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宗交易是什麼意思,股票出現大宗交易意味著什麼呢
1、大宗交易:又稱為大宗買賣,是指達到規定的最低限額的證券單筆買賣申報,買賣雙方經過協議達成一致並經交易所確定成交的證券交易。大宗交易針對的是一筆數額較大的證券買賣。我國現行有關交易制度規則,如果證券單筆買賣申報達到一定數額的,證券交易所可以採用大宗交易方式進行交易。按照規定,證券交易所可以根據市場情況調整大宗交易的最低限額。對於A股股票大宗交易規則來說,A股交易數量在50萬股(含)以上,或交易金額在300萬元(含)人民幣以上;B股交易數量在50萬股(含)以上,或交易金額在30萬美元(含)以上。
2、出現大宗交易意味著出現大宗交易榜單上的股票,其後幾天的走勢大多數是漲的,而且很多是兇猛地上漲。可以這么理解,大宗交易的買家大多是炒家,也就是常說的莊家。他們在正常二級市場上吸籌有的時候很難,通常吸籌成本很高,所以在大宗交易市場吸籌就相對簡單了,還能有折扣。買進來當然不是為了虧錢,所以在走勢上往往會有一波強勁上揚走勢。
(1)藍籌股大宗交易被折價拋售擴展閱讀:
1、注意事項:
大宗交易在交易所正常交易日限定時間進行,有漲幅限制證券的大宗交易須在當日漲跌幅價格限制范圍內,無漲跌幅限制證券的大宗交易須在前收盤價的上下30%或者當日競價時間內成交的最高和最低成交價格之間,由買賣雙方採用議價協商方式確定成交價,並經證券交易所確認後成交。
大宗交易的成交價不作為該證券當日的收盤價。大宗交易的成交量在收盤後計入該證券的成交總量。並且每筆大宗交易的成交量、成交價及買賣雙方於收盤後單獨公布最後還須了解的是大宗交易是不納入指數計算的,因此對於當天的指數無影響。
2、信息披露
交易所在每個交易日結束後通過本交易所網站公布以下交易信息:
(一)股票和基金的成交申報大宗交易,內容包括:證券代碼、證券簡稱、成交量、成交價格以及買賣雙方所在會員證券營業部的名稱;
(二)債券和債券回購的成交申報大宗交易,內容包括:證券名稱、成交價和成交量;
(三)單只證券的固定價格申報的成交量、成交金額,及該證券當日買入、賣出金額最大五家會員證券營業部的名稱和各自的買入、賣出金額。
另外,大宗交易涉及法定信息披露要求的,買賣雙方應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2. 出現大宗交易是好事還是壞事
大宗交易 編輯
大宗交易(block trading),又稱為大宗買賣,是指達到規定的最低限額的證券單筆買賣申報,買賣雙方經過協議達成一致並經交易所確定成交的證券交易。具體來說,各個交易所在它的交易制度中或者在它的大宗交易制度中都對大宗交易有明確的界定,而且各不相同,上海證券交易所在2013年10月18日,在修訂《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時對大宗交易規則進行了重新規定,深圳證券交易所在2013年修訂的《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中修改了大宗交易的相關規定。
中文名 大宗交易 外文名 block trade 別 名 大宗買賣 法律文件 《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
目錄
1 有關規定
2 交易流程
3 注意事項
4 信息披露
有關規定編輯
按照規定,證券交易所可以根據市場情況調整大宗交易的最低限額。另外,上海、深圳交易所的規定有所不同。
其中上交所規定(2015年最新修訂版):
1、A股單筆買賣申報數量在30萬股(含)以上,或交易金額在200萬元(含)人民幣以上;B股( 上海)單筆買賣申報數量在30萬股(含)以上,或交易金額在20萬美元(含)以上;
2、基金大宗交易的單筆買賣申報數量在200萬份(含)以上,或交易金額在200萬元(含)人民幣以上;
3、國債及債券回購大宗交易的單筆買賣申報數量在10000手(含)以上,或交易金額在1000萬元(含)人民幣以上。
4、其他債券單筆買賣申報數量在1000手(含)以上,或交易金額在100萬元(含)人民幣以上。(企業債、公司債的現券和回購大宗交易單筆最低限額在原來基礎上降低至:交易數量在1000手(含)以上,或交易金額在100萬元(含)人民幣以上。參考《關於開展大宗債券雙邊報價業務及調整大宗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
5、其他債券單筆買賣申報數量應當不低於1000手,或者交易金額不低於100萬元人民幣。
上海證券交易所每個交易日接受大宗交易申報的時間分別為:
(一)9:30至11:30、13:00至15:30接受意向申報;
(二)15:00至15:30接受大宗交易成交申報;
(三)15:00至15:30接受固定價格申報。
交易日的15:00仍處於停牌狀態的證券,本所當日不再接受其大宗交易的申報。參考關於修訂《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的通知,深交所規定:
1、A 股單筆交易數量不低於30 萬股,或者交易金額不低於200 萬元人民幣;
2、B 股單筆交易數量不低於 3萬股,或者交易金額不低於20 萬元港幣;
3、基金單筆交易數量不低於 200 萬份,或者交易金額不低於 200 萬元人民幣;
4、債券單筆交易數量不低於 5 千張,或者交易金額不低於50 萬元人民幣;
深交所大宗交易採用協議大宗交易和盤後定價大宗交易方式。協議大宗交易,是指大宗交易雙方互為指定交易對手方,協商確定交易價格及數量的交易方式。盤後定價大宗交易,是指證券交易收盤後按照時間優先的原則,以證券當日收盤價或證券當日成交量加權平均價格對大宗交易買賣申報逐筆連續撮合的交易方式。採用協議大宗交易方式的,接受申報的時間為每個交易日 9:15 至 11:30、13:00 至 15:30。採用盤後定價大宗交易方式的,接受申報的時間為每個交易日 15:05 至 15:30。當天全天停牌的證券,深交所不接受其大宗交易申報。
有價格漲跌幅限制證券的協議大宗交易的成交價格,在該證券當日漲跌幅限制價格範圍內確定。無價格漲跌幅限制證券的協議大宗交易的成交價格,在前收盤價的上下 30%之間確定。
交易流程編輯
(一)交易雙方場外達成初步意向(也可在系統內發布交易信息),並 記錄證券名稱、交易價格、交易數量、對方席位號、約定號(6位數字)等信息。
(二) 交易雙方在交易時間內到各自證券營業部,填寫大宗交易委託 單,由營業部大宗交易經辦人員進入大宗交易系統,並按照委託單內容操作。
(三)交易系統核實該大宗交易符合相關條件後確認交易、劃撥證券 和資金到交易對方賬戶,並在下一個交易日公布該交易信息。
注意事項編輯
大宗交易在交易所正常交易日限定時間進行,有漲幅限制證券的大宗交易須在當日漲跌幅價格限制范圍內,無漲跌幅限制證券的大宗交易須在前收盤價的上下30%或者當日競價時間內成交的最高和最低成交價格之間,由買賣雙方採用議價協商方式確定成交價,並經證券交易所確認後成交。
大宗交易的成交價不作為該證券當日的收盤價。大宗交易的成交量在收盤後計入該證券的成交總量。並且每筆大宗交易的成交量、成交價及買賣雙方於收盤後單獨公布最後還須了解的是大宗交易是不納入指數計算的,因此對於當天的指數無影響。
信息披露編輯
交易所在每個交易日結束後通過本交易所網站公布以下交易信息:
(一)股票和基金的成交申報大宗交易,內容包括:證券代碼、證券簡稱、成交量、成交價格以及買賣雙方所在會員證券營業部的名稱;
(二)債券和債券回購的成交申報大宗交易,內容包括:證券名稱、成交價和成交量;
(三)單只證券的固定價格申報的成交量、成交金額,及該證券當日買入、賣出金額最大五家會員證券營業部的名稱和各自的買入、賣出金額。
另外,大宗交易涉及法定信息披露要求的,買賣雙方應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3. 關於大宗交易折價的問題
近期大宗交易系統頻繁出現股票「甩賣」的現象,華勝天成、華業地產的折價率超過12%,成交價甚至比跌停價還低。統計顯示,7月以來大宗交易的平均折價率達到了9.06%,創下2008年4月解禁新規出台之後的新高,高折價背後隱藏著怎樣的市場玄機?
7月大宗交易折價明顯
今年3月份大宗交易整體折價率曾觸及7.05%的階段高位,但此後卻呈現持續收窄勢頭,4月至6月大宗交易的整體折價率僅為5.64%、4.50%和3.72%,這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市場底部將近的觀點。
正在市場都在預期7月大宗交易折價率將繼續收窄的時候,實際情況卻使投資者大跌眼鏡。進入7月以來,大宗交易持續呈現高折價率成交態勢。例如,7月9日以大宗交易成交的華勝天成,其成交價相對於其當日收盤價的折價率竟達到12.57%,高居7月以來大宗交易折價率榜首。同時,7月6日成交的江蘇陽光與天潤發展、7月14日成交的華業地產,其大宗交易折價率也均超過12%。
多數股票紛紛以高折價率成交,促使7月以來大宗交易的整體折價率卻急轉直下並快速擴大。按加權平均法測算,7月以來大宗交易的整體折價率達到驚人的9.06%,一舉逆轉了此前4個月折價率持續收窄的局面。
華安證券高級研究員張廣宏博士認為,7月份以來的大宗交易折價率突然掉頭並快速擴大,可能與經濟預期有關。疾步轉型和產業結構調整持續推進,使市場不得不直面轉型陣痛,尤其是房地產領域的調控,雖然已經見效,但與調控預期還有一段差距。另外,6月份的宏觀經濟數據出台,使人們普遍預感到經濟增速的下滑。在此格局下,盡管經濟基本面逐漸走向健康,但市場卻無法重燃做多激情,並在較大程度上壓制了大宗交易參與者的樂觀預期。
部分營業部頻繁現身
自2008年4月解禁新規出台以來,解禁紛紛轉道大宗交易平台,促使2008年12月份大宗交易曾一舉創出121.43億元的月度新高。此後大宗交易的月度成交額變化,基本與大盤走勢呈現正相關。從2008年底至2009年7月份,大盤持續震盪走高,大宗交易月度成交額也震盪攀升,並於2009年7月創出77.32億元的階段高點。2009年8月至當年年底,大盤呈現先抑後揚的走勢,大宗交易月度成交額也隨之出現先減後增。
2009年11月份至今年6月份,大盤持續震盪走弱,拖累大宗交易月度成交額再度持續縮減,從2009年11月份的87.03億元減少到6月份的25.07億元。截至7月19日,7月以來的大宗交易額為23.70億元,盡管7月份還有數個交易日,但就目前情況來看,7月份大宗交易額仍將相對慘淡。
值得注意的是,在7月以來的大宗交易中,華勝天成和海螺水泥屢次上榜,表現十分活躍。截至7月19日,華勝天成和海螺水泥7月以來分別累計成交17筆和14筆。在這兩只股票活躍的背後,是更加活躍的券商營業部。其中,在7月以來的17筆交易中,華勝天成的賣方營業部都是國都證券北京阜外大街營業部,而其買方營業部則或為國都證券北京阜外大街營業部,或為其他營業部。同時,在海螺水泥的14筆交易中,其買賣雙方皆為同一家營業部——平安證券深圳福華路營業部,這不由使人想起機構的倒手。
針對這一現象,華安證券高級研究員張廣宏博士指出,從同一個營業部在大宗交易中反復出現且伴隨著高折價成交情形來看,不排除有機構或大戶身影閃現的可能。不管是基於利益輸送還是真的急於出手,選擇大宗交易都沒有問題,因為這樣既不會對二級市場造成太大的影響,也不會引起市場過多的注意。
個別股票依然溢價成交
盡管7月以來大宗交易高折價成交十分普遍,但湖北宜化和鄂武商A卻破天荒地出現了大幅溢價現象。其中,7月7日成交的鄂武商A成交價格為15.90元,與當日收盤價相比,溢價率高達8.83%。同時,7月14日湖北宜化以15.45元成交,其成交溢價率也高達8.80%,顯得十分特立獨行。
分析人士認為,湖北宜化和鄂武商A都屬基金重倉股,從這兩只股票的一季報來看,其前十大流通股中都出現不少基金。同時,從7月14日湖北宜化的大宗交易來看,買賣雙方均為中信金通證券安定路營業部。因此,不排除基金故意通過大宗交易溢價成交,來激發二級市場做多熱情的可能。
2008年5月以來各月大宗交易整體折溢價率變化
2008年5月以來各月大宗交易成交額變化
代碼 名稱 7月以來 7月以來 7月以來 7月以來加權平均折溢價(%)
交易筆數 成交量 成交額
(萬股) (萬元)
000501 鄂武商A 1 290.00 4611.00 8.83
000422 湖北宜化 1 40.00 618.00 8.80
600603 ST興業 2 354.78 2033.29 -1.53
000892 ST星美 2 160.00 856.00 -3.78
000078 海王生物 1 280.00 2721.60 -3.95
600680 上海普天 1 135.20 1168.13 -4.85
600520 三佳科技 1 200.00 2832.00 -5.98
600050 中國聯通 1 100.00 486.00 -6.90
002139 拓邦股份 1 60.00 772.20 -6.94
002120 新海股份 1 140.00 1162.00 -7.78
600585 海螺水泥 14 878.31 13438.10 -8.49
600525 長園集團 1 25.73 328.31 -8.66
600293 三峽新材 1 370.00 5291.00 -8.74
600175 美都控股 3 1202.00 4372.84 -8.83
600837 海通證券 8 16540.86 136606.61 -9.31
002094 青島金王 2 200.00 2460.00 -9.43
600410 華勝天成 17 1914.94 19528.37 -9.93
000997 新大陸 1 600.00 6024.00 -9.96
000802 北京旅遊 1 498.24 4887.78 -10.00
600745 中茵股份 6 608.29 3753.14 -10.06
002167 東方鋯業 3 116.60 2273.70 -10.63
002244 濱江集團 1 70.08 527.00 -11.11
000999 華潤三九 1 30.00 612.00 -11.30
600527 江南高纖 1 210.44 1237.40 -11.84
600066 宇通客車 1 32.28 457.04 -11.89
600220 江蘇陽光 2 501.36 2190.96 -12.07
00 天潤發展 1 250.02 2317.69 -12.22
600240 華業地產 1 2500.00 13425.00 -12.40
4. 股市中大宗交易的折價交易和溢價交易什麼意思
大宗交易的價格超過收盤價,叫溢價,低於收盤價叫折價。通常低10%左右,甚至有的時候低20% 。也就是說無論是折價率和溢價率都是基於股票當前的價格來表示的。
所謂折價也就是打折了,所以可以看成是大宗交易的價格比目前股價要低。溢價也就是滿了溢出來了,所以是大宗交易的價格比目前價格要高。
一般情況折價多的對股票本身不好,跌的居多;溢價則對股票走勢有正面影響;但現在也有很多機構等通過大宗交易買入後在二級市場拋,達到砸盤的效果,從而達到其它目的。
根據大宗交易規則,受讓方(接盤者)在順利過戶後,即可隨時在二級市場拋售。今年以來八成多的股票以低於當日收盤價的價格廉價賣出,為接盤者在二級市場上提供了不菲的獲利空間。
在目前沒有更為完善的約束機制的條件下,接盤者會很快地將低價獲得的股票在二級市場上拋售,從而增加了二級市場上的拋售壓力。
在此過程中,大小非也通過大宗交易平台輕松拋出了手中廉價獲得的股票。通過大宗交易平台交易的雙方都有獲利,而吃虧的便是那些在二級市場上接盤的投資者。
5. 股票大宗交易溢價成交對股價後市走勢有何影響
1、股票大宗交易溢價交易當然對公司的股價有正面的影響,但是要分析具體的成交價格是多少才能下此結論。
2、如果公司的大宗交易價格僅僅是高於公司的每股凈資產,而大大低於股票市場的價格,這種溢價交易對現價市場沒有任何意義;如果交易價格高於市場現價才能有推升股價的作用。
拓展資料:
一般來說,如果以過去的大小非、高管在大宗交易市場折價扔貨給機構/游資,然後機構/游資次日起即在二級市場上甩貨的模式,新規確實能起到了一定減緩減持壓制的作用。
但是如今涌現大量的溢價交易,也意味過去那種折價轉讓的大宗交易游戲規則在生變,從市場反饋的消息,目前的大宗交易上溢價交易採取的是諸如上市公司的收購兼並企業時採取的業績承諾手法,即六個月股價後不低於XX元/股,否則減持方補償受讓方多少。
這種模式一來以溢價的模式提振了二級市場股價,二來大小非、高管繼續割韭菜般減持,雖然力度比過去要小一些但是也比在二級市場上直接拋售每三個月之內拋售1%強一倍,再者大小非、高管的股權成本往往都是IPO前的原始股,成本低廉,哪怕減持6個月後需要補償一部分給受讓方也是大賺了。
6. 銀行股頻遭大宗交易折價拋售 到底是貴還是便宜
我始終認為這個事情是合理的啊51
7. 大幅折價的大宗交易代表什麼
大宗交易,是一個特殊的交易通道,屬於大額和大宗的股份交易的渠道。為什麼大多數折價?這是因為涉及「大宗」股份——所謂大宗,就是,金額巨大,數量巨大。而至於是否是「機構收割散戶的工具」這個則因「人」因「事」和因「股」而異了,簡單地說是「機構割散戶的工具」有過度和妖魔化「大宗交易」和「機構」的嫌疑了。
其實大宗交易不一定都折價,有平價交易的,有溢價交易的,當然也有折價交易的。
所謂平價交易就是指股票實時價格是多少,就按多少進行大宗交易進行成交。比如,今天某股票的收盤價為10元,兩個機構之間達成買賣協議就按10元的價格進行大宗交易成交。
所謂溢價就是指兩個機構之間協商一致按高於實時價格的價格進行大蹤交易成交。比如,當天的收盤價是10元,兩個機構之間協商一致按11元進行買賣成交,這就叫溢價10%。
所謂折價就是指兩個機構之間協商一致按低於實時價格的價格進行大宗交易進行買賣成交。比如,當天收盤價為10元,兩個機構協商一致,按9元的價格進行買賣成交,這就叫折價10%。
每一筆大宗交易都有他代表的意義,交易的實際情況不同,意義也不同。
一般來說,平價交易不代表利好,也不代表利空,有機構拋售,也有機構願意接盤,這說明不了股票有什麼問題。
筆者分享一個不錯的股票杠桿平台,曜鑫科技,實盤交易,無資金門檻。
溢價交易往往代表利好,因為有機構比較看好該股票的成長性或者說股價未來的上漲空間,才願意以更高的價格通過大宗交易獲得大量籌碼。
折價交易有利空的說法,也有中性的說法,利空的說法是減持的機構不惜成本拋售籌碼,有可能是公司未來的業績預期不好,機構不再看好這家公司股票才會不惜成本價的拋售籌碼。良性的說法是,有的大股東需要用錢,特殊情況急需把資金變現,所以才低價賣股票,雖然是低價賣,有機構願意買,說明有構也是看好未來的成長愈期的,否則,股價再低也沒機構願意接盤。
對於有人說「大宗交易是機構投資者收割散戶的利器」,我並不認同。因為任何交易工具都是中性的,看誰更能充分利用。確實有些機構利用大宗交易倒倉或收集籌碼,但更多的方便股東與機構大量買賣的需要。
8. 數只藍籌股跌停價現身大宗交易 說明什麼
很正常,在大宗交易平台成交總有折價。
幫幫忙,我在進行小學畢業考,還差四個滿意回答。謝謝!
9. 大宗交易股票 為什麼會跌 我是新手 搞不懂啊!
大股東身處管理層,對公司內幕了如指掌,若大股東通過大宗交易平台折價拋售股票,這說明了什麼?若你持有該公司股票你會怎麼做?當很多股民一起做時就造成股價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