。通常這份合約需定時供款,直至欠債人還款完成為止,否則合約失效。倘若欠債人違約不還款(或其他合約指定情況,令人相信欠債人無力或無打算依時還款),買方可以拿抵押物向賣方索償,換取應得欠款。賣方所賺取的是倘若欠債人依約還款時的合約金/保險費。 有些信貸違約掉期合約不需要以抵押物便向賣方索償(理賠金額與保險費成正比),只需要欠債人破產(或其他合約指定情況)即可。這些合約的功能不局限於風險轉移(對沖),而是具有投機性質,例如買方可以以合約賭博某家公司快會破產一樣,而他從未對該公司作出放債。 較完善的解釋: 信用違約掉期CDS--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違約互換)是1995年由摩根大通首創由信用卡貸款所衍生出來的一種金融衍生產品,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種金融資產的違約保險。債權人通過這種合同將債務風險出售,合同價格就是保費。購買信用違約保險的一方被稱為買家,承擔風險的一方被稱為賣家。雙方約定如果金融資產沒有出現違約情況,則買家向賣家定期支付「保險費」,而一旦發生違約,則賣方承擔買方的資產損失。CDS是目前全球交易最為廣泛的場外信用衍生品。 信用違約掉期的出現滿足了這種市場需求。作為一種高度標准化的合約,信用違約掉期使持有金融資產的機構能夠找到願意為這些資產承擔違約風險的擔保人,其中,購買信用違約保險的一方被稱為買家,承擔風險的一方被稱為賣家。雙方約定如果金融資產沒有出現違約情況,則買家向賣家定期支付「保險費」,而一旦發生違約,則賣方承擔買方的資產損失。承擔損失的方法一般有兩種,一是「實物交割」,一旦違約事件發生,賣保險的一方承諾按票面價值全額購買買家的違約金融資產。第二種方式是「現金交割 」,違約發生時,賣保險的一方以現金補齊買家的資產損失。信用違約事件是雙方均事先認可的事件,其中包括:金融資產的債務方破產清償、債務方無法按期支付利息、債務方違規招致的債權方要求召回債務本金和要求提前還款、債務重組。一般而言,買保險的主要是大量持有金融資產的銀行或其它金融機構,而賣信用違約保險的是保險公司、對沖基金,也包括商 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合約持有雙方都可以自由轉讓這種保險合約。 從表面上看,信用違約掉期這種信用衍生品滿足了持有金融資產方對違約風險的擔心,同時也為願意和有能力承擔這種風險的保險公司或對沖基金提供了一個新的利潤來源。事實上,信用違約掉期一經問世,就引起了國際金融市場的熱烈追捧,其規模從2000年的1萬億美元,暴漲到2008年3月的62萬億美元。其中,這一數字只包括了商業銀行向美聯儲報告 的數據,並未涵蓋投資銀行和對沖基金的數據。據統計,僅對沖基金就發行了31%的信用違約掉期合約。 根據有關研究,信貸違約掉期市場是最有可能出現問題的市場。2008年5月份,巴菲特表示:「 按照我的定義,美國經濟已陷入衰退。」令人擔憂的一個領域是估值60萬億美元的信貸違約掉期市場。」中國人民銀行國際金融市場研究員雷曜根據研究結果指出,「根據次貸危機目前的發展態勢,估值約62萬億美元的CDS市場已經成為當前金融市場的『堰塞湖』」。「隨著歐美主要國家信貸資產質量惡化、實體經濟下滑、信貸緊縮和金融市場持續動盪,信用衍生品市場中的風險因素必然隨之上升。其中,交易商信用風險成為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的首要薄弱環節,需要加以密切關注,系統性風險爆發可能引發的債券價格下跌和信貸進一步緊縮等不利後果需要加以防範。另外,以對沖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可能出現流動性風險,復雜環節下定價模型失靈造成的操作風險也需要給予一定的重視。」他認為,CDS市場問題所能造成的信貸緊縮風險也許比「兩房事件」來得更為迅猛,而這將通過消費萎縮對中國出口造成持續壓力。 需要注意的是62萬億美元這一數字只包括了商業銀行向美聯儲報告的數據,並未涵蓋投資銀行和對沖基金的數據。據統計,僅對沖基金就發行了31%的信用違約掉期合約;另一方面信用違約掉期完全是櫃台交易,沒有任何政府監管。 CDS市場中最大的部分是企業債(包括ABS),佔80%,而MBS佔20%。在經濟衰退狀態下,企業債券違約率將從目前的4.87%快速攀升至10%以上,以損失恢復率50%計算,CDS未來數月將造成1萬億美元的直接損失。而部分中國金融機構購買了此類衍生產品,值得警惕。

㈩ 信貸違約掉期的所謂信貸違約掉期合約

所謂信貸違約掉期合約(CDS),就是債權人通過合同將債務風險出售,合同價格就是保費。購買信用違約保險的一方被稱為買家,承擔風險的一方被稱為賣家。雙方約定如果金融資產沒有出現違約情況,則買家向賣家定期支付「保險費」,而一旦發生違約,則賣方承擔買方的資產損失。信貸違約掉期合約出現之初,本意在於可以 避風險。但在現實操控中,它卻變成投機者的利器,因為他們在市場上一個微小的動作便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閱讀全文

與信貸違約掉期產品是一個債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