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保險 > 銀行理財產品同質化例子

銀行理財產品同質化例子

發布時間:2021-08-20 09:08:21

㈠ 什麼是理財產品同質化

就是都一樣,沒有新意。

㈡ 舉一個近年金融理財產品的例子,並用商業銀行的知識分析一下它的好處

買siqo的環球創富組合基金

㈢ 銀行理財產品發展趨勢怎麼樣

在互聯網理財沖擊下,銀行理財產品暴露出了諸多問題。首先,過高的門檻,難以滿足中低收入客戶的理財需求;其次,創新性不足,同質化現象嚴重,在客戶市場細分方面不夠;最後,銀行理財產品結構失衡嚴重,剛性兌付問題的普遍性與嚴重性突出。

為了解決目前理財產品業務的問題,前瞻產業研究院《銀行理財產品行業運營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提出如下對策:
提高服務質量,分層次細化服務。銀行的工作人員是直接和客戶接觸的,能夠面對面地進行相關咨詢服務,比起手機app來說,安全性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時客戶也能享受到貴賓級的待遇,在舒適的環境中解決自身的疑惑。另外,很多客戶不知道理財產品的投資細節,這就需要銀行工作人員耐心和專業的指導,購買不同產品的客戶服務應該分層化。
拓展產品種類,創新用戶模式。銀行要想使得自己的理財產品和別的銀行不同,就應該從產品自身入手,和信託公司、保險公司、私募機構、投資咨詢公司等的合作可以更加細化,開發新的用戶模式。
改變銷售思路,大力開發業務。傳統的銷售方式是電話、簡訊營銷和現場推銷,以及網路的宣傳,其實從用戶的角度講,應該更加個性化和系統化,如果建立一套客戶服務體系,根據收集到的用戶資料和使用數據,定製屬於客戶自己的理財產品。
營造正確的監管引導。監管機構流於形式的東西太多,應該加強監管人員的素質和修養,真正地監督理財產品的去向和收益情況,這也是為了服務未來潛在用戶做鋪墊。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出現,使得商業銀行的收入來源更加廣泛,存貸差不是盈利的唯一途徑,其次,商業銀行與證券公司、信託機構等的合作,開發出新的業務模式,能夠依靠其網點規模的優勢來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與保險公司等的協同效應也非常明顯,如果對理財產品能夠更進一步地完善,那麼理財產品市場未來將會呈現欣欣向榮的一番景象。
在互聯網理財沖擊下,銀行理財產品暴露出了諸多問題。首先,過高的門檻,難以滿足中低收入客戶的理財需求;其次,創新性不足,同質化現象嚴重,在客戶市場細分方面不夠;最後,銀行理財產品結構失衡嚴重,剛性兌付問題的普遍性與嚴重性突出。
為了解決目前理財產品業務的問題,前瞻產業研究院《銀行理財產品行業運營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提出如下對策:
提高服務質量,分層次細化服務。銀行的工作人員是直接和客戶接觸的,能夠面對面地進行相關咨詢服務,比起手機app來說,安全性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時客戶也能享受到貴賓級的待遇,在舒適的環境中解決自身的疑惑。另外,很多客戶不知道理財產品的投資細節,這就需要銀行工作人員耐心和專業的指導,購買不同產品的客戶服務應該分層化。
拓展產品種類,創新用戶模式。銀行要想使得自己的理財產品和別的銀行不同,就應該從產品自身入手,和信託公司、保險公司、私募機構、投資咨詢公司等的合作可以更加細化,開發新的用戶模式。
改變銷售思路,大力開發業務。傳統的銷售方式是電話、簡訊營銷和現場推銷,以及網路的宣傳,其實從用戶的角度講,應該更加個性化和系統化,如果建立一套客戶服務體系,根據收集到的用戶資料和使用數據,定製屬於客戶自己的理財產品。
營造正確的監管引導。監管機構流於形式的東西太多,應該加強監管人員的素質和修養,真正地監督理財產品的去向和收益情況,這也是為了服務未來潛在用戶做鋪墊。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出現,使得商業銀行的收入來源更加廣泛,存貸差不是盈利的唯一途徑,其次,商業銀行與證券公司、信託機構等的合作,開發出新的業務模式,能夠依靠其網點規模的優勢來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與保險公司等的協同效應也非常明顯,如果對理財產品能夠更進一步地完善,那麼理財產品市場未來將會呈現欣欣向榮的一番景象。

㈣ 銀行理財產品同質化導致什麼風險

銀行理財產品同質化風險:
1.理財產品同質化嚴重 片面誇大收益隱瞞潛在風險
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數量的激增,看似設計「花樣百出」,實則同質化日趨嚴重,且不同銀行間的地盤爭奪戰也呈白熱化。在考核壓力驅動下,部分銷售人員為了提高業績,向投資者片面誇大產品收益,隱瞞潛在風險。
2.小銀行理財產品猛增萬億 整體風險加劇
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由銀行自行決定,而隨著銀行攬存的競爭加劇。朱夏蓮認為,資產規模較小、抵禦能力較弱的銀行主導理財產品的發售,表明整體的理財產品風險在上升,流動性風險是理財產品面臨的最大的隱患,但產品的信用風險依然不可忽視,她認為,大量的信貸類資產偽裝成非信貸資產的問題仍然存在。
3.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鮮有5% 長相廝守更劃算

㈤ 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同質化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很正常,有需求有利潤,誰都想分一杯羹。

㈥ 銀行理財產品金融術語有哪些

1、預期收益率
預期收益率,顧名思義,跟實際結果無關。只是單純的一個預估、期望的收益率。只能作為一個參考。就是銀行在發行理財產品的初期,對產品的最終收益率的一個估值,並不代表銀行理財產品到期的實際收益率。此預期收益率,也不能說明投資風險有多高,需要投資者進行多方面的考察,比如產品的投資標的,一般涉及到股票、期貨、外匯等方面,投資風險高,預期收益率不宜達到。
2、年化收益率
年收益率,是指我們進行一筆投資,這筆投資進行一年到期後這1年的實際收益率,而年化收益率與年收益率不同,它是變動的,年化收益率是把當前收益率(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換算成年收益率來計算的。舉個例子,比如說某款90天的銀行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5%,10萬元投資,到期的實際收益為10萬*5%*90/365=1232.87元,絕對不是5000元。
3、潛在收益率
什麼是潛在收益率,我們經常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時,理財經理推銷產品都喜歡說:「1年期人民幣結構性投資賬戶到期潛在收益最高年化近50%」。潛在收益率是指有可能達到的最高收益率。這種術語在金融衍生品中比較常見,比如銀行結構性理財產品,所謂結構性理財產品,很多時候都是投資於股票、黃金、外匯等高風險產品的。這類結構型產品風險高、收益高,當然潛在收益率也有可能很高。所以,如果客戶經理是用潛在收益率較高的產品提醒你,那麼你就要考慮一下這款產品的風險,以及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4、募集期
募集期,就是產品實際銷售期,也指投資者可以購買產品的時間階段。銀行理財產品現在發行越來越多樣化的募集期長短不一,最短的有按天計算的,如平安銀行的日添利系列。最長的有幾年的。如果你提前購買了這款產品,產品的募集期內,投資者的資金是不計息的。因此,投資者在選購理財產品時,如果你想得到最大的收益。要避免募集期帶來的收益折損,募集期越少越好。或者,如果你要購買這款產品,可以在募集期的最後一天入手。這樣就將無息的日期縮短到最短
5、到期日
到期日不等於到賬日,你的錢還在銀行賬號,收益也還未分配給你。這點需要投資者弄清楚,到期日,只是說產品的投資截止日,但產品到期後的資金到賬日大概還需2—7個工作日。
6、清算期
清算期,就是銀行理財專業術語說的『T+N』 ,T指的是產品到期日,N指天數,即產品到期後,投資者的本金和收益並不能當天到賬,而是進入一個產品清算期。在清算期內,這部分資金是「零收益」,而且N越大,投資者的損失就越大。目前理財產品的清算期最短的是貨幣基金類產品了,大部分都實現了T+0或T+1贖回機制。
此外,封閉型。表示該銀行理財產品不能贖回,只能等產品到期後贖回。開放型表示該理財產品會有固定可贖回日期。在這種日期內客戶可以提交贖回申請。

㈦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哪裡同質化了

你好,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同質化主要體現在:收益方式、投資方向、預期收益率、期限結構、發行幣種等五個方面。

(一)收益方式

根據理財產品收益方式的不同,將其劃分為非保本型、保本浮動型和保本固定型三大類。本文收集 2010 年到2014 年我國商業銀行不同收益方式的理財產品數量,從這五年數據中,發現近幾年我國銀行理財產品以非保本型為主,特別是 2013 年推出非保本型理財產品31208 款,占理財產品的 70. 14%。由此從收益方式的角度來說,銀行理財產品具有同質化趨勢。

(二)投資方向

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可投資於股票、債券、信貸資產、利率、匯率等標的資產,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可供選擇的投資標的資產單一,因此,各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收益來源總是相近的。具體而言,分為利率類、混合投資類、融資類和結構性產品。結合2014 年數據,利率類產品佔53. 08%,增長5. 55%;混合投資類產品佔42. 26%,融資類產品有所下降,僅占 0. 27%;結構性產品佔比上升0. 27%。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是以利率類和混合類產品為主,其投資方向具有同質化趨勢。

(三)預期收益率

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主要由投資標的資產市場的情況、理財產品設計的收益風險結構以及資金管理者的投資管理能力決定。按照慣例,將收益率劃

分為(0,2%],(2%,3%],(3%,5%],(5%,8%],(8%,+∞]等五檔。根據2014 年具體的收益率分布,我們發現收益率大多聚集於5%~8%區間內,佔比 72. 13%;其次聚集於3%~5%,佔比25. 33%;收益率大於8%的產品僅佔比0. 62%。因此銀行理財產品在預期收益率方面也具有同質化趨勢。

(四)期限結構

產品的期限越長,未知的風險越多,對於資金管理者的投資管理能力要求越嚴格,因此 我國銀行理財產品多以 1~3 個月期理財產品為主。2014 年我國商業銀行共發行 1~3 月期理財產品35780 款,佔比54. 9%;3~6個月期的理財產品 1266 款,佔比27. %;1 個月以內、6~12 個月和1年以上期理財產品分別佔比 1. 94%、13. 83%和1. 73%。單從2014 年的數據來看,1~3 個月期理財產品仍為主流。可見我國銀行理財產品趨於短期化。

(五)發行幣種

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的不斷深化,人民幣理財產品也在此期間慢慢吞噬外幣理財產品的市場份額,並取得了絕對支配地位。從2014 年的銀行理財產品來看,人民幣理財產品發行 63445 款,增長至97. 23。外幣理財產品美元、澳元、港幣、歐元佔比分別為1. 58%、0. 46%、0. 15%和0. 25%,英鎊、加元總和僅佔0. 11%。由此可見,人民幣理財產品在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中占據絕對主導地位,體現出理財產品幣種發行的高度同質性。

㈧ 如何看待銀行理財業務創新和未來發展趨勢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我國銀行理財業務規模快速增長,迅速成為國內財富管理業務中的中流砥柱,也充當著商業銀行轉型的急先鋒。但是,隨著社會融資結構的深刻變化、利率市場化的持續推進、大資管時代的到來,銀行理財業務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商業銀行將如何進一步激發銀行理財的活力,未來銀行理財業務的創新方向又在哪裡?

由於銀行理財產品主要承擔穩定存款、騰挪信貸額度的角色,再加上分業經營格局和剛性兌付的約束,各家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難有差異化的動力,理財產品同質化現象非常明顯。從產品類型看,銀行理財主流模式還主要是類存款型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期限、風險特徵描述都高度相同;在類基金產品和結構化產品方面,國內各家銀行也基本上是大同小異。從資產配置看,投資品種主要集中在債券、信貸資產等,甚至連規避監管的路徑也都高度一致。

理財業務高度同質化,必然引發激烈的價格戰,目前國內銀行理財市場上的硝煙四起便是明證。造成理財模式高度雷同的本質原因是,國內理財市場發展的時間較短,技術含量不高,理財產品主要集中於類存款型固定收益類理財,運作模式容易復制。

從2012年央行非對稱降息,以及央行多次的政策表態來看,利率市場化已是離弦之箭,存貸款利率的完全放開已漸行漸近。一旦存貸利率徹底市場化,銀行理財業務反過來就面臨存貸款的更直接沖擊,不得不改弦易轍,向結構化、基金會和證券化方向轉型。

此外,自2012年5月份以來,資產管理行業迎來了一輪監管放鬆、業務創新的浪潮。非銀行金融機構在權益類和另類投資領域處於優勢地位,隨著股票市場的發展成熟和依託其上的衍生工具層出不窮,這些產品在收益方面較目前的銀行理財產品競爭力更強,勢必對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形成巨大沖擊。

所謂「核心」,就是指銀行要緊緊圍繞「固定收益」核心業務領域,開展理財業務。在固定收益領域,國內市場有兩個大的發展方向,一是債券市場擴容,二是資產證券化。在債券市場,銀行具有傳統優勢,無論是在一級市場上發行債券,還是在二級市場上交易債券,銀行都是最具市場影響力的參與主體。對於資產證券化,商業銀行在貸款提供、資產支持債券發行、會計清算、資產支持債券交易等方面都是最廣泛的參與主體,同時,銀行還具有信貸資產風險管理方面的豐富經驗。這一切均為銀行發展固定收益類的理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鑒於資產證券化業務復雜、涉及面廣、風險點多等特點,易於監管、可緊可松、具有「試驗田」性質的銀行理財產品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創新載體。目前商業銀行推出了一些「類證券化」的理財產品,其主要體現為銀信、銀證等通道類業務,未來將逐步向真正的資產證券化產品進行轉變,體現為風險的結構分層、現金流的結構重組等多種形式。

閱讀全文

與銀行理財產品同質化例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