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可以搜到的,
建議你還是自己挨個銀行和基金公司的網站去下載吧。。。
這些wind之類的基本是按年收費,一個模塊幾萬塊,一共下來要幾十萬吧
Ⅲ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數量數據在哪兒找
這個數據的話一般銀行不會主動透露給顧客的吧,你去找賣給你理財產品的那個銀行經理問下就知道了。
Ⅳ 哪裡可以知道市面上銀行理財產品的統計數據
中國人民銀行!
Ⅳ 我的大學畢設題目是《我國商業銀行針對月光族理財產品分析》整體框架已經有了,但缺乏一些數據!
我跟你說吧 銀行現在出的理財同質化極其嚴重 你讀懂了一家銀行的產品 就讀懂了所有
在我看來 如果沒有其他外因影響 適合月光族的產品只有一種----基金定投
Ⅵ 年底迎來理財熱 數據統計哪些P2P平台受追捧
錢冠理財,目前都沒有標可以投了,限額
Ⅶ 上半年我國基金規模突破16.9萬億了
是的,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昨天(14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9家,其中,中外合資公司44家,內資公司105家,全部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合計16.9萬億元,半年增幅14.47%。
截至8月14日,新發基金規模已達到1.78萬億元,已超2019年全年的1.43萬億元。今年截至目前,新成立的50億元以上的基金數量有106隻,合計規模接近1萬億元。
(7)我國理財產品數量統計數據擴展閱讀:
2020基金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2020年是公募基金發行的大年,新發基金規模創新高、新發權益基金規模也刷新紀錄。公募基金2020年二季報日前陸續發布,全市場基金資管規模與一季度相差不大,但權益類基金佔比明顯提升。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二季度,公募基金總規模為17萬億元,相較2020年一季度末增長1.76%。其中,權益類基金規模4.2萬億元,固收類基金規模12.6萬億元,貨幣基金大幅縮水;ETF規模增速放緩,FOF規模持續高增長。
在今年以來,基金名稱中帶有「科技」和「科創」的新發基金就已經有46隻。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8月4日,2020年以前成立的名稱中帶有「科技」和「科創」的主動權益基金在此期間的平均回報率為52.35%,大幅跑贏上證指數同期10.54%的漲幅,超額收益突出。
Ⅷ 在理財產品中的收益率的計算,還有就是國家公布的GDP、CPI經濟數據與理財之間的聯系!越詳細越好啊
GDP不多談,基本就是虛的,沒多大實際作用。CPI指的是居民消費指數,也就是通貨膨脹率。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是由發行機構統一制定,根據投資渠道收益歷史狀況等條件確定的一個預期值。
通脹對理財的影響簡單講就是使理財越來越受到關注,使銀行理財產品越來越跑不過通脹率。
Ⅸ 居民理財結構、數量數據
上網路查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