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理財平台跑路了怎麼辦
如今,理財平台多如牛毛,是真是假,魚龍混雜,而且很多平台都是APP形式的,這讓真假難辨。有些平台放各種廣告,吸引客戶,一般一些不法的理財平台收益都很高,比正常的收益高兩倍三倍甚至更多。理財平台出現高收益,那種額外高的時候,一定要提高警惕,很容易連自己的本金也贖不回來。當發現理財平台跑路後,第一時間報警,一定要把這個案子登記在案,這是必要的流程。也可以組織一些同一批受害者,在網上建個群之類的,反正把受害者都集中到一起,一起報警。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這句話不是擺設,投資理財一定要選擇靠譜的公司和平台。
Ⅱ 理財平台跑路了怎麼辦
你好,如果理財平台跑路了,建議你按照以下方法進行追回本金。
1、收集和保存證據
一旦踩「雷」了,要先搜集證據、保存證據。最重要是保存理財投資的證據,包括合同協議證據,理財資金支付證據、理財過程中的交流咨詢證據等等。此外,還有互聯網金融公司經營和業務宣傳的證據和截圖。
2、先嘗試與投資平台談判
由投資人聘請的法律顧問直接與平台律師交涉、取證、談判是否可回款以及數額、比例。一旦談判破裂,投資人直接到當地公安局經偵大隊報案。(請攜帶報案材料,含各類證據)。
3、開啟民事訴訟
採用訴前財產保全等的方法將對方主要賬戶控制住,凍結其相關資產,避免發生資產被藏匿或轉移。一旦有款進來,優先滿足原告的訴求。
如果發現債務人下落不明的,投資人可到債務人原住所地或財產所在地管轄法院起訴。
4、做好打持久戰的准備
投資平台跑路案件的時間跨度大,一個案子有可能拖一兩年,還有些逃匿海外的,時間跨度更長。在偵查階段、審查起訴階段,案件材料、案卷屬於國家秘密,所有接觸人員要嚴格保密。
因此,投資人在長達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里,對案子只能霧里看花,投資人也應當有打「持久戰」的心理准備。
Ⅲ P2P理財平台跑路一般是什麼原因
P2P是靠新投資者的錢給原來的投資者 這樣不斷循環 等到找不到新的投資者 就資金鏈就斷了 老闆就跑路了
Ⅳ 我投資理財平台40萬,平台關閉了,我該怎麼辦
我投了16萬提不出來,也是一直卡在裡面,還好我的支付記錄一直保存,後來找技術人員追回,以後再也不敢投資了,希望可以幫到卡錢在裡面的朋友。
Ⅳ 我投資理財投了35萬然後公司倒閉了我怎麼辦錢還能要回來么
應該馬上報警立案。
如果涉及非法集資,通過報警處理,警察立案後追查回來後,減少損失,如果是正規理財,且理財合同並不違法,儲戶的錢款屬於合法范圍無法追回。如果是購買的理財產品,協商不成,可訴訟解決。
綜上所述,理財有風險,投資須謹慎,如果儲戶所選擇的理財公司都倒閉了,那儲戶的錢也很難再拿回來了。所以如果您選擇要理財可以去正規的大型的銀行或者證券公司去進行辦理。
(5)四十多萬理財平台跑路擴展閱讀
法律處罰
1、對進行非法集資活動的,除了依照《商業銀行法》、《保險法》、《證券法》、《證券投資基金法》、《銀行業監管管理法》和《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給予沒收違法所得、罰款、取締非法從事金融業務的機構等行政處罰外,對構成犯罪的,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2、參與非法集資活動不受法律保護。有關法律明確規定:因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受到的損失,由參與者自行承擔,而所形成的債務和風險,不得轉嫁給未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的國有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以及其他任何單位。
3、債權債務清理清退後,有剩餘非法財物的,予以沒收,就地上繳中央金庫。在取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的過程中,地方政府只負責組織協調工作,而不能採取財政撥款的方式來彌補非法集資造成的損失。
犯罪手段
具體手段
非法集資波及的領域日漸廣泛,商品營銷、資源開發、種植養殖、投資擔保等傳統領域案件時有發生,借貸理財、私募股權、虛擬貨幣、消費返利等新興領域已逐步成為非法集資犯罪的重災區。特別是互聯網上非法集資犯罪成為普遍模式,跨界特徵更加突出,傳染積聚速度更快。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低收入人群、農民群眾、退休人員參與其中,有的案件中超過半數參與者為老年人,不少群眾把「養老錢」、「救命錢」投入集資,幾乎血本無歸。
1、承諾高額回報,編造「天上掉餡餅」、「一夜成富翁」的神話。暴利引誘,是所有詐騙犯罪分子欺騙群眾的不二法門。不法分子為吸引更多的群眾,往往許諾投資者以獎勵、積分返利等形式給予高額回報。
2、為了騙取更多的人參與集資,非法集資者開始是按時足額兌現先期投入者的本息,然後是拆東牆補西牆,用後集資人的錢兌現先前的本息,等達到一定規模後,便秘密轉移資金,攜款潛逃。
3、編造虛假項目或訂立陷阱合同,一步步將群眾騙入泥潭。不法分子以種植仙人掌、螺旋藻、蘆薈、火龍果、冬蟲夏草,養殖螞蟻、黑豚鼠、梅花鹿、家禽再回收等名義,騙取群眾資金;有的以開發所謂高新技術產品為名吸收公眾存款;有的編造植樹造林、集資建房等虛假項目,騙取群眾「投資入股」;有的以商鋪返租等方式,承諾高額固定收益,吸收公眾存款。
4、混淆投資理財概念,讓群眾在眼花繚亂的新名詞前失去判斷。不法分子有的利用電子黃金、投資基金、網路炒匯等新的名詞迷惑群眾,假稱為新投資工具或金融產品;有的利用專賣、代理、加盟連鎖、消費增值返利、電子商務等新的經營方式,欺騙群眾投資。
Ⅵ 最近有那些理財平台跑路了
平台跑路了,投資者的資金很難追回,國家應採取措施,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對那些不合規的理財平台堅決予以取締。
Ⅶ 理財平台跑路了我投資的錢怎麼回來,我怎麼報警,是打
第一,搜集證據。保留與P2P平台往來證據,例如:與平台簽訂的投資協議,資金交易記錄等等,然後盡快確定平台的跑路去向。
第二,協商解決。個別P2P平台並不是以欺詐為初衷而是因為公司經營不善所致,從而平台流動性出現了問題。並且在案發初期,平台大多希望息事寧人,此時抓住機會與之交涉,盡量讓平台使用不動產和抵押物進行變現賠償,回款可能性大。
當然協商解決是有前提的,你得聯系的到平台負責人,對方也有意願協商,要麼合同里就有仲裁條款,可以由仲裁機構出面進行調解。
第三,加入維權群。受傷的肯定不會是一個人,俗話說「人多力量大」,加入維權群組能夠獲得更多的信息,而且能夠增加訴求的影響力。但是提醒大家,不要輕信於人,即使對方和你一樣是受害人。之前就發生過有人將受害人組織起來,以代表大家維權為由籌集資金,最後逃之夭夭的事情。
第四,發律師函。律師函是法律途徑的一種,相當於「合法的恐嚇信」,說不定借款人收到以後就扛不住法律的壓力「束手就擒」。
第五,報警。如果已經到了無法協商的地步,一定要及時報警。最好可以聘用專業律師,對案件進行跟蹤、推進,這樣可以防止人情關系對案件的影響,從而可以減少投資人的損失。
融 資易P2P平台告訴你投資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希望題主收到回答能夠採納一下唄,十分感謝您。
Ⅷ 我的理財平台跑路了,不敢告訴家人,真的很內疚。
是呀,這種事誰都不能預料,只能自認倒霉了。除了內疚,還有後悔,當時不那麼財迷就好了。事情都發生了,再自責也沒用了,總想著身體也會生病,更加得不償失,想開點,人生路還長,千金散盡還復來,身體可是革命的本錢,把本錢保護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放下過去,向前看吧。
Ⅸ 又有多家P2P理財平台跑路停止運營如何避開
1、提現困難
從過去7月的問題平台事件類型來看,出現提現困難的平台最多,有143家,占當月問題平台總數的86.67%。進入8月後,債轉慢的情況下在很多平台得到解決。資金回款到存管賬戶,我們就可以順利提現到自己的銀行卡了。而我們說的提現困難,是指項目到期後,理應回款了,卻無法提現到銀行卡上,而這時候錢有可能就被平台挪用了。
錢被挪用很可能出現在沒有銀行存管的P2P上,有條件的,可以上存管銀行查看自己的賬戶。
2、注意派系平台
以前我們看到平台背景,聲稱屬於某某系,彷彿有強大的上市母公司背書,平台就穩了不少。然而這個夏天我們意外的發現,作為某派系一員的平台很容易出事,甚至「一損俱損」。
有心人發現,沈陽燃料集團煤炭公司直接或間接入股了P2P網貸平台。7月份,該派別P2P有11家出了問題。後又有投融家、多多理財、萌小薪三家平台由於實控人李振軍失聯出現「連環雷」。
為啥現在爆雷容易出現「一損俱損」呢?第一種可能是共同的源頭——資產端企業貸違約帶來的連鎖反應,第二種就是實控人跑路帶來的道德風險,使得難兄難弟同時遭殃。實控人手下有多少家P2P不難查,近期企業貸的派系平台大概要避一避了。
3、注意合規進度慢的
監管很早就嚴令禁止P2P有線下理財和活期理財,但有一些平台到現在都沒有完成這些基本的整改。比如7月有17家問題平台有活期或類活期理財計劃產品,占樣本總數的13.93%。
到現在這些明顯違規的產品還沒有被清理的話,平台想合規備案想發展下去的決心讓人懷疑,很可能會在明年備案登記前就會退出市場。
融 資易平台告訴你投資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希望題主收到回答能夠採納一下唄,十分感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