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發展現狀
2008 年以來,我國盡管面臨國內經濟增長速度回落、境內外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場動盪不安的局面,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仍然創下歷史新高。銀行理財產品的樣式種類、發行款數與資金規模都在急劇膨脹。2008 年各主要商業銀行累計發售7799 期理財產品,募集資金約合人民幣為23055 億元。同期保險理財產品、信託理財產品、公募基金和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新募集資金分別約為6243 億元、5637 億元、1827 億元和226 億元。無疑,銀行理財產品已穩居理財市場的第一位,規模超過其他類別理財產品的總和,成為推動國內理財市場發展的主要力量。
2009 年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發行數量累計為7850 款。進入2010 年,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數量快速增長的步伐未有減慢跡象,截至9 月29 日,共有102 家商業銀行發行了8051 款銀行理財產品,超越2009 年的全年發行數量。中國理財市場目前還是個新興市場,以前都是照搬別人的模式,國內銀行只獲取微薄的代銷費用,真正管理產品的是研發該產品的國外銀行,巨額利潤也被他們獲取。然而,金融危機使國外銀行產品的設計和運作能力受到質疑。因此金融危機之後,國內銀行逐漸開始組建自己的研發團隊和管理團隊,對產品進行自主研發、自主投資和自主管理,自主研發產品將成為今後理財市場的主流。面對來自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內銀行在理財產品業務創新方面將不得不越來越謹慎。
隨著中國經濟規模的增長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理財的需求已經被釋放出來。中國銀行理財產品市場前景十分看好,未來十年間,將會以超過中國GDP 的增長速度而高速發展。近年來,在我國金融領域理財業務發展迅速,理財機構類型多樣,產品種類繁多,投資渠道逐步擴大,市場規模增長迅速,機構合作日趨緊密。綜合分析,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市場有如下特點:
1. 理財機構類型多樣。我國開展理財業務的既有銀行業金融機構,也有證券、保險業金融機構。具體包括: 商業銀行、信託公司、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險公司。此外,還有部分帶有投資咨詢、投資顧問、財務管理性質的企業、理財中心、理財工作室和個人也涉足理財業務,我國理財機構類型多種多樣。
2. 理財產品種類繁多。2004 年開始,我國各家金融機構陸續推出自己的理財產品,包括人民幣理財產品和外幣理財產品。信託公司作為專業化的信託業務經營機構,開展面向特定客戶的單一資金信託計劃和面向非特定投資者的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證券公司從1995 年開始從事客戶資產管理業務,包括面向特定客戶的定向資產管理、面向非特定投資者的集合資產管理和針對特定資產的專項資產管理三類。2005 年年初我國出現了首個人民幣結構性理財產品,2005 年年底,銀監會允許獲得衍生品業務許可證的銀行發行股票類掛鉤產品和商品掛鉤產品,為中國銀行業理財產品的大發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證。銀行理財產品從此得到較快發展,權益掛鉤、項目融資、新股申購、QDII 等類別的新產品不斷涌現,我國理財產品種類繁多。
3. 監管制度,內控制度不完善。我國現在跨行業、跨市場的理財產品日益豐富,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目前,我國金融市場也已形成了票據、債券、股票、基金、期貨、黃金等比較完整的產品系列,同時還出現了債券買斷式回購、債券遠期交易、利率互換、遠期外匯交易、外匯掉期交易、權證等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品。由於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部分理財產品收益明顯下降,風險程度上升。理財產品售後糾紛一再發生。我國銀行業理財產品的監管制度和內控制度還有待完善。
4. 缺乏高素質理財業務人員。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涉及股票、基金、保險、國債、信託、外匯等多個領域,因此,對個人理財業務從業人員資格一般都有具體要求,已明確從業人員的資質條件、職業操守、相關限制及違法責任。保證相關理財人員具備必要的知識、行業經驗和管理能力,充分了解所從事業務的有關法律法規和監管規章,理解所推介理財產品的風險特徵,遵守職業道德。我國商業銀行目前還缺少這樣的理財業務人才。
5. 投資者的風險意識低。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也不例外。在投資過程中,如果願意承受的風險越大,那麼投資的潛在收益率也就高。投資收益和投資風險是成正比例的。而很多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時,認為銀行的理財產品是沒有風險的,或者認為風險是很低的,只看到理財產品的收益,而往往忽視風險的存在,風險意識較低。由於每一個人對風險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銀行理財從業人員一般都要通過風險測試以及根據客戶的年齡與資產狀況進行判斷。
2. 我國證券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發展概況
基金銷售資格考試即《基金銷售基礎大綱》詳解綜述:全大綱共129個知識點,其中要求掌握的49個、熟悉的53個、了解的17個章節主要內容內容分類考點編號詳細內容要求程度第一章證券市場基礎知識證券市場1證券與有價證券的概念、分類和特徵掌握2證券市場的概念、特徵和基本功能掌握3證券市場的分類掌握4證券市場參與者的構成及基本特徵熟悉5證券市場的發展歷程了解6我國證券市場歷史發展歷程及對外開放的進程了解股票7股票概念、性質、特徵和類型掌握8股票價值與價格熟悉9影響股票價格的主要因素了解10普通股票股東的權利和義務了解債券11債券的概念、票面要素、性質及特徵掌握12債券的分類熟悉13債券與股票的異同點熟悉14我國債券的類別熟悉衍生工具15遠期合約、期貨、期權的基本概念、分類和特徵掌握16我國現有金融衍生工具了解其他17證券發行、交易市場的運行方式熟悉18我國證券市場主要指數了解19證券投資的收益與風險掌握第二章證券投資基金概述概念20基金的基本概念、特點與分類掌握21基金與其他理財品種的區別熟悉運作22基金的運作機制和參與主體熟悉發展23基金的起源與發展熟悉24我國基金業的發展概況熟悉作用25基金業在金融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了解第三章基金的類型和分析方法股票基金26股票基金在投資組合中的作用掌握27股票基金與股票的區別掌握28股票基金的分類熟悉29股票基金的投資風險掌握30股票基金的分析方法熟悉債券基金31債券基金在投資組合中的作用掌握32債券基金與債券的區別掌握33債券基金的分類熟悉34債券基金的投資風險掌握35債券基金的分析方法了解貨幣基金36貨幣基金在投資組合中的作用掌握37貨幣基金的投資對象和投資風險熟悉38貨幣基金的分析方法了解混合基金39混合基金在投資組合中的作用掌握40混合基金的類型熟悉41混合基金的風險熟悉保本基金42保本基金特點和類型熟悉43保本基金的投資風險掌握其他44ETF的特點和分析方法掌握45QDII基金的特點和投資風險掌握第四章基金市場的參與主體投資人46基金投資人的地位和作用熟悉管理人47基金管理人的資格條件熟悉48在基金運作中的作用熟悉49主要業務和業務管理熟悉50公司治理准則和內部控制要求熟悉託管人51託管人的資格條件熟悉52基金運作中的作用熟悉53基金託管人的主要職責熟悉代銷機構54代銷機構的資格條件及其職責掌握中介55基金投資咨詢、基金評級等基金服務機構的作用熟悉第五章基金的運作運作56基金的運作方式熟悉營銷57基金營銷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熟悉募捐58基金的募集、交易與登記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熟悉投資人59投資運作管理目標、實現過程及投資運作的風險控制掌握估值60基金資產估值的概念及基本原則熟悉費用61與基金有關的費用種類以及各種費用的計提標准及計提方式熟悉核算62基金會計核算的特點了解利潤63基金的利潤來源及分配熟悉稅收64針對基金作為營業主體的稅收規定熟悉65機構法人、個人投資者投資基金的稅收規定掌握第六章基金的市場營銷營銷66基金市場營銷的含義與特徵掌握67基金市場營銷的意義和主要內容掌握投資者68基金營銷的投資者分析、市場環境分析、組合設計和過程管理掌握69投資者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各類投資者的風險收益特徵以及相對應的產品選擇掌握銷售與服務70基金的基本營銷技巧熟悉71基金的銷售渠道與促銷手段熟悉72基金銷售中客戶服務的意義、內容和服務方式熟悉73基金持續營銷的作用和特點熟悉74基金銷售活動的規范要求和風險控制掌握第七章基金的募集、交易與登記封閉式基金75發售和合同生效的條件熟悉76上市交易條件、交易賬戶的開立、交易規則掌握77交易費用熟悉開放式基金78發售、基金合同生效的條件熟悉79認購渠道、步驟和收費模式熟悉80基金認購份額的計算掌握81申購、贖回的概念掌握82申購、贖回的時間掌握83申購、贖回的原則掌握84收費模式與申購份額掌握85贖回金額款項的支付掌握86申購、贖回的登記掌握87份額的轉換、非交易過戶、轉託管與凍結掌握88定期定額業務掌握89巨額贖回的認定與處理方式掌握ETF90份額的認購方式、份額折算的方法了解91交易規則、申購和贖回的原則熟悉92申購、贖回的對價方式與內容了解QDII93募集、交易、申購與贖回的規定掌握第八章基金的信息披露基金信息披露94基金信息披露的含義、作用以及對於基金評價和銷售的重要性熟悉95基金信息披露的分類和基本原則了解96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的主要披露事項及其運用熟悉97基金季度報告、半年度報告、年度報告的主要內容及其應用熟悉98基金信息披露的重大性概念及其標准了解99需要進行臨時信息披露的重大事件了解100基金澄清公告的披露了解101貨幣市場基金收益公告披露的內容及其應用掌握市場參與主體102市場參與主體的信息披露義務和披露規則熟悉第九章基金法律制度與監督管理證券市場和基金市場103證券市場和基金市場的法規體系、監管框構熟悉104證券市場和基金市場監管的意義、原則、目標和行政監管的主要手段熟悉105證券市場的自律性管理組織熟悉106證券交易所的主要職熟悉107證券業協會的主要職能及對證券從業人員的資格管理熟悉相關法律108《證券法》和《公司法》的調整對象與范圍和主要內容掌握109《刑法》對證券犯罪的主要規定熟悉基金市場監管的法律法規110我國基金市場監管的法律法規體系掌握111《證券投資基金法》的調整對象、范圍以及主要內容掌握112《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對於基金的募集、基金份額的申購贖回的有關規定掌握113其他法律了解重要法律114《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對基金代銷機構、基金宣傳推介材料和銷售費用、基金銷售業務的行為規范的有關規定掌握115基金銷售業務的監督管理和法律責任熟悉有關規定116《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內部控制指導意見》對基金銷售機構內部控制的有關規定掌握117《證券投資基金銷售適用性指導意見》對基金銷售機構實施銷售適用性原則的有關規定掌握118《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信息管理平台管理規定》對基金銷售機構信息平台的有關規定掌握119《中國證券業協會證券投資基金銷售人員執業守則》對基金銷售人員的銷售行為的有關規定掌握
3. 證券理財產品市場發展的現狀
目前還是比較薄弱的,據我所知國泰君安的資管還可以
4. 請論述投資基金類理財產品的特點有哪些
1996年12月16日 《人民日報》首次發表「股評」引發「股票地震」
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針對股票市場情況所發的「准社論」,本意是提醒股民對我國股票市場目前的狀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可卻引發了一場「股票地震」,股票市場全線下跌,股民們都懵了。
評論員文章說,當前,炒股已成社會熱門話題,各界人士爭相入市,證券交易所幾個月來新增投資者開戶數800多萬,總數超過2100萬,股民已佔城市人口相當大的比例。今年4月以來,股票市場逐步回升,10月以後出現暴漲。從4月1日到12月9日,上證綜合指數漲幅達120%,深證成份指數漲幅達340%。這在國際證券市場上是罕見的。這樣的暴漲是不正常的和非理性的。
評論員文章指出,當前股市超常暴漲的主要原因:第一、機構大戶操縱市場。一些資金大戶利用股市飈升和散戶跟風,頻頻坐莊,輪番炒作。這些大戶多屬國有企業,憑借其地位、關系,呼風喚雨,牟取暴利。第二、銀行違規資金入市。第三、證券機構違規透支。第四、新聞媒介推波助瀾。一部分報刊、電台、電視台、聲訊台的股評節目和證券咨詢機構極少進行風險告誡,而是一味鼓噪,有的甚至傳播謠言,誤導股民。一些非法出版物信口開河,發布「大牛市賺大錢」一類毫不負責的言論,以此招徠讀者,牟取利益。第五、誤導誤信股民跟風。實際上股票市場沒有永遠的多頭,總是有漲有落,暴漲必暴落,各國股市無一例外。由於相當多的投資者在股票上升時期新入市,沒有摔過跤,缺乏風險意識,輕信輿論誤導,誤認股市必能不跌。還有一個心理因素不可忽視。由於今年抑制通貨膨脹成績顯著,銀行對新增儲蓄取消保值貼補,又兩次降低存、貸款利率,不少市民認為儲蓄存款收益率低了,不如炒股,風險不大,獲利更多。這是一種誤解。
評論員文章說,考察各國股票市場發展的歷史,可以看出,沒有隻漲不跌的股市,緩漲可能緩跌,暴漲必然暴跌,這是各國股市的一條共同規律。暴漲所以會導致暴跌,是客觀經濟規律決定的。價格決定於價值,價格嚴重背離價值的情況只會是暫時的、短期的和有條件的,而不可能是長期的、永久的和絕對的。但在中國,由於上市公司的數量少,規模小,在國民經濟中所佔份額不大,股指的暴漲暴跌並不反映國民經濟的整體狀況,而主要是反映了市場的投機程度。換句話說,在市場發展初期,股市暴漲暴跌的主要原因是市場參與者的過度投機。
評論員文章強調,股市出現暴漲暴跌,無論對投資者,還是對社會,後果都是相當嚴重的。對於股市暴漲必然帶來暴跌,不少機構和個人投資者都不以為然,他們眾口一詞,說明年香港要回歸,十五大要召開,政府一定要把經濟搞好,絕對不會讓股市掉下來。這是一種對股市的估計是十分糊塗的看法。政府要把經濟搞好是真,但絕對不會在股市暴跌時去托市,也托不起市。投資者對此不能抱有任何幻想。投資股市,風險自負,賺錢自得,損失自擔,這在任何國家都一樣。目前的股市已到了很不正常的狀況,孕育的市場風險越來越大,需要引起投資者足夠的重視。
評論員文章針對目前的情況提出做好八項工作:第一,進一步加強監管。第二,繼續公開處理違規案件。第三,實行漲跌停板制度和完善市場信息公開制度。第四,建立證券行業禁入制度。第五,加強風險管理。第六,增加供給。第七,做好輿論導向工作。第八,實行集中統一的管理體制。各地方、各部門不能自行其事,干預股市,要與中央保持一致,自覺維護全國集中統一的證券市場管理體制,貫徹執行國家關於證券市場的方針政策,維護好本地的市場秩序和社會穩定。
(人民網資料)
1996年初,中國股市已經走熊三年,許多股票已跌到極點。春節過後,股市連連跳空高開,宏觀政策也利好不斷。3月30日,央行宣布4月1日起停辦新的保值儲蓄業務。4月1日,國務院批示要「穩步發展,適當加快」。加油打氣的還有兩個交易所之間的較勁兒。6月20日,央行上海分行宣布,歡迎異地券商在滬開辦營業部。上海還推出上證30指數。在滬市的擠壓下,深圳推出30家績優公司相抗衡。此後,深滬大盤全線飄紅,從1996年4月1日到12月12日,上證綜指漲幅達124%,深成指漲幅達346%,漲幅達5倍以上的股票超過百種。兩個領頭羊更是雄糾糾氣昂昂,深發展從6元起步,到12月12日達到20.5元,四川長虹從7元開練,12月上旬漲到27.45元。
從10月起,管理層一團團冷風吹來,連連發布了後來被稱為「十二道金牌」的規定,大致有:《關於規范上市公司行為若干問題的通知》、《證券交易所管理辦法》、《關於堅決制止股票發行中透支行為的通知》等。
十二道金牌其中還有一個:1996年12月16日,經中國證監會同意,上交所和深交所決定從既日起,對在該兩所上市的股票、基金類證券的交易實行價格漲跌幅10%限制並實行公開信息制度。而恰在當天,《人民日報》刊登了特約評論員《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的文章,結果當天絕大部分股票跌在了跌停板上。
5. 證券公司理財產品與銀行理財產品有什麼區別
首先什麼叫理財產品,就是正規金融機構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產品。
首先證券公司理財和銀行理財都是合規金融機構根據監管要求發行的理財產品,主要的區別:
銀行理財由銀行資管理財部門(未來由銀行理財子公司)進行「投資管理」的產品;證券公司理財由證券資管子公司發行的「資產管理計劃」。
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主要有保本固定收益、保本浮動收益、非保本浮動收益等多種類型。未來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產品可以投資上市股票,且不能承諾保本保息。證券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一般是不保本也不保收益的。
其實產品的「風險」如何,主要看產品所投資資產的風險,如果投資的是低風險國債、金融債、貨幣市場工具等,那麼產品風險都比較低,收益也相差不大。
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就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由銀行發行的存款產品和有券商發行的理財產品,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6. 銀行理財產品發展趨勢怎麼樣
理財產品是一種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是商業銀行研究分析了潛在目標客戶群,並在此基礎上,針對特定的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的。銀行只是經過客戶授權後,滿足管理資金的需求,而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承擔,或者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
一、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現狀
我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的迅速發展要追溯到2004年8月,那時候國家出台了相關政策,中國的股市也逐漸回暖,因此為理財業務開拓了比較好的市場環境。隨後的幾年中,理財產品的成長猶如雨後春筍,遍地開花,全國90多家商業銀行不同程度上都開發出本行的理財產品,產品的種類的領域也是各有差異,這些都給客戶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客戶在基本存款穩定的情況下,不妨把一部分閑散資金投入理財,進行資金的最優化利用。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發展呈現出如下特點:
理財的機構多種多樣,商業銀行包括國有商業銀行和私企銀行,以中農工建交五大行為領導的國有商業銀行擁有較多的理財產品,在全國各地的分行也是佔到了所有銀行的76%,但是能夠進行理財業務辦理的並不只有銀行類金融機構,還有證券公司,信託投資公司,基金公司,保險公司等,以及一些涉及投資咨詢,投資理財項目的個體或者集體企業,都在搶奪理財產品這塊大蛋糕。
鄉鎮商業銀行興起迅速,伴隨著的理財業務也如火如荼,居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教育程度也改善地越來越好,人們開始關注理財,因為資金在賬戶里放著,活期存款或者短期定期存款的利率非常低,相比較之下,理財產品的眾多優勢被大家認可,人們願意將錢交給信託機構,用他們專業的知識去理財,同時人們也加強自身的學習,以便能夠在眾多銀行理財產品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
上市公司委託理財的交易量顯著增長,上市公司的流動資金非常大,如果將理財和股指期貨、可轉換債券、黃金白銀價格、匯率結合起來,就能夠為自身創造更多利益,信託機構的發展也離不開上市公司,優秀的理財方案如果得到公司董事會的認可,那麼就可以實現雙贏的局面。
二、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雖說理財產品的發展前景非常不錯,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還是暴露出了不少問題,主要有:
理財產品的種類雖然很多,但是缺乏差異化,客戶去每家銀行打聽,除了收益率的略微差異,其他的幾乎大同小異,沒有新穎的產品,就沒有理財的市場,客戶對銀行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銀行也需要創新自身的業務,才能增強競爭力。
監管制度和內部控制體系的不完善。理財產品具有很大的靈活性,這就要求監管機構嚴格地進行監管,現實中反映出的不少案例說明現階段有很多地方是監管機構力所不能及的,加之銀行的內部控制體系存在漏洞,理財產品的推廣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
缺乏專業的理財師和分析員,因為能夠開展理財業務的機構眾多,這就對理財師和分析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掌握對於銀行、債券、股票、基金、黃金、外匯等的專業知識,具有豐富的行業經驗和管理能力,還要對宏觀經濟形勢和行業內部最新政策及時跟進,對於其他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要經常進行資料的收集和整理,並和本行的業務進行對比,使得開發的理財產品更能夠受到客戶的青睞。
投資者的風險意識較低。理財產品如果是非保證收益的,獲得利潤的空間會很大,但是大多數的投資者是風險厭惡者,不想承擔風險,或者在面臨風險時,沒有足夠的資金和能力應對自如,風險防範的意識相對不足。
7. 證券公司理財和銀行理財的區別
1、出發點不同
銀行推出理財產品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吸納存款,固然它名義上是為投資者提供高於存款的投資渠道,但如果我們換個角度來看,這只是變相的高息攬存。
券商的集合理財,其實質是「客戶資產管理業務」,是券商接受投資者委託,將投資者的資金投資於股票債券等金融產品的一種理財服務。從這個角度來看,券商的集合理財更像是一種理財產品。它能夠根據市場的變化隨時作出變更,在券商保證一定收益的情況下,最後收益的變動幅度相對較大。
2、成本與收益上不同
銀行理財產品則不收取任何手續費,只是極少數產品會在提前贖回時收取一定的手續費。在成本方面,與銀行理財產品相比,券商集合理財是沒有任何優勢可言,只是他們的管理費用和託管費用會低於開放式基金而已。
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基本是固定的,而券商集合理財的宣傳口號是低收費、低風險、高收益。券商集合理財集合在產品說明書中就有明確說明收益率超過多少,超出部分收益將會與券商進行分成。
3、流動性上不同
人民幣理財產品經過大半年的市場磨合後,流動性大大加強,一些銀行在產品設計中使客戶享有提前贖回權,部分銀行也推出了質押和轉讓業務,方便投資者應對急需用錢的情況。券商集合理財的流動性相對較弱,在封閉期內產品不能被贖回,只有到開放期客戶才可自由申購贖回。
4、風險程度上不同
銀行操作人民幣理財產品時,主要從投資目標的選擇上控制風險,債券、央行票據的國家級信用是其安全基礎。而集合理財的風險較銀行說還是高一些,畢竟會有部分資產參與二級市場,而且跟整改團隊的管理風格及模式和也有很大關系,面臨較大的系統性風險和操作性風險。
(7)證券理財產品現狀及特點擴展閱讀
到銀行、證券公司理財需開立相應理財賬戶。一般而言,通過銀行開通的理財賬戶可以辦理儲蓄類產品和銀行理財產品以及基金類產品,大型銀行還可通過銀行系統購買。由於銀行網點分布較廣,通過銀行渠道開立的投資理財賬戶可到銀行櫃台辦理。
證券公司開立的理財賬戶可用於股票(包括A股、B股、H股等)、債券(包括國債、企業債、公司債等)、期貨(包括金融期貨如股指期貨、外匯期貨等,商品期貨如黃金期貨、農產品期貨等)等一系列的投資理財工具的投資。證券賬戶的開立可到各證券公司營業部辦理,需要在交易日內辦理。
投資公司的手續比較方便,一般只需要提供自己的身份證和銀行卡復印件。投資公司也會為客戶定製專屬理財計劃。
理財層次
第一層是有效的、合理的處理和運用錢財,讓自己的錢財花費發揮最大的效果,以達到最大限度的滿足日常生活需要的目的。
第二層是用余錢投資,使之產生最佳的財務收益,也就是錢生錢的層次。
第三層是從財務的角度進行人生規劃,利用現有的經濟財務條件,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人力資源價值,為以後發展做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