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保險業績統計系統
別用那些軟體 會盜取你客戶 你用WORD 或者EXCEL 自己做一個表格
自己統計客戶不就完了么 安全
我不知道你們人壽 有沒有自己的軟體 我們平安的 就有自己的一個軟體
② 如何完善保險統計指標體系
經過二十幾年的改革與完善,在我國城鎮地區雖然已經初步形成了高度社會化、多層次化的養老保險體系,但是還不夠完善,而改革和完善城鎮養老保險體系的一個重要的方面是採用科學的統計方法和統計工具,全面、及時、動態地把握城鎮養老保險工作在具體時間、地點、條件下的發展水平、速度、規模和比例關系。但是隨著我國城鎮養老保險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各項養老保險條例的出台以及經濟體制的推進,我國當前採用的城鎮養老保險統計指標及體系在實際運行和工作中已經出現了很多問題,不能適應發展和研究的需求。因此,本文以我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現行的城鎮養老保險統計指標體系為研究對象。
全文共由六章組成。其間,筆者綜合使用了定性分析、文獻研究和比較分析、理論邏輯研究等基本研究方法,對我國城鎮養老保險統計指標體系的運行現狀進行歸納總結,採用從宏觀到微觀,從理論到實踐等不同角度對我國現行的養老保險統計指標體系進行評價,深入分析了其現存的問題。並在提出問題的基礎上從三個不同的維度期望能夠全面描述和反映我國城鎮養老保險統計指標體系的不同表現側面,並在這三個維度基礎上進行了系統整合從而重新構造了一個完整全面系統的三位一體的我國城鎮養老保險統計指標系統。
文章的第一章是導論,介紹了選題的背景和研究的意義,闡釋了研究的內容,明確界定了相關的概念,同時還介紹了本文的研究思路。
本文在第二章分為兩大塊內容。前一部分內容是筆者在對我國當前正在運行的城鎮養老保險統計指標體系進行系統總結歸納基礎上,介紹了我國現行的城鎮養老保險統計指標體系的總體框架和具體指標構成。在總體框架介紹上筆者採用結構圖的形式直觀表示,在具體指標介紹上分為基礎描述型和分析評價型兩類指標進行介紹;第二部分是關於相關的理論研究的綜述,首先對國內外社會保障(社會保險)統計指標體系研究的歷史沿革及發展進行追述,而後對當前關於社會保險和養老保險統計指標體系研究的三個關注點,即:我國社會保險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我國社會保障統計指標體系的評價研究和我國養老保險統計指標體系的專題研究三個研究熱點問題進行總結歸納並予以評價。
文章的第三章對我國現有的城鎮養老保險統計指標進行具體的研究評價其存在的問題。總體上來講是從現行的養老保險統計指標體系發揮的作用和存在的問題兩個角度進行了評價。在本章的結構上採用宏觀到微觀的邏輯和結構,分為三個部分,第一節是運行整體效果的評價,不但指出了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問題,還特別指出了在實踐運行中「職工個人儲蓄養老保險」統計指標體系的實際缺失;第二節從我國現行的城鎮養老保險統計指標體系的體系結構上進行評價,分析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缺少與養老保險相關的經濟社會等宏觀指標體系、管理類統計指標體系有待完善、指標及體系之間的相關性不明晰不突出;第三節從我國現行的城鎮養老保險統計指標體系的元素構造上,即具體指標的設置上進行評價也指出了一些問題,主要是數量指標多,質量指標少、基礎描述性指標多,分析評價決策規劃指標少等。在對研究對象進行評價的過程中,首先,筆者採用了規范分析方法來分析我國現行的城鎮養老保險統計指標體系在設計體系的結構以及具體構成的合理性。其次,筆者通過訪談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統計處的有關工作人員了解這套統計指標體系存在的實際問題,並結合縱向比較方法分析現行城鎮養老保險統計指標體系在運行實踐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並對當前設置的具體的城鎮養老保險統計指標進行了評價。需要說明的是,筆者本打算對社會保障領域的有關專家學者進行有針對性的訪談和調查了解在研究中發現的現行城鎮養老保險統計指標體系存在的問題,但是由於時間和資金的限制而沒有實現,所幸的是還可以借鑒其他研究者對相關存在問題的論述。
第四章是在第三章對現行的我國城鎮養老保險統計指標體系從體系結構和指標構成兩個角度進行評價後,針對當前存在的具體問題,筆者從理論上分三個角度,即我國城鎮養老保險制度運行的流程,統計指標體系應具備的四種基本功能以及城鎮養老保險統計的具體內容,分別從這三個維度反映我國城鎮養老保險制度運行,設計了不同的城鎮養老保險統計指標體系並設置了具體的指標期望能夠全方位多方面的客觀全面反映我國城鎮養老保險制度運行的過程及結果。隨後,本文在從這三個角度構建的我國城鎮養老保險統計指標體系的基礎上進行了系統的整合重新構造成為一套完整系統有機聯系的三位一體的城鎮養老保險統計指標體系,並根據統計指標體系構造的內容進行了體系的結構構造和元素構造(即具體指標設置)。需要說明的是在我國城鎮養老保險指標體系重構這一環節,筆者採用了一系列的方法:首先,從理論上分析歸納並借鑒前人的研究思路,分析其可行性,並從上面提到的三個維度來進行研究如何全面反映我國城鎮養老保險制度的活動流程及結果;其次,採用系統論的方法,從體系結構上和具體指標設置上進行了指標體系重新構造;第三,筆者在我國城鎮養老保險統計指標體系重新構造過程中還採用了流程圖來分析養老保險的活動流程。
文章最後兩章筆者對保證重構的指標體系的正常運行提出一些相關配套制度的完善與改革的建議。在本文最後一章筆者對全文進行了總結,指出了筆者的研究結論,並說明了本文的研究不足之處以及今後需要繼續努力的方向和研究的內容。
③ 保險行業數據如何查詢
行業宏觀數據可參看保監會網站,統計數據欄目,裡面有各類數據,包括各家公司每個月、每年的保費收入,各類保險的保費收入,各個區域的保費收入等,一般都夠用。
同時可以參考國家統計局網站數據。部分行業網站也有保險數據欄目,如向日葵網的保險數據欄目。
如果要再轉業的數據,可以查詢高校財經資料庫,infobank,國研網,知網,萬方資料庫。
國外數據可參看世界銀行資料庫,聯合國資料庫。
④ 勞動和社會保險統計管理信息系統具有哪些功能
(一)系統的主要構成
勞動和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的構成可分為宏觀決策系統、業務管理系統、基層單位管理平台和部辦公管理系統四部分,見圖一。
勞動和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結構總圖見圖二。
1.宏觀決策系統
宏觀決策系統是勞動和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的核心部分,其作用主要是通過多種渠道採集和整理統計數字信息,經過匯總、交換和分析,對政策決策提供依據和支持,對政策執行狀況進行監測。
勞動和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
管理系統
宏觀決策系統業務管理系統基層單位管理平台部辦公系統
統計信息管理系統
監測系統
決策支持系統
政策法規系統
就業服務與失業保險管理系統
養老保險管理系統
醫療保險與生育保險管理系統
工傷保險管理系統
工資收入管理系統
勞動關系管理系統
職業技能開發管理系統
辦公管理系統
查詢系統
運轉系統
外部信息接入系統
對外信息交換系統
圖一系統構成圖
宏觀決策系統的數據來源主要有四種:
一是常規統計報表制度採集的信息。
二是抽樣調查和典型調查採集的信息。
三是國家統計部門、國家信息部門及其他政府部門、社會組織等發布的信息。
四是通過對各業務管理系統的分布式資源資料庫進行「掃描」得到統計信息。這種方式可支持高頻度、高靈活度的信息採集,信息質量可靠且信息量大。隨著各業務管理系統的建設,這種方式將成為宏觀決策系統信息採集新的重要渠道。但該方式並不能完全取代常規統計報表和抽樣調
查。
在勞動和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中這四種數據來源將長期並存。
2.業務管理系統
業務管理系統是勞動和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的主幹部分。管理的內容涉及勞動者個人、企業和其他勞動組織和微觀信息。業務管理系統一般包括直接面向各級勞動和社會保險部門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進行管理、服務和指導的事務處理部分(簡稱「前台」),及對業務管理系統中擁有
的微觀信息進行統計分析,為各級宏觀管理提供決策支持的部分(簡稱「後台」)。業務管理系統的主要內容和功能詳見附件一。一般說來,由業務管理系統建設的資源資料庫主要建在中心城市。宏觀決策系統對資源資料庫的「掃描」可有三種方式,詳見附件二。
3.基層單位管理平台
基層單位管理平台是勞動和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的基礎部分。是企事業基層單位用於人事、工資、崗位、勞動關系和社會保險管理,並與財務管理和企業生產管理相銜接的系統軟體。其指標體系要求科學完整,在滿足各單位自身管理需要的同時,也要滿足宏觀決策系統和業務管理系
統數據採集的需要。特別要保證社會保險基金統一征繳的需要。
4.部辦公系統
部辦公系統包括辦公管理系統、查詢系統、運轉系統等方面的內容(見圖三)。這些系統就信息內容而言相對獨立,各系統軟體開發也相對獨立。該系統開發的主要目的是為機關有關廳司事務管理提供輔助支持手段。系統開發、運行建立在部機關統一的網路上,發揮系統效用,實現信
息共享。
(二)系統之間的相互關系
宏觀決策系統、各業務管理系統及基層單位管理平台在系統的數據採集處理過程中是一個完整的數據流,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各系統之間的基本關系見圖四。
宏觀決策系統
各業務管理系統
基層單位管理平台
圖四系統基本關系示意圖
#131.系統內部的關系
宏觀決策系統的直接服務對象是各項政策決策者。該系統將從各業務管理系統資源資料庫「掃描」得到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通過經濟模型等分析手段,提供政策監控信息和決策建議。各業務管理系統之間的橫向聯系比較緊密,為宏觀決策系統提供數據支持,是宏觀決策系統的支柱。
基層單位管理平台是宏觀決策系統和業務管理系統微觀數據採集的基礎。
勞動和社會保險各項工作相互關聯,要求宏觀決策系統、業務管理系統和基層單位管理平台之間,各業務管理系統之間,以及部—省—市各級勞動和社會保險部門之間所建立的信息系統要保持順利、良好的信息疏通,為此必須建立統一的信息分類和編碼體系。宏觀決策系統建設一個網
絡並對宏觀決策所需信息資源進行集中管理。
2.與外部系統的關系
勞動和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是國家經濟信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國家人口、教育、工商、銀行、稅務、衛生等系統關系密切。待條件成熟時與有關部門共同協商,統一標准和介面,在全社會提高信息的共享程度。
三、系統建設的現狀和主要問題
(一)建設的現狀
原勞動部信息中心結合勞動部的工作任務,制定了《勞動管理信息系統總體設計方案》,並經部黨組批准,從1989年開始實施。經過近十年的努力,取得了重大的進展。
1.隊伍建設和制度建設
目前,已有15個省市勞動部門相繼成立了信息中心,其餘的省區市明確了信息工作綜合管理機構,初步建立了一支信息技術隊伍。同時制定了各項管理制度和開發規范。
2.系統的開發建設
(1)宏觀決策系統完成了統計信息採集的自動化處理過程,支持了常規統計報表和抽樣調查等信息採集方式。
(2)在業務管理系統中,就業服務和失業保險系統已有用於不同平台的職業介紹系統統一版本軟體在各地應用,現正進一步制定就業服務和失業保險管理系統發展規劃綱要。
養老保險工作的管理模式已趨於成熟,信息系統建設在全國各地的進展程度不一,尚無統一版本的軟體。
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工資收入、勞動關系和職業技能開發管理系統因業務管理模式尚不成熟,或需求分析不明確,未做具體規劃。
(3)基層單位管理平台的主體軟體「勞資人事管理系統」,目前已進入推廣階段。
(4)部辦公系統中辦公管理軟體已在部機關區域網上運行。部分軟體需按照新的工作流程進行修改。
(5)部機關區域網實現了對處一級的支持,進行了勞動和社會保障系統內聯網的規劃,建設了部機關的內聯網中心站,已具備和中國互聯網及國際互聯網相聯通的能力和條件。開通了部——省計算機遠程風和電子郵件系統、部機關——勞科院微波通信網。
一些有條件的省市也建立了省(市)——地市(區縣)勞動保障部門遠程通信網或廳(局)的區域網。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在系統建設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困難,需要解決和克服,主要表現在:
1.信息機構和信息系統管理體制不適應系統建設的要求;
2.宏觀決策需要不明確,業務流程不規范且穩定性很差;
3.標准規范不統一,影響系統間的互聯互通;
4.應用軟體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滯後;
5.重復建設,導致資源浪費;
6.系統建設和系統應用方面的人力、財力、物力不足;
7.思想認識不統一,對信息系統建設缺乏應有的理解和支持。
四、重點工作安排
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三二一」工作目標和信息系統建設的總體目標,今後四年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期工程(1998.10—2000.12):重點做好系統的規劃標准制定、業務系統軟體開發、宏觀決策資料庫建設及網路建設等工作。
1.制定信息系統核心部分的標准,包括軟硬體基本要求、數據交換標准、主要的信息分類和編碼標准。進行IC卡的調研與統一規劃。
2.推廣《勞動和社會保險統計管理信息系統》。建設部級和省級宏觀決策資料庫,提高分析預測和決策水平。
3.完成就業服務和失業保險管理信息系統業務前台統一軟體的開發。在中心城市進行市內網與資源資料庫的建設。
4.在總結各地系統建設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養老保險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的規劃綱要。統一基層數據採集指標分類體系、標准和規范,完成統一版本軟體的開發工作。
5.規范醫療保險業務流程、作好需求分析,建立統一的信息分類編碼標准和信息交換標准,開展主體模式統一軟體的開發工作。
6.完成集人事、工資、社會保險、勞動關系管理及財務、生產管理等功能於一體的新版基層單位管理平台軟體,並在全國推廣。
7.根據部新的業務流程修改辦公管理軟體,對已投入使用的軟體加強培訓,在1999年底使我部的辦公自動化水平邁上一個新台階。
8.完善部機關區域網,建立網路管理系統和網路安全體系,加強上網信息資源的組織工作。加快省級網路中心的區域網建設,1999年建成部——省級內部互聯網。
二期工程(2001.01—2002.06):重點做好建設資源資料庫、實現「掃描」方式的信息採集和構建全國信息網等工作。
1.繼續進行養老保險管理信息系統的試點與推廣工作。
2.構建就業服務與失業保險、養老保險全國信息網路。
3.進行中心城市養老保險資源資料庫建設,以「掃描」方式進行信息採集。
勞動和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工作進度表詳見附件三。
五、支撐條件
為了實現系統建設目標,要認真做好以下幾項基礎工作。
1.加強對系統建設和系統應用的宣傳力度,使各級領導和管理人員對系統建設迫切性、重要性及其基本內容有正確的認識。
2.理順信息系統管理體制,成立部信息化領導小組,負責勞動和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建設中重大問題的組織協調工作,辦公室設在部信息中心。勞動和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統一領導下進行,部信息中心負責對省市級系統建設進行技術指導。省及中
心城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信息中心(信息系統綜合管理機構)承擔本級系統建設、管理任務。省及中心城市系統建設的規劃和設計方案須符合部里統一的規劃和標准,並報我部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縣區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不得自行進行系統建設。
3.加強各級信息機構建設,有條件的省和中心城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應建立專門的信息系統綜合管理機構(信息中心),並配備專職信息人員。
4.強化對技術人員和業務人員的培訓,提高信息系統隊伍的整體素質,提高各級業務部門應用系統的操作能力。
5.擴大與外界的交流與合作,了解掌握信息技術發展動態,學習先進技術,吸取先進經驗,保持系統建設的先進性和動態性。
6.建立完善和投資體制,廣泛開辟投資渠道。宏觀決策系統的建設和運行,必須由財政撥款支持。各業務管理系統的建設,由財政撥款支持,也可本著誰投資誰獲益和財政補貼相結合的原則,爭取多方面的投資。對於前台運行部分,在財政撥款不足的情況下,應允許合理收取適當費
用。
對於系統規劃標准、資源資料庫建設試點、宏觀決策網路建設這三項重點工作,要優先給予資金保證。
附件:1.業務管理系統的主要內容和功能
2.資源資料庫建設的三種模式
3.勞動和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工作進度表
圖二勞動和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結構總圖
圖三勞動和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部辦公系統部分)結構示意圖
附件1 業務管理系統的主要內容和功能
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險業務的內容,業務管理系統可分為以下七個專業系統:
1.就業服務和失業保險管理系統
就業服務和失業保險管理系統主要依託於勞動力市場信息網。勞動力市場信息網由部、省、市三級分級管理,內容包括勞動力市場供求的就業服務、勞動力就業管理和失業保險基金的征繳、發放等,為勞動力供求信息共享、勞動力市場信息的分析預測發布、失業狀況分析預測、失業保
險基金管理和失業保險金發放以及勞動就業、失業管理提供服務。就業服務和失業保險管理系統的功能結構可分為事務處理層和管理決策支持層。事務處理層又稱就業服務和失業保險管理「前台」,主要功能包括職業介紹、失業保險等事務處理和數據採集工作。使用對象主要是就業服務和
失業保險執行機構、培訓機構、用人單位和社會公眾。管理決策支持層又稱「後台」,主要功能是通過對資源資料庫的原始信息進行統計分析和使用經濟模型等方法提供分析預測信息,為宏觀決策系統提供支持。使用對象主要是就業、失業和培訓政策的決策者、職業介紹和失業保險執行機
構的管理者和社會公眾。
2.養老保險管理系統
養老保險管理系統包括在職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收繳和個人帳戶管理、離退休人員養老保險金發放以及基金運轉、儲備、調劑等方面的管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與其他四個險種統一征繳,分別使用。按照省級統籌的管理要求和中心城市建庫的系統模式,養老保險管理系統實行部、
省、市三級管理,對養老保險基金的收繳和發放信息進行採集、存儲、分析,對基金運行狀況和宏觀調劑進行監控和預測,為養老保險業務管理和政策決策提供現代化手段。
養老保險管理的功能結構也可分為事務處理層(前台)和管理決策支持層(後台)。事務處理層主要包括在職職工個人基本信息管理、養老保險繳費記錄、個人帳戶管理及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發放記錄等工作。信息採集主要通過基層單位管理平台的信息交換及業務前台記錄等方式。採集
到的信息存放於養老保險資源資料庫中,通過網路互聯,可供有關方面進行查詢,離退休人員可憑卡領取養老金。前台部分的主要使用對象是養老保險執行機構工作人員、管理者和社會公眾。管理決策支持層主要對養老保險資源資料庫進行分析,建立養老保險預警系統,掌握參加養老保險
的企業、職工和離退休人員的動態情況,掌握基金運行狀況,對基金進行宏觀調劑,為宏觀決策系統提供支持。後台部分的主要作用對象是社會保險政策的決策者和社會保險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
3.醫療保險和女工生育保險管理系統
醫療保險和女工生育保險都是社會保險的重要組成部分。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基金征繳、個人醫療帳戶管理、職工基本信息管理、醫院和葯品管理、職工看病及住院管理、育齡女職工管理及女職工生育記錄等內容。基金征繳可藉助於基層單位管理平台與其他社會保險基金一起進入系統
管理,職工基本信息管理也可從基層單位管理平台中提取。與其他保險不同的是,醫療保險和女工生育保險還依賴於醫院系統的建設,因此,醫療保險和女工生育保險系統要同醫院系統之間互留介面,保證基礎信息可交換。
4.工傷保險管理系統
工傷保險管理系統主要內容包括保險基金征繳與發放、傷亡事故管理、職工傷殘評定、傷殘撫恤、遺屬撫恤和職業病待遇等內容。基礎信息主要從基層單位管理平台提取,工傷資源資料庫是對傷亡事故和職工傷殘、職業病的記錄。對資源資料庫進行分析可得到相應的統計數據,是制定
勞動安全衛生和工傷保險等政策的依據,並可對基金運行狀況進行監控,分行業統計的工傷和職業病情況以及保險待遇支出情況,將為制定行業費率提供決策依據。如果不考慮勞動保護其他方面的工作,相對於其他社會保險管理系統,工傷保險系統的模式相對比較簡單,網路規模和信息容
量要小一些。
5.工資收入管理系統
工資收入管理系統是宏觀調控的一個重要手段。通過與工商、銀行、稅務等部門的聯網,可有效地監控企業的工資管理,幫助企業建立自我約束機制。該系統的建設可完全取代目前工資總額手冊制度的手工操作方式,既方便了企業,也使宏觀調控落到實處。通過銀行代發工資、個人收
入登記制度的推行,對了解個人收入狀況和個人所得稅的征繳,也都是有利的。
6.勞動關系管理系統
勞動關系管理系統包括勞動合同管理、集體協商和集體合同、勞動爭議處理、突發性事件處理、勞動監察、勞動關系宏觀預測等方面的內容,其數據採集可以從基層單位管理平台中提取,勞動爭議處理案件在業務前台中記錄。該系統可為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提供重要手段,也為宏觀決
策系統提供支持。
7.職業技能開發管理系統
職業技能開發管理系統包括職業技能鑒定、職業技能培訓、擇業指導等方面的內容。該系統與就業服務系統關系密切,對宏觀決策系統也可提供支持。
附件2 資源資料庫建設的三種模式
資源資料庫包括兩種重要的信息資源。一是由勞動和社會保險業務前台登記的信息所產生的,包含各相關業務內容的微觀信息資料庫。二是現行統計報表制度中的統計報表超級匯總資料庫(即基層表資料庫)。對業務前台而言,資源資料庫是業務信息的數據存放、交換、管理和處理的
集散地,為業務前台管理,如信息查詢、信息交換等提供支持。同時,對資源資料庫進行「掃描」,可以獲得准確及時的統計信息,是宏觀決策系統重要的數據來源,在宏觀決策系統數據流程中占據重要的位置(見圖1)。
圖1 宏觀決策系統數據流程圖(略)
資源資料庫建設可採取三種模式。
理想的模式是多個業務管理系統共享一個資源庫,信息分段管理(見圖2)。這樣一方面減少了信息的冗餘度,保證了信息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易於與國家人口系統或我們最終要建設的勞動力資源資料庫等系統對接,對宏觀決策系統的支持也更好。但是,目前各地的業務管理系統已
經不同程度地開始建設,有的系統已經交付使用,各系統之間的規劃設計不統一,標准規范也不統一,在可預見的未來也很難統一起來。因此,這種模式只適合於新建系統的地區,且須有良好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
圖2 資源資料庫建設的模式一(略)
模式二是各業務管理系統獨立運行,同時建立冗餘的共享資源資料庫,對宏觀決策系統進行支持,並為各業務管理系統之間的信息交換提供支持,待條件成熟再向模式一過渡(見圖3)。模式二保護了已有的投資,並且解決了將來與人口等系統對接的問題。但信息高度冗餘,增加了運
行費用,且保持數據的一致性難度較大。
圖3 資源資料庫建設的模式二(略)
模式三是各業務管理系統獨立運行,對於宏觀決策系統的信息要求,通過指令分解和指令翻譯,然後由各業務系統分別完成(見圖5)。這種模式保護了已有投資,降低了系統建設的難度,但加大了應用軟體開發和中間管理的難度,且與人口等系統對接困難,對宏觀決策系統的支持程
度較弱。
圖4 資源資料庫建設的模式三(略)
就勞動和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而言,應以建設第一種模式資源資料庫為方向,其他兩種模式應逐步向第一種模式過渡。
附件3 勞動和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工作進度表
註: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的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承擔本級相應的系統建設任務。
⑤ 如何做好社保統計工作
近年來,省社會保險局注意堅持圍繞社會保險中心工作,認真開展統計分析,積極搞好監測評估,有效地提高了統計工作整體水平,我省的統計報表工作連續多年被部社保中心評為一等獎,多篇統計分析報告被勞動保障部和省廳評為優秀統計分析報告,促進了社會保險事業的發展。但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保險改革的不斷完善,通過多年的工作實踐,也發現社會保險統計工作也還有需要不斷改進的地方,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圍繞中心,把握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社會保險統計分析
開展統計分析,首先要確定分析目標,緊緊抓住領導和大家關心的問題,抓住改革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經驗,抓住社會保險工作實踐中帶有苗頭性、傾向性、突發性和趨勢性的問題,圍繞社會保險中心工作,充分利用統計數據進行綜合分析,提出政策措施和建議。在分析中,我們要力求將社會保險工作與社會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緊密結合起來,從社會保險及相關社會經濟指標之間的關系和發展變化看其內在的聯系,從統計的角度,以最快的速度、全新內容和權威的數字,對社會保險事業和基本狀作出評價與判斷,對重點工作和熱點問題加以反映。同時,力求在「四新」上下功夫,即「把握新特點、判斷新形勢、預測新趨勢、提出新建議」,提高對社會保險的准確判斷和預測能力,從而取得較好的效果。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根據全省社會保險業務特點,建立了社會保險統計分析指標體系。以基本養老保險為例,重點加強了六個方面的分析。(1)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分析。包括基本養老保險登記人數,參保人數,建帳人數,實際繳費人數,計劃擴面人數,實際擴面人數,計劃完成程度,參保人數增長率,建帳率等分析指標;(2)基本養老保險負擔程度分析。包括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離退休人數,養老金社會化發放的離退休人數,離退休人員增長率,養老金社會化發放率,離退休人員增長率,平均負擔系數,平均替代率等;(3)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繳情況分析。包括月人均繳費基數,月人均繳費基數增長率,月人均繳費基數佔全省職工平均工資的比重,應繳、實繳養老保險費,補繳養老保險費,歷年欠繳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及增長率,收繳率等指標;(4)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情況分析。包括月人均養老金,養老金增長率,應支付、實支付養老金,補發養老金,養老金歷史拖欠,支付率等;(5)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結余情況分析。包括本期收支結余,歷年累計結余及增長率,歷年累計結余可支付月數,個人帳戶實帳規模,空帳規模及可支付月數等;(6)企業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情況分析。企業退休人員數,實行社會化管理人數,社會化管理服務率,納入社區管理人數,社區管理率等等。
二、廣泛徵集,科學整理,認真分析統計資料
統計分析的突出特點,就是對問題的分析要從統計資料出發,從定量分析入手,進行剖析,完成對事物的判斷。統計分析是建立在佔有大量資料基礎上的深加工,從大量數據中發現問題,尋找矛盾,分析原因,研究規律,達到揭示問題的實質,實現從量到質的升華。社會保險是社會經濟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社會保險統計指標與社會經濟指標之間存在著非常緊密的聯系,社會保險統計指標之間也存在一定的相互關聯性,這就需要我們統計人員注意搜集、整理與社會保險有關的各種社會經濟生活中的統計數據,不僅要搜集勞動保障系統內部其他處室的相關資料,還要搜集勞動保障系統外部財政、統計、稅務等部門的相關資料,加以運用到統計分析中去。如,要分析養老保險費收繳情況,就要搜集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職工人數,繳費工資總額,繳費費率,收繳率,月人均繳費基數,職工平均工資水平,勞動工資統計報表等相關資料進行分析,以便分析養老保險費是否應繳盡繳,繳費單位有無虛報、瞞報、漏報繳費人數和繳費工資情況。
在統計分析中,還要注意掌握和運用科學的統計分析方法。如,平均分析法,結構分析法,動態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趨勢分析法等等,比較的方法是進行統計分析的一種基本分析方法,同計劃比較,同前期比較(包括和上期比,和去年同期比),同有關聯的指標比較,多角度去理解統計資料,分析資料,取捨資料,以達到研究的目的,進而引出自己的觀點。
三、把握原則,統籌兼顧,樹立正確的統計觀
統計分析要取得預期效果和卓有成效,必須注意解決以下幾個問題。(1)統計分析,要以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為指針,按照辯證法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去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在統計分析中,一定要堅持實事求是的觀點、全面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從事物的發展變化中來洞察問題,從現象和事物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中來分析問題,不能憑想當然。(2)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實事求是是搞好統計分析的基礎。首先,情況要真實,數字要准確。准確是統計的生命線。其次,要尊重客觀實際,防止主觀臆斷,切忌想當然和憑印象。再次,要講真話,講實話,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隨波逐流。(3)堅持全局的觀點。(4)堅持量變和質變相統一的原則。做到數字和情況、論點和論據的有機結合。(5)以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為准繩。檢查與監督政策方針的貫徹實施,是統計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這就要求我們搞好統計分析,前提是必須要吃透、弄懂國家和省有關社會保險的政策法規。
四、充分利用,服務決策,努力提高統計能力和水平
充分利用統計信息資源,為領導決策提供服務是統計工作的最終目的。統計信息資源包括各種統計報表資料、金保工程資料庫及相關部門的統計資料等。通過統計分析,對統計數據進行篩選、歸類和加工,形成可為工作運用的大量信息資源。一方面,可直接運用於工作實踐,運用統計信息資源,制定社會保險擴面計劃、社會保險基金收支預算、做實個人帳戶測算、制定省級統籌基金調劑計劃等等;另一方面,進行社會保險預測,著眼於社會保險事業的發展變化進行預測分析,對社會保險的形勢和發展做出判斷。如進行養老金社會化發放能力分析,養老保險基金承受能力分析,建立養老保險基金的預測預警分析系統,發揮預測預警作用。統計信息資源的充分利用,反過來又要求提高統計匯總和分析的准確性,要求進一步提高統計工作的質量,從而使統計工作步入了「統計-分析-決策」的良性發展軌道。
⑥ 車輛在線保險查詢系統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您好!目前,車主一般可通過撥打保險公司電話或是登陸相關網站來實現車輛保險信息的查詢。
車輛保險項目如何進行查詢?
1、保單信息查詢:車主在通過不同方式投保車險後,最終的投保信息都要匯總到保險公司業務平台上來,車主可以直接撥打保險公司客服電話進行查詢,車主也可以通過當初投保的中介機構或是保險代理人,由他們代為進行車輛保險查詢。
2、理賠信息查詢:目前,全國各省市大都已實現了機動車信息共享平台,不僅具有交強險、商業車險承保理賠查詢功能和保費計算功能,能滿足交強險、商業車險保費與保險理賠記錄相聯系的要求,同時還具有車險數據查詢及統計分析、理賠信息行業共享等多項功能。車主可在線查詢理賠信息。
希望以上回答可以幫到您,若您還想了解更多信息,您可以點擊我的合作機構,抑或查詢我的網路空間,您可以通過網路hi與我進行互動。
⑦ 如何做好新時期社會保險統計工作
一、圍繞中心,把握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社會保險統計分析
開展統計分析,首先要確定分析目標,緊緊抓住領導和大家關心的問題,抓住改革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經驗,抓住社會保險工作實踐中帶有苗頭性、傾向性、突發性和趨勢性的問題,圍繞社會保險中心工作,充分利用統計數據進行綜合分析,提出政策措施和建議。在分析中,我們要力求將社會保險工作與社會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緊密結合起來,從社會保險及相關社會經濟指標之間的關系和發展變化看其內在的聯系,從統計的角度,以最快的速度、全新內容和權威的數字,對社會保險事業和基本狀作出評價與判斷,對重點工作和熱點問題加以反映。同時,力求在「四新」上下功夫,即「把握新特點、判斷新形勢、預測新趨勢、提出新建議」,提高對社會保險的准確判斷和預測能力,從而取得較好的效果。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根據全省社會保險業務特點,建立了社會保險統計分析指標體系。以基本養老保險為例,重點加強了六個方面的分析。(1)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分析。包括基本養老保險登記人數,參保人數,建帳人數,實際繳費人數,計劃擴面人數,實際擴面人數,計劃完成程度,參保人數增長率,建帳率等分析指標;(2)基本養老保險負擔程度分析。包括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離退休人數,養老金社會化發放的離退休人數,離退休人員增長率,養老金社會化發放率,離退休人員增長率,平均負擔系數,平均替代率等;(3)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繳情況分析。包括月人均繳費基數,月人均繳費基數增長率,月人均繳費基數佔全省職工平均工資的比重,應繳、實繳養老保險費,補繳養老保險費,歷年欠繳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及增長率,收繳率等指標;(4)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情況分析。包括月人均養老金,養老金增長率,應支付、實支付養老金,補發養老金,養老金歷史拖欠,支付率等;(5)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結余情況分析。包括本期收支結余,歷年累計結余及增長率,歷年累計結余可支付月數,個人帳戶實帳規模,空帳規模及可支付月數等;(6)企業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情況分析。企業退休人員數,實行社會化管理人數,社會化管理服務率,納入社區管理人數,社區管理率等等。
二、廣泛徵集,科學整理,認真分析統計資料
統計分析的突出特點,就是對問題的分析要從統計資料出發,從定量分析入手,進行剖析,完成對事物的判斷。統計分析是建立在佔有大量資料基礎上的深加工,從大量數據中發現問題,尋找矛盾,分析原因,研究規律,達到揭示問題的實質,實現從量到質的升華。社會保險是社會經濟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社會保險統計指標與社會經濟指標之間存在著非常緊密的聯系,社會保險統計指標之間也存在一定的相互關聯性,這就需要我們統計人員注意搜集、整理與社會保險有關的各種社會經濟生活中的統計數據,不僅要搜集勞動保障系統內部其他處室的相關資料,還要搜集勞動保障系統外部財政、統計、稅務等部門的相關資料,加以運用到統計分析中去。如,要分析養老保險費收繳情況,就要搜集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職工人數,繳費工資總額,繳費費率,收繳率,月人均繳費基數,職工平均工資水平,勞動工資統計報表等相關資料進行分析,以便分析養老保險費是否應繳盡繳,繳費單位有無虛報、瞞報、漏報繳費人數和繳費工資情況。
在統計分析中,還要注意掌握和運用科學的統計分析方法。如,平均分析法,結構分析法,動態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趨勢分析法等等,比較的方法是進行統計分析的一種基本分析方法,同計劃比較,同前期比較(包括和上期比,和去年同期比),同有關聯的指標比較,多角度去理解統計資料,分析資料,取捨資料,以達到研究的目的,進而引出自己的觀點。
三、把握原則,統籌兼顧,樹立正確的統計觀
統計分析要取得預期效果和卓有成效,必須注意解決以下幾個問題。(1)統計分析,要以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為指針,按照辯證法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去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在統計分析中,一定要堅持實事求是的觀點、全面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從事物的發展變化中來洞察問題,從現象和事物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中來分析問題,不能憑想當然。(2)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實事求是是搞好統計分析的基礎。首先,情況要真實,數字要准確。准確是統計的生命線。其次,要尊重客觀實際,防止主觀臆斷,切忌想當然和憑印象。再次,要講真話,講實話,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隨波逐流。(3)堅持全局的觀點。(4)堅持量變和質變相統一的原則。做到數字和情況、論點和論據的有機結合。(5)以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為准繩。檢查與監督政策方針的貫徹實施,是統計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這就要求我們搞好統計分析,前提是必須要吃透、弄懂國家和省有關社會保險的政策法規。
四、充分利用,服務決策,努力提高統計能力和水平
充分利用統計信息資源,為領導決策提供服務是統計工作的最終目的。統計信息資源包括各種統計報表資料、金保工程資料庫及相關部門的統計資料等。通過統計分析,對統計數據進行篩選、歸類和加工,形成可為工作運用的大量信息資源。一方面,可直接運用於工作實踐,運用統計信息資源,制定社會保險擴面計劃、社會保險基金收支預算、做實個人帳戶測算、制定省級統籌基金調劑計劃等等;另一方面,進行社會保險預測,著眼於社會保險事業的發展變化進行預測分析,對社會保險的形勢和發展做出判斷。如進行養老金社會化發放能力分析,養老保險基金承受能力分析,建立養老保險基金的預測預警分析系統,發揮預測預警作用。統計信息資源的充分利用,反過來又要求提高統計匯總和分析的准確性,要求進一步提高統計工作的質量,從而使統計工作步入了「統計-分析-決策」的良性發展軌道。
⑧ 社會保險數據統計分析報告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一、質的優化原則
「質」的優化是指對統計分析報告所用數據與表述文字的性質要求。撰寫統計分析報告時統計數據的選擇與表述文字的組織必須反復優化,使之「質量上乘」極具說服力。具體要符合以下要求:
第一,要准確,有真實性。採用數據要准確可*,否則一個不實的數據就會影響全篇的說服力。
第二,要新穎,有實效性。從事統計分析要具有敏銳的眼光,善於及時捕捉最新的統計數據,並及時作出中肯的分析報告,為上級科學決策提供有利的依據。而統計分析中若採用滯後的統計數據或過時的文字描述,不僅會弱化統計分析報告所提供的統計信息的使用價值,甚至會得出不正確的結淪,誤導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決策。
第三,要典型,有代表性。寫統計分析報告要精心選用最有代表性的統計數據,使之以一當十,反映出事物發展規律;文字分析則要能一語破的,揭示出經濟發展與社會生活的本質特徵。
二、「量」的均衡原則
「量」的均衡指的是統計分析報告中數據與文字二者在用量。上要適度。這是統計分析報告編寫中常常易被人忽視的問題。某些統計分析報告要麼從頭到尾全是統計數據的堆砌羅列,就數字論數字,脫離實際,既不生動又缺乏表現力;要麼全是依賴主觀判斷,憑經驗進行文字描述,由於沒有準確數據支撐,缺乏說服力。因此,撰寫統計分析報告一定要注意兩者搭配的適度,不可顧此失彼。數字引用應控制在篇幅的10~30%之間,分布也要均衡。作者引用統計數據,必須具備基本的統計知識和運用計算機處理復雜數據的能力,善於運用綜合指標法、時間數列分析法、統計指數分析法、抽樣推斷法、相關與回歸分析法等統計方法對原始數據作科學的處理分析,引用數據要與精確、中肯的文字分析有機結合,使之有理有據。
當然,如果統計分析報告要用一連串的統計數據才能說清問題,就可以在文中列表顯示或繪製成統計分析圖,這樣可以一目瞭然,形象直觀地說明問題。統計分析報告中的文字闡述同樣要簡練緊湊,不要繁雜冗長。
三、「序」的合理原則
統計分析報告在數據、文字「質」的優化與兩者搭配「量」的均衡的基礎上還須進一步研究內在組織「序」的合理,才能實現最優系統效應。這里的「序」指的是數據與文字在文中的組織藝術,涉及的是統計分析報告的結構章法。文章數據與文字的組合技巧,表現在三方面:一是全文的謀篇布局;二是層次、段落的內在結構安排;三是自然段中句間意義的搭配。要使數據、文字的組織合理,「序」必須從三方面著手:
一是全文布局要服從統汁分析的目的,突出全文主旨。所有統計數據的運用和文字語言的描述都要圍繞主題。統計分析報告「大體須有,定體則無」,分析的目的不同,報告的章法也就不同,沒有僵化的模式。可以先敘後議,先擺出數據,後作量化分析,予以議論闡述,揭示事物的規律與本質,提出針對性的建議;也可以夾敘夾議,邊列數據表,邊量化分析,邊作理論闡述。
二是層次段落安排要條理清晰,井然有序。層次的安排要反映事物邏輯,各段內容要清楚地體現層次意義。要注意段落的單一性和完整性,即每一段只說明一個中心意思。各層、各段既要相對獨:立又要彼此關照、前後呼應。
三是段內句子意義要精心搭配,使之增強文章的表現力和可讀性。統計分析報告數據較多,文字簡朴,易使人感到單調枯燥,但如果講究文句舶組合技巧,適當運用修辭手法,就可使文章既准確精要義生動活潑,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