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 什麼是凈值型理財產品和普通理財產品有何區別
凈值型理財產品與開放式基金類似,為開放式、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收益,沒有投資期限。產品每周或者每月開放,用戶在開放期內可以進行申購贖回等操作。
凈值型理財產品和普通理財產品區別如下:
1、流動性不同,凈值型理財產品在封閉式理財的基礎上加入了流動性,每周或每月都有開放日,申購贖回相對更靈活。而普通理財產品都會有投資期限,在產品沒有到期時,無法贖回資金。
5、對投資者教育的要求不同,凈值型理財產品對投資者教育的要求更高,而普通理財產品對投資者教育的要求相對低。
❸ 凈值型理財產品和普通理財產品存在什麼樣的區別
凈值型理財產品類似開放式基金,在開放期內可隨時申購、贖回,凈值類產品收益與產品凈值有關。
主要是看購買時成交的凈值和贖回時的凈值變動,在不考慮手續費的情況下,如果凈值上漲是賺了,凈值下跌是虧損。
【舉例:購買時產品凈值為1.1,贖回時產品凈值為1.2,在不考慮購買和贖回的費用的情況下,每份收益為1.2-1.1=0.1】
溫馨提示:
1.凈值是未知價原則。
2.凈值型理財產品在沒有贖回前沒有實際的收益。
若是招行理財產品,不同的產品,計算方式不同,
預期收益型:到期收益=本金*理財天數*年化收益率/365天;
凈值型:到期收益=贖回日凈值*贖回份額*(1-贖回費)。
具體收益計算需查看各產品說明書。
❹ 理財產品中業績比較基準和預期年化收益率的區別,哪個更好
一、主體不同
1、業績比較基準:主要用於凈值型理財產品,凈值型理財產品屬於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
2、預期年化收益率:是把當前收益率(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換算成年收益率來計算的預期收益。
二、特點不同
1、業績比較基準:是銀行根據產品往期業績表現,或同類型產品歷史業績,而計算出來的投資者可能獲得的預估收益。
2、預期年化收益率:是一種理論收益率,並不是真正的已取得的收益率。
三、作用不同
1、業績比較基準:業績比較基準和預期收益率都代表盈利估值。當作為歷史業績的參考時,它們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可以用來粗略估計收益。
2、預期年化收益率:指(貨幣基金常用)一段時間(如7天)的投資回報率。假設一年的年回報率在這個水平上。
(4)凈值型理財產品沒有業績基準嗎擴展閱讀:
年化收益率是把當前收益率(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換算成年收益率來計算的,是一種理論收益率,並不是真正的已取得的收益率。例如日收益率是萬分之一,則年化收益率是3.65﹪(平年是365天)。
基金年化收益率是指通過購買基金產品可獲得的預期收益率換算成年收益率來計算的。
基金年化收益率是指投資期限為一年所獲的收益率。
基金年化收益率=(投資內收益/本金)/(投資天數/365)×100%
基金年化收益=本金×年化收益率
基金實際收益=本金×年化收益率×投資天數/365,就是一筆投資一年實際收益的比率。
而基金年化收益率,是投資在一段時間內的收益,假定一年都是這個水平,折算的年收益率。因為年化收益率是變動的,所以年收益率不一定和年化收益率相同。
❺ 凈值型理財產品有業績比較基準對嗎
從平安催收打人看p2p貸後風險
http://bbs.xueshandai.com/thread-13294-1-1.html
(出處: 【雪山貸p2p論壇】)
❻ 工行理財產品業績基準是什麼意思
工行理財產品業績基準可以理解為該產品想要達到的目標,簡單理解就是預期年化收益率。
預期年化收益率僅是把當前收益率(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換算成年收益率來計算的,是一種理論收益率,並不是真正的已取得的收益率。
而年化收益率,是投資(貨幣基金常用)在一段時間內(比如7天)的收益,假定一年都是這個水平,折算的年收益率。因為年化收益率是變動的,所以年收益率不一定和年化收益率相同。
(6)凈值型理財產品沒有業績基準嗎擴展閱讀
業績比較基準主要用於凈值型理財產品,凈值型理財產品屬於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也就是說銀行不承諾保本,也不承諾最低收益。
凈值型產品預估收益通過業績比較基準來體現,所謂業績比較基準,是銀行根據產品往期業績表現,或同類型產品歷史業績,而計算出來的投資者可能獲得的預估收益。業績比較基準與預期收益率都是代表收益估值,在作為歷史業績參考時,兩者具有極大的相似性,都可以由此計算出一個大概的收益預估值。
❼ 按是否公布凈值,銀行理財產品可分為
凈值型銀行理財怎麼挑?
新華網客戶端
2018-08-10新華網官方帳號
來源:經濟日報
凈值型銀行理財產品基本上都是非保本產品,投資者需要綜合考慮產品的風險等級、流動性、收益率、購買門檻、產品發行人等相關因素,根據自身投資目的和風險承受能力選擇不同投向的凈值產品——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於進一步明確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指導意見有關事項的通知》,其中進一步拓寬了攤余成本法計價適用范圍,為銀行理財產品向凈值化轉型帶來些許「喘息」空間。但是,凈值化依然是銀行理財轉型的重要方向,凈值型銀行理財產品也將逐漸成為發行的「重頭戲」。對廣大投資者來說,面對這個過去不太熟悉的產品,應該如何挑選?與此同時,又有哪些風險需要注意?
不同於預期收益型產品
凈值型銀行理財產品是指產品在發行時未明確收益率,在存續期內定期或不定期披露單位份額凈值,根據產品運作情況享受到期或贖回收益(或虧損)的產品。凈值型理財產品與公募基金相似,沒有預期收益,銀行也不承諾固定收益,實際用戶獲得的收益與產品凈值有關。
「與預期收益型產品相比,凈值型產品主要有三個方面不同。」普益標准研究員塗敏表示。
一是凈值型產品沒有預期收益,僅有業績比較基準,而預期收益型產品通常在發行時設定一個預期收益,到期按照預期收益兌付本金利息,凈值型產品不存在剛性兌付,投資收益除繳納管理費等費用和超額業績提成外,盈虧都歸投資者,而預期收益型產品由銀行付給投資者預期收益之後,所有的盈利或虧損由銀行承擔。
二是從流動性來看,凈值型產品在每周或每月有開放日,申購贖回相對更靈活,而傳統的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會設有投資期限,未到期產品資金無法贖回。
三是凈值型產品的信息披露要求較高,披露頻次與產品的開放周期匹配,而預期收益型產品在運行期間並無持續披露義務,投資者幾乎無法得知自己購買的理財產品所對應的基礎資產的收益和風險。
不同銀行產品差異較大
普益標准金融數據平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發凈值型產品1107隻,其中國有控股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發行量接近八成。值得注意的是,塗敏表示,不同銀行推出的凈值型理財產品中,除收益率、產品投向和風險等級不同外,還有幾點與投資者密切相關的差異。
真偽凈值型產品差異。真凈值型銀行理財產品應當類同於開放式公募基金產品,採用市值法估值,即由基礎資產價格市值變動直接映射至產品單位凈值變化,用戶獲得的收益與產品凈值相關。偽凈值型產品的本質特徵是產品凈值不能真正暴露市場風險,盡管也公布了預期收益或者業績比較標准,但到期又按照預期收益隱性剛兌,實質上成了保本型理財。就市場情況來說,除了少數國有大行較多發行真凈值產品,不少城商行、農商行發行的幾乎都是偽凈值產品。
業績比較基準差異。凈值型產品基準業績有兩種,一是固定的基準業績,即發行銀行根據自身歷史的理財收益,給凈值型產品確定一個認為合理的基準業績水平;另一個是浮動的基準業績,即將凈值型產品的基準業績與某一對象掛鉤,根據掛鉤對象制定一個業績浮動方式,掛鉤對象一般選用市場上公認的具有代表性的標的,例如SHIBOR等。
是否設置超額分成的差異。在發行凈值型產品時,部分銀行會與客戶私下協商或採用公開的標准化的形式說明超額收益分成方式。一方面,超額收益分成可以保障銀行利益,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勵銀行更盡心地管理投資者資金,使投資者收益最大化。
❽ 凈值型理財可能損失本金嗎
舉個例子:銀行發行了一款凈值型理財產品,期限是6個月,估值方式是市價法,初始凈值是1,6個月後根據投資結果;
在扣除銀行的管理費之後,產品的凈值變成了1.025,換算成年化收益率是5%。當然如果產品的凈值變成了1.01%,換算成年化收益率就是2%。可以看出,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波動比較大。
預期收益型的理財產品逐漸退出之後,現在很多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都以「業績比較基準」來展示,也就是說銀行根據自己的投資方向,已經測算出來一個大概的收益率,最終的投資收益率會在業績比較基準附近上下波動。
如果產品的底層資產都是存款、債券之類的固收資產,那麼最終收益率和業績比較基準差別不會太大,浮動會非常小。但如果產品的底層資產中配置了少量權益類資產,比如未上市股權、股票、基金等,那麼收益率波動就會比較大。
❾ 業績基準的理財產品,為什麼剛持有本金就少了一分
隨著資格新規的發布,各家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都在慢慢轉型,凈值型理財產品都是主推產品,而凈值型理財產品一般凈值都不是一元,而是小數點後保留四位數,你申購以後份額就會有零頭,也是四捨五入,這樣就會造成總資產減少一分這樣的差距,以上只是個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投資有風險需謹慎,祝你投資順利天天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