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品平台 > 平台理財騙局揭秘

平台理財騙局揭秘

發布時間:2021-08-07 21:48:35

Ⅰ 理財是不是都是騙局

不一定是:但要注意這幾種騙局:(一)「公安防護」類APP

近日,家住錫山區的劉女士報警,稱其於5月21日接到一個自稱是通信局的電話,對方告知其曾在北京某移動營業廳辦理的電話卡涉案,並稱接到北京最高人民法院的通知要將其的銀行卡凍結。

隨後,電話又轉接到自稱是北京延慶公安局,對方讓其添加了一個QQ號,並發了一張警官證照片給劉女士,讓其點開對方提供的所謂「最高人民檢察院」網頁鏈接下載一個「公安防護」的APP。不知有詐的劉女士按對方要求先後從四張信用卡以及支付寶借唄套現等方式轉入該APP約22萬元。不久,劉女士發現被騙,於是報警。

(二)投資薦股類APP

今年4月,家住梁溪區的張女士使用手機上網時無意點開一個叫紅星杯賭王爭霸賽的頁面,內有老師講課,稱比賽結束後可購買強勢股票。隨後,一自稱「管理員」的網友加張女士微信並發了一個「紅賽牛」的股票APP投資軟體讓其注冊軟體賬戶。於是,張女士通過手機銀行先後向對方提供的賬號轉了27.5萬元購買所謂的「牛股」。然而,張女士不久後發現買的對方推薦的股票都虧錢,想把錢轉出來,對方則讓其等到6月10日再轉。6月10日,張女士發現該股票軟體打不開了,損失共計27.5萬元。

(三)投資虛擬貨幣類APP

今年5月底,家住梁溪區的周女士在一微信理財群里獲悉了投資比特幣的信息,並在群里「老師」指引下注冊了APP賬號然後開始投資,購買一手比特幣保證金是1000美元,以此類推,可買漲買跌,如果購買的比特幣行情與購買方向相同,就贏了,反之則輸了。至7月5日,周女士共「盈利」20餘萬元。7月6日,周女士發現無法登陸平台,經咨詢「客服」告知其本金和盈利都爆倉了,周女士損失共計73萬元。

(四)網路貸款類APP

6月13日,家住梁溪區的朱先生在家中接到一自稱「某氧氣貸」網路平台工作人員電話,問其是否有資金需求。隨後,朱先生添加對方微信,並按對方提供的網址下載了「某氧氣貸」APP操作申請貸款。期間,對方以需要交保證金、手續費等理由讓朱先生轉賬8.1萬余元到指定賬戶,但一直未放貸款。不久,朱先生發現上當遂立即報警,損失共計8.1萬余元。

(五)游戲博彩類APP

近日,江陰市民季先生來到華士派出所報警,稱一微信好友在4月初向其推薦了一個名為「恩佐娛樂」的網站,並號稱該平台是大平台,信譽好,回報效益高。隨後其又向季先生發送了一個網頁鏈接,並讓其下載該APP。截至5月中旬,季先生通過自己銀行卡向該平台共注入88萬元,雖期間提現17萬余元,但隨後發現平台無法登陸,損失共計70萬余元。

Ⅱ 多多理財是騙局揭秘

多多理財由國有企業浙江光大商貿實業公司控股,控股上市企業興樂集團(000677)參股,於2015年7月經由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成立的。

平台客服是對你目前情況了解最多的人,如果是他們告訴你的原因了,你目前無法解決,可以來咨詢廣大網友。

這樣對你解決問題的速度會大大提升。

Ⅲ mfc理財平台是騙局嗎

mfc理財平台是騙局。

該平台加入門檻較低,只要支付一定的費用就能注冊成為會員。有意加入者需繳納700元、1400元、3500元、7000元、14000元、35000元不等的會員費才能獲得會員資格。

該平台對外宣稱投資MFC能通過買賣虛擬幣「易物點」盈利,一年後利潤可達投資額的一倍多。陳朋從這一平台中萌生了發財的絕妙想法,他充分利用這一平台的特性,架構了一個龐大的傳銷網路。

(3)平台理財騙局揭秘擴展閱讀:

浠水偵破mfc理財騙局:

2016年1月份以來,男子吳某到浠水縣工商局反映其親屬童某最近一直向其推銷一款理財產品,並許諾其只要購買該產品,會有高額回報,可以憑此產品致富發財。吳某發現童某行跡很反常,他懷疑童某疑似陷入了傳銷。

縣工商局執法人員將這一線索反饋至浠水警方後,浠水縣公安局經偵大隊民警立即展開調查。經過2個多月的調查摸底工作,警方進一步掌握了一手線索,發現在浠水縣城北一酒店的518室內,經常有大量人員聚集,人員進進出出,室內有授課用的黑板和多台電腦、點鈔機、驗鈔機等。

不時能聽到房間內傳出的授課聲音,和多媒體設備上還有PPT課件播放介紹一款「MBI、MFC」游戲理財項目。警方初步判定,這里很有可能是一處傳銷窩點。2016年3月22日,浠水警方開始立案偵查。

經過縝密偵查,民警確定了這是一起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的犯罪案件,且是一起有組織、有分工的團伙案件,涉案人員較多,涉案金額巨大。為確保取得大量一手證據,成功將犯罪嫌疑人繩之以法。民警開展了大量走訪摸排、調查取證工作。

最終查明:這起案件是一起以推廣「MFC」理財產品為幌子,用虛擬貨幣買賣交易套取錢財的新型網路傳銷案件。

Ⅳ mfc理財平台是否騙局

MFC理財是MBI集團旗下的,MBI集團已經被廣州晚報及海南網等曝光,被工商認定為傳銷性質,所以MCF理財平台是騙局。

Ⅳ 警惕網上投資理財平台 都是騙局

理財只是掛名實際上就是高利息為引誘投資者上當把投資者的錢騙到手然後拉黑aPP打不開讓投資者找不到平台讓他長期運作騙下一個投資者一個個上當受騙

Ⅵ 都說這個理財平台是騙人的可我三次投資,都安全收回了呀!怎麼回事

理財就是賭博掛理財投資名掛羊皮買狗肉利用高利息來騙投資者上當讓投資者的錢打水漂最後血本無歸變向型賭博只有輸沒有贏

Ⅶ 有哪些常見的理財騙局

超高收益率的P2P小平台很危險去年P2P行業爆雷一大片,多少被雷的投資者還在苦苦等待結果。大部分踩雷平台幾乎都是通過超高年化收益率來哄騙投資人,其實哪有那麼好的事。P2P騙局太多了,小編也就不一一說了。大家千萬不要再被高收益這個幌子蒙騙,一定不要選擇那些小平台,選擇P2P要從多方面再三了解。專坑老年人的街邊理財街邊或者大型超市門口有一些西裝革履的小夥子或者姑娘,專門找老年人推銷理財產品。他們嘴巴像抹了蜜,通過送一些小禮物,把老年人到公司美其名曰詳細了解產品。到了公司,你會發現裝潢華麗,於是就以為公司實力強大,信了他。但這用來騙人的華麗外表,騙到錢了以後他們就跑路,人去樓空。鼓吹有政 府****的虛假「P2G+PPP」項目理財騙局為了提高可信度,鼓吹自己有經濟學家、電視台甚至********,真的膽大包天。「PPP」概念很火熱,「PPP」是指****和企業合資修建的公益性的項目,並提供政策保護及法律保護。騙子公司借著「PPP」幌子,虛構一個項目來斂財,對投資人們也是給出一個超高的年化收益率。以為是有****「兜底」的基建項目,投資人們沖著這點就投了錢,其實都是假的。美女邀你現貨交易詐騙有一類騙子偽裝成膚白貌美的白富美,美女通過聊天與你拉關系,然後再哄騙你投資交易白銀、原油、瀝青現貨。介紹自己有一個引導投資的「分析師」,賺到一筆可觀的收入。許多男性被誘騙後參與所謂交易,與「美女」一起投資。據公安機關調查發現,所謂現貨交易平台都是虛假平台,投資人的錢在投入之後就被提走了。平台上所顯示的數據,都只是在操作一個數字;除此之外所謂「分析師」還會向你收取高額手續費,掉入這種騙局結果只能是血本無歸。網路交易詐騙網路交易騙局中最為多見的是「二元期權」,它對未來某段時間內外匯、股票等品種的價格走勢進行猜測,本質類似****博。投資人投資的錢根本沒有參與到真正的外匯大盤交易,而「盈利」其實是來自不斷加入的「下線」或代理的資金,也就是「龐氏騙局」。二元期權網站大多注冊在境外,一旦上當受騙,損失很難追回。

閱讀全文

與平台理財騙局揭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