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眾安保險公司到底靠不靠譜這家公司的實力怎麼樣
眾安保險公司還是比較靠譜的,而且本身這家公司也是非常的有實力。其實我覺得如果要談實力的話,首先得看一下眾安保險公司的背景,眾安保險公司在2013年的時候成立總部公司是在上海這邊的,而且這家保險公司本身也是國內第一家互聯網保險公司。這家公司的背景非常的強,因為這家保險公司的背後有馬化騰,馬明哲,還有馬雲這三位大佬。
總體來說,我覺得眾安保險公司是非常靠譜的,如果想要購買一份保險的話,那麼不妨可以優先考慮一下這家保險公司。目前如果想要購買眾安保險公司的保險產品,可以通過線上的方式購買,也可以通過線下購買。假如說想要線上購買保險,那麼可以直接關注該保險公司的微信公眾號,然後通過線上商城來購買相關的保險產品即可。但是無論是通過線上購買還是線下購買,一定要了解清楚自己想要什麼類型的保險產品,然後再去進行挑選。
B. 眾安保險 每股凈利潤
意思就是母公司持有子公司一定股份,將年度凈利潤按照持股比例,應當歸屬於持股母公司的那部分利潤。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體系(2006)的有關規定,「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反映在企業合並凈利潤中,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所有者)所有的那部分凈利潤。
企業會計准則體系(2006)於2007年1月1日起,率先在上市公司范圍內執行。這一準則體系,較原來的企業會計准則(制度)(2005前)相比有較大的變化,其中企業合並利潤表列示項目的變化就是其中之一。
比如,某一上市公司母公司實現凈利潤100萬元,其持有70%股權的子公司實現凈利潤50萬元。假設該上市公司沒有其他子公司,且母子公司之間沒有凈利潤的抵銷業務,則,母公司合並凈利潤150萬元(100+50),而母公司擁有子公司凈利潤的份額應當為35萬元(50*70%),由此,母公司總計實現凈利潤135萬元(100+35),該凈利潤應當歸屬於母公司的股東。除此之外,子公司實現的凈利潤的剩餘部分15萬元(50-35),歸屬子公司其他股東(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少數股東」)所有。
據此,該上市公司合並利潤表相關列示如下:
五、凈利潤(凈虧損以「-」號填列)150萬元
其中: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35萬元
少數股東損益15萬元
而在原企業會計准則(制度)(2005前)下,上述數據相關列示應為如下:
減:少數股東損益15萬元
凈利潤:135萬元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C. 用長尾理論解釋互聯網保險 眾安的盈利模式
何謂長尾理論?長尾理論是互聯網時代興起的一種新的經濟理論,是指由於成本和效率的因素,當商品儲存、流通、展示的場地和渠道足夠寬廣,商品生產成本急劇下降以至於個人都可以進行生產,並且商品的銷售成本急劇降低時,幾乎任何以前看似需求極低的產品,只要有賣,都會有人買。這些需求和銷量不高的產品所佔據的共同市場份額,可以和主流產品的市場份額相當,甚至更大。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D. 提醒大家。不能相信眾安保險。都是騙大家錢的。不要輕易上當
眾安保險的確是騙局,首月2元,在每月要付520元,跟張國立廣告不符,就是騙
E. 眾安保險將來的估值
保險股估值的主要方法
公司估值方法是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的重要利器,在「基本面決定價值,價值決定價格」基本邏輯下,通過比較公司估值方法得出的公司理論股票價格與市場價格的差異,從而指導投資者具體投資行為。從國際上來看,保險股估值的方法主要分為相對估值法和絕對估值法:
一、相對估值法
1.市盈率(PE)法:合理股價=每股收益(EPS)合理的市盈率。PE估值法相對簡便,是目前運用較廣的估值方法,但對於收益波動很大或者受益為負的企業並不適用。
2.市凈率(PB)估值法:合理股價=每股凈資產合理的市凈率。較適用周期性較強行業,擁有大量固定資產並且賬面價值相對較為穩定的企業。
二、絕對估值法
1.現金流量折現(DCF)法:將項目或企業資產在生命周期內將要產生的現金流折現,計算出當前價值的一種估值方法。DCF估值法是最嚴謹的對企業和股票估值的方法,原則上該模型適用於任何類型的公司。
2.股利折現(DDM)模型:將企業未來分配股利按一定的折現率折現到當前,從而得到公司的價值。DDM模型適用於分紅較為豐厚且分紅政策穩定的公司。
3.內涵價值(EV)法:每股壽險價值=調整後的每股內涵價值+每股新業務價值合理的新業務價值乘數。這種方法較為復雜。
不能簡單地用PE和PB
PE和PB是股票估值中最常用的兩種方法,在美國也運用廣泛,但我們不能簡單地用它們對我國的保險股進行估值,主要理由有三:一是我國保險市場增長很快,每年新增保單很多,而收入和支出在時間上卻不配比。其中的壽險多是長期業務,有的期限長達數十年。根據謹慎性原則,我國會計准則要求新保單的成本一次性攤銷,不能遞延。這樣,盡管新增保單具有很高的價值,但是賣得越多,當期的盈利壓力也越大;二是壽險准備金的提取根據不同政策和方法得到結果相差很大,盈利也相應地大幅波動;三是壽險公司負債的不確定性和投資收益水平的不穩定性,使分析師難以預測下一財務年度的盈利水平。目前壽險業務價值構成我國保險公司價值的主要部分,簡單運用PE和PB對其進行估值可能造成評估結果偏差較大。
基於以上原因,可採用歐洲運用最多的內涵價值法對我國保險公司的壽險業務進行估值,而PE和PB則作為其他業務的主要評估方法。
內涵價值法的簡單介紹
內涵價值法又稱精算評估法,它是在一定的精算假設下,逐期對保險公司內涵價值進行調整,並評估當期的新業務價值,得出公司價值=內涵價值+新業務價值合理的新業務價值乘數。內涵價值法主要分三個步驟進行:調整凈資產、評估有效業務價值和預測新業務價值。調整評估基準日的凈資產,一般指按市場價值計價的資產減去負債。調整的項目可能包括扣除公司的最低償付能力額度、遞延保單獲取成本和准備金「過於保守」的余額部分,以及計入按市場價值計價的「未計及」資產以反映公司資產真正的市場價值。評估有效業務價值,首先對保單進行分類,然後用資產份額法模擬有效保單,根據險種、投保年齡、交費方式、領取年齡、責任期等因素分類別建立精算模型,並確定模型中使用的參數,最後把預測的參數代入模型,計算出模型的利潤流,根據一定的貼現率貼現成當前價值。參數包括定價利率、死亡率、發病率、意外發生率、退保率、費用率、稅率、紅利率、紅利增長率、投資回報率以及再保險等變數。預測新業務價值,根據公司的未來前景規劃和保險市場的發展情況,使用一系列風險貼現率,選擇現有上市的險種模型作為未來新單利潤的預測。新業務分為兩種:一是在現在運行的、由目前已具備的分銷能力產生的業務基礎上產生的新業務;二是在新業務和新的分銷渠道基礎上產生的新業務(或是其他可以替代的分銷渠道)。預測新業務價值有點類似於根據當前利潤預測公司未來利潤的方法,是基於持續經營假設產生的對未來價值的期望。
以上是對保險公司壽險業務的價值評估,但這只是估值過程的一步。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知道內涵價值法建立在一系列假設的基礎上。那麼,我們有必要試一試這些「基礎」是否牢靠,這就是評估工作的另一步——敏感性分析。進行敏感性分析的目的在於測試各種因素(利率、投資收益率、死亡率、費用率、繼續率、責任准備金評估基礎等)的變化對壽險業務價值的影響,從而有助於壽險公司在決策時朝著增加公司價值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也有助於檢測風險,使得公司能及時採取相應的對策進行防範,有助於壽險公司的穩健經營。例如,我們可在不同的利率水平下測算內涵價值,據此分析公司的價值對利率變化的敏感程度,同時還可分析不同產品線對利率變化的敏感度,等等。由此,公司經營者可對公司的一些策略進行調整,以增強公司抵抗利率波動風險的能力。顯然,通過敏感性分析,可以對壽險經營在將來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進行模擬,使得決策者(投資者和經營者)能預知先覺,永遠在決策時領先一步。
幾個需要注意的問題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內涵價值法是評估我國保險公司壽險業務價值較為理想的方法。但是,這里仍有很多需要我們注意的問題:一是估值建立在各種假設、精算方法和模型之上,它們是否准確合理對估值有著極大的影響;二是新業務價值乘數具有很強的杠桿效應,它的變化會使保險公司估值產生劇烈變動。根據公司不同、時間不同則有不同的新業務價值乘數,這是保險公司估值中的難點;三是評估保險公司價值時不能簡單地把壽險業務價值和其他業務價值分開估值,最後簡單相加。目前國內的分析師大部分採用簡單相加的方法,但這種方法卻割裂了壽險業務和其他業務的共性以及協同作用;四是對保險公司估值需要考慮公司的非財務價值。構成保險公司非財務價值主要有公司管理、員工隊伍的素質、銷售隊伍的穩定性、客戶資源以及公司品牌等等,這些非財務價值對公司的發展極為重要,是我們估值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總之,保險公司的估值是一項龐大的工程,是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的全面總結。內涵價值法具有的多種假設和易變性使它不僅是一種估值方法,而更像一門藝術。但這並不是說它不適合用來估值,作為科學與藝術結合的估值方法,它仍是評估保險公司價值的有力武器。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F. 眾安保險2015年三季度經營業績
官網有相關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