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保險 > 7成結構性理財產品收益不達標

7成結構性理財產品收益不達標

發布時間:2021-08-30 16:10:23

1. 結構性理財產品可靠嗎

若是招行的「結構性存款」,實質為存款而非理財產品,它與理財產品的區別為:

2. 資管新規後銀行理財產品收益達標了嗎

資管新規落地後,銀行保本理財產品或將逐漸退出市場

春節已近在眼前,手中有閑置資金的投資者希望找到合適的投資理財渠道,而最新出爐的1月份銀行理財產品數據,或可以為投資者理財提供參考。

融360監測數據顯示,1月份,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持續走高。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共14441款,較上個月增加了561款;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86%,較上個月上升了0.02個百分點,創2015年8月份以來的30個月新高,不過,漲幅較之前收窄。其中,保證收益類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35%,環比上升0.07個百分點;保本浮動收益類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33%,環比上升0.03個百分點;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15%,環比上升0.07個百分點。

外資銀行理財產品共有336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19%,高於城商行的4.95%、股份制銀行的4.93%、國有銀行的4.86%、農商行的4.71%,但是外資銀行發行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和中高風險理財產品佔比較大,這兩類產品的收益率是浮動的,達不到預期最高收益率的概率偏大,不適合謹慎類及穩健類投資者。

值得注意的是,披露了實際到期收益率的6444款產品中,共321款產品未達到預期最高收益率,其中結構性理財產品187款,非結構性理財產品134款,結構性產品未達到預期最高收益率的比例為50%,非結構性產品未達到預期最高收益率的比例為2.31%。雖然結構性理財產品的預期最高收益率很高,動輒就能達到6%以上,甚至10%以上,但能達到預期最高收益率的概率只有一半,而且結構性理財的平均到期收益率要低於非結構性理財。因此,投資者在購買結構性理財的時候要謹慎,如果對產品的收益計算方式不了解,對市場趨勢沒有一定的判斷力,建議還是不要觸碰。

對於有意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者來說,除了需要關注理財產品的風險和收益外,更要留意募集期的長短,較長時間的募集期會導致資金站崗時間較長拉低產品的整體收益,並且一定要注意觀察購買的產品是否節前就開始計息。

融360分析師認為,2月中旬將迎來春節長假,所以理財產品的發行量必將大幅下降,市場資金面將會保持穩定,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上漲或下跌都有可能,但是漲跌幅都不會太大,從長期來看,今年利率走高的概率較大,所以銀行理財收益率可能會延續去年的上漲趨勢。但未來隨著資管新規的逐步落地,銀行保本理財產品或將逐漸退出市場,轉型為銀行結構化存款產品。

理財產品也要好好管制。

3. 預期收益18%實際為「零」 這些銀行理財你還敢買嗎

當然不敢買呀。所以要謹慎理財!

上海師范大學商學院副教授楊寶華說,「最高預期收益率」看上去很美,但在實際上實現的概率很小。比如,有的產品最高收益率是15%,但銀行模擬測算的實際預期收益率多集中在2%的水平。一般投資者尤其是老年人,被最高收益率吸引,結果卻大失所望。

管住銀行的「套路」,還得靠制度

然而,對於消費者的這些抱怨,銀行並不認賬。因為按照相關規定,理財產品可以承諾保本,但不能承諾固定收益,這是與儲蓄或買國債的最大區別。理財產品的回報率,通常是與某類資產掛鉤的,包括與外匯、指數、股票或商品掛鉤等。由於掛鉤資產在市場上起伏不定,相應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就存在不確定性,只能用預期收益率來表述,給客戶在購買時提供參考。

而且,這個預期收益率只是個參考,並非是對客戶的承諾。就算達不到,客戶也不能向銀行「興師問罪」。況且,銀行還給出了最高和最低兩個「預期」,實際收益率沒出這個圈,說明「預期」准確,沒毛病啊!別說實際收益率沒「出圈」,就算比「最低預期」還低,銀行也沒有任何責任!

銀行說的這些,也是實情。因為,市場波動誰也說不準,「預期」就是一個大致的估算,能不能實現誰也保證不了。可是,這就能成為銀行隨便「預期」的理由嗎?甚至靠拔高「預期」推銷產品,誤導消費者?

實際上,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並不是拍腦袋想出來的,它是有一定的依據和一整套演算法的。那請問銀行大佬們:目前,市場上大部分銀行理財的收益率在3%—5%之間,那18%的「預期」是怎麼算出來的?實現的可能性有多大?難怪上海消保委光火,因為真實統計下來,這些所謂的「最高收益率」實現的可能極小,就像扔一個硬幣,預測的不是正反面的概率,而是硬幣豎起來的概率!這么小的概率,跟天上掉餡餅有一拼吧?

當然,消費者自己也要清楚風險,理財產品是不保收益的,不管銀行「吹」得有多高,購買時也要貨比三家,市場上大多數理財產品收益率是多少?這家銀行以往的產品收益情況如何?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如果預期收益率高得離譜,您千萬別見錢眼開,還是多打幾個問號吧。

下面的建議在購買結構性理財產品時有可能幫到您

不要只看預期最高收益

結構性理財產品掛鉤股票、股指、外匯、黃金等高風險標的,收益往往是一個較大的區間,比如0-10%,實際到期收益率要參考掛鉤的標的在觀察期內的表現,達到預期最高收益率的可能性較低,因此投資者在購買此類產品的時候不能只看預期最高收益率。

明確保本比例

目前結構性理財產品以保本型居多,但一定不要認為保本就是100%保證本金安全,要認真閱讀產品說明書中的保本比例,有的產品為部分保本產品,如保本比例為90%,則意味著有可能出現虧損10%本金的可能性。

新手慎重購買

如果你是個理財新手,或是缺乏理財經驗及知識,不推薦你購買結構性理財產品,如果你具有一定的投資經驗,了解結構性理財產品的收益計算方式,並且能承受一定的風險,那麼可以考慮購買結構性理財產品。

4. 銀行理財結構型產品和非結構性產品有什麼區別

1、結構性理財產品是指通過某種約定,在客戶普通存款的基礎上加入一定的衍生產品結構,將理財收益與國際、國內金融市場各類參數掛鉤,例如匯率、利率、債券、一攬子股票、基金、指數等。從而使投資者在結構性理財產品到期保本的同時,有機會獲得比傳統存款更高的收益。
2、結構性理財產品通常根據客戶獲取本金和收益方式不同進行分類,一般分為保本固定收益型、保本浮動收益型和非保本浮動收益型三類。
3、區分結構性與非結構性理財產品主要看其投資方向和投資標的,其產品結構書中只要表明有掛鉤國際投資品,如黃金、石油、農產品等和與其相關的股票,基金的投資類型的均屬結構性理財產品,一般營銷人員會有明確說明,除此之外的均屬非結構性理財產品。

5. 什麼是結構性存款和結構性理財產品有什麼關系

結構性存款可以理解為:普通存款+高風險投資;投資范圍包括股票、外匯、黃金、利率等金融衍生品。存款人在承擔一定風險的基礎上獲得相應的收益。
參考:《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結構性存款業務的通知 銀保監辦發〔2019〕204號》http://www.gov.cn/xinwen/2019-10/18/content_5442092.htm
理財產品從種類劃可以分為三類,保本固定收益型產品、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而從發型機構劃分可以分為銀行、券商、基金公司、保險和第三方理財。
結構性存款可以包含在銀行理財的范圍內。

6. 結構性理財產品的主要風險

(1)掛鉤標的物的價格波動
由於結構性產品的浮動收益部分來源於其所掛鉤的標的資產的價格變動,因此,影響標的資產價格的諸多因素都成為結構型理財產品的風險因素。
(2)本金風險
通常結構型理財產品的保本率直接影響其最高收益率,因此,結構型產品的本金是有部分風險的。
(3)收益風險
由於結構型理財產品的收益必須完全符合其產品說明書所約定的條件,也就是說期權的執行是基於一定的標准,所以結構型理財產品的收益實現通常是兩點或是點狀分布,從而使得結構型理財產品的收益往往是有或者無,而沒有中間水平。
(4)流動性風險
結構型產品通常是無法提前終止的,其終止是事先約定的條件發生才出現,因此結構性產品的流動性不及其他銀行理財產品。

7. 上市公司都被騙理財產品的那些坑該怎樣完美繞過

地雷一 「安全產品」並不安全
銀行理財產品簡單分類可以分為保本類和非保本類。保本類理財產品虧損本金的風險是由銀行承擔,非保本類理財產品的風險則是由客戶承擔。而非保本類理財產品也分風險等級,風險越低,安全性越高,收益也能達到。
在實踐中,大多數銀行工作人員宣稱的安全產品其實都是非保本類的,雖然非保本類理財並非意味著風險,但是如果要追求本金絕對安全的話,那還是保本類更好。當然這也意味著可能需要犧牲一定的收益。
確認保本類理財又一個要點就是產品說明書上明確註明「保本」二字。
地雷二 預期收益達不到
銀行中大多數理財產品幾乎都承諾的是預期收益,所謂的預期收益就像是水中月鏡中花,只是一個美麗的幻想,至於真正到期後的收益怎樣那就不得而知了。小夥伴們可以仔細看看購買理財的產品說明書,預期收益率是不會寫上去的,這樣銀行是不保證完全達到預期收益的。
實踐中,一般情況下結構性理財產品(投資產品涉及固定收益類與金融衍生品)達不到最高預期收益的情況較多,非結構性的理財產品(投資產品一般為固定收益類產品)則出現情況較少。
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需要認真瀏覽「基礎資產的管理和構成」部分,如果出現金融衍生品則為結構性理財產品,或者直接詢問銀行工作人員是否為結構性理財,在這種情況下,銀行工作人員一般不會撒謊。
地雷三 飛單騙你沒商量
所謂的飛單銷售就是銀行工作人員利用投資者對銀行的信任,銷售外部的理財產品以獲得高額提成,簡單來說就是掛羊頭賣狗肉,你以為買的是銀行保險產品,但實際上很可能是不知道什麼野雞公司的高風險產品。
這種銷售在銀行中是嚴令禁止的,但是因為高額的回報,有些銀行內部員工鋌而走險。飛單類的理財年化收益率比一般的銀行理財產品要高不少。一般來說,房地產信託、私募股權等領域是銀行飛單的聚集地,年化收益率基本上在10%以上。但是相對而言風險也格外大。
鑒別是否為飛單產品有三種方式:一是看說明說上的產品管理人,如果產品管理人不是銀行自身,而是什麼投資公司,則需要警惕了,這種情況下一般都是飛單;二是通過銀行網銀或者銀行客服電話查詢,如果這筆理財在以上渠道查不到信息,則需要警惕;三是看產品說明書的回執單是否有銀行的公章,如果回執單上沒有銀行的公章,一般情況下是有問題的。
地雷四 代銷產品銀行不兜底
銀行代銷產品和飛單最大的區別就是,銀行代銷產品是經銀行批準的外部產品。這類產品大多是保險、基金等產品,風險根據產品不同也不一樣。
所以切記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需要詢問所銷售的是否為銀行自身的理財產品,蓋的是否為銀行的公章、理財的管理人是否為銀行本身。如果不是,那就需要多留心,銀行工作人員有時候會迫於業績壓力,誘導客戶購買保險等其他代銷產品,小夥伴們需要仔細甄別。
一般來說,小夥伴們只要看清上面四個陷阱就能減少掉進去的風險了。
分割線
那麼,如果你的資產在千萬以上,遭遇到了騙子團隊怎麼辦?別急,金妹兒也有大招:
1、查看理財產品的「身份證」。
2014年,銀監會發文明確表示,銀行發售普通個人客戶理財產品時,需在宣傳銷售文本中公布所售產品在「全國銀行業理財產品登記系統」的登記編碼。
這個登記編碼便類似理財產品的「身份證」,客戶在購買銀行自營理財產品時,均可通過產品「登記編碼」在中國理財網(www.chinawealth.com.cn)查詢。你買的產品是不是「黑戶」一查便知。
2、是否錄音錄像。
按照規定,購買銀行理財簽訂合同時必須在銀行營業網點的監控下進行,得有錄音和錄像。
客戶可以詳細了解所買產品的產品類型、風險屬性、預期收益等信息。而銀行理財經理也應該明確向客戶進行風險提示,並需要客戶對了解到的相關產品信息予以確認。這既是防止客戶購買到假理財產品,也是對銀行員工的一種保護。
3、資金流向要明確。
目前絕大多數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及代銷產品,客戶的購買資金都不需要轉賬到別的賬號,購買後可以通過網銀查詢購買是否成功及後續收益等動態情況,或到銀行網點列印賬戶情況進行查看。如遇銷售人員提示將資金劃轉至其它機構,必須反復確認,以防上當受騙。
4、妥善保管自己的銀行卡和密碼。
俗話說,防人之心不可有。在目前一些已知案例中,有相當部分土豪客戶對自己的專屬理財經理非常信任,甚至把銀行卡的密碼都會告訴對方。在這里還是要提醒大家,在告知密碼這件事情上還是得謹慎再謹慎,小心再小心。

8. 結構性理財產品有哪些風險

一、多數結構性產品的說明書看不懂
有很多投資者表示,對一些結構性理財產品的說明書表示看不懂。尤其是產品的投向方面,要不說得太籠統,比如"本理財計劃投資於銀行間市場、交易所市場債券,以及資金拆借、信託計劃及其他金融資產"。要不各項投資比例區間標注的比較模糊,比如債券資產、銀行存款、資金拆借及逆回購三項佔比均為0-90%。對於這些看不懂說明書的結構性理財產品,筆者認為風險還是比較高的,購買一定要謹慎。
二、銷售人員有意隱瞞風險
有一些銀行工作人員為了完成業績,不實或誇大宣傳、預期收益說成實際收益,並會有意隱瞞結構性理財產品的風險,只對客戶說是一款集合理財產品。從而使得投資者"雲里霧里",失去理性,購買了不適合自己的結構性理財產品。所以筆者提醒投資者,在選購結構性理財產品時,切勿只盯著高收益,另外看清產品的風險,要有正確的判斷,不要被他人所左右。
三、結構性理財產品收益雖高但可能達不到
結構性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雖然相對於平常的理財產品來說都很高,但是由於涉及的投資標的多,產品結構較復雜,收益有可能達不到,甚至會虧本。因此,筆者認為投資者在選購結構性理財產品時,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備,首先要問清楚產品是100%保本、部分保本,還是不保本,然後再根據產品的標的估算預期收益率達到的概率,最後結合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來決定是否購買。

9. 銀行理財不能靠「最高收益率」引人上當是怎麼回事

我們都知道,招聘的時候工資寫4000-8000,然後找工作者只看到了8000沒有看到4000,比如今年過年的支付寶搶紅包,我們都看到了666元,但是誰又知道一分錢的有好幾百萬呢?所以同樣道理,銀行不能採用這樣的說法,現在的社會,平均值都不正確了。

知道銀行最高收益率的不靠譜,消費者能怎麼辦?他們當然可以選擇不再購買結構性理財產品了。如果要買,也不能只看銀行宣傳的最高收益率,可能最需要看的是最低收益率了。作為銀行,還是要端正經營思想,不要為一時之利忽悠老百姓。我覺得,銀行不僅應該公布最高和最低收益率,不僅要保證消費者的最低收益,還要公布和保證最高收益率的實現概率,以便於消費者購買時決策。

閱讀全文

與7成結構性理財產品收益不達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