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保險 >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在理財產品中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在理財產品中

發布時間:2021-03-17 18:36:43

⑴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形容的是理財的什麼特點

收益風險正相關

⑵ 為什麼說"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兼得了有什麼後果

1、"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這句話不是說一定不能兼得,而是強調當如果不能兼得的時候,我們應當如何去從二者之間取捨。兩者中也有好的東西不要擁有太多,不然就體現不出其價值所在,意在提醒人們在面對取捨時應該如何抉擇。

2、成語「魚與熊掌不可得兼」出自孟子《魚我所欲也》:「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翻譯:魚,是我想要的東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東西。如果兩樣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我只能放棄鮮魚而要熊掌。


(2)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在理財產品中擴展閱讀

《魚我所欲也》本文節選自《孟子·告子上》。《告子上》的主要內容是闡明「性善說」,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種子,所謂「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這種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

⑶ 關於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問題

古時候人們大多對於海或者河或多或少還是有點兒敬畏的。而那個時候的魚也的確有點兒少,不像現在捕魚業這么發達,動不動就是上噸。所以古時候的魚還是有點兒值錢的。不過肯定是低於熊掌的價格。你們老師口誤了,的確有點兒牛頭不對馬嘴了。不過你們老師其他的沒問題,只是應該改為熊掌的價值高於魚,選擇魚。義的價值高於生,選擇義。

⑷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是形容理財的什麼特點

這句話不是形容理財的,是說人生之中要有舍才有得

⑸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在理財中指的是哪種類型的沖突

收益和風險是正相關的關系,不能兼得。

⑹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是形容理財產品的什麼特點

任何一個理財產品有分險,理財師跟你保證絕對掙錢,那是忽悠人的。

⑺ 小雞考考你,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是形容理財的什麼特點

風險與收益的取捨
想要風險又低,收益又很高的那在理財上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說出這話就是在騙你。好事不會那麼容易輪到你的。
高風險高收益這是理財永恆的真理,為了百分之幾百的利潤,資本就敢鋌而走險!

⑻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是什麼意思

成語「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出自孟子《魚我所欲章》。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用人們生活中熟知的具體事物打了一個比方:魚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兩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我寧願舍棄魚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愛的,義也是我所珍愛的,在兩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我寧願舍棄生命而要義。在這里,孟子把生命比作魚,把義比作熊掌,認為義比生命更珍貴就像熊掌比魚更珍貴一樣.

本文節選自《孟子·告子上》。《告子上》的主要內容是闡明「性善說」,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種子,所謂「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這種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不可小視,因為它們分別是仁義禮智這幾種道德的萌芽形態:「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意近「恭敬」)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義之端也。」人應該推求本心,順著「本心」的方向發展,並將它發揚光大,從而成為道德上完善的人。因此,放到《告子下》全文里看,本文講的是每個人都有「本心」,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人都應該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關頭,人也能經受住考驗;而如果喪失了「本心」,人就會做出有損於人格的事來。

1.因為要想得到熊掌要去山上去打,而要想得到魚要去水裡去撈,這兩者不可能同時得到,所以熊掌和魚不能兼得.
2.這句話的本意不是說二者必然不可兼得,而是強調當如果不能兼得的時候,我們應當如何取捨。
孟子的原話是:「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求熊掌。」 他是用魚與熊掌來比喻「生」與「義」的取捨關系:「生,我所欲,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捨生而求義。」
所以,在不發生沖突的情況下魚和熊掌應該說還是可以兼得的。

⑼ 微觀經濟學解釋魚和熊掌為什麼不可兼得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原因是機會成本的存在。

魚和熊掌這兩樣東西,如果必須要二選其一的話,那麼選擇了任意一個,就意味著需要付出代價放棄另外一個。放棄即意味著機會成本的產生。

機會成本是由選擇產生的——一種經濟資源往往具有多樣用途,選擇了一種用途,必然要喪失另一種用途的機會,後者可能帶來的最大收益就成了前者的機會成本。

(9)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在理財產品中擴展閱讀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出自於孟子《魚我所欲也》: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譯文如下:

魚是我喜歡吃的,熊掌也是我喜歡吃的;如果不能都吃,那麼我舍棄魚選擇吃熊掌好了。生命是我所追求的,大義也是我所追求的,當這兩種東西只能擇其一時,那麼我會舍棄生命而堅持大義。

雖然生命是我所追求的,但當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時,我絕不會選擇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固然是我所厭惡的,但當還有比死亡更可惡的事發生時,即使面臨災禍我也不躲避。

如果人心裡沒有比生命更看重的東西,那麼凡是一切可以保全生命的手段中,又有哪一種是不可用的呢?同樣的,如果人們認為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麼凡是能夠用來逃避災禍的壞事,又有哪一樁不可以干呢?

可見,雖然生存的理念非常必要,但追求的時候我們也會有所禁忌;躲避災禍的想法固然合理,但卻不是做人做事要考慮的。所以說人們所追求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人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事,這樣的理念不只是聖賢才有,人人都有,不過聖賢能夠不丟棄罷了。

⑽ 為什麼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成語「魚與熊掌不可得兼」出自孟子《魚我所欲也》:「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

直白翻譯過來,意思是魚是我喜歡吃的,熊掌也是我喜歡吃的;如果不能都吃,那麼我舍棄魚選擇吃熊掌好了。

生命是我所追求的,大義也是我所追求的,當這兩種東西只能擇其一時,那麼我會舍棄生命而堅持大義。

但這句話本意不是說二者必然不可兼得,而是強調當如果不能兼得的時候,我們應當如何取捨。這句話在生活中經常會用到。

(10)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在理財產品中擴展閱讀: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原文解析:

魚是我喜歡吃的,熊掌也是我喜歡吃的;如果不能都吃,那麼我舍棄魚選擇吃熊掌好了。生命是我所追求的,大義也是我所追求的,當這兩種東西只能擇其一時,那麼我會舍棄生命而堅持大義。

雖然生命是我所追求的,但當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時,我絕不會選擇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固然是我所厭惡的,但當還有比死亡更可惡的事發生時,即使面臨災禍我也不躲避。

如果人心裡沒有比生命更看重的東西,那麼凡是一切可以保全生命的手段中,又有那一種是不可用的呢?同樣的,如果人們認為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麼凡是能夠用來逃避災禍的壞事,又有哪一樁不可以干呢?

可見,雖然生存的理念非常必要,但追求的時候我們也會有所禁忌;躲避災禍的想法固然合理,但卻不是做人做事唯一要考慮的。

所以說人們所追求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禮義」);人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事(那就是「不義」),這樣的理念不只是聖賢才有,人人都有,不過聖賢能夠不丟棄罷了。

一筐飯,一碗湯,對一個餓得要死的人來說,得到了就可活命,得不到就會餓死。可是沒有禮貌地吆喝著給別人吃,再飢餓的路人也不會接受;

若是用腳把飯踢給人吃,就算是乞丐也難以接受。可現在,有的人對萬鍾的俸祿卻不問是否合乎禮義就去接受。其實,這優厚的待遇能為我帶來什麼?

難道就因為我從此就有了華麗的住宅、妻妾的侍奉和他人的叩拜?難道就因為這些樓庭、美人和巴結的出現,那些曾經相比死亡我們都拒而不受的東西就因此變得可以接受了?

有這道理嗎?這樣的做法只能表示一個人已經喪失了他心靈的本來面目,即「失其本心」。

閱讀全文

與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在理財產品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