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不回,不具備法律效應,祝你好運
㈡ 線下p2p平台如果跑路了 客戶怎麼辦
跑路了,基本上也就沒戲了,報案也找不回你的錢了,建議找第三方資金託管的平台,這樣錢不在公司里,跑路的可能性會低點
㈢ 線下p2p跑路理財師需要負責嗎
一般不需要負責
㈣ 又有多家P2P理財平台跑路停止運營如何避開
1、提現困難
從過去7月的問題平台事件類型來看,出現提現困難的平台最多,有143家,占當月問題平台總數的86.67%。進入8月後,債轉慢的情況下在很多平台得到解決。資金回款到存管賬戶,我們就可以順利提現到自己的銀行卡了。而我們說的提現困難,是指項目到期後,理應回款了,卻無法提現到銀行卡上,而這時候錢有可能就被平台挪用了。
錢被挪用很可能出現在沒有銀行存管的P2P上,有條件的,可以上存管銀行查看自己的賬戶。
2、注意派系平台
以前我們看到平台背景,聲稱屬於某某系,彷彿有強大的上市母公司背書,平台就穩了不少。然而這個夏天我們意外的發現,作為某派系一員的平台很容易出事,甚至「一損俱損」。
有心人發現,沈陽燃料集團煤炭公司直接或間接入股了P2P網貸平台。7月份,該派別P2P有11家出了問題。後又有投融家、多多理財、萌小薪三家平台由於實控人李振軍失聯出現「連環雷」。
為啥現在爆雷容易出現「一損俱損」呢?第一種可能是共同的源頭——資產端企業貸違約帶來的連鎖反應,第二種就是實控人跑路帶來的道德風險,使得難兄難弟同時遭殃。實控人手下有多少家P2P不難查,近期企業貸的派系平台大概要避一避了。
3、注意合規進度慢的
監管很早就嚴令禁止P2P有線下理財和活期理財,但有一些平台到現在都沒有完成這些基本的整改。比如7月有17家問題平台有活期或類活期理財計劃產品,占樣本總數的13.93%。
到現在這些明顯違規的產品還沒有被清理的話,平台想合規備案想發展下去的決心讓人懷疑,很可能會在明年備案登記前就會退出市場。
融 資易平台告訴你投資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希望題主收到回答能夠採納一下唄,十分感謝您。
㈤ 投資的p2p平台已跑路,錢是不是打水漂了
不一定,能追的渠道還是有的,看成功率。
挑選P2P平台注意事項:
1、鑒別公司實力
不可一味看注冊資本,
平台的注冊資本可以側面的
反映出平台的部分實力,
注冊資本過小沒實力的概率很大。
但是注冊資本過大的不見得一定有實力。
還應關注以下幾點:
1.是否有金融背景或金融基因
P2P一直作為互聯網金融的重要實踐形式,歸其根源還是金融服務,只是服務方式更加快速,便民。運營團隊嚴謹的金融從業背景直接決定著P2P平台風控是否嚴謹。國內藉助傳統金融風控手段運營比較成功的P2P平台。
2.擔保公司實力是否雄厚
這種方式主要是由P2P理財平台跟第三方擔保公司進行合作,由第三方擔保公司來為平台的每一筆交易來進行連帶責任擔保。如借款人出現了逾期不付的問題,那麼第三方擔保公司將會為投資者進行一個全額的本息墊付,很多P2P理財平台都採用這種方式來做安全保障。
2、運營模式既決定平台業務內容及范圍,同時決定平台穩定性
P2P本質隸屬借貸雙方信息服務平台,國內大小平台根據自身特長出現了O2O、P2B等業務借貸模式。P2P是一種個人對個人的借貸模式,個人債務屬於無限責任;P2B是個人對企業,如果是有限責任公司可能出現倒閉和破產,債務追回就會十分渺茫;O2O屬於P2P時代的創新,直接線上對線下模式,也是相對比較安全的P2P理財模式。基本線上尋找投資人,線下尋找借款人,同時引入第三方擔保或融資性金融機構擔保及實物抵押。
三.風控很重要
首先,要看平台是否有投資擔保公司擔保,而且擔保公司的實力是否足夠強。是否有第三方資金託管。其次,單一項目募集資金總額過大,是否超出了該P2P平台交易總額的5%。即使很多都提供本息全額擔保,也有自己獨特的風險控制機制。要規避大額借貸資金或者資金池操作。
其次,取決於風險管理能力是否足夠強大。風控這塊主要做兩個工作,一個是前期借款標審定的時候對風險進行評估,如風險在控制范圍之外則一票否決。另一個是貸後進行跟蹤,定期對借款人的經營狀況進行了解、上門調查。
另外,線下催收能力也是風險控制能力的體現,這個判斷標准主要是在:
(1)對於抵押物的處理能力;
(2)公檢法社會資源協調能力 ;
(3)對於借款人心理分析、處理能力。
4、平台是否有逾期,逾期壞賬率具體情況
P2P平台是為借款人和投資人提供有效的信息撮合服務,使投資人資金最大化,借款人享受小微金融實惠。撮合借貸雙方過程中,肯定會產生一些小概率事件,這就是投資人和平台最討厭的壞賬和逾期,這種情況肯定存在,就連國內最權威的銀行業都不可避免。
㈥ 又一理財公司「跑路」,問題平台都有哪些共性
博得聽說-2017年最佳知識平台-每天五分鍾解決企業一個小問題
中國需要一個知識平台 中國首個解決中小企業資本困惑的知識平台
講好中國企業故事 發出中國企業聲音,結交拓展人脈
那麼我們來看看問題平台都有哪些共性?
1、專門忽悠老人家
這些平台認為相對來說老人家的錢更好騙。到這個年紀了,他們身邊多少會有些存款,而且對於金融這回事也不太明白,只要把公司光鮮亮麗的一面展現給他們看,那麼信任度將大大上升。另外,說一說投資會有多少收益,不用依靠自己的子女之類的,他們也就上鉤了。
2、大多數為線下平台
縱觀近兩年跑路史,不難看出很多平台都是大肆在線下大肆擴張門店,開設分公司。一方面是製造平台繁榮的假像,另一方面,也為其不斷吸存提供了可能。
線下門店讓老人家們覺得,反正就在自己的身邊,跑也跑不掉,所以會大大放鬆警惕。他們大多不願意線上投資,對於看不見摸不著的互聯網金融更為排斥。然而他們沒有考慮到的一點是,開設網點的成本遠遠高於線上,而且吸引投資人的數量有限,能否真的覆蓋掉成本也是個問題。
3、收益普遍偏高
大部分線上理財平台年化收益在8%-12%左右,而且如果要達到12%往往需要投資一年的期限。但是跑路平台不然,他們會以高息作為誘餌,短期內的收益就能達到12%,再加上高昂的線下運營成本,如果沒有雄厚的資本作為基礎,很有可能運營不長久就倒閉或者跑路了。所以投資者對於收益這塊應該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太高堅決不投。如果企業不以盈利為前提進行經營,那它暗藏的禍心就如同司馬昭之心了。
4、跑路平台多以短期標的居多
短期標的有兩個好處,其一就是卸下用戶的心理防備,時間短,如果能夠及時回款,用戶產生了信賴感,自然會越投越多。放長線釣大魚的觀念我想大家都懂。對於公司而言,短期標的可以盡可能多的吸存。一舉雙得的事情,那些跑路平台怎麼可能會不做呢?
總之,投資需謹慎,尤其是在新的監管條例下來之際,估計又有一大批平台要被淘汰,大家投資還是要以安全為前提。
㈦ 為什麼很多平台都跑路了
面對跑路潮的襲擊,部分投資者不知如何維權:有的採取激進投資的做法,不料再次中雷;更有甚者萌生跳樓輕生等極端想法。在此,建議投資者應對跑路不要著急,要積極理性維權。
其一,收集證據。
得知P2P平台跑路後,盡全力從兩方面收集證據:一是自身與平台關系證明資料,比如與該平台簽訂的投資協議、轉賬憑證、網站的服務協議等;二是平台相關資料,如平台網站的截圖、公司內部的照片、經營資料,管理團隊等信息。
其二,抱團取暖。
一般來說,P2P平台跑路後,投資受害人都不會太少,而且很有可能來自五湖四海。作為投資受害人,想盡一切辦法聯系其它投資受害人,團結眾人力量,收集公共證據,通過創建維權QQ群、集體發帖等途徑抱團維權,擴大維權輿論影響力,給跑路平台試壓,引起國家相關部門的重視。
其三,理性協商。
並非所有的跑路平台都是詐騙性質,大部分平台跑路是因為運營不善、資金鏈斷裂、壞賬等原因引起的。如果選擇的P2P平台屬性並非詐騙,此種情況平台多數都有抵押物,比如房產、車產等。如果在跑路前,能與平台的負責人員聯繫上的話,最好採用理性協商的辦法,讓平台方盡可能用現有的一些不動產、抵押物等變現補償。
其四,報警維權。
一旦協商無果,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向平台所屬地區報警,及時向警方提供證據資料。最好是聯合當地受害者聯合報警,為案件偵破爭取時間。
其五,行政訴訟。
在報警未予立案,或者辦案進度一籌莫展的情況下,可以去提起行政訴訟,向律師求助,一般勝訴50%。但是一般投資受害人比較多,所以行政訴訟的期限也會比較長。
10種P2P碰不得!
第一類:提供20%以上年化收益率的p2p公司,堅決遠離。
道理很簡單,給投資者的收益率都20%甚至30%了,給融資企業的成本至少40-50%,請問哪個企業能接受這么高的融資成本呢?要麼是銀行不給續貸了,要麼是企業經營周轉出現嚴重問題,已經沒有現金流,否則絕對不要這么高的融資成本。
換個角度講,別的p2p公司15%融資成本,你25%,起點上就多了10%成本差異,你拿什麼和人家拼客戶,如果15%的p2p公司再降融資成本給融資企業,那麼25%融資的企業肯定得不到好客戶了,25%融資的p2p公司還是會死。
第二類:單筆投資都在千萬的p2p公司,堅決遠離。
本身小微金融、p2p就是做的小額分散,靠區域分散、行業分散、金額分散來規避風險,如果單筆額度幾千萬,一旦有一單出現風險,會導致大量投資人的本金發生損失。
第三類:自融性p2p,堅決遠離。
由於近年來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從線下小貸公司借錢成本又高,隨著P2P的火爆,許多缺錢企業就起了成立P2P平台的念頭,而這類自融P2P平台也是當前P2P行業內最大的風險來源之一。很多製造類企業、地產類企業、礦業企業,該類公司主要集中在2個毒瘤,一個是資金集中在單一項目,風險巨大;一個是自己給自己融資,風險控制和盡職調查很難做到第三方那麼公正、客觀。
第四類:團隊人數少於100人甚至少於20人的,堅決遠離。
很簡單,互聯網的確可以給平台提供大量的客戶來源、申請、概念融資,但是你要知道,互聯網金融的本質是金融而不是互聯網,而金融的核心又是風險控制,一個只有20人團隊的p2p平台號稱管理5個億資產,還全是通過網路審核,這不是騙鬼呢嗎?20人團隊,去掉技術、去掉財務、去掉客服、去掉前台、去掉行政、去掉總經理、副總經理,還能剩幾個人在踏踏實實做業務風控?沒有線下團隊的實地考察及風控,暫且不說如何識別提交材料的真實性,就是簽約和催收這一環節,都能把這20個人玩死,如果客戶在分散在全國,那麼低於100人的團隊,根本無法支持公司業務持續經營。
第五類:區域集中、行業集中的p2p公司,堅決遠離。
有些p2p公司只做一個行業,比如地產、鋼鐵、建材,酒水飲料,一旦行業風險來臨時,整個盤子都會出現風險,另外因為團隊薄弱,只做一個區域的p2p公司,也會面臨區域集中,客戶相似度高,難逃風險集中的厄運,違背小微金融區域分散、行業分散、金額分散的原則。
第六類:團隊成員80-90%技術出身,擅長互聯網、擅長推廣、擅長客戶體驗,根本不懂的金融,或者不重視金融的p2p公司,堅決遠離。
道理同上,互聯網金融的本質是金融,不是互聯網,風控必須放到足夠重視的位置。
第七類:公司創始人沒有行業經驗或者行業經驗少於3年,公司成立不足1年的p2p堅決遠離。
1、此類公司根本不懂小微金融,也不懂p2p,之所以開p2p公司就是隨大流,根本沒有任何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就像當年的團購網,2年內冒出來上千家,現在只剩不到10家了,其餘都成了炮灰。
2、小微企業客戶及多行業服務經驗需要積累,培養團隊需要血的教訓,新成立的團隊及公司需要觀察。
第八類:先開理財業務後開信貸業務的公司,所有項目都用A、B、C代替,投資人不知道資金流向、也沒有債權列表(一旦出現風險異動,投資人都無處追索債務)的p2p平台,堅決遠離。
不少平台,開始沒有債權,都是虛擬的,真較起真兒來,初始一個像樣的客戶都沒有,一套完整的合同都拿不出來,更別談什麼資金流向,債權列表了!這類平台往往涉及非法集資,尤其是財富管理業務比信貸業務先開展的,一定要遠離。正常狀態都是信貸業務比財富管理業務早開展半年至一年時間,運轉穩定了才會逐步開設財富管理業務。
第九類:沒有自己核心風控技術、風控模型、客戶管理系統,無法做到盡職調查,甚至連第三方支付監管都沒有的p2p平台,堅決遠離。
出於好奇,可能幾個有客戶的銷售,有權利的政府或國企領導,協同一批款爺,就把公司開起來了,反正是成立了公司,不太做業務,虛擬一批客戶或合同,然後去找銀行、找目標客戶融資,主要投資給地產、礦業、周圍朋友的項目。號稱自己在和vc、pe接觸,張口閉口就是多少倍估值,實際就是掛這p2p互聯網金融的掮客。
第十類:網站和別的p2p公司雷同,感覺像是只改了個名字而已。系統也是花幾萬塊錢買的,後台漏洞嚴重,隨時會被黑。此類p2p公司,堅決遠離。
此類p2p公司抱著隨時撤退的想法,連技術團隊都不願意投入,簡直就是皮包公司,唯一的幾十萬注冊資金全部用於網路推廣拉攏客戶了,拉到了客戶就騙,騙完就跑路。或者沒拉到客戶,就沒錢了,自己也倒閉了.
以上回答可能並不盡善盡美,難免有疏漏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望樓主採納,謝謝!
㈧ p2p一年多少平台跑路
1、成立時間普遍偏短,大多在3個月。
這些出事的平台,大部分運營時間不超過6個月,更多的是在短短的3個月內就出事,甚至還有2天、3天就跑路的平台,如福建的一家三無平台,開業三天就跑路,創了平台跑路的記錄。這些在3個月內倒閉的平台,隨著資金提現期的集中,無後續資金流入,資金鏈斷鏈,要麼提現困難,時不時編個借口,給投資者畫餅充飢,每天擠牙膏一樣發點蚊子錢。要麼乾脆跑路,提早把資產轉移好,跑到國外逍遙自在。
2、無一個採用第三方資金託管模式。
跑路平台喜歡將資金直接打入他們的公司賬戶或是私人賬戶,他們更鼓勵投資者線下充值,也就是不經過第三方支付,直接在銀行網點將錢匯入到他們提供的賬戶,一般線下充值的投資者還會得到0.2%的獎勵。因為直接打入他們的賬戶,所以平台更方便動用這筆資金,隨時都有跑路的危險。
3、爆發時間集中,連鎖反應明顯。
有資料顯示,網貸平台出事時間集中於下半年,有時候,一天甚至好幾個雷,在資金緊張的時刻,例如年末,年中這些時候,就比較容易爆發平台後續資金無以為繼,自然而然就出事了。
恆元進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用心實踐企業核心發展戰略,專注為用戶提供優秀的普惠金融理財產品,公司專注以車輛質押為核心的業務,堅持車輛質押,降低企業經營風險,保障客戶權益。車輛由於其流動性,一方面管理不便,一方面同時又是公認的優秀抵質押物品,我們在受理業務時,分層級,考慮多方面因素,中、低檔車輛由於其變現快,風險相對較小,雖然價值低但是較受歡迎,而高檔車由於車主所處層次較高,其還款能力較好,也受到不少追捧。總體來說車輛P2P業務是諸多網貸業務中較為安全透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