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口老齡化與商業養老保險
現如今,人口老齡化現象越來越突出,大多數人都面臨著養老保障不足的情況,有些人會問:有了退休金,還需要買養老險嗎?答案是肯定的,購買商業養老保險很有必要。但是在繳納保費時,大家可以選擇一次性將保費交齊,也可以選擇10年的期繳,到底哪個會更加劃算一些呢?
躉繳:一次性繳費事實上,大家需要明確一點的是,如果大家在配置商業養老保險時,直接選擇了一次性繳納所有的保費,不僅可以避免了每年定期繳納保費的麻煩,尤其是不會出現忘交保費的情況,也提前規避了日後遭遇變故中途沒錢繳納保費的情況。
當然了,更重要的是商業養老保險都會有一定的收益,一次性繳納保費的話,最終的收益會更多一些。然而,大家不能忽略的是,商業養老保險的保費都會相對比較高一些,大多數人可能並沒有太多的資金,或者是選擇一次性繳納會造成一定的壓力,這時候建議大家盡量選擇期繳的方式。
期繳:10年繳費根據現實情況來分析,大家不難發現,絕大多數人在投保商業養老保險時,都不可避免地選擇了期繳的方式,因為這樣操作不會給自身帶來太大的壓力,而且選擇10年期繳費看似比一次性繳納保費花的錢要多,但考慮到目前國每年近6%的通脹率,最終的繳費可能並不比一次性繳費要多。
哪種繳費方式更好呢?大家需要搞清楚一點的是,買商業養老保險的出發點是什麼,是用來養老的。也就是大家追求的是穩定,不要選擇高收益高風險的激進產品,這樣就可以拋開商業養老保險的收益,根據個人的資金情況來進行選擇。
那麼,如果目前大家手上有足夠的資金用於保障,而且個人收入來源不穩定,那就可以一次性將保障做足,採取躉繳的方式,將保費一次性繳納;如果是剛工作不久,收入有限,可以選擇壓力小的期繳方式來繳納保費,需要明白,保險是一種商品,提供的是保障,不要將之變成了負擔。
綜上所述,如果大家有意向購買商業養老保險,建議大家盡量能早一點投保,畢竟越年輕保費越便宜,最終得到的收益會越多;且選擇繳費方式時,也要考慮具體的收入,選擇最合適的繳費方式。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貳』 分析中國人口老齡化對人身保險的挑戰
法國經濟與統計研究所16日公布的統計數字顯示,截至2007年1月1日,法國全國人口為6339.21萬,其中首都巴黎人口215萬,包括市區和郊區的巴黎大區人口有1149萬。
統計顯示,2006年法國新生人口83萬,是最近20多年來出生人口最多的年份,同年死亡53萬多人,比上年有所減少,加上新增移民,全年實際新增人口39萬多。分析表明,法國人均壽命有所延長,男子平均壽命超過77歲,女子平均壽命達到84歲。法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正在繼續,截至2006年底,全國65歲以上的人口近1030萬,約占人口總數的16%,比往年有所增加,20歲以下人口近1580萬人,約占人口總數25%,比往年有所減少。
大體有以下社會因素:
①人的老齡化。因科學的發達、社會的進步等諸種因素的作用,人的壽命日益延長,使到達老年期的人數在總人口中的比重逐漸增加。人口學通常認為60歲以上或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分別達到10%或7%以上,就稱為人口的老齡化。這種狀況在古代和中世紀是不存在的,當時人的壽命普遍較短。19世紀70年代,法國成為世界上最早出現人口老齡化的國家。②現代社會的工業化引起了社會結構和家庭結構的變化,也使得贍養老年人的義務部分地從家庭轉向社會;工業化社會發達的生產力使得老年人和社法國經濟與統計研究所16日公布的統計數字顯示,截至2007年1月1日,法國全國人口為6339.21萬,其中首都巴黎人口215萬,包括市區和郊區的巴黎大區人口有1149萬。
統計顯示,2006年法國新生人口83萬,是最近20多年來出生人口最多的年份,同年死亡53萬多人,比上年有所減少,加上新增移民,全年實際新增人口39萬多。分析表明,法國人均壽命有所延長,男子平均壽命超過77歲,女子平均壽命達到84歲。法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正在繼續,截至2006年底,全國65歲以上的人口近1030萬,約占人口總數的16%,比往年有所增加,20歲以下人口近1580萬人,約占人口總數25%,比往年有所減少。
大體有以下社會因素:
①人的老齡化。因科學的發達、社會的進步等諸種因素的作用,人的壽命日益延長,使到達老年期的人數在總人口中的比重逐漸增加。人口學通常認為60歲以上或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分別達到10%或7%以上,就稱為人口的老齡化。這種狀況在古代和中世紀是不存在的,當時人的壽命普遍較短。19世紀70年代,法國成為世界上最早出現人口老齡化的國家。②現代社會的工業化引起了社會結構和家庭結構的變化,也使得贍養老年人的義務部分地從家庭轉向社會;工業化社會發達的生產力使得老年人和社會都有能力蓄積和提供老年生活保障的社會保險金、退休年金等。③現代醫葯科學的發展為老年人壽命的延長提供了科學保證。④都市化和現代化社會的發達,使老年人的社會可見度日益顯著,成為社會上引人關注的群體。
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
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原因:1、人均壽命的延長,2、出生率下降帶來的人口老化,3、人口遷移造成的地區性人口老化鄭曉瑛教授把我國人口老齡化與全球的其他國家相比,闡述了它的現狀和特點:有資料顯示我國人口老齡化的主要特點是:第一,人口老齡化提前達到高峰。第二,在社會經濟不太發達狀態下進入人口老齡化。第三,在多重壓力下渡過人口老齡化階段。
聯合國有關規定,一個國家65歲以上的老年人在總人口中所佔比例超過7%,或60歲以上的人口超過10%,便被稱為「老年型」國家。當前,在全世界19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約有60個已進入「老年型」。人口老齡化問題已經引起了世界范圍的關注,各國都把應對當前人口老齡化問題作為了極其重要的工作來對待。
全球人口老齡化趨勢:1、人口日益老齡化,歐盟國家面臨挑戰。歐盟委員會主席普羅迪曾在布魯塞爾對工會人士的一次講話中說,到2025年,歐盟國家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將增加3700萬人。2、據英國《自然》雜志刊登的研究報告稱,到2070年,世界人口總數將達到最高值90億,世紀末老齡化問題嚴重。
一些網友的回答
造成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原因造成中國人口老齡化加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長期以來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出現的較低生育率。為了控制人口過快增長,減輕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造成的壓力,自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實行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由此大大降低了全社會的生育水平。另一方面是經濟的快速增長、科學技術的進步,人民醫療條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類在健康和長壽方面已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人口壽命大大延長。以上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就是在全社會人口中,年輕人口比重的進一步降低和老年人口比重相對的提高,最終表現為全社會人口中老年人口過快增長和比重的加大,即人口老齡化社會的提前到來。
不僅因為人們越來越長壽!還因為中國的計劃生育!毛澤東時期,那時候的人幾乎每家都生6、7個!而現在呢?缺又要求一家只要1個好?這不開玩笑嗎?前一段人口劇增,現在想起了壓縮。將來老齡人口比年輕多的,還得了?這應該就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的根源!
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全文)
21世紀是人口老齡化的時代。目前,世界上所有發達國家都已經進入老齡社會,許多發展中國家正在或即將進入老齡社會。1999年,中國也進入了老齡社會,是較早進入老齡社會的發展中國家之一。中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佔全球老年人口總量的五分之一,中國的人口老齡化不僅是中國自身的問題,而且關繫到全球人口老齡化的進程,備受世界關注。為了摸清中國老年人口及老齡化發展的基本態勢,掌握未來中國老齡問題的基本國情,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對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專題預測研究,基本情況如下。
一、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壓力已經開始顯現
目前,中國已有21個省(區、市)成為人口老年型地區。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4年的22年間,中國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02萬,年平均增長速度為2.85%,高於1.17%的總人口增長速度。2004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43億,占總人口的10.97%。老齡化水平超過全國平均值的有上海(18.48%)、天津(13.75%)、江蘇(13.75%)、北京(13.66%)、浙江(13.18%)、重慶(12.84%)、遼寧(12.59%)、山東(12.31%)、四川(11.59%)、湖南(11.51%)和安徽(11.18%)等11個省市。
人口老齡化給中國的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發展帶來了深刻影響,龐大老年群體的養老、醫療、社會服務等方面需求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養老保障的負擔正日益沉重。2004年,中國基本養老保險的支出總額達到3502億元,比2000年增加了65.5%,中央財政對基本養老保險的補貼支出攀升到522億元。離休、退休、退職費用也呈現連年猛增的趨勢。政府、企業、社會都已經感到養老保障方面的壓力正在顯著加大。
老年人醫療衛生消費支出的壓力越來越大。據測算,老年人消費的醫療衛生資源一般是其他人群的3-5倍。2004年,中國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達862億元,占基金收入的75.5%,比上年增長31.6%,增長速度比基金收入增長快3.5個百分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之所以高速增長,人口迅速老齡化是重要原因之一。
為老社會服務的需求迅速膨脹。目前,由於社會轉型、政府職能轉變、家庭養老功能弱化,為老服務業發展嚴重滯後,難以滿足龐大老年人群,特別是迅速增長的「空巢」、高齡和帶病老年人的服務需求。以養老機構和床位數為例,目前,中國共有各類老年社會福利機構3.8萬個,養老床位120.5萬張,平均每千名老人佔有床位僅有8.6張,與發達國家平均每千名老人佔有養老床位數50-70張的水平相差甚遠。其他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許多為老服務也都存在發展緩慢的問題,不能滿足老年人群日益增長的需求。
與城市相比,農村老齡問題的壓力更大。2000年,農村老年人口為8557萬人,占老年人口總數的65.82%,農村老齡化程度比城鎮高1.24個百分點。同時,農村絕大部分地區尚未建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目前還處在試點階段,農民的養老、醫療都缺乏必要的社會保障。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農村的養老、醫療等方面的壓力相對城鎮將更加突出,西部和貧困地區尤為嚴峻。
中國正處在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各項改革進入攻堅階段,許多制度尚待建立和完善,養老、醫療、社會服務等方面的壓力早就潛伏生長,人口老齡化只是凸顯了這些壓力。目前,這些壓力還只是初現端倪,隨著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這些壓力的影響將會更加深刻、更加普遍。
二、21世紀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
21世紀的中國將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老齡社會。從2001年2100年,中國的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齡化階段。這一階段,中國將平均每年增加596萬老年人口,年均增長速度達到3.28%,大大超過總人口年均0.66%的增長速度,人口老齡化進程明顯加快。到2020年,老年人口將達到2.48億,老齡化水平將達到17.17%,其中,8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3067萬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
第二階段,從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齡化階段。伴隨著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的新中國成立後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進入老年,中國老年人口數量開始加速增長,平均每年增加620萬人。同時,由於總人口逐漸實現零增長並開始負增長,人口老齡化將進一步加速。到2023年,老年人口數量將增加到2.7億,與0-14歲少兒人口數量相等。到2050年,老年人口總量將超過4億,老齡化水平推進到30%以上,其中,8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9448萬,占老年人口的21.78%。
第三階段,從2051年到2100年是穩定的重度老齡化階段。2051年,中國老年人口規模將達到峰值4.37億,約為少兒人口數量的2倍。這一階段,老年人口規模將穩定在3-4億,老齡化水平基本穩定在31%左右,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占老年總人口的比重將保持在25-30%,進入一個高度老齡化的平台期。
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具有以下主要特徵:
一是老年人口規模巨大。
2004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1.43億,2014年將達到2億,2026年將達到3億,2037年超過4億,2051年達到最大值,之後一直維持在3-4億的規模。根據聯合國預測,21世紀上半葉,中國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佔世界老年人口總量的五分之一,21世紀下半葉,中國也還是僅次於印度的第二老年人口大國。
二是老齡化發展迅速。
65歲以上老年人占總人口的比例從7%提升到14%,發達國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時間,其中,法國130年,瑞典85年,澳大利亞和美國79年左右。中國只用27年就可以完成這個歷程,並且在今後一個很長的時期內都保持著很高的遞增速度,屬於老齡化速度最快國家之列。
三是地區發展不平衡。
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具有明顯的由東向西的區域梯次特徵,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明顯快於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以最早進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上海(1979年)和最遲進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寧夏(2012年)比較,時間跨度長達33年。
四是城鄉倒置顯著。
發達國家人口老齡化的歷程表明,城市人口老齡化水平一般高於農村,中國的情況則不同。目前,農村的老齡化水平高於城鎮1.24個百分點,這種城鄉倒置的狀況將一直持續到2040年。到21世紀後半葉,城鎮的老齡化水平才將超過農村,並逐漸拉開差距。這是中國人口老齡化不同於發達國家的重要特徵之一。
五是女性老年人口數量多於男性。
目前,老年人口中女性比男性多出464萬人,2049年將達到峰值,多出2645萬人。21世紀下半葉,多出的女性老年人口基本穩定在1700-1900萬人。需要指出的是,多出的女性老年人口中50-70%都是80歲及以上年齡段的高齡女性人口。
六是老齡化超前於現代化。
發達國家是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條件下進入老齡社會的,屬於先富後老或富老同步,而中國則是在尚未實現現代化,經濟尚不發達的情況下提前進入老齡社會的,屬於未富先老。發達國家進入老齡社會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一般都在五千到一萬美元以上,而中國目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才剛剛超過一千美元,仍屬於中等偏低收入國家行列,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經濟實力還比較薄弱。
根據此次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的預測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一)中國人口老齡化將伴隨21世紀始終。
自1999年中國進入老齡社會開始,老年人口數量不斷增加,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直到2100年,老年人口總量仍然高達3.18億,占總人口的31.09%,人口老齡化將伴隨21世紀始終。
(二)2030年到2050年是中國人口老齡化最嚴峻的時期。
一方面,這一階段,老年人口數量和老齡化水平都將迅速增長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並迎來老年人口規模的高峰。另一方面,2030年以後,人口總撫養比將隨著老年撫養比的迅速提高而大幅度攀升,並最終超過50%,有利於發展經濟的低撫養比的「人口黃金時期」將於2033年結束。總的來看,2030到2050年,中國人口總撫養比和老年人口撫養比將分別保持在60-70%和40-50%,是人口老齡化形勢最嚴峻的時期。
(三)重度人口老齡化和高齡化將日益突出。
經過50年左右的快速增長,到21世紀下半葉,中國老年人口規模、老齡化程度以及高齡化程度都將在較高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老年人口總量雖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3億以上,老齡化程度為31%左右,80歲及以上高齡老年人口規模將保持在8000-9000萬,高齡化水平為25-30%,重度老齡化和高齡化問題將顯得越來越突出。
(四)中國將面臨人口老齡化和人口總量過多的雙重壓力。
總人口過多是中國的基本國情,由於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總人口增長勢頭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目前人口總規模仍然高達13億,預計到2030年達到最大人口規模14.65億,總人口過多的壓力將長期存在。與此同時,中國已經進入老齡社會,這是一個新的重要國情。人口老齡化壓力已經開始顯現,並將隨著老齡化的發展而不斷加重。整個21世紀,這兩方面壓力將始終交織在一起,給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嚴峻的挑戰。
三、問題和建議
世界人口老齡化發展的歷史表明,人口老齡化對人類生活的所有方面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在經濟領域,人口老齡化將對經濟增長、儲蓄、投資與消費、勞動力市場、養老金、稅收等產生沖擊。在社會方面,人口老齡化將影響社會福利、醫療制度、家庭構成以及生活安排、住房和遷移。在政治和文化方面,人口老齡化也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目前尚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均收入水平屬於中等偏下國家的行列,城鄉二元結構尚未得到根本扭轉,經濟發展水平和綜合國力還相對落後,實現現代化還有許多重大問題需要解決。在這種基本國情下,人口老齡化必將帶來一些新的矛盾和壓力,對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提出新的挑戰:在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社會保障制度方面,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的壓力巨大;在建立滿足龐大老年人群需求的為老社會服務體系方面,加快社會資源合理配置,增加為老服務設施,健全為老服務網路的壓力巨大;在處理代際關系方面,解決龐大老年人群和勞動年齡人群利益沖突的壓力巨大;在協調城鄉和諧發展方面,解決農村老齡問題,特別是中西部和老少邊窮地區老齡問題的壓力巨大。同時,中國政府和社會還必須付出巨大成本來調整消費結構、產業結構、社會管理體制等,以適應人口年齡結構的巨大變化。
21世紀,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是在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在2050年基本實現現代化,2050年以後進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要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就必須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迅速發展的嚴峻挑戰。2020年,2.48億老年人能否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目前還有許多矛盾和問題需要解決;2050年,中國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同時,能否承載4億多老年人群各種需求的巨大壓力,更是一個嚴峻的課題。總之,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嚴峻挑戰,關系著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能否順利實現,關系著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進程。
鑒於人口老齡化對人類生活全方位的深刻影響,自1982年第一屆世界老齡大會以來,國際社會高度關注老齡問題,並提出了一系列應對的戰略和對策。2002年,聯合國召開第二屆世界老齡大會,敦促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政府,必須從現在開始,採取強有力的應對戰略和對策,否則,將會喪失戰略機遇,付出巨大代價。
中國人口老齡化挑戰愈來愈嚴峻,並將很快進入2030年到2050年的最嚴峻時期。從時間表上看,留給我們的准備時間只有短短的25年。正如聯合國和有關國際組織警示的:人口現象是一個長周期事件,解決人口問題必須要有足夠的提前量。目前,中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思想、物質、制度等各種准備還不足。在未來的25年時間里,要全方位地做好應對人口老齡化高峰的准備,不僅時間十分緊迫,而且壓力十分巨大。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提出的建議是:
1、要把老齡社會作為21世紀中國的一個重要國情認真對待。
中國已經進入並將長期處於老齡社會,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及全社會必須充分認識人口老齡化挑戰的嚴峻性,樹立老齡意識,增強應對人口老齡化和老齡社會挑戰的緊迫性和自覺性。在研究制定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時,要切實從老齡社會這一基本國情出發,把應對老齡社會的挑戰列入未來中國的發展戰略。
2、要充分利用25年戰略機遇期做好應對老齡社會的各項准備。
從現在開始的未來25年,是應對老齡社會的關鍵准備期,也是僅有的戰略機遇期,「十一五」時期尤為重要。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和把握老齡社會的挑戰和機遇,把解決老齡社會的各種矛盾和問題納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發展戰略,制定發展規劃,完善法律法規,調整社會經濟政策,做好應對老齡社會的各項准備。要制定應對老齡社會挑戰的中長遠戰略規劃。要立足當前,在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加快發展老齡事業的同時,健全和完善適應世界老年人口第一大國這一國情的老齡工作機制。
3、加快老年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建設完善的老年社會保障體系,是從根本上解決老齡社會日益突出的養老醫療問題的制度安排。要在健全和完善城市社會養老保險、醫療保險體系的同時,大力推廣城鄉困難群眾的醫療救助制度。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形勢下,努力完善農村五保供養制度,普遍實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並在有條件的地方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試點推行社會養老保險制度。2030年人口老齡化最嚴峻時期到來以前,在全國城鄉基本建立起符合我國國情、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老年社會保障體系,確保城鄉老年人養老、醫療問題的妥善解決。
4、大力發展老齡產業。
發展老齡產業是應對老齡社會、滿足龐大老年人群需求、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內容。要制定老年服務業發展規劃,實施國家對老年服務業的扶持保護政策,建立老年服務業發展管理體制。立足城鄉社區發展為老服務業,培育老年服務中介組織,培養專業化的為老社會服務隊伍,在2030年以前,使老年服務業有較大的發展。同時,大力研製開發老年消費品,培育老年用品市場。
5、加強對老齡社會的前瞻性和戰略性研究。
老齡社會的挑戰是史無前例的,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像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如何在尚未實現現代化的條件下應對老齡社會的挑戰,還沒有成功的經驗可借鑒。因此,必須要加強對老齡社會特點和規律的研究,加強對建設有中國特色老齡事業的研究。創造條件,建立綜合性國家級研究機構,組織相關學科研究人員,把人口老齡化和老齡社會作為國家的重大宏觀戰略課題,立項進行攻關研究,為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嚴峻形勢提供科學依據。
三、新世紀解決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對策分析
解決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必須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出發,尋找積極有效的途徑。目前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必須在正確認識我國人口發展態勢基礎上,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使人們正確地認識人口老齡化對社會發展產生的影響,為解決各種老年人口問題及迎接老年化高峰浪潮的到來做好思想准備。
(2)必須制定保護老年人正當權益的法律、法規,使老年人的民主權利、人身權利、社會地位得到保護,受到尊重,做好立法和倫理道德准備。
(3)建立健全為老年人服務的工作機構,積極地組織開展老年人科學研究,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老齡化社會對策大綱」,為有效解決老齡化所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提供理論指導和科學依據。
(4)必須在發展社會生產力,繁榮社會主義經濟的基礎上,改革和完善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逐步建立起一套與我國社會經濟結構相適應的、社會化程度比較高的老年人生活保障體系。從物質保障和精神生活方面做好迎接老年型年齡結構社會到來的准備。
(5)組織老年人自養,充分利用中老年勞動力,開發老年人力資源,特別是那些退休後仍可從事勞動的60~65歲的低齡老年人,要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對於農村來說,老年人繼續從事勞動生產是很自然的事情。對於城鎮職工來說,保障老年人再就業,有利於減輕贍養老年人的負擔,也可以使老年人感到「老有所為」,利於他們身心的健康。
(6)從我國的基本國情以及現實的人口狀態出發,選擇優化的人口目標,使人口的發展與經濟發展相適應。制定並採取科學的控制生育率方案,選擇最有利的時機適當地調整生育水平,調整人口結構,逐步達到穩定化的人口目標。人口老齡化是人口年齡結構轉變過程中出現的現象,是客觀發展的必然過程,這就說明人口老齡化是一個客觀存在,那麼人口老齡化本身就不存在好與壞的問題。面對人口老齡化的挑戰,既不能視而不見,也不能談「老」色變,任何悲觀和盲目樂觀的態度都是不對的。應當正視人口老齡化問題,以積極的態度對待人口老齡化,以科學的對策迎接人口老齡化的挑戰,從政策制定到社會認同到個人努力,盡可能地避免或減少人口老齡化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造成的不良影響和沖擊。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叄』 人口老齡化作為保險行業有什麼承擔
人活的長,養老部分付出的多
『肆』 人口老齡化對社會保險的影響有哪些
加大了社保基金的承受壓力,國家要承擔更大的社保費用!
增加參保人的社保費用,間接增加負擔!
『伍』 人口老齡化與養老保險之間的關系探討
隨著社會人口中老年人比例的上升,用於社會保障的支出負擔將會加重,不僅需要支付更多的養老金,而且需要更多的醫療費用支出。據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有關國家統計,65歲以後每人用於醫療保健方面的費用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成倍增加(見表1)。因此,社會保障收入難以承受老齡化必然帶來的不斷增高的支出需求,許多國家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出現了支付危機。
老齡化造成了養老保險繳費與支出之間的不平衡。據有關專家對OECD20個主要發達國家的分析和預測,除英國和愛爾蘭以外,其他18個國家的養老保險的繳費和支出之間將長期存在較大的差額,特別是在2005—2035年期間,差額將有不斷擴大的趨勢。其中有15個國家預計在2035年養老保險支出佔GDP比例將比養老保險繳費佔GDP比例高出5個百分點以上。
對於亞歐很多發達國家來說,在其強大的經濟實力支持和福利主義政策指導下,已經實行了較高水平的社會保障,而老齡化的到來大大加重了社會保障的負擔,政府不得不以高赤字來支撐這樣一個成本高昂的體系。
以德國為例,為了支付養老金,德國政府每年要拿出700多億歐元來補貼。1965年,德國社會生產總值的9.8%用於福利支出,而今是17%。德國政府開支的相當大一部分用於福利和補貼。在2001年,德國政府的全部開支中,福利支出佔51%,其中給老年人的福利補貼佔全部開支的32.9%。高額的社會保障支出是德國赤字和國債不斷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1970年德國國債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8.6%,2002年超過61%。僅支付利息一項就成為政府的沉重負擔,2002年此項開支佔德國政府全部開支的11%,致使對教育和基礎建設的投資不斷縮減,1970年時德國這方面開支的比例還佔16%,而如今聯邦、州和市鎮三級的投資卻僅為6.2%。
在美國,社會保險和醫療保險支出也是影響美長期預算赤字的結構性因素。美國社會保險和醫療福利支出在2002年佔美國GDP的7%左右,預計到2030年將提高到12%,這些開支將在今後10年使聯邦政府赤字達到1.5萬億美元。
『陸』 人口老齡化大暴發的時侯,保險公司拿什麼來支撐賠付疾病與養老
保費保險公司都拿去國家規定的投資方式盈利了,你覺得,保險公司拿不出錢賠付?
『柒』 人口老齡化對保險行業到底是利好還是利空
兩方面影響,
一:人口老齡化,死亡率下降,很多壽險賠償壓力降低了,是利好
二:很多以生存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如終身年金,給付的次數增加導致公司支出成本變高了,是利空
兩方面的綜合影響難以確定,要看保險公司如何應對,能否即使調整公司產品設計思路,應對市場需求。
滿意請採納,有問題可追問或私信,謝謝。
『捌』 人口老齡化與人身保險
人身保險發展的主要趨勢:
一是人身保險的發展快於非壽險業的發展,非壽險增長是有限制的,而壽險增長是無限的;
二是人身保險供給總量呈現擴展趨勢,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表現為:人壽保險公司數量增加、險種增多、保險責任范圍拓展、保險費率下降,人壽保險供給品種不斷增多;
三是以市場營銷體制為特徵的人壽保險銷售制度形成;
四是人身保險經營管理現代化進程加快,表現在監管法制化,經營專業化和科學化。
人身保險的供給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科學技術水平,科技的發展帶來新的風險因素,要求增加新的保險險種,擴大保險供給;宏觀保險政策,保險政策對保險業的影響巨大:國民經濟發展水平與保險事業發展兩者,相輔相成、互為影響;保險經營管理體制的轉變,包括保險宏觀管理體制經由財政型轉為財政金融型進而轉變為金融型,保險經營體制則由粗放型轉向集約型,為擴大保險供給創造了有利條件;社會保障水平的高低影響著商業保險供給量的大小;此外,保險費率、保險賠償責任、賠付率、承保能力等也影響著保險供給。
1982年我國恢復人身保險業務以來,人身保險的供給發生了一些變化,一是險種由單一向多樣化發展,險種結構日趨合理,形成了以人壽保險為中心,長期險種和短期險種、團體險種和個人業務齊頭並進的格局;二是人身保險市場供給主體逐漸增加,三是壽險營銷員擴大了人身保險的供給。
人身保險的需求也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社會文化與傳統觀念,在儒家文化影響下,家的觀念、互助、撫養、贍養等被推崇;社會經濟環境與經濟機制,自然經濟基礎上的傳統文化、「大鍋飯」體制形成了高依賴性、低風險承受能力的心理特徵,抑制了保險供給與需求;經濟發展水平,二戰後世界經濟的增長推動了保險需求的增長,體現為經濟越發達,保險市場越發達;保險市場價格,即保險費率和手續費影響到消費者對保險產品的需求;保險人的服務質量,主要表現在承保和理賠上,也影響到保險需求。
人身保險需求的主要發展趨勢:
人口年齡結構是反映不同年齡或年齡組的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例關系,老齡化是人類發展進步的必然趨勢,要求人們在年輕的時候就為養老做好准備,家庭結構小型化削弱了家庭的保障功能,都對人身保險的發展提出新的要求;
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與完善,既使財產增加,人的價值提升,又放大各種風險,都增加了對人身保險的需求,經濟轉軌使企業保險轉向社會保險,需要建立多層次保障體系,為商業人身保險提供新的發展空間;
人壽保險保險金額增大與險種增多。隨著人口老齡化和醫療保健服務水平的提高,年金保險和健康保險將加速發展,超過死亡保險和兩全保險;
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農村人身保險業的發展前景遠大。
大家踴躍上傳資料,錯過這村就沒這店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玖』 人口老齡化下養老保險
一是養老保障負擔日益沉重。2004年,中國基本養老保險的支出總額達到3502億元,比2000年增加了65.5%,中央財政對基本養老保險的補貼支出攀升到522億元。離休、退休、退職費用也呈現連年猛增的趨勢。政府、企業、社會都已經感到養老保障方面的壓力正在顯著加大。
二是老年人醫療衛生消費支出的壓力越來越大。據測算,老年人消費的醫療衛生資源一般是其他人群的3-5倍。2004年,中國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達862億元,占基金收入的75.5%,比上年增長31.6%,增長速度比基金收入增長快3.5個百分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之所以高速增長,人口迅速老齡化是重要原因之一。
三是為老社會服務的需求迅速膨脹。目前,中國老年人口的高齡化、老年人家庭空巢化趨勢比較明顯。2005年,中國80歲以上的高齡老年人超過1600萬人,純老年人家庭佔有老年人家庭的比例城市約為40.3%,農村約為37.8%,並在繼續增加。加上老年人中的病殘人口,需要照料服務的數量是很大的,而現有社會服務的發展相對滯後。
以養老機構和床位數為例,2005年底,中國各類老年社會福利機構達到3.95萬個,總床位149.7萬張,平均每千名老人僅佔有10張床位。發達國家平均每千名老人佔有養老床位數大約是50-70張。按照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的調查,約5%的老年人希望入住養老機構,這樣算下來,也要700多萬張床位,差距較大,亟須加快發展速度。
四是與城市相比,解決農村老齡問題的壓力更大。中國老年人口的近60%分布在農村。農村老齡化程度比城鎮高1.24個百分點。同時,農村絕大部分地區尚未建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還處在試點階段,農民的養老、醫療社會保障有待加強。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農村的養老、醫療等方面的壓力相對城鎮將更加突出,西部和貧困地區尤為嚴峻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