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這事,看似簡單,其實深奧。
理財就是生活呀。
你說的那種情況,屬於傳說。目前看是這樣。
如果有人在你耳邊不停的說,那是誤導消費。
日本人,人均7張保單,這話不錯,但是人家那是為了保障,不是為了收益。
買保險,一定要關注的是保障。保險知識理財的一種工具,是最具防禦性的工具,是中長期理財。
存錢保本去銀行,保障風險找保險公司,投資收益去找證券(股票和基金)。
風險和收益成正比,這是鐵律,說無風險賺錢,那時騙子。
況且,講白了一個道理,都說錢生錢,如果大家都錢生錢去了,誰還幹活。
賺錢,一定是自己的事,想不勞而獲,那是不可能的,至於怎樣省錢,守住錢,資產保全,對抗長期的通脹,規避未來不確定的財務風險,那是狹義上的理財。
將下面一段話摘錄給你,洗完更會有幫助吧。這是我最喜歡的,對於理財的解答。
理財 其實是一種生活方式
年輕是資本,年老是財富
將資本轉化成財富,是一輩子的事。
理財是什麼?
是炒股、買基金、投資房產?還是炒黃金、買外匯、再買幾幅外國油畫?若真是如此,我們又何必反反復復言必稱「可持續性」呢?
理財本來是為了讓財務更健康,生活更幸福,讓人的一生在有效的保障之下安然度過。
炒,是對理財的最大誤讀。
單一的金融產品投資蘊含著很大的風險,那進行有效的資產配置就是理財了吧?通貨膨脹高起與資產價格暴跌並行,有效的資產配置未必能完全規避風險,至少在 泡沫破滅的那個階段是如此。
理財是一種綜合的個人及家庭財務規劃嗎?
這個答案最接近教科書,通過長期有效的金融資產配置,確實能夠達到規避風險、資產增值、甚至財務自由的目標。不過財產規劃固然重要,但忽略了職業規劃,人脈投資、以及如果應對極端風險等內容,同樣很難實現財務自由。金融資產投資只能屬於狹義理財的范疇。
廣義上理解,理財不僅是資產的保值增值和財務規劃,更是一種習慣,生活方式,是一輩子的事情。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天賦和資源,在後天的成長過程中通過不斷的教育和外界影響,有些資源得到強化。把資源轉化為財富的過程就是廣義的理財。
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隨時隨地的尋找被低估的資產,將手中的現金轉化成這些資產,以抵抗通貨膨脹,避免財產縮水。
自從金本位的體制解體後,為支持人類不斷擴張的經濟活動,信用創造的速度越來越快,貨幣泛濫成為一種趨勢。長期來看貨幣必然貶值,只是有時快,有時慢,各個地區不同而已。特別是在當前虛擬經濟超越實體經濟的情況下,貨幣資本的增值速度一定會落後於金融資本,完全的持有貨幣不是一個理性的選擇,比較一下20年前的物價和現在的水平就能夠明白這個道理。
可見,狹義理財也就是金融資產配置的過程需要貫穿人的一生,即使不是投資高手,也可以通過尋找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和方法來戰勝通脹。
職業發展也是重要的理財手段,它能給你帶來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在分工越來越細的今天,要想取得職場上的成功,職業規劃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比財務規劃更重要。當然,也可以離開職場,選擇創業,只不過這是風險更高的一種理財行為。可見,投資理財活動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這也是為什麼說理財其實就是一種生活方式。
一個人怎麼對待財富,那麼他也會怎麼對待生活。
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是沖動的還是謹慎的、是勤奮的還是懈怠的、是勇敢的還是懦弱的、是偏激的還是溫和的,不同的心態決定不同的投資理財結果和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中可以窺見人性的復雜,投資理財過程中也是對人性的檢驗,理財同生活一樣,是對人生的磨練。
年輕是資本,年老時財富,如何把資本轉化成財富,這是一個投資理財的過程,將貫穿人的一生。那麼,你准備好了么?
祝好!
㈡ 保險理財靠譜嗎
保險理財雖然靠譜,但是買保險,首要目的在於保障,切不可盲目進行投資理財。
1、理財功能越強風險越大
因為理財是保險的一個附加功能,保險產品的理財功能越強,其保障功能就越弱。然而市面上有不少保險公司為了迎合投資人的心理,過多強調了保險的理財功能。理財型保險產品是一種弱化保障功能、強化收益性的理財產品,主要為萬能型和分紅型的壽險產品,但一般為短期躉繳型。
2、不要盲目追求高利率
尤其是部分保險機構大力發展短期險和高收益的萬能險產品等理財型保險業務,期限多為1年或2年,結算利率達到5%甚至更高,這種產品為追求高收益率,大多配向收益高、流動性低的另類資產,比如不動產、基礎設施、信託等,形成了「短錢長配」的新情況,存在較大的流動性風險。
3、警惕互聯網理財
不過,對普通消費者而言,最大的風險在於信息披露不充分。互聯網保險業務主要是通過消費者自主交易完成,與傳統交易方式相比,缺乏面對面的交流溝通。而網路銷售強調吸引眼球、誇張演示的營銷方式,與保險產品嚴謹審慎、明示風險的銷售要求存在較大差異。
4、理財前看清完整信息
而且部分第三方平台銷售保險產品,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弱化產品性質、混同一般理財產品、片面誇大收益率、缺少風險提示等問題,損害了消費者權益。
注意事項:
1、收益通常與風險是成正比的,市場上絕大部分理財產品都是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的,這種高收益也只是預期收益,背後往往要承擔更高的風險。因此一定要在了解風險承受能力的基礎上挑選適合的產品,並且詳細了解產品的投資方向和風險控制措施,購買適合的產品。
2、特別提醒家庭理財時,不能往往只關注收益,而忽視或輕視對家庭的保障規劃。如果理財金字塔的基座上一旦出現了一個大窟窿、無底洞,財富就會面臨大幅縮水甚至被消耗殆盡。就是說,只有在擁有完善保障的基礎上,再進行投資才是明智的選擇。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保險理財背後的玄機
㈢ 買保險理財產品需要注意些什麼情況
股市持續震盪,在股市有的人或許會賺的盆滿缽滿,有些人或許會血本無歸,這種高風險的投資方式是需要謹慎考慮的,因此不少投資者開始考慮重新配置資產。其中,部分消費者將重點投資理財保險產品,與一般銀行理財產品不同,保險理財是一種集保障功能和投資收益於一體的產品,它在功能、收益、退出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消費者在購買相關產品時要注意保險的細節,掌握步驟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
1、了解產品特性
目前市場上的投資性保險基本包括分紅險、萬能險以及投連險三類,三類產品的投資方向及收益均有不同。具體而言,分紅險產品的投資相對保守,風險低,但收益也相對較低。萬能險產品主要投資國債、企業債、大額銀行協議存款、基金等產品。投資連結險是保險理財產品中相對最為激進的,無保底收益,風險大,當然收益也可能大。
2、警惕高收益陷阱
保險理財產品由於兼具保險與理財的功能,因此年化收益率普遍大多在4%-5%之間。即使是風險較高的投連險,收益一般也在6%-8%之間浮動。目前市場上許多宣稱年化收益率可達15%以上的「保險產品」,多為魚目混珠的P2P包裝產品。保險理財產品的投保者需對此類過高收益保持警惕,注意分辨。
3、慎選保險公司
當我們了解產品特徵時,即保險理財產品的投資回報率與市場環境以及各保險公司的投資策略和能力密切相關。因此,選擇一家可靠的保險公司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來說,在選擇保險公司時,首先要了解保險公司的資金規模是否雄厚,產品種類是否齊全,歷年產品收入如何,服務網路是否便利。其次,還要了解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即保險機構履行賠償或給付責任的能力,保險公司投保的客戶在同一時間點要求保險賠償時,是否有足夠的資金理賠。
㈣ 保險理財需要注意哪些誤區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您好!理財包括保險、儲蓄和投資。所謂的理財就是三者要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去看,保險是最基礎的,它是人和財產的風險儲備基金。但保險的金額占家庭的收入的很少一部份(約佔全年家庭總收入10-15%為宜)。儲蓄是用於日常消費的,而除了上述項目外餘下部分,可以用來投資,使錢升值。但投資是有風險的,為了防範風險,應該根據不同風險級別的投資產品進行合理搭配,降低投資風險,以確保資金的安全。現代的保險產品是把保險和投資結合起來。就是說這類產品在購買保險的同時也包含了部分投資。這類帶投資的保險有三種:分紅型,萬能型和投連型。分紅險是指保險公司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後,將上一會計年度該類分紅保險的可分配盈餘,按一定的比例、以現金紅利或增值紅利的方式,分配給客戶的一種人壽保險。嚴格意義而言,分紅保險不屬於投資理財保險,它是在保險保障基礎上可參與保險公司自身經營的分紅。萬能險,之所以被稱為"萬能",在於客戶在投保以後可根據人生不同階段保障需求和經濟狀況,調整保額、保費及繳費期,確定保障與投資的最佳比例,讓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作用。萬能保險是既有人身或健康保障,又能獲得保底投資的投資型保險產品,是唯一可保證最低投資收益的理財保險產品。
投連險全稱是投資連結保險,投連險集保障與投資於一體,不僅擁有傳統壽險的人身保障,還可以由保險公司集合所有客戶的保費進行大資金投資運作,讓客戶享受到機構客戶的投資待遇。
因此,在選擇理財保險產品時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確定。
㈤ 在銀行買保險理財產品注意事項有哪些
如今,銀行已然成為保險公司銷售產品的主要渠道之一,不少消費者都偏愛購買銀行的保險理財產品,以獲得保障和收益。對於在銀行買保險理財產品的消費者來說,應注意保險的本質、收益、保障期限等細節,以免得不償失。保險公司哪家強,我剛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最新榜單!全國十大保險公司排名
銀行保險姓「保」不姓「銀」
銀行作為一家兼業代理機構,只負責代理銷售保險,其他售後服務、理賠事項統統由保險公司承擔。但在實際操作中,銀行代理的保險產品往往被冠以某某理財產品之名,這可能會使客戶產生「銀行保險」是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的幻覺。因此,客戶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前一定要問清楚是誰推出的,確保自己買的是想要的產品。
繳費期限不等於滿期時間
繳費期限與滿期時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滿期時間一般比繳費期限要長。因此,客戶在選購銀行保險產品時必須問清楚滿期時間,也就是最後領錢和合同終止的時間。
巧用猶豫期保障自身利益
猶豫期也稱冷靜期,一般為10日。在猶豫期內,客戶應仔細閱讀保險條款,確保自己對於產品特性、利益分配、滿期時間、退保方式、保險責任等問題有全面的了解。如果對在銀行已辦理的險種不滿意,客戶必須在十天猶豫期內辦理退保手續,過了十天猶豫期再退保,就會有較高的成本損失。那麼如果買錯了保險,要不要退保,退保的話怎麼退才能不虧錢呢?最新攻略!買錯保險退保退錢流程和注意事項!
預期收益並不一定會實現
在分紅收益方面,雖然合同上都會以高、中、低三個層次的收益來進行演示,但這僅僅是基於以往數據的推演,並不代表實際收益,保險公司的最終分紅取決於公司當年的收益水平。
保哥提示:在銀行買保險理財產品注意事項有哪些?通常情況下,銀行保險理財產品的本質、繳費期限與滿期時間的區別、猶豫期的使用、預期收益的承諾等內容均是購買銀保產品的消費者們需要注意的事宜,這些關繫到您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