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論我國保險業的誠信建設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先進的誠信文化是保險業的根基,而保險行業核心價值理念則是誠信文化的精髓。「守信用、擔風險、重服務、合規范」這十二個字蘊含著保險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價值取向,深刻影響著保險從業人員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規范。要把誠實守信貫徹到內控管理各環節之中,建立起嚴格的信用管理體系,以誠信贏得客戶、贏得市場、贏得競爭。
信息化是整個保險業信用體系建設的基礎與前提。依託中國保險信息技術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建立保單登記系統,實現對全國范圍內所有保單信息的集中動態登記。通過整合全國車險信息共享平台、研發車險反欺詐信息系統、完善保險機構和高管人員管理系統、改進保險中介監管信息系統,搭建統一的保險業信用信息平台,推動信用信息標准化建設。
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是社會信用體系運行的核心機制。在發揮誠信的正向激勵作用的同時,發揮法律和市場對失信行為的雙重懲戒機制,嚴厲懲處市場主體的失信行為,使失信的企業和個人付出昂貴的代價,使失信者對交易對方的失信轉化為對全社會的失信,使失信者一處失信、處處受制約,失去活動空間和立足之地。
當前,保險行業失信行為最為突出的是銷售誤導和理賠難,必須繼續下大力氣加以整治。下一步,要全面推進壽險銷售誤導治理,扎實開展財險理賠難治理,對保險欺詐、制售假保單、騙保騙賠、非法集資等嚴重擾亂保險市場秩序的行為開展專項治理,加大查處力度。
Ⅱ 比較講誠信的保險公司有哪些
保險公司基本上都比較講誠信,看你做什麼?一般都是按合同走的
Ⅲ 急急急急徵文~保險公司關於「誠信、專業、價值」--從何做起的論文。
我們公司關於這個主題的人已經講了有10來個~都掛內網了
1.我對公司誠信、專業、價值的理解。
無論是對與一個公司或一個個人來講誠信是本,對人以誠信,人不欺我;對事以誠信,事無不成。
內不欺己,外不欺人。
這是一個專業化的時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細,越來越明確,任何人都只是有一定素養的某一個領域的專業人士,而根本不可能成為一個全才。更何況現代社會的發展突飛猛進,日新月異,新觀念,新知識,新思維不斷沖擊人們的大腦。如果注意力不集中,不專注一行,不鎖定目標,飄忽不定就會迷失,談何卓越價值。專業水準決定職業化的程度,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專業化,是社會的進步與需要。
不斷提升自己專業化的價值。無論是綜合素養還是經營管理水平,專業化無疑是一種方向,也是一種價值的必然要求。
1、 所謂的專業是指,把生命賭注於工作的人。
2、 所謂的專業是指,對自己的工作覺得自豪的人。
3、 所謂的專業是指,工作時能掌握先機的人。
4、 所謂的專業是指,工作穩重的人。
5、 所謂的專業是指,工作時以目標為中心而不是以時間為中心的人。
6、 所謂的專業是指,朝高目標邁進的人。
7、 所謂的專業是指,對結果負責任的人。
8、 所謂的專業是指,所得的報酬依成果而定的人。
9、 所謂的專業是指,認真工作的人。
10、所謂的專業是指,經常自我提高能力的人。
2『誠信就是誠實、守信,即,以「己之誠實」換「他人之信任」。在我國傳統文化中,「誠信」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商無信不盛,市無信不興。社會無信,難以發展。加強誠信建設對於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保險不同於可樂、橙汁、房子和汽車等產品,其產品功能、特點相對虛化,加之保險合同通常是一份辭令冗長的法律文書,更給普通消費者的認知帶來了障礙。諸多市場調研報告結果均顯示: 銷售人員的服務質量與公司口碑因素,成為不同保險公司、品牌之間形成差異的主要誘因,也是直接影響消費者的品牌認同及購買意向的基本點。因此,保險公司以讓消費者放心、安全為訴求,口碑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在社會公眾中樹立良好的公司形象,誠信建設是品牌管理中關鍵的一環。
此次總公司發起的「核心價值觀大討論」中,以誠信為先,目標是以思想轉型推動行為轉型,提倡員工個人強調發展業務要以誠信為根本准則,對客戶要真誠相待,杜絕誤導、欺瞞現象等失信行為,提供全面到位的服務,各項工作要按照法律法規和合同條款的規定,及時、准確、高效地完成。
3.人際關系學先驅威廉斯通過調查發現,公司員工工作的主要動力在於得到承認和尊重。然而,不管是要承認還是尊重一個人,其前提是對他(她)有充分的了解。如何加深員工之間相互溝通,我個人理解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建立健全規范公司會議系統。通過晨會、辦公例會、座談會、交流會等形式,一方面使公司各種指令、信息及時上傳下達,相互協調;同時讓員工有機會在一起交流心得與經驗,增進了解和信任,通過雙向交流和信息互動反饋,使內部溝通渠道暢通無阻,使大家能步調一致,目標統一,彼此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
2、建設企業文化,樹立全員溝通理念。利用分公司內網、晨會等不同形式的載體,把公司經營動態進行有效匯總,整合公司信息,統一全體員工思想;同時,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增設公司閱覽室,讓大家在工作之餘有機會聚在一起學習溝通,豐富職業精神生活,創造人人能溝通、時時能溝通、事事能溝通的良好氛圍。
3、開展各項活動,加強員工之間相互溝通。定期組織員工開展如登山、運動、參觀等集體活動感受公司和諧文化,增進員工之間的相互溝通。
內部溝通對於公司來講具有重要意義,它對職能部門之間的協作配合、員工共識的實現、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增強,培育以「誠信·專業·價值」為核心的新型文化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為企業實現人本管理奠定基礎。上述是我對公司核心價值觀的一點個人理解,不到之處還請大家指正,謝謝大家!
Ⅳ 加強我國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的思考 信息系統建設
一、近年來我國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所取得的成績
(一)保險信用法制建設有所加強
一是《保險法》強調了誠實信用原則在保險業發展中的突出地位。修改後的《保險法》著重突出了對誠信原則的保護和運用。在總則中增加了一條「保險活動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作為第5條;在分則中也對保險市場的各行為主體圍繞誠信原則進行了規范。二是相關法規充分體現了誠信原則。如《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暫行辦法》中規定,「不得對客戶進行欺騙、誤導和故意隱瞞」;《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管理規定》中規定,高管人員不得「進行虛假宣傳,誤導投保人、被保險人、損害被保險人利益」等等。保險信用法制建設的加強為我國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保險誠信體系建設初步展開
作為保險業發展的基石,誠信日益受到保險業內的重視,誠信體系建設也已初步展開。2003年全國保險工作會議強調,「越是加快發展,越要注重誠信,搞好服務,樹立良好的行業形象」。全國各地保監辦、保險行業協會圍繞保險誠信體系建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三)保險誠信經營理念得到認同
各保險公司在經營理念中,均能突出強調誠信。如中國人保幾十年來秉承「穩健經營,篤守信譽」的經營思想指導業務發展;中國人壽以「誠信負責,穩健發展」為企業宗旨;泰康人壽認為「誠信在保險行業至高無上」;新華人壽在各分公司、中心支公司建立「信用體系建設實施小組」,領導公司的信用體系建設;平安保險公司經國際權威機構認證,獲得了AAA級信用等級證書。由此可見,誠信在保險業發展中具有核心地位的理念已為保險業界廣泛認同,這為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奠定了基礎。
(四)營銷員的誠信狀況有所改善
保險營銷員曾一度以總體素質較低,誠信水平不高,社會形象較差出現在社會公眾面前。經過近年來的治理,營銷員的誠信水平有所提高,誠信狀況有所改善,誤導、欺瞞現象明顯減少,失信行為初步得到控制。營銷員隊伍數量龐大,且直接面對公眾,因而可以說他們的誠信狀況從某種意義上代表保險行業的整體誠信水平。營銷員的誠信狀況好轉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國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已初見成效。
二、目前我國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分析
(一)存在問題
1.造假問題屢禁不止。假數據、假賬本、假報表、假保單、假收據現象在保險經營過程中屢見不鮮。保監會自成立以來,始終將打假作為一項重要工作,2002年甚至開展專項「打假」活動。盡管如此,造假問題並未得到根本性解決。
2.惜賠現象時有發生。一些保險公司理賠手續繁瑣,服務不到位,個別案件拒賠不合理,客觀上表現出惜賠現象,在客戶中造成不良影響,在社會中形成「投保易、索賠難」、「收款快、賠款慢」的惡劣印象。
3.誤導問題並未根治。由於營銷機制的不完善,營銷員誤導問題只能在某種程度上有所減輕,實質上並未得到解決。尤其在一些中小城市,在一些風險意識、保險意識、投資意識較差的客戶中,誤導、欺瞞現象並不罕見。
4.道德風險防範困難。近年來,我國保險知識普及程度有所提高,但有的人在了解保險後,竟打起了騙保騙賠的主意。投保時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現象屢見不鮮,騙賠手段更是五花八門。2002年以來,發生在全國各地的「車貸險」騙賠案使財產險公司蒙受了巨大損失;而在壽險方面,一些邊遠地區的保險公司被迫停辦醫療險正是因為無力解決投保人無病卻常年稱病住院問題。
(二)原因分析
1.社會信用基礎薄弱影響了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處在剛剛起步階段,徵信數據採集困難,數據開放沒有明確規定,信用資料資料庫建立滯後,信用法規缺乏,失信行為得不到有效懲治。薄弱的社會信用基礎勢必影響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
2.保險信用法規建設滯後阻礙了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盡管我國保險信用法制建設有所進展,但與現實的保險經營活動相比仍顯滯後及不完善。高速發展的保險業帶來許許多多新現象、新問題,有些問題是直指誠信的,比如「回佣」。一方不「回佣」,而另一方「回佣」,客戶就會被奪走,從而造成遵紀守法卻遭受了損失,違規失信卻增加了收益的局面。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勢必助長失信毀約的歪風蔓延。
3.保險誠信管理制度缺失制約了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制度缺失一方面表現為剛性管理制度缺失;另一方面則表現為必要信息採集制度缺失。剛性管理制度缺失削弱了誠信的制約機制。人性弱點是天然存在的,商務領域僅僅靠道德良心是不夠的。如果沒有剛性的信用管理機制,管理者就不得不為人的素質及品質傷腦筋。如營銷員挪用保費問題,如果沒有制度能保證營銷員不接觸現金,那麼這個問題將永遠存在。信息不對稱則客觀上為失信行為提供了條件。對於保險人來說,投保人的每次投保資料都是新的,其真實准確與否無從評估。在廣州的「車貸險」騙賠案中,曾經發現一家保險公司的6個支公司同時為一部車辦理了保證保險。廣州保監辦在一份調研報告中指出,「車貸險」騙保之所以能夠得逞,其中一項重要原因是「各保險公司尚未共享有關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的投保人及汽車經銷商的信息,保險公司各自為政,給投保人騙貸或一車多貸以可乘之機」。對於投保人來說,由於信息披露不充分,投保人無法掌握保險公司的真實經營狀況,無法比較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只能道聽途說地片面了解保險。
4.保險公司經營管理體制陳舊落後不利於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目前國內一些保險公司的經營思想仍停留在盲目擴大保費規模上,上級公司對下級的考核體系突出強調保費收入。完成保費收入指標(且不論這個指標是否經過科學測算,是否實事求是)不但有物質獎勵,還可能加官晉爵,否則,就會遭到懲罰,甚至丟掉「烏紗帽」。同時,基層公司可支配的費用也僅僅唯系於保費收入,多收多花,少收少花,不收不花。這種政策導向驅使基層公司以保費規模最大化為首要經營目標,為達目的,在競爭中任意抬高手續費、降低費率,弱化對營銷員的誠信教育等.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