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這事就別指望了。錢打到了對方賬戶上,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個人能做的的就是購買前詳細閱讀產品說明和購買協議,看明白其中的風險。其次就是找個靠譜的,對方單位越大,知名度公信力越高,相對來說越安全。名不見經傳或者剛成立那麼三幾天,或者同類同行中劣跡斑斑的,這種都要自求多福了。
『貳』 買理財產品都會遇到哪些問題
首先,銀行的理財產品不是儲蓄,因此一般是不承諾保底和保本金的。要有虧損的思想准備,當然,到現在為止還沒聽說哪家銀行的理財產品真的連本金都虧了。
其次,定期儲蓄如果有急用,可以憑身份證提前支取,但是理財產品則不行。因此只適用於那些確實短期用不上的錢可以購買。剩下的問題就是利率和期限了,通常期限越長,利率越高,但不同銀行,不同理財產品之間利率可能相差很大,要注意一點是所有的利率都是年利率,因此實際收益應為:年利率÷365×理財產品期限×本金。
另外還要注意一點,理財產品的集資時間和返還到賬時間是不計息的,因此有的理財產品看似收益很高,但是兩頭各佔用資金幾天是無息使用的,實際收益就要打折扣了。特別是那些本來期限就短的理財產品,例如:7天的理財產品,如果兩頭各佔用一天,就成了9天,收益就得乘以7/9。理財產品購買時可以到銀行櫃台去買,也可以通過網銀購買。但即使通過網銀購買,也得先到銀行櫃台簽一份協議,並做一個風險承受能力的測試才行。
『叄』 為什麼說防範假理財產品要靠賣者有責買者謹慎
民生銀行北京分行航天橋支行昔日號稱全國私人銀行客戶最多的支行。但如今,該支行150名私人銀行高端客戶認購的30億元保本保息理財產品,被爆是支行長張穎個人違法出售。民生銀行18日表示已向警方報案。金融市場一片嘩然。此事的最終解決有賴於案情細節認定,但總的原則是「賣者有責,買者謹慎」。
其實,在「賣者有責,買者謹慎」的原則下,只要有一些基本制度安排,就能避免很多假理財產品。例如,商業銀行應該像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一樣,定期向客戶報送紙質或電子版存量資產清單和資產變動清單。假理財產品如果不在其列,客戶就能及早發現,倘若依然懵懂不察,銀行責任也會大為減輕。而銀行內部明確各級人員許可權,形成互相制約、監督,風控合規稽核審計環環相扣的機制,也是根本的良治之道。
『肆』 購買理財產品如何進行會計核算
根據現行規定,企業如果適用新會計准則,所述理財產品通過「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持有期間的利息通過「投資收益」科目核算;收回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即可。
如果企業仍適用原會計制度,所述理財產品通過「短期投資」科目核算,持有期間收到的利息,作為沖減投資成本處理。收回時,收到金額與賬面價值以及未收到的已計入應收項目的股利、利息等後的余額,作為投資收益或損失,計入當期損益。
『伍』 理財產品風險隔離是指,購買理財產品有哪些風險
這個投資的風險和平台的安全啊,理財投資選擇安全可靠的,現在理財通還是不錯的投資理財方式,理財通保護資金是比較安全的設置了安全卡,你的資金不用於消費,只能提現到你的銀行卡裡面投資的風險也比較低,幾乎是沒有什麼風險,收益比較穩定,還是可以信賴的,比較高收益低風險的理財選擇
『陸』 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程序是什麼 具體怎麼操作
若是招行個人理財產品,可登錄手機銀行APP,點擊「我的→全部→理財產品」,選擇對應的產品操作購買。
註:1、首次風險評估,需本人持卡和身份證件到任意招行櫃台或可視化櫃台(VTM)辦理;2、如非工作日辦理風險評估,建議先詢問櫃台是否有理財經理值班,如沒有則無法辦理該項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