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銀行今後新發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可能有所降低。以余額寶為代表的寶寶類產品的收益或將走低,收益率可能一直在4%左右徘徊。除了寶寶之外,銀行理財也不能倖免,對於固定收益類的銀行理財產品來說,社會融資成本的降低意味著收益的降低,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將進入下降通道。此外多位P2P人士表示,P2P平台失去賴以立身的高息優勢後,可能會進一步加劇行業競爭。
⑵ 為何最近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都降低了前段時間都是5%以上,最近都是以下了。
錢不值錢了,准備金率下調了。錢多了當然收益降低。供需嗎?從來都是如此
⑶ 理財產品每天虧該怎麼辦
如果理財產品是銀行正式代理的,那麼兌付不了,銀行要不要承擔責任呢?如果是公司委託銀行銷售理財產品,需查看雙方的委託協議書,若銀行未超出委託方所註明的權利范圍,則銀行沒有責任。如果是銀行自己發行的理財產品,只要不是保本型產品,那麼銀行也無需對對本金和收益承擔剛性兌付責任。
一般而言,銀行將此類信託產品拆分、賣給投資人時,給出的固定收益一般是5%左右,而信託產品給予優先順序投資人的收益一般在8%以上,這當中的差價往往就成了銀行的理財手續費收入。而且銀行還要從信託公司處獲得信託資金託管費、優先順序產品銷售手續費等。但是,一旦出現問題,虧損的風險則由投資人承擔。也就是說,在銀行理財中,多賺的一般歸銀行所有,而虧損了則由投資人承擔。那麼,是否代表一旦理財產品出現虧損,銀行就無需承擔任何責任?如因以下情況而導致的虧損,投資人有權向相關人員追償。那就是銀行員工沒有堅持底線,出於個人私利,向投資者虛假承諾、違規銷售理財產品,非但要承擔民事責任,還可能承擔刑事責任。建議投資人向監管部門投訴,或去公安機關報案。
⑷ 買了銀行理財產品年化率一直在下跌是不是到期不能保本
理財產品年化率一直在下跌到期能不能保本,主要看你買的是哪種類型的理財產品。
如果你買的理財產品是保本付息的,那麼你的理財產品年化率的下跌,只會讓你在保住本金後所能獲得的收益少,對你的本金是不會構成影響的,所以到期是能保本的。
如果你買的理財產品是根據市場行情來獲取收益盈虧自負的,那麼當你的理財產品年化率下跌到一定程度可能就會對你的本金造成影響會導致你的本金發生虧損,可能到期就不能保本了。
⑸ 央行降息後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為什麼會下降
央行降息後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會下降的原因:央行降息後,社會貸款利率也相應降低,你用於貸款的理財產品也相應降低,而且理財產品本身就配置一些跟利率掛鉤的國債等金融現金票據。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5年3月1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和貸款基準利率平行下調了0.25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