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銀行不保本理財產品有虧本的嗎
既然是不保本理財產品,那就有虧本的可能。
銀行保本理財也有虧損的可能性,因為銀行投資金額較大,因此虧損本金也較大,投資者要謹慎選擇。
「投資者持有到期可保證本金或保證預設比例的投資本金」,不少保本型理財產品的條款均有這樣的註明,從這里我們就可以發現幾點重要細節來判斷銀行保本理財產品是否或虧本。
首先,此類產品的保本有期限限制。一旦個人提前終止或提前贖回,就不在承諾范圍內。投資者在提前贖回時,要計算一下提前贖回的成本,避免因提前贖回造成損失。
其次,保本型理財產品並不保盈利。保本型理財產品的保本只是對本金而言,不但不保證產品一定能夠盈利,而且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未到保本到期日贖回有發生虧損的可能。
第三,保本型理財產品也有浮動收益型。不少投資者選擇浮動收益型保本理財產品的時候,要注意分辨這個收益是否扣除相關費用。一款浮動收益的保本產品,在最終收益扣除產品管理費等相關費用之後,也有可能變得不保本。因此投資者對費用條款需要格外注意。
第四,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的發行機構不承諾理財產品一定會取得收益,有可能產品到期無收益。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計劃是指商業銀行根據約定條件和實際投資收益情況向客戶支付收益,並不保證客戶本金安全的理財計劃。
② 銀行的理財產品會賠錢嗎
有可能會。銀行理財產品確實是有賠錢的的,以前有些保本理財,但是根據資管新規的規定,銀行理財產品不能再承諾保本,也就是說,理論上所有理財產品都存在虧損的可能性。那麼為了做好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就對理財產品進行分級,分為R1至R5五個級別,分別對應保守型、謹慎型、穩健型、積極型和激進型投資者,風險依次上升。
銀行理財產品是存在虧損的可能的,要知道,任何一種理財方式,都存在著一定的虧損風險。 而銀行理財產品具體可以分為5個風險等級,分別是R1、R2、R3、R4和R5,其中R1風險等級最低,R5風險等級最高。R1等級的屬於謹慎型產品,R2等級的屬於穩健型產品,R3等級的屬於平衡型產品,R4等級的屬於進取型產品,R5等級的屬於激進型產品。比如國債、貨幣基金就是R1級別的理財產品,發生虧損的可能性很小。而銀行發行的定期理財,大多數都是屬於R2型的理財產品。而風險等級越高,虧損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當然,風險越高,收益也就會越高。
銀行理財並不是保本保收益的產品,所以有發生本金虧損的可能,虧損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目前銀行只有存款是保本保收益的產品。而銀行的基金債券等理財產品一般只是代銷機構,就是給基金公司代銷,因此影響基金凈值高低的因素有很多,因此購買此類凈值型理財產品,本金虧損的概率較大。銀行保險理財也是銀行代銷保險機構的理財產品,一般存幾年,幾年之後取出來那種,這類產產品也只是表明預期收益,也沒有明確寫明保本,因此也有虧損的風險。
在銀行買的理財,其實說到底也就是理財性質,一定會存在風險,本金虧損的可能性是肯定存在的。只不過,相對比其他而言,銀行理財的風險就比金融市場其他渠道的理財相對小一點。
③ 銀行的理財產品會不會虧本
買理財產品是存在虧本的可能的,但這主要得看你購買的是哪種理財產品。像你如果選擇的是股票、期貨這類高風險理財產品的話,那麼雖然有機會獲得高額收益,但虧損本金的可能性也是相當大的。
而如果不想虧損本金的話,就可以選擇一些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像貨幣基金的風險就較低,雖然它也存在一定的風險,但虧本的概率還是比較小的。還有銀行的保本型理財產品,就是不會虧損本金的。
大家要謹記,投資是有一定風險的,所以大家在理財的時候,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去選擇理財產品,不要盲目追求高回報。而且大家最好不要把資金都投入到一個項目當中去,以減少風險帶來的損失。
(3)包商銀行理財產品賠本擴展閱讀
購買理財產品的注意事項
1、在做投資理財的過程當中,需要將資金進行分配,不要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當中,以免出現不可控風險,導致套現慢或者無法套現,大幅度損失等。
2、目前市面上常面的投資品種比較多,銀行固定存款,房產投資,股票,期貨,外匯,基金定投,債券等,其中銀行存款,基金定投,債券之類的風險比較小,收益也比較小。房產投資一般佔用資金比較高,變現過程比較慢,國內目前對房地產投資過熱情緒有所控制。
股票,期貨,外匯等屬於風險類投資,可以實現大幅的盈利,也可以造成大幅度的虧損,需要對產品進行深入的了解。
3、在理財過程當中需要將一部分資金用作於流動資金,一部分資金用作是固定資產,比如房產,商鋪,工廠。多餘的資金可用作風險投資,股票是1:1的實盤投資,外匯和期貨屬於杠桿式配資類交易,可實現以小博大。
4、風險交易可分為自主交易和交給基金,私募公司打理。
5、自主交易需要對投資產品進行一定的了解,有自己的操作風格和交易系統。
6、理財公司交易需要對交易產品,交易策略,倉位,進場和平倉策略等進行了解,需要對交易者短期內的交易歷史進行查看。
④ 銀行理財穩健型的會不會虧本啊
銀行理財產品分為自營和代銷,自營理財產品基本風險不大,就是收益太低,跑贏通脹比較困難。銀行代銷理財產品風險較大,不保本,需要我們自己承擔風險,所以選擇需謹慎。
⑤ 有銀行理財賠本的案例么
案例一:
工行對2012年初市場的判斷是震盪向上,預計上證指數將上移至2600-2800點。因此,這款原本就已經嚴重虧損的「基金股票雙重精馴產品,2012年只買了股票,完全拋棄基金。
曾創造「最賺錢銀行」稱號的工行,如今旗下銀行理財產品成為「虧損王」。「基金股票雙重精選1號人民幣理財產品「成立5年來就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截至2012年11月23日,該產品單位凈值為0.5437元,虧損比例高達45.63%,一舉成為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的「虧損王」。
案例二:
根據光大銀行日前披露的「同享二號」中華精選投資理財組合的月度投資報告,該款成立於2007年10月31日的理財產品,最新的單位凈值為0.7029元,運作以來已經虧損29.71%。
也就是說,一位客戶5年前如果花10萬元購買了該理財產品,現在不僅毫無收益,而且本金也只剩下7萬元左右。
光大銀行這款產品近年來的投資報告顯示,該產品僅僅在開始運作的頭兩個月里獲得了正收益,從2008年1月31日起,該款產品就踏上了「虧損的不歸路」。
數據顯示,2008年1月31日該產品單位凈值為0.8952元,虧損10.48%。2008年10月31日,該款產品單位凈值只剩下0.5149元,虧損幅度高達48.51%,近乎腰斬。迄今該款產品已經經手了三任投資經理,但虧損的局面依然無法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