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保險 > 中國太平保險公司的經營戰略

中國太平保險公司的經營戰略

發布時間:2021-08-24 15:21:44

Ⅰ 中國太平保險是什麼企業

是民族企業,屬於國有控集團公司。
太平人壽提名其他同類壽險公司第六,公司實力也是相當不錯的。
和中國人壽一樣,是一家隸屬於國務院的國有背景的一家保險公司。
綜合實力來講的話,要稍遜於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太平洋保險。
但是他是為數不多的分紅 保險產品採取英式分紅的保險公司。其他保險公司均採用英式分紅

太平人壽歷史悠久,1929年始創於上海,1956年移師海外專營壽險業務,曾是中國近現代史上實力最強、規模最大、市場份額最多的民族保險企業之一,也是現今中國保險市場上經營時間最長和品牌歷史最悠久的中資壽險公司之一。
2001年11月,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2009年6月更名為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公司,簡稱「中國太平」)以「太平人壽」名義,全面恢復經營國內人身保險業務。復業後的「太平人壽」是我國第六家全國性壽險公司,目前,公司注冊資本金37.3億元人民幣,總部設在上海。截至2009年底,公司已在國內27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開設34家分公司和700餘家三、四級機構,服務網路基本覆蓋全國。
「中國太平」是隸屬於國務院的國有控股金融保險集團, 是我國第一家跨國金融保險集團公司,其品牌歷史源遠流長,可以追溯至1929年創立的太平水火保險公司、1931年創立的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1949年成立的香港民安保險有限公司。作為中國太平內地客戶最為集中的成員公司和中國太平最重要的市場介面,太平人壽在專注於個人壽險業務的同時,依託集團的綜合性、多元化經營平台,更可間接為個人及團體客戶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復業八年來,太平人壽已連續4年實現盈利,業務發展穩健,業務結構良好,公司不僅成為新時期中國太平持續發展的戰略支撐力量,也是中國太平業務和盈利的主要貢獻者。
復業以來,太平人壽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人為本,以創新為突破,形成並強化核心競爭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截至2009年底,公司總資產達797億元人民幣,客戶總量超過950萬,總承保金額累計突破12500億元人民幣,穩居國內中大型壽險公司行列。
復業八年來,太平人壽秉承中國太平「用心經營 誠信服務」的經營理念,以「創造富裕的安寧生活」為使命,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周全的保險保障和金融理財服務,勇於承擔企業公民的社會責任,公司品牌形象和企業聲譽已經獲得客戶、員工和社會的高度認可,企業實力和品牌競爭力亦大幅提升,並已從「中國保險業的一顆新星」成為中國壽險市場的中堅力量。
2003年至2008年,國際權威評級機構惠譽國際(FITCH)連續六年為太平人壽做出BBB+評級,認為公司信用質量良好,財務實力穩健,建立了良好的商業模式。2007年至2009年,太平人壽連續三年躋身「中國企業500強」和「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在2009亞洲保險業競爭力排行榜中,太平人壽位列第9,排名大幅上升,凸顯出公司日益強大的品牌價值。
1929年
金城銀行在上海獨資創辦太平水火保險公司。
1934年
太平保險公司開設人壽保險部。
1938年
由壽險部正式改組設立太平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1951年
擁有海內外分支機構990多家。
1956年
根據國家政策調整,暫停國內業務,將經營重心轉移海外。
1956年
根據國家政策調整,太平保險公司暫停國內業務,總部遷往北京,國內不再設立分支機構,專營海外保險業務,主要任務為:加強對國外分支公司的領導,積極開展對外業務,為僑胞服務、為國家累積外匯資金。
1958年
根據當時中央有關決議,全面停辦國內保險業務,國內保險業務發展基本中斷。
2001年5月
公司開始復業籌備。
2001年10月
成為國企改革試點單位,正式定名為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
2001年11月30日
經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驗收、批准,恢復營業。
2001年12月5日
太平人壽宣布復業,上海營業總部正式發售保單。
2001年12月12日
太平人壽上海營業總部簽出第一張保單。

Ⅱ 中國太平的發展歷程

太平人壽——80年的「中國太平」之路
太平人壽,始創於1929年。一家擁有八十年歷史的壽險公司。在其80年的「中國太平」之路中,見證了中國民族保險業發展的歷史。公司自2001年國內復業至今的八年來,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亮點頻現。
亮點1:穩定的股東結構,持續的資本注入,太平人壽發展力量更強大;
亮點2:綜合競爭力快速提升,躍居亞洲壽險公司第九位;
亮點3:實現連續四年盈利,太平人壽已建立起可持續發展能力;
亮點4:穩健高效的投資管理優勢,為客戶帶去更多效益;
亮點5:堅持「三高團隊」建設,引領國內壽險業專業經營先潮;
亮點6:堅持專業經營,太平人壽個人業務構建起體系運作的「八大體系」;
亮點7:一流的服務支援體系,保障公司高效進行專業經營;
亮點8:勇擔企業公民和社會大眾保險服務商的責任,參與各項社會公益活動,承攬國際國內各項重要活動。
金城銀行創辦太平保險,開風氣之先
1929年11月20日,太平保險公司創立於上海。
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民族保險業正處在有史以來第一個發展高潮期。
1919年「五四」運動以後,國人的民族意識不斷增強。有感於「海通以來,我國的財產保險與生命保險為外商所壟斷,金錢外溢與年俱增,不獨有損利權,漏卮難塞,其影響我國民族工商業的發展尤為嚴重」(沈雷春:1937年《中國保險年鑒》),一些有識之士開始集資創辦保險公司,力圖與洋保險相抗衡。據資料記載,1919年至1935年間,國人共開設保險公司30餘家。
在此期間,中國保險業還出現了一個新形勢,就是銀行業投資辦保險蔚然成風。銀行與保險具有天然的聯系:它所經營的貸款業務,貸款戶的貨物或不動產抵押都必須投保以資保證。在保險業方興未艾之時,銀行家看到這是一個有利可圖的行業,因此紛紛起而經營。從1926年以後的10年間,由私營銀行和官辦銀行投資設立的保險公司共有12家。《中國保險史》對此評論道:「中國從1926年到1936年期間,由於金融業以其雄厚的資金投入保險業,改善了公司的經營管理,注意培養專業人才,拓展險種,發展經紀人,並利用銀行貸款關系,爭取工商業的保險業務。民族保險業有了迅速發展,與1914年相比,公司家數增加兩倍多,資本金增加五倍多,呈現一片新的景象。」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繼1926年東萊銀行設立安平水火保險公司之後,私營的金城銀行於1929年投資100萬元(實收50萬元)開設了太平水火保險公司,設址於上海江西路212號金城銀行大樓。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由金城銀行總經理周作民兼任,丁雪農任第一協理,王伯衡任第二協理。太平保險公司以太極圖形為商標,取「生生不息」之意,並打出了「太平保險,保險太平」的口號。
公司於1929年11月20日成立,次年2月19日正式開業。公司以經營水險、火險、船殼保險、汽車保險等為主,並酌量辦理「玻璃」、「郵包」、「行動」、「繭紗」等險種。「創辦初期,雖值百業不振,然歷年決算頗具效益,且業務亦日在進展之中」(金城銀行檔案)。但畢竟由於資本額不夠雄厚,遇有大額業務便無力承做,或只得分與他人,影響收益。1933年,金城銀行擬將太平擴大經營,而其他尚未涉足保險業的銀行也正躍躍欲試,於是,金城邀集交通、大陸、中南、國華等四家銀行加入太平,資本額擴大為500萬元(實收300萬元)。一時聲勢浩大,金融界為之矚目。7月,公司改組完成,黃奕住任董事長,周作民任常務董事兼總經理,聘丁雪農、王伯衡為協理。同時,將公司名稱中的「水火」兩字刪去,改稱太平保險公司,並添辦人壽、意外等保險。
太平保險從此步入大型華商保險公司的行列
接收安平豐盛天一,集團化經營蔚為大觀
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市場上保險公司的生生滅滅、分化重組乃是尋常之事。從1934年起的三年間,太平保險公司陸續收購了幾家華商保險公司,開始向集團化的方向邁進。
1934年初,豐盛保險公司因經營不善,擬將大部分股份售與太平,改組公司,與太平合作營業。太平對合辦並不感興趣,但考慮到該公司的牌號已有多年歷史,若將其全盤接辦,作為子公司繼續營業,「則所有業務上衡量操縱、選擇迎拒之便利既可繼續存在,且可以豐盛公司之名義,多一招攬生意之機會,增厚進展之力量,相輔而行」(太平檔案)。經談判,太平最終以一萬元的價格收買了豐盛。
1935年5月,東萊銀行加入成為太平保險的第六個股東。同時,東萊銀行創辦的安平保險公司經營上發生困難,亦由太平接收合並。
1936年,中國墾業銀行投資開辦的中國天一保險公司因無人管理,也以低微的價格轉讓給太平接辦。
上述三家公司對外仍保留原來的牌號,各地的分支機構及代理處仍繼續營業。為了加強領導和管理,1935年設立了太平安平豐盛總經理處,次年改為太平安平豐盛天一總經理處,統轄四公司的一應事宜。總經理處設在太平保險總公司內,太平保險公司總協理兼任「太安豐天總經理處」總協理。這樣,太平只須用一套管理人員來處理四個公司的業務,這種歐美托拉斯性質的管理形式,在當時中外保險公司中尚屬獨樹一幟,為業界所矚目。
成為集團公司後,太平不但資金實力大增,而且業務聯系更為廣泛,所有六家股東銀行及四行儲蓄會的各地分支行、會,均由總公司與之訂立契約,委託為公司業務代理人,通過這種方式,把所有六行一會的所有放款與押匯全部交由太平保險集團承保,於是業務大振。
太平保險除在上海設總公司外,在京、漢、津、哈、魯、粵等六大區域的大中城市廣設分支公司或代理處,最鼎盛的時候,全國代理網點總數達900餘處,還在香港、新加坡、西貢、雅加達、馬尼拉等地設立了分支公司。不數年間,太平成為全國最大的華商保險公司之一。
那年月,民族保險公司大多資本數額較小,承保能力和限額也受到相應限制。為了增強對巨額業務的承保力量,一些華商公司開始走向聯合的道路。1933年6月,肇泰、華安、永寧、永安、先施、海上、聯保、通易、寧紹、華興等10家公司發起設立了華商聯合保險公司,並被國民政府特許為經營分保業務的專業再保險公司,其營業性質以便利各家之分保為重點。1936年,通易公司倒閉,華商聯合保險公司資金受嚴重影響,當年虧損2萬元,公司面臨解散的危險。經過數度接洽,太平保險集團出面繼承了通易名下的全部股份票面51000元,由太平擔認26000元,安平擔認25000元。並據此修改了華商聯合保險公司章程,增加董事名額,由太平出任常務董事兼董事長,主持該公司事務,安平任董事。並與瑞士再保險公司訂立了分保契約。同年,太平保險又與倫敦市場的勞合社、世紀、Willis Faber & Dumas等保險集團訂立了互惠分保合約。自此,太平又在再保險領域佔得舉足輕重的地位。
創建太平人壽,產壽險分業經營
太平在創立之初,定名為「太平水火保險公司」。1933年7月,公司增資擴股,股東由一變五,資本由100萬而至500萬。不僅如此,還將公司名字中的「水火」二字去掉,准備添辦人壽保險業務。
鑒於壽險業務的特殊性,是年9月,董事會決定人壽保險部之會計獨立,並從公司資本中特撥國幣100萬元,備作舉辦壽險業務之基金。12月,公司指定專人開始籌備事宜。
1934年4月20日,人壽保險部正式成立,並自即日起開始對外營業,到年底,有效保額已達170萬元,自後逐年增加,營業范圍亦逐漸擴展至全國。1936年8月,太平保險收購中國天一保險,天一壽險部的全部壽險契約也由太平概括承受。到1938年底太平保險壽險部改組為太平人壽保險公司時,太平的壽險有效保額已達國幣700萬元。
1937年1月11日,國民政府修正公布保險業法及保險業法施行法,規定同一保險業不得兼營損失保險與人身保險,在保險業法施行前兼營者,應於保險業法施行後兩年內依法改組。劃出壽險部,設立單獨的人壽保險公司乃提上議事日程。
太平的壽險部從一開始就自成機構,業務及會計獨立,不與其他業務部門相混合,因此改組手續較為簡便。經過一年多的布置,由太平的股東——交通、金城、大陸、中南、國華、東萊等六大銀行——另行認繳股本100萬元國幣。然後熱熱鬧鬧地召開了創立大會,選定周作民為董事長,丁雪農、王伯衡為常務董事,許漢卿等7人為董事,周繼雲等5人為監察人,並呈請登記。
1938年8月10日,經國民政府經濟部核准,發給營業執照。同年12月30日,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正式公告改組成立,太平保險公司壽險部的全部資產負債以及契約上之權利義務,俱由太平人壽保險公司概括承受,太平保險公司壽險部同日取消。推定周作民為總經理,丁雪農、王伯衡為協理。
從1929年11月太平保險創立到1938年底分設太平人壽,整整9年。這9年中,1933年增資擴股、1935年開始集團化經營、1938年創設太平人壽,基本上是3年跨一台階,其發展壯大之迅猛,實為當時所罕見。
組織太平分保集團,於艱危時世中奮爭
1937年,日本發動對華侵略戰爭。日本佔領上海後,並未立即與英美等國形成公開對抗,上海英美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乃成為日軍佔領區包圍中的「孤島」。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開進上海租界,昔日操縱上海保險市場的英、美、法等國的保險公司,被勒令停業,其外籍人員被關進集中營。
由於外商保險公司長期壟斷中國保險市場,加之華商保險公司資金短少,實力微薄,中國民族保險公司的再保險問題一直都依賴外商保險公司解決,主要是英商、美商及瑞士再保險公司。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華商保險公司對英美等國的分保渠道被迫中斷。上海的華商保險公司乃自謀出路,組建華商分保集團。
1942年2月,太平保險公司聯合寶隆、大業等保險公司組成太平分保集團,到7月,成員公司擴大至19家。幾年內,上海的華商保險公司相繼組建了大上海、久聯、五聯、十五聯、華商聯合等分保集團,加上太平分保集團,共計6個,參加公司達80家。在這6家中,太平頗有些與眾不同。太平檔案對此有如下記載:「講到太平分保集團的特點,就是一切集團事宜,均由太平一家負責處理,不受其他會員公司的支配與節制,與久聯集團由參加公司另組辦事處及大上海集團之另組一公司專司其事者有顯著區別。還有太平與國內外同業訂立溢額合約分保多以互惠為原則,惟因此而獲得的分入合約分保,均由太平獨家接受,並不能分與集團會員公司。因為一則它們資力薄弱,不願負額外的責任;二則國外無分支機構,遇有賠款,無法按原幣攤付。」
華商保險公司組建分保集團,有效地解決了民族保險業的危險分散問題,並為華商保險業逐步自主經營打下了基礎。
在國民黨統治的後期,通貨惡性膨脹,經濟秩序混亂不堪。據統計,1946年9月至1949年5月,物價驟漲1.051億倍。中國保險業遭到嚴重摧殘,一大批保險機構坐吃山空,負債度日,連一些較有實力的公司也陷於難以支撐的困境。華商聯合分保集團發出感嘆:「金圓券發行未久,遽爾貶值,嗣後是否有保持穩定之可能,無人敢逆料,倘法幣末期之困難情勢重演於今日,則恐我保險業將瀕於危殆。」保戶對金圓券已失去信心,即使有投保意向,也只願以外幣保額投保和計算賠款。於是,國營的和其他一些尚有餘力的保險公司,改以銀元、美金和港幣承保。太平分保集團也曾於1948年7月1日組織了包括22家成員公司的外幣業務集團,於艱危時世中勉力支撐,直到1949年解放前解散。
公私合營,天下一統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根據上海市軍管會發布的訓令,包括太平保險公司在內的64家華商保險公司和42家外商保險公司獲准恢復營業。
此後十餘年間,人民政府對保險市場進行了大刀闊斧地改革,太平保險公司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解放之初,大部分保險公司資力薄弱,承保能力有限。為緩解華商保險公司的分保問題,在軍管會的領導和中國保險公司的支持下,1949年7月20日,47家華商私營保險公司聯合組成民聯分保交換處,太平保險公司協理丁雪農被公推為主任委員,民聯的辦事機構也設在太平保險公司內。
民聯分保交換處是解放後上海工商業中最早成立的一個聯營機構,它的創辦,改變了華商保險公司依賴外商的心理,大大增強了華商保險業的信心,同時為私營保險公司的進一步聯營奠定了基礎。
在人民政府對私營保險公司「限制、利用、改造」的政策主導下,1951年下半年,上海25家私營華商產物保險公司開始醞釀合並問題。同時,天津的3家私營保險公司也派代表赴上海聯系,表示願意合並。經過緊張籌備,這28家私營保險公司分別組成太平和新豐兩家保險公司,由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投入一半以上的資金,走上了國家資本主義的道路。
公私合營的太平保險公司由15家公司組成,其中上海12家,即太平、安平、中國天一、太安豐、華商聯合、福安、寶隆、建國、大豐、大信、裕民、揚子;天津3家,即大昌、中安、中國平安。公司資本總額定為人民幣100億元(舊人民幣,下同),其中參加合並的公司以其凈資產作為投資,總額定為45億元,其餘55億元悉由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投資。合並協議於1951年10月22日正式簽定,11月1日,公私合營太平保險公司正式開業。
太平保險公司設立19人組成的董事會,並設立監察7人。經董事會推選確認,周作民等7人為常務董事,周作民任董事長,謝壽天任副董事長,林震峰為總經理,李祖模、金瑞麒為副總經理。
公私合營新豐保險公司由上海的13家私營保險公司組成,資本總額60億元人民幣,公司於1952年1月1日宣告開業。
1953年4月,作為國家保險公司的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開始考慮太平、新豐兩公司進一步合並的計劃,打算通過兩公司的合並,逐步做到國內保險業務由國家專營,而以合並後的合營公司加強其國外機構,進一步發展國外保險業務。1955年,在社會主義改造運動的洪流中,全保險行業的公私合營終於由設想變為現實。1955年11月11日,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由其上海分公司提出了《關於公私合營太平、新豐保險公司合並的方案》,建議:兩公司合並後的業務重點將放在國外,成為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領導下的一個專業性保險公司,加強對國外業務的領導,進一步發揮其助手作用,分擔起促進國際貿易、吸收外匯資金的光榮任務。考慮到太平保險公司在香港、新加坡、馬來亞、印度尼西亞等海外地區設有分支機構,而新豐保險公司沒有海外機構,因此建議合並後的新機構定名為公私合營太平保險公司。
1956年3月21日、22日,兩公司董監事會在上海分別舉行,會議就兩公司合並、總部遷往北京、國內不再設立分支機構等一應事宜作出決議。
1956年8月1日、2日,太平、新豐兩公司在上海《解放日報》刊登聯合啟事,宣告:「自1956年8月1日起,我兩公司合並為公私合營太平保險公司,並將合並後機構遷移北京辦公,兩公司原在上海機構同時撤消」。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上海分公司亦同時刊登通告,「同意接受該兩公司在上海地區簽發的保險單尚未滿期的保險責任」。新的太平保險總公司設址於北京阜成門外天寧寺路。
太平、新豐兩保險公司的合並、遷京、停辦國內業務,標志著中國保險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全面完成,中國保險市場從此進入國家專營的時代。
根據兩公司最後一次董監事會議的決議,新的公私合營太平保險公司的任務是:加強國外分支公司的領導,積極開展國外業務,繼續為僑胞服務和替國家積累外匯資金。太平保險公司自此移師海外,致力於拓展國際保險市場。
這一去就是45年。
國內復業,圓了幾代人的夢
從1956年之後的數十年間,中國保險市場幾度風雲變幻,太平保險在海外也是篳路藍縷,幾代太平人胼手胝足,在香港、澳門、新加坡等地闖出一片天地,贏得了廣泛認同。
1998年,根據國務院決定,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撤銷,原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的海外經營性機構劃歸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8月20日,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太平保險公司和太平人壽保險公司於是成為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兩支勁旅。
轉眼進入21世紀,隨著中國一步步逼近世界貿易組織的大門,中國保險市場擴大開放勢在必然。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向國務院和中國保監會提出了回國創業的請求,同時對旗下資源進行戰略性重組:在香港,將太平保險與民安保險公司、中國保險香港分公司合並,以香港民安保險公司名義對外營業;在新加坡,將太平保險與中國保險新加坡分公司合並,以中國保險新加坡分公司名義對外營業;將中國人壽保險公司香港分公司與太平人壽合並,以中國人壽香港分公司的名義對外營業。
2001年5月22日,經國務院同意,中國保監會批准太平保險公司和太平人壽保險公司全面恢復中國境內的保險業務。經過半年多的籌備,太平保險公司於2001年12月20日宣布開業,總部設在深圳。此時的太平保險公司已經過股權改造,由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5.05%,中保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持股30.05%,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持股24.9%。太平人壽保險公司亦於11月30日開業,總部設於太平保險的發源地上海。
海外拓業近半個世紀,一朝榮歸故里,太平保險開始在國內市場大展拳腳。復業後第一年,太平保險在深圳、北京、廣東、上海等四地開設了分公司;2003年,又一口氣在天津、大連、四川、江蘇、浙江、湖北、河南、山東等8省市開設了分公司;2004年,開設湖南、青島、重慶分公司;2005年,設立山西、陝西、安徽、福建分公司。至此,太平保險已設立19家分公司,作為全國性保險公司的機構網路布局基本形成。

Ⅲ 太平保險的發展歷程

太平人壽,始創於1929年。一家擁有八十年歷史的壽險公司。在其80年的「中國太平」之路中,見證了中國民族保險業發展的歷史。公司自2001年國內復業至今的八年來,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亮點頻現。
亮點1:穩定的股東結構,持續的資本注入,太平人壽發展力量更強大;
亮點2:綜合競爭力快速提升,躍居亞洲壽險公司第九位;
亮點3:實現連續四年盈利,太平人壽已建立起可持續發展能力;
亮點4:穩健高效的投資管理優勢,為客戶帶去更多效益;
亮點5:堅持「三高團隊」建設,引領國內壽險業專業經營先潮;
亮點6:堅持專業經營,太平人壽個人業務構建起體系運作的「八大體系」;
亮點7:一流的服務支援體系,保障公司高效進行專業經營;
亮點8:勇擔企業公民和社會大眾保險服務商的責任,參與各項社會公益活動,承攬國際國內各項重要活動。 1929年11月20日,太平保險公司創立於上海。
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民族保險業正處在有史以來第一個發展高潮期。
1919年「五四」運動以後,國人的民族意識不斷增強。有感於「海通以來,我國的財產保險與生命保險為外商所壟斷,金錢外溢與年俱增,不獨有損利權,漏卮難塞,其影響我國民族工商業的發展尤為嚴重」(沈雷春:1937年《中國保險年鑒》),一些有識之士開始集資創辦保險公司,力圖與洋保險相抗衡。據資料記載,1919年至1935年間,國人共開設保險公司30餘家。
在此期間,中國保險業還出現了一個新形勢,就是銀行業投資辦保險蔚然成風。銀行與保險具有天然的聯系:它所經營的貸款業務,貸款戶的貨物或不動產抵押都必須投保以資保證。在保險業方興未艾之時,銀行家看到這是一個有利可圖的行業,因此紛紛起而經營。從1926年以後的10年間,由私營銀行和官辦銀行投資設立的保險公司共有12家。《中國保險史》對此評論道:「中國從1926年到1936年期間,由於金融業以其雄厚的資金投入保險業,改善了公司的經營管理,注意培養專業人才,拓展險種,發展經紀人,並利用銀行貸款關系,爭取工商業的保險業務。民族保險業有了迅速發展,與1914年相比,公司家數增加兩倍多,資本金增加五倍多,呈現一片新的景象。」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繼1926年東萊銀行設立安平水火保險公司之後,私營的金城銀行於1929年投資100萬元(實收50萬元)開設了太平水火保險公司,設址於上海江西路212號金城銀行大樓。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由金城銀行總經理周作民兼任,丁雪農任第一協理,王伯衡任第二協理。太平保險公司以太極圖形為商標,取「生生不息」之意,並打出了「太平保險,保險太平」的口號。
公司於1929年11月20日成立,次年2月19日正式開業。公司以經營水險、火險、船殼保險、汽車保險等為主,並酌量辦理「玻璃」、「郵包」、「行動」、「繭紗」等險種。「創辦初期,雖值百業不振,然歷年決算頗具效益,且業務亦日在進展之中」(金城銀行檔案)。但畢竟由於資本額不夠雄厚,遇有大額業務便無力承做,或只得分與他人,影響收益。1933年,金城銀行擬將太平擴大經營,而其他尚未涉足保險業的銀行也正躍躍欲試,於是,金城邀集交通、大陸、中南、國華等四家銀行加入太平,資本額擴大為500萬元(實收300萬元)。一時聲勢浩大,金融界為之矚目。7月,公司改組完成,黃奕住任董事長,周作民任常務董事兼總經理,聘丁雪農、王伯衡為協理。同時,將公司名稱中的「水火」兩字刪去,改稱太平保險公司,並添辦人壽、意外等保險。
太平保險從此步入大型華商保險公司的行列 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市場上保險公司的生生滅滅、分化重組乃是尋常之事。從1934年起的三年間,太平保險公司陸續收購了幾家華商保險公司,開始向集團化的方向邁進。
1934年初,豐盛保險公司因經營不善,擬將大部分股份售與太平,改組公司,與太平合作營業。太平對合辦並不感興趣,但考慮到該公司的牌號已有多年歷史,若將其全盤接辦,作為子公司繼續營業,「則所有業務上衡量操縱、選擇迎拒之便利既可繼續存在,且可以豐盛公司之名義,多一招攬生意之機會,增厚進展之力量,相輔而行」(太平檔案)。經談判,太平最終以一萬元的價格收買了豐盛。
1935年5月,東萊銀行加入成為太平保險的第六個股東。同時,東萊銀行創辦的安平保險公司經營上發生困難,亦由太平接收合並。
1936年,中國墾業銀行投資開辦的中國天一保險公司因無人管理,也以低微的價格轉讓給太平接辦。
上述三家公司對外仍保留原來的牌號,各地的分支機構及代理處仍繼續營業。為了加強領導和管理,1935年設立了太平安平豐盛總經理處,次年改為太平安平豐盛天一總經理處,統轄四公司的一應事宜。總經理處設在太平保險總公司內,太平保險公司總協理兼任「太安豐天總經理處」總協理。這樣,太平只須用一套管理人員來處理四個公司的業務,這種歐美托拉斯性質的管理形式,在當時中外保險公司中尚屬獨樹一幟,為業界所矚目。
成為集團公司後,太平不但資金實力大增,而且業務聯系更為廣泛,所有六家股東銀行及四行儲蓄會的各地分支行、會,均由總公司與之訂立契約,委託為公司業務代理人,通過這種方式,把所有六行一會的所有放款與押匯全部交由太平保險集團承保,於是業務大振。
太平保險除在上海設總公司外,在京、漢、津、哈、魯、粵等六大區域的大中城市廣設分支公司或代理處,最鼎盛的時候,全國代理網點總數達900餘處,還在香港、新加坡、西貢、雅加達、馬尼拉等地設立了分支公司。不數年間,太平成為全國最大的華商保險公司之一。
那年月,民族保險公司大多資本數額較小,承保能力和限額也受到相應限制。為了增強對巨額業務的承保力量,一些華商公司開始走向聯合的道路。1933年6月,肇泰、華安、永寧、永安、先施、海上、聯保、通易、寧紹、華興等10家公司發起設立了華商聯合保險公司,並被國民政府特許為經營分保業務的專業再保險公司,其營業性質以便利各家之分保為重點。1936年,通易公司倒閉,華商聯合保險公司資金受嚴重影響,當年虧損2萬元,公司面臨解散的危險。經過數度接洽,太平保險集團出面繼承了通易名下的全部股份票面51000元,由太平擔認26000元,安平擔認25000元。並據此修改了華商聯合保險公司章程,增加董事名額,由太平出任常務董事兼董事長,主持該公司事務,安平任董事。並與瑞士再保險公司訂立了分保契約。同年,太平保險又與倫敦市場的勞合社、世紀、Willis Faber & Dumas等保險集團訂立了互惠分保合約。自此,太平又在再保險領域佔得舉足輕重的地位。 太平在創立之初,定名為「太平水火保險公司」。1933年7月,公司增資擴股,股東由一變五,資本由100萬而至500萬。不僅如此,還將公司名字中的「水火」二字去掉,准備添辦人壽保險業務。
鑒於壽險業務的特殊性,是年9月,董事會決定人壽保險部之會計獨立,並從公司資本中特撥國幣100萬元,備作舉辦壽險業務之基金。12月,公司指定專人開始籌備事宜。
1934年4月20日,人壽保險部正式成立,並自即日起開始對外營業,到年底,有效保額已達170萬元,自後逐年增加,營業范圍亦逐漸擴展至全國。1936年8月,太平保險收購中國天一保險,天一壽險部的全部壽險契約也由太平概括承受。到1938年底太平保險壽險部改組為太平人壽保險公司時,太平的壽險有效保額已達國幣700萬元。
1937年1月11日,國民政府修正公布保險業法及保險業法施行法,規定同一保險業不得兼營損失保險與人身保險,在保險業法施行前兼營者,應於保險業法施行後兩年內依法改組。劃出壽險部,設立單獨的人壽保險公司乃提上議事日程。
太平的壽險部從一開始就自成機構,業務及會計獨立,不與其他業務部門相混合,因此改組手續較為簡便。經過一年多的布置,由太平的股東——交通、金城、大陸、中南、國華、東萊等六大銀行——另行認繳股本100萬元國幣。然後熱熱鬧鬧地召開了創立大會,選定周作民為董事長,丁雪農、王伯衡為常務董事,許漢卿等7人為董事,周繼雲等5人為監察人,並呈請登記。
1938年8月10日,經國民政府經濟部核准,發給營業執照。同年12月30日,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正式公告改組成立,太平保險公司壽險部的全部資產負債以及契約上之權利義務,俱由太平人壽保險公司概括承受,太平保險公司壽險部同日取消。推定周作民為總經理,丁雪農、王伯衡為協理。
從1929年11月太平保險創立到1938年底分設太平人壽,整整9年。這9年中,1933年增資擴股、1935年開始集團化經營、1938年創設太平人壽,基本上是3年跨一台階,其發展壯大之迅猛,實為當時所罕見。 1937年,日本發動對華侵略戰爭。日本佔領上海後,並未立即與英美等國形成公開對抗,上海英美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乃成為日軍佔領區包圍中的「孤島」。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開進上海租界,昔日操縱上海保險市場的英、美、法等國的保險公司,被勒令停業,其外籍人員被關進集中營。
由於外商保險公司長期壟斷中國保險市場,加之華商保險公司資金短少,實力微薄,中國民族保險公司的再保險問題一直都依賴外商保險公司解決,主要是英商、美商及瑞士再保險公司。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華商保險公司對英美等國的分保渠道被迫中斷。上海的華商保險公司乃自謀出路,組建華商分保集團。
1942年2月,太平保險公司聯合寶隆、大業等保險公司組成太平分保集團,到7月,成員公司擴大至19家。幾年內,上海的華商保險公司相繼組建了大上海、久聯、五聯、十五聯、華商聯合等分保集團,加上太平分保集團,共計6個,參加公司達80家。在這6家中,太平頗有些與眾不同。太平檔案對此有如下記載:「講到太平分保集團的特點,就是一切集團事宜,均由太平一家負責處理,不受其他會員公司的支配與節制,與久聯集團由參加公司另組辦事處及大上海集團之另組一公司專司其事者有顯著區別。還有太平與國內外同業訂立溢額合約分保多以互惠為原則,惟因此而獲得的分入合約分保,均由太平獨家接受,並不能分與集團會員公司。因為一則它們資力薄弱,不願負額外的責任;二則國外無分支機構,遇有賠款,無法按原幣攤付。」
華商保險公司組建分保集團,有效地解決了民族保險業的危險分散問題,並為華商保險業逐步自主經營打下了基礎。
在國民黨統治的後期,通貨惡性膨脹,經濟秩序混亂不堪。據統計,1946年9月至1949年5月,物價驟漲1.051億倍。中國保險業遭到嚴重摧殘,一大批保險機構坐吃山空,負債度日,連一些較有實力的公司也陷於難以支撐的困境。華商聯合分保集團發出感嘆:「金圓券發行未久,遽爾貶值,嗣後是否有保持穩定之可能,無人敢逆料,倘法幣末期之困難情勢重演於今日,則恐我保險業將瀕於危殆。」保戶對金圓券已失去信心,即使有投保意向,也只願以外幣保額投保和計算賠款。於是,國營的和其他一些尚有餘力的保險公司,改以銀元、美金和港幣承保。太平分保集團也曾於1948年7月1日組織了包括22家成員公司的外幣業務集團,於艱危時世中勉力支撐,直到1949年解放前解散。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根據上海市軍管會發布的訓令,包括太平保險公司在內的64家華商保險公司和42家外商保險公司獲准恢復營業。
此後十餘年間,人民政府對保險市場進行了大刀闊斧地改革,太平保險公司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解放之初,大部分保險公司資力薄弱,承保能力有限。為緩解華商保險公司的分保問題,在軍管會的領導和中國保險公司的支持下,1949年7月20日,47家華商私營保險公司聯合組成民聯分保交換處,太平保險公司協理丁雪農被公推為主任委員,民聯的辦事機構也設在太平保險公司內。
民聯分保交換處是解放後上海工商業中最早成立的一個聯營機構,它的創辦,改變了華商保險公司依賴外商的心理,大大增強了華商保險業的信心,同時為私營保險公司的進一步聯營奠定了基礎。
在人民政府對私營保險公司「限制、利用、改造」的政策主導下,1951年下半年,上海25家私營華商產物保險公司開始醞釀合並問題。同時,天津的3家私營保險公司也派代表赴上海聯系,表示願意合並。經過緊張籌備,這28家私營保險公司分別組成太平和新豐兩家保險公司,由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投入一半以上的資金,走上了國家資本主義的道路。
公私合營的太平保險公司由15家公司組成,其中上海12家,即太平、安平、中國天一、太安豐、華商聯合、福安、寶隆、建國、大豐、大信、裕民、揚子;天津3家,即大昌、中安、中國平安。公司資本總額定為人民幣100億元(舊人民幣,下同),其中參加合並的公司以其凈資產作為投資,總額定為45億元,其餘55億元悉由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投資。合並協議於1951年10月22日正式簽定,11月1日,公私合營太平保險公司正式開業。
太平保險公司設立19人組成的董事會,並設立監察7人。經董事會推選確認,周作民等7人為常務董事,周作民任董事長,謝壽天任副董事長,林震峰為總經理,李祖模、金瑞麒為副總經理。
公私合營新豐保險公司由上海的13家私營保險公司組成,資本總額60億元人民幣,公司於1952年1月1日宣告開業。
1953年4月,作為國家保險公司的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開始考慮太平、新豐兩公司進一步合並的計劃,打算通過兩公司的合並,逐步做到國內保險業務由國家專營,而以合並後的合營公司加強其國外機構,進一步發展國外保險業務。1955年,在社會主義改造運動的洪流中,全保險行業的公私合營終於由設想變為現實。1955年11月11日,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由其上海分公司提出了《關於公私合營太平、新豐保險公司合並的方案》,建議:兩公司合並後的業務重點將放在國外,成為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領導下的一個專業性保險公司,加強對國外業務的領導,進一步發揮其助手作用,分擔起促進國際貿易、吸收外匯資金的光榮任務。考慮到太平保險公司在香港、新加坡、馬來亞、印度尼西亞等海外地區設有分支機構,而新豐保險公司沒有海外機構,因此建議合並後的新機構定名為公私合營太平保險公司。
1956年3月21日、22日,兩公司董監事會在上海分別舉行,會議就兩公司合並、總部遷往北京、國內不再設立分支機構等一應事宜作出決議。
1956年8月1日、2日,太平、新豐兩公司在上海《解放日報》刊登聯合啟事,宣告:「自1956年8月1日起,我兩公司合並為公私合營太平保險公司,並將合並後機構遷移北京辦公,兩公司原在上海機構同時撤消」。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上海分公司亦同時刊登通告,「同意接受該兩公司在上海地區簽發的保險單尚未滿期的保險責任」。新的太平保險總公司設址於北京阜成門外天寧寺路。
太平、新豐兩保險公司的合並、遷京、停辦國內業務,標志著中國保險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全面完成,中國保險市場從此進入國家專營的時代。
根據兩公司最後一次董監事會議的決議,新的公私合營太平保險公司的任務是:加強國外分支公司的領導,積極開展國外業務,繼續為僑胞服務和替國家積累外匯資金。太平保險公司自此移師海外,致力於拓展國際保險市場。
這一去就是45年。 從1956年之後的數十年間,中國保險市場幾度風雲變幻,太平保險在海外也是篳路藍縷,幾代太平人胼手胝足,在香港、澳門、新加坡等地闖出一片天地,贏得了廣泛認同。
1998年,根據國務院決定,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撤銷,原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的海外經營性機構劃歸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8月20日,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太平保險公司和太平人壽保險公司於是成為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兩支勁旅。
轉眼進入21世紀,隨著中國一步步逼近世界貿易組織的大門,中國保險市場擴大開放勢在必然。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向國務院和中國保監會提出了回國創業的請求,同時對旗下資源進行戰略性重組:在香港,將太平保險與民安保險公司、中國保險香港分公司合並,以香港民安保險公司名義對外營業;在新加坡,將太平保險與中國保險新加坡分公司合並,以中國保險新加坡分公司名義對外營業;將中國人壽保險公司香港分公司與太平人壽合並,以中國人壽香港分公司的名義對外營業。
2001年5月22日,經國務院同意,中國保監會批准太平保險公司和太平人壽保險公司全面恢復中國境內的保險業務。經過半年多的籌備,太平保險公司於2001年12月20日宣布開業,總部設在深圳。此時的太平保險公司已經過股權改造,由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5.05%,中保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持股30.05%,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持股24.9%。太平人壽保險公司亦於11月30日開業,總部設於太平保險的發源地上海。
海外拓業近半個世紀,一朝榮歸故里,太平保險開始在國內市場大展拳腳。復業後第一年,太平保險在深圳、北京、廣東、上海等四地開設了分公司;2003年,又一口氣在天津、大連、四川、江蘇、浙江、湖北、河南、山東等8省市開設了分公司;2004年,開設湖南、青島、重慶分公司;2005年,設立山西、陝西、安徽、福建分公司。至此,太平保險已設立19家分公司,作為全國性保險公司的機構網路布局基本形成。

Ⅳ 中國太平保險公司在全國排第幾名

中國太平保險公司是央企,排名肯定是較為靠前的,一家保險公司好不好,我們不能一概而論,要從多個角度進行綜合分析。

保險公司相關排名情況奶爸整理在這篇文章里→《2020保險公司全國排名新鮮出爐!誰才是實至名歸的保險「大公司」?》,可以了解一下。

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隸屬於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國第六家全國性壽險公司,注冊資本超100億元,已連續幾年入選世界500強,妥妥的大公司。

2019年,太平保險公司營業收入首次突破2000億元,總資產突破9000億元,管理資產規模超過1.4萬億元。

太平保險公司至今已擁有50多萬名內外勤員工、24家子公司和2000餘家各級營業機構的大型跨國金融保險集團。

太平保險公司經營范圍涉及中國、北美、歐洲、大洋洲、東亞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目前,太平保險公司是國內保險業經營體系最為完善的公司,也是國際化特色最為鮮明的保險機構。

Ⅳ 中國太平是什麼公司

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太平」),1929年11月20日始創於上海,1956年移師海外,2001年重新進軍中國內地市場。中國太平是四大國有金融保險集團之一,2012年列入中央管理,總部設在香港。

中國太平,險種齊全,服務廣泛:業務范圍涵蓋壽險、產險養老保險、再保險、再保險經紀及保險代理、電子商務、證券經紀、資產管理和不動產投資、養老產業投資等領域,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綜合金融保險服務。

(5)中國太平保險公司的經營戰略擴展閱讀

中國太平經營范圍:太平人壽是中國第六家全國性壽險公司,擁有國內壽險公司最完善的產品線,為個人和團體提供專業的壽險金融服務。

太平人壽的壽險服務分為保障與投資兩大門類,數以百計的產品覆蓋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子女教育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等各個領域,太平人壽主要通過個人壽險營銷(代理人)、銀行代理、渠道合作、互聯網及電話銷售等營銷模式銷售保險產品,另外,太平人壽還設立了專業養老金公司拓展企業年金領域。

Ⅵ 中國太平洋保險確立了什麼戰略目標

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平洋壽險」)成立於2001年11月,是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太平洋保險」)旗下專業壽險子公司。中國太平洋保險是在1991年5月13日成立的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的基礎上組建而成的保險集團公司,總部設在上海,2007年12月25日在上海證交易所成功上市,2009年12月23日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中國太平洋保險以「做一家負責任的保險公司」為使命,以「誠信天下,穩健一生,追求卓越」為企業核心價值觀,以「推動和實現可持續的價值增長」為經營理念,不斷為客戶、股東、員工、社會和利益相關者創造價值,為社會和諧做出貢獻。面向未來,中國太平洋保險確立了「專注保險主業,價值持續增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保險金融服務集團」的戰略目標,努力建設成為信譽卓著、品牌傑出、財務穩健、效益優良的一流保險金融服務集團。

Ⅶ 中國太平保險公司簡介

這位朋友你好,中國太平保險作為國內保險的龍頭企業之一,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大家想了解這家公司,奶爸整理了一些資料供大家參考。

我們來看看他的投保規則:

投保年齡:0-65周歲

保障期限:終身

最長繳費期:20年

等待期:90天

職業限制:1-6類

可以看出,投保限制上比較寬松,不過繳費期的選擇上沒那麼靈活,最長只可以選擇20年繳費,如果有30年或更長的繳費方式,可以更好的提高保險杠桿。

還想詳細了解這款產品的,奶爸已經為你准備好通道了:《太平福祿全能保都保什麼?值得投保嗎?》

奶爸總結:

無論從哪一方面看,太平人壽保險都是非常有實力的大保險公司,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償付能力符合監管要求,抗風險能力強。但是,太平人壽保險的產品性價比並不是很高,同類產品中還有更多更好的選擇。

來源: 奶爸保險知識整合

Ⅷ 中國太平保險公司

收藏
意見反饋
摘要 基本信息 公司簡介 公司榮譽 產品及服務 特色業務 歷史保費 公司規模 上市情況 經營范圍
太平洋保險公司
摘要
基本信息
公司簡介
公司榮譽
產品及服務
特色業務
歷史保費
公司規模
上市情況
經營范圍
太平洋保險公司
正在載入查看圖片集
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太平洋保險」)是在1991年5月13日成立的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的基礎上組建而成的保險集團公司,總部設在上海,2007年12月25日在上海證交所成功上市,2009年12月23日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中國太平洋保險旗下擁有太平洋壽險、太平洋產險、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和長江養老保險等專業子公司,保持持續領先的市場地位。2009年,中國太平洋保險保費收入963億元,投資資產規模達到3660億元,養老保險受託管理資產規模247億元。
基本信息
中文名:太平洋保險公司
上市市場:上海證交所
組織形式:股份制
公司口號:誠信天下,穩健一生,追求卓越
創建時間:1991年5月13日
創建地點:上海
總部所在地:上海
產品服務:人身險和財產險在內的全方位風險保障解決方案、投資理財和資產管理服務
員工人數:6.7萬余名員工與27萬多名營銷員
公司簡介
正在載入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太平洋保險」)是在1991年5月13日成立的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的基礎上組建而成的保險集團公司,總部設在上海, 2007年12月25日在上海證交所成功上市,2009年12月23日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中國太平洋保險旗下擁有太平洋壽險、太平洋產險、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和長江養老保險等專業子公司,保持持續領先的市場地位。2009年,中國太平洋保險保費收入963億元,投資資產規模達到3660億元,養老保險受託管理資產規模247億元。
正在載入公司總部
中國太平洋保險以「做一家負責任的保險公司」為使命,以「誠信天下,穩健一生,追求卓越」為企業核心價值觀,以「推動和實現可持續的價值增長」為經營理念,不斷為客戶、股東、員工、社會和利益相關者創造價值,為社會和諧做出貢獻。
中國太平洋保險建立了覆蓋全國的營銷網路和多元化服務平台,目前擁有5700多個分支機構,6.7萬余名員工與27萬多名營銷員,為全國4700萬個人客戶和285萬機構客戶提供包括人身險和財產險在內的全方位風險保障解決方案、投資理財和資產管理服務。
中國太平洋保險在積極追求可持續價值增長的同時,致力於各類公益活動,履行企業公民的職責。自成立以來,積極開展關愛孤殘、捐資助學、扶貧賑災等公益活動:已建立60餘所希望小學,總投資超過了3000萬元;在特大洪澇災害、非典、南方雪災、5.12抗震救災、雲南地區乾旱、青海玉樹地震期間踴躍捐款捐物,總額超過1億元。
面向未來,中國太平洋保險確立了「專注保險主業,價值持續增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保險金融服務集團」的戰略目標,努力建設成為信譽卓著、品牌傑出、財務穩健、效益優良的一流保險金融服務集團。
公司榮譽
1、2010年,入選英國《金融時報》全球500強企業,排名第208位
2、2010年,連續第6次入選中國品牌價值500強,排名第99位。
3、2010年,連續第2次入選美國《福布斯》全球 2000 強上市公司前500強,排名第460位。
正在載入1
4、2007—2009年,中國太平洋保險在《21世紀經濟報道》、《21世紀商業評論》組織的最佳企業公民評選中,連續三次被評為最佳企業公民獎。
5、2009年,在《21世紀經濟報道》推出的亞洲保險業競爭力百強排名中,太平洋產險位列亞洲非壽險業綜合競爭力第3位,太平洋壽險位列亞洲壽險業綜合競爭力第4位。
6、2009年,被中國證券報評為2008年度「中國上市公司百強金牛獎」;被證券時報評為「2008年中國上市公司百強」。
7、2008年,獲得第一財經日報價值榜品牌傳播獎、財經風雲榜中國保險業傑出品牌建設獎、「讀者文摘信譽品牌」中國大陸地區保險公司類別金獎。
8、2008年,獲得中國上市公司最佳治理獎、中國上市公司最佳董事會獎,並獲得財經風雲榜最佳投資者關繫上市公司獎。
9、2008年,在中國企業500強評選中,中國太平洋保險被評為中國企業500強第48位、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第20位。
10、2008年,在由金融時報社舉辦的「首屆中國金融業呼叫中心行業評選」活動中,中國太平洋保險「客戶服務中心95500」被評為「金融業最佳客戶服務中心」。
11、2007、2008年,中國太平洋保險兩次獲得人民日報社網路中心(人民網)頒發的人民社會責任獎。
12、2005年,中國太平洋保險95500客戶服務電話被人民日報社市場信息中心評為「中國呼叫中心十大滿意品牌」。
13、2005年,中國太

Ⅸ 你好我想請教您中國太平保險公司怎麼樣發展前景及平台怎麼樣我想加入保險業工作

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平人壽」)擁有85年品牌歷史,1929年始創於上海,1956年移師海外專營壽險業務,曾是中國近現代史上實力最強、規模最大、市場份額最多的民族保險企業之一,也是現今中國保險市場上經營時間最長和品牌歷史最悠久的中資壽險公司之一。
2001年11月,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太平」,時為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太平人壽」名義,全面恢復經營國內人身保險業務。2001年12月5日,在中國加入WTO前夕,太平人壽宣布在國內復業經營。復業後的太平人壽總部設在上海,目前,公司注冊資本金100.3億元人民幣,是我國大型壽險公司之一。太平人壽服務網路基本覆蓋全國,已在國內28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開設35家分公司和900餘家三、四級機構,青海分公司、上海自貿試驗區分公司正在籌建中。截至2013年底,公司總資產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期末有效保險金額超過1.3萬億元人民幣。
國內復業以來,太平人壽成功地在後「WTO」時代,走出了一條改革創新、專業發展之路:緊密圍繞「用心經營誠信服務」的經營理念,創建了具有太平特色的公司經營與業務發展模式;始終堅持「專業化經營、體系化運作」的經營思路,構築起穩固的業務發展平台,建立了領先的運營服務體系;堅持「高素質、高品質、高績效」的「三高」人才發展戰略,培育出一支具有競爭力的員工隊伍;堅持「價值持續增長」的理念不動搖,業務結構不斷優化,品質指標持續提高,連續八年盈利,企業內含價值不斷提升;強化以「創新」為特色的核心競爭優勢,深化以「誠信、專業、價值」為核心的企業文化,奠定和鞏固了公司持續健康成長的內在基因。2010年至2013年,太平人壽連續四年獲國際權威評級機構惠譽國際(FITCH)「A-」評級。惠譽認為,太平人壽有較好的商譽、管理水平、經營環境和發展前景,具有較強的償付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復業以來,太平人壽依託中國太平綜合性、多元化經營平台,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周全的保險保障和一站式、一攬子金融理財服務。公司在個人代理、銀郵代理、電子商務等渠道提供涵蓋人壽、意外、健康、年金等多種類型的保險產品,用以滿足客戶養老、教育、疾病、醫療、生存、身故、殘疾等多方面的保障需求。截至2013年底,公司已累計為2900餘萬客戶提供了保額高達14.96萬億元人民幣的保險保障,累計向客戶支付賠款和生存金總額超過150億元人民幣,充分發揮了保險「社會穩定器」和「經濟助推器」的職能。同時,太平人壽還勇於承擔企業公民的社會責任,公司品牌形象和企業聲譽獲得客戶、員工和社會的高度認可。
2012年,中國太平列入中央管理,以此為新契機、新起點,中國太平確立了「打造世界金融服務傑出的中國品牌」的願景和「三年再造一個新太平」的戰略目標。作為新時期中國太平戰略實施的「領頭羊」和戰略支撐力量,太平人壽勇擔責任,積極踐行「一個客戶、一個太平」的品牌戰略,開拓進取,改革創新,提升專業服務,爭創行業一流,力爭為中國太平企業願景的成功實現貢獻更大的力量。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閱讀全文

與中國太平保險公司的經營戰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