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品平台 > 保險代理人捏造理財產品行騙

保險代理人捏造理財產品行騙

發布時間:2021-03-20 19:39:05

① 理財保險是不是騙人的

理財保險絕大多數不可信!

一般人去銀行做保本的理財,利率大概在4-5%,常常中途被人忽悠去做理財保險。你去找銀行業務員做理財,他們會「好心」地推薦你理財的保險,為什麼這么「好心」?

1、理財賺不了幾個錢,銀行發給他們的只是千分之幾的提成。比如銀行業務員幫你做理財,你存5萬存一年,利息5%,而銀行用你的5萬在其他地方投資,銀行收益10%,那麼50000*10%=5000,其中50000*5%=2500是分給你的利息,銀行賺2500,銀行發給業務員50000*0.2%=100元,業務員只能拿100元的提成

2、理財保險卻能賺很多錢,這個錢從哪裡來?就是從你一年交的保費里扣。現在保險公司都和銀行合作的,所以為什麼銀行裡面也有保險?銀行業務員也能賣保險產品,一般都和理財有關,所以主推理財保險(銀行業務員為什麼能賣保險?保險不都是保險代理人賣得嗎?因為現在賣保險都是0門檻,考試什麼都是背答案的,只要你能把保險賣出去保險公司就能賺錢,才不管招什麼人呢,誤導什麼都是代理人承擔,和保險公司沒關系。賣保險的代理人都沒有下限的,更不要說兼職賣保險的銀行業務員了,條款都講不清楚,重點是賺錢,能賣出去理財保險,自己賺錢,保險公司賺錢,和保險公司合作的銀行也能賺錢!)那麼銀行業務員推理財保險能賺多少錢呢?跟上面一樣舉例,如果客戶買理財保險,一年交5萬,連續交3年。保險公司的的萬能險和分紅險,提成大概是15-25%,保守點50000*20%=10000元。

——————————————————————————————

業務員是賺到很多錢了,但是這錢是從客戶交的保費裡面扣得!而客戶會受到什麼影響呢?

影響是前5年基本上本金拿不回來,要等5年以上,有的甚至10年,才能拿回本金,產生收益。

還是根據上面的例子,一個客戶年交5萬,交3年理財保險

  1. 如果買的是萬能險(預期利率4.5%)

買了保險以後,客戶會有一個現金價值的賬戶(現金價值就是退保時候能拿回來多少錢),客戶每年交的保費會有一部分進入這個理財賬戶

第一年扣除初始費用50%,第二年扣25%,第三年扣15%,

也就是說第一年50000扣掉25000,25000進入萬能賬戶,第二年進37500,第三年進42500萬元,三年交完,賬戶里一共10.5萬元,客戶一共交了15萬,也就是說3年內,連本金都拿不回來!而利息是怎麼算的呢?

第一年:25000*4.5%=1125

第二年:(25000*1.45+37500)*4.5%=3318.75

第三年:((25000*1.45+37500)*1.45+42500)*4.5%=6724.7

也就是說,算利息的不是50000的本金算的,而是被扣掉以後的錢算的利息,本金打了折再算利息的。

這個利息,上面是簡化了按一年計算的,萬能險實際計算很復雜,是每日計算,先按保底利率1.75%/365算每天的保底利率,再把多出來的利率加進去計算,這個多出來的就是公司的收益情況決定的利率,最後在4.5%上限浮動,4.5%這個叫預期利率。

理財保險有保險的作用,就是能加一個保額,比如40萬保額,得了保險合同里約定的大病賠40萬,要麼被保險人死了,賠40萬,有不少人覺得這點不錯啊!請注意,這個保險不是白給的!它是額外收費的,這個費用叫做保障成本!保障成本根據被保險人的年齡,性別,風險保額計算的。假設一個男人30歲,它每一千塊錢的風險保額是2塊錢,那麼40萬/1000*2=800塊,保障成本分開算,大病歸大病,身價歸身價(其他還有意外,豁免,小醫療,都是分開算,再加起來的),假設大病和身價都是2塊,那麼他的保障成本就是800+800=1600塊。每一千塊錢的風險保額和年齡有關,呈現U字形,一般18歲最低,50歲後,就要是30歲的10-20倍,你的現金價值賬戶到時候不但不增長,反而會虧掉!萬能險一般要10年左右,賬戶里的錢才和你交的本金多一點,像這個一年交5萬3交3年的,可能7年左右可以回本,7年以後才會慢慢漲,但是30歲左右就差不多該把錢拿出來了,年齡再高,保障成本會大大增加,35歲開始就漲的很慢了,所以利息也就降下來了。保障成本是每個月結算一次的,所以月利息計算是 (上月賬戶現金*月利息-保障成本)*當月月利息,下個月第一天再扣掉保障成本再乘利息

因為有初始費用和保障成本的存在,也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說萬能險特別坑,這個要扣費那個要扣費,上面就是寫的其中的道理

2、如果買的是分紅險(4.5%預期利率)

個人年交5萬交3年,他同樣有一個現金價值賬戶。那麼第一年大概只有5000元是進現金賬戶的,有人問為什麼比萬能險的錢還要少?因為分紅險沒有保障成本,每年或每月還有分紅。

也就是說分紅險一開始的利息只有5000*4.5%那麼少!當然利息的計算也是一樣復雜,每天按保底利率2.5%/365再加預期不穩定的一部分利息組成,這里就沒有保障成本,不扣錢了。而分紅險每年都有分紅,大概在一年保費的1%上下浮動(交的錢多拿的分紅也多)。分紅是不確定的,分紅的錢不是主要部分。如果分紅的錢不拿走,是自動存入現金價值賬戶的,然後現金價值會變多一點,利息就多一點。但是,分紅險就算不取出分紅,它的回本時間大多都比萬能險還要長,短的10年,長的15年,之後才開始產生收益。

在保險方面,分紅險的保額是很小的,不像萬能險那樣,不高的保費能做到20萬以上的保額,一般大病或身故(二選一)只能賠個一年期保費的2-3倍,然後合同結束,把現金價值退給你。比如我一年交1萬交10年的分紅險,第一年得了大病,只賠個3萬塊給你治病,然後身故了,退給你現金價值1000塊;或者第五年得大病,賠了3萬治病,再把現金價值3萬退給你,也就是花5萬,賠了你6萬。一般腦子正常的人知道這種結果都不會去買的。而理財的話,一般要10年左右才回本,別人理財要的是收益,這么晚回本不吐血!

3、如果同樣5萬買4.5%預期的一年定期理財,交3年。

第一年:5*1.45,第二年:5*(1.45+1.45^2),第三年:5*(1.45%+1.45^2+1.45^3)

第n年以後:5*(1.45%+1.45^2+1.45^3)*1.45^(n-3)

這才是實打實的理財,而且這家銀行實際利率如果比預期利率降低了,你還可以換個理財買。你買理財保險,5-10年內錢在保險公司根本別想拿走,一旦利息降了,你只能認命!不要說什麼理財保險幾乎沒什麼風險,沒什麼風險的穩健理財多著呢。銀行可以倒閉,如果有人說國家規定保險公司不會倒閉,那肯定是在騙人!保險公司是可以被兼並、分裂和撤銷的!

——————————————————————————————————

總結:銀行業務員極力推薦理財保險因為提成很高,而客戶買了理財保險要等5-10年才能回本,所以收益很低,而現今一年貶值率大概在2%,未來還面臨貶值風險。

② 採用欺騙手段辦理保險理財產品屬什麼罪

到保監會投訴也行,110報案也可以。金額已經夠了。

③ 保險代理人在展業過程中詆毀其他保險公司的產品違反了什麼原則

如果一家保險公司的代理人,詆毀其他公司的保險的話,那我覺得他應該是違反了他的職業道德。

④ 假冒銀行理財產品進行詐騙如何定性

應當視具體情況而定
1,以銀行理財產品為誘餌,以騙取他人財物為目的,採取誘騙或欺詐的手段,使受害人上當並騙取受害人錢財的,符合刑法中詐騙罪的特徵,應當以詐騙罪論處
例如:張三為了騙取他人錢財,向周圍的人謊稱有某種高收益的銀行理財產品,騙取他人信任後,借代別人購買理財產品為名向他人索要錢財,但並未購買理財產品而是占為己有,張三的行為已經構成詐騙罪。
2,借銀行理財產品的幌子,銷售自身的理財產品的,要看具體情況,一般構成合同欺詐。例如:某銀行櫃面向儲戶A某銷售某理財產品,這個產品本身是一種保險,但銀行櫃面缺隱瞞保險的事實,向儲戶宣稱是銀行可存取的理財產品,致使儲戶出現錯誤判斷購買該保險,實際上櫃面的行為就構成了一種合同欺詐,雖然不屬於犯罪領域,但其行為明顯讓儲戶造成錯誤判斷,儲戶有權主張解除保險合同。
3,其他情況,即還有一種,就是個別私營金融機構打著銀行的幌子,自稱出售銀行理財產品,實際上卻是非法向群眾聚攏資金,用於私人機構放債,這種情況比較特殊,即私人以銀行的名義並以銷售理財產品的名義行集資之實,可能會構成詐騙罪或者非法集資罪等,具體要看實際情況而定。
以上是你提出問題可能涉及到的一些情況,請具體說明實際狀況
另外,關於是否觸犯刑法的具體定性,需要看實際情況,而不是籠統的說如何如何

⑤ 在保險公司業務員欺騙下購買了理財產品,如何解決

可以去業務員所在保險公司進行舉報或者去當地的保監局舉報。
注意事項:
1、消費者在購買保險或理財時,應主動利用保險公司的查詢和投訴系統,對保單等「去偽求真」。
2、掌握區分真假保單和理財產品的基本技巧:
一般而言,真單印刷質量較高,假單相對粗糙;真單上保險單號、流水號、限售地區等信息 一應俱全,假單往往沒有這些信息,或者信息不全;真單正面或背面印有保險公司的統一客服電話和網站,供消費者查詢,假單上往往 沒有統一的客服電話,僅留有手機或虛構的固定電話。
3.最重要的是,請理性認識保險公司的理財產品。
保險就是保險,理財只是附屬功能,除了以保險形式售賣的純存理財產品,帶保障功能的保險理財產品收益率肯定是比不上專屬理財產品的,因為客戶的一部分交費要做成保費,而不能全部進入投資賬戶,而且說實話,大部分保險公司的投資團隊也就是一般水平,唯一有優勢的就是所謂的分紅,但其實分紅方式是不透明的,保險公司願意拿出多少利潤來進入分紅賬戶完全是自己說了算,所以只能指望保險公司互相的競爭來博個可能的高分紅,靠這個本身不靠譜。因此大家既然買的是保險就更應該關注其保障功能,理財功能只能是附屬考慮的范疇。
另外,保險公司的盈利模式本來就是通過客戶長期穩定的交費來保證穩定增長的現金流。因此對客戶中途退保是很敏感的,會收取高額退保手續費,所以保戶投保時一定要想清楚再保。
業務員傭金高也是退保手續費高的原因,30%~40%的傭金其實是保險公司設想客戶能20年每年交5000塊,因此會拿出首年保費的很大一部分給業務員做傭金,以後就沒那麼高了,而且是逐年減少,一般拿個5年左右以後就沒有了,因此如果客戶過一兩年就退保,保險公司當然要收高額手續費,因為保險公司已經把保費很大一部分給業務員做傭金了,客戶退保了,也不可能從業務員那裡退傭金的,只能向客戶收了。
=保險並非騙人的,現在很多返本性的保險其實就是通過流動性的轉換來幫助保險公司盈利。只是現在確實有許多業務員的不專業或者故意隱瞞某些保險知識誤導客戶,使整個行業的聲譽受損。

⑥ 為什麼有人說保險是騙人的

目前中國的保險代理人團隊已經相當龐大了,截止到2018年,數量已經超過871萬!什麼概念?平均每150人中就有一個人是線下代理人。

這也就很好解釋:為什麼我們生活中總會有個賣保險的親戚,朋友圈裡總有幾個不認識的保險代理人

然而,有過被坑經歷的人可能會說,「保險代理人不靠譜,買保險要遠離身邊的這群人。」這句話雖然說的絕對,但也反映出了目前堪憂的保險代理人現狀。

為什麼保險代理人總是遭人詬病?
其實保險是一個朝陽行業,做保險代理人時間自由,還有價值感,業績好的話賺的也不少,可為什麼大家會對代理人有一種嚴重的偏見呢?原因大致有如下3點

01

取消考試制度,「0門檻」上崗

自2015年代理人考試制度取消之後,基本上想做保險代理人的話就可以「0門檻」上崗,任何人,無論學歷、資歷、能力高低都可以干。

根據保監會官網發布的2017年保險行業運行報告數據顯示,保險代理人總數在2013年是290萬,2015年是471萬,在2017年暴增到806.94萬人,同樣是2年時間,人數增加近一倍。

而這么多的代理人中,質量參差不齊,某些保險公司招人的條件可能僅僅只是年齡符合。所以你有時會發現,那個經常在小區里瞎轉悠的張大媽或者王大姐,突然搖身一變就成了保險代理人,但她們對保險行業、保險產品的認知時間可能只有2天而已。

02

入職培訓簡單,專業能力不夠

一般來說,保險代理人的入職培訓,基本是圍繞著保險代理人的推銷話術、與客戶溝通的技巧展開的,對保險產品認知的培訓反而很少涉及。

即便有也只是介紹一下如何包裝公司,告訴你公司主推的產品和賣點而已!而且培訓的時間只有2-3天,有的公司甚至培訓1天就讓代理人上崗賣保險了。

03

公司利益趨向,忽視代理人業務能力

2018年各行各業都充斥著裁員風波,唯獨保險行業裁員的現象很少。即便現在保險代理人總數已經接近900萬人,但各大保險公司還一直都處在招人和缺人的狀態。

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保險公司的利益趨向。只要你能夠賣出保險,提高保費收入,你就能夠進入保險公司做代理人,至於你的專業能力怎麼樣,公司不在意也不做過多的要求。

但試想一下,如果只追求利益而不考慮代理人的質量,消費者的利益又如何能夠保障呢?

導致的結果是什麼?

有數據顯示,中國代理人貢獻了中國市場50%以上的保費。但這其中有多少份保險是真正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呢?

保險是一款專業的金融產品,如果由沒接受過專業培訓的代理人給我們配置,掉坑肯定是分分鍾的事情。

一來他們了解的產品很少、專業度低、不懂保險配置,只會盲目推薦你購買萬能險、分紅險等險種,但這類產品往往沒有保障作用,保費還貴,誰買誰掉坑。

二來他們又不了解保險條款,往往在推銷的時候都誇大了產品責任、信息誤傳,導致用戶獲得的都是錯誤信息。以為買的是一款「萬能型」產品,什麼都保,但其實什麼都不保,致使後續理賠發生糾紛時,你只能吃啞巴虧。

⑦ 保險理財有什麼陷阱,揭秘分紅險產品

保險產品本身沒有什麼陷阱,不過銷售保險的代理人可能會只說其中的一面,這樣就會誤導你。
比如:
1、分紅,假設保險公司的分紅能達到6%。這個不低了,不過代理人只說分紅,不會告訴你的現金價值的分紅。因為現金價值開始比本金低,所以即使分紅利率高,實際收益也不高;
2、生存金返還,比如每年繳納1萬,返還3000元,讓你覺得返還率非常高,但是20年繳納後,實際每年的返還也就1.5%,同時這種返還型的分紅險現金價值都很低。
3、很多代理人不告訴你什麼是現金價值。

⑧ 銀行的保險騙人嗎

保險公司負責生產銀行負責銷售

首先,我們要向大家解釋,銀保產品不是騙人的,銀行銷售此類產品也屬於正常的銷售行為。為了不讓大家買完銀保產品再後悔,我們將為您更加詳細地解讀何為銀保產品,它與銀行理財產品的區別在哪裡。

一般由保險公司研發並通過銀行、保險代理公司等渠道代理銷售的保險產品,統稱為銀保產品,它也屬於投資理財的一種,但是它的發行機構、保障能力、投資金額、投資期限等與銀行理財產品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

比如銀保產品由保險公司經營,理財產品由銀行經營;銀保產品的期限較長,少則三年,多則幾十年,銀行理財產品的期限比較短,少則幾天多則一兩年,而且銀行理財產品起點較高,一般為五萬元,銀保產品起點較低,幾千或一兩萬元即可購買;繳費期限不同,所有銀行理財產品都是一次交清,而銀保產品有的需要躉交(一次性交清),有的則需分期繳費。

還有銀保產品一般分為固定收益加上分紅收益,凡是提到分紅類的理財產品,多是銀保類產品。一旦購買了銀保產品,你會發現合同上的條款和所蓋的公章都是保險公司,而不是銀行。

銀保產品有弊有利,看你看重什麼

有些讀者反映,自己在銀行買了銀保產品,當初不知道是保險,後來知道了,想把這個保險給退掉,但聽銀行的人說,不能全額退款,利益損失很多,所以感覺特別上當。

對此,省內一保險從業人士談道:「之前有很多保險代理人在做銷售時不給客戶講解真實的情況,對產品誇大其詞,導致大家對這個行業的不信任,一提到保險,就談虎色變。」

「作為銀保產品,更是如此,在給客戶做推薦時,銷售人員並沒有直接說這個就是保險,而用理財產品等字眼代替,有點欲蓋彌彰的感覺,其實你要是真能把產品的特點和優勢大大方方地給大家說出來,未必沒有人去買。」該人士認為。

隨後,這位人士舉例說,銀保理財產品具有和存款一樣的儲蓄功能,能提供一份固定的收益,屬於無風險投資產品。同時,銀保理財產品主要投資於銀行存款、債券等固定收益類產品,收益率隨市場利率變化而變化,可根據產品運作情況定期分紅,特別在當前加息的環境下更是能體現它的投資理財功能。

但是銀保產品也有劣勢。比如,繳費期限比銀保理財產品時間長,佔用資金,銀保類產品還是屬於保險,它的側重點在於為大家提供保險,收益只是穩定為主,並不比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高。同時,對於分紅類銀保產品,它的紅利也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了解這些,再遇到有人給您推薦理財產品時,一定要長個心眼。

銀保渠道期待規范和高品質

在2010年11月,保監會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合規銷售與風險管理的通知》,突然叫停銀保駐點銷售,並限定每個銀行的保險銷售網點只能代理不超過3家保險公司的產品。

這對許多依賴銀行渠道銷售的中小型保險公司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沒有專業的銷售人員,沒有專業的銷售話術,只是依靠銀行,銷售情況肯定是不如從前。但采訪中,部分保險公司表示,業務受限並不嚴重,銀保產品銷售量雖不如從前,但也算是穩定。

對此,有保險公司銀保渠道的負責人表示,銀保業務規範文件出台以來,積極影響正逐步顯現。

一是銀保合作更趨規范。保險公司和銀行開始對合作協議進行清理和規范,在合作對象選擇方面更趨審慎,對於合作方市場形象、管理能力、服務能力的重視程度提高。

二是銀保雙方更加重視銷售品質管理,更注重提升銷售隊伍的合規意識。

三是銀保開始積極探索新的銷售模式和隊伍管理模式,銀保轉型加快,一些保險公司和銀行已經開始研究轉變銀保專管員管理模式。

「銀行負責銷售後,對保險公司的培訓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已經開始著手在分公司成立專門的銀保培訓部,確保產品能高質量地銷售出去。」該人士介紹。

閱讀全文

與保險代理人捏造理財產品行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