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 給孩子保險哪款產品比較好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學校會統一為他們購買學平險,而一些福利好的單位也會為員工子女報銷一部分醫葯費。因此,家長在為孩子投保商業保險前,一定要先弄清楚,孩子已經有了哪些保障,還有哪些缺口是需要由商業保險來彌補的。一般情況優先考慮大病和意外保障。
這里推薦一些適合未成年人的保險:
少兒平安卡
適用人群:易受意外風險侵害的青少年兒童
產品特點:在校日因意外事故引起的意外住院津貼雙倍給付
保險責任:意外傷害(身故、殘疾)、意外醫療、意外住院津貼
「平安開心寶貝」少兒醫療保險(B款)
適用人群:3-18周歲易受各種風險侵害的青少年兒童
產品特點:涵蓋10萬元的住院醫療費用保障、重大疾病等特色保障保險責任:重大疾病、意外傷害、意外醫療、住院醫療
『叄』 子女教育保險哪個好
教育金保險是以為孩子准備教育基金為目的的保險,針對孩子不同成長階段的教育需求而提供相應的保險金。面對市場上琳琅滿目的教育金保險產品及復雜的保險產品條款設置,許多家長反倒心生疑慮。
教育金保險具有哪些優勢
教育金保險是一種儲蓄型險種,其優點之一是具有強制儲蓄、專款專用的作用。父母可以根據自己的預期和孩子未來受教育水平的高低來為孩子選擇險種和金額,一旦為孩子建立了教育保險計劃,就必須每年或者每月存入約定的金額,而到了孩子一定年齡後,無論發生任何事(家庭破產、監護人人亡、被債主追債)都可以保證孩子拿到這筆錢,保險公司按期給付一定金額的教育金。
最後,教育金儲蓄都會免除利息稅,許多教育金保險有分紅功能,一定程度上抵禦通貨膨脹。且一般分多次給付,回報周期相對較長。
教育金保險的不足之處有哪些
資金靈活性差,收益較低
相對市面上理財產品,其靈活性差,收益較低。教育金保險保費通常比較高,資金一旦投入,需要按合同約定定期支付保費給保險公司,屬於一項長期投資。如果家庭在未來的三五年內有較大的支出項目,如買車買房,比較容易受到影響。
同時教育金保險為保本儲蓄保險,收益較低,一般中國的分紅類產品,與儲蓄的收益相差無幾,大概在2%-3%上下,不是投資理財最好的選擇。
對少兒的基礎保障不足
大多數家長把教育金保險作為少兒保險最先購買的產品,卻往往忽略了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大的風險是意外、健康問題。
建議家長在購買教育金產品時可搭配購買少兒保障型產品:
對有一定財富積累的父母,可增加購買長期、穩定保障的少兒健康險為孩子提供長期健康保障,如百萬醫療產品、終身健康險等。
教育金保險其長期性、保證性、保障性和強制規劃性,能夠做到專款專用,周全穩妥地規劃子女教育金。但風險偏好型家長如果希望資金能夠得到充分的利用,可考慮投保少兒保障型產品附加理財產品,市場常見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可達6%-15%。家長在為孩子購買教育金保險時,需根據家庭實際收入情況、投資偏好、未來規劃綜合考慮選擇,達到給孩子全面保障的目的。
『肆』 獨生子女保險是什麼
根據相關實施細則規定,獨生子女保險計劃的承保對象為出生滿30日至16周歲的獨生子女,其父母具有上海市戶籍或者持有《上海市居住證》並已領取獨生子女證。非初次投保,被保險人可延長至18周歲。獨生子女保險計劃保費為每年60元,保險期限為1年,這相當於上海一對夫妻全年的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
獨生子女保險目前囊括的重大疾病、意外傷害、意外醫療、疾病身故等保障責任,商業人身險公司同樣保額的產品一般定價會在200元以上,而該款產品目前的實際定價僅為每份60元,不足正常市場化定價的1/3。
獨生子女保險可無條件續保,這意味著如果被保險人在當年因重疾或意外醫療獲得保險公司賠款,可繼續在次年投保該產品。獨生子女保險主要側重於意外和重大疾病的保障,專門錯開可能出現保障內容重復的紅十字會少兒保險產品的住院醫療責任,以及一般學平險都涵蓋的校園內意外傷害責任,有一定互補作用。如何購買上海獨生子女保險:
以自願投保為原則,每對獨生子女父母憑《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限購1份。
1、購買保險時,需攜帶證件:獨生子女父母的《上海市戶口簿》或者《上海市居住證》,以及《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或者《獨生子女證》。
2、辦理地點:一是居住地所在街道(鄉鎮)設立的保險計劃服務點;二是居住地所在的居(村)委會。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伍』 給孩子該買什麼類型保險
如今,「應該給孩子買保險」已經成為很多父母的共識,但是如何正確的為孩子挑選搭配保險成了眾多父母們頭疼的問題:市面上的兒童保險那麼多,還有很多兒童也可以買的其他保險,究竟買什麼才能既不花冤枉錢,又能給孩子最好的保障呢?
「意外」、「健康」、「教育」一個都不能少
要想了解如何購買兒童保險,弄清楚各種保險的功能是首要的。
據保險專家介紹,對於少兒險來說,不同的險種是為了解決不同的問題,家長為孩子購買保險,關鍵要看家長最關心的是什麼。現在市面上兒童保險品種繁多,但基本上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兒童意外傷害險。
兒童自製能力差,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發生意外的可能性大。據一項調查顯示,意外傷害已經超過疾病成為兒童健康的頭號殺手。
在北京,意外傷害是造成18歲以下兒童死亡和傷殘的首要原因,北京市平均每天有139名兒童受到意外傷害,僅2003年一年有5萬多兒童遭到不同程度傷害,據統計,
孩子在嬰幼兒階段自我保護意識比較差,基本完全依賴於爸爸媽媽的照顧和保護;孩子在上小學、中學階段,要負擔照顧自己的責任,但作為弱小群體,為了避免車禍等意外,父母可以酌情為孩子購買意外類險種,一旦孩子發生意外後,可以得到一定的經濟賠償。這一類的保險一般是消費型的都不貴,一年僅需要幾百元,各公司都有推出。
第二類:兒童的健康醫療險。
調查顯示父母對孩子的健康格外關注。目前,重大疾病有年輕化、低齡化的趨向,重大疾病的高額醫療費用已經成為一些家庭的沉重負擔。按照我國目前的醫療制度現狀,少年兒童這一年齡段基本上處於無醫療保障狀態。因此,利用保險分擔孩子的醫療費支出就成為投保兒童保險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重大疾病險投保年齡越小保費越便宜。過去,許多公司規定18歲以上,才能購買重大疾病險,隨著保險產品的增多,16歲以下的兒童也可以購買該險種了。以0歲女孩子為例,年交費僅1000元左右就可買到10萬元保障,保障終身。而這個險種也是近兩年才有的。
現在小孩感冒發燒,動輒住院,積累下來,花費也不小。在考慮購買險種時,建議買點附加住院醫療險。這樣,小孩萬一生病住院,一些醫療費用還可以報銷,並獲得20—50元/天的住院補貼,還是很劃得來的。
第三類:兒童的教育儲蓄險。
這類保險主要解決孩子未來上學或者出國留學的學費問題。越來越高的教育支出,不可預測的未來,都給父母一份責任,提前為孩子做一個財務規劃和安排顯得非常必要。以購買保險的形式來為子女籌措教育費用,購買保險要按時繳費,無疑是一種強制性儲蓄。一旦父母發生意外,如果購買了「可豁免保費」的保險產品,孩子不僅免交保費,還可獲得一份生活費。除此之外,購買保險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達到合理避稅的目的。由於目前不少保險公司推出的教育型少兒險都將教育基金與子女身故保障設計在一起。相比儲蓄等單純的投資渠道,購買教育型少兒險更多了一層保障功能。
如何為孩子投保
一份全面完整的少兒保障應該包括以上三種類型的保障,有些保險公司的保險產品可以兼顧其中的兩種或是三種保障,有些保險則是專門保障其中一類的。家長可以購買一個保險產品,也可以購買多個保險產品的組合。給孩子買保險最好是買全所有的保障,兼顧安全、健康和教育保障。父母在給孩子投保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正確對待兒童保險在家庭整體保險中的地位
一個家庭中究竟先為誰投保呢?家庭投保應以夫婦為主,孩子為輔。夫婦雙方尤其是家庭經濟支柱的意外保障、醫療保障、重大疾病保障和壽險保障一定要充分,以保證父母這個經濟來源萬一中斷時,孩子可以通過保險得到的經濟支持而生存下去,並且繼續接受良好的教育。如果家長在單位里享受的保障比較健全,並且已經給自己買了充足的商業保險,則可以考慮多給小孩買點保險。
2.要先了解孩子的學生保險
在考慮給孩子買保險之前,應該先了解孩子已經有了那些保險這樣可以避免重復花無謂的錢。所以建議在學校給學生上了保險的家長,先去了解一下這些保險的具體保障條款,然後再看孩子缺少什麼保障,再購買這些保險作補充。這樣做也可以監督一些學校收了保費,根本沒有給學生上保險的行為。
3.年齡不同投保的重點不同
一般來說保險是越早買保費也越低,對於父母越合適,孩子也越早獲得了保障。但是,如果您現在才開始考慮為孩子買保險。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其投保的重點和投保的多少也就有所不同。
幼兒時期,由於新生兒死亡幾率大,學齡前兒童抵抗能力差,容易得一些流行性疾病,但這時的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險種賠償率也不高,一般而言,身故時年齡不足1周歲,給付比例占保險金額的20%;滿1周歲但未滿2周歲的兒童,給付比例為40%;滿2周歲但未滿3周歲的兒童,給付比例為60%;滿3周歲但未滿4周歲的兒童,給付比例為80%,滿4周歲,給付比例才能達到100%。所以建議多買住院醫療補償型的險種。有能力的父母可以考慮早為子女教育金做打算。
小學時期,由於意外隱患很大,應適當增加意外險的投入,並且在條件允許情況下考慮未來教育金的儲蓄。當然如果家庭條件很好,應該在孩子出生後不久就考慮未來教育金的儲蓄,這樣每年保費負擔可以減少。
如果孩子已經到了14/5歲,還沒有買教育類的保險產品,這時,可以不必局限於兒童險,因為一些險種16歲或14歲以上就可以購買,這類險種中,宜選擇時間間隔短的分紅產品,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替代教育金給付。當然,也可以考慮繳費和支取都非常靈活的萬能壽險。這個險種不僅有保障性,還有很高的投資性。大人孩子都可以受益。同時,這個年紀的意外險、醫療險也是不可或缺的。
4.給孩子投保的金額
國家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利益,兒童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最高投保金額限制在10萬元,所以如果你在不同保險公司投保,要注意總投保金額的限制,因為一旦投保超過限額,保險公司有權拒賠保費。孩子的健康疾病險,醫療補償等等不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險種,可以投保超過這個限制。另外有些保險公司考慮到這個限制,在條款里規定如果被保險人身故給付5倍於投保金額的保險金。這樣沒有違反保險金額限制,也同時放大了保障功能。這類保險也可以作為加大保障的考慮。
5.花多少錢給孩子買保險
總體而言,整個家庭的保費支出應該在家庭總收入的10-20%左右。而如前所述,保險支出中大部分應該用來為家庭經濟支柱投保,而非兒童。所以兒童的保費支出盡量不要超過家庭總收入的10%,同時要視家長的收入水平和收入來源而定。如果夫妻兩人均有社保和醫保,但沒買商業保險,收入主要來源於各自的工作收入,而非投資收益性收入,風險系數就較大,一旦發生意外致使身故或失去工作能力,將導致收入中斷,給家庭帶來巨大損失。
所以,應該給自己購買意外傷害保險為家庭提供充足的保障。另外,為了使夫婦退休後享有較高品質的生活,還應早制訂養老計劃。醫療險可選擇性購買重大疾病保險以解後顧之憂。這樣一來自己保費支出就高了,孩子的保費就應適當減少,並且考慮有「保費豁免」條款的保險。
6.需不需要給孩子買終身的壽險
為人父母的,為子女購買保險要從子女的教育費用和正常生活提供保障的角度出發,不宜大包大攬,連子女成年後的保障也一並考慮。甚至為子女的養老金做打算。子女成年後自然會有工作和收入,讓他們做出自己的保險規劃,這也能樹立他們的責任感。父母如果在子女的保險中投入太多而忽略了自身的保障,是得不償失的。
另外,投保兒童大病險時要注意兒童宜發的疾病,並不保的疾病越多越好的,有些只適用於成人的大病,如果包含在兒童險里就有可能浪費保費。
一個可參考的案例:
李先生,外企的高級主管,月薪7000元,妻子是一名教師,月薪為3000元,有一個兒子,今年3歲。夫妻兩人均有社保和醫保,但沒買商業保險。夫婦的存款也並不多。
專家分析:夫婦收入較高,收入主要來源於工作,夫婦的保障還不充足,家庭保險支出的大部分應該用於父母的大病醫療,意外,養老保險支出。大概每年10000元左右,孩子的保障應該充分考慮意外、大病及教育金計劃。
保險建議:
1、年繳費400元左右的意外險附加醫療保障
保險利益:保額5萬,意外死亡或全殘支付保險金5萬,在學校、托兒所、幼兒園區內;參加學校、托兒所、幼兒園組織的集體活動(包括日常教學活動),或因參加上述活動而以乘客身份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或學校、托兒所、幼兒園指定的交通工具時遭遇意外,可以獲得10萬保額給付。因意外住院醫葯費報銷最高5000元,(免賠額100元)發生意外傷害每月給付2000元保險金,(最長20年),住院每天50元補償。(有免賠天數)父母如果去世或者傷殘可以豁免保費。
2、年繳費不到200元兒童大病險
保險利益:在保險期限內(合同生效90天後),如被保險人不幸罹患下列重大疾病或初次接受下列手術,即可獲得10萬元給付金;癌症、慢性腎功能衰竭、暴發性病毒性肝炎、再生障礙性貧血、I型糖尿病失明、主動脈外科手術、重要器官移植手術、失聰、嚴重燒傷、嚴重腸胃炎、癱瘓、良性腦腫瘤、重型腦損傷、細菌性腦脊髓膜炎、植物人、嚴重心肌炎
3、年繳費2000元左右教育金保險,繳費到17歲
保險利益:孩子15-17歲每年得到教育金2000元,18歲-21歲每年得到教育金一萬元。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