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覺都重要。雖然產品同質了,但還是有各種的特點的,保費也是有高有低的。另外不同公司的運作及管理能力也是不一樣的。服務當然也更重要,如果服務都做不好,估計離被淘汰也不遠了,除非是國企……
② 保險產品同質化分析
世界上所有的保險公司都是靠譜的,政府是不允許倒閉的,保險公司如果經營不善,政府一定會出面讓大公司收購小公司,而不會讓保險公司倒閉。國外的保險公司生存已經一百多年,不可能因為內地居民買得多了就破產;國內的保險公司亦然。
一切回歸到需求層面。並不是說香港保險或新加坡保險都好,如同進口葯未必好一樣。如果經過專業的保障需求分析,你的壽險保額需求只有二三十萬,絕對沒有必要去境外買保險;但現在一般的中產階級家庭,二三十萬的保額是遠遠不夠的,需要考慮性價比更高的選擇。葯本身沒有好和壞,只有對不對症。
境外保險為什麼會便宜這么多?還有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保險費率。香港是全世界安全指數最高的城市之一,發案率之低排名世界前列。香港醫療制度健全,也為其加分不少。因此,世界再保公司對香港的評級非常高,基礎保障費率非常便宜。而中國的安全指數和醫療制度,大家都很清楚,費率當然會高。
至於為什麼國內保險公司說香港保險或其他境外保險不靠譜,就像A葯廠的醫葯代表說B葯廠的葯不好,國產葯的醫葯代表說進口葯不好,進口葯的醫葯代表說國產葯不好一樣。這些都是很正常的,屁股決定腦袋。所以,才需要醫生來判斷需要用哪種葯,對嗎?
最近還有不少朋友問另一個問題,這兒一並作答了。不斷有朋友在問,大家所談的保險產品的性價比,為何如此之高;也不斷地看到有朋友在朋友圈裡轉發文章,為何香港保險性價比上優於國內保單。
對於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將從精算角度進行分析,讓大家有更清晰的認識。同時給出在香港和在國內買保險兩套不同方案。
1.監管環境不同
國內的保監會喜歡「大包大攬」,而香港的保險監管機構是「抓大放小」,只管兩件事情:一是誠信、合法經營;二是償付能力。
國內的保監會管什麼呢?保險公司計算費率的依據,也被列入監管范圍;甚至連險種的分類都要按照保監的條條框框來設置。
前段時間,很多客戶朋友說,國內找不到單賣的重疾險。事實上,並非找不到,在許多06、07年之後成立的健康險公司大都有此類產品。關於重疾險單不單賣,這兒還有一個讓業界很無奈的典故。
在國外,大多數單賣的重疾險,自然而然包括死亡責任(即壽險保障),這是一種人性化的關懷:重疾險一般較貴,會消耗投保人較多的財務資源,如果受保人因非重疾原因死亡,而得不到理賠,顯然是不人性化的。所以,在中國引入重疾險時,也是這樣考慮的。
但是,中國保監看到這樣的產品申報,批復是:含有壽險責任,就應該分到壽險;含有重疾責任,就要分到健康險。你一個產品,即有壽險責任,又有健康險的責任,究竟怎麼分類呢?
無奈,業界不得不把一個產品分為兩個產品:主約為壽險或一個兩全保險(死了也賠,沒死到一定期限把保額返還);而附約是一個重疾險。主約和附約不可拆分,不可單售。例如*邦的「守御神」、「守護神」,當年I~G的「家庭支柱」等。其實這些都是「有中國特色」的單賣重疾險。(奇怪的是,x壽的康X系列產品卻不需要受此限制,這可能是中外合資壽險公司的非國民待遇?)
再舉一個例子,稍有保險常識的人都了解,在內地給未成年人買保險,保額不能超過10萬元。這種監管制度的理論基礎是道德風險,即沒有自我保護能力的未成年人,死亡保額太高,可能會導致極端情況(指的是一些沒有底線的父母),這在保險史上的確發生過。但時致今日,大多數發達國家防範這種道德風險的方式是:孩子的保額不得超過父母的保額,有的地區是不得超過父母保額的一半;如果有多個孩子,給一個投保,必須大家都投保。這些措施,已經能有效地防範道德風險。
所有海外地區限制孩子保額的,據了解,只有多年之前的台灣(現在沒關注過了)。只能「惡意揣測」,台灣的保險法也是中文的,所以「借鑒」起來比較方便。
正是在這種教條的監管模式下,保險公司的盈利能力、創新能力都大打折扣,產品的同質化都極為嚴重(所以,有的客戶讓推薦幾個國內的保險產品,其實也不知道怎麼回答,都大同小異,只要把握大方向就差不多了。)。大家看到的都是同質化產品的不同包裝而已。
在香港,由於監管機構的抓大放小,保險公司往往更有活力,盈利能力遠遠強於國內保險公司,因此產品設計更為個性化。
2.社會發展程度不同
大家可能有所不知,保險公司的費率,往往是以再保險公司的費率為底價的,甚至連承保條件都要受再保險巨頭的影響。例如曾經服務過的IN*集團,收購國內的太X洋安X保險公司之後,立即將「續保終身」的醫療險在大陸停售,原因是再保公司對中國的安全指數極不放心。
事實上,大陸的保險公司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家有保證終身續保的保險產品。什麼是「保證終身續保」?即保險公司如果承保你一年的終身保障,今後無論你的身體如何變化,只要你肯終身交保費,保險公司就承諾終身提供醫療保障。
可以說,在發達國家買保險,醫療險沒有不保證終身續保的。因為醫療水平不同,大陸的醫療險保額普遍非常低,住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③ 銀行理財產品同質化導致什麼風險
銀行理財產品同質化風險:
1.理財產品同質化嚴重 片面誇大收益隱瞞潛在風險
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數量的激增,看似設計「花樣百出」,實則同質化日趨嚴重,且不同銀行間的地盤爭奪戰也呈白熱化。在考核壓力驅動下,部分銷售人員為了提高業績,向投資者片面誇大產品收益,隱瞞潛在風險。
2.小銀行理財產品猛增萬億 整體風險加劇
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由銀行自行決定,而隨著銀行攬存的競爭加劇。朱夏蓮認為,資產規模較小、抵禦能力較弱的銀行主導理財產品的發售,表明整體的理財產品風險在上升,流動性風險是理財產品面臨的最大的隱患,但產品的信用風險依然不可忽視,她認為,大量的信貸類資產偽裝成非信貸資產的問題仍然存在。
3.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鮮有5% 長相廝守更劃算
④ 為什麼保險更新換代那麼快
因為保險是商品,就像手機一樣,隨著市場和用戶習慣的變化而不斷的更新迭代。-十步讀財
⑤ 在保險行業同質化嚴重的今天 平安如何性差異化 達到行業領先的優勢
保險也要品牌,平安就是在做大做強,成為這一行業的代名詞。
任一行業都有突出的品牌,都有大家公認的品牌,平安就是在走這條路
⑥ 面對目前保險產品的同質化問題,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案及分析
產品同質化,那麼服務永遠不會同質化
比服務比態度
⑦ 保險公司面對同質化的產品和市場,應如何走出價格泥潭
很簡單,拼服務,改變國內保險公司往往以價格為導向的銷售模式,從服務入手:
1、大量做市場調研,研究客戶需求,開發新的更加貼近客戶需求的保險產品;
2、提高人員整體素質,一要提高保險從業人員的進入門檻,二要加大日常業務及個人素質的培訓力度;
3、從售前到售後的服務體系建設,制定嚴格的客訴體系;
以上幾點只是本人拙見,不足500字,不過綱要是這樣的,你可以適當增加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