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保險 > 為什麼買理財產品需警惕時間陷阱

為什麼買理財產品需警惕時間陷阱

發布時間:2021-03-18 08:26:30

❶ 常見銀行理財產品陷阱有哪些

銀行理財產品通常有兩種:自有理財產品和代銷理財產品。自有理財產品,因為有銀行自身信用背書及成熟的團隊運作,安全性相對較高;代銷產品,是指其他機構與銀行合作,將產品放在銀行的渠道上進行銷售,對於代銷產品,銀行不負責管理,產品以發行機構自身的信用作保障。
不過,在現實生活中,銀行理財產品也存在著不少坑,那麼我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需要注意哪些坑呢?首先,很多人到銀行裡面,看了高收益理財產品就購買,這是不對的。在購買理財產品之前,一定要先辨別清楚產品是銀行自有還是代銷,如果是代銷產品,還要搞清具體的發行機構,看看是否可信。有些老年客戶本來是買理財產品的,卻變成購買了銀行代銷的保險產品了。
再者,即使是銀行自己發行的理財產品,也都不能承諾保本保息,而預期收益率是銀行對理財產品最終收益率的估值做出的評估(一般參考以往該類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但是其並不代表產品到期的實際收益率。不少銀行的工作人員在銷售理財產品時,喜歡把預期收益率報得很高,而沒有進行相應的風險提示。
比如,銀行發售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往往與黃金、匯率、國際油價等高風險標的掛鉤,雖然預期收益率很高,但實際到期收益率是多少,要按照實際結算後的情況來看。而結構性理財產品由於收益波動很大,往往無法達到預期的收益率。
再者,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時,最忌諱的是遇到了飛單或虛假理財。飛單指的是銀行工作人員利用投資者對銀行的信任,出賣不屬於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也非銀行正規的代銷理財產品),從中獲得高額的擁金提成。在通常情況下,銀行工作人員往往替房地產商銷售信託產品。
虛假理財,指的是銀行工作人員私刻銀行公章,私自製作理財協議,利用銀行工作人員的身份,以高息吸收客戶的資金,發行根本不存在的理財產品。這往往是,銀行工作人員假冒銷售理財產品的名義,通過融資獲取大量客戶資金,再轉手借給別人用於投資,收取更高利息。如果投資成功了,對方還本付息相安無事,如果借款方還不出錢,那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錢很可能打水漂。
為了避免出現購買到非本銀行的理財產品,建議大家:①盡量到網銀或者手機銀行上購買理財產品,以確保理財產品的安全性;②如果在網下購買理財產品,一定要仔細看產品的說明書,弄清楚情況再購買;③到中國理財網查詢該產品是否為銀行發行的正規理財產品(所有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必須要到這里登記備案)。

❷ 投資理財陷阱什麼套路

投資理財套路有很多,一不留神就可能上當被騙,為了規避風險我在投資前都會先做好調查,有沒有風險准備金,有沒有存管銀行,資金去向是怎樣,投資團隊是否優秀,百姓口碑如何等都是需要考察的東西(最後Q了介貸wang),廢話不多說,投資理財主要有以下幾個陷阱:

陷阱一:

一味追求高收益

理財指的是對財務進行管理,以實現財務保值、增值為目的;如果想通過理財迅速發財,那是很容易忽視風險,成為被套的對象的。

陷阱二:

實際收益不等於預期年化收益

很多理財產品是浮動收益,但是會標最高預期收益率進行宣傳,誤導用戶進行購買。比如最高可能是9%,直接對外宣傳可以獲得9%的收益,而實際用戶卻無法獲得。所以,大家在關注理財產品的同時,要了解這款產品的屬性,如果看著高息就往裡跳,時間成本可能就會很高,還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陷阱三:

不注意分散風險

風險一詞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分散投資,可以用一句俗語概括,「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所有資金集中在一個產品中,極易變成家庭理財悲劇,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另一方面是,風險和收益要平衡。用一句圈內老話來概括一下,「高收益一定高風險,高風險不一定高收益」。

❸ 銀行理財產品的陷阱指的是什麼意思

高額回報!

❹ 銀行理財有陷阱嗎 買銀行理財產品要注意哪些陷阱

購買理財產品需要注意以下幾個風險點:1、信用風險:若因市場變動、債務人發生信用違約事件而未償還本金、利息,投資者將蒙受損失,在極端情況下,前述信用風險可能導致理財本金部分或者全部損失。2、利率風險:理財產品存續期內,該產品的投資標的的價值和價格可能受市場利率變動的影響而波動,可能會使得投資者收益水平不能達到客戶參考年化收益率。3、流動性風險:由於客戶不得提前贖回理財資金,在理財產品到期前,客戶不能夠使用理財產品的資金,也因此喪失了投資其它更高收益的理財產品或資本市場產品的機會。4、提前終止風險:當相關政策出現重大調整、市場出現劇烈波動、投資標的提前到期或發生其他重慶農村商業銀行認為需要提前終止本理財產品等情況時,銀行有權部分或全部提前終止該期理財產品,投資者可能無法實現期初預期的全部收益,並將面臨再投資機會風險。5、延期支付風險:在本理財產品的正常到期日,如理財產品所投資的投資標的出現未能及時變現或其發行人未能及時兌付或投資標的項下相關債務人違約等情形時,本理財產品期限將延長至全部資產變現之日止。6、法律與政策風險:因法規、規章或政策的原因,對本理財產品本金及收益產生不利影響的風險。7、不可抗力及意外事件風險::由於自然災害、戰爭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出現,致使嚴重影響金融市場的正常運行,甚至影響本期理財產品的受理、投資、兌付等的正常進行,進而影響本期理財產品的本金和收益安全。

❺ 為什麼說防範假理財產品要靠賣者有責買者謹慎

民生銀行北京分行航天橋支行昔日號稱全國私人銀行客戶最多的支行。但如今,該支行150名私人銀行高端客戶認購的30億元保本保息理財產品,被爆是支行長張穎個人違法出售。民生銀行18日表示已向警方報案。金融市場一片嘩然。此事的最終解決有賴於案情細節認定,但總的原則是「賣者有責,買者謹慎」。

其實,在「賣者有責,買者謹慎」的原則下,只要有一些基本制度安排,就能避免很多假理財產品。例如,商業銀行應該像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一樣,定期向客戶報送紙質或電子版存量資產清單和資產變動清單。假理財產品如果不在其列,客戶就能及早發現,倘若依然懵懂不察,銀行責任也會大為減輕。而銀行內部明確各級人員許可權,形成互相制約、監督,風控合規稽核審計環環相扣的機制,也是根本的良治之道。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買理財產品需警惕時間陷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