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理財保險萬萬不能買
理財保險是可以買的,理財保險屬於商業保險的一種,而所有商業保險都是受到《保險法》的約束的,如果不可靠,也不可能在市場上流動。有些人會認為理財保險不可靠,可能是因為他對理財保險不是很了解,就盲目的跟隨大眾隨意買各種理產品,導致虧本。2. 為什麼銀行職員自己幾乎不買銀行賣的理財產品
雖然說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櫃台就設在銀行營業廳內,但是它跟普通儲蓄業務的窗口是不放在一起的,也就是說,理財產品跟儲蓄業務分屬銀行的不同體系。所以理財產品不像銀行儲蓄,是可能會產生虧損的。
而很多理財產品的銷售人員為了個人私利,經常向咱們無知的普通投資人推銷高風險的投資產品,這產品不出事還好,一出事就悲劇了。
那麼銀行理財到底有哪些套路呢?
套路一
除了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以外,有時候還會代銷保險、基金、信託等業務。有很多小夥伴就上了套,本著賺取收益的目的去銀行買理財產品,卻被銷售人員混淆了概念,買成了保險。
保險沒有存取和利息的概念,能不能獲取保險金是不確定的。而且銀行賣的保險,基本上都是理財型的保險,保障的功能很小,所以就算你想買份保險,最好也別選擇銀行。
套路二
有些時候銀行會把代收產品當成自發的產品賣,可能還會向客戶隱瞞風險。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買的其實不是銀行的產品。而風險也不是銀行承擔的。
套路三
銷售人員介紹的預期收益率中所提到的年化,並不是到期後能拿到的收益比例,而和收益的計算陷阱都沒有那麼簡單。收益套路是無窮盡,只能自己注意一點,以免踩進了陷阱。
凡是口頭承諾百分百保本保息的,大多數都是套路,最好能讓銷售人員把所有的承諾都寫合同,這樣如果有糾紛,也能算個保障。
3. 為什麼不建議買理財保險
之所以不建議買理財保險,主要原因,這種理財的保險風險比較高。而且容易導致期限已到,連本金都保不住。所以不建議購買這種。
4. 為什麼有人說不要買理財保險
理財險剛出來的時候是受到很多人的歡迎的,畢竟是保險加理財的方式,可是買了以後才發現,我們不如一心一意的理財不用保險,因為這個是不能隨時取出有固定期限的,否則就會虧損,而自己理財,隨時都可以拿出來,要是遇到急用就還挺方便,所以買保險一般是為了買保障,理財險靠後考慮,家裡有礦的可以優先考慮。
非理財險主要是針對生命、意外,疾病這幾個方面來保障,理財是針對教育,養老,創業,婚嫁等。有哪些帶意外醫療的意外險?哪款保障更多?哪款更值得買?我們一起來看下最新榜單!全國熱銷18款優質意外險盤點
為什麼小編不推薦理財險?
1、買保險是為了買保障,而不是為了掙錢,我們應該關注保障問題,而不是能不能生錢的問題,俗話說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飯。
2、收入一般的人就不要去買理財險了,家裡非常有錢的可以考慮。
3、理財險相對較貴。
4、理財險分為分紅險、萬能險以及連投險,保費除了用在保障上還用在投資上,雖說投資是為了收益,但是這個收益可沒有自己想的那麼多。
最後小編覺得,保險歸保險,理財歸理財,千萬別指望能掙錢之類的。
如有其他保險疑問,請來:多保魚講保險!,
5. 買理財保險好嗎
理財險=理財+保險,是一種有投資理財功能的保險。關於理財險,好像一直都有爭議。其實奶爸是不太建議投保理財險的,具體原因可以查看:《為什麼我不建議你買理財型的保險》。
常見理財險主要有以下三類:
分紅險
萬能險
投連險
1、分紅險
分紅險,就是能得到保險公司的分紅。
收益當然是取決於保險公司的經營狀況咯,情況不好的時候,分紅就非常有限。
2、萬能險
跟分紅險一樣,有保底收益,部分產品也能得到公司分紅,繳費相對會更靈活。
但購買萬能險,實際收益是不確定的,目前很多萬能險都作為年金險的附加險存在。
3、投連險
投連險是風險最高的一類理財保險。
投連險現在已經很少見,因為風險太高,所以被叫停了。
市面上現在常見的年金險、養老保險等都屬於理財險,約定某個年齡或者時間點就可以領取。
部分產品如果年金或者分紅不取出來,就轉入萬能賬戶進行復利生息。
理財險最容易踩的坑是:
代理人給我們展示的那些超高收益的數據,都是使用萬能賬戶的高檔利率生成的。
但是我們得到的實際利率可能只是在中低檔,或是只有低檔利率,甚至是本金虧損。
大部分的理財險收益周期長,年化收益率不高,中途退保損失大,流動性弱,並非最理想的投資產品。從投入到得到一定回報,是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並且這3%-5%的收益率能不能跑贏通貨膨脹,還真不好說。
理財險好或不好,買或不買,不能一概而論。除了理財險,或許我們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市面上還有很多理財產品都能達到3%的年化收益,並且流動性更高。保障跟理財分開,也許是更佳的理財方案。
6. 為什麼要買理財型保險
今天又有一個朋友找到我,咨詢關於理財型保險的問題。她說自己買了一款理財型的保險,是以前自己什麼都不懂,然後聽朋友推薦購買的。現在馬上准備生第二的個寶寶,覺得壓力大了,而且總感覺這份理財保險不劃算,想把這份保險給退掉。於是她開始在網上查找相關的內容,碰巧看到我的公眾號。然後就來咨詢我,看看這份保單到底怎麼樣?
對於這樣的情況,其實真的是很糾結的。因為兩種選擇都很為難,如果選擇退保,那麼肯定是有本金的損失的。交了1萬多塊錢,(她選擇的是十年交費,一年交費幾千塊錢)如果退保,只能退回來幾千塊錢,要虧損好幾千。但是,如果是繼續交費下去,還會佔用好幾萬的資金。關鍵是她們這幾年,需要用錢的地方比較多,資金壓力也很大。(而且據她自己說,她還沒有配置保障型的產品。)
很明顯,從家庭理財的角度來說,這位朋友是不適合購買理財型的保險。目前她們家經濟壓力比較大,對資金的流動性要求比較高。這樣的理財型保險,收益不高,還佔用了大量的資金。
從配置保險的角度來說,這位朋友配置保險的順序出錯了。買保險要先買保障,配置好了保障型的保險,再有多於的錢,才考慮理財型的保險。而不是盲目的,先買理財型的保險。
至於我到底給了這位朋友什麼建議,我就不再這里說了。因為,具體的選擇需要結合她的更多情況來確定。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這樣的理財型保險到底怎樣么樣?(因為據這位朋友給我說,她身邊還有很多人都買了這樣的產品。)
直接說說我的觀點吧:首先,我排斥這樣的理財型的保險產品。因為每一種產品,都有自己的客戶群體。像這樣的理財型保險產品,適合那些已經擁有足夠的保障型保險,且家庭比較富裕,想要做財富傳承和財富保值的朋友。
但是,其他的朋友,我都不建議購買這類的理財型的保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類理財型保險的收益太低了!到這里,相信有保險從業的朋友,要准備攻擊我了:你看看,不懂保險了吧!保險怎麼能看收益率呢?你算得出來風險嗎?能算出風險還買什麼保險呢?拜託!理財型保險基本上是沒有保障的,而且既然我們不是想要去做財富傳承和保值,我們是理財,那就要考慮產品的收益性。所以,我們買理財型保險,為什麼不算收益呢?
下面,我們以某產品為例:男,30歲,買1.5萬的保額,三年交費,每年是103488元,一共交費310464元。然後,第五年和第六年,每年領取51744元。然後到65歲前,每年領取3000元。後面還有領取,我們先不考慮後面的領取,我們先來算算這前30多年的收益率。
第五年和第六年,領回了我們所交的一年的保費,那麼相當於我們還交了206976元,每年有3000的利息,相當於1.5%不到的年化收益率。(當然,我的這個演算法其實是不精確的,只是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才這樣給大家分析計算的。)
所以這樣的產品,不但收益低,還佔用了我們大量的資金,我是不建議大多數朋友購買的!買保險,還是應該側重保障,要理財我們可以做其他的投資,比如基金,網貸,股票都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