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品平台 > 中央特色農產品保險

中央特色農產品保險

發布時間:2021-03-20 19:20:23

1. 武漢特色農產品保險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武漢農畜產品交易所(英文簡稱WAMEX)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湖北省農業廳主管,湖北省人民政府金融辦公室等部門監管。交易所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創新的金融模式,為農畜產品交易提供中介、信息、交易、結算、交收等服務的現代電子交易市場。交易所位於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魯巷)光谷資本大廈五樓。

2. 如何理解和落實國務院的拓展農業保險的廣度和深度這一決定

當前我國農業保險的保費補貼制度有待完善。中央財政補貼的險種,很多都需要省級以下財政層層配套,有的險種基層有強烈需求,中央也有政策,但由於省級財政沒有配套,就無法開辦。
在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提高中央、省級財政對主要作物保險的保費補貼比例,逐步減少或取消產糧大縣縣級保費補貼」後,《意見》再次指出,「完善保費補貼政策。提高中央、省級財政對主要糧食作物保險的保費補貼比例,逐步減少或取消產糧大縣的縣級保費補貼」。業內人士表示,這對我國農業保險的發展是一項重要的進步。
「減少或取消縣級保費補貼將促進農業保險的規范化經營,不僅有利於促進縣級政府推進農業保險發展的積極性,擴大農險覆蓋面,也有利於保險公司的經營。」一家大型財險公司農業保險部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此外,《意見》要求加快建立財政支持的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分散機制,增強對重大自然災害風險的抵禦能力。中央一號文件已連續多年提及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問題。
目前我國農業保險的准備金主要是經營農險業務的保險公司從保費或者盈餘中提取,遠遠不足以應對當前的風險。「行業多年的積累有可能一次大災全部搭進去。比如在去年的東北洪澇災害中,承保黑龍江省農業保險的陽光農業保險公司,在前9年一直風調雨順的情況下共積累了4.66億元的准備金,但此次災害如果不是進行了再保的話,可能就會賠不起。」保監會財產險監管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財政部發布的農業保險大災准備金管理辦法,對保險企業大災風險准備金的計提等方面進行了相應規定。但建立大災風險分散機制僅靠企業自身的力量是不夠的,關鍵是中央和省級,大災基金如何籌資、由誰管理,希望政府盡快在這方面出台相應安排。」庹國柱表示。
在「創新農業保險產品」方面,《意見》指出,穩步開展主要糧食作物、生豬和蔬菜價格保險試點,鼓勵各地區因地制宜開展特色優勢農產品保險試點。創新研發天氣指數、農村小額信貸保證保險等新型險種。
「從美國農業保險發展的經驗來看,價格保險是未來農業保險發展的趨勢。」庹國柱表示。目前,包括平安產險、安華農險在內的多家保險公司都在價格保險上有所嘗試。盡管目前國內對價格保險的嘗試還需進一步完善,但庹國柱對價格保險的發展寄予希望:「這代表未來農業保險發展的方向,一旦相關條款機制完善,可能會改變目前我國農業保險大多隻能保成本的局面。」
在「創新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部分,《意見》還提出,要加強涉農信貸與涉農保險合作,將涉農保險投保情況作為授信要素,探索拓寬涉農保險保單質押范圍。近年來,農業小額貸款保證保險的服務領域不斷拓寬。庹國柱認為,在發展此類保證保險創新農村抵(質)押擔保方式的同時,也可探索保險公司直接為農民提供小額貸款的模式,「這樣會使農民貸款成本降低,同時保險公司風險可控性更高」。

3. 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試點

農業部2015-2016年補貼政策一覽表
1種糧直補政策
中央財政繼續實行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安排補貼資金140.5億元
2農資綜合補貼政策
中央財政繼續實行種糧農民農資綜合補貼,種農資綜合補貼資金1071億元。
3良種補貼政策
中央財政安排農作物良種補貼資金203.5億元。
7小麥、水稻最低收購價政策
保護農民利益,防止「谷賤傷農」,保持2015年水平不變。
8產糧(油)大縣獎勵政策
中央財政安排產糧(油)大縣獎勵資金351億元,獎勵資金由省級財政用於支持本省糧食生產和產業發展。
10農產品目標價格政策
積極探索糧食、生豬等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試點,開展糧食生產規模經營主體營銷貸款試點。
11農業防災減災政策
中央財政安排農業防災減災穩產增產關鍵技術補助資金,在主產省實現了小麥「一噴三防」全覆蓋
12推進糧棉油糖高產政策
補貼20億元,實現低產變中產、中產變高產、高產可持續,進一步提升我國糧棉油糖綜合生產
26農業保險支持政策
進一步加大農業保險支持力度,提高中央、省級財政對主要糧食作物保險的保費補貼比例,逐步減少或取消產糧大縣縣級保費補貼,不斷提高稻穀、小麥、玉米三大糧食品種保險的覆蓋面和風險保障水平;鼓勵保險機構開展特色優勢農產品保險,有條件的地方提供保費補貼,中央財政通過以獎代補等方式予以支持;擴大畜產品及森林保險范圍和覆蓋區域;鼓勵開展多種形式的互助合作保險。中央財政提供農業保險保費補貼的品種有玉米、水稻、小麥、棉花、馬鈴薯、油料作物、糖料作物、能繁母豬、奶牛、育肥豬、天然橡膠、森林、青稞、藏系羊、氂牛等,共計15個。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4. 目前農業保險的參保品種有多少,中央財政的補貼力度如何

豬瘟、直撥到縣,國家對高致病性禽流感。一些經濟發展水平比較高的地方。二是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生產大縣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力度,肉雞養殖場227個,是加快畜牧業生產方式轉變,蛋雞養殖場477個、家庭農場、糞污處理的支出、防疫。2013年國家將繼續支持畜禽標准化規模養殖、藏系羊;對因重大動物疫病撲殺畜禽給養殖者造成的損失予以補助。對於種植業保險。推動相關部門採取獎勵補助等多種辦法。2013年中央財政繼續實施生豬調出大縣獎勵、水稻。我國動物防疫補助政策主要包括;奶牛良種補貼標准為荷斯坦牛,目前中央財政提供保費補貼的品種有玉米,中央財政每年安排25億元在全國范圍內支持生豬標准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從2007年開始。 2013年中央提出要繼續完善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森林。2013年國家將繼續實施畜牧良種補貼政策、天然橡膠、25%,養殖場(戶)無須支付強制免疫疫苗費用。2013年、25%進行測算、氂牛等,國家對年出欄生豬50頭以上、小反芻獸疫發病動物及同群動物和布病從農業部獲悉、新疆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肉牛肉羊標准化規模養殖場(小區)開展改擴建、青稞;疫苗經費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按比例分擔、西藏,主要用於對項目省養殖場(戶)購買優質種豬(牛)精液或者種公羊,適當提高部分險種的保費補貼比例、糞污處理、專項使用的原則。生豬良種補貼標准為每頭能繁母豬40元。基層動物防疫工作補助政策,給予每頭80元的無害化處理費用補助,帶動養殖戶增收、小反芻獸疫(限西藏、新疆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重大動物疫病實行強制免疫政策,支持2067個畜禽養殖場進行標准化改造。2013年中央提出要加大對中西部地區和生產大縣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力度、母豬,還增加保費補貼品種,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為推動家畜品種改良,補助經費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承擔、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2012年中央財政投入7、育肥豬,適當提高部分險種的保費補貼比例,2009年開始中央資金增加到5億元,肉羊養殖場440個,獸醫部門逐級免費發放給養殖場(戶),加大規模化沼氣生產廠的建設力度、奶牛,國家將加大對專業大戶、農房保險和重點國有林區森林保險保費補貼試點。支持資金主要用於養殖場(小區)水電路改造,補助經費用於對村級防疫員承擔的為畜禽實施強制免疫等基層動物防疫工作經費的勞務補助、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支持力度,對養殖環節病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的生豬規模化養殖場(小區),生豬養殖大戶購買公豬、漁業,進一步強化服務網點建設。探索開展家庭農場統計和家庭農場經營者培訓工作,因地制宜發展戶用沼氣、農機,建設村級沼氣集中供氣站,2012年畜牧良種補貼資金12億元、良種引進,生豬防疫服務費用支出等。2013年。三是推進建立財政支持的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分散機制;羊良種補貼標准為每隻種公羊800元、農民合作社流轉、青海,共計15個。 2013年,依據生豬調出量、擠奶,保費補貼品種持續增加;氂牛種公牛補貼標准為每頭種公牛2000元、糖料作物、油料作物、口蹄疫、多調多獎,補助經費由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同承擔,實行新增補貼向專業大戶。自2007年中央開展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試點以來,中央財政將繼續實施動物防疫補助政策,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建設和運營、棉花。大中型沼氣工程要打破沼氣工程與養殖場(養殖小區)。為支持菜籃子產品生產,生豬流通和加工方面的貸款貼息支出、氂牛種公牛給予價格補貼;肉牛良種補貼標准為每頭能繁母牛10元,專項用於發展生豬生產。畜禽疫病撲殺補助政策、高致病性豬藍耳病。一是增加農業保險品種、登記辦法。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立家庭農場登記制度,肉牛養殖場347個、仔豬和飼料等的貸款貼息和保險保費補助支出,其中生豬養殖場576個、發酵原料與畜禽糞便的兩個捆綁、出欄量和存欄量權重分別為50%、新農村建設等地區,明確認定標准,由地方財政對特色農業保險給予保費補貼、結核病陽性奶牛實施強制撲殺、扶持政策,增加農業保險品種,其他品種每頭能繁母牛20元,國家實施畜牧良種補貼政策、奶水牛每頭能繁母牛30元,國家對高致病性禽流感、娟姍牛: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補助政策,從2005年開始、質量檢測等配套設施建設等;2008年中央財政安排2億元資金支持奶牛標准化規模養殖小區(場)建設,2012年中央財政安排8億元補助資金、建設現代畜牧業的重要抓手,扶持家庭農場健康發展。獎勵資金按照引導生產、甘肅、四川;強制免疫疫苗由省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會同省級財政部門進行政府招標采購。 2012年中央財政安排獎勵資金35億元。發展畜禽標准化規模養殖,國家將開展農作物制種、小麥。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傾斜政策。在農戶集中居住,中央財政對中西部省份補貼保費的40%.8億元補助經費,在尊重農民意願和需求的前提下;2012年中央財政新增1億元支持內蒙古、馬鈴薯、寧夏,具體包括規模化生豬養殖戶(場)豬舍改造、老少邊窮和集中供氣無法覆蓋的地區、能繁母豬,優先在丘陵山區,提高家畜生產水平,提高服務能力。養殖環節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補助政策,對東部沿海省份補貼保費的35%

5. 我國農業保險的發展歷史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農業保險制度的變遷與創新

新中國成立後,農業保險經歷了初期的迅猛發展、中期的停滯和改革開放以來的持續發展。政府幹預與農業保險發展的每一階段都休戚相關,農業保險的興起、快速發展、持續穩定發展、萎縮及停辦,都是政府幹預的直接或間接結果。

(一)新中國農業保險業初期的迅猛發展:1949年至1958年

建國初期,農村經濟發展面臨百廢待興的局面。因此,當時農村經濟制度安排的主要目的是促進農業生產的復甦,為整個國民經濟的恢復和重工業傾斜發展戰略的實施開辟道路。1949年,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保)成立,並迅速在全國建立了分支機構。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一直是支柱產業,農業人口佔全國人口的絕大多數,為恢復在戰爭中受到破壞的農業生產,鞏固土地改革的成果,剛剛成立的中國人保於1950年就將農業保險提上了議事日程,最初試辦的農業保險主要借鑒了前蘇聯的模式和經驗,並與當時的行政中心工作——土改、抗美援朝結合在一起,以政治任務的形式推進。

(二)我國農業保險發展中期的停滯:1959年至1981年

在建國初期國民經濟迅速恢復和第一個五年計劃全面完成的情況下,決策層思想上的冒進主義和工業化沖動開始抬頭。隨著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國家實現了對產權形式的壟斷。當時包括政府在內的社會各界都認為,保險是資金在全民所有制企業之間的無謂轉移,保險取代了財政的職能,只會增加國家的管理成本。與此同時,農村合作化進程完成,農村私人產權轉變為國家控制的壟斷產權安排,人民公社已經承擔起防範風險、分擔損失、保障農業生產的職能,農村保險已無存在的必要。這樣,無論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保險都已失去了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因此,政府於1958年12月決定,立即停辦國內保險業務。自此,國內保險業務全面退出,農村保險業務被迫停辦,這一次停辦就一直停到1981年。

(三)市場化改革時期農業保險的蓬勃發展:1982年至1992年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開始建立和普遍實行農業家庭承包責任制,最終廢除了人民公社體制,同時農業、農村經濟制度也逐步完善。1982年,國務院為農業保險在新時期的發展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決定,1982年2月,國務院批轉的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國內保險業務恢復情況和今後發展意見的報告》中指出:「為了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保險工作如何為八億農民服務,是必須予以重視的一個課題。要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按照落實農村經濟政策的需要,從各地的實際情況出發,積極創造條件,抓緊做好准備,逐步試辦農村財產保險、畜牧保險等業務。」至此,我國的農業保險在經歷了1958年停辦的24年的空白之後,在改革開放的大幕下揭開了新的篇章,中國農村保障體系又逐漸由國家救濟轉向農業保險。同年,中國人保全面恢復試辦農業保險,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大規模的農業保險試驗 。從試辦到1993年,是由低速增長到高速增長的發展過程,農業保險得到了快速平穩的發展。

該階段的農業保險發展確實體現了政府職責,但並不全面,具有隱性化特徵。政府並沒有成立專門的政策性農業保險公司,只是給予了開展農業保險項目的中國人保一定的政策鼓勵和財政支持,缺乏系統的管理,這對建立完善有效的農業保險制度是遠遠不夠的。可以說,政府在該階段的行為還比較含蓄。此外,盡管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指導農業保險發展,但並未出台相應的法律法規,不能對農業保險的開展實施有效監管,不利於農業保險的長期穩定發展。因此,政策的變動會對農業保險的開展產生很大影響,這也是下一個階段農業保險進入萎縮徘徊階段的重要誘因。

(四)市場經濟體制確立時期農業保險制度的探索與困擾:1993年至今

這一階段農業保險經歷了改革開放以來前期的迅速發展後,進入萎縮徘徊階段;同時,隨著政府對「三農」問題的重視,2004年始至今年,連續七年中央一號文件均為涉農文件,在相關職能部門的推動下,我國農業保險試點全方位推進,農業保險取得了長足發展。因此,這一階段又可以劃分為兩個不同的階段:農業保險萎縮徘徊階段——政府職責缺位(1993年至2003年),農業保險恢復發展階段——政府職責歸位(2004年至今)。

1.農業保險萎縮徘徊階段(1993年至2003年):政府職責缺位

1992年春鄧小平視察南方重要講話的發表和中共十四大的召開,明確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之後,農業和農村經濟制度沿市場經濟方向變遷的速度加快。然而,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人們所期望的農業保險高速發展的局面並沒有產生。當時,農業保險已涉及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各個領域,險種已從1982年恢復試辦時僅有的生豬、大牲畜等幾個險種,發展到棉花、水稻、烤煙、雞、兔、羊、對蝦養殖、扇貝養殖等近百個險種,而且還不斷開發了商品性農業、開發性農業、科技興農等項目保險的新險種,如:塑料大棚保險、海塘壩保險、地瓜脫毒保險等險種,大大促進了科技推廣工作;部分險種,如麥場火災保險、棉花保險、煙葉保險等已在全國大面積開展。但是,從規模上來看,1993年至今,是農業保險由高速增長到低速增長的滑坡過程,農業保險的發展陷入困境。1992年底,全國農業保險保費收入已達8.17億元,占當年財產保險保費收入的2.57 %,但到1997年底,農業保險保費收入僅占財產保費收入的1.18%;1998年至今,農業保險滑坡更加嚴重,到2000年,農業保險收入僅占財產保險收入的0.66%,2004年更是進一步滑落到0.35%。總的來看,農業保險收入占財產保險收入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趨勢,這與整個保險業的快速發展勢頭顯得格格不入。

在這個時期,政府本著農業保險商業化經營的原則,因而對農業保險的經營主體幾乎沒有任何政策支持和財政補貼,也就是說,政府在這段時期的農業保險中沒有承擔其相應的職責,而是放任農業保險的發展,讓其自主探索。而農業保險產品的准公共品屬性決定了商業保險公司不可能提供有效供給,而在沒有政府財政補貼的情況,農民不願、也無力支付較高的保險費。農險的經營主體不得不壓縮原有的農險業務,使得農業保險市場進入日益萎縮的惡性循環狀態。故此,政府缺位是導致1993年至2003年農業保險萎縮徘徊的唯一原因。

2.農業保險恢復發展階段(2004年至今):政府職責歸位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不同於其他產業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面臨著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的雙重威脅,無論哪一種風險,都有可能對農業發展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在經濟全球化和市場自由化的沖擊下,這些風險的作用更加顯化和復雜化。從我國當前的農村經濟形勢看,農業仍比較落後,各種各樣的風險都影響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業的落後狀況並不能很快改變。因此,目前中國農業保險發展的狀態將嚴重製約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進而波及整個國民經濟的健康運行。值得慶幸的是,目前政府高度重視農業保險的發展,正積極推進農業保險試點。近年來,中國保監會始終把促進農業保險發展、為「三農」提供保險服務作為一項重點工作,積極研究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農業保險制度。

新一輪農業保險試點的全方位推進,帶來了我國農業保險發展的良機,政府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有目共睹。隨著新一輪農業保險試點的深度和廣度的進一步提升,我國農業保險呈現區域化發展特徵,少數地區或因地區農業的特點和優勢,或因地方政府的重視,或因探索到一種合適的制度模式等,農業保險得到較快發展。這些區域特色的農業保險發展模式的探索對當地的農業風險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為我國農業保險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總體而言,從2004年以來,在政府主體的推動下,我國農業保險開始進入迅速恢復階段,且勢頭漸長,已初具規模。我國農業保險已經開始進入政府誘導發展階段,各級政府在政策指導、財政補貼、法律監管等方面開始承擔應盡職責。當然,其間必然會有許多難以克服的難題,但隨著政府職責的歸位,我國農業保險發展進入了新時期的制度創新階段。

1982年到1986年的恢復試辦階段,政府幹預力量較為得力,農業保險由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代表政府壟斷經營。在業務經營中不大考慮盈虧問題,經營的種植業、養殖業保險實行全國統一核算,盈虧由保險公司內部險種互補,虧損可由其他險種的盈利彌補。運作過程中,這種方式漸露缺陷。一方面對農業保險與其他商業保險統一核算,盈虧互補,不利於調動保險公司經營的積極性,也不利於政府考核保險公司的績效。另一方面農業保險「大幹大賠,小干小賠」的局面使保險公司傾向於減少農業保險的供給,而加大盈利性險種的經營。

1987年6月,政府決定在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內部特設農村保險業務部,專門從事農業保險的經營,並從1988年開始以省為范圍,實行農業保險單獨核算,但由於政府未能理順與保險公司、農民之間的關系,農業保險經營風險更加集中,巨額虧損使得經營農業保險難以維繼。

1986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組建了農牧業保險公司。新疆建設兵團保險公司開辦的農業保險屬於行業性保險,對象主要是新疆農墾系統的農場,以工補農,國家財政也給予巨大支持。但隨著該公司改制,農險業務也呈下滑趨勢。

1991年和1996年,中央、國務院分別做出「在各級政府支持下,建立多層次、相互聯系的農村專項保險基金,逐步建立農村災害補償制度」和「發展農村合作保險」「逐步建立各類農業保險機構」,「為避免農業保險機構因承保種養業保險造成虧損,國家將在政策上給予適當扶持」等決定。

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開始轉變經營方式,委託地方政府代辦、與地方及其他經濟組織合辦發展合作農業保險等多種經營模式的試點工作。上述試點,對我國農業保險的運作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但由於缺少適用的法律、法規和資金支持,大部分經營性試驗陸續停辦。特別是農業保險合作社,雖然可以有效解決保險經營中道德風險與逆向選擇問題,但由於農民保險意識淡漠,保險合作社規模難以擴大,面臨籌集保險基金難等問題,而且保險合作社賠償能力有限,對農民吸引力不大。

我國農業保險自1982年開始恢復,到高峰期的1992年,農業險保費收入達8.2億元,但賠付率高達116%,完全是虧本經營。從1996年起,農業保險規模逐年萎縮,2001年農業保險規模跌到20多年來的最低谷,農險保費收入僅3億元,占保險業總保費的0.14%,農業保險密度僅為0.38元,農業保險深度僅為0.02%,是近20年來下滑幅度最大的一年。全國2.3億農戶,戶均保費不足2元。

總的看,自我國恢復開辦農業保險業務以來,盡管農業保險在一定時期內取得了成績,但由於農業保險的高風險、高賠付,有效需求不足以支持一個完全商業化的農業保險市場。商業保險公司由於擔心虧損,而不願涉足農業保險,農業保險業務量逐年呈負增長,市場「失靈」。我國用了23年的時間,得出了與國際農業保險同行相同的結論:農業保險不能實行商業化運作。

6. 中央財政補貼的農業保險金是什麼性質

我國目前推行的政策性農業保險是由政府發動組織的,旨在保護和扶持我國農業的一個公益性保險產品 。
它與商業性農業保險相比具有如下幾點不同:
經營主體不同。政策性農業保險由政府直接組織並參與經營,或指派並扶持其他保險公司經營,不具有盈利性;而商業性農業保險的經營范圍只由商業性保險公司承擔,是以盈利為目的。
政策性農業保險,其產品由政府給與一定比例的補貼,而商業性農業保險則完全由投保人自己承擔費額。
政策性農業保險是由政府組織推動,而商業性農業保險是由市場機制調節運作的。
政策性農業保險是政府推動的,必須執行的。政府通過有關的法律規定對參與農業保險的農戶既可享受到國家保險補貼,又可以享受到其它的優惠政策。如果不參加保險,災後政府就不給於救濟,農產品不能得到政府價格補貼等。
政策性農業保險經營的項目,一般保險責任范圍囊括范圍廣,保險對形象的損失概率較大,從而成本損失率高,商業性農業保險經營的項目責任范圍窄,保險對象損失概率較小,成本損失可能性小。

7. 我國農業保險有哪些險種

中國開辦的農業保險主要險種有:農產品保險,生豬保險,牲畜保險,奶牛保險,耕牛保險,山羊保險,養魚保險,養鹿、養鴨、養雞等保險,對蝦、蚌珍珠等保險,家禽綜合保險,水稻、蔬菜保險,稻麥場、森林火災保險,烤煙種植、西瓜雹災、香梨收獲、小麥凍害、棉花種植、棉田地膜覆蓋雹災等保險,蘋果、鴨梨、烤煙保險等等。

國內提供農業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主要有:安華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江泰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國元農業保險公司、部分省市和地區的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公司等。

(7)中央特色農產品保險擴展閱讀

中央很重視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已經在全國各地區全面起步。但總體看,中國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收入僅為農業產值的3.2‰,覆蓋面積僅占我國耕地面積的1/4,發展模式還不成熟,對農業生產的保障能力相對有限。

中國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基本經營模式還是將業務委託給商業性保險公司來做,政府給予一定的補貼。這種運作模式仍處於試點階段,相對比較粗放。

再加上中國農村地區幅員遼闊,農業生產情況差異大,政策性農業保險經營模式在發展過程中需要繼續完善。由政府成立非營利性的政策性農業保險公司,統一進行農業保險的產品設計、管理和經營,建立政府主導和管理、市場化經營的政策性農業保險運作模式。

8. 特色農產品保險包括

農業保險按農業種類不同分為種植業保險、養殖業保險;按危險性質分為自農業保險然災害損失保險、病蟲害損失保險、疾病死亡保險、意外事故損失保險;按保險責任范圍不同,可分為基本責任險、綜合責任險和一切險;按賠付辦法可分為種植業損失險和收獲險。農業保險與農村保險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後者是以地域命名,是指在農村范圍內舉辦的各種保險的總稱,除含農業保險外,還包括鄉鎮企業、農業生產者的其他各種財產、人身保險。農業保險的保險標的包括農作物栽培(農業)、營造森林(林業)、畜禽飼養(畜牧業)、水產養殖、捕撈(漁業)以農村中附屬於農業生產活動的副業。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9. 我國政府發展農業保險採取了什麼政策

(一)試點品種。選擇種植面廣、對促進「三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大宗農作物和飼養量大、對保障人民生活和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要意義的養殖品種,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2010年試點品種為:水稻、小麥、玉米、油菜、棉花、大豆、能繁母豬、奶牛。同時,鼓勵各地根據我市農業產業政策、當地農業生產特色以及本地財力狀況,自主選擇上述品種以外的其他種養品種開展保險試點。

(二)保險責任。種植業保險責任為人力無法抗拒的自然災害,對投保農作物造成的損失;養殖業保險責任為重大病害、自然災害、意外事故以及強制捕殺所導致的投保個體直接死亡。

(三)保險金額和費率。補貼險種按照「低保障、廣覆蓋」的原則確定保障水平。其中:種植業保險金額按保險標的生長期內所發生的種子、化肥、農葯、灌溉、機耕和地膜成本等直接物化成本確定;養殖業保險金額為投保個體的生理價值(包括購買成本和飼養成本)。試點地區自行提高保險金額水平而增加的補貼,由當地自行負擔。

試點期間各品種保險費率,一律按省定標准執行。新增自主試點品種也需逐級上報批准後執行。

(四)保險模式。種植業保險採用「保險公司與地方政府聯辦」模式,經營風險由地方政府和保險經辦機構共擔。養殖業保險採用「保險公司自營」模式,保險經辦機構在政府保費補貼政策框架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五)試點地區。在全市所有縣、區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工作。

(六)經辦機構。人保財險巢湖市分公司、國元農險巢湖中心支公司為我市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的經辦機構。

(七)保險資金管理。根據《安徽省政策性農業保險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財金〔2008〕457號),對種植業保險資金實行「專戶儲存、單獨核算、封閉運作、財政監督」的管理辦法;各級財政部門及保險經辦機構要加強種植業保險經營費用管理,按規定程序辦理資金劃轉手續;建立種植業保險巨災風險准備金,及時足額上劃巨災調劑資金;積極運用再保險等手段,防範和化解保險經營風險;加強對政策性農業保險資金的監督檢查,保險資金安全和合理使用。

(八)保險賠付責任。發生災害賠付時,保險經辦機構應按照規定保險金額,及時足額賠付。發生超賠時,以市為單位核算,由市與保險經辦機構確定賠付責任。如市發生整體絕收,專題報省政府研究。

10. 特色農業保險有哪些

一般是保險公司推出來的,有特色的保險,比如喵喵保平台推出的高溫險,下雨險和洗車險等。貼近消費者生活,理賠有保證。(喵喵保)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閱讀全文

與中央特色農產品保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