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農業保險與氣象服務如何「聯姻」…
為適應各行各業的需求
氣象服務和保險服務具有兼容性
推薦閱讀幻燈:劉翔因傷退賽表情痛苦寶鋼119億股今日解禁
中移動變相獲得首張3G牌照解禁潮湧75家大非承諾鎖倉上市公司高管集體增持頻現南車上市首日機構瘋狂掃貨招商銀行上半年凈利潤增116%兩新基獲批資金凈流出115億隨著我國加入WTO,氣象服務和保險業市場都面臨著發展機遇和挑戰。保險市場將湧入大批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有著上百年經營歷史和經驗的外資保險公司必將搶奪世界上最大的一塊未開墾的保險市場,而外資保險公司的資金實力雄厚,且經營技術先進,市場化經營方式靈活,必將對中國保險業提出嚴峻的挑戰。
隨著全球工業化的發展,氣候變化逐漸加劇,由此帶來的氣象災害也逐年增多。中國農業生產基本上還處於靠天吃飯的階段,受洪水、乾旱、冰雹、低溫以及龍卷風等氣象災害損失越來越嚴重。另一方面,目前農業氣象災害保險尚未健全,因此,發展農業氣象災害保險是當務之急,也是保險業與氣象服務「聯姻」,求取互補共進,共謀發展的一個重要切入點。
氣候是在較長時間內的天氣特徵的綜合,但這種綜合絕非簡單地指平均值,某地出現的某種天氣條件的概率和極端值也都屬於氣候范疇。事實上,當某地的氣候長期處於一種穩定的狀態時,人類和生態系統等與之相適應,但氣候發生變化時,一些極端的天氣和氣候事件頻繁發生,則會導致重大的自然災害。
許多研究表明,地球氣候處於不斷的變化過程中,而且這種變化存在不同的時間尺度特徵,如年際、十年際和更長期的變化特徵。氣候變化的主要影響因子有自然的和人類活動的兩種。工業化革命以來,由於人類燃燒煤、石油和天然氣,向地球大氣排放了大量溫室氣體,對氣候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世界人口日益增長,對自然資源開發利用日趨加劇,各國經濟和基礎設施不斷發展的同時,人類面對極端氣候事件時的脆弱性也在不斷增長。在我國,洪澇、乾旱、熱帶氣旋、冷凍害、暴雪、沙塵暴、冰雹、龍卷風等氣象災害每年造成的損失占整個自然災害損失的70%左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6%。而與氣象條件有關的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沉降、森林和草原火災、農林草原病蟲害、荒漠化等生態環境災害的損失更是難以統計。
建立農業氣象保險,更好服務「三農」
我國是個農業大國,人口眾多,糧食需求大,農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我國農業生產的基礎設施薄弱,抗災能力差,對氣象環境的依賴性很大,尚未完全擺脫靠天吃飯的落後局面。我國地處季風氣候區,冬夏季風每年的進退時間、強度和影響范圍不同,造成各地氣溫、降水等氣象環境條件的年際變化很大,乾旱、洪澇、低溫冷害、霜凍、冰雹、高溫等氣象災害更是頻繁發生,對國民經濟特別是農業生產造成了極不利的影響。當前,人口劇增、環境惡化、資源短缺已成為全球性的問題,而我國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人口增長在近期內尚不可逆轉。據估計,至2030年,我國人口將達到16億,至2030年,人均耕地還將減少1/4。我國人均水資源僅為世界人均數的1/4,並還在不斷下降,生態環境正日益惡化。土地荒漠化加劇,荒漠化土地面積已佔國土面積的27%。據統計,在全國每年自然災害導致的損失中,氣象災害及其衍生災害佔60%以上。近年來氣候異常和氣象災害對農業的不利影響呈不斷加劇的趨勢,由於氣象災害的頻繁發生以及抵禦氣象災害能力和技術的低下,使得我國農業生產始終處於不穩定狀態,年際變化很大。
財產保險是指以各種物質財產為保險標的的保險。它的保險責任一般來說是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導致保險標的的經濟損失。在20世紀90年代,全球自然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已經超過了7000億美元。我國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為300億~400億元,七八十年代約為400億~500億元,80年代末期增至600億元以上,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自然災害所造成的直接財產損失年均達1580多億元,近3年更是高達2600億元。
氣象信息是對大氣變化狀態的搜集、整理、分析預報和綜合,是一種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信息。所包含的內容主要有:近百年氣象歷史資料、各種天氣狀況的實時監測系統、未來天氣趨勢預報、災害性天氣評估分析和預警系統(如台風、暴雨、霜凍)等。在財產保險中所指的自然災害特指:雷擊、暴雨、洪水、台風、龍卷風、雪災、冰凌、雹災、泥石流、崖崩、突發性滑坡、地面突然塌陷等,其中,有80%以上屬於氣象災害。
『貳』 近年來氣候異常,災害頻發,有氣候災害險這種保險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為適應各行各業的需求
氣象服務和保險服務具有兼容性
推薦閱讀幻燈:劉翔因傷退賽表情痛苦寶鋼119億股今日解禁
中移動變相獲得首張3G牌照解禁潮湧75家大非承諾鎖倉上市公司高管集體增持頻現南車上市首日機構瘋狂掃貨招商銀行上半年凈利潤增116%兩新基獲批資金凈流出115億隨著我國加入WTO,氣象服務和保險業市場都面臨著發展機遇和挑戰。保險市場將湧入大批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有著上百年經營歷史和經驗的外資保險公司必將搶奪世界上最大的一塊未開墾的保險市場,而外資保險公司的資金實力雄厚,且經營技術先進,市場化經營方式靈活,必將對中國保險業提出嚴峻的挑戰。
隨著全球工業化的發展,氣候變化逐漸加劇,由此帶來的氣象災害也逐年增多。中國農業生產基本上還處於靠天吃飯的階段,受洪水、乾旱、冰雹、低溫以及龍卷風等氣象災害損失越來越嚴重。另一方面,目前農業氣象災害保險尚未健全,因此,發展農業氣象災害保險是當務之急,也是保險業與氣象服務「聯姻」,求取互補共進,共謀發展的一個重要切入點。
氣候是在較長時間內的天氣特徵的綜合,但這種綜合絕非簡單地指平均值,某地出現的某種天氣條件的概率和極端值也都屬於氣候范疇。事實上,當某地的氣候長期處於一種穩定的狀態時,人類和生態系統等與之相適應,但氣候發生變化時,一些極端的天氣和氣候事件頻繁發生,則會導致重大的自然災害。
許多研究表明,地球氣候處於不斷的變化過程中,而且這種變化存在不同的時間尺度特徵,如年際、十年際和更長期的變化特徵。氣候變化的主要影響因子有自然的和人類活動的兩種。工業化革命以來,由於人類燃燒煤、石油和天然氣,向地球大氣排放了大量溫室氣體,對氣候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世界人口日益增長,對自然資源開發利用日趨加劇,各國經濟和基礎設施不斷發展的同時,人類面對極端氣候事件時的脆弱性也在不斷增長。在我國,洪澇、乾旱、熱帶氣旋、冷凍害、暴雪、沙塵暴、冰雹、龍卷風等氣象災害每年造成的損失占整個自然災害損失的70%左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6%。而與氣象條件有關的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沉降、森林和草原火災、農林草原病蟲害、荒漠化等生態環境災害的損失更是難以統計。
建立農業氣象保險,更好服務「三農」
我國是個農業大國,人口眾多,糧食需求大,農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我國農業生產的基礎設施薄弱,抗災能力差,對氣象環境的依賴性很大,尚未完全擺脫靠天吃飯的落後局面。我國地處季風氣候區,冬夏季風每年的進退時間、強度和影響范圍不同,造成各地氣溫、降水等氣象環境條件的年際變化很大,乾旱、洪澇、低溫冷害、霜凍、冰雹、高溫等氣象災害更是頻繁發生,對國民經濟特別是農業生產造成了極不利的影響。當前,人口劇增、環境惡化、資源短缺已成為全球性的問題,而我國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人口增長在近期內尚不可逆轉。據估計,至2030年,我國人口將達到16億,至2030年,人均耕地還將減少1/4。我國人均水資源僅為世界人均數的1/4,並還在不斷下降,生態環境正日益惡化。土地荒漠化加劇,荒漠化土地面積已佔國土面積的27%。據統計,在全國每年自然災害導致的損失中,氣象災害及其衍生災害佔60%以上。近年來氣候異常和氣象災害對農業的不利影響呈不斷加劇的趨勢,由於氣象災害的頻繁發生以及抵禦氣象災害能力和技術的低下,使得我國農業生產始終處於不穩定狀態,年際變化很大。
財產保險是指以各種物質財產為保險標的的保險。它的保險責任一般來說是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導致保險標的的經濟損失。在20世紀90年代,全球自然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已經超過了7000億美元。我國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為300億~400億元,七八十年代約為400億~500億元,80年代末期增至600億元以上,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自然災害所造成的直接財產損失年均達1580多億元,近3年更是高達2600億元。
氣象信息是對大氣變化狀態的搜集、整理、分析預報和綜合,是一種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信息。所包含的內容主要有:近百年氣象歷史資料、各種天氣狀況的實時監測系統、未來天氣趨勢預報、災害性天氣評估分析和預警系統(如台風、暴雨、霜凍)等。在財產保險中所指的自然災害特指:雷擊、暴雨、洪水、台風、龍卷風、雪災、冰凌、雹災、泥石流、崖崩、突發性滑坡、地面突然塌陷等,其中,有80%以上屬於氣象災害。
『叄』 我國農業價格指數保險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也就是氣象保險,目前我國開展的主要農作物保險。
農作物保險以稻、麥等糧食作物和棉花、煙葉等經濟作物為對象,以各種作物在生長期間因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使收獲量價值或生產費用遭受損失為承保責任的保險。當然受氣象因素影響的事情還有很多,
『肆』 我參加了農業保險,今年天氣乾旱,保險公司會怎麼理培
乾旱要看等級,減產,絕收等。最多給你每畝補個幾百元或者幾十元。
你在哪參險就去哪咨詢。
『伍』 天氣保險指數的概念及發展
天氣指數保險(Index-based weather insurance)的概念最早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
天氣指數保險在很多國家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比如,印度最大的私人銀行ICICI在世界銀行的幫助下已經連續5年試行農業天氣指數保險,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已經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業務拓展到全印度。當然,印度農業天氣指數保險的風險責任僅是乾旱。但在我國,天氣指數保險還屬於新鮮事物。2009年11月24日,我國首款農作物旱災指數保險產品經過保監會批准,在安徽省長豐縣部分鄉鎮開展了試點工作,該項試點是由農業部、國際農業發展基金、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共同開展的。這標志著我國在天氣指數保險上的實踐探索正式展開。
『陸』 氣象局怎樣為政策性農業保險服務
我國財政應對政策性農業保險給予相應的補貼,將農業保險補貼列入中央財政預算。具體包括:第一,提供保費補貼。對農業保險經營費用進行補貼,由政府按照保險公司農業保險保費收入比例給予全額補貼經營費用,保險公司不從農業保險的保費中提取
『柒』 天氣預報哪個網站更准一些呢
中央氣象台。
中央氣象台是中國氣象局直屬事業單位,是國家級天氣預報中心,也是世界氣象組織亞洲區域氣象中心。
國家氣象中心堅持以提高預報准確率為核心,以氣象防災減災為己任,初步形成了集全球中期數值預報、區域數值預報及專業數值預報為一體 的三級數值預報系統;
(7)農業氣象保險平台擴展閱讀:
主要職能:
1、牽頭組織天氣業務、生態與農業氣象業務系統設計、業務科研項目的組織實施、業務規范和標準的制訂。
2、承擔全國及世界主要區域范圍的天氣監測和預報,負責沙塵天氣、雷電天氣潛勢和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條件的預報;承擔我國及所屬責任海區的災害性天氣警報。
3、承擔我國及世界主要區域范圍的台風與海洋氣象監測和預報預警業務。
4、承擔全國及世界主要區域范圍的生態與農業氣象及相關災害的監測、預測、預警和評估,為國家糧食安全和生態建設與保護提供氣象保障。
5、承擔天氣、生態與農業氣象公眾氣象服務產品製作任務;負責組織製作綜合性決策氣象服務材料,為黨中央、國務院及相關部門提供綜合決策氣象服務。
6、負責氣象災害監測,氣象及衍生災害的災情收集和評估,承擔重大氣象災害的應急保障服務任務。
7、負責數值預報業務系統的開發、改進、升級和運行維護及模式的檢驗評估,數值預報產品的解釋應用。
8、承擔對下級氣象台站的相關業務技術指導任務。
9、依靠科技創新,開展數值預報、天氣、生態與農業氣象等領域的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
10、承擔WMO區域專業氣象中心(RSMC)和環境緊急響應中心(EERC)的任務;承擔THORPEX亞洲TIGGE中心的任務。
11、負責本單位的人、財、物等行政管理和黨務工作。
12、完成中國氣象局交辦的其他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