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上是不違法的,目前國內的政策法規對國有企業使用流動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尚無硬性規定。並且國有企業用流動資金購買理財的情況目前很常見,幾乎每天都有上市公司公告稱用自有資金購買了理財產品。
但是首先要確定該國有企業的公司章程里有沒有相應要求或者規定,有的企業自身章程是不允許的,章程不允許的話,當然就不可以了。
假如不觸及其它法律,公司章程又沒有明確規定不允許,就可以購買理財產品。不過雖然沒有規范,但是程序肯定還是要走的,一般企業層面股東大會的決議是首要條件,國有企業么,一般來說是需要上級主管的批復。
如果按以下流程操作購買理財產品,是被允許的:
1、公司章程沒有明確禁止購買理財產品。
2、報方案給上屬集團公司。
3、原則上需要國資委審批。
滿足以上條件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是可以購買銀行對公理財產品的。
補充:目前很多大型國企都有直屬的創投公司,連PE/VC都在投,信託作為風險較低的理財品種,目前都在搶著投。
❷ 購買建行理財產品顯示檢查周期失敗,是什麼原因
理財產品收益太低了,也不保險。
個人還是買開放式基金安全些,可隨時贖回,相關的法規已經很健全了,有國有大銀行監管資金,基金銷售公司無權挪用客戶的資金,即使老闆跑路了,也可以直接找基金公司贖回基金。
咱是在眾祿基金買的,申購費是4折優惠。買的匯添富社會責任股票型基金2015年以來最高上漲了200%以上。
❸ 對公 銀行理財問題
你好,銀行都是執行中國人民銀行統一制定的利率,在哪家銀行存款,利率都是一樣的。 越長利息越高,提前終止減少利息。如果有可能要提前使用部分資金,又想要高利息,不妨分批分段存入:如每月存一筆定期一年的,一年後就每月有錢可取,利息是一年定期的比零存整取高。依此類推。可以考慮各銀行理財產品,時間短,利率比銀行同期利率要高,但多是五萬起點,不能提前終止。建議買基金。基金是專家幫你理財。基金的起始資金最低是1000元,定投200元起 買基金到銀行或者基金公司都行。銀行能代理很多基金公司的業務,具體開戶找銀行理財專櫃辦理。現在有些證券公司也有代理基金買賣的。 先做一下自我認識,是要高風險高收益還是穩健保本有收益。前一種買股票型基金,後一種買債券型或貨幣型基金。確定了基金種類後,選擇基金可以根據基金業績、基金經理、基金規模、基金投資方向偏好、基金收費標准等來選擇。基金業績網上都有排名。
希望對你有幫助,如有幫助,還望採納噢~!
❹ 公司對公賬戶買了多個理財產品,月初收益到賬如何分攤回各個產品
讓銀行提供收益明細。
❺ 中國銀行對公銀行理財產品託管是什麼
銀行理財產品託管業務是指我行接受商業銀行委託,擔任其發售的理財產品的託管銀行,為理財產品開立託管賬戶,托管理財資金及其所投資的資產,為理財產品的投資或交易活動提供賬戶開立與管理、資產保管、資金清算、資產估值與會計核算,投資監督、託管報告等各種託管服務,並收取相應的託管手續費的一項中間業務。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最新業務變動請以中行官網公布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❻ 工行黑龍江分行違規銷售理財被怎樣處罰了
黑龍江省銀監局發布消息稱,2015年6月以來,中國工商銀行(下簡稱「工行」)黑龍江省分行轄內13家分支機構多次違規銷售對公理財,對工行黑龍江省分行及所轄13家二級分行及責任人予以累計3400萬元罰款。
2018年1月11日,黑龍江銀監局查處了工行黑龍江省轄內分支機構違規對公理財事件。「按照過罰相當原則,依法對工行黑龍江省分行及所轄13家二級分行及責任人予以累計3400萬元罰款,其中機構罰款3310萬元,高管人員罰款90萬元,」黑龍江銀監局表示,給予15名高管人員取消任職資格、警告等處罰,並責令工行黑龍江省分行按照黨規黨紀、政紀和內部規章,對有關責任人給予紀律處分。
此外,黑龍江銀監局對內部監管履職不力人員進行了執紀問責。
黑龍江省銀監局今日公布的信息還顯示,除了黑龍江省銀監局,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大慶、綏化、雙鴨山、伊春、七台河、鶴崗、黑河、大興安嶺等地銀監分局也公布了相應的處罰信息。其中,工行齊齊哈爾分行、工行大慶分行、工行黑龍江分行營業部因越權私售對公理財產品,違規修改合同文本銷售對公理財產品,分別被罰1040萬元、880萬元、680萬元。
❼ 銀監會對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進行監督管理的辦法有什麼
主要是保護投資人的本金吧 。保本固收的理財和基金等都不錯。
思路都是一樣的,根據4321原則進行資產配置,分散投資。
首選性價比高的理財平台,通過分散投資來規避風險。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選擇靠譜的性價比高的平台更重要。
現在互聯網理財這么熱門,可以考慮一下P2P分散投資。
可以根據知名風投來選平台,目前最便捷的方式了。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一個資產配置和分散投資,更多策略可參見《財富日記專欄》,很適合你現在的階段。
❽ 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人如何對理財產品進行監管
監管這事就別指望了。錢打到了對方賬戶上,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個人能做的的就是購買前詳細閱讀產品說明和購買協議,看明白其中的風險。其次就是找個靠譜的,對方單位越大,知名度公信力越高,相對來說越安全。名不見經傳或者剛成立那麼三幾天,或者同類同行中劣跡斑斑的,這種都要自求多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