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2P理財現狀和發展怎麼樣
P2P理財的未來發展趨勢是可以預見的。一方面,隨著P2P理財的發展壯大,P2P理財的一些問題也會逐漸顯露出來,當這些問題影響到資金市場的安全的時候,國家就會出面干涉,對P2P理財行業進行一些整頓和規范。另一方面,P2P理財逐步發展之後,市場就會趨於飽和,隨著資金的大量湧入,各個平台一定會多多少少地調低自己的收益率。在這兩個條件的共同影響下,未來P2P理財市場中坑蒙拐騙的問題肯定會大大減少,但是收益率肯定也不會像現在這么高。不過只要還有交易存在,就會有急需資金的借款人。因此未來P2P理財的收益也就不會比現在低得太多。
B. 2018年p2p理財產品行業發展狀況
該不該投P2P,政策和大趨勢告訴你:
1.國家大力支持中小企業、實體經濟,而互聯網金融P2P行業目前累計交易量已經突破6萬億,幫扶了千千萬萬企業。
2.行業目前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與銀行一樣受到銀監會監管。
3.銀行、保險等傳統金融機構紛紛與P2P平台合作,這就是趨勢。
4.國家頻發利好,助力互聯網金融發展,各大平台為投資者提供穩健的收益。
5.行業利好頻傳,經國務院批准,以人民銀行為首的十七部委首次聯合開展專項監管行動。
6.央視《焦點訪談》欄目播出《新辦法讓P2P走穩走好》。節目對社會關注度極高的《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進行了重點報道。首次定義P2P公司為「機構」 「金融信息公司」受《民法》《公司法》《合同法》等法律保護。
C. 余易貸:P2P理財未來的發展怎麼樣
P2P投資理財挺好的,門檻低,滿足很多想要投資理財的朋友,可以是學生、職場小白等,受眾人群寬泛,所以說發展的話還是很客觀的。
但關鍵是選擇適合自己的平台以及靠譜的平台,這里可以給你幾點建議,1.平台是否有銀行存管,雖然說存管不能夠百分百保證資金安全,但是沒有是萬萬不能的;2.看平台的資產端,是否假大空;3.是否有專業的風控團隊,這點對於平台來說還是相當核心的;4.年化收益率是否合理,正常的都在8%-15%左右;5.用戶的滿意度和客服的服務等,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進行實地考察一下。
另外就是選擇投資平台,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可能某些平台比較安全,但是收益率偏低,那麼可能該平台不符合你的投資期望。有些平台收益率較高,但是可能背景不過強大,擔心風險過大。因此,選擇平台,需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選擇。投資P2P理財產品,最重要的就是對風險的把握,建議你多維度理財投資,降低投資風險。
以上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歡迎補充。
D. P2P理財的發展現狀怎麼樣有什麼網站介紹比較全面的
p2p理財現在是比較混亂的,因為國家雖然對這方面是支持的,但相應的法律法規還沒有出台,所以經常會看到p2p平台跑路的新聞。
但p2p理財的前途還是很光明的,未來會加大對這方面的監管力度。
推薦你去網貸中心上看一些關於這方面的新聞,也可以去商易貸論壇逛逛,多看看別人的建議與意見。還可以加一些投資交流群,多與別人交流,水平自然見長。
我就是經常看,然後又投資了商易貸等大小平台,這些都是總結出來的
純手打,望採納
E. p2p理財發展前景怎麼樣
樓樓您好,關於這個問題,小編有自己的看法。2018年應該說是正式監管的元年,P2P這個行業在經歷了好幾年的發展,出現了許多不和諧的因素,跑路、詐騙等平台也出現了不少。但是這種情況在2018年會有所好轉,目前所有的正規平台都在積極的擁抱監管,等待備案,所有不合規的平台要求整改,違法平台依法取締。因此P2P這個行業將會向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幾何金融小趙
F. P2P未來5年的發展趨勢會怎樣
P2P未來5年的發展趨勢
一、P2P行業發展的有利條件為:
1)政府和監管的支持
降低了民間借貸的利率,有利於小微企業,有利於個體戶和消費者,可以認為是普惠金融的一種,因此政府和監管機構支持這種商業模式。
2)大量投資人的出現
社會財富的增加,金融常識的普及,將會產生大量的自由投資人。由於房地產進入調整期,黃金投資、證券投資、債券投資收益不理想,將會有更多的投資人進入P2P行業進行投資。
3)風險投資的大量進入
簡單的講風險投資是最怕風險的,如果其不看好P2P行業,其不會大量進入此行業的。一定是未來P2P市場巨大,風險可控,風險投資才會進入,連境外投資巨頭,投資了Lending Club 的KPCB也加入了投資大軍。
4)資金的需求量在高速增長
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形成的政府和民眾對財富追求的社會文化。這種對財富的追求推動大量的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大學生、職場人士不斷進行創業,嘗試各種商業模式,資金的需求量會高速增長。
5)城鎮化帶來的機會
城鎮化進程過程中必定會提高農業生產率,降低農業人口,大量農業人口走向城鎮,從社會穩定角度出發,國家必須鼓勵中小企業發展,鼓勵更多的人參與到創業中去,因此其資金需求巨大,銀行目前能夠拿出支持小微企業的資金有限,因此P2P的市場巨大。
6)同銀行錯位競爭
P2P行業面對的客戶是具有小額資本需求,但高風險的特點,其大都不是銀行目標客戶,因此競爭者少,市場大巨大,目前民間借貸市場在8萬億左右。
7)邊際收益逐步增高
P2P在行形成一定規模後,其風險管理成本和業務運營成本都會比傳統金融企業低,因此邊際收益將會逐步增高,邊際成本將會逐步降低。
8)信用消費的到來
中國在未來幾年逐步進入信用消費社會,相對信用卡分期付款的年化18%左右的利率,P2P的12%到15%的年利率將會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二、P2P平台未來面臨的挑戰:
1)資金雄厚企業的介入
小貸公司需要報備審批,貸款規模不能超過自身投資金額1.5倍的。但是P2P平台卻沒有此方面的限制,可以間接吸收低成本資金,貸出較高利息的貸款,存在較高的杠桿率,簡單的講就是監管套利。因此已經有大量具有資金的企業准備投入到這個行業,已知的上市企業熊貓煙花就投資了1個億資本,建立的自己的P2P企業,利用自身資金和外部吸收的資金來開展業務,間接進入了財富管理行業。
2)無風險套利
細心的投資者可以發現,不同的投資平台吸收的資金利息不同,放出資金利率也不同,有一些成熟風險可控的平台,其利息大概有1%-3%的差距,因此一旦P2P行業承諾本金和利息剛性對付,就會有資本黃牛進入這個行業進行無風險套利。
3)不良平台倒閉引發的群體事件
P2P行業魚龍混雜,迄今為止有100多家P2P平台倒閉,佔全行業的10%左右,影響了少部分的投資人,已經出現了圍攻網路的群體事件。如果P2P投資領域的大批投資人仍然堅持P2P投資必須剛性兌付的觀念,一旦一個用戶較多的P2P平倒閉,其必引起復雜的群體事件,其他地方的P2P平台將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4)運營成本的控制
目前P2P行業已線下為主,線上為輔,大量的實體網點必然要提高運營成本,另外隨著貸款的逐步到期,不良貸款率的上升,線下催收工作將會逐漸增多。如果P2P平檯面對全國用戶,其催收的成本將會更高,因此線下實體點和催收的成本控制將會是P2P公司的極大挑戰。部分P2P公司引入風險投資就是由於不良貸款率增高和內部雲運營成本增高導致的運營資金無法繼續堅持。
5)銀行資產證券化影響
如果銀行受宏觀經濟影響過大,存款成本被互聯網金融抬高,房地產、政府、國有企業投資貸款巨幅下降,部分銀行業績下滑明顯,來自董事會指標壓力增大。不排除銀行放下身段,下行到P2P的客戶領域,利用資產證券化的方式來進入P2P行業,由於銀行的體量、網點、人才、風險管理能力、品牌具有強大的能力,因此很多P2P平台都會受到影響,甚至破產。
三、P2P行業的未來在哪裡?
1)資金吸收逐步走向線上,放款仍然線下為主
P2P屬於互聯網金融的主要表現形式,其不去藉助於互聯網平台進行商業運作,通過線上其可以打破地理限制,從大量投資人那裡吸收大量低成本資金。但是考慮到目前絕大多數借款人借款都是為了企業經營,因此線下的貸款審核和催收團隊目前沒有辦法減少。由於中國目前缺少統一的徵信平台,因此放款更依賴於P2P企業的自己風險管理,因此線下網點必不可少。
2)參考美國模式,逐步同投資機構合作
如果P2P公司解決了不良貸款率的問題,不良貸款率降到3%以下,隨著規模的擴大,其將會吸引投資機構入場,為P2P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包口投資銀行,財富管理公司,企業的財務公司、信託公司等具有雄厚資本實力的機構將會入場,不排除包裝出新的金融產品,對私募基金進行銷售。
3)逐步走向村鎮,滿足農民小額信貸需求
中國農村也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互聯網巨頭都走向了農村,P2P行業未來也有可能走向農村,提供短期支農貸款。P2P走向農村看眾的是城鎮化進程,大量勞動了人口對資金的需求。
4)逐步面向個人,為信用消費服務
進入信用消費年代後,P2P行業將會面對巨大的信用消費市場,目前P2P平台上的借貸資金還是以企業經營為主,信用消費為輔。但是在未來,參考美國Lending Club 的商業模式,相對信用卡18%左右的率,P2P可能提供12%左右的個人信用消費貸款,目前銀行8% 的個人消費貸款面向的主要是具有穩定高收入的人群,自我創業者,小工商個體戶都無法享受到此產品。面對20萬億的信用消費市場,P2P行業應該准備充分。
5)逐步形成聯盟,春秋走向戰國
2014年上半年,P2P平台有1000多家,新增貸款為1000多億元,可以認為P2P行業仍然處於高速發展期,各地P2P公司很多都是由小貸公司轉化而來,形成了千家爭鳴的業態。但是我們要記住一個互聯網721法則,未來市場上可能1家佔領了70%的市場,第二名佔領20%市場,其它的佔領10%的市場。P2P行業將會遵循此法則,但是由於小貸公司具有地域化特徵,因此出現一家獨大的可能性極低,未來的P2P行業將會出現第一集團軍,第二集團軍的局面。具有良好風險管理能力的公司及那個會處於第一集團軍佔領70%左右的市場,出現戰國群雄的局面。
盡管P2P有很多有利因素的存在,但還需要經過進一步的洗牌才能通過優勝劣汰,讓好的、符合市場、有一定信譽度的P2P企業生存下來讓大眾提供優質的資金供給市場。
G. 簡述你對p2p產生,發展和趨勢的認識
目前,P2P理財的發展正如火如荼。國內的P2P投資理財平台正在與日俱增。但是目前中國的P2P投資理財市場的發展還不完善,國家也沒有出具相關的政策法規來對它進行控制。因此,目前的P2P理財行業可謂是收益與風險並存。因為P2P理財市場還不完善,很多P2P投資理財平台為了攫取收益,都會大幅度的提升自己產品的年化收益率,現在年化收益率超過20%的P2P理財產品也有不少。但是也因為P2P理財市場的不完善,所以有很多不規范的小公司和騙子公司充斥其間,因此對投資人的資金安全充滿了挑戰。
H. p2p理財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呢
P2P理財是建立在信用制度基礎上的,平台本該是個純中介身份,現在都有擔保身份的存在,發展到後期這種擔保作用是由信用體系和法律來保障的,那時候估計銀行都要看P2P臉色,社會經濟流動性也會大幅增強,增加GDP,這也是上面支持的原因,目前建議投互惠財網這類車貸類平台,車貸的優點就是變現能力強,穩健。
I. P2P理財 現狀是機會還是陷阱
P2P理財源於P2P借貸。P2P借貸是一種將非常小額度的資金聚集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人群的一種民間小額借貸模式。P2P是個人對個人的意思,P2P借貸指個人通過第三方平台(P2P網貸系統公司)在收取一定服務費用的前提下向其他個人提供小額借貸的金融模式。P2P交易對象包括兩方面,一是將資金借出的客戶、即P2P理財方,另一個是借款客戶。通過P2P小額借貸交易,出借人實現了資產收益增值,借款人方便快捷地滿足了自己資金需求。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P2P借貸 2005年開始以網路平台方式在英美等發達國家發展並逐步成熟, 2006年底左右進入中國。由於中國具有龐大人口基數、旺盛融資需求、同時傳統銀行服務無法覆蓋所有資金需求人群,在幾年內就獲得爆發式增長。目前國內P2P小額借貸業務已經形成基於互聯網平台的線上模式、非互聯網的線下模式,線下線上並行模式三種形式,使很多無法獲得正規金融機構服務、急需小額資金的普通人群得到了民間小額借貸服務,同時也為資金提供方提供了一種新的高收益理財方式。
P2P理財本質是一種具有小額民間借貸
P2P借貸通過中間平台公司的撮合管理,快速實現個人對其他陌生人的借貸。本質上講,是一種創新的小額民間借貸。
P2P借貸對象是有小額資金需求的個人,用途通常包括個人教育、消費、應對突發事項、小企業主資金周轉等方面,資金需求額從幾千元到數十萬元不等。同時為了防範借貸風險,一筆出借資金通常會在P2P公司協助下,分散借給很多不同的借款者,如2萬元可分別借給10個人,以防止單一借款人違約帶來本金的重大損失。
P2P借貸上述特徵與過去人們熟悉的非法集資性質的民間借貸有明顯區別:一是借款對象不同,一個是具有小額資金需求的個人、另一個動輒是有上億資金需求的企業;二是借款用途不同,一個主要用於裝修、培訓及經營資金周轉等,另一個主要用於項目建設或投資需要;三是借款分散程度不同,一個是將借款盡可能分散給更多的人,一個通常是集中於1人或1個企業。二者的區別顯而易見。
個人與個人間的借貸行為受到中國現行法律保護,而且一定程度還推動了我國普惠金融事業的發展,解決了正規金融機構無法顧及的特定群體資金需求。從以上兩個層面講, P2P本質不是一種投資陷阱,它的出現具有強大的潛在市場需求與積極的社會作用。
如何看待P2P理財引發的部分投資者重大損失現象
首先,P2P理財遭受損失不是由於其天生是一種欺詐陷阱而造成的;其次,任何一種投資品種、包括資金借貸行為都是存在風險的,P2P理財產品也不例外;第三,作為一種新鮮事物,參與者需了解P2P投資產生風險的關鍵因素,並能夠加以理性分析、科學選擇,才能規避風險、減少損失。
P2P投資機會關鍵在於對第三方平台公司風險的理性把握
P2P理財風險主要來源於外部政策和監管風險、借款人信用風險、以及P2P公司的信用與經營風險。當前造成P2P理財客戶重大損失的主要原因集中在後兩類風險,特別是第三方P2P公司的風險。
P2P業務是一種金融創新模式,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普惠金融事業的發展,目前監管部門在加強防範非法集資、非法吸儲的前提下,對P2P金融創新業務的發展持許可、觀望態度。P2P公司近年如雨後春筍般涌現,但其中不乏以欺詐圈錢為目的、毫無個人信用風險管理經驗的平台公司存在,部分投資者正是參與了此類公司的P2P借貸,才帶來了巨大損失,而多數選擇運行規范、風控能力較強公司的投資者,均獲得了不錯的收益。
由於市場上存在一些以欺詐圈錢為目的平台公司,同時第三方P2P公司通常在借貸中承擔成交撮合、借款人風險識別、違約追償、違約懲戒等服務職能,如何選擇第三方P2P公司,是投資者成功參與P2P理財的關鍵。
第三方P2P公司風險判斷與選擇的關鍵因素
(1) 借出資金流向的確定性、自主選擇性
無論P2P公司採取線上、還是線下方式,無論投資者親自選擇借款人、還是通過債權轉讓方式確定借款人,出借人最終都需十分明確地保證可做到以下幾點:清楚明確的借款人、借款金額;對借款人具有完全自主的選擇權;必要時可以取得與借款人的聯系。P2P公司在業務流程上應完全滿足上述要求,否則,投資者就需要小心。
(2) 借款人信用信息採集能力與違約懲戒力度
P2P公司應具備較強的借款人信用信息的採集能力、有效的違約懲戒手段,來協助投資者科學篩選借款人、增加借款人違約成本、減低借款違約風險。
投資者可重點關注P2P公司對借款人信用信息的採集能力,如:如何驗證借款人自行上報的個人信息?採取網路面談還是實地考察?如何採用央行徵信中心個人信用報告?是否加入小額信貸行業信用信息共享服務平台(MSP)等同業徵信平台深入了解借款人在非正規金融機構的借款信用信息等。P2P公司在借款人信用信息採集及驗證方面的工作越深入、投入越大,投資者安全性就越有保障。
另外,投資者還應關注P2P平台是否對違約人具備有效、合法的懲戒手段,這是約束並減少借款人違約的重要途徑。投資者可關注P2P公司在無法與央行徵信系統對接、不能將借款人違約信息納入央行徵信系統的情況下,如何懲戒威懾違約人。目前少數P2P公司直接在互聯網上曝光違約人信息的做法存在爭議,而加入MSP等同業徵信平台,使違約人違約信息共享至行業徵信資料庫是P2P公司當前可採取的一種有效懲戒手段。
(3) 個人信用風險管理技術水平
投資者沒有精力或能力對借款者進行有效的風險識別與管理, 絕大多數P2P公司承擔了該部分職能幫助投資者把關,能否把好關非常重要。投資者可從P2P公司的風險管理部門人員規模、採用的風險識別技術、是否使用量化風險模型、風險管理團隊主要領導者金融工作背景、公布的壞賬率水平(通常小於2%)的多個方面,進行綜合比較判斷。
(4) 壞賬率
P2P行業領先者的壞賬率可控制在2%以下,與銀行的平均水平基本相當,非行業領先者壞賬率則遠高於2%以上。
投資者在了解P2P公司壞賬率的同時,還應關注以下三個問題:第一,壞賬率是由第三方專業公司鑒證公布、還是由P2P平台自行發布;第二,壞賬率對外公布的頻率;第三,投資者是否可以定期得到自己名下的借款人違約情況報告。P2P公司在這些方面做法越規范,其風險管控能力就越可信。
(5) 擔保形式及風險保障程度
P2P理財的擔保方式通常有以下三種類型:無擔保、風險保證金補償、公司擔保(P2P平台直接擔保、或專業擔保機構擔保)。
對於無擔保的方式,投資者需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進行取捨。
風險保證金補償,是指平台公司從每一筆借款中都提取借款額的2%(與2%壞賬率對應,P2P公司通常的提取比例)作為風險保證金、獨立賬戶存放,用於彌補借款人不正常還款時對投資者的墊付還款。風險保證金不足彌補投資者損失時,超出部分由投資者自行承擔,但投資者可以自行或委託P2P公司向違約人追償剩餘損失。
風險保證金補償方式投資者可重點關注以下方面:平台公司風險保證金提取的比例、該比例與公司壞賬率大小關系、風險保證金上期期末余額與本期代償數額的比率(反映代償當期借款的保證程度)。
公司風險保證金提取比例長期小於壞賬率時,風險保證金的積累可不斷增加、否則就會入不敷出而逐步減少;風險保證金上期期末余額與本期代償數額的比率反映了保證金對當期墊付借款的保證倍數,這個值通常在風險保證金提取比例對應的數值附近波動,如2%上下,若數值大幅度小於該比例,則表明風險保證金無法長期有效墊付到期的違約資金。
採用公司擔保方式的P2P借貸目前數量不多,直覺上大家會認為由公司提供擔保會很安全,但卻未必,提供擔保的公司自身出現問題、喪失擔保能力在各個行業領域都是常有的事。投資者除關注提供擔保的公司整體實力外,還需了解該公司自有凈資產與對外擔保總金額的比例。
國家對專業擔保機構的要求是擔保責任余額一般不超過其自身實收資本的5倍,最高不超過10倍。 如果是非專業擔保機構提供擔保、或直接就由P2P平台進行擔保,投資者就更要明確該公司凈資本與對外擔保責任余額的比例情況,P2P公司擔保倍數突破10倍在業內較常見,最好有約定可以定期得到這一比例,否則,你盡可以將它作為無擔保看待。
(6) 其他
除上述因素外,投資者還可以從平台成立時間長短、注冊規模大小、營業網點布局多少、收益水平高低、採取何種模式(線上線下)等方面,對P2P公司進行初步分析選擇。
如果遇到P2P理財收益水平始終較業內其他機構高出很多、成立時間短、注冊規模小、採用線上模式、營業網點單一,同時上述提到的其他關注因素多數難以給出准確判斷的平台公司,還是避開為妙。
對理性投資者而言,P2P理財,機會大於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