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互聯網保險發展現狀分析
四家互聯網險企三虧一盈,反向定製(C2B)保險產品有望扭轉虧損局面
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及公司公告信息披露,2019年上半年眾安在線、泰康在線、安心財險及易安財險四家互聯網險企僅眾安在線一家實現盈利,其餘均有不同程度虧損。
業內人士表示,互聯網保險經營主體應重視通過場景發掘、精準引流、價值誘導和關系深化等舉措不斷培養價值用戶,構建自身核心價值用戶群。而通過反向定製(C2B)保險產品有望扭轉虧損局面。
互聯網保費收入負增長,行業發展陷入瓶頸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的公開數據顯示,互聯網保險在2012-2015年的4年間經歷了爆發式的增長,保費收入增長近20倍,互
聯網保險滲透率於2015年達到了9.2%。然而從2016年開始,互聯網保險保費規模增長陷入停滯並開始減少,滲透率連年
下滑,到了2018年滲透率僅有5%,糾其主要原因是受保險業政策影響,給互聯網保險行業發展帶來了短期陣痛,但從長
遠發展來看,政策調整後的互聯網保險行業能夠更加健康的發展。
2012-2018年中國互聯網保險保費規模及滲透率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上半年只有眾安在線年實現盈利
近日,眾安在線公告稱,根據其對未經審核管理賬目的初步審閱及董事會目前可得的公司資料,預期公司2019年上半年將取得未經審核歸屬於公司股東合並凈利潤,而2018年同期則取得未經審核歸屬於公司股東凈虧損約6.56億元。
眾安在線表示,公司轉虧為盈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公司追求有質量的增長,2019年上半年在實現總保費穩健增長的同時,綜合成本率進一步改善,從而承保虧損收窄;二是受益於國內A股市場的良好表現,投資收益增加。
2019年上半年,泰康在線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6.26億元,同期出現2.50億元凈虧損;安心財險上半年實現保費收入9.05億元,凈利潤虧損約1300萬元;易安財險上半年實現保費收入7.81億元,約虧損9702萬元。
互聯網保險機構出現連續虧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認為,這幾家互聯網保險公司整體規模有限,規模不太大的中小型公司通常會面臨固定成本難以有效分攤的困境,因此虧損很正常,需要隨著業務規模逐漸擴大來分攤成本,擺脫虧損的狀況。
業內人士指出,互聯網保險公司普遍成立時間較晚以及前期投入成本過高,依託於互聯網發展業務,對於技術要求較高,因此在科技方面的持續投入很多,且短期內很難轉化為收益。
C2B或成破局關鍵
「短期看,目前互聯網保險公司虧損是賠本賺吆喝,但從中小企業成長的規律看,短期虧損問題不大,但未來互聯網保險公司也需要去積極探索適用的、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朱俊生坦言。
據度小滿金融發布的《2019年上半年國民投資理財情緒報告》顯示,在創新和科技賦能下,作為保險情緒指數子類之一的互聯網保險關注度上升勢頭明顯。互聯網保險是今年1-6月份以來唯一一個關注度逐月上升的投資理財品細分情緒指數。分析人士稱,互聯網經濟的發展為保險行業帶來了增量市場,互聯網銷售渠道的不斷擴展以及低門檻、體驗式創新險種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互聯網用戶開始轉向通過線上渠道進行投保。
多位保險人士表示,互聯網保險的經營主體應該重視通過場景發掘、精準引流、價值誘導和關系深化等舉措來不斷培養價值用戶,構建自身核心價值用戶群。
國華人壽總裁付永進表示,把客戶的需求作為所有經營合作的起點,通過反向定製(C2B)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是一種以客戶為中心的高級表現形式,也是從供給側讓互聯網保險產品更加精準地觸達需求。不過,定製不是讓客戶自由發散地去定製。保險產品非常復雜,客戶並不專業,所以,既要鼓勵定製,給客戶提供定製的工具、平台,也要作合理引導。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互聯網保險行業商業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2. 互聯網保險有哪些優勢
直播是形式,產品是內核。雖然銷售的形式變成了直播,但消費者對於保險產品的需求卻不會輕易改變。一方面,保險機構應加強直播保險產品管理,不得違反社會公德、保險基本原理及相關監管規定;另一方面,保險機構也需一如既往地對銷售、承保、理賠、退保、投訴處理等業務環節嚴格管理,為直播售出的保險產品提供不次於其他銷售渠道的客戶服務。
直播為賣貨,帶貨方長遠。賣貨致力於短期出售保險產品,帶貨則旨在發揮主播對於保險產品的長期帶動作用。因此保險機構應不僅僅在單場直播中「以保費論英雄」,還應持續優化場景聚焦、商品展示、咨詢答復、主播導購、銷售實現全流程,充分發揮直播中的情感、價值和品質效用,打造「引流→激活→留存→變現→裂變」的營銷閉環。
直播正加速成為新的商業基礎設施,也將迎來自身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強。另外值得期待的是,近期中國商業聯合會發布通知,要求由該會下屬媒體購物專業委員會牽頭起草制定《視頻直播購物運營和服務基本規范》和《網路購物誠信服務體系評價指南》等兩項標准。隨著技術賦能以及監管加碼,直播或將為保險行業開啟嶄新而寬廣的天地。
3. 目前國內比較成熟的互聯網保險模式包括哪些
直播是形式,產品是內核。雖然銷售的形式變成了直播,但消費者對於保險產品的需求卻不會輕易改變。一方面,保險機構應加強直播保險產品管理,不得違反社會公德、保險基本原理及相關監管規定;另一方面,保險機構也需一如既往地對銷售、承保、理賠、退保、投訴處理等業務環節嚴格管理,為直播售出的保險產品提供不次於其他銷售渠道的客戶服務。
直播為賣貨,帶貨方長遠。賣貨致力於短期出售保險產品,帶貨則旨在發揮主播對於保險產品的長期帶動作用。因此保險機構應不僅僅在單場直播中「以保費論英雄」,還應持續優化場景聚焦、商品展示、咨詢答復、主播導購、銷售實現全流程,充分發揮直播中的情感、價值和品質效用,打造「引流→激活→留存→變現→裂變」的營銷閉環。
直播正加速成為新的商業基礎設施,也將迎來自身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強。另外值得期待的是,近期中國商業聯合會發布通知,要求由該會下屬媒體購物專業委員會牽頭起草制定《視頻直播購物運營和服務基本規范》和《網路購物誠信服務體系評價指南》等兩項標准。隨著技術賦能以及監管加碼,直播或將為保險行業開啟嶄新而寬廣的天地。
4. 請問財產保險種類有哪些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財產保險的種類
1、財產險。保險人承保因火災和其他自然災害及意外事故引起的直接經濟損失。險種主要有企業財產保險、家庭財產保險、家庭財產兩全保險(指只以所交費用的利息作保險費,保險期滿退還全部本金的險種)、涉外財產保險、其他保險公司認為適合開設的財產險種。
2、貨物運輸保險,指保險人承保貨物運輸過程中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引起的財產損失。險種主要有國內貨物運輸保險、國內航空運輸保險、涉外(海、陸、空)貨物運輸保險、郵包保險、各種附加險和特約保險。
3、運輸工具保險,指保險人承保運輸工具因遭受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造成運輸工具本身的損失和第三者責任。險種主要有汽車、機動車輛保險、船舶保險、飛機保險、其他運輸工具保險。
4、農業保險,指保險人承保種植業、養殖業、飼養業、捕撈業在生產過程中因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而造成的損失。
5工程保險,指保險人承保中外合資企業、引進技術項目及與外貿有關的各專業工程的綜合性危險所致損失,以及國內建築和安裝工程項目,險種主要有建築工程一切險、安裝工程一切險、機器損害保險、國內建築、安裝工程保險、船舶建造險、以及保險公司承保的其他工業險。
因此,您要根據所投保的對象來確定相關的產品。
5. 我國第一家互聯網保險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互聯網保險是指保險公司或新型第三方保險網以互聯網和電子商務技術為工具來支持保險銷售的經營管理模式。當前持有互聯網保險牌照的保險公司有眾安保險、泰康在線、易安保險和安心保險。
互聯網保險的市場空間包括兩個部分,增量部分是保險市場的自然增長和互聯網創造的新生保險需求;存量部分是互聯網保險對傳統保險渠道的替代。足夠大的保險市場為互聯網保險提供了發展空間;此外,保險行業產業鏈的每個環節都有提升效率和改善用戶體驗的空間。
保費規模持續增長
我國保險行業持續快速發展,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互聯網保險行業商業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保費收入規模從2013年的3880億元增長至2016年的3.1萬億元,幾乎增長了10倍。從增速來看,從2011年起,保費收入的同比增速穩步上升,2016年的增速創2008年以來新高,達到27.5%。
如今互聯網保險已經成為了保險行業重要組成部分,其市場份額正在不斷擴張,2015年互聯網保險保費收入2223億元,比2011年增長近69倍。2016年上半年,互聯網保險保費收入1431.1億元,其中,人身險半年保費與2015年全年人身險保費接近。
經營互聯網保險業務的機構逐年增長
截至2017年上半年,國內共有129家保險機構經營互聯網保險業務,傳統保險公司大多已經通過自建網站、或與第三方平台合作等模式開展了互聯網保險業務,保險公司基本已全部觸網。2016年中國保監會記錄的95億份新承保保單中,約有65%在互聯網銷售,截至2016年3月互聯網保民已經超過3.3億。
互聯網保險險種出現了明顯的轉變
在互聯網保險的險種結構方面,出現了明顯轉變的趨勢。其一是由產險向壽險的轉變,在2013年時互聯網保險中產壽險佔比為8:2,而到2016年及以後變為了2:8;其事是由標准化險種逐漸向非標准化險種轉變,曾經互聯網上銷售的產品主要是車險、意外險等類型產品,而到
2016年投違險、年金險和萬能險等非標准化險種占據了互聯網保險絕大多數的保費規模收入,2017年以來年金險和健康險佔比又在持續上升。
互聯網保費規模持續增長,近兩年車險受政策調整影響較大。互聯網保費收入高達2347億元,其中財產險和人身險分別實現保費收入403億元和1945億元,互聯網人身險佔比進一步提升至83%。整體互聯網保費同比增速僅5%,滲透率從2016年9.2%下降至7.6%,2017H1滲透率只有58%。
互聯網保險發展過程中,互聯網巨頭公司的推動作用顯而易見
2013年由阿里、騰訊以及平安共同設立的眾安保險獲得國內首個互聯網保險牌照,近年來以網路、阿里、騰訊以及京東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更是持續在保險領域布局,其中尤以阿里及旗下的螞蟻金服最為積極。其中阿里控股國泰產險,全資設立螞蟻韻保和保進保險,騰訊控股的微民保險於2017年11月正式獲批,網路也於今年10月正式完成對黑龍江聯保龍江保險公司的收購。京東步伐相對較慢,2015年就擬設立的互聯網財險公司至今未有實際動作,但劉強東在2017京東開年大會強調一定會做保險,並且正在申請保險牌照,同時不排除投資購買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