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保險 > 中國保險人物四十年四十人物

中國保險人物四十年四十人物

發布時間:2021-09-10 05:27:34

保險公司最受感動的人物

09年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要在2010年02月揭曉這是浙江省的感動人物你可以參
考一下
01號湯民
事跡:在杭州生活了20多年,原杭州市鐵路局大修隊合同工湯民靠經營一家小糧油店每月兩三千元收入維持著一家三口的生計。租住在10平方左右的房子里,生活條件極為普通的他在一次出差途中因去醫院看感冒結識了身患重症無錢醫治的周維,當場毫不猶豫拿出一萬塊錢資助周維治病,此後還一直關心著她的病情。得知在當地無法醫治後,湯民在杭州四處奔波詢問,終於找到了可以醫治周維重症的醫院並將她接來杭州治病。
02號抗台英雄群體(已故)
事跡:在今年防禦和抗擊「莫拉克」台風過程中,桐廬縣新合鄉鄉長陳柱平、副鄉長鍾偉良,奉化市石門村村委會主任毛文國深入一線指揮,在抗台一線因公殉職。省政府決定追認陳柱平、鍾偉良、毛文國為革命烈士。
03號林萍
事跡:2009年5月5日,42歲的林萍把48%的肝臟捐給了同村小女孩——8歲的徐潔,將即將枯萎的花朵從死神手中搶了回來,而這對「熟悉的陌生人」經過了漫長的10小時的手術也成為「肝膽相照」的「親人」。隨著「林萍無償捐肝救女童」的事跡被國內媒體報道、轉載,這位保險公司普通職員身上體現出來的大愛,感動了寧波,感動了浙江。
04號徐立科(已故)
事跡:徐立科在山區教育工作者的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和無限忠誠。生前,他被山區的群眾愛戴,群眾親切地稱他為「阿科校長」。2009年2月28日晚,由於積勞成疾,突發腦溢血,經搶救無效不幸殉職,年僅42歲。在徐立科病重住院的10天里,每天自發前去看望的群眾均有上百人。3月3日清晨,在他去世後下葬這天,上千名群眾自發為徐立科送行,很多人為英年早逝的徐校長失聲痛哭。
05號李校堃
事跡:今年初,李校堃主持申報的《細胞生長因子葯物基礎與工程技術研究》項目獲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填補了浙江醫療衛生系統在全國醫療衛生行業最高科技獎一等獎的空白。
06號石進才
事跡:「幫助別人,也就是我的快樂。」15年來,石進才老人化名「希望」,和家人一起,捐獻了40多萬元資助了100餘名貧困學生。並逐家走訪本地知名企業家和家道殷實的家庭,募集到助學款348萬元,結對了586個名貧困學生。
07號張啟標
事跡:去年「5·12」大地震發生後,張啟標心系災區,堅決要求參加省交通廳抗震救災小分隊,在災區連續奮戰14個日夜,為災後橋梁建設和修復加固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得知湖州市組建援建青川指揮部後,又主動請纓,第二次奔赴極重災區青川縣。今年5月,因長時間超負荷工作導致積勞成疾,累倒在工作崗位上。
08號閱兵群體
事跡:2009年10月1日國慶閱兵式上,來自浙江的章嫻、樓國強和劉相在各自的崗位上用精湛的表現展現了浙江兒女的風采,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浙江精神」。
09號沈漢梅
事跡:「媳婦孝敬婆婆是美德,婆婆照顧媳婦更不簡單!」這個被村民們稱贊的好婆婆就是沈漢梅。沈漢梅十年如一日照料生活無法自理兒媳的感人事跡在當地被傳為佳話,她用白發人照顧黑發人的至親之舉感染和教育著越來越多的人。沈漢梅被評為嘉興市首屆道德模範,入選2008年中國好人榜,並於今年成為全國道德模範評選候選人。
10號雷玲玲
事跡:在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第9天,19歲的她在一次車禍中下肢截癱。大學4年,她沒能坐在課堂上聽過一堂課,在同學的幫助下,艱難完成了學業。如今,走出校園不久的她,風風火火地開起了網店,闖出了一條新的人生之路。
11號徐菊英
事跡:上虞章鎮鎮龍江村村民徐菊英用她的堅強感動著虞舜大地:新婚僅半年,丈夫意外遭遇車禍,造成高位截癱,她始終不離不棄,22年如一日精心守護著丈夫,還含辛茹苦地培養了一對雙胞胎兒子雙雙考入大學。
12號張金建(已故)
事跡:被譽為「楓橋經驗」踐行者的張金建在今年年初的一次見義勇為行動中不幸失去了生命。作為諸暨市楓橋鎮海角村治保、調解委員,流動人口管理員的張金建多年來工作認真負責。
13號徐文仙母女
事跡:皮肌炎、股骨頭壞死、強直性脊柱炎,無論誰攤上一種,都猶如走到了鬼門關,12歲的徐佳藝卻被這三大病魔相繼纏身。1000多個日日夜夜,徐文仙背著女兒踏上萬里求醫路。為了讓女兒堅信陽光總在風雨後,徐文仙買來很多勵志書讀給女兒聽。
14號朱建成
事跡:大山深處。45年。朱建成拉扯著無數個孩子的手,踩著泥濘的山路,守著一所山村小學,點亮一盞燈。獨特的復式教學課上他是老師,孩子們中午回不了家時,他是炊事員,校舍改建,他是工地上的監工,學校建成,他又把綠化校園的責任挑在肩上。
15號董忠岳
事跡:作為「舟山市道德模範」的嵊泗縣菜園鎮青沙村村民董忠岳,2000年,他接手東北一個工程後聘請了80多名工人,不料工程半途擱淺,工程單位拖欠他工程款共計170多萬元,其中工人工資就有110多萬元。為償還欠工人的工資,8年多來,老董心懷誠信嘗盡千辛萬苦,一家人四處打工還債。現在,背著沉重債務的老董還在忙著四處承接工程,等到今年最後一筆工程款結清之後,他將支付完所有欠工人的工資。
16號郭文標
事跡:郭文標,浙江台州溫嶺市的一位普通漁民,他三十年如一日,義務守護著自己熟悉的那片海域,驚濤駭浪中,他成功處置了近百起海上險情,奪回了數以百萬計的財產和數百條瀕臨絕望的生命,被沿海群眾稱為「平安水鬼」、「海上救護神」。
17號援建夫妻
事跡:他倆都是「80」後的一代人,先後來到地震極重災區四川省青川縣營盤鄉,丈夫支援災後重建,妻子支教;他倆把新房安在援建工地的板房裡。小夫妻倆夫唱婦隨,共同投身災後重建工作,當同齡朋友們在物質條件充裕的城市享受生活時,他倆卻在條件艱苦的地震災區書寫不一樣的青春。
18號楊曉麗
事跡:多年來,曉麗不向命運低頭,堅持帶著母親上學,得到了社會的好評。2008年3月18日,在楊曉麗同學的積極發起和倡議下,麗水職業技術學院「曉麗愛心傳遞站」正式成立。它成為曉麗愛心傳遞站和貧困地區之間溝通與交流的橋梁。
19號張獻斌(已故)
事跡:張獻斌紮根基層、愛崗敬業,三十年如一日,奮斗在條件艱苦的山區農業生產第一線;他心繫群眾、服務群眾,無償墊資金和物資助農戶發展生產,死後留下了欠53名村民8萬多元的賒款條。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❷ 中國保險十大風雲人物

2000年各類十大新聞
浙江公布「工商整頓大會戰」十大要案2001-0720
2001年世界十大技術與商業趨勢2001-05-28
第四屆「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評選揭曉2001-05-24
第三屆全國十大傑出進城務工青年評出2001-04-29
首屆「中國十大傑出母親」評選揭曉2001-04-26
中國十大「最受關注企業家」揭曉(附名單)2001-04-26
「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官」評出2001-04-25
人民網:本屆奧斯卡十大花邊新聞2001-03-27
國家工商局公布十起制售假冒偽劣農資典型案2001-03-20
「2000年中國IT十大風雲人物」揭曉2001-03-14
工商公布打假維權十大案例2001-03-10
中科院表彰十大女傑路甬祥院長稱她們是科技界中聖潔的「女神」2001-03-09
2000年中國個人壽險十大賠案2001-03-02
全國十佳女職工揭曉全總紀念「三八」節並表彰十佳女職工2001-03-02
中國股市十大丑聞2001-02-27
2000年基礎件行業十大新聞2001-02-23
《科技日報》評選出二000年中國十大高技術產業新2001-02-14
法學教授眼中的《公司法》十大問題2001-02-12
2000年度中國十大質量新聞評選揭曉2001-02-06
2000年中國產業經濟十大新聞2001-02-05
2000年中國投資十件大事發布2001-02-05
回眸2000中國經濟通俗十大演義/zw/ztzl2001-02-02
2000年中國農業十大新聞日前評出2001-01-19
科技部公布去年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2001-01-18
《中國評論》評出2000年兩岸十大新聞
2000年鄉鎮企業十大新聞和新聞人物揭曉2001-01-16
百年十件經濟大事2001-01-13
2000年國際經濟十件大事2001-01-11
中國保險業2000十件大事2001-01-06
香港讀者評出特區政府施政最滿意的十件大事2001-01-05
485位院士評選出2000年中國和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01-01-05
[中經網]2000年國內經濟十件大事2001-01-04
2000年中國電信市場十大焦點2001-01-03
新千年科技十大問題2001-01-03
二000年中國十大科技新聞評出2001-01-03
新世紀將對人類產生重大影響的十大科技趨勢2001-01-03
中國首屆經濟年度十位人物2001-01-02
2000中國十大文娛新聞2001-01-02
人民日報編輯部評出2000年國內十大新聞2001-01-01
2000年度「中國企業十大新聞」2000-12-30
法制日報與中央11家主要新聞單位共同評選出2000年中國十大法制新聞2000-12-29
2000年十大名人官司2000-12-29
2000中國醫葯科技十大新聞揭曉2000-12-29
2000年美國華人十大新聞2000-12-29
2000年國際十佳運動員2000-12-29
2000年中國證券市場十大新聞2000-12-28
「中國十大公訴案件」評出2000-12-28
2000年中國十大經濟新聞2000-12-28
新華社評出2000年中國十佳運動員2000-12-28
2000年十大教育新聞揭曉
《解放軍報》評出十大國際軍事新聞
年終特稿:2000年十大「蛀蟲」
新華社評出2000年國際體育十大新聞2000-12-27
美國《時代》周刊評出2000年全球十佳工商新聞2000-12-27
2000年國內十大並購
人民日報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聯合評選2000年十大國際新聞2000-12-26
2000年中國旅遊業10大熱點
《北京青年報》與國內35家新聞媒體聯合評出2000年國外十大焦點人物12-25
新華社評出2000年十大國內新聞12-25
美《科學》雜志評出2000年十大科學成就12-25
2000年國內十大劫難回放12-25
新華社評出2000年十大國際新聞12-21
2000年度中國十大新聞揭曉12-19
具體的鏈接地址下面有自己進去查吧
參考資料: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❸ 2009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原中央軍委辦公廳顧問、鄧小平同志夫人卓琳。
1937年,卓琳離開北平,轉到延安。 1939年認識鄧小平並與鄧小平結為連理。為了支持抗日,鼓舞士氣,卓琳跟隨鄧小平不避炮火連天。從太行山到大別山,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鄧小平率領部隊每解放一個地方,卓琳隨後就帶著孩子們也趕到那裡。 卓琳在解放後,鄧小平成為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後,依然默默無聞甘當無名英雄,遵循著黨的原則,有著共產黨人不可動搖的信仰。 在十年文革動亂中,卓琳陪伴鄧小平在江西度過流放生活,1997年鄧小平逝世後,她仍然以頑強精神,赴港見證香港回歸。細心的人可以發現:卓琳與她的丈夫鄧小平同樣是農歷牛年逝世,逝世同樣是九十三歲…… 在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她毅然把個人的積蓄10萬元全部捐給汶川大地震災區人民。
頒獎辭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卓琳的頒獎辭:彩雲之南的才女,黃土高原上的瓊英。攜小平手五十八載,硝煙里轉戰南北,風雨中起落同隨。對她愛的人不離不棄,讓愛情變成了信念。她的愛像一個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堅定、溫暖與攙扶。
評價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陳淮這樣評價她: 不動搖,一生不動搖,歷盡滄桑絕不動搖。不是因為她是誰的夫人,而是因為她是一個不可動搖的人。 陳小川:她默默地站在一位時代偉人背後,用堅定的信仰和深深的愛,支撐著偉人度過劫波,支持著偉人創造新時代。在近30年中國崛起的歷史記錄中,應該有她重重的筆墨。
編輯本段宋文驄 壯志凌雲
人物事跡
宋文驄(1930.3.26-),飛機總體設計專家,殲10飛機總設計師。原籍雲南省大理。
1960年畢業於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現任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首席專家、型號總設計師、自然科學研究員。 20世紀60年代初,宋文驄就和同志們一同首創了我國飛機設計第一個氣動布局專業組並擔任組長,開始了對飛機新式氣動布局的深入研究。 80年代中後期,上級發文提出要研製一種適合我國空軍2000年以後作戰環境的殲擊機,並列為國家重大專項,代號為「十號工程」。56歲的宋文驄,被國防科工委正式任命為殲-10飛機總設計師。 今年,殲-10在國慶閱兵中大顯身手,讓世界矚目。這是我國自行研製,具備當今世界先進水平的新一代、高性能、全天候戰斗機。隨著殲-10 飛機的研製定型和裝備部隊,我國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戰斗機設計技術。 200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60周年盛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這里。上午11時11分,由空軍151架飛機組成的空中梯隊准時飛越廣場上空,由我國自行研製,有著自主知識產權的"殲-10"戰斗機編隊驚艷亮相,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殲-10的橫空出世,令中國成為全球第五個能夠獨立研製第三代戰斗機的國家。
頒獎辭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宋文驄的頒獎辭: 少年傷痛,心懷救國壯志;中年發奮,澎湃強國雄心。如今,他的血液已流進鋼鐵雄鷹。青驥奮蹄向雲端,老馬信步小眾山。他懷著千里夢想,他仍在路上。
評價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 杜玉波這樣評價他: 五十載春秋風華,二十年丹心鑄劍,他的心血和靈魂全部默默傾注給了共和國的藍天衛士,熔做了他的體,化作了它的魂。 紀寶成:終於,中國的藍天上翱翔著可以與先進國家水平媲美的戰斗之鷹,這是中國製造。他以赤子之心,蘊持偉力,鑄就祖國藍天的龍魂。
編輯本段阿里帕·阿力馬洪 母愛最真
人物事跡

這是中國最西北的一個小縣城。連日的降雪給這片廣袤的草原披上了銀裝,氣溫也驟降到了零下30多度。2009年12月10號上午,回族青年王作林急匆匆從一百多公里外的村裡趕回了清河縣城,看望他病重的維吾爾族媽媽——阿里帕老人。 這個普通的院落,是王作林和他的18個不同民族、不同血脈的兄弟姐妹們一起長大的地方。如今,他們已各自成家立業,但這個寧靜的小院和70歲的老母親阿里帕一直是他們心中最大的牽掛。 和所有的家庭一樣,全家福記載著一家人最幸福的時光。 1963年,阿里帕已經是6個孩子的母親,丈夫阿比包在縣公安局工作,加上弟妹,10口之家的生活全靠著丈夫每月45元的工資支撐著。生活拮據但日子過得卻其樂融融。可是就在這年冬天,和阿里帕一牆之隔的哈薩克鄰居亞合甫夫婦不幸相繼去世,撇下了3個不滿十歲的孩子。 阿里帕看到這三個失去父母的孩子十分可憐,就把他們接回了自己的家。阿尼帕心裡明白,在當時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多一張嘴就意味著多一份生活的艱難。 今年已經53歲的托乎提是阿里帕老媽媽最初收養的三兄弟之一,那時他只有8歲,回想起當年阿里帕媽媽收養他們的情景,至今仍記憶猶新。 之後的十年間,阿尼帕又先後收養了回族孤兒王淑珍,王作林兄妹4人,漢族孤兒金海、金花和金雪蓮,這時,她和丈夫撫養的孩子增加到了19個。 流浪街頭的小淑珍當時頭上長滿了頭癬和癩瘡,頭上沒有一根頭發,滿是膿血。 阿里帕帶著她四處求醫問葯,經過兩個多月的清洗和治療,小淑珍的頭上終於長出了黑茸茸的毛發。 一直到現在,王淑珍始終保留著長長的黑發,她說這是媽媽給她最珍貴的禮物。 為了保證全家20多口人的一日三餐,阿尼帕專門買了一口直徑1米2的大鐵鍋,她幾乎把家裡的全部收入都換成了食物,春天糧食不夠吃,她就去地里挖野菜,秋天還要出去撿麥子、收土豆。盡管如此,生活依然捉襟見肘。為了多賺些錢為孩子們交學費做衣服,丈夫阿比包下班後就去為工地打土塊,而阿尼帕也在縣食品廠找到了一份洗羊肚和羊腸的工作。 阿里帕夫婦的目標不僅僅是讓孩子們能吃飽,還要讓孩子們有學上。家裡用不起電燈,阿里帕就用破棉絮搓成條,做成小油燈,19個孩子們就在這一盞盞跳動的燈光下讀書學習,上完了小學、中學。孩子們沒有一個因為家裡貧窮而輟學。 正是因為阿里帕對這個特殊大家庭付出的艱辛,讓兄弟姐妹們早早就懂得了珍惜,懂得了相互關愛。今年已經三十三歲的熱阿黑是阿里帕最小的親生女兒,回憶起當時的生活,她的心裡充滿了辛酸和感動。 阿里帕的19個孩子在她含辛茹苦的照料下漸漸長大,四十年的歲月,這份大愛也逐漸打動了周圍的鄰居們。 每到逢年過節,是阿里帕老媽媽最快樂的時候。因為這時,全家老小都能聚到一起。這是一段拍攝於2005年春節時的一段錄像,享受著天倫之樂的阿里帕老媽媽和阿比包爸爸無比幸福。
頒獎辭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阿里帕的頒獎辭: 不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展開羽翼,撐起他們的天空。風霜飢寒,全都擋住,清貧勞累,一肩擔當。在她的家裡,水濃過了血,善良超越了親情。母愛最真!
評價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 閻肅這樣評價她: 手心手背都是肉,身前身後都是娃,星星伴著月亮笑,每天都迎來一片金燦燦的朝霞。 王曉暉:她溫暖的關愛沒有民族之分,沒有偏見之心。她把孩子們無助的眼神化作對世界的希望,把弱小心靈的惶恐撫平成面對塵世的從容。
編輯本段張正祥 勇者無敵
人物事跡

26年來,張正祥保衛滇池,用犧牲整個家庭的慘重代價,換來了滇池自然保護區內33個大、中型開礦、採石場和所有采砂、取土點的勝利封停。 他只是一個農民,妻子因不堪家庭落魄而離開,小兒子因被多次恐嚇而精神分裂,自己因被人報復而導致殘疾,被恐嚇與被打成了家常便飯。但他堅持著。堅持繞滇池一千多圈,他被別人叫成瘋子,他卻說:「那些人才瘋了,滇池養育我,瘋子才不認爹媽,只認錢。」朴實的話透出純潔而執著的靈魂!
頒獎辭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張正祥的頒獎辭: 生命只有一次,滇池只有一個,他把生命和滇池緊緊地綁在了一起。他是一個戰士,他的勇氣讓所有人膽寒,他是孤獨的,是執拗的,是雪峰之巔的傲然寒松。因為有這樣的人,人類的風骨得以傳承挺立。
評價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 陳錫添這樣評價他: 一個農民,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了保護滇池,他不惜犧牲全家的利益,更不惜付出骨碎身殘的代價,這精神何等寶貴! 濮存昕:面對貪婪、愚昧和兇殘的困境,他堅持信念,用勇敢不屈不撓的斗爭證明,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不是一句空話,他是中國真正的環保大使。
編輯本段李靈 心靈放歌
人物事跡

為關注留守兒童,李靈2002年師范畢業後,在家鄉周口淮陽許灣鄉創辦希望小學,任校長兼思想品德老師,目前已有7個班300多名學生。由於所有學生全部免費,學校無力為學生購置教輔讀物和課外書籍,而且7年來,李靈為建學校已欠下8萬元外債,暑假期間,李靈向爸爸要了200元隻身來到鄭州,買了一輛破舊三輪車,開始收購舊教輔讀物以及兒童讀物。
頒獎辭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李靈的頒獎辭: 一切從零開始,從鄉村開始,從識字和算術開始。別人離開的時候,她留下來;別人收獲的時候,她還在耕作。她挑著孩子沉甸甸的夢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種子。她是八零後。
評價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 —— 劉姝威這樣評價她: 身旁是300多名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背後是那些在外打工父母們心中的掛念與寄託,這位鄉村女教師贏得眾人尊敬。 張瑞敏:為了孩子四處奔走,眼角有了皺紋,雙手不再細膩,但是她把愛與溫暖帶進了鄉村學校的課堂,她是讓全國人民尊敬的「80後最美鄉村女校長」。 於丹:在自己可以開花的年華上,李靈卻做了孩子們的泥土,滋養更多花開。她用一個小女子的擔當許給家鄉孩子一片未來。 她用雙手撐起了孩子們的藍天,「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真正的體現了她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她不但感動了中國,也感動了世界,更感動了所有有愛心的人們,相信她的付出會給孩子們帶來更美好的未來、給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給自己的願望寄託無限的理想。
編輯本段陳玉蓉 母愛齊天
人物事跡

今年55歲的陳玉蓉,是湖北武漢一位平凡的母親,她的兒子葉海濱13歲那年被確診為一種先天性疾病——肝豆狀核病變,這種肝病無葯醫治,最終可能導致死亡。前不久,葉海濱的病情惡化,住進醫院,生命危在旦夕。為了挽救兒子的生命,陳玉蓉請求醫生手術將自己的肝移植給兒子。 然而,就在手術前常規檢查中,葉海濱被查出丙肝,必須全部切除,需要母親切1/2甚至更多的肝臟給兒子。可是,母親患有重度脂肪肝,1/2的肝臟不足以支撐其自身的代謝。無奈,捐肝救子的手術被取消。 陳玉蓉從醫院出院後,當天晚上就開始了自己的減肥計劃——每天走十公里。在隨後的7個多月里,她每餐只吃半個拳頭大的飯團,有時忍不住夾塊肉送到嘴邊,可是她一定幫助自己的兒子,所以只好將肉塞回碗里去。 陳玉蓉說自己有時太餓了,控制不住吃兩塊餅干,吃完了就會很自責。7個多月來,她的鞋子走破了四雙,腳上的老繭長了就刮,颳了又長,而幾條褲子的腰圍緊了又緊。 當她再次去醫院檢查時,奇跡出現了。脂肪肝細胞所佔小於1%,脂肪肝沒有了。就連醫生都感嘆:從醫幾十年,還沒有見過一個病人能在短短7個月內消除脂肪肝,更何況還是重度。醫生說:「沒有堅定的信念和非凡的毅力,肯定做不到!」 2009年11月3日這對母子在武漢同濟醫院順利地進行了肝臟移植手術。
頒獎辭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陳玉蓉的頒獎辭:這是一場命運的馬拉松。她忍住飢餓和疲倦,不敢停住腳步。上蒼用疾病考驗人類的親情,她就捨出血肉,付出艱辛,守住信心。她是母親,她一定要贏,她的腳步為人們丈量出一份偉大的親情。
評價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 彭長城這樣評價她: 她疾走的照片,強烈地震憾了我的心靈。這種姿態,如此心酸,如此美麗。 王曉暉:為了孩子,母親可以奉獻多少?這是一個永無止境的答案。陳玉蓉暴走七個月,樸素的母愛愈發沉甸。
編輯本段朱邦月 一家之主
人物事跡

福建省南平市邵武煤礦71歲的退休工人,40多年前迎娶朋友的遺孀,並將朋友的兩個兒子養大;20多年前因骨折病退休,照顧同時因患有「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兒三人。 朱邦月是福建省邵武市曬口煤礦的一名退休工人。1967年,他的工友顧偉祖因病臨終前懇求朱邦月收養自己的兒子並迎娶他已懷孕5個月的妻子朱玲妹。其實,朱玲妹此時已經身有殘疾。 朱邦月與朱玲妹母子組成新的家庭後,讓老大依舊保留姓顧,老二姓朱。為了更好地照顧母子三人,老朱放棄了生育親生子女的念頭。 最初的日子雖然艱辛,但依然是幸福的。1985年,不幸的事還是發生了。由於遺傳的原因,兩個兒子高中畢業就先後患上了與母親同樣的疾病:"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由於國內沒有有效治療的辦法,兩個孩子的肌肉開始萎縮,漸漸生活無法自理。朱玲妹的病情也逐漸加重,母子三人的日常生活全要靠老朱來打理。
頒獎辭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朱邦月的頒獎辭: 這個奇特的家庭,集中了世界上最多的苦難,也凝聚了人間最真的情感。頭發花白,面帶微笑,這個溫和而堅定的老人,胸中盛滿四十年的艱難。他這支拐杖,是一家人的翅膀。他這雙肩膀,扛住了生命的重量。
評價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 易中天這樣評價他 一諾千金四十年,男兒俠義在雙肩。感天動地朱邦月,長駐真情在世間。 朱玉對他的評價是: 這個最為普通的中國男人,以病殘之軀的微弱之火,照亮著在別人眼裡異常坎坷的生活,雖然生活艱難,但,此處依然有光明。
編輯本段沈浩 踐行信念
人物事跡
沈浩是安徽省財政廳派駐小崗村的選派幹部,其任職期間小崗村有諸多發展。在2006年底沈浩任
職三年屆滿即將離開時,村民們派了十個代表,按下手印到安徽省組織部、財政廳要求沈浩留在小崗村,再帶領他們干三年。 沈浩1986年學校畢業後分配至安徽省財政廳綜合處工作,歷任省財政廳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副調研員等職,2004年2月作為省財政廳優秀年輕幹部下派至鳳陽縣小崗村任黨支部書記,2009年11月6日在小崗村不幸辭世。 安徽省財政廳11日發出《關於確認沈浩同志為因公犧牲的決定》。《決定》寫道:2006年底,沈浩任期即將屆滿時,在小崗村98戶農民強烈挽留下,沈浩義無反顧地選擇繼續留任,成為當時全省唯一連任兩屆的下派幹部。6年來,他以振興小崗為己任,帶領小崗村群眾嘔心瀝血求發展,凝心聚力奔小康;他舍小家、為大家,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心上,一心撲在了小崗村;他不畏艱辛,迎難而上,敢於突破,勇於創新,大力弘揚小崗村精神,為加快小崗村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得到了各級組織充分肯定和小崗村廣大幹群一致好評,先後榮獲全國農村基層幹部「十大新聞人物」特別獎、安徽省第二批選派幹部標兵、安徽省改革開放「三十人三十事」先進個人、「全國百名優秀村官」等榮譽稱號。 安徽省財政廳認為,沈浩的業績,生動詮釋了一名新時期黨員的崇高境界,他那種對黨忠誠、一心為民的堅定信念,愛崗敬業、恪盡職守的高尚情操,任勞任怨、樂於奉獻的無私情懷,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為人正派、忠厚老實的高尚品德,永遠值得學習,決定在全省財政系統深入開展向沈浩學習活動。 根據安徽省民政廳、人事廳、財政廳《關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人民警察、民主黨派和人民團體的工作人員因公犧牲、病故審批確認及一次性撫恤金發放問題的通知》有關規定,經財政廳黨組研究決定,確認沈浩為因公犧牲。
頒獎辭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沈浩的頒獎辭: 兩任村官,六載離家,總是和農民面對面,肩並肩[4]。他走得匆忙,放不下村裡道路工廠和農田,對不住家中嬌妻幼女高堂。那一年,村民按下紅手印,改變鄉村的命運;如今,他們再次伸出手指,鮮紅手印,顆顆都是他的碑文。
評價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 劉漢俊這樣評價他 你是一粒種子,深深地埋進這片多情的土地;你是一面旗幟,高高地飄揚在這希望的田野。你把人民捧在心裡,人民就把你舉過頭頂!站起來,你是一尊雕塑,倒下去,你是一座豐碑!
編輯本段翟墨 雲帆滄海
人物事跡

2007年1月6日至2009年8月16日,翟墨從中國日照啟航,經過兩年半的時間,沿黃海、東海、南海出境,過雅加達、經塞席爾、南非好望角、巴拿馬,穿越莫三比克海峽、加勒比海等海域,橫跨印度洋、南大西洋、太平洋,經過了亞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的15個國家、地區和島嶼,航行二萬八千三百海里,完成了中國首次無動力帆船環球航海。翟墨賣掉了自己珍愛的作品,從朋友手裡買來了一艘二手帆船開始了訓練。手掌船舵絕不像手握畫筆那麼容易,在茫茫大海中,他第一次知道了恐懼。 翟墨:能在極端惡劣的天氣下,你能生存下來,這就是一種美。 艱苦的海上訓練,翟墨逐漸掌握了遠航技巧,他試著完成了在中國海域環行的計劃。在籌備環球航海的五年裡,他始終沒有忘記外國航海家對他不斷搖頭的表情,環航世界的信念在翟墨心裡一天比一天堅定。 出發前,他想到了為自己買一份保險,以防不測,受益人是他的母親。然而,竟沒有一家保險公司敢為他承保。 他知道媽媽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兒子安穩,能在有生之年抱上個孫子。
頒獎辭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翟墨的頒獎辭:古老船隊的風帆落下太久,人們已經忘記了大海的模樣。六百年後,他眺望先輩的方向,直掛雲帆,向西方出發,從東方歸航。他不想征服,他只是要達成夢想,一個人,一張帆,他比我們走得都遠!
評價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 陳淮這樣評價他 這不是一個個人的足跡,這是向世界昭示中華民族走向大海的宣言。 陸小華:翟墨桅桿上高揚的五星紅旗,有力地告訴世人,中國人擁抱海洋的勇氣、豪情與胸懷。
編輯本段薩布利亞·坦貝肯 光明心聲
人物事跡
薩布利亞·坦貝肯,1970年出生於德國,12歲時雙目失明。「盲文無國界」組織的創始人。
在波恩大學求學期間,她發現藏文還沒有盲文,便借鑒其他語種盲文的開發經驗,在世界上第一個開發出藏盲文。1997年,薩布利亞到西藏旅行。她騎馬穿越西藏各地,發現這里的盲童少有接受教育的機會,便萌生了創辦西藏盲童學校的想法。2000年11月,薩布利亞與西藏殘聯合作建立的盲人康復及職業培訓中心正式運作。到目前為止,先後有96名盲童在這里接受了日常生活技能培訓和藏、漢、英三種語言的盲文基礎教育,以及按摩、電腦、手工編織、做乳酪、美術等職業技能培訓。一般經過兩年的專門培訓,這些孩子都可以進入常規學校學習。一些盲童轉入常規學校後,成績非常優秀。她為西藏盲人的教育和康復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並因此獲得2006年度中國政府頒發的「友誼獎」。
頒獎辭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薩布利亞·坦貝肯的頒獎辭:她看不到世界,偏要給盲人開創一片新的天地。她從地球的另一邊來,為一群不相識的孩子而來,不企盼神跡,全憑心血付出,她帶來了光明。她的雙眼如此明亮,健全的人也能從中找到方向。
評價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 塗光晉這樣評價她: 她是當代的普羅米修斯,雖然自己看不到光亮,卻給遠在異國他鄉的西藏盲童帶來了光明與希望。 王振耀:她讓我們看到了現代的白求恩!一個外國盲人能夠直接感受到藏族盲童的需求,這需要一種高尚的人道精神,更需要一種博愛的慈善情懷!
編輯本段特別獎 長江大學見義勇為大學生群體
何東旭、陳及時、方招等勇救落水兒童的長江大學大學生群體榮獲特別獎。
事跡
2009年10月24日,長江大學文理學院的40多名同學結伴出遊,來到湖北荊州市寶塔河江段的江堤上野炊。下午2時左右,一些同學在長江邊遊玩時,突然發現兩個小男孩在江中掙扎。同學們迅速沖了過去,先救起了一個男孩。但是在救另一個男孩時並不順利。危急時刻,站在沙灘上的十多名同學趕緊手拉手組成人梯下水搭救,另一名少年也獲救。但是,由於水情復雜,加上學生們體力不支,最終搭起的人梯被沖垮了,很多學生落入江中。岸邊的同學們大聲呼救。附近的冬泳隊隊員聞聲趕來,相繼從水中救起6名大學生。而陳及時、何東旭、方招3人卻因救人後體力不支消失在湍急的江水中,獻出了年僅19歲的寶貴生命。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劉姝威這樣評價他們:他們用19歲的肩膀鑄造生命之梯,他們的行動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塗光晉:三個年輕生命的逝去和兩個孩子的生還,並不是簡單的生命風險交換,而是在修復和重構著健康社會應有的道德基石。 杜玉波:他們縱身一躍,劃出了人生最壯麗的弧線,他們奮力一舉,綻現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他們用青春傳承了見義勇為,用無畏譜寫了一曲英雄的贊歌。 閻肅:挺胸踏濁浪,何懼生與死。至今江水上,清風滿襟袖。
頒獎辭
他們縱身一躍,劃出了人生最壯麗的弧線,他們奮力一舉,綻放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他們用青春傳承了見義勇為,用無畏譜寫了一曲英雄的贊歌。

❹ 2010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錢偉長,
「信義兄弟」孫水林、孫東林,
「玉樹鐵漢」才哇,
「雷鋒傳人」郭明義,
「舟曲之子」王偉 ,
「草原曼巴」王萬青,
「英雄翁婿」王茂華、譚良才,三棲尖兵何祥美,
「最美」洗腳妹劉麗以
「警界保爾」孫炎明。
「感動中國」特別獎授予了三個群體,分別是:
在海地地震中遇難的八位維和英烈;

中國志願者群體呵呵 採納

❺ 保險公司感動人物事跡

2015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及頒獎詞【最新公布】
更新日期:2015-02-28推薦訪問:感動中國十大人物2015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及頒獎詞
【LiuXue86.Com-2015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及頒獎詞【最新公布】】
2014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名單已經公布,下面就隨出國留學網的小編一起來看看這些感動我們的人物及頒獎詞吧。
一、中國氫彈之父於敏頒獎詞:
離亂中尋覓一張安靜的書桌,未曾向洋已經礪就了鋒鍔。受命之日,寢不安席,當年吳鉤,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囑托,許下了一生;一聲巨響,驚詫了世界;一個名字,盪滌了人心。他是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他是89歲高齡的於敏。
中國氫彈之父於敏事跡:
於敏,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89歲,核物理學家,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
在中國核物理的幾位開創者中,於敏是唯一一位沒有留學背景的人。在氫彈的理論探索中,於敏幾乎從一張白紙開始,依靠自己的勤奮,舉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難,自主研發,解決了氫彈研製中的一系列基礎問題。1967年,中國完成了氫彈核爆實驗。從原子彈到氫彈,中國只用了兩年零八個月,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氫彈研製過程中,於敏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成為中國氫彈研製中的關鍵人物。
從60年代開始,於敏放棄了個人熱愛的基礎物理專業,此後30年一直隱姓埋名,於敏一生只有兩次公開露面,一次是1999年,國家為兩彈一星元勛授獎,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國家科技獎頒獎,於敏成為最高科技獎的唯一獲得者。
二、"移民第一責任人"趙久富頒獎詞:
清水即將漫過家園,最後一次,把紅旗在牆上摩平。你帶領鄉親們啟程,車輪移動的瞬間,心間隱痛。不敢回望,怕牽動一路哭聲。五十年間,兩度背井離鄉,我們的老支書,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發高堂。他是湖北黃湖移民新村黨支部書記趙久富,帶領村民重找致富路。
"移民第一責任人"趙久富事跡: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外遷第一人,湖北「移民書記」趙久富
為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湖北省有18.2萬移民離別故土,趙久富是中線一期工程40多萬移民的傑出代表。50年前,為修建丹江口水庫,7歲的趙久富隨父母搬遷到了鄖縣安陽鎮余嘴村。2008年,該省試點移民開始,在余嘴村當了26年村支書的趙久富主動選擇外遷,積極配合庫區、安置區工作。於2010年4月,與61戶村民一道,由十堰市鄖縣遷往黃岡市團風縣。
趙久富是移民搬遷的帶頭人。2010年,南水北調移民工作正式開始,湖北十堰市鄖縣余嘴村被定為首批搬遷的移民試點村。家園難舍,故土難離,鄉親們戶看戶、村看村、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幹部,誰也不願意主動搬遷。村支書趙久富是黨員,又是村幹部,還是一名退伍軍人,盡管他的家沒有被劃進移民版圖,但他必須帶好這個頭。他說服自己的愛人:「說話辦事鄉親們都看著咱,為了國家南水北調工程我不能拖後腿。」
2010年4月30日,搬遷的這天,趙久富含淚告別80歲高堂,帶61戶村民前往600公里外的黃岡。趙久富本打算把新家安頓好之後就接父母過來一起住,然而這卻成了他一生的遺憾。2013年,老父親突發疾病,當趙久富從黃岡趕回老家時,父親已經永遠閉上了眼睛。
搬遷後,趙久富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帶領鄉親們積極進取,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經歷了從不適應,到逐漸融入當地;從依賴依靠政府,到主動參與、主動建設的巨大轉變,移民的主人翁意識越來越濃,建設新家的熱情越來越高,涌現了一大批帶頭致富、帶頭創業的先進典型。由於工作出色、貢獻突出,趙久富被任命為黃湖新區黨總支書記,也是該省7.7萬外遷移民中唯一的省人大代表。
「感動中國」組委員會評價趙久富:量與江海寬。趙久富在頒獎現場表示,自己父母也曾經歷過一次移民,我們是二次移民。南水北調40多萬移民付出的太多、太多。但看到這么大的工程,我們國家能做,很震撼。
三、好心人「炎黃」張紀清頒獎詞:
一個善良的背影,匯入茫茫人海。他用中國人熟悉的兩個字,掩蓋半生的秘密。他是紅塵中的隱者,平凡的老人,樸素的心願,清貧的生活,高貴的心靈。炎黃不是一個名字,是一脈香火,為我們點燃。他是江蘇江陰市民張紀清,27年署名「炎黃」捐款,建敬老院、希望小學。
好心人「炎黃」張紀清事跡:
張紀清(江陰炎黃)
在「感動中國」的歷史上,出現過兩個代表城市良心的符號,一是2006年度青島的「微塵」,二是這一屆的「炎黃」。
1987年,江陰祝塘鎮政府收到一筆用於敬老院建設的捐款,捐款人署名「炎黃」,1000元的捐款金額幾近於當時一個人一年的工資。此後27年間,貧困學生、希望小學、敬老院、地震災區都陸續收到了署名「炎黃」的捐款。
「炎黃」到底是誰呢?當人們在大街上舉著「尋找''炎黃''」的牌子,當「炎黃」漸漸成為江陰的慈善符號,當代表愛心的「炎黃陳列館」落成,「炎黃」本人卻千呼萬喚不出來。
2014年11月,有位叫張紀清的老人在郵局匯款時突然暈倒。散落的匯款單暴露了他的秘密。人們發現,他就是江陰人尋找了27年的「炎黃」!
今年74歲的張紀清出身清苦,曾是改革開放後鎮上的首個萬元戶。這些年,為了多做善事,他的房子越換越小,從3間變成2間,又從2間變成1間。
「一不小心」暴露了身份,他還有點苦惱,「唉!沒有隱藏好。」當別人為他的善舉點贊時,他搖搖頭:「這都是小事,能幫就幫一把吧。」
四、最美鄉村教師朱敏才、孫麗娜頒獎詞:
他們走過半個地球,最後在小山村駐足,他們要開一扇窗,讓孩子發現新的世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夕陽最美,晚照情濃。信念比生命還重要的一代,請接受我們的敬禮。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孫麗娜曾是一名高級教師,退休後奔赴貴州偏遠山區支教。
最美鄉村教師朱敏才、孫麗娜事跡:
愛·慈善支教貴州的外交官夫婦:朱敏才孫麗娜
10年前,退休的外交官夫婦朱敏才、孫麗娜並沒有選擇在北京的安逸生活,而是來到貴州偏遠山區義務支教。
他們將義務支教作為新生活的支點,也是圓了自己未圓的夢--1965年從貴州大學英語系畢業時,朱敏才填寫的志願是到貴州山區當一名英語老師,而國家的統一分配讓他成了一名外交官。本來是小學教師的孫麗娜,因為跟隨丈夫常駐外國使館而不得不放棄心愛的工作,她總覺得當老師還沒當夠。
把光鮮靚麗的西裝和禮服留在北京,背上簡單的行囊,他們來到了偏僻的尖山苗寨。寨里有200多個孩子,在他們之前,這兒只有一名代課老師。
盡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備,但條件之艱苦還是超出了他們的預料。他們的卧室跟男廁所共用一面牆,夏天臭氣熏天,孫麗娜晚上要戴著兩層口罩才能睡覺。高原強烈的紫外線照射讓孫麗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視力只剩下0.03。朱敏才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暫停綜合征等危險疾病,山區濕冷的氣候又讓他得上了風濕病。這里缺醫少葯,朱敏才乾脆硬扛著。為省下錢購買教學器材和孩子的學慣用品,那條大窟窿連著小窟窿的秋褲,他們都不捨得扔,縫縫補補接著穿。
這些年,夫婦倆行了上萬公里,支教了5所鄉村小學,不僅為學校新開設了外語、音樂、體育、美術等課程,還募集善款350多萬元,為孩子們建了電腦教室和學生食堂。偏遠的山寨因為他們的出現而看到了希望,他們也因為孩子們的面貌一新而感到莫大滿足,「整個寨子都飄著他們朗讀的讀書聲,那聲音太美了。」
2014年9月,在支教的第9年,紮根貴州山區的朱敏才第一次回到北京,他和孫麗娜一起,接受「最美鄉村教師」的頒獎。談起未來的打算,年逾古稀的他表示「只要還能動,就在那裡教下去」。但讓孫麗娜沒有想到的是,僅僅一個月之後,丈夫就因突發腦溢血被送進了遵義縣人民醫院。突然見不到朝夕相處的朱老師了,孩子們總是問:「朱老師什麼時候回來呀?朱老師您快點好起來吧!」
穿一件充滿生機的綠色上裝,孫麗娜來到「感動中國」的舞台,含淚接過屬於他們夫婦倆的榮譽。她帶來了丈夫的近況:「他右半邊還沒有知覺,但神智開始清醒,可以連著說兩三個字了。」回到孩子們中間,這是朱敏才最大的心願。
「感動中國」為他們寫下的頒獎詞是:「你們走過半個地球,最後在小山村駐足。你們要開一扇窗,讓孩子發現新的世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夕陽最美,晚照情濃。信念比生命還重要的一代,請接受我們的敬禮!」
當朱敏才、孫麗娜夫婦將大愛灑向山間的時候,江蘇江陰的村鎮和河南鄭州的隴海大院同樣因為超越親情的大愛而溫暖如春。
五、做兒子的耳朵和向導、陶艷波頒獎詞:
「他的四周寂靜下來,你的心完全沉沒。除了母愛你一無所有,但也要橫下心和命運爭奪。十六年陪讀,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讓他聽見這世界的輕盈,也聽見無聲的愛。」48歲的陶艷波,辭職陪著失去聽說能力的兒子一起上學,12年苦讀,兒子如願考上了大學。
做兒子的耳朵和向導、陶艷波事跡:
愛·親人失聰兒子的陪讀媽媽:陶艷波
在「感動中國」的舞台上,即使是出於天性的母愛,也會因為她的非凡堅韌及創造的奇跡而深深震撼觀眾的心靈。繼往年割肝救子的暴走媽媽陳玉蓉和為兒女留下巨幅十字綉作為未來學費的癌症母親姚厚芝之後,這回,陶艷波母子的故事,再次成為全場的淚點。
兒子楊乃彬8個月大的時候因病失聰,從此,這個黑龍江的三口之家,為兒子的明天,走上了一條異常艱辛的路。
陶艷波本不敢眺望太遙遠的未來。她先是去北京學習唇語,回來後不厭其煩訓練兒子。整整3年,當那一句含混不清的「媽--」從兒子嘴裡說出時,陶艷波和丈夫相擁而泣。兒子7歲那年,她毅然辭掉工作,隨兒子一起走進了小學校園。她決心以自己的陪讀,為兒子贏得與健全孩子同樣的教育。從小學一年級到大學四年級,整整16年,陶艷波成了楊乃彬的「同桌的你」。
小學的課程相對容易,陶艷波面臨的考驗在於體力。課間,她得陪著孩子們蹦蹦跳跳。上課時,為了不影響後面的孩子聽講,她坐在一張很矮的凳子上,一堂課下來,累得腰酸背痛。乃彬看不清老師的口型,急得滿頭大汗。為了讓兒子跟上進度,陶艷波必須把上課的內容全部記下來,課後,放慢速度再給兒子講一遍。
乃彬小學六年級時,陶艷波和丈夫傾盡家財,為他做了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初中三年,陶艷波既要學習越來越難的功課,還要給兒子進行聲音訓練。2008年,乃彬收到重點高中錄取通知書的那天,陶艷波笑了,班主任卻抱著她哭了:「這3年你太不容易了!」
更不容易的是接下來的高中三年。復雜的方程和定律,讓年過40歲的陶艷波學得異常吃力。「如果我不懂,他就更不懂了。」為了讓兒子考上大學,陶艷波成了全班最用功的學生,「一下課就纏著老師問問題,有些題目一想就是一宿。」
2011年,失聰的楊乃彬終於走進了大學校門。「別家的孩子19歲考入大學,我家的孩子也是19歲考入大學。」說起自己的兒子,陶艷波充滿自豪。
如今,乃彬已經是個懂事的男子漢,為減輕家庭經濟負擔,他勤工儉學,為同學提供快遞服務。他那青春的臉龐,洋溢著自信的微笑。
當道路越走越寬,48歲的陶艷波會在今後的日子裡,給自己訂立什麼規劃么?「感動中國」的采訪環節,主持人敬一丹提醒陶艷波:「比如旅遊啊,美容啊……」陶艷波並不接茬,又把話題回到兒子身上:「我的希望就是,他以後能夠融入社會。兒子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母子倆一起唱起了《世上只有媽媽好》,聽力受限的乃斌無法找准音調,但這依然是最讓人動容的演唱。在舞台上唱歌,這是乃彬打小的心願,也是媽媽幫他圓了又一個夢想。
母子倆能收獲今天的成功和榮譽,離不開一個人--乃彬父親的全力支持,「感動中國」也把他請到了現場。「既然生下他,就要對他一輩子負責。」陶艷波和丈夫的堅定共識,支持著他家走過風雨,走向陽光。
六、大漠「獵鷹」木拉提•西日甫江頒獎詞:
鋼的意志,鐵的臂膀,每天都在與死亡的狂沙較量。危險無處不在,他用胸膛作盾牌;為了同胞的安寧,他選擇了翱翔。高飛的獵鷹,他絕不孤獨,因為身後是人民!他是新疆和田地區公安局民警木拉提•西日甫江,數十次將暴恐犯罪活動打擊在預謀之中。
大漠「獵鷹」木拉提•西日甫江事跡:
木拉提·西日甫江是新疆和田地區一名公安民警。和田是暴力恐怖斗爭的前沿陣地,面對艱巨繁重和復雜危險的維穩任務,木拉提·西日甫江與犯罪分子機智周旋、鬥智斗勇,先後數十次將暴恐犯罪活動粉碎在預謀之中,他也因此被當地群眾譽為「獵鷹」(維吾爾語的尊稱,傳說中老百姓的守護者)。
2014年4月,木拉提獲得重要情報,一夥隱藏在和田農村的暴恐分子,正在秘密製造大批炸彈,准備實施多點連環襲擊。秘密偵查發現,暴恐分子有很強的反偵查意識,布置了大量機關,還在制爆窩點的內部和周邊預埋了遙控啟爆的炸葯,事情一旦敗露,就打算和警察同歸於盡。情況緊急,木拉提和戰友們沒有猶豫,在摸清位置、確定時機後,果斷行動,擊斃了歹徒。當場搜出了200多枚自製炸彈的成品和半成品,其中包括殺傷力巨大的汽油炸彈和人體炸彈。
「你當時怕不怕?」「感動中國」主持人白岩松問木拉提·西日甫江。
「也怕。」
「那你為什麼沖在前面?」
「因為我已經有老婆有孩子了,可很多年輕人還沒有成家,還沒有自己的孩子。」這個38歲漢子的朴實回答,令全場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
「木拉提」在維語中是「夢想」的意思。木拉提·西日甫江的夢想有兩個:一是當一名優秀的警察,這是他一生要追求的目標;二是讓和田更加祥和,大家都去那裡旅遊。
2014年4月,木拉提獲得重要情報,一夥隱藏在和田農村的暴恐分子,正在秘密製造大批炸彈,准備實施多點連環襲擊。秘密偵查發現,暴恐分子有很強的反偵查意識,布置了大量機關,還在制爆窩點的內部和周邊預埋了遙控啟爆的炸葯,事情一旦敗露,就打算和警察同歸於盡。情況緊急,木拉提和戰友們沒有猶豫,在摸清位置、確定時機後,果斷行動,擊斃了歹徒。當場搜出了200多枚的自製炸彈的成品和半成品,其中包括殺傷力巨大的汽油炸彈和人體炸彈。
和田是暴力恐怖斗爭的前沿陣地,面對艱巨繁重和復雜危險的維穩任務,木拉提•西日甫江與犯罪分子機智周旋、鬥智斗勇,先後數十次將暴恐犯罪活動打擊在預謀之中。
七、麻風病醫生肖卿福頒獎詞:
偏見如同夜幕,和大山一起把村莊圍困。他來的時候,心裡裝著使命,衣襟上沾滿晨光。像一名戰士,在自己的陣地上頑強抵抗;像一位天使,用溫暖驅趕絕望。醫者之大,不僅治人,更在醫心,他讓陽光重新照進村莊。他是江西贛州於都縣皮防所支部書記、皮防科科長肖卿福。
麻風病醫生肖卿福事跡:
肖卿福,男,66歲,江西省贛州市於都縣皮防所支部書記、皮防科科長,一位麻風病醫生。
一說到極具傳染性的麻風病,許多人都會心生畏懼。42年前,當他第一次走進了江西唯一一個麻風病康復村——於都縣安背村時,他一夜沒睡,連床都不敢碰,蹲在地上一直到天亮。
但醫生的職責讓他留了下來。42年間,他獨立確診、治療麻風病新發、復發患者300多人,矯正康復手術100多例,從未出過醫療事故。經過肖卿福和他的同行的共同努力,麻風病患病率從1966年的每10萬人中23.5人下降到2009年的十萬分之0.5。2010年,貢獻突出的肖卿福榮獲了麻風病防治領域的最高獎——馬海德獎。
退休後,肖卿福依然閑不下來。他堅持每周到鎮上出診一次。「只要病人需要,我就要幫他們。」
八、守護父親朱曉暉頒獎詞:
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溝坎。命運百般擠兌,她總咬緊牙關。寒風帶著雪花,圍攻最北方的一角。這小小的車庫,是冬天裡最溫暖的宮殿。她病中的老父親,是那幸福的王。她是朱曉暉,為給父親治病,她辭掉報社的工作,欠下一身債務,周末還給"債主"的孩子補習。
守護父親朱曉暉事跡:
癱瘓老爹的孝順女兒:朱曉暉
本年度「感動中國」的另一則親情故事同樣發生在黑龍江這片黑土地上,與陶艷波的舐犢之情所不同的是,女詩人朱曉暉為我們講述的是反哺之恩。
剛過40歲就頭發灰白、十幾年沒買過新衣服、整日洗洗涮涮……這樣的朱曉暉很難讓人將她和詩聯系在一起。
但她又確實是詩人,16歲起發表詩歌,大學畢業後在報社工作。2002年,父親突患腦梗癱瘓在床,從此改變了她的生活軌跡。
「父親最疼我,我一定要讓父親活下去。」為了悉心照料父親,朱曉暉辭職、借債、賣房賣車。不堪重負的丈夫帶著孩子離開了這個家。生活的苦難全壓在了朱曉暉的肩上。
父女倆在社區的一個車庫里安了家,一住就是13年。女兒天天給父親擦身、翻身,父親從未得過褥瘡。兩人生活的唯一來源是父親每月1000多元的養老保險,除去治病的開銷所剩無幾。為維持生活,朱曉暉放下面子去菜市場撿拾別人不要的菜。
「剛開始也有一點點委屈的感覺,但是一看見我爸活著,每天還能跟我爸爸聊聊天,我就覺得很快樂。」夜深人靜時,朱曉暉會在燈下鋪開一張紙,寫寫詩,一年也能寫個百十首,父親常常是詩中的主角。
「每天看著東升西落的太陽\在守望著父親\讓我明白\這樣的日子會久久的存在\不能讓堅強的身體倒下\要勇敢的尋找生命的活力」詩歌賜予她力量,讓她抬頭面對生活的所有贈予。
在「感動中國」之前,朱曉暉的孝心故事感動了當地一家孔子學堂的師生。每個周末,朱曉暉在這里當志願者老師。師生們隨她來到那間車庫,孩子們背著《三字經》,唱唱跳跳錶演節目,還排著隊,仰著一張張稚嫩的小臉,湊到病榻前親一親爺爺那張溝壑縱橫的臉。當一老一少兩張臉龐在短片中定格時,其帶來的心靈沖擊勝過任何言語和教材。
九、科學先驅師昌緒頒獎詞:
憂國不謀生。八載隔洋同對月,一心挫霸誓歸國,歸來是你的夢,盈滿對祖國的情,有膽識,敢擔當,空心渦輪葉片,是你送給祖國的翅膀,兩院元勛,三世書香,一介書生,國之棟梁。
科學先驅師昌緒事跡:
愛·科學材料科學先驅:師昌緒
兩位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被評為同一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這在「感動中國」長達13年的歷史上還是頭一回。
其一是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材料科學先驅師昌緒。
在「感動中國」頒獎典禮現場,屬於他的那尊獎杯被放在燭光和白玫瑰花前--於2014年11月10日仙逝、享年96歲的他,將在天堂里接過這份榮譽。「這讓我覺得很欣慰。」師昌緒的夫人通過短片替老伴兒發來獲獎感言,「我們每個人,能夠一心為國,兢兢業業做好自己的事,將來都可以感動中國。」
「一心為國,兢兢業業」,這是師昌緒一生的寫照。2011年1月12日,本報記者曾來到他的居所,記錄下這位耄耋老人的音容笑貌。坐在一幅「九旬創得千秋業,百歲更慶萬世功」的書法對聯前面,他目光如炬,中氣十足:「哪裡需要發展,怎麼發展對中國有利,我就敢幹!」
正是這樣的赤子情懷,他於上個世紀50年代不畏艱辛,從大洋彼岸的美國留學歸國,於60年代立下軍令狀研製出航空發動機最關鍵的空心渦輪葉片,成為中國高溫合金的開拓者。他於2000年組織兩院論證,將製造大飛機列入中長期規劃。九十多歲了,他還天天去自然科學基金委上班,編輯《材料大詞典》,並為國家新材料的開發和利用獻計獻策。
那天,他好幾次強調:「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生來就得為國家作貢獻,這是我唯一的目的。」他把最後的光和熱全部奉獻,不折不扣達成了他唯一的目的,盡管沒有等來那副對聯所說的「百歲更慶萬世功」,但他的人生同樣因為純粹而沒有遺憾。
十、隴海大院頒獎詞:
和風春滿園。一場愛的馬拉松,長跑三十九年,沒有終點,一座愛的大院,滿是善良的人,溫暖的手,真誠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離不棄的深情,鴿子飛走了還會回來,人們聚在一起,就不再離開。
隴海大院事跡:
隴海大院愛心集體
隴海大院精神被發現有些偶然。2008年,一位下基層采訪的記者無意中得知高新海的故事,在挖掘這個故事時,隴海大院的愛心事跡方為外人所知。
隴海大院原本稱作隴海院。據《鄭縣(注,鄭州以前叫鄭縣)志》記載,隴海院建於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是為了分段修築隴海鐵路而籌建的辦公大院。
院內環境優美,青磚鋪設的一條條甬道通向一座座小樓,每幢樓房周圍都種植有整齊的冬青和常青的松柏、翠竹。幢幢典雅的樓房全是西式的,木質結構和紅磚、紅瓦或紅灰相間的磚瓦搭配,相得益彰。
解放後,隴海院被改為鐵路老幹部宿舍,之後成為隴海院社區、隴海賓館所在地和鐵路職工集中居住的樓房大院。
一位老人回憶多年前的隴海大院,「夏季,隴海院內培植的花木爭奇斗艷,特別是滿院里到處都是一片片、一叢叢的丁香花木。」
就是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隴海大院,近年來以另一個傳奇—「隴海大院精神」再次引起關注。
2014年5月16日,電影《好好的活著》在鄭州市奧斯卡升龍國際影城舉行了首映式。
影片就是以隴海大院的大量真實故事改編,再現了獲得「感動中原十大新聞人物」、「中國好人榜」的「隴海大院愛心集體」數十年接力照顧高位截癱者高新海的感人事跡。
著名編劇孟憲明談電影劇本創作時感慨,他在隴海大院看到了中國傳統美德的影子,他要以這部片子向隴海大院致敬。
隴海大院精神是什麼?「鄰里互助、扶殘助殘、扶危濟困。」
【感動中國】中國援非醫療隊:抗擊埃博拉病毒
集體獎
抗擊埃博拉病毒中國援非醫療隊
「感動中國」還向抗擊埃博拉病毒中國援非醫療隊表達了年度致敬。病毒是全人類的敵人,應對埃博拉,是國際社會共同的責任。迄今,中國在當地支持並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中國醫務人員累計近600名,並已向13個非洲國家提供了4輪價值約7.5億元人民幣的緊急援助。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衛生領域最大一次援外行動。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❻ 中國保險起源產生發展中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中國的詩歌產生於文字發明之前,它是在人們的勞動、歌舞中漸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詩經》是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的詩歌總集,也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305篇,按音樂的不同,分為「風」、「雅」、「頌」三類。「頌」詩是統治者祭祀的樂歌,有祭祖先的,有祭天地山川的,也有祭農神的。「雅」分大雅和小雅,都是用於宴會的典禮,內容主要是對從前英雄的歌頌和對現時政治的諷刺。「風」是《詩經》中的精華,內容包括15個地方的民歌。
公元前4世紀,戰國時期的楚國以其自身獨特的文化基礎,加上北方文化的影響,孕育出了偉大的詩人屈原。屈原以及深受他影響的宋玉等人創造了一種新的詩體棗楚辭。屈原的《離騷》是楚辭傑出的代表作。
楚辭發展了詩歌的形式。它打破了《詩經》的四言形式,從三、四言發展到五、七言。在創作方法上,楚辭吸收了神話的浪漫主義精神,開辟了中國文學浪漫主義的創作道路。
詩經、楚辭之後,詩歌在漢代又出現了一種新的形式,即漢樂府民歌。漢樂府民歌流傳到現在的共有100多首,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寫成,後來經文人的有意模仿,在魏、晉時代成為主要的詩歌形式。
漢樂府中著名的篇章有揭露戰爭災難的《十五從軍征》,有表現女性不慕富貴的《陌上桑》、《羽林郎》,當然最為著名的還是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這首詩講述了一個凄婉的愛情故事。焦仲卿與劉蘭芝相愛至深,因為焦母與劉家的逼迫而分手,以致釀成生離死別的人間慘劇。漢樂府民歌最重要的藝術特色是它的敘事性,《孔雀東南飛》是漢樂府敘事詩的最高峰。漢樂府民歌多採用口語化的樸素語言表現人物的性格,故人物形象生動,感情真摯。漢樂府民歌中雖然多數為現實主義的描繪,但許多地方都有著程度不一的浪漫主義色彩,如《孔雀東南飛》的最後一段文字,即表現出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的巧妙結合。
五言詩是中國古典詩歌的主要形式,它從民間歌謠到文人寫作,經過了很長的時間,到東漢末年,文人五言詩日趨成熟。五言詩達到成熟階段的標志是《古詩十九首》的出現。《古詩十九首》不是一時一人的作品,詩的內容多敘離別、相思以及對人生短促的感觸。長於抒情,善用比、興手法是《古詩十九首》最大的藝術特色。
漢末建安時期,「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籍、應暘、劉楨)繼承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傳統,並普遍採用五言形式,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詩歌的高潮。他們的詩作表現了時代精神,具有慷慨悲涼的陽剛氣派,形成為後世稱作「建安風骨」的獨特風格。七子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粲,其代表作《七哀詩》三首是漢末戰亂現實的寫照。曹氏父子是建安文壇的風雲人物,其中曹植所取得的藝術成就最高。曹植(19--232)的詩歌內容富於氣勢和力量,描寫細致、詞藻華麗、善用比喻,因而具有「骨氣奇高、詞采華茂」的藝術風格,代表詩作為《贈白馬王彪》。建安時代的詩,是從漢樂府發展到五言詩的轉變關鍵,曹植是當時的代表詩人。他的詩受漢樂府的影響,但卻比漢樂府有更多的抒情成份。
建安時代之後的阮籍(210--263)是正始時代的代表詩人,他的《詠懷詩》進一步為抒情的五言詩打下基礎,他常用曲折的詩句表達憂國、懼禍、避世之意。與阮籍同期的還有嵇康(224--263),他的詩憤世嫉俗,鋒芒直指黑暗的現實。他們倆人的詩風基本繼承了「建安風骨」的傳統。
兩晉時期的詩歌創作逐漸走上形式主義道路,詩歌內容空泛。繼承和發揚「建安風骨」傳統,作品內容充實的詩人是左思(250左右--305左右)。他的《詠史詩》八首,借古事諷喻時事,思想性很強,但這類詩作畢竟不是主流,而且越來越少,直到東晉末年的陶淵明才給詩壇帶來接近現實的作品。
隱居不仕的陶淵明把田園生活作為重要的創作題材,因此歷來人們將他稱作「田園詩人」。在當時崇尚駢驪、重形式而輕內容的時代氣氛中,陶淵明繼承樂府的現實主義傳統,形成了他單純自然的田園一體,為古典詩歌開創了一個新的境界,而且五言詩在他的手中得到高度的發展。
與陶淵明差不多同時的謝靈運(385--433)是開創山水詩派的第一人。他的山水詩特點是,能把自己的感情貫注其中,但有些詩字句過於雕琢,描寫冗長,用典、排偶不夠自然。
南北朝時期是中國詩歌史上的又一發展時期,這表現在又一批樂府民歌集中地涌現出來。它們不僅反映了新的社會現實,而且創造了新的藝術形式和風格。這一時期民歌總的特點是篇幅短小,抒情多於敘事。南朝樂府保存下來的有480多首,一般為五言四句小詩,幾乎都是情歌。北朝樂府數量遠不及南朝樂府,但內容之豐富、語言之質朴、風格之剛健則是南朝樂府遠不能及的。如果說南朝樂府是談情說愛的「艷曲」,那麼,北朝樂府則是名符其實的「軍樂」、「戰歌」。在體裁上,北朝樂府除以五言四句為主外,還創造了七言四句的七絕體,並發展了七言古詩和雜言體。北朝樂府最有名的是長篇敘事詩《木蘭詩》,它與《孔雀東南飛》並稱為中國詩歌史上的「雙璧」。
南北朝時最傑出的詩人是鮑照(410左右--466)。鮑照繼承和發揚了漢魏樂府的傳統,創作了大量優秀的五言和七言樂府詩。《擬行路難》18首是他傑出的代表作。他成熟地運用七言句法,表現了個人的不幸和對社會不平的抗議。
南齊永明年間,「聲律說」盛行,詩歌創作都注意音調和諧。這樣,「永明體」的新詩體逐漸形成。這種新詩體是格律詩產生的開端。這時期比較著名的詩人是謝眺(464左右--499)。謝眺以山水詩著名,詩風清新流麗。他的新體詩對唐代律詩、絕句的形成有一定影響。
詩歌發展到唐代,迎來了高度成熟的黃金時代。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時間里,留下了近五萬首詩,獨具風格的著名詩人約五、六十個。
初唐四傑是唐詩開創時期的主要詩人。這四傑分別是王勃(649--676)、楊炯(650--693)、盧照鄰(637--689)、駱賓王(646--684)。他們的詩雖然因襲了齊、梁風氣,但詩歌題材在他們手中得以擴大,五言八句的律詩形式也由他們開始初步定型。
「四傑」之後,陳子昂(661--702)明確提出反對齊梁詩風,提倡「漢魏風骨」。《感遇詩》38首,即是他具有鮮明革新精神的代表之作。
盛唐時期是詩歌繁榮的頂峰。這個時期除出現了李白、杜甫兩個偉大詩人外,還有很多成就顯著的詩人。他們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孟浩然和王維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人;另一類是邊塞詩人,他們中的高適和岑參取得成就最高,王昌齡、李頎、王之煥也是邊塞詩人中的佼佼者。王昌齡的邊塞詩大部分用樂府舊題抒寫戰士思念家鄉、立功求勝的心情,他的《從軍行》、《出塞》歷來被推為邊塞詩的名作。李頎的邊塞詩數量不多,成就卻很突出,《古意》一首、《古從軍行》是他的代表作。王之煥是年輩較老的邊塞詩人,一首《涼州詞》寫盡了遠徵人思家的哀怨,另一首《登鶴雀樓》詩意高遠,富於啟示性。
中唐詩歌是盛唐詩歌的延續。這時期的作品以表現社會動盪、人民痛苦為主流。白居易是中唐時期最傑出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繼承並發展了《詩經》和漢樂府的現實主義傳統,從文學理論上和創作上掀起了一個現實主義詩歌的高潮,即新樂府運動。元稹、張籍、王建都是這一運動中的重要詩人。元稹(779--831)的主要作品是樂府古題19首和新樂府12首。無論從內容還是從形式來說,元詩都非常接近白居易的詩,語言通俗易懂是他們共同的特色,這是源於他們文學觀點的一致。張籍和王建雖無明確的文學主張,但他們以豐富的創作成為新樂府運動的中堅。同情農民疾苦是張籍樂府詩的主題,以《野老歌》最為著名。風格與上述幾人十分相近的李紳詩作雖不多,但《憫農》詩二首卻為他贏得了廣泛的讀者。
除新樂府運動之外,這一時期還另有一派詩人,這就是韓愈、孟郊、李賀等人。他們的詩歌藝術比之白居易另有創造,自成一家。韓愈(768--824)是著名的散文家,他善以文入詩,把新的語言風格、章法技巧帶入了詩壇,擴大了詩的表現領域,但同時也帶來以文為詩,講才學,追求險怪的風氣。孟郊(751--814)與賈島(779--843)都以「苦吟」而著名,追求奇險,苦思錘煉是他們的共同特點。劉禹錫(772--842)是一位有意創作民歌的詩人,他的許多《竹枝詞》描寫真實,很受人們喜愛。此外,他的律詩和絕句也很有名。柳宗元(773--819)的詩如他的散文一樣,多抒發個人的悲憤和抑鬱。他的山水詩情致婉轉,描繪簡潔,處處顯示出他清峻高潔的個性,如《江雪》就歷來為人們所傳誦。李賀(790--816)在詩歌的形象、意境、比喻上不走前人之路,擁有中唐獨樹一幟之風格,開辟了奇崛幽峭、濃麗凄清的浪漫主義新天地。《蘇小小墓》、《夢天》等都是充分體現他的獨特風格之作。
晚唐時期的詩歌感傷氣氛濃厚,代表詩人是杜牧、李商隱。杜牧(803--852)的詩以七言絕句見長,《江南春》、《山行》、《泊秦淮》、《過華清宮》等是他的代表作。這些詩於清麗的辭采、鮮明的畫面中見俊朗的才思。李商隱(813--858)以愛情詩見長。他的七律學杜甫,用典精巧,對偶工整,如《馬嵬》就很有代表性;他的七言絕句也十分有功力,《夜雨寄北》、《嫦娥》等是其中的名作。
晚唐後期,出現了一批繼承中唐新樂府精神的現實主義詩人,代表人物是皮日休、聶夷中、杜荀鶴。他們的詩鋒芒畢露,直指時弊。
詩發展到宋代已不似唐代那般輝煌燦爛,但卻自有它獨特的風格,即抒情成份減少,敘述、議論的成份增多,重視描摹刻畫,大量採用散文句法,使詩同音樂關系疏遠。
最能體現宋詩特色的是蘇軾和黃庭堅(1045--1105)的詩。黃庭堅詩風奇特拗崛,在當時影響廣於蘇軾,他與陳師道一起開創了宋代影響最大的「江西詩派」。宋初的梅堯臣(1002--1060)、蘇舜欽(1008--1048)並稱「蘇梅」,為奠定宋詩基礎之人。歐陽修、王安石(1021--1086)的詩對掃盪西昆體的浮艷之風起過很大作用。國難深重的南宋時期,詩作常充滿憂郁、激憤之情。陸游是這個時代的代表人物。與他同時的還有以「田園雜興」詩而出名的范成大(1126--1193)和以寫景說理而自具面目的楊萬里(1124--1206)。文天祥(1236--1282)是南宋最後一個大詩人,高揚著寧死不屈的民族精神的《過零丁洋》是他的代表作。
源於唐代的詞,鼎盛於宋代。唐末的溫庭筠(812--870)第一個專力作詞。他的詞詞藻華麗,多寫婦女的離別相思之情,被後人稱為「花間派」。南唐後主李煜(937--978)在詞的發展史上佔有較高的歷史地位。他後期的詞藝術成就很高,《虞美人》、《浪淘沙》等用貼切的比喻將感情形象化,語言接近口語,卻運用得珠圓玉潤。
宋初的詞人象晏殊(991--1055)、歐陽修都有出色的作品,但依然沒有脫離花間派的影響。到了柳永,開始創作長調的慢詞,自此,詞的規模發生了顯著變化。到了蘇軾,詞的題材又得以進一步發展,懷古傷今的內容進入了他的詞作之中。與蘇軾同時代的秦觀(1049--1100)和周邦彥(1056--1121)也是非常出色的詞人。秦觀善作小令,通過抒情寫景傳達傷感情緒的《浣溪沙》、《踏莎行》、《鵲橋仙》等是他的代表作。周邦彥不僅寫詞且善作曲,他創造了不少新調,對詞的發展貢獻很大。他的詞深受柳永影響,聲律嚴整、適於歌唱、字句精巧、刻畫細致,代表作有《過秦樓》、《滿庭芳》、《蘭陵王》、《六丑》等。在兩宋詞壇上,女詞人李清照以其獨樹一幟的風格,佔有相當重要的一席之地。
南宋初年,面臨國破家亡的危局,詩詞作品多表現作家們的愛國之情,辛棄疾被譽為愛國詞人,他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受辛詞影響,陳亮、劉過、劉克庄、劉辰翁等人形成了南宋中葉以後聲勢最大的愛國詞派。
南宋後期的詞人姜夔(約1155--1235)最為著名。姜詞絕大多數是紀游詠物之作。在他的詞作中,更多的是慨嘆身世的漂零和情場的失意,較有代表性的作品是《長亭怨慢》。他的詞沿襲了周邦彥的道路,注意修辭琢句和聲律,但內容欠充實。
詞在南宋已達高峰,元代散曲流行,詩詞乃退居其後。
明代詩歌是在擬古與反擬古的反反復復中前行的,沒有傑出的作品和詩人出現。
清代詩詞流派眾多,但大多數作家均未擺脫擬古主義和形式主義的套子,難有超出前人之處。清末龔自珍(1792--1841)以其先進的思想,打破了清中葉以來詩壇的沉寂,領近代文學史風氣之先。他的詩常著眼於社會、歷史和政治的觀點來揭露現實,使詩成為現實社會的批判工具。後來的黃遵憲(1848--1905)、康有為(1858--1927)、梁啟超(1873--1929)等新詩派更是將詩歌直接用做資產階級改良運動的宣傳載體。
「五四」文學革命中,中國的現代文學誕生了。1917年胡適(1879--1942)首先在《新青年》上發表了白話詩8首,並提出「詩體大解放」的主張,倡導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長短的「胡適之體」詩。在新詩誕生過程中,劉半農、劉大白、康白情、俞平伯是創作主力。經過他們的努力,新詩形成了沒有一定格律,不拘泥於音韻,不講雕琢,不尚典雅,只求質朴,以白話入行的基本共性。最早出版的新詩集有:胡適的《嘗試集》、俞平伯的《冬夜》、康白情的《草兒》和郭沫若的《女神》。
郭沫若的《女神》帶著狂飆突進的「五四」時代精神,帶著不同於其他白話詩的鮮明藝術性,為新詩奠定了浪漫主義的基礎。《女神》也是新詩真正取代舊詩的標志。它成功地創造、運用了自由體形式,將新詩推向新的水平。
經過開辟階段,新詩形成了以自由體為主,同時兼有新格律詩、象徵派詩的較為完善的形態。
文學研究會的作家們創作了大量的自由體詩,他們的詩多以抒情為主,表現了覺醒後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追求與苦悶。其中朱自清的成就較為突出。他的詩突出地表現了積極進取的精神,如《光明》一詩表達了作者不靠施捨、踏實求索的願望。還有《匆匆》、《自從》、《毀滅》等詩都表現了歷經坎坷與幻滅,追求理想之心不渝的堅韌。文學研究會中自成一家的冰心,受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創作出版了《繁星》、《春水》兩部詩集。她的這些詩都被稱作「繁星體」。她的「繁星體」詩多表現母愛、童真和自然之情,滿蘊溫柔、憂愁之風。
怒吼的詩指的是瞿秋白和蔣光赤等共產黨員作家的政治抒情詩,其中蔣光赤(1901?/FONT>1931)的詩最多。他的詩中具有鮮明的社會主義色彩,如《太平洋中的惡象》、《中國勞動歌》、《哭列寧》等詩一掃當時許多新詩中的纏綿悱惻之調,充滿了陽剛之音,但他的政治抒情詩存在內容較空泛的弊病。
在新詩創作中,愛情詩這一領域當屬湖畔詩社的詩最為引人注目,汪靜之(1902--)、應修人(1900--1933)、潘漠華(1902--1934)和馮雪峰(1903--1976)是其中的主力。他們的詩中所描寫的愛情大膽而袒露,其間所顯現出的質朴、單純的美是最打動人的地方。
寫自由體詩的馮至(1905--1994)也是比較有成就的詩人。他的詩既寫愛情,也寫親情和友情,出版有《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等詩集。
提倡格律詩的是新月派。聞一多(1899--1946)為格律詩理論做出了很大貢獻。為建設新格律詩,聞一多提出建設詩歌的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並為此進行了艱苦的創作實踐。聞一多有兩部詩集《紅燭》和《死水》。在他的作品中,愛國主義情感貫穿始終。此外,他的詩還表現了「五四」時期積極向上,進取追求的精神風貌。他的藝術表現方法是浪漫主義的。他常選擇某一形象來托物寄情。他善用貼切的比喻以增強詩的形象性和藝術感染力。他的詩具有他所提出的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這一特點對整個格律派產生過重大影響。徐志摩(1896--1931)是新月社的另一重要詩人。他的詩主要表達對光明的追求、對理想的希冀、對現實的不滿。表現個性解放、追求愛情的詩在徐志摩的創作中佔有重要地位。他的詩風婉約,文字清爽、明凈,感情渲染濃烈、真摯,氣氛柔婉、輕盈,表現手法講究而多變。他的詩多收於《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雲游》等詩集中。
幾乎在新月派活躍的同時,象徵派的詩也出現在中國的詩壇上。象徵派的詩既不真實描寫,也不直抒胸臆,而是常採用不同於常態的聯想、隱喻、幻覺、暗示等手段製造朦朧、神秘的色彩。李金發(1900--1976)是象徵派的代表人物,著有《微雨》、《為幸福而歌》等詩集。他的詩反映了「五四」之後一些知識分子面臨茫然的前途時而產生的悲觀情緒。李金發被人稱為「詩怪」,是因其詩怪誕,可讀性較差,但他的詩也有許多成功之處,如詩中大量形象鮮明的比喻、形象化的語言、表現強烈的感覺等皆為許多人所不及。其他成績較為突出的象徵派詩人還有王獨清、穆木天和馮乃超。
30年代的左翼詩派以高昂的戰斗激情領詩壇一派風騷。殷夫(1909--1931)是重要的政治抒情詩人。他的詩熱情頌揚無產階級革命,生動描繪工人運動的戰斗場面。因為有實際斗爭經驗,所以他的詩感情充沛而真摯又不流於空泛,藝術風格朴實、粗獷,代表作品有《血字》、《1929年的5月1日》、《我們的詩》等。左翼詩派的重要代表團體是中國詩歌會。他們的藝術主張是詩歌大眾化,倡導詩歌面向下層人民,歌唱抗日救亡運動,代表詩人是浦風(1911--1942)。
新月派之後,描寫現代人在現代生活中的現代情緒的現代詩派興起,戴望舒(1905--1950)是現代詩派的主要詩人。他因1928年發表的《雨巷》一詩而獲「雨巷詩人」的美名,曾出版過《我的記憶》、《望舒草》等詩集。這些詩作集中表現了知識分子在大革命失敗後的幻滅感和孤獨感。他的詩大量採用象徵意象,但因貼近主觀情緒,詩意雖曲折、朦朧但並不過於晦澀。他常用的譬喻也新鮮而貼切。富於節奏感是他的詩的另一特色。
抗戰後詩壇上最重要的詩派是七月派。七月派的重要詩人是胡風、艾青、田間、亦門、魯藜、鄒荻帆等。在他們的創作中,政治抒情詩佔有很大比重,內容多充滿愛國主義激情,呼喚人們的抗敵鬥志。七月派在藝術上注重以熾烈的激情去撞擊人們的心靈,而不講究文學的雕琢、修辭。質朴、粗獷、奔放是七月詩人共有的藝術特色。
40年代後半期,被後來稱為民歌體的新詩在解放區農村成熟了。民歌體新詩的突出成就表現在李季與阮章競的敘事詩中。
馬凡陀是袁水拍(1907--1983)40年代中期發表諷刺詩的筆名。他在這一時期的詩結集為《馬凡陀的山歌》,這是當時國統區最有影響的政治諷刺詩集。它多以市民熟悉的民謠、小調寫成,輕松、詼諧而又銳利、潑辣,鋒利的筆鋒掃盪了末日社會的各個角落。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詩歌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新題材、新主題伴隨著新生活應運而生。詩人們滿懷激情抒寫了一首首新時代的頌歌。同時,新的社會也造就出一批詩壇新人和嶄新的作品。他們是:邵燕祥和他的《歌唱北京城》、《到遠方去》,森林詩人傅仇和他的《伐木者》,嚴陣的《老張的手》,未央的《祖國,我回來了》,李瑛的《軍帽下的眼睛》,公劉的《邊城短歌》和《黎明的城》,顧工的《喜馬拉雅山下》等。此外,詩歌形式有所創新,吸取民歌營養的信天游、接受外來影響的階梯式、新格律詩等形式相繼出現。
50年代未60年代初,詩歌興起了新民歌運動,發展了傳統民歌。政治抒情詩以獨立的藝術形式在60年代出現,郭小川、賀敬之是當時兩位優秀的政治抒情詩人。這一時期詩歌創作的另一突出成就是長篇敘事詩的豐收。郭小川的《深深的山谷》、《將軍三部曲》以新穎的形式和深遂的思想享譽詩壇,李季的《楊高傳》、聞捷的《復仇的火焰》、韓起祥的《翻身記》、王致遠的《胡桃坡》、臧克家的《李大釗》、田間的《趕車傳》等也都別具特色。
但取得成績的同時,這一時期的詩歌創作也存在著題材、主題、形式、風格不夠豐富的缺點。
新時期以來,沉寂十載的詩壇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新景象。詩歌在表現手法上,得以古今中外廣泛借鑒,形式則更趨於鬆散的自由體,風格千姿百態。新時期初期,歡呼勝利、反思歷史的詩歌繼承了現實主義的傳統,並使之繼續發展。與此同時,一批青年詩人,如舒婷、顧城、江河等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快速成長起來。他們的詩通常表現出一種晦澀的、不同於尋常的復雜情緒,人們謂之「朦朧詩」。
80年代中後期以後,詩壇又出現了自稱為「第三代詩人」的現代派潮流。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❼ 誰是中國最十大牛的人物

改革開放30年十大經濟人物 (以姓氏拼音首字母為序): 1、鄧小平—經濟改革領導者 他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理論的創立者。他開創了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世紀。他是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者。 他讓中國人民富起來。作為改革開放及一國兩制提議者,他的政策幾乎影響到了20世紀後期每個中國人,也在相當程度上改變了世界。他曾八次被選為《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他的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讓整個中國煥發了新的生命力。 2、杜潤生—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杜潤生被認為是中國農村改革之父。20世紀80年代,他在指定中國農村政策的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在其著名的「一號文件」中主張農村實施包產到戶和包干到戶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把土地所有權交還給農民。他說:「中國最大的問題是農民問題,農民最大的問題是土地問題。」杜潤生在上世紀數十年的工作中為解決這些問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3、李嘉誠—香港商人和全球最富有的華人 因精明的商業頭腦而在香港被稱作「超人」,他是全世界華人的驕傲。他從貧困到富有的傳奇鼓舞了很多人—15歲時他在一家塑料貿易公司當普通工人,但現在他在世界富豪排名榜上位列第11位。他是長江集團的董事長,他所擁有的公司總市值達到了三千億港元。雖然他有著巨大的財富,但是他也因節儉的生活方式和巨額的慈善捐款而聞名。 4、柳傳志—聯想集團創始董事長 柳傳志有雄心、能力和奉獻精神,他的職業生涯標志著開創和創新,他是中國企業界的教父人物。柳傳志與10名志同道合的同事以30萬元人民幣創辦了中科院計算所新技術發展公司,也就是聯想企業的前身。經過20年的時間,聯想已經同一家國有的小公司,變成世界排名前十、中國領先的高科技公司。而所有這些成就的締造者在40歲時才進入商界。成功並購IBM PC業務部,名列世界500強。他的信念就是知識創造財富。 5、吳敬璉—經濟學家 吳敬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他最早提出市場取向改革論,他是經濟體制比較研究學科的開創者之一,他正確地提出1984-1989年間的反通脹主張。2006年他指出中國經濟和企業還處在「少年時期」,認為中國實現全民低保條件已經成熟。這位德高望重的經濟學泰斗,始終高舉理性的旗幟,堅持闡述民本的情懷。盡管他有很多稱號,但最說明問題的是媒體親切地稱他為「吳市場」,因為他是中國市場改革的先驅。 6、小崗村十八戶居民和集體所有制的結束 1978年,中國農村仍然實施著人民公社和計劃經濟體制,但安徽的一個小村莊嘗試了不同的道路。小崗村的十八戶人家在一份合同上簽了名,摁出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由農民自己而不是國家對盈利或虧損負責。這一事件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作為中國農村改革的實驗地,安徽鳳陽小崗村,自下而上,讓中國的農村從此不同。 7、袁庚—蛇口工業區創建者 袁庚,讓已經打了百年的香港招商局的招聘,轉變成一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的實用工具。這位穿越了中國近代史的老人,創造改革重要的試管,創辦了深圳特區蛇口工業區。中國看深圳,深圳看蛇口。他在許多行業都是領導者—他創辦了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中外合資企業。並先後創辦了中國大陸第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招商銀行,倡導成立了中國大陸第一家由企業合股興辦的保險公司—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同時還成為第一家進入國際保險市場的中國企業。 8、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 中國農業科學家袁隆平把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雜交水稻的培育。他的成功在一些數字上得到了最好的體現:他的雜交水稻新品種使中國每年可以多養活六千多萬人,水稻十年間增產1千億公斤。 9、張瑞敏—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 張瑞敏熱衷於運用新的想法,採用西方的商業做法和技術是他獲得成功的關鍵。2007年,海爾的全球營業額達到11.8億元,而1984年張瑞敏開始掌管海爾時,海爾還是一家背負著100多萬元債務的國營工廠。張瑞敏舉起了中國現代企業質量管理具有啟蒙意義的大錘。他下令工廠的工人們把大量的不合格的冰箱砸成碎片。質量管理從這一刻起被引入中國,隨即出現了「客戶永遠正確」的市場觀念。 10、朱鎔基—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 湖南人因錚錚風骨而聞名,朱鎔基也不例外。他敢於碰觸國企改革、機構改革、醫療改革和教育改革的雷區。1998-2003年,他黨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中國在其任期內,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抵禦亞洲金融危機、失業與通脹風險。他雷厲風行,至鋼至烈卻又情系百姓,致柔致真。他是一名改革家。

❽ 我心中的中國十大傑出人物

卓琳 平凡至偉
原中央軍委辦公廳顧問、鄧小平同志夫人卓琳 1937年,卓琳離開北平,轉到延安。 1939年認識鄧小平並與鄧小平結為連理。為了支持抗日,鼓舞士氣,卓琳跟隨鄧小平不避炮火連天。從太行山到大別山,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鄧小平率領部隊每解放一個地方,卓琳隨後就帶著孩子們也趕到那裡。 卓琳在解放後,鄧小平成為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後,依然默默無聞甘當無名英雄,遵循著黨的原則,有著共產黨人不可動搖的信仰。 在十年文革動亂中,卓琳陪伴鄧小平在江西度過流放生活,1997年鄧小平逝世後,她仍然以頑強精神,赴港見證香港回歸。細心的人可以發現:卓琳與她的丈夫鄧小平同樣是農歷牛年逝世,逝世同樣是九十三歲…… 在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她毅然把個人的積蓄10萬元全部捐給汶川大地震災區人民。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卓琳的頒獎辭:彩雲之南的才女,黃土高原上的瓊英。攜小平手五十八載,硝煙里轉戰南北,風雨中起落同隨。對她愛的人不離不棄,讓愛情變成了信念。她的愛向一個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堅定、溫暖與攙扶。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陳淮這樣評價她: 不動搖,一生不動搖,歷盡滄桑絕不動搖。不是因為她是誰的夫人,而是因為她是一個不可動搖的人。 陳小川:她默默地站在一位時代偉人背後,用堅定的信仰和深深的愛,支撐著偉人度過劫波,支持著偉人創造新時代。在近30年中國崛起的歷史記錄中,應該有她重重的筆墨。
[編輯本段]宋文驄 壯志凌雲
宋文驄(1930.3.26-),飛機總體設計專家,殲10飛機總設計師。原籍雲南省大理。 1960年畢業於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現任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首席專家、型號總設計師、自然科學研究員。 20世紀60年代初,宋文驄就和同志們一同首創了我國飛機設計第一個氣動布局專業組並擔任組長,開始了對飛機新式氣動布局的深入研究。 80年代中後期,上級發文提出要研製一種適合我國空軍2000年以後作戰環境的殲擊機,並列為國家重大專項,代號為「十號工程」。56歲的宋文驄,被國防科工委正式任命為殲-10飛機總設計師。 今年,殲-10在國慶閱兵中大顯身手,讓世界矚目。這是我國自行研製,具備當今世界先進水平的新一代、高性能、全天候戰斗機。隨著殲-10 飛機的研製定型和裝備部隊,我國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戰斗機設計技術。 200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60周年盛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這里。上午11時11分,由空軍151架飛機組成的空中梯隊准時飛越廣場上空,由我國自行研製,有著自主知識產權的"殲-10"戰斗機編隊驚艷亮相,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殲-10的橫空出世,令中國成為全球第五個能夠獨立研製第三代戰斗機的國家。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宋文驄的頒獎辭: 少年傷痛,心懷救國壯志;中年發奮,澎湃強國雄心。如今,他的血液已流進鋼鐵雄鷹。青驥奮蹄向雲端,老馬信步小眾山。他懷著千里夢想,他仍在路上。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 杜玉波這樣評價他: 五十載春秋風華,二十年丹心鑄劍,他的心血和靈魂全部默默傾注給了共和國的藍天衛士,熔做了他的體,化作了它的魂。 紀寶成:終於,中國的藍天上翱翔著可以與先進國家水平媲美的戰斗之鷹,這是中國製造。他以赤子之心,蘊持偉力,鑄就祖國藍天的龍魂。
[編輯本段]阿里帕·阿力馬洪 母愛最真
這是中國最西北的一個小縣城。連日的降雪給這片廣袤的草原披上了銀裝,氣溫也驟降到了零下30多度。2009年12月10號上午,回族青年王作林急匆匆從一百多公里外的村裡趕回了清河縣城,看望他病重的維吾爾族媽媽——阿里帕老人。 這個普通的院落,是王作林和他的18個不同民族、不同血脈的兄弟姐妹們一起長大的地方。如今,他們已各自成家立業,但這個寧靜的小院和70歲的老母親阿里帕一直是他們心中最大的牽掛。 和所有的家庭一樣,全家福記載著一家人最幸福的時光。 1963年,阿里帕已經是6個孩子的母親,丈夫阿比包在縣公安局工作,加上弟妹,10口之家的生活全靠著丈夫每月45元的工資支撐著。生活拮據但日子過得卻其樂融融。可是就在這年冬天,和阿里帕一牆之隔的哈薩克鄰居亞合甫夫婦不幸相繼去世,撇下了3個不滿十歲的孩子。 阿里帕看到這三個失去父母的孩子十分可憐,就把他們接回了自己的家。阿尼帕心裡明白,在當時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多一張嘴就意味著多一份生活的艱難。 今年已經53歲的托乎提是阿里帕老媽媽最初收養的三兄弟之一,那時他只有8歲,回想起當年阿里帕媽媽收養他們的情景,至今仍記憶猶新。 之後的十年間,阿尼帕又先後收養了回族孤兒王淑珍,王作林兄妹4人,漢族孤兒金海、金花和金雪蓮,這時,她和丈夫撫養的孩子增加到了19個。 流浪街頭的小淑珍當時頭上長滿了頭癬和癩瘡,頭上沒有一根頭發,滿是膿血。 阿里帕帶著她四處求醫問葯,經過兩個多月的清洗和治療,小淑珍的頭上終於長出了黑茸茸的毛發。 一直到現在,王淑珍始終保留著長長的黑發,她說這是媽媽給她最珍貴的禮物。 為了保證全家20多口人的一日三餐,阿尼帕專門買了一口直徑1米2的大鐵鍋,她幾乎把家裡的全部收入都換成了食物,春天糧食不夠吃,她就去地里挖野菜,秋天還要出去撿麥子、收土豆。盡管如此,生活依然捉襟見肘。為了多賺些錢為孩子們交學費做衣服,丈夫阿比包下班後就去為工地打土塊,而阿尼帕也在縣食品廠找到了一份洗羊肚和羊腸的工作。 阿里帕夫婦的目標不僅僅是讓孩子們能吃飽,還要讓孩子們有學上。家裡用不起電燈,阿里帕就用破棉絮搓成條,做成小油燈,19個孩子們就在這一盞盞跳動的燈光下讀書學習,上完了小學、中學。孩子們沒有一個因為家裡貧窮而輟學。 正是因為阿里帕對這個特殊大家庭付出的艱辛,讓兄弟姐妹們早早就懂得了珍惜,懂得了相互關愛。今年已經三十三歲的熱阿黑是阿里帕最小的親生女兒,回憶起當時的生活,她的心裡充滿了辛酸和感動。 阿里帕的19個孩子在她含辛茹苦的照料下漸漸長大,四十年的歲月,這份大愛也逐漸打動了周圍的鄰居們。 每到逢年過節,是阿里帕老媽媽最快樂的時候。因為這時,全家老小都能聚到一起。這是一段拍攝於2005年春節時的一段錄像,享受著天倫之樂的阿里帕老媽媽和阿比包爸爸無比幸福。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阿里帕的頒獎辭: 不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展開羽翼,撐起他們的天空。風霜飢寒,全都擋住,清貧勞累,一肩擔當。在她的家裡,水濃過了血,善良超越了親情。母愛最真!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 閻 肅這樣評價她: 手心手背都是肉,身前身後都是娃,星星伴著月亮笑,每天都迎來一片金燦燦的朝霞。 王曉暉:她溫暖的關愛沒有民族之分,沒有偏見之心。她把孩子們無助的眼神化作對世界的希望,把弱小心靈的惶恐撫平成面對塵世的從容。
[編輯本段]張正祥 勇者無敵
26年來,保衛滇池,用犧牲整個家庭的慘重代價,換來了滇池自然保護區內33個大、中型開礦、採石場和所有采砂、取土點的勝利封停。 他只是一個農民,妻子因不堪家庭落魄而離開,小兒子因被多次恐嚇而精神分裂,自己因被人報復而導致殘疾,被恐嚇與被打成了家常便飯。但他堅持著。堅持繞滇池一千多圈,他被別人叫成瘋子,他卻說:「那些人才瘋了,滇池養育我,瘋子才不認爹媽,只認錢。」朴實的話透出純潔而執著的靈魂!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張正祥的頒獎辭: 生命只有一次,滇池只有一個,他把生命和滇池緊緊地綁在了一起。他是一個戰士,他的勇氣讓所有人膽寒,他是孤獨的,是執拗的,是雪峰之巔的傲然寒松。因為有這樣的人,人類的風骨得以傳承挺立。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 陳錫添這樣評價他: 一個農民,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了保護滇池,他不惜犧牲全家的利益,更不惜付出骨碎身殘的代價,這精神何等寶貴! 濮存昕:面對貪婪、愚昧和兇殘的困境,他堅持信念,用勇敢不屈不撓的斗爭證明,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不是一句空話,他是中國真正的環保大使。
[編輯本段]李靈 心靈放歌
為關注留守兒童,李靈2002年師范畢業後,在家鄉周口淮陽許灣鄉創辦希望小學,任校長兼思想品德老師,目前已有7個班300多名學生。由於所有學生全部免費,學校無力為學生購置教輔讀物和課外書籍,而且7年來,李靈為建學校已欠下8萬元外債,暑假期間,李靈向爸爸要了200元隻身來到鄭州,買了一輛破舊三輪車,開始收購舊教輔讀物以及兒童讀物。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李靈的頒獎辭: 一切從零開始,從鄉村開始,從識字和算術開始。別人離開的時候,她留下來;別人收獲的時候,她還在耕作。她挑著孩子沉甸甸的夢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種子。她是八零後。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 —— 劉姝威這樣評價她: 身旁是300多名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背後是那些在外打工父母們心中的掛念與寄託,這位鄉村女教師贏得眾人尊敬。 張瑞敏:為了孩子四處奔走,眼角有了皺紋,雙手不再細膩,但是她把愛與溫暖帶進了鄉村學校的課堂,她是讓全國人民尊敬的「80後最美鄉村女校長」。 於丹:在自己可以開花的年華上,李靈卻做了孩子們的泥土,滋養更多花開。她用一個小女子的擔當許給家鄉孩子一片未來。 她用雙手撐起了孩子們的藍天,「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真正的體現了她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她不但感動了中國,也感動了世界,更感動了所有有愛心的人們,相信她的付出會給孩子們帶來更美好的未來、給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給自己的願望寄託無限的理想。
[編輯本段]陳玉蓉 母愛齊天
今年55歲的陳玉蓉,是湖北武漢一位平凡的母親,她的兒子葉海濱13歲那年被確診為一種先天性疾病——肝豆狀核病變,這種肝病無葯醫治,最終可能導致死亡。前不久,葉海濱的病情惡化,住進醫院,生命危在旦夕。為了挽救兒子的生命,陳玉蓉請求醫生手術將自己的肝移植給兒子。 然而,就在手術前常規檢查中,葉海斌被查出丙肝,必須全部切除,需要母親切1/2甚至更多的肝臟給兒子。可是,母親患有重度脂肪肝,1/2的肝臟不足以支撐其自身的代謝。無奈,捐肝救子的手術被取消。 陳玉蓉從醫院出院後,當天晚上就開始了自己的減肥計劃——每天走十公里。在隨後的7個多月里,她每餐只吃半個拳頭大的飯團,有時忍不住夾塊肉送到嘴邊,可是她一定幫助自己的兒子,所以只好將肉塞回碗里去。 陳玉蓉說自己有時太餓了,控制不住吃兩塊餅干,吃完了就會很自責。7個多月來,她的鞋子走破了四雙,腳上的老繭長了就刮,颳了又長,而幾條褲子的腰圍緊了又緊。 當她再次去醫院檢查時,奇跡出現了。脂肪肝細胞所佔小於1%,脂肪肝沒有了。就連醫生都感嘆:從醫幾十年,還沒有見過一個病人能在短短7個月內消除脂肪肝,更何況還是重度。醫生說:「沒有堅定的信念和非凡的毅力,肯定做不到!」 2009年11月3日這對母子在武漢同濟醫院順利地進行了肝臟移植手術。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陳玉蓉的頒獎辭:這是一場命運的馬拉松。她忍住飢餓和疲倦,不敢停住腳步。上蒼用疾病考驗人類的親情,她就捨出血肉,付出艱辛,守住信心。她是母親,她一定要贏,她的腳步為人們丈量出一份偉大的親情。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 彭長城這樣評價她: 她疾走的照片,強烈地震憾了我的心靈。這種姿態,如此心酸,如此美麗。 王曉暉:為了孩子,母親可以奉獻多少?這是一個永無止境的答案。陳玉蓉暴走七個月,樸素的母愛愈發沉甸。
[編輯本段]朱邦月 一家之主
福建省南平市邵武煤礦71歲的退休工人,40多年前迎娶朋友的遺孀,並將朋友的兩個兒子養大;20多年前因骨折病退休,照顧同時因患有「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兒三人。 朱邦月是福建省邵武市曬口煤礦的一名退休工人。1967年,他的工友顧偉祖因病臨終前懇求朱邦月收養自己的兒子並迎娶他已懷孕5個月的妻子朱玲妹。其實,朱玲妹此時已經身有殘疾。 朱邦月與朱玲妹母子組成新的家庭後,讓老大依舊保留姓顧,老二姓朱。為了更好地照顧母子三人,老朱放棄了生育親生子女的念頭。 最初的日子雖然艱辛,但依然是幸福的。1985年,不幸的事還是發生了。由於遺傳的原因,兩個兒子高中畢業就先後患上了與母親同樣的疾病:"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由於國內沒有有效治療的辦法,兩個孩子的肌肉開始萎縮,漸漸生活無法自理。朱玲妹的病情也逐漸加重,母子三人的日常生活全要靠老朱來打理。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朱邦月的頒獎辭: 這個奇特的家庭,集中了世界上最多的苦難,也凝聚了人間最真的情感。頭發花白,面帶微笑,這個溫和而堅定的老人,胸中盛滿四十年的艱難。他這支拐杖,是一家人的翅膀。他這雙肩膀,扛住了生命的重量。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 易中天這樣評價他 一諾千金四十年,男兒俠義在雙肩。感天動地朱邦月,長駐真情在世間。 朱玉為他的頒獎詞是: 這個最為普通的中國男人,以病殘之軀的微弱之火,照亮著在別人眼裡異常坎坷的生活,雖然生活艱難,但,此處依然有光明。
[編輯本段]沈浩 踐行信念
2009年病逝。沈浩是安徽省財政廳派駐小崗村的選派幹部,其任職期間小崗村有諸多發展。在2006年底沈浩任職三年屆滿即將離開時,村民們派了十個代表,按下手印到安徽省組織部、財政廳要求沈浩留在小崗村,再帶領他們干三年。2009年11月6日,小崗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沈浩在小崗村臨時租住的房子內去世,年僅46歲。 沈浩1986年學校畢業後分配至安徽省財政廳綜合處工作,歷任省財政廳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副調研員等職,2004年2月作為省財政廳優秀年輕幹部下派至鳳陽縣小崗村任黨支部書記,今年11月6日在小崗村不幸辭世。 安徽省財政廳11日發出《關於確認沈浩同志為因公犧牲的決定》。《決定》寫道:2006年底,沈浩任期即將屆滿時,在小崗村98戶農民強烈挽留下,沈浩義無反顧地選擇繼續留任,成為當時全省唯一連任兩屆的下派幹部。6年來,他以振興小崗為己任,帶領小崗村群眾嘔心瀝血求發展,凝心聚力奔小康;他舍小家、為大家,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心上,一心撲在了小崗村;他不畏艱辛,迎難而上,敢於突破,勇於創新,大力弘揚小崗村精神,為加快小崗村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得到了各級組織充分肯定和小崗村廣大幹群一致好評,先後榮獲全國農村基層幹部「十大新聞人物」特別獎、安徽省第二批選派幹部標兵、安徽省改革開放「三十人三十事」先進個人、「全國百名優秀村官」等榮譽稱號。 安徽省財政廳認為,沈浩的業績,生動詮釋了一名新時期黨員的崇高境界,他那種對黨忠誠、一心為民的堅定信念,愛崗敬業、恪盡職守的高尚情操,任勞任怨、樂於奉獻的無私情懷,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為人正派、忠厚老實的高尚品德,永遠值得學習,決定在全省財政系統深入開展向沈浩學習活動。 根據安徽省民政廳、人事廳、財政廳《關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人民警察、民主黨派和人民團體的工作人員因公犧牲、病故審批確認及一次性撫恤金發放問題的通知》有關規定,經財政廳黨組研究決定,確認沈浩為因公犧牲。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沈浩的頒獎辭: 兩任村官,六載離家,總是和農民面對面,肩並肩[4]。他走得匆忙,放不下村裡道路工廠和農田,對不住家中嬌妻幼女高堂。那一年,村民按下紅手印,改變鄉村的命運;如今,他們再次伸出手指,鮮紅手印,顆顆都是他的碑文。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 劉漢俊這樣評價他 你是一粒種子,深深地埋進這片多情的土地;你是一面旗幟,高高地飄揚在這希望的田野。你把人民捧在心裡,人民就把你舉過頭頂!站起來,你是一尊雕塑,倒下去,你是一座豐碑!
[編輯本段]翟墨 雲帆滄海
2007年1月6日至2009年8月16日,翟墨從中國日照啟航,經過兩年半的時間,沿黃海、東海、南海出境,過雅加達、經塞席爾、南非好望角、巴拿馬,穿越莫三比克海峽、加勒比海等海域,橫跨印度洋、南大西洋、太平洋,經過了亞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的15個國家、地區和島嶼,航行二萬八千三百海里,完成了中國首次無動力帆船環球航海。翟墨賣掉了自己珍愛的作品,從朋友手裡買來了一艘二手帆船開始了訓練。手掌船舵絕不像手握畫筆那麼容易,在茫茫大海中,他第一次知道了恐懼。 翟墨:能在極端惡劣的天氣下,你能生存下來,這就是一種美。 艱苦的海上訓練,翟墨逐漸掌握了遠航技巧,他試著完成了在中國海域環行的計劃。在籌備環球航海的五年裡,他始終沒有忘記外國航海家對他不斷搖頭的表情,環航世界的信念在翟墨心裡一天比一天堅定。 出發前,他想到了為自己買一份保險,以防不測,受益人是他的母親。然而,竟沒有一家保險公司敢為他承保。 他知道媽媽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兒子安穩,能在有生之年抱上個孫子。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翟墨的頒獎辭: 古老船隊的風帆落下太久,人們已經忘記了大海的模樣。六百年後,他眺望先輩的方向,直掛雲帆,向西方出發,從東方歸航。他不想征服,他只是要達成夢想,一個人,一張帆,他比我們走得都遠!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 陳 淮這樣評價他 這不是一個個人的足跡,這是向世界昭示中華民族走向大海的宣言。 陸小華:翟墨桅桿上高揚的五星紅旗,有力地告訴世人,中國人擁抱海洋的勇氣、豪情與胸懷。
[編輯本段]薩布利亞·坦貝肯 光明心聲
事跡:薩布利亞·坦貝肯,1970年出生於德國,12歲時雙目失明。「盲文無國界」組織的創始人。在波恩大學求學期間,她發現藏文還沒有盲文,便借鑒其他語種盲文的開發經驗,在世界上第一個開發出藏盲文。1997年,薩布利亞到西藏旅行。她騎馬穿越西藏各地,發現這里的盲童少有接受教育的機會,便萌生了創辦西藏盲童學校的想法。 2000年11月,薩布利亞與西藏殘聯合作建立的盲人康復及職業培訓中心正式運作。到目前為止,先後有96名盲童在這里接受了日常生活技能培訓和藏、漢、英三種語言的盲文基礎教育,以及按摩、電腦、手工編織、做乳酪、美術等職業技能培訓。一般經過兩年的專門培訓,這些孩子都可以進入常規學校學習。一些盲童轉入常規學校後,成績非常優秀。 她為西藏盲人的教育和康復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並因此獲得2006年度中國政府頒發的「友誼獎」。 頒獎辭:她看不到世界,偏要給盲人開創一片新的天地。她從地球的另一邊來,為一群不相識的孩子而來,不企盼神跡,全憑心血付出,她帶來了光明。她的雙眼如此明亮,健全的人也能從中找到方向。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 塗光晉這樣評價她: 她是當代的普羅米修斯,雖然自己看不到光亮,卻給遠在異國他鄉的西藏盲童帶來了光明與希望。 王振耀:她讓我們看到了現代的白求恩!一個外國盲人能夠直接感受到藏族盲童的需求,這需要一種高尚的人道精神,更需要一種博愛的慈善情懷!
[編輯本段]特別獎 長江大學見義勇為大學生群體
何東旭、陳及時、方招等勇救落水兒童的長江大學大學生群體榮獲特別獎。 事跡:2009年10月24日,長江大學文理學院的40多名同學結伴出遊,來到湖北荊州市寶塔河江段的江堤上野炊。下午2時左右,一些同學在長江邊遊玩時,突然發現兩個小男孩在江中掙扎。同學們迅速沖了過去,先救起了一個男孩。但是在救另一個男孩時並不順利。危急時刻,站在沙灘上的十多名同學趕緊手拉手組成人梯下水搭救,另一名少年也獲救。但是,由於水情復雜,加上學生們體力不支,最終搭起的人梯被沖垮了,很多學生落入江中。岸邊的同學們大聲呼救。附近的冬泳隊隊員聞聲趕來,相繼從水中救起6名大學生。而陳及時、何東旭、方招3人卻因救人後體力不支消失在湍急的江水中,獻出了年僅19歲的寶貴生命。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劉姝威這樣評價他們:他們用19歲的肩膀鑄造生命之梯,他們的行動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塗光晉:三個年輕生命的逝去和兩個孩子的生還,並不是簡單的生命風險交換,而是在修復和重構著健康社會應有的道德基石。 杜玉波:他們縱身一躍,劃出了人生最壯麗的弧線,他們奮力一舉,綻現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他們用青春傳承了見義勇為,用無畏譜寫了一曲英雄的贊歌。 閻肅:挺胸踏濁浪,何懼生與死。至今江水上,清風滿襟袖。 頒獎辭:他們縱身一躍,劃出了人生最壯麗的弧線,他們奮力一舉,綻放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他們用青春傳承了見義勇為,用無畏譜寫了一曲英雄的贊歌。

❾ 為中國富強的傑出人物及故事有哪些

哈嘍,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語,每天都會有不同的精彩資訊分享給你。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中國的偉大富強離不開每一個人的努力,其中傑出人物都有哪些?

下面我們來具體說一下。

當聽到新中國成立的消息時,華羅庚馬上回國,為此,他放棄了國外豪華的大洋房小轎車,放棄在美國的各種優厚待遇,一心只想回到當時還十分貧瘠的中國。回國後,他創建了數學研究所,取得了很多偉大的數學成就,被稱為「中國現代數學之父」,實現了用自己的知識報效祖國。

閱讀全文

與中國保險人物四十年四十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