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高概率交易機會
炒股的大致過程:第一個階段原始階段。這段的特點是自己沒有什麼主意,買時不知為何買股票,賣時也不知為何賣。買賣的決定完全由他人或自己的一時沖動所左右。比如某某股評家推薦買這只股票,會認為這只股票最少還會升10點等等。賣時也沒有章法,覺得有錢賺就可以賣了。跟股評,聽消息,看報紙是操盤的主要依據。我記得當時沒有電腦,天天都要買報紙、雜志。證券報紙和雜志還特別貴。當時有山東證券報,南方證券等,主要是看K線圖,還有股評和推薦。買了就跌,一賣就漲是這個階段經常遇見的事情。賺錢了歡天喜地,賠了沮喪、罵娘、後悔然後再跟股評,聽消息。新股民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不貪;二,不怕。「不貪」:他們只要有一點利潤就趕快賣股獲利。」我昨天10元價進了500股,今天升到11元,趕快賣掉,500塊錢能買不少菜呢。」只要股票的價錢升到他們的買價之上,身上的每根神經都在喊:」賣!賣!賣!」生怕明天跌回來怎麼?他們不貪,滿足於賺小錢。「不怕」:假如不幸10元一股進的股票跌到9元怎麼?答案是:「真倒楣,被套牢了,等到反彈再說。」套牢了不怕,反正我也不急用,等就是了。」虧錢時他們不怕,他們決不願虧小錢。死捂是應對虧損的唯一方法,幾年也無所謂,我身邊的一位大姐就是把一隻9元買的「達爾蔓」捂到摘盤進了三級市場了,記得這只股票退市的前天晚上,她來電話咨詢卧冬現在這只股票0.90元,明天退市怎麼?我說沒有法了。後來我又查了一下這只股票在三板的價格,是0.50左右。挺令人遺憾的是,就我的觀察,80%以上的股民都無法從這個階段畢業。問問你自己有這樣的心態嗎?如果有的話,你學股的道路還很漫長。你還處在原始階段。第一階段的典型心態如圖第二個階是基本知識學習階段股票、期貨市場的知識並不是太多,只要你肯努力,一年半載估計就能夠把股票、期貨知識學習完畢。所以股票、期貨的入門非常容易,然而這只是學習的最初步階段。這時開始學習各種分析方法,尤其是技術分析如MAcD、kdj、rsi、DMI等等,更是背的滾瓜爛熟,自認為把握了短線寶貝,可以在市場上無往而不勝。特別是短線操作,有的都研究到5分鍾和1分鍾了,短線這么一做,就像吸大煙一樣上癮了,天天也離不開盤面啦,一天到晚這分析那予測這,弄的緊張兮兮的。很多人在完成這種初步的學習之後就得出結論:股票、期貨很容易操作,這個階段的表現是:開始利用學習到的指標選股,並熱忠於向大家講解技術分析,開始代客理財,指導操作。結果可想而知,虧損相繼而至,被指導的朋友套了半年後開玩笑的說,你是只管買不管賣啊。這個階段不知道想怎麼做,套住了怎麼,在股評、股友的影響下,熱忠與短線買賣,但短線失敗了,就改中線。這是操作誤區。說明止損的意識還沒有形成。在真實的交易中需要學習的東西還太多。其難度也許並不亞於交易獲利的難度,這種困難使很多人***只能堅持學習一段時間,之後就長期處於順其自然的狀態,放棄了進一步深造的機會。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冷。時間是一個主要因素,主觀上的態度也是一個因素。你是否認真學習、你是否願意總結、你是否願意不斷糾正錯誤、你是否能夠保持樂觀的心態等等。實在,這不是任何一個人都能做到的。說實話,很多人都無法從量變到質變。畢竟成功的人很少。如果你想成功,必須從一個學生、到一個職工、再到一名師傅、最後成為專家。每一步都不能少。要想不學習就成為一個專莢冬在市場上賺取財富,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一定要有足夠的思想准備。這個階段我從1996年到2000年用了4年的時間。現在想想,那4年沒有太多的記憶,模模糊糊的隨著大盤走,沒有操盤計劃,沒有大勢猜測,沒有止損概念,只有自以為是的操作,和夜郎自大的指導別人。大牛市也虧損,遇到熊市股災的時候,巨大的虧損才可以刺痛虛榮心,進行心靈的洗禮,必然經歷第三個階段,困惑迷茫的搜索階段。第三個階段:困惑迷茫的摸索階段。在這個階段我用了4年的時間,經歷2000年股市由牛轉熊的過程,我孜孜不倦學習了好多東西,能學習到的各種指標,我都研究了,什麼「短線是銀」,巴非特等關於投資的大量的書,似乎什麼都需要學,又似乎學什麼都沒有用。用基礎分析來炒股,研究股票的盈利及公司資產值,研究成本收益比率;各種技術指標都認真學習了一遍。但在應用的時候發現互相矛盾,搞的一頭霧水。我一邊尋找有用的指標,一邊邊放棄不理想的指標。波浪理論、江恩理論、巴非特投資、索羅斯反身理論等技術知識學習了一大堆,就這樣耗費了大量的時間、金錢、信心。你可以想像這是多麼的彷徨和煎熬。這段時間就是的家訓讀到能倒背的地步,在實際中似乎它們完全無效,操作虧損就是沒有改善。然後再尋找新的技巧,不斷的賠錢,賠錢,就是看不到盈利。這個階段是很困惑迷茫的,對炒股的信心有很大的打擊,心理很復雜痛苦的。摸索階段的特點是你已多多少少明白炒股的行規。你知道要止損,要讓利潤奔跑,但你還不清楚止損應怎麼止。你用10%或20%等機械的方法定止損點。有時你能到,有時你又想方法不去止損。讓利潤奔跑時你不知應讓它跑多遠,你不知怎麼判定獲利點。各種各樣炒股的規則有時有效,有時無效,你還不知怎樣有選擇地應用它們。看到蠻乾的炒手,你已知道他們在蠻干,你知道不能那麼干。你自己有時賺到錢,有時虧了錢,但你還不明白為何虧錢,也不清楚怎麼賺到了錢。你還沒有有系統的買點和賣點,這只股的成本收益比率很低了,那隻股的紅利比較高,張證券行推薦這只股,李股評人看好那隻股,你還在用自己的直覺加上」應該不會錯」的理由來買賣股票。這些描述合適你嗎?如果對的話,你還在摸索。這個階段大量的失敗和挫折已經沒有信心再代客理財和指導別人了,風險意識得到了加強。很多人由於看不到希望而放棄學習,闊別了市場。而那些遭受無數挫折還能勇敢面對自己,不輕言放棄的人,在花了近四五年的時間,什麼也沒有得到,虧了老本,換來一大堆經驗。一種信念告訴他,如果離行另謀他就,這些經驗一錢不值,你可以想像是多不甘心。我挺過了這個心灰意冷的階段,也就是熬過了2000年-2004年的大熊市,進入了自我反思,自我否定,從頭再來的新階段。第四階段自我反思階段經過幾年的困惑迷茫的摸索階段,常要虧大錢,不虧上一兩次大錢,你不會明白什麼叫風險,你也還不可能畢業。只有在虧錢虧得吃不下、睡不著的時候,你才會真正地反思你以前學習的東西是不是可以用。你的操盤技巧是不是正確。也就是在這個時候,2005初,我感到有在技術上有一個瓶頸怎麼也突不過去。如果虧大錢的經歷發生在蠻乾的原始階段,因無知而無謂,沒有什麼好抱怨的,但如果發生在確確實實有了幾年的炒股經驗,對研究股票及其運動規律下過苦功,這時虧大錢常常是你大成之前的最後考驗,請千萬不要放棄!那些著名的炒股名莢冬在他們成」家」之前通常都有一次甚至幾次的破產經歷。記得有篇文章說在華爾街要培養出一名操盤手,他需要經歷2次熊市和2次牛市的洗禮,需要虧掉200萬美圓。在忍無可忍的時候,再忍一忍。勝利的曙光總會到來的。這個階段真的需要一種精神支柱,需要同甘苦共患難的朋友的支持,需要一名老師的指導。有了幾年虧錢的經歷,痛定思痛,我發現以前的學習是多而膚淺,我知道了使我嚴重虧損的原因是:1、過度融資擴大了損失。在沒有到達長期的、穩定的技術模式和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的第六階段,融資等於將自己至於懸崖邊上。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圍外的事情,危險在等著你。2、短線操作是我虧錢的另一個原因,在我身上,短線是心態不穩的代名詞。虧損了想馬上補回來,無章法的進出,無計劃的買賣,一遇調整,恐慌伴隨著就是止損。一次次的止損,砍掉了太多的本錢和信心。本來中期看好的股票,由於短線的進出買賣,打亂節奏,錯過了行情,有追到頂點。止損成了主要任務。逐步我明白了這樣的道理,過多的操作就是盲動,盲動耗散我們的精力,迷幻我們的心智,磨損我們的金錢。3、虧錢的第三個原因是沒有操盤計劃。用各種指標指導各個階段的操作,所以指標相互矛盾,心態很略冬也就是在這個時候,2005初,我感到有在技術上有一個瓶頸怎麼也突不過去,該學習的都學了,那個時候,我不知道突破這個瓶頸,就是要建立自己的交易操作系統。4、沒有向老師學習。之所以每個階段我付出幾年的時間,主要是自己閉門摸索的原因,盲目相信自己的自學能力,必然要走很多彎路的,找個好老師是多麼重要啊。於是我再次學習了指標和波浪理論。選出2-3個適合自己的方法,深入的研究,用2年的時間不斷努力,改掉了一些毛病,期間做了幾次成功的選牛股和中線操作,固然還不能長勝,但我知道了等待我需要技術圖形,對一個股票可以跟蹤半年以上,重新找到了信心。第四階段自我反省明白了這些道理:1、形成自己的交易風格,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是一個成熟投資者的標志。正確的事情重復做,反復做,就這么簡單!這樣,勝利就是可以事先知道的。建立和驗證交易體系也是漫長的,是你多年來成功和失敗的總結。2、只堅持做符和投資標準的投資。把時間和精力都用在尋找符合標準的高概率事件上,具有無限等待的耐心,不會理會任何不合格的東西,對能力以外的機會說「不」。機會有很多,但屬於自己的就幾個,把握自己能夠把握的機會,做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3、輕易不出手,出手定要贏。不要輕率地去交易,砍掉自己沒有計劃和自信的頭寸。輕易不出手,出手定要贏。沒有十成的把握,那就繼續觀望吧。或乾脆休息一陣子。不怕機會不來,就怕你把握不住機會!尋找市場中的最佳交易機會,等待自己熟悉的機會,就是成功操作的開始。4、不做任何沒設安全保障的交易。到了止損就能立即平倉頭寸。這是良好的操盤習慣,是成熟的表現。交易沒設止損就如同戰場上沒穿防彈衣,災難隨時光顧,及時的止損將拯救你的金融生涯,是創造不被敵人消滅的條件,因為價格是時刻變化的,我們的情緒也常常隨之變化。而止損是相對靜態的,具有可控性,止損的可控性能夠使我們保持良好的心態。認識到這些問題,就有希望度過第四階段了。能夠度過第四階段的投資者將進入另外一種狀態,他能夠形成自己的交易理念,形成自己的交易模式,甚至形成自己的交易哲學。第五階段建立自己的交易操作系統進入第五階段,你的思想和交易已經形成體系。但進入這種狀態的投資者還是只能階段性的盈利,還無法持續穩定的盈利。這個階段的投資者在操作的時候都遵循著一套完整周全的操作模式。它可以使操作有序化,保持獨立的投資個性,在交易時按照預定的操作準則行事,進退有度,處之坦然。因此一套適合自己的操作模式是投資者成功不可缺少的基石。也是投資者成熟的表現。一個可行的交易操盤系統,不能憑空想像,它必須有理有據。要設計和完善自己的操盤系統,必須經歷以下幾個步驟:1、解決對不同周期波段的分析依據;對各種市場狀態判斷的依據;對買賣點的判斷依據;持股的依據頂部、底部的判斷依據。這些問題的解決是多年來對基本知識學習的檢驗和對虧損換來的經驗積累的總結。設計出有效的操盤系統,是操盤技術的升級,說明突破了技術瓶頸,進入了新的階段。2、操盤系統設計出來後,還有一個漫長的修改、市場驗證有效性的過程,沒有幾次成功的案例,無法確定這個系統的有效性。這個驗證時間最少2年的時間。有了操盤交易系統並不能完全利用它穩定的盈利,因為對系統產生絕對的信心需要很長的時間磨和,對操盤系統的各個環節熟練把握,還需要對系統執行能力進行練習。在系統的修改和驗證過程中,你會發現你經常圍繞一些問題轉圈,比如一段時間用這個參數,後一段時間又改變了參數,以後又改回原先的參數,反反復復很多次。這是系統不成熟的表現。3、經歷了驗證過程,自己對系統有了信心,再就是對系統執行能力的練習,這個步驟成功了,操盤水平也就再上一個台階,達到第六階段:擁有獲利能力。股票、期貨市場的學習是從第五個階段才真正開始的,前面幾階段都相當於基礎課程,第五階段才開始進入專業課程。才開始學技能,技能的學習是永遠沒有止境的,技能的不斷進步才是你保持盈利的基礎。提高能力遠比把握知識難度更大,盈利是靠能力,而不是知識。所以說建立了操作模式,還沒有成功。需要一段時間的操盤系統執行能力的訓練。訓練時間的長短無法判斷,全靠個人的悟性。投資者達到這個階段後,都會形成自己的體系:技術性為主或者基本**鰨蛘噠噝暈鰨芟笪淞峙上擔舜訟嗲帷這個階段特點是:能夠尋找到牛股,並有能力對該股的目標位,浪型進行描述,做出投資計劃,但往往經受不住短線的波動而前功盡棄。還有就是跟蹤了幾個月的牛股,在關鍵位置沒有進入,而放跑了一次次機會。大道從簡脫胎換骨第六階段:擁有獲利能力操盤系統執行能力的訓練,是第六階段的主要任務。能力可以分為:市場分析的能力、對市場表現的理解能力、對市場狀態的判斷能力、對影響市場主導因素的鑒別能力、對技術圖標的解讀能力、操作計劃的制定能力以及執行能力。操盤信心建立。任何知識,只有通過自己的具體實踐,消化吸收才能轉化為自己的能力。市場狀態、技術圖表分析、操作計劃等都包含在操盤系統里的,操盤系統是不是合理有效,是培養獲利能力的關鍵。因為這些能力培養的具體體現在,能不能進行嚴格的操盤系統執行能力的訓練。嚴格執行操盤系統可以建立自信,並克服恐懼。問題是怎樣才能建立不可動搖的信心?我們相信自己和我們信任他人的過程是類似的。假如他人總能說到做到,我們就可以相信他。同樣地,我們越多地忠於自己成為一個成功操盤手的目標,總是保持言行一致地去遵守我們的操盤計劃和規定,那麼就越能相信自己。按制定出可行的炒股計劃,只要按這個計劃做,我久賭必贏。區別只在贏多贏少,那同運氣有些關系。我們可以做這樣一個練習:採用一個簡單明了的操盤系統,定下這么一個目標,當操盤系統給出買賣信號時,立即絕不遲疑地採取行動,不管自己心裡在怎麼猶豫。這個階段成功的標準是:開始能夠穩定盈利。我們需要一項一項地培養自己的操盤技巧。當我們能確信我們能控制住損失的時候,我們就培訓自己執行操盤指令的技能。然後,我們再培訓增加贏利的技巧,等等。獲利能力的培養也需要一定時間的實踐。獲利能力的培養成功與否看三個狀態:1、半年以上持續獲利的記錄2、堅持運用操盤系統記錄3、正確的分析、合理買賣的記錄到達第六階段成功者具有的品質:1.為人正直。學習投資,先學做人,你的人生態度會如實地反映到你的投資活動中,形成你的投資哲學。為人最忌虛偽和欺騙,你在生活中欺騙別人,就會上市場上欺騙自己。正直是通往成功之門的金鑰匙。2.心態平和。佛家有雲:彗生於覺,覺生於自在,生生還是無生。意思是說,一個人有了平和的心態才能對世間萬物有所覺悟,覺悟方能產生智慧。這說明平和樸素心態是成功的基礎。3.百折不撓。在期貨投資中,遭受困難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但優秀的交易者永遠懂得堅持自己的交易系統,決不因一兩次的挫折而放棄。因為他們懂得:最後的成功者不是那些最聰明的人,而是那些遭受無數挫折還能勇敢面對自己的人。4.懂得等待。股票、期貨市場看似有很多機會,實在只有很少的機會值得投資,大部分所謂的機會都是「陷阱」,我們應該心平氣和地去等待那些能為我們把握的投資機會。5.懂得放棄。一個失敗的交易者之所以失敗,原因之一就是他希望抓住市場上的每一次機會,而一個成功的交易者只需要抓住一兩次機會足矣。有人說,明白的人懂得放棄,真情的人懂得犧牲,幸福的人懂得超脫。此為生活真諦,亦為投資真言。不論是在生活中還是交易中,成功者定是那些心胸豁達,懂得超脫的人。在股票、期貨投資中,成功並不單純是一門技巧或學問,而是一種優秀的品質。這種品質,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慢慢地培養出來的。你播下一個行動就能收獲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就能收獲成功大道從簡,人定勝天。第七階段:「境由心生」,「功夫在詩外」。有先哲說:「我們無法和井底的青蛙談論大海,那是因為它沒有離開過自己狹小的生活空間;我們無法和蟬談論冰雪,那是因為它只有短暫的生命;我們無法和驕傲自滿的人談論人生智慧,那是因為他已經關閉了接納智慧的大門。」到了這個階段,賺錢盈利已經不是你考慮的問題了,提高心境和見多識廣是使投資更上一層樓。你的知識和能力超越了大眾。你是高高在上的能人。很多在股市中成為富豪的人不是靠一時的小技巧盈利的,而是通過正確的投資理念保持穩定收益的。比如巴氛關通過股票投資而成為世界富豪,他炒股就沒有過於花哨的技巧。他放棄了行情報價機,甚至宏觀分析,行業分析,只關注「企業的內在價值」,在選擇企業投資上他是能人。索羅斯的「反射理論」是對市場基本因素的理解和對投機心裡的高超把握,取得了成功。羅傑斯游遍世界,考察每個國家的投資機會,這樣的投資心境有幾人可及。大道從簡,人定勝天。
㈡ 怎樣判斷股票的買賣時機
股票的買賣時機很復雜
超長線是「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巴菲特
長線是本面分析,分析能夠持續數年保持高增長的上市公司並購入該上市公司的股票
中線是結合大盤及外界因素,並注重個股的題材炒作,買入股票
短線也可以是個股題材炒作,並結合一定的技術分析,資金流入狀況買入股票
第二個問題:
持續暴跌的原因有很多,特給你總結
1、次貸危機是全球股市走軟
2、大小非解禁熱潮
3、政府的用意,希望把國外游資震出倉
4、雪災的影響和08年上市公司業績增速的減緩
5、政府為了貨幣從緊政策和壓制通貨膨脹的惡劣影響寧可犧牲股市
6、為防止奧運會題材將我國股市帶到一個高泡沫的高位,現將大盤保持在地位運行
大概這么多,可能還有沒想到的
第三個問題
莊家當然有能力操縱一隻股票的價格,不然能有那麼多匪夷所思的漲跌么?
那些用別人資料的回答者真浪費大家的時間
我是堅持給你寫自己的看法,這分我覬覦了,呵呵
㈢ 看到股票的書 請問 何為市場共振情緒指標,謝謝
共振:意思一種指標多個周期同時發出同一種信號。兩個指標同時發出同一種信號。
比列:周KD日KD60分鍾KD同時金叉發出買入的信號。MACD與KD同時發出買入或賣出的信號。
㈣ 股市操縱階段
一些證券經紀商和交易商發現,由於股票不多,流動性有限,只要買進一小部分股票就能哄抬價格。只要價格持續高漲,就會吸引其他人購買,這時操縱者拋售股票就能獲取暴利。因此,他們開始哄壓市價,操縱市場,獲取暴利。
㈤ 利弗莫爾如何買賣股票
傑西·利弗莫爾全名叫傑西·勞倫斯頓·利弗莫爾 (Jesse Lauriston Livermore,1877年7月26日 -1940年11月28日),是一位美國的股票投資家。 利弗莫爾被認為是日交易的先驅人物, 亦是埃德溫·利非弗(Edwin Lefèvre)的暢銷書《股票大作手回憶錄(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中的主要人物。利弗莫爾曾經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後因感情問題患上抑鬱症自殺。
在利弗莫爾生活的年代,上市公司很少披露准確的財務報表,連了解當前的股票報價都需要花很多功夫,市場上的各種操作極為猖獗。利弗莫爾交易股票的基礎在今天被稱之為「技術分析(technical analysis)」,他的交易原則,如交易情緒的影響(effects of emotion on trading)等,都被後人反復研究。
利弗莫爾的一些大手筆,例如他在1907年的舊金山地震和1929年的華爾街黑色星期四之前的做空等,都是極具傳奇色彩的交易,也使他成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者之一。
傑西·利弗莫爾的投資原則
盡管傑西·利弗莫爾先生沒有做到善始善終,身後落得個極其悲慘的下場,但作為華爾街20世紀最大的神話,無論是他的追隨者還是勁敵都承認——傑西·利弗莫爾是最傑出的股市操盤手之一。他以獨到的創見,發掘在股票市場行得通和行不通的作法,為無數交易人指出一條明路。他孑然一身,注重私密,個人的操作和紀錄從不對外泄漏。他為人所不敢為,率先買進價格屢創新高和突破阻力點的股票。反觀一般人則相信,買得愈低、愈便宜愈好。利弗莫爾常言:每次違背自己的守則,他一定賠錢;遵循守則,就一定賺錢。他投入無數的心力分析市場和研究投機理論;生活上,則律己甚嚴,要求時時都能有登峰造極的表現。他犯過大部分人在市場都會犯的所有錯誤,但是他不但從中學習,更埋首閱讀報價行情和研究市場,持續不斷學習更多的知識。
利弗莫爾相信,股市是最難取得成功的地方之一,這里牽涉到許多人和人性。這也是很難一展所長的地方,因為控制和克服人性十分困難。利弗莫爾對市場的心理層面非常感興趣,曾經去上心理學課程,所花心血不亞於研究證券。他十分熱中於了解市場的每一個層面,即使大部分人可能不認為那些領域和證券業搭得上邊,而他卻願意掌握每一個機會,去改善操作技巧。從1892年到1940年,利弗莫爾積極參與股票操作長達48年,度過了無數次的興衰起伏、破產和驚人的財富。最後,他發展出幾套操作獲利的策略。
第一,並非每個人都適合操作股票。愚蠢、懶惰、情緒有欠平衡、尤其是想一夕致富的人,不適合從事這一行。冷靜的頭腦是操作成功的關鍵素質,唯其如此才能維持健全的精神平衡狀態——不被希望或恐懼牽著鼻子走。利弗莫爾認為以下三樣特質不可或缺:
① 控制情緒(控制影響每一位交易人的心理層面)
② 擁有經濟學和景氣狀況基本面的知識(這是了解若幹事件對市場和股價可能造成什麼影響的必要智慧)
③ 保持耐性(願意放手讓利潤愈滾愈大,是傑出交易人不同於平庸交易人的特質)
另外,他認為以下四種關鍵技能和特質也是必備的。
① 觀察──只看事實資料。
② 記憶──記住關鍵事件,以免重蹈覆轍。
③ 數學──了解數字和基本面。這是利弗莫爾天賦異稟的才能。
④ 經驗──從你的經驗和錯誤中學習。
第二,頻繁交易(每天或者每個星期操作),是失敗者的玩法,不會取得太大的成功。操作股票獲利的時機有許多,但有些時候,應該縮手不動,絕不操作。當市場缺乏大好機會,經常休息和度假是很明智的選擇。因為在紛紜的市場中,有時退居場邊當個旁觀者,可以比日復一日不斷觀察小波動,更能看清重大的變化。
第三,集中全力操作新多頭市場中的領先股,即先等市場確認哪些股票是領先股——通常是漲勢最強的股,再進場操作。集中火力操作領先股群,而不是分散投資到整個市場。避開疲軟的行業,以及那些行業中疲軟的股票,即不買便宜的股票。因為疲弱不振、價格下滑的股票總是很難回升,所以交易者要限制自己只買正往前沖刺、交易熱絡的股票。
某一股群中的大部分股票,後市展望相同,即「顯而易見的股群傾向」。領先股群中,如果某隻股票的表現異常突出,同一股群的一些股票也會有不錯的表現。這是價格走勢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所以交易者應該經常觀察相同股群中的多隻股票,密切留意動向。如果強勢市場中,某一股群的股票表現不是很強,應該將該股群的頭寸軋平,或者完全避開那個股群的任何股票。
第四,試探性操作策略和金字塔操作策略。進場操作之前,最明智的作法是先了解大盤的趨勢,市場會將未來融入眼前,這也正是難以准確預測市場將來會朝哪個方向發展的原因。市場總是做它想做的事,不做交易人期望它做的事。所以,在多頭市場中作多,在空頭市場中放空。如果市場橫向整理,就抱著現金退居場外,直到訊號證實趨勢往某個方向走為止。發掘趨勢的變化,是很難做的事情,因為它和交易人目前的想法、作法恰好背道而馳。這也是利弗莫爾開始使用試探性操作策略的原因。
該策略的執行方式是先建立一部分的股票頭寸,直到買足投資者起初打算擁有的全部股數。因此,在實際著手買進前,決定好到底買多少股是很重要的一件事。這是妥善的資金管理規劃下的產物,也是利弗莫爾的重要守則之一。先建立一個小頭寸,測試一下那隻股票。這就是試探性操作策略,目的是觀察初步的研究是否正確。如果股價走勢符合規劃的方式,就買入更多,但陸續買進的股票,價位一定愈來愈高,這一做法就是金字塔操作策略(在股票上漲途中加碼經營)。這一策略在當時聽起來十分離經叛道,因為大部分人認為,要買到便宜貨,應該逢低承接,而不是愈買愈高才對。但另闢蹊徑的利弗莫爾認為,最近買進的股票,如果走勢證明交易商是對的,放手買進更多,交易商得到的報酬便能錦上添花,投資利益更上一層樓。他總是在價格上漲途中,執行逢高攤平操作,而不是下跌時逢低攤平。
第五,盡速認賠出場。保護自己,不受錯誤的決定太大的影響,最多損失10%。
第六,不要輕易聽信別人的小道消息和內幕信息。做好自己的家庭功課,只看事實,了解基本面。
㈥ 炒股時怎樣判斷市場情緒
你的從來不炒股或不懂股的親戚朋友同事,都開始說炒股賺錢,甚至向你推薦股票了,市場情緒的熱度,恐怕已經發燒甚至瘋狂了。
㈦ 舉例說明某一隻股票的買賣時機是怎麼選擇的
決定股票的買賣還有一點就是分析主力的持倉成本。一些強勢股之所以能一漲再漲,和其主力收集籌碼的成本有重要關系,而這些都能從均量線上找出蛛絲馬跡。如主力成本較高且持倉量大增,則不易出局;如均量線和股價出現明顯背離,就要時刻防備主力因低成本而隨時可能出現的兌現。均量線的歷史高點處,即巨量成交處通常為該股的成交密集區域,如果有成交的二次確認,即使是均量線沒有創出歷史新高,但均值較為接近,亦可確認為主力的加倉區域。此處可積極持倉,理論空間不少於30%。而牛股漲升應達到100%,如(000625)長安汽車拉升前的均量線。多投資者經常對個股盤口的一些特殊現象感一.做收盤
1.收盤前瞬間拉高------在全日收盤前半分鍾(14:59)突然出現一筆大買單加幾角甚至1元,幾元把股價拉至很高位. [目的]:由於莊家(或主力,以下略)資金實力有限,為節約資金而能使股價收盤收在較高位或突破具有強阻力的關鍵價位,尾市」突然襲擊」,瞬間拉高.假設某股10元,莊家欲使其收在10.8元,若上午就拉升至10.8元,為把價位維持在10.8元高位至收盤,就要在10.8接下大量賣盤,需要的資金必然很大,而尾市偷襲由於大多數人未反應過來,反應過來也收市了,無法賣出,莊家因此達到目的.
2.收盤前瞬間下砸------在全日收盤前半分鍾(14:59)突然出現一筆大賣單減低很大價位拋出,把股價砸至很低位. [目的]: A.使日K形成光腳大陰線,或十字星,或陰線等較」難看」的圖形使持股者恐懼而達到震倉的目的. B.使第二日能夠高開並大漲而擠身升幅榜,吸引投資者的注意. C.操盤手把股票低價位賣給自己,或關聯人. 二做開盤
1.瞬間大幅高開-------開盤時以漲停或很大升幅高開,瞬間又回落. [目的]:
A.突破了關鍵價位,庄不想由於紅盤而引起他人跟風,故做成陰線.也有震倉的效果.
B.吸籌的一種方式. C.試盤動作,試上方拋盤是否沉重. 2.瞬間大幅低開-------開盤時以跌停或很大跌幅低開. [目的]: A.出貨. B.為了收出大陽使圖形好看. C.操盤手把籌碼低價賣給自己或關聯人.
三.盤中瞬間大幅拉高或打壓 類似與前者,主要為做出長上,下影線.
1.瞬間大幅拉高-------盤中以漲停或很大升幅一筆拉高,瞬間又回落.
[目的]:試盤動作,試上方拋盤是否沉重.
2.瞬間大幅打壓-------盤中以跌停或很大跌幅一筆打低,瞬間又回升.
[目的]:
A.試盤動作,試下方接盤的支撐力及市場觀注度. B.操盤手把籌碼低價賣給自己或關聯人.
看盤俗稱盯盤,是股票投資者主要的日常工作。但股道新手往往把看盤僅僅理解為及時跟蹤指數的漲跌,如此,是嚴重的失之偏頗,必然制約投資者把握稍縱即逝的逐利避險的機會。看盤要點:
一看量價匹配情況:通過觀察成交量柱狀線的變化與對應指數變化,判斷量價匹配是正匹配還是負匹配。具體是成交量柱狀線由短逐步趨長,指數也同步走高,則表明推高功能不斷加強,是正匹配,可跟進;反之,指數上漲,成交量柱狀線卻在萎縮,是負匹配。 無量空漲,短線還會回調。同樣,當成交量柱狀線由短逐步趨長,指數不斷下滑,表明有大戶、機構在沽壓,是危險信號,通常大盤短期很難再堅挺;成交量柱狀線不斷萎縮,指數卻飛速下滑,是買盤虛脫的恐慌性下跌,此時果斷介入,短線獲利豐厚。通過量價關系看盤的學問很大。由上述幾種情況又可以衍生出:當成交量柱狀線急劇放大,某一隻股票既未上攻又未下滑,則可能是莊家在倒倉,此時投資者可觀望;當某支股票股價處在高位,成交量柱狀線放大,股價逐步下滑,說明莊家在減磅;反之,當某支股票成交量柱狀線放大後持續萎縮,股價卻不斷下滑,此時有可能是莊家在震倉,此時投資者應「咬定股票不放鬆」。
二看熱點轉換情況:通過觀察當日漲跌幅排行榜第一版個股,判斷是長線資金在積極運作還是短線資金在游盪式沖擊。通常價值型個股,例如漲幅第一版多為中興通信、煙台萬華、寧波韻升等個股,則表明是中長線性質的資金在入市,可中長線跟隨該類個股,此時大盤漲升態勢往往也能維持一段時間;而漲幅第一版如果多為小盤殼資源股,則通常是短線熱炒資金介入,該類個股的強勢表現,往往無法扭轉大盤的疲態,因此,跟隨這些個股宜用短線速戰速決戰術,且入市之前先設好停損點。
三看指數異動原因: 盤口分時指數圖,有時突然會出現飆升或跳水走勢,因事先沒有徵兆,所以稱為異動走勢。如果不查出原因所在,而是跟隨分時圖走勢作投資決策,極易出昏招。 一般情況,應該快速搜尋招錄指標股,如寶鋼股份、申能股份、四川長虹、深發展等,是否因該類個股突遇大筆買單或大批拋單,影響大盤走勢。因現行市場規模已大幅擴大,一般一隻指標股突然變化走勢,雖然會影響即期指數升幅,但已難撼大盤趨勢走勢,所以可以不必理會。過些時間,大盤指數就會穩定。但是如果某天指數的突然跳水,是一批價值型的個股突然跳水引起,則往往意味著盤勢已在變盤或將有利空消息出台。同樣,某天指數的突然上漲,是價值型的個股,遭遇連續大批買單,則盤勢將可能出現一段升勢行情。到迷惑不解,這里來給大家做一個解析
在《意見》消息突然公布作用下,股市行情再現震盪,盤中個股活躍,一波大行情正在持續磅礴展開。突發消息來臨時,該如何選股是擺在每個投資者面前的課題,我們就此進行一些探討:
投資者常常碰到這樣的情況,一輪下跌行情跌幅甚巨,且跌期較長,完全具備了技術上超跌反彈的要求,此時猶如一堆乾柴,就缺一顆星星之火,一旦具備條件馬上就會燃成燎原大火,如果消息面、基本面或政策面一旦促使行情啟動,此時行情的上漲相當猛烈。歷史上「5·19」行情、「6·24」行情都是如此。
在長期下跌且跌幅甚大的情況下,一旦有政策面利好公布而行情勁升,表明市場在消息面前已突然轉強,基於按照順勢而為的原則,堅決擇股滿倉介入,選股的原則是:
一、最早放量沖撞漲停板之股; 二、封漲停板單量占流通量百分比大的股優先;
三、前期跌幅甚大的超跌板塊或個股; 四、在大盤跌勢後期成交量大,換手率高的個股。
有些投資者抱著空頭思路不敢追漲,在成交量巨放的情況下,認為放量是行情頭部特徵,從而使其錯過了第一天買進的最好時機,而在傳媒和消息一片叫好的情況下在第二天不該買股時買了股票。眾所周知,前期不斷逢低的抄底盤在大盤封殺漲停時惜售,而到了第二天這些獲利盤會大量湧出,市場的強勢將大打折扣。一般來說,在利好消息來臨時,原則上下述個股不能買入:
一、全線漲停的情況下,未封殺漲停或下跌的個股絕對不能買;
二、漲停時間越靠後個股慎買; 三、漲停板時封殺單量偏少的個股慎買;
四、前期抗跌的庄股慎買。 當行情已經走強後突發利好消息,則選股就應適當謹慎,此時根據以下原則:
1.可在突發好消息剛被人知道的第一時間買入成交量放大的強勢股;
2.如果利好消息突然在開盤前廣為公布,則應以先掛高拋售為主;
3.當開盤後應仔細觀察:大盤高開多少點?個股能否大漲?漲停板的股票比例有多少?盤面成交量放大多少?等等,以確認市場處於強勢還是弱勢。 4.如果確認行情強勢,且決意做短線的話,則應選擇換手率高,並在大盤震盪下跌時抗跌的強勢股。專業操盤手的核心機密法則:
法則一:買股票前先進行大勢研判
1、大盤是否處於上升周期的初期——是——選股買入。
2、宏觀經濟政策、輿論導向有利於那一個板塊,該板塊的代表性股票是哪幾個,成交量是否明顯大於其它板塊。確定5-10個目標個股。
3、收集目標個股的全部資料,包括公司地域、流通盤、經營動向、年報、中報,股東大會(董事會)公告、市場評論以及其它相關報道。剔除流通盤太大,股性呆滯或經營中出現重大問題暫時又無重組希望的品種。
法則二:中線地量法則
1、選擇(10,20,30)MA經六個月穩定向上之個股,其間大盤下跌均表現抗跌,一般只短暫跌破30MA。
2、OBV穩定向上不斷創出新高。
3、在大盤見底時地量出現,以3000萬流通盤日成交10萬股為標准。 4、在地量出現當日收盤前10分鍾逢低分批介入。 5、短線以5%-10%為獲利出局點。 6、中線以50%為出貨點。 7、以10MA為止損點。 法則三:短線天量法則 1、選擇近日底部放出天量之個股,日換手率連續大於5%-10%,跟蹤觀察。
2、(5,10,20)MA出現多頭排列。
3、60分鍾MACD 高位死叉後縮量回調,15分鍾OBV穩定上升,股價在20MA之上走穩。
4、在60分鍾MACD再度金叉的第二個小時逢低分批進場。
5、短線獲利5%以上逢急拉派發。
6、一旦大盤突變立即保本出局,以利再戰。 法則四:強勢新股法則
1、選擇基本面良好、具成長性、流通盤6000萬以下新股觀察。
2、上市首日換手70%以上。或當日大盤暴跌,次日跌勢減緩立即收較大陽線收復首日陰線三分之二以上。
3、創新高買入或選擇天量法則買點介入。
4、獲利5%-10%出局。 5、止損為設為保本價。
法則五:成交量法則 1、成交量有助於研判趨勢何時反轉:高位放量長陰線是頂部的跡象,而極度萎縮的成交量說明拋壓已經消失,往往是底部的信號。口訣:價穩量縮才是底。
2、個股成交量持續超過5%,是主力活躍其中的明顯標志。短線成交量大,股價具有良好彈性,可尋求短線交易機會。
3、個股經放量拉升、橫盤整理後無量上升,是主力籌碼高度集中,控盤拉升的標志,此時成交極其稀少,是中線買入良機。
4、如遇突發性高位巨量長陰線,情況不明,要立即出局,以防重大利空導致崩潰性下跌。例如,0508瓊民源,停牌前一天放量下跌,次日遭停牌,長達三年。
法則六:不買下降通道的股票
1、猜測下降通道股票的底部是危險的,因為他可能根本沒有底。
2、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下跌的股票一定有下跌的理由,不要去碰它,盡管可能有很多人覺得它已經太便宜了。
法則七:要敢於買入創新高的股票
1、95%的人不敢買創新高的股票,這是他們總抓不住大黑馬的原因,龍頭股然是率先創出新高的品種。
2、當某隻股票創新高時,其中必含重大意義——該股票一定有一些事情發生了改變,不論有多少人宣稱,基本面並未改變,而且也沒有理由漲到如此高位。這種故事幾乎每天都在上演,人們還是無法克服恐懼。
法則八:勇於止損
1、首先要明白沒有誰不曾虧錢,沒有睡是百發百中,因為要知道市場上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
2、一旦出現與預想不同的情況,寧可錯失一次機會也要果斷止損出局,保持資金的自由,耐心等待下一個交易機會。
3、不設止損不買股。
法則九:分批買入一次買出
1、確定目標股票後結合盤口走勢,試探性買入,趨勢確立後再逐漸加碼,不可一次性滿倉買入,避免因分析不全面導致太大損失。
2、到達目標位則一次性了結,不可拖泥帶水,貽誤下一次交易機會。
個股在它上漲的每一階段,在每一種技術分析工具里,都有非常明確的量化標準的。如果對這些量化標准沒有準確的把握,只是憑簡單而抽象的感覺,那就很可能犯一些似是而非的錯誤,比如在上漲的中期時,市場上也是一片看多,那是市場的做多合力,才能帶動大盤向上走,這時候,如果反市場操作那就很可能賣得太早了。那怎麼樣才能准確把握賣點呢?我們用綜合技術分析體系的四個要點來確定牛市中的賣點:
量能:個股從中期下跌後的最低點連續放量上漲,當成交量放到這一波上漲的最大而不能再放大時,隨後再出現一根成交量比最大量要減小的背離上漲陽線時,就是賣點。技術形態:個股以震盪上行的上升通道的方式向上運行,當個股突破上升通道上軌,出現加速上漲時,就是賣點;或者是處於上升浪中的第五浪時,就是賣點。技術指標:個股在連續上漲的過程中,技術指標同步配合創新高,當個股再創新高,而技術指標不能同步創新高而出現背離時,就是賣點。
均線:當個股在13日均線支撐下,與13日均線同步上行一段後,突然出現加速上行偏離13日均線,當13日均線的正乖離達到10%以上時,就是賣點。以上就是個股在量能、技術形態、技術指標、均線這四個技術分析工具中出現賣出信好的相對量化標准,以上同時出現的信號越多,賣出的信號越准確……。以上信號提示的是以中期的賣點為主,在實盤中常有一些上升浪中的小調整浪,不會出現以上的中線賣出信號,只要進行短線的高拋低吸,不必進行中線減倉。
無論是錢龍還是匯金,或是其他股票軟體,在當日走勢圖的右邊(有的是左邊)都有一個「買賣情況窗口」,包括買賣盤、成交價格、分筆成交等。下面就具體地從這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買賣盤
在三檔買盤中,如發現大手筆的掛單,可以肯定是大資金所為。有以下幾種情況:①股價在大買單的推動下快速上漲,則說明大資金介入較為堅決,可以跟風。②股價並未因大買單的出現而上漲,這是莊家有意顯露,意圖讓散戶追捧。如果不漲反跌,且成交量並沒有大筆成交,這意味著大單已撤,剛才的掛單是莊家故意引誘散戶買入,大多為莊家誘多出貨。
在三檔賣盤中,如發現大手筆的掛單,則情況較為復雜。如果賣盤只在2萬股以內,並且密度小,這有可能只是大戶所為,不必擔心。當賣盤數量大而且密度也大,這才是莊家所為:①在大賣單的拋壓下股價連續下跌,說明莊家正在出貨。②賣單雖大但股價不跌,說明是是莊家刻意打壓,目的是洗盤。
有時買賣盤中並沒有大單出現,但是成交中卻出現了大筆成交,這種情況是莊家對倒所致辭。
二、成交價格欄
該欄中包括成交價、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均價、總手、現手、漲跌、幅度、量比等。其中均價、量比比較重要。
均價即用加權平均計算得出的當日的平均價,在當日走勢圖中表現為黃色線。其作用與K線圖中的均線相同,對股價形成支撐和阻力。另外其還並對股價有一種引力作用,即當股價漲得過高而均價並沒有跟上時(這是由於成交量沒有同步放大)股價就會回落到均價附近,再謀求上漲;反之當股價跌得過快,其離均價遠時應該有一個反彈出現。投資者可利用這一規律進行短線的操作。
量比是即時成交量與過去五天平均每分鍾成交量之比,它反映了當日成交量的變化。量比大說明成交量比前幾日放大,也說明該股比前幾日活躍,是買入點的參考指標之一。
實戰解讀盤口語言的核心機密是觀察委買盤和委賣盤,股市中的主力莊家經常在此掛出巨量的買單或賣單,然後引導股價朝某一方向走。許多時候,大資金時常利用盤口掛單技巧,引誘投資人做出錯誤的買賣決定,委買 賣盤常失去原有意義,例如有時刻意掛出大的賣盤動搖持股者的信心,但股價反而上漲,充分顯示主力刻意示弱、欲蓋彌彰的意圖。因此,注重盯住盤口是關鍵,這將使我們有效的發現主力的一舉一動,從而更好的把握買賣時機。1、上壓板、下托板看主力意圖和股價方向。
大量的委賣盤掛單俗稱上壓板;大量的委買盤掛單俗稱下托板。無論上壓下托,其目的都是為了操縱股價,誘人跟風,且股票處於不同價區時,其作用是不同的。
當股價處於剛啟動不久的中低價區時,主動性買盤較多,盤中出現了下托板,往往預示著主力做多意圖,可考慮介入跟庄追勢;若出現了下壓板而股價卻不跌反漲,則主力壓盤吸貨的可能性偏大,往往是大幅漲升的先兆。
當股價升幅已大且處於高價區時,盤中出現了下托板,但走勢卻是價滯量增,此時要留神主力誘多出貨;若此時上壓板較多,且上漲無量時,則往往預示頂部即將出現股價將要下跌。
2、連續出現的單向大買賣單
(1)盤口意義:連續的單向大買單,顯然非中小投資者所為,而大戶也大多不會如此輕易買賣股票而濫用自己的錢。
大買單數量以整數居多,但也可能是零數。但不管怎樣都說明有大資金在活動。比方如用大的買單或賣單告知對方自己的意圖,像666手、555手,或者用特殊數字含義的掛單比如1818手(要發要發)等,而一般投資者是絕不會這樣掛單的。
大單相對掛單較小且並不因此成交量有大幅改變,一般多為主力對敲所致。成交稀少的較為明顯,此時應是處於吸貨末期,進行最後打壓吸貨之時。大單相對掛單較大且成交量有大幅改變,是主力積極活動的徵兆。如果漲跌相對溫和,一般多為主力逐步增減倉所致。
(2)掃盤:在漲勢中常有大單從天而降,將賣盤掛單連續悉數吞噬,即稱掃盤。在股價剛剛形成多頭排列且漲勢初起之際,若發現有大單一下子連續地橫掃了多筆賣盤時,則預示主力正大舉進場建倉,是投資人跟進的絕好時機。
(3)隱性買賣盤:在買賣成交中,有的價位並未在委買賣掛單中出現,卻在成交一欄里出現了,這就是隱性買賣盤,其中經常蘊含莊家的蹤跡。
單向整數連續隱性買單的出現,而掛盤並無明顯變化,一般多為主力拉升初期的試盤動作或派發初期激活追漲跟風盤的啟動盤口。
一般來說,上有壓板,而出現大量隱性主動性買盤(特別是大手筆),股價不跌,則是大幅上漲的先兆。下有托板,而出現大量隱性主動性賣盤,則往往是莊家出貨的跡象。
3、無徵兆的大單解讀
一般無徵兆的大單多為主力對股價運行狀態實施干預所致,如果是連續大單個股,現行運作狀態有可能被改變。如不連續也不排除是資金大的個人大戶或小機構所為,其研判實際意義不大。
大單吸貨:股價處於低位,買單盤口中出現層層大買單,而賣單盤口只有零星小單,但突然盤中不時出現大單炸掉下方買單,然後又快速掃光上方拋單,此時可理解為吸貨震倉。
㈧ 關於國內投資者情緒和股票收益之間相關性的如何量化"投資者情緒" (investor sentiment)的方法
個人認為活躍賬戶數、新開戶數、休眠賬戶和僵屍賬戶數目的變化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投資者情緒的量化指標。因為這些數字的變化可以很好的反映當時的市場氛圍,人們的期望和失望,並且一定和市場是否有賺錢效應息息相關。另外,券商從業人員的編制狀況也是另外一個可研究的標的。
以上數據是能查到的,至於是否英文就不確定了,不過能寫碩士論文,你的英文水平應該足夠翻譯的了。呵呵
祝論文順利完成!
㈨ 股市市場情緒怎樣捕捉
市場主力操作股價並不是件輕松的事,因為資金大,又需要考慮散戶的心態,大勢的走向等等。而散戶的行動比主力靈活得多,這就為散戶賺錢創造了條件。散戶的最佳選股策略是選擇那些主力吸貨完成剛剛開始拉升的股票,然後在主力出貨之前或剛出貨時賣出。要做到這些,必須注意跟隨主力的策略。(http://www.lqz.cn/)
散戶捕捉主力行蹤的方法不外乎兩種,其一是從成交量分析,從走勢看出主力意圖。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加強看盤功夫的鍛煉,全面掌握各種技術分析方法。關於如何從盤面看出莊家的行動,說起來是十分豐富的話題,但無論如何,散戶先應該掌握基本的技術分析方法,在此基礎上,再練些套路,這些套路可以是莊家主力操盤的常見手法,比如洗盤,拉抬等等。練好了套路並非就天下無敵了,應該再向更高的境界沖擊。有時你會被莊家的花招陷阱所迷惑,或者,你明明知道壯舉在洗盤,卻還是因為害怕而拋出股票,這是你面對的問題已不是技術上的了,而是心理上的問題,關鍵在於功力不夠,信心不夠。這時即使你掌握了花拳綉腿,仍然敵不過兇悍莊家的簡單招術。這時你面對戰勝莊家的第二個境界:即如何加強自己的內功修煉。
散戶捕捉主力行蹤的另一種方法,是從主力製造的種種市場氣氛中看出主力的真實意圖,即從市場氣氛與庄股實際走勢的反差之中發現問題。在主力吸貨時,常常會有利空消息傳出來,如果你看到股評家極力唱空,但這只股票的走勢分明顯示有莊家吸貨的痕跡,那還有什麼疑問呢?在主力出貨的時候,往往當天各種股評都會推出該股,似乎一定要在今天買入才能甘心.,但該股當天竟沖高回落,成交量巨大,那不是主力出貨又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