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佛教中賣保險算造惡業嗎
學佛了就與人為善,戒律不讓做的就不做,賣保險算是十惡之中的行為不?應該不算,頂多就是有些險種涉及到一些,不做那些也就是了,整體來看,賣保險為給別人多一份保障,屬於為眾生服務的一種方式,當不屬惡業,當然這當中還有發心問題,這看每個人自己了。
❷ 佛教對保險業的看法
佛教是宗教是思想
保險業是一種商業活動
兩者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系
要說看法的話 我覺得佛教也會是中立的看法
❸ 如何用佛法做保險_濟群法師
保險——公益性的行業 「保險是一個公益性的行業。」開場濟群法師就說到。他說,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態環境惡化,天災人禍多,保險在現代社會顯得很重要。現在社會上雖然有很多人富起來,生活條件也好了,但還是有不少人沒有安全感,有恐懼感,保險也能幫助大家建立一種安全感。保險已經是社會發展中重要的行業,應該是一個公益性行業。 濟群法師說一方面,幸福感是一個滿足感,如果人的需求太多,慾望太多,人就不容易產生滿足感。往往是容易滿足的人,容易獲得幸福。 幸福的另一個重要條件,就是內心沒有煩惱 ,心要清凈。只有沒有煩惱 ,沒有心事,才是人生幸福。 幸福的第一個條件:物質條件 積攢財富多少是個人福報。 做保險,是希望擁有更多的財富。那如何做才能把保險做的更好呢?首先要知道,一個人怎樣積攢更多的財富是跟每個人的福報有關的。而福報又是需要培植的。一個人要擁有財富,不僅僅只是人要勤快,要努力,要有能力,更重要的要廣結善緣,多做善事,廣泛的交接更多的朋友。在交結朋友的過程中,要與人為善,只有多做善事,才能得到社會的接受。人緣好,緣分好,社會大眾也就更容易接受。光有能力,沒有善心和善緣,要做好保險是不容易的。同時,也還需要培植福田來增加福報,如耕耘田地,善待父母、家人,乃至周邊及社會上其他貧窮的人,有善心,才能結更多的善緣。 幸福的第二個條件是需求 濟群法師說,現在社會最大的問題是個人需求太多,所以使得今天的人普遍活得很累。過去人是5、6個孩子,現在1、2個孩子養起來都很不容易。而今天的人最大的特點:累。人們總是在不斷地忙碌,去努力才能滿足自己各種各樣的需求。做保險的人,要立足於什麼樣的需求,才能讓自己做保險做得更開心,更健康呢?關鍵是看保險人做保險是為了自己的需要,還是為大眾的需要來做。如果是為了自己的需要,為自己能賺更多的錢,有更多的收入,如果以這樣的發心的話,顧客會很容易覺察到,自己會更難讓人接受。 但如果確定自己做保險是為社會大眾提供保障,確定是為對方著想,這樣的發心,很容易讓對方感受到真誠,就容易得到客戶的接納,做保險的成功率也會更高。是為自己還是為他人,出發點不同,結果一定不一樣。 另外,做保險的人,如果只是為自己的利益,只考慮自己的利益,無形中培養自己內心對業績,收入,身份過多的需求,自己會越做越功利,以這種心態做保險,會做得很辛苦,一心總想著要超過別人,總希望做的比別人更好,也會讓自己對自我的需求不斷提高,自我的需求不斷增加,自然自己也會越做越辛苦。為自己的利益而做,不斷增長慾望的過程,是一個辛苦的讓人心態煩躁、身心憔悴的過程。 而如果做保險是為對方考慮,是為對方提供一份保障,不在乎個人得失,自己就能輕松地活著。做保險過程中,保險人心態上要避免功利,讓自己充滿愛心和慈悲心,社會對自己的接受程度也會增加。因此做保險的人要學會為對方著想,不斷地在內心增長愛心和慈悲心。 如果保險人將業績、收入與自我捆綁,想牢牢抓住收入標准、行業的地位及身份。太在乎這些,就會在心中產生焦慮感。當碰到對手時,自己就會生起嗔恨心;當自己做不好時,又會有挫敗感。這種為自己著想的心理,會引發各種負面情緒。而如果是為別人著想,為更多人著想,讓自己處在「無我」的心態上,自己做保險會更容易,也會更輕松獲得更多的利益。是社會大眾的利益還是自己的利益,發心不同,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幸福的第三個因素,需要有一顆清凈的心 濟群法師認為,現在人普遍的心裡都很煩躁。今天的人似乎已經沒有休息能力了。因為各種躁動的心,總是在波瀾起伏的狀態。生活亂,心更亂。 《金剛經》中有著名的公式「所謂......既非......是名......」就是說,世界上之所以的事情,其實是一些條件和變化的假象。一件事情會對我們造成影響,關鍵在於我們給這件事情賦予了我們自己的觀念和情緒。這個世界每一件事,其實不是事情本身,關鍵在我們如何看待這件事。「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一切都看自己內心對這個世界怎麼看。一般人帶著有色眼鏡看世界,都是藉助自己的觀念和不良的情緒。而佛法幫助我們用佛得眼鏡看世界。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條件和變化的假象。 《金剛經》中有一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對外在的世界執著,就會產生很多的煩惱。佛教講空,是要大家空掉自己錯誤的認識和執著,是對治煩惱的工具。學習佛法智慧,才能清凈內心。 生氣煩惱時應如何面對呢?濟群法師認為,用禪的智慧去面對,讓自己直面煩惱。當煩惱來的時候,讓自己坐下來,讓心靜下來看看自己的煩惱是如何產生如何消失的,學會觀照內心,煩惱就隨著觀照消失了。禪,其實就是幫助自己觀照自己的內心。講一個禪宗公案,二祖找初祖說,「我的心不安」,初祖說,「將心來,與汝安」,二祖回去,返照自己的內心。覓心了不可得,與汝安心。一個人解決煩惱,就要直面煩惱。
❹ 學佛的人可做保險這個行業嗎又該如何做
❺ 仁愛天下:佛弟子可以做保險工作嗎
佛弟子可以做哪些工作?
答:佛弟子應該做滿足五戒的工作。
有的佛弟子為什麼找不到好工作?
答:即使是佛教徒,仍然受業力、業障作用,有時甚至不得不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佛弟子選擇工作需要福報,需要緣分。
❻ 如何用佛法做保險
保險——公益性的行業 「保險是一個公益性的行業。」開場濟群法師就說到。他說,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態環境惡化,天災人禍多,保險在現代社會顯得很重要。現在社會上雖然有很多人富起來,生活條件也好了,但還是有不少人沒有安全感,有恐懼感,保險也能幫助大家建立一種安全感。保險已經是社會發展中重要的行業,應該是一個公益性行業。要容易滿足才容易幸福 緊接著,濟群法師開始講如何能讓人感覺更幸福、更快樂。他說,有的人認為,只要有錢,就能過的幸福快樂,其實有錢的很多人過得並不幸福。據有關方面報道,中國人的幸福感世界排名在120多位。為何經濟發達了,人還是不幸福呢?其實,人幸福與否跟內在的心態有關。 濟群法師說一方面,幸福感是一個滿足感,如果人的需求太多,慾望太多,人就不容易產生滿足感。往往是容易滿足的人,容易獲得幸福。 幸福的另一個重要條件,就是內心沒有煩惱,心要清凈。只有沒有煩惱,沒有心事,才是人生幸福。幸福的第一個條件:物質條件 積攢財富多少是個人福報。 做保險,是希望擁有更多的財富。那如何做才能把保險做的更好呢?首先要知道,一個人怎樣積攢更多的財富是跟每個人的福報有關的。而福報又是需要培植的。一個人要擁有財富,不僅僅只是人要勤快,要努力,要有能力,更重要的要廣結善緣,多做善事,廣泛的交接更多的朋友。在交結朋友的過程中,要與人為善,只有多做善事,才能得到社會的接受。人緣好,緣分好,社會大眾也就更容易接受。光有能力,沒有善心和善緣,要做好保險是不容易的。同時,也還需要培植福田來增加福報,如耕耘田地,善待父母、家人,乃至周邊及社會上其他貧窮的人,有善心,才能結更多的善緣。幸福的第二個條件是需求 濟群法師說,現在社會最大的問題是個人需求太多,所以使得今天的人普遍活得很累。過去人是5、6個孩子,現在1、2個孩子養起來都很不容易。而今天的人最大的特點:累。人們總是在不斷地忙碌,去努力才能滿足自己各種各樣的需求。做保險的人,要立足於什麼樣的需求,才能讓自己做保險做得更開心,更健康呢?關鍵是看保險人做保險是為了自己的需要,還是為大眾的需要來做。如果是為了自己的需要,為自己能賺更多的錢,有更多的收入,如果以這樣的發心的話,顧客會很容易覺察到,自己會更難讓人接受。 但如果確定自己做保險是為社會大眾提供保障,確定是為對方著想,這樣的發心,很容易讓對方感受到真誠,就容易得到客戶的接納,做保險的成功率也會更高。是為自己還是為他人,出發點不同,結果一定不一樣。 另外,做保險的人,如果只是為自己的利益,只考慮自己的利益,無形中培養自己內心對業績,收入,身份過多的需求,自己會越做越功利,以這種心態做保險,會做得很辛苦,一心總想著要超過別人,總希望做的比別人更好,也會讓自己對自我的需求不斷提高,自我的需求不斷增加,自然自己也會越做越辛苦。為自己的利益而做,不斷增長慾望的過程,是一個辛苦的讓人心態煩躁、身心憔悴的過程。 而如果做保險是為對方考慮,是為對方提供一份保障,不在乎個人得失,自己就能輕松地活著。做保險過程中,保險人心態上要避免功利,讓自己充滿愛心和慈悲心,社會對自己的接受程度也會增加。因此做保險的人要學會為對方著想,不斷地在內心增長愛心和慈悲心。 如果保險人將業績、收入與自我捆綁,想牢牢抓住收入標准、行業的地位及身份。太在乎這些,就會在心中產生焦慮感。當碰到對手時,自己就會生起嗔恨心;當自己做不好時,又會有挫敗感。這種為自己著想的心理,會引發各種負面情緒。而如果是為別人著想,為更多人著想,讓自己處在「無我」的心態上,自己做保險會更容易,也會更輕松獲得更多的利益。是社會大眾的利益還是自己的利益,發心不同,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幸福的第三個因素,需要有一顆清凈的心 濟群法師認為,現在人普遍的心裡都很煩躁。今天的人似乎已經沒有休息能力了。因為各種躁動的心,總是在波瀾起伏的狀態。生活亂,心更亂。 如何擁有一顆清凈的心呢?首先要建立健康、簡朴的生活方式。健康、簡朴的生活,有利於心靈健康,也有利於生態的環境保護。人類如果不改變現在揮霍無度的生活方式,心靈的環保是做不好的。生活太混亂,心才會亂呀。其次,需要學習佛法的智慧。在座的有不少人知道佛法中兩部著名的經典《金剛經》和《心經》。 《金剛經》中有著名的公式「所謂......既非......是名......」就是說,世界上之所以的事情,其實是一些條件和變化的假象。一件事情會對我們造成影響,關鍵在於我們給這件事情賦予了我們自己的觀念和情緒。這個世界每一件事,其實不是事情本身,關鍵在我們如何看待這件事。「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一切都看自己內心對這個世界怎麼看。一般人帶著有色眼鏡看世界,都是藉助自己的觀念和不良的情緒。而佛法幫助我們用佛得眼鏡看世界。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條件和變化的假象。 《金剛經》中有一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對外在的世界執著,就會產生很多的煩惱。佛教講空,是要大家空掉自己錯誤的認識和執著,是對治煩惱的工具。學習佛法智慧,才能清凈內心。 生氣煩惱時應如何面對呢?濟群法師認為,用禪的智慧去面對,讓自己直面煩惱。當煩惱來的時候,讓自己坐下來,讓心靜下來看看自己的煩惱是如何產生如何消失的,學會觀照內心,煩惱就隨著觀照消失了。禪,其實就是幫助自己觀照自己的內心。講一個禪宗公案,二祖找初祖說,「我的心不安」,初祖說,「將心來,與汝安」,二祖回去,返照自己的內心。覓心了不可得,與汝安心。一個人解決煩惱,就要直面煩惱。 保險人一方面要認識到難度,一方面要把保險當公益事業來做。不為個人,以良好的心態去做保險,就會讓這行業成為大家歡迎的公益性的行業。
❼ 皈依三寶的在家居士可以從事保險行銷嗎
可以。
皈依三寶的人有下列問題不能不知:
第一、皈依不是素食,不是受戒,更不是出家,皈依三寶只是宣誓終身信奉三寶,誓願不再改變信仰。
第二、皈依三寶可以敬神,敬祖先,敬異教徒,但應知道尊敬不同於皈依,尊敬是禮貌,皈依則是將身心思想信仰完全投入三寶。
第三、皈依三寶不是一時、一次、一皈,皈依是盡形壽的。瑜伽戒本雲:一日不皈依便是犯戒,皈依是皈依佛法以外,更皈依僧伽大眾,不是皈依個人。
故知皈依後,要以佛法來規范身心,堅固信仰,變化氣質,把過去的貪心化為喜舍,把瞋恨化為慈悲、把懶惰懈怠化為勇猛精進,把消極悲觀化為積極樂觀,並進而求受在家五戒、八關齋戒等,來提升自己的信仰層次,並植下趣向菩提的種子。
皈依的意義
皈依是「皈」投「依」靠的意思,也含有救濟、救護之義。三皈依是指歸投三寶、依靠佛、法、僧三寶,藉著三寶功德威力的加持、攝護,能止息無邊的生死苦輪,以及能遠離一切怖畏,而得呵護、解脫一切憂悲苦惱。
世間的人,依靠金銀財「寶」,就能獲得物質生活;若能依靠佛法僧「寶」,就能得到精神升華的安穩。
《成佛之道》一書說:「眾生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在一生又一世的時間推移過程中,流轉升沉於苦海中,亟需依靠三寶的舟航,才能到達彼岸。但眾生愚痴,不知皈依,有的知道求皈依,卻誤信邪師外道,甚或迷戀世間的財寶、權位、眷屬、生命……等,殊不知財產為五家所共有,逢到大水、大火,遇到盜賊、惡王,或生了不肖兒女,財富隨即就轉眼成空,而崇高的權位也將落空。如《頂生王經》記載:頂生轉輪王統一四大洲,上升忉利天,與帝釋共同治理天宮,終不免墜落人間,憂愁而死。親愛的眷屬,一旦無常來時,也要分離;再者,有生必有死,故生命不足恃,而國家、社會,也總在治亂之中,流轉不已。因此,這一切均不是究竟的皈依處,故有『皈依處處求,三寶最吉祥』之謂。」
《阿毘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三十四載道:「眾人怖所逼,多皈依諸山、園苑及叢林、孤樹制多等。此皈依非勝,此皈依非尊,不因此皈依,能解脫眾苦。諸有歸依佛,及歸依法僧,於四聖諦中,恆以慧觀察,知苦知苦集,知永超眾苦,知八支聖道,趣安隱涅盤。此歸依最勝,此歸依最尊,必因此皈依,能解脫眾苦。」
此之皈依,即由深切之信心,深信佛、法、僧三寶確為真正的皈依處,能因之而得種種功德;既知三寶有此等功德,乃立願做一名佛弟子,信受奉行,懇求三寶的威德加持攝受,將一己的身心歸屬於三寶,從此不再信奉天魔外道。
《大乘義章》卷十說:「歸投依伏,故曰歸依。歸投之相,如子歸父;依伏之義,如民依王,如怯依勇。」
一般而言,皈依是信仰。希願領受外在的助力,從他力而得到救助,這是他力的宗教,佛教皈依固然有此意義,而除此之外,更有不共外教的地方,因為皈依的最深意義、最終目的,乃是皈向自己的自心、自性。即如佛陀在涅盤會上教誡弟子的「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的皈依真義。這明示了弟子應依仗自力,依正法修學,依自己的佛性,自己能成佛故。因此自己身心之當體,即為正法涅盤。能夠有這樣的認識,這才是皈依的真正意義。
皈依三寶者,如得靈丹妙葯,能夠醫治貪瞋痴的心病;如燈燭星月,能夠指引我們的迷途;如苦海舟航,能夠脫離生死的苦海;如貧人得寶,能夠庄嚴我們的身心。
《俱舍論》卷十四說:「皈依三寶能究竟解脫眾苦。」
《大乘義章》卷十也舉出三點皈依三寶的旨趣:
1、為遠離生死之惡、不善。
2、為求出世涅盤。
3、為利益眾生。
《優婆塞戒經》說:「為破諸苦,除煩惱,受於無上寂滅之樂,以是因緣皈依三寶。」
《般若經》雲:「一切聖人皆以無為法得名,無為即無漏之別因也。由此三寶常住在世,不為世法之所欺慢,因此稱為寶,如世間的珍寶為眾生所重。今此三寶為諸群生,三乘七眾所歸仰。」
《善生經》說:「若人受三自歸,所得果報不可窮盡,如四大寶藏,全國人民七年之中,運出不盡。皈依三寶者,其福過彼,不可勝計。」
《佛說希有校量功德經》說:「假使滿三千大千世界中,諸佛如來,譬如竹葦甘蔗稻麻,彼等諸佛世尊至真等正覺,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二萬歲中,常以一切娛樂之具,衣服飲食床卧湯葯,種種奉施,乃至滅度之後,收其舍利起七寶塔,一一寶塔皆以香華伎樂繒蓋幢幡香燭油燈,種種所須,悉皆供養,實得無量無邊不可算不可數福德之聚。佛言:阿難!猶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以淳凈心作如是言:我今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所得功德勝前福德,百倍千倍萬倍,不可算數,譬喻言辭所不能知及。」
《雜阿含經》雲:「與須達令受三皈,終生天上。有懷妊者為其胎子,受三自歸;生已後有知見,復教三皈。設有奴婢客人懷妊生子,亦如是教。若買奴婢,能受三皈、五戒者,然後買之,不能者不買。乃至乞貸舉息,要受三皈,然後與之。若有施三寶物者,從世尊聞,稱名咒願乃得生天。佛言:善哉!如來有無上知見,審知方便,皆得生天,故知皈依三寶,功德最大,不得不受。」
《法句譬喻經》中有一段記載:「從前帝釋天五德離身,五衰相現,自知命盡,當下要墮入畜生,在一個以冶陶為業的人家受驢胎。帝釋天立刻馳往佛所,稽首作禮,伏地三自皈命佛法僧眾。未起之間,其神識已至陶家驢腹之中。當時,驢因沒有繩索系縛,行動之間,破壞坯器,主人用鞭責打,驢腹痛,即時傷胎,其神識即刻又還入原來身中,五德還備,復為天帝。當時,佛陀為其說法,帝釋天即知無常之要,明白罪福的變化,了解興衰的根本,從此歡喜信受三寶,故再進而得須陀洹道。
又,《舊雜譬喻》卷上記載:「從前佛陀至忉利天為母說法的時候,有一天人,壽命垂盡,他壽終之後,當下生拘夷那竭國,受疥癩母豬腹中作子。當時忉利天人愁憂無計可施,有另一天人告訴他,當往求救於佛陀,天人聽後,即刻往佛所稽禮。佛告天人:『欲脫豬身,應當皈依三寶。』如是三日,天人依從佛陀的指教,朝暮歸依。七日之後,天人壽命已盡,因為已自皈的緣,生維耶離國作長者子。」
從以上所說,我們可以知道,皈依的功德其大無比,所以眾生皆當皈依三寶。藉由三寶的威德加持,凈化身心,感召善因好緣,成辦諸事,並且找回生命的價值,重新認識自我寶貴的清凈本性,開發每個眾生本具的如來佛性、平等的法性以及清凈的真心。
三寶的呼喚
一、皈依三寶可以使人生更多彩多姿,更踏實安全。
二、你要豐富人生,必須先要皈依三寶。
三、人生不能沒有信仰,踏出信仰的第一步-皈依三寶!
四、一生的轉捩點,轉迷為悟、轉邪為正、轉惡為善,就是要皈依三寶。
五、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大事,就是皈依三寶。
六、皈依三寶是心靈的依靠;皈依三寶是永恆的寶藏。
七、皈依三寶是邁入幸福的捷徑!
八、皈依三寶是走向真理的道路,是認識了自己。
九、皈依三寶,一入佛門即進入佛法的堂奧。
十、皈依三寶是受戒的基礎,是成佛的根本。
十一、想不受苦報,便應皈依三寶,相信因果輪回之理,勿造惡業。
十二、好信仰,要向好朋友推薦-皈依三寶大家一起來。
十三、慎重推薦,究竟皈依處-三寶最吉祥。
十四、真正的故鄉-來自三寶;真正的依靠-來自三寶。
十五、趨向真理大道-皈依三寶。
十六、打開心靈之窗-皈依三寶。
十七、重建幸福人生-皈依三寶。
十八、找回本來面目-皈依三寶。
十九、點亮一盞永恆的心燈-皈依三寶。
二十、人間凈土的建立-人人皈依三寶。
二一、心靈起死回生的開始-皈依三寶。
二二、生命的導航-皈依三寶。
二三、放下人生的重擔-現在正是皈依三寶的時候。
二四、佛陀親切的呼喚,您還要猶豫多久?趕快回到三寶的懷抱里。
二五、一盞夜路明燈,一艘苦海慈航,一塊上好福田,一位智慧明師。
二六、心靈的環保,生命的清流,病患的良醫,那就要皈依三寶。
二七、來自兩千五百年佛陀的誠摯呼喚-皈依三寶。
二八、以慈悲來代替怨恨,以般若來感化邪惡,以施捨來幫助吝嗇,以皈依三寶來凈化自我,凈化社會。
二九、您皈依三寶,三寶就會與您同在!
三十、圓滿人生,就要從皈依三寶開始!
皈依三寶的功德利益,可以說在人生中,所得利益總加起來,也不及皈依三寶的功德之大之多。《佛說希有校量功德經》說:皈依三寶所得的功德之大,若具足四事供養,乃至建七寶塔供養舍利的功德,尚不及皈依三寶所獲得的功德之百分之一。「夫三寶者,千生難遇,萬劫難逢,皈依者,福增無量;禮念者,罪滅河沙。譬如靈丹之妙葯,療百病而蠲除。冥冥黑夜中,三寶為燈燭;滔滔苦海內,三寶為舟航;焰焰火宅中,三寶為雨澤。」由此可知三寶的功德。
沒有皈依三寶,即使拜佛燒香,也只能算是佛教的尊敬者,不能算做佛教徒,如果是佛教徒,第一具備的條件就是皈依三寶。
皈依三寶究竟有什麼功德利益呢?總結經典中的功德利益有下列十點:
第一、找到了宇宙間第一偉大的聖者釋迦牟尼佛作為老師,成為正式的佛弟子。
第二、經雲:「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畜生;皈依僧,不墮餓鬼。」故一旦皈依三寶以後,立刻可以惡道除名,人天有份。
第三、如頂戴寶冠,身著華服,人身立刻庄嚴;而皈依三寶,則道德、人格、信仰因而提升。
第四、佛陀指示護法龍天、一切善神,在末法時代,要保護、加被所有皈依的三寶弟子。
第五、能夠獲得世間大眾的尊敬,並以為模範。
第六、消災免難,平安吉祥,一切好事,都會成就。
第七、能積集廣大福德,得大富貴,如為人生前途造了平坦的道路,如苦海茫茫中有了舟航。
第八、減少煩惱,得遇善人為友,到處都能得方便。
第九、有受戒的資格。皈依三寶的人可以受持五戒,參加八關齋戒等。
第十、終有一天,必定得度。即使沒有修行,只要皈依三寶,將來彌勒菩薩龍華三會的時候,也能得度。
阿彌陀佛!
❽ 佛法角度看保險是否屬於正業
不敢妄言,提問者姑且一聽。保險從本質上來說,是風險的擔當,集中大家的錢,在別人損失的時候給予補償,從這一點上說,符合佛法中利他的觀點,保險這個行業應當是正業。但是現在的保險業中,一些從業者黑心誤導,欺騙橫行,給被保險人造成了很大的傷害,這就不是正業。所以總之而言,進入行業沒問題,但要做良心事。
❾ 修行佛教的人做保險理財類的職業如法嗎
佛教的財富觀當今社會的發展不外乎兩大內容:一是經濟,一是科技。的確,經濟發展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物質生活。僅僅在二十多年前,我們的生活所需還是定量供應:需要糧票才能購買食物,需要布票才能購買衣服……兩相對照,其間的變化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變化不僅表現在衣食住行上,同時也反映在城市建設方面,特別是一些沿海城市,其現代化程度和任何一個國際大都市相比都不會遜色。科技所帶來的便利也使我們不再感覺到時空的距離,尤其在網路風靡全球的今天,天下一家的夢想已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實現。這一方面使我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在另一方面,現代生活方式和傳統價值觀念之間所形成的沖突,正日益困擾著我們的心靈。發展又導致了激烈的競爭,並由沿海波及到內陸,由城市波及到村鎮。在今天的鄉村,田園牧歌式的恬靜風光已難以尋覓,取而代之的是林立的鄉鎮企業。競爭使今天的人變得特別浮躁,生活條件雖然有了提高,但真正感到幸福的人並不多。相反,工作中帶來的壓力,社會轉型中出現的無序,都使我們內心充滿了焦慮和困惑。如何才能使這些問題得到解決?我們面臨的煩惱,固然起源於現實的問題,但關鍵還是取決於我們的觀念。作為組成社會的個體,我們的所作所為不僅關繫到個人幸福,更影響著整個社會。今天,我想從佛法的角度,和大家談一談如何看待及使用財富的問題,這也是人生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怎樣看待財富生活中,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創造並享用財富。尤其在今天,個人生活的改善,自我價值的體現,社會效益的達成,都是以財富的增長作為衡量標准。但正如俗話所說的那樣:「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如果我們不能正確認識財富的作用和過患,往往就會被它所傷害。那麼,佛教又是怎樣看待財富的呢?1、毒蛇在佛經里,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某日,佛陀率弟子阿難外出乞食,看見路邊有一壇黃金。佛陀立刻對阿難說:「看,毒蛇。」阿難亦應聲答道:「果然是毒蛇。」師徒倆的對話恰巧被附近一對農民父子聽到,便懷著好奇心前來觀看。一看之下,不由欣喜若狂,趕緊將黃金帶回家中,以為這從天而降的幸運將改變他們的貧困生活。改變的確是發生了,但完全不是他們希冀的那樣。當父子倆帶著金子去市場兌換時,卻被人告到了官府。原來,他們撿到的金子是竊賊從宮中盜出,在逃跑時棄於路旁的。他倆人贓俱獲,有口難辯。這對樂極生悲的父子在臨刑時,才領悟到「毒蛇」的真正含義。類似的故事在現實生活中也比比皆是。近年來,甚至有部分領導幹部也由人民公僕淪為以權謀私的罪犯。剖析他們蛻變的軌跡,我們可以發現,金錢是如何一步步腐蝕著他們的靈魂。如不久前發生在廈門的特大走私案,直接牽涉到各級部門的工作人員達三百多人。當那些昔日地位顯赫的特權階層身陷囹圄時,想到的是什麼?當他們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時,想到的又是什麼?「物必自腐,而後蟲生」,正是對金錢的貪婪導致了他們的墮落,使他們的價值觀發生了嚴重扭曲。種種教訓足以使我們警醒到:金錢雖然誘人,但也有著致命的殺傷力。所以致命,一是人類的貪欲使然,一是沒有認識到財富背後隱藏的陷阱。金錢何以會成為萬惡之源?首先是來源問題,這在拜金主義盛行的今天尤其值得重視。以往的生活條件雖不富足,但在安貧樂道的傳統觀念影響下,人們依然能夠知足常樂。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西方物質文明以其巨大的沖擊力,將中國從道德社會迅速推向了功利社會。金錢的誘惑和貧富分化帶來的危機感,雙重地困擾著人們。在利益的驅動下,許多人喪失了理智,置法律及道德於腦後,不擇手段地謀取財富。或造假賣假,以不法手段來騙取錢財;或鋌而走險,以走私販毒來牟取暴利;或以權謀私,利用工作之便來貪污受賄……當這些不法行為和金錢結合在一起時,人們往往就一葉蔽目,知法犯法,在所不辭。其次,是不正確的使用。如果擁有財富而沒有健全的心智,沒有處之泰然的超脫,就很可能在金錢的蠱惑下失去理智。如果說貪、嗔、痴三毒是潛伏在我們生命中的危機,那麼,使用不當的財富往往是引發它們的導火索。很多驟然暴富的人,或是吃喝嫖賭,或是揮霍無度,結果使身心受到極大的摧殘……這是因為財富使用不當引起的過患。第三,是對財富的執著。據有關報道,東南亞金融風波之際,香港精神病院病人猛增。院方為治療這批特殊的病人,以模擬的股票交易使下跌的股票上升,藉此緩解他們因破產而帶來的心靈創傷。由此我們也可以認識到,如果將積聚財富作為生活的唯一目標,那麼一旦失去財富,就會失去整個精神支柱,這樣的人生無疑是可悲的。2、凈財佛經中也把財富當作凈財。所謂凈財,就是清凈的財富。凈財不但是維持生計的必要條件,同時還能利益社會、造福人類。那麼,什麼樣的財富屬於凈財呢?首先,來源是正當的。俗話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所謂道,就是正當的謀生之道,也就是八正道中的正命。只有通過勤勞、智慧獲得的財富,我們才能心安理得地享用,不必有任何後顧之憂。其次,要懂得合理使用。佛陀一再告誡我們要奉行簡朴的生活原則,因為慾望一旦鼓動起來,往往就難以控制;奢侈的生活習慣一旦養成,往往就難以放棄。和地球的資源一樣,人的福報也是有限的,過分放縱自己的慾望,不僅對身心有百害而無一益,更會將幸福提前支取。第三,對財富不能有貪著之心。無論我們貪著什麼,它都會成為傷害我們的利刃。所謂「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如果我們貪著財富的話,那麼沒錢時我們會因貧困而煩惱;有錢時又會因為擔心財富失去而煩惱。所以我們要認清財富的實質,了知財富的無常不定,而不是把它看成是永恆的;了知財富在人生中的局限性,而不是把它看成是唯一的。當我們真正能夠將財富視為身外之物時,我們就不會被它所傷害。「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財富同樣如此。財富本身並無所謂善惡之分,而是取決於它的實際用途。為富不仁者以它來作惡,慈悲眾生者以它來行善。因此,我們大可不必「視金錢如糞土」。只要是通過正當渠道獲得的財富,我們又能合理地分配使用,以此造福社會,並且沒有貪著之心,那我們就是財富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隸,我們所擁有的財富就不是毒蛇而是凈財。二、財富與道德、修行對於佛教徒來說,如何將學佛與現實生活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或許很多人都曾面臨過這樣的困擾。在多年的弘法過程中,常常有信眾就類似的問題前來請教。我覺得,作為學佛的人,首先要澄清兩個觀念:一是追求財富和道德是否對立?二是追求財富和修行是否對立?1、追求財富與道德是否對立在傳統的儒家哲學中,往往將義和利對立起來,因此很少談及利益。至少在表面上,大多數人都恥於言利,似乎金錢就是庸俗的代名詞。應當看到,盡管君子固窮的清貧思想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但落實到生活中,還是不乏言行不一的偽君子。因為利益是如此地實際而富有魅力,使人很難抵擋它的誘惑。而西方人本思想則肯定了追求利益的合理性,只要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對利益的追求就是道德的。正如思想家狄德羅所說的那樣:「一切人類社會的經濟都依賴一普遍而又單純的原則:我願意幸福,但是我和別人一起生活,他們和我一樣,也願意幸福;讓我們尋求使自己、同時也使別人幸福、至少不能妨礙別人幸福的方法。」佛教所說的善,也就是道德的內涵,同樣是結合利益來說明的。《成唯識論》卷五曰:「能為此世、他世順益,故名為善。」就自身而言,善行不僅對現世有益,更能惠及未來生命;就自他雙方而言,善行不僅能使自己獲利,同時也能利益社會大眾。相反,如果只顧眼前利益而無視法律的存在,只顧個人利益而不管他人的死活,這種行為不僅和道德相沖突,從究竟意義而言,和利益也是根本對立的。佛教有這樣一首偈:「善似青松惡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見青松不見花。」生活中,非法行為往往也能給人們帶來眼前的利益,或許有些無知者會感到羨慕,但真正有智慧的人卻不會動心。因為通過非法行為得到的利益只是暫時的,這種風光決不會長久。作為在家居士來說,我們的行為首先要符合法律規范,同時還要符合戒律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為我們帶來真正的利益。無論經商還是為人,信譽都是極為關鍵的,用現在的話說,信譽就是品牌,就是無形的資產。信譽從哪裡來?就是從道德行為而來。在激烈的商戰中,能夠保持持久生命力的,都是那些擁有良好信譽的企業。而唯利是圖的投機者,必然會落得「害人終害己」的下場。因此,追求財富和道德並不是矛盾的。如果說道德是追求利益所應遵循的准則,那麼,利益就是道德行為帶來的果實和收獲。2、追求利益和修行是否對立很多人學佛後覺得世俗生活毫無意義,而從事世俗勞作更是在浪費生命。這也使得社會對佛教形成了諸多誤解,以為學佛是消極厭世的表現,是對人生責任的逃避。學佛和追求財富真的不可兼得嗎?佛教將正當的謀生手段稱為正命,反之即為邪命。假如我們放縱自己的慾望,非法求財,損人利已,這樣的行為和修行自然是對立的。我們常常可以發現生活中有那麼一些人,學佛的同時還在繼續造作惡業,以為只要拿出部分錢財布施或供養三寶,就可以抵消自己的罪孽,可以從中獲得心理平衡。其實那隻是他們的自我安慰而已。我們要知道,布施和供養雖然會給我們帶來福報,但並不能因此抵消惡業,更無法改變生命中累積的煩惱習氣。所以我們在選擇職業之時,必須符合法律與戒律的雙重規范,用正當的手段謀取財富,這和修行並不是對立的。同時,我們在工作中一樣可以修行。《六祖壇經》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法華經》也說:「一切資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這都說明了工作與修行的統一。在我們的觀念中,往往將修行理解為念佛、拜佛和打坐、誦經。事實上,那僅是狹義的、形式上的修行,而「修行」二字的內涵遠遠不止這些。所謂修行,即對行為的修正。我們的行為包含三個方面:一是意業,即思想的行為;一是身業,即身體的行為;一是語業,即語言的行為。凡夫無始以來被無明所蔽,身口意不斷造作不善之業。修行就是要用佛法的智慧來改造自己,從思想上擺脫貪嗔痴煩惱,從行為上不再造作殺盜淫妄諸業,進而能以無常見、無我見、無自性空性見,了知一切有為事相如夢幻泡影。所以說,時時保持正念,就是最好的修行。具備了這樣的前提,所謂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三、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財富雖然學佛與道德、修行並不是對立的,但無始以來的貪心,使我們很容易對財富產生執著。所以說,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財富?答案並不是簡單的是與否,而應根據具體情況分別對待。在佛弟子中,有出家眾,也有在家眾;有唯求自我解脫的聲聞眾,也有發願救度眾生的菩薩眾。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發心,有不同的追求。1、人天行中責無旁貸對於在家居士來說,首先要解決個人生計。與此同時,往往還肩負著家庭責任。為人父母者要養育後代,為人子女者要贍養老人,這都需要相應的物質條件。佛教徒要慈悲一切眾生,如果我們連身邊的親人都無力照料,又怎能利益更多的人呢?不僅如此,作為公民,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還有相應的社會責任需要承擔。如果我們連個人和家庭的生活都無法維持,本身就會成為社會的負擔,並加深社會對佛教徒的誤解。除了以上這些責任和義務,身為佛弟子,還要具有助人為樂的情懷。不論是儒家還是基督教,都勸導我們要有愛心。在今天這個社會,貧富分化越來越懸殊,雖然部分人已達到小康水準,但還有很多人依然生活在貧困線之下。在邊遠地區,不少孩子因為家庭貧寒而失學,不少老人因為生活困窘而晚境凄涼,這些人都需要我們以實際行動去幫助。只有具備了相應的財力,才能為他們解決現實困難,提供生活保障。否則,即使有心幫助他人,只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2、出世修行少欲知足作為出家僧人來說,如果傾向於出世解脫,就應奉行少欲知足的生活准則。早期的原始僧團,佛陀要求比丘們依「四依」生活:日中一食、樹下一坐、穿糞掃衣、吃腐爛葯。除此而外,出家後所能擁有的,不過是三衣一缽而已。因為出家就意味著對世俗生活的放棄,對物質享樂的放棄,從而排除一切干擾,將整個身心安住在對佛法的體悟中。從修行的角度來說,簡單的物質條件更容易使人保持內心的單純。凡夫最大的特點就是心隨境轉,今天的人為什麼心特別亂?就是因為生活環境太復雜了,物質享樂太豐富了,使我們不知不覺地沉溺於聲色刺激中。所以,佛法提倡的出世修行,是以儉朴的生活方式為原則。我曾去法國的梅村參觀,那是由一行禪師主持的禪修中心。雖然法國的現代化程度很高,但梅村營造的氛圍卻簡單而又自然。因為修行是為了斷除煩惱、息滅妄想,在儉朴的生活環境中,物慾刺激相對要小得多,干擾也相對要少得多,心自然就容易靜下來。而奢華的生活,對財富的過多佔有,都會使我們的貪著越來越大,妄想越來越多,從而對修行構成巨大的障礙。尤其當我們缺乏相當的定力時,更需要以簡單的生活來減少物慾,藉助環境的力量來保護自己的心。3、積聚資糧廣度眾生菩薩道的修行與解脫道又有著不同的特點。菩薩不僅要自我完善,還要慈悲一切眾生,廣度一切眾生。在菩薩奉行的六度四攝中,都是布施為先,包括財布施、法布施和無畏施。葯師琉璃光如來在因地修行時,曾發十二大願,幫助一切為飢渴所惱的有情。他教導我們:「應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可見物質給予也是幫助眾生的方式之一。所以,發了菩提心的人可以去賺錢,可以擁有很多財富。只有擁有更多的財富之後,才有相應的能力幫助眾生。但前提是不能有貪著之心,否則就不是菩薩的境界了。與財布施相比,法布施才能令眾生真正地離苦得樂。法布施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生存技能,一是佛法真諦。對於生活無著的人來說,物質救濟只能解決燃眉之急,而幫助他在社會上自強自立,才能使他得到更大的受用。而最為究竟的方式,則是引導他契入佛法,「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所以說,學佛的人要不要追求財富,關鍵是看自己的發心,看自己是在哪一個層面上修行。如果從出世解脫的層面來說,就不應追求財富;如果想進一步發菩提心,那麼,以財富來利益眾生,也是行菩薩道的途徑之一。四、怎樣追求財富緣起的色身,必須假衣食才能延續。尤其在工業化社會,我們的個體生存和他人是分不開的,沒有農民為我們提供糧食,沒有各行各業的勞動者為我們提供生活所需,我們將寸步難行。一方面,我們要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財富;一方面,我們又要通過財富去交換他人的勞動成果。所以,學佛的人同樣需要財富作為生存保障。那麼,佛弟子應該如何追求財富呢?1、明了因果佛法告訴我們:如是因感如是果。世間的一切吉凶禍福都不是偶然的,都是沿著因緣因果的規律在發展。佛教講三世因果,因而對人生也要從三世因果中去認識。貫穿著三世因果的力量為業力,包括引業和滿業。引業決定了我們生命的去向:或升天享樂,或墮落地獄,或繼續為人;而滿業則決定了我們一生中的窮通禍福。所以說,人生的一切現象並非偶然,而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明了人生因果的最大意義就在於,我們可以主動把握自己的命運,為未來人生規劃美好的藍圖。如果我們真正懂得命運是由自身行為所決定,就不會因失意而抱怨天道不公,更不會帶著僥幸心理去為非作歹。財富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賺錢同樣有它的因緣因果之道。其中的因,既包括往昔種下的業力,也包括今生付出的努力。除此而外,還有很多客觀的因素,如市場需求、致富機遇等等。2、廣種福田「人天路上,修福為先。」我們的生活順利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各自的福報。福報就像土壤,如果是肥沃的土壤,無論種什麼都容易獲得豐收,而在貧瘠的土地上,同樣的付出卻不會有同樣的收獲。為什麼有些人事事如意?這並不是上天的格外恩賜,也不是命運的特別垂青,而是他們往昔種下的福田使然。所以對每個人來說,福報都非常重要。收獲是由播種而來,我們想要在人生中擁有福報,就要在深信因果的前提下廣種福田。福田有三。首先是恩田,對有恩於我們的一切,都要懷著感恩的心去報答,包括父母恩、師長恩、國土恩和眾生恩。父有慈恩,母有悲恩,他們不僅給予我們生命,並將我們養育成人,為三界中最勝之福因。而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師長的教誨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我們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生存技能的培養,都來自師長的教育。國土恩也是我們要銘記在心的,因為國家為我們提供了生存的空間,提供了安全和福利的保障。再就是眾生恩,世間生活是緣起的,要依賴各種條件,對一切有恩於我們的眾生,都要知恩報恩。我們不僅要對人類要懷有感恩之心,對哺育我們的自然也要心懷感恩。一個心懷感恩的人,看到太陽升起時才會有感激的心情;聽到鳥兒鳴叫時才會有欣喜的感受,否則就會忽略這一切的存在,更不會懂得去珍惜,去善加呵護。其次是悲田,就是從慈悲心出發,盡自己所能幫助千千萬萬需要幫助的人。在菩薩道的修行中,利他與自利是一體的。當我們幫助他人的時候,所付出的愛心和努力,就播下了善的種子。這不僅能使他人獲得利益,同時也能使我們完善自己的道德,升華自己的人格。第三是敬田,就是恭敬一切應當恭敬的人,這里主要是指佛、法、僧三寶。因為有佛陀作為我們修行的榜樣,有佛法作為我們修行的指南,有僧團作為我們修行的依怙,我們才能在生死流轉中獲得真實的依靠和解脫的途徑。因此,三寶對我們可謂恩同再造。我們應當以至誠的心來禮敬三寶,有一分虔誠,就能獲得一分佛法的受益。3、生存技能除了培植福田外,我們還應重視今生的努力,因為福報必須通過一定的形式才能得到體現。哪怕天上會掉下陷餅來,還需要我們伸手去撿,否則也是枉然。佛法所說的因緣,包括內因和外緣兩個部分,內因需要外緣來成就。在今天的社會,這就意味著相應的教育和職業訓練。沒有謀生的技能,即使擁有福報,也像堆在倉庫里的種子一樣,不會發芽、開花,更遑論結果。如果我們受過專業教育,或有一門實用的手藝,就業機會就會增加。在自力更生的同時,還能以一技之長為眾生提供服務,為社會作出貢獻:「若諸菩薩,求諸世間工巧明處,為少功力,多集珍財,為欲利益諸眾生故。」工巧明為五明之一,包括一切正當的技術技能,能夠使我們更好地創造財富。在《華嚴經·十地品》中,佛陀對此作了詳盡的說明:「所謂文字、算數、圖書、印璽、地水火風,種種諸論,咸所通達;又善方葯療治諸病:癲狂、干消、鬼魅、蠱毒,悉能除斷;文筆、贊詠、歌舞、伎樂、戲笑、談說,悉善其事;國城、村邑、宮宅、園苑、泉流、陂池、草、樹、花、葯,凡所布列,鹹得其宜;金、銀、摩尼、珍珠、琉璃、螺貝、璧玉、珊瑚等藏,悉知其處,出以示人;日、月、星宿、鳥鳴、地震、夜夢吉凶、身相休咎,咸善觀察,一無錯謬;持戒、入禪、神通無量、四無色等,及餘一切世間之事,但於眾生不為損惱,為利益故,咸悉開示,漸令安住無上佛法。」由此可見,專業技能不僅是生存的必要保障,也是菩薩利益眾生的增上緣。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如果我們有福報並且努力的話,無論學習什麼專業,從事什麼工作,只要奉公守法,都有致富的機會,都有成功的希望。4、如法求財前面說過,正命就是合理的謀生手段,也是修學佛法的八正道之一。將謀生方式作為修行的內容,足見其對於人生的重要性。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一生中的黃金年齡幾乎都是在工作中度過。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將是最大的浪費;如果有意無意地造下惡業,就更是得不償失。什麼才是正命的生活呢?作為公民,我們不能違背法律的規范;作為佛弟子,我們還不能違背戒律的准則。在家居士必須遵循的十種善行包括: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嗔、不邪見。反之,則是必須避免的十不善行。在佛經中,還列舉了十種非法謀財的現象。可嘆的是,這些不法行為至今仍然存在,並繼續危害著社會大眾。一、竊取他財:以搶劫、偷盜、詐騙等方式竊取他人財物,或將拾取的財物據為己有。二、違法貪污:包括走私販毒、倒買軍火及收受賄賂、偷稅漏稅等等。三、抵賴債務:包括兩種情況,一是欠債不還,以不正當手段抵賴自己的債務;一是侵吞他物,如故意倒閉或攜款潛逃,從而侵吞他人的財物。四、吞沒寄存:以欺騙性手段,非法佔有他人寄放或委託管理的錢財。五、欺罔共財:在共同合作中,以巧立名目、偽造帳目等方式,將共同財產轉移到自己名下。六、因便侵佔:利用職務之便挪用公款,損公肥私。七、藉勢苟得:利用職權替人辦事,從中撈取錢財。八、經營非法:包括漫天要價、短斤少兩等不正當經營手段。九、詐騙投機:包括造假販假、以次充好等非法經營方式。十、賭博淫業:開設賭場或色情行業以牟取暴利。由此獲得的不義之財,不僅會玷污我們的人格,遭受世人的唾棄,更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就像那對為黃金所害的父子一樣,到付出慘重的代價時,已悔之晚矣。所以,我們一定要如法地追求財富。如法求財包括開源和節流兩個方面,正如佛陀告訴我們的:「積財從小起,如蜂集眾花;財寶日滋息,至終無損耗。一食知止足,二修業忽怠;三者當儲積,以擬於空乏。四耕田商賈,澤地而置牧;五當起塔廟,六立僧房舍。在家勤六業,善修勿失時;如是修業者,則家無損減。」開源就是掌握各種謀生和致富的手段,節流就是勤儉節約、量入為出。同時,我們還要勤修善業、培植福田。只要做到了這幾點,財富就會日益增長。五、合理的支配財富如果說賺錢體現了一個人的福報,那麼,如何使用卻反映了他的智慧。很多人可能覺得奇怪,花錢還需要智慧么?這個世界已經給我們提供了太多的消費渠道,商店裡琳琅滿目的貨架在熱情地召喚我們,媒體上觸目可及的廣告又為我們提供了選擇和參考。但我們要知道,改善物質生活並不是花錢的唯一途徑,更不是使財富發揮更大效用的最佳方案。世界上有很多富有的人,但既富有又能為人敬重的卻不多。原因是什麼?主要就是取決於他們如何使用自己的財富。在對待財富的問題上,有幾種比較典型的例子。1、不合理的使用方法一類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吝嗇鬼,他們珍愛金錢超過生命。即使擁有再多,依然捨不得以財富去幫助他人,不但捨不得造福社會,也捨不得給家人使用,甚至捨不得給自己享用。這在很多文學作品中都有精彩的描述,如巴爾扎克塑造的老葛朗台及《儒林外史》中的嚴監生,直到生死關頭,念念不忘的依然是自己一生守護的錢財。對於這樣的人來說,即使賺再多的錢,又有什麼意義呢?他們只是財富忠實的保管者而已,當他們撒手西歸之時,這些錢不能給他們帶來任何一點利益。所以說,「身死留財,智者不為」。這種以積攢錢財、守護錢財為樂的方式是非常愚蠢的,當錢財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時,不過是些毫無意義的金屬和紙片。另一種極端,是揮霍無度的暴發戶。改革開放後,一部分人先富了起來,尤其是沿海城市,很多人驟然暴富,卻沒有承受這份財富的健康心態,於是乎得意忘形,以一味揮霍來炫耀所謂的成功,沉溺於窮奢極侈的生活之中。他們將人生當作一場及時行樂的游戲,覺得財富只有自己吃掉、花掉才真正屬於自己,只顧自己拚命享用,卻不願為他人付出分毫。這樣的行為同樣為社會所不齒,因為他們只是在無端地浪費財富,也是在無謂地消耗自己的福報。還有一些人,虛榮心非常強,總是花錢做表面文章。即使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也要添置高檔用品,追逐時尚潮流,為此付出再多也在所不辭,這也是錯誤的生活觀念。在他們的心目中,名牌就是身份的體現,高檔就是價值的尺度。人的基本生存所需無多,我們需要飲食維持生命,可能吃多少?我們需要衣服抵禦寒冷,可又能穿多少?但我們為什麼在衣食無憂之後還不能滿足?因為很多需要已不再是為了生存,而是社會使我們產生的需要。我們吃飯,有時是為了吃給別人看,有時又是為了應酬而吃;穿衣也是同樣,有時是為了炫耀,有時是為了工作交際而穿。所以,現代人的衣食住行,已經演變為用來攀比的道具。還有一些人,急功近利到盲目的地步,不惜孤注一擲,將所有家產用來作風險投資。他們不僅希望財富來得多一點,再多一點,更希望財富來得快一點,再快一點。在這樣一夜致富的渴望中,人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❿ 佛教問答佛弟子能幹保險嗎如法嗎
學佛是學佛的智慧、覺量,積極向善,利益眾生。保險是幫助他人規避風陀險,保全資產。佛弟子做保險有什麼不可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