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移動互聯網技術發展對保險行業的影響
互聯網保險在過去近20年裡經歷了興起、發展以及不斷成熟的過程。我們將這一過程歸納為四個時期,分別包括長達10年之久的萌芽期、突飛猛進的探索期、正在經歷的全面發展期和即將到來的爆發期。
一、萌芽期(1997年-2007年)
1997年底,中國第一個面向保險市場和保險公司內部信息化管理需求的專業中文網站——互聯網保險公司信息網誕生。2000年8月,太保和平安幾乎同時開通了自己的全國性網站。2000年9月,泰康人壽在北京宣布了「泰康在線」的開通,實現了服務的全程網路化。與此同時,各保險信息網站也不斷涌現。
然而,鑒於當時互聯網和電子商務整體市場環境尚不成熟,加之第一次互聯網泡沫破裂的影響,受眾和市場主體對互聯網保險的認識不足,這一階段互聯網保險市場未能實現大規模發展,僅能在有限的范圍內起到企業門戶的資訊作用。隨著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的頒布,我國互聯網保險行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二、探索期(2008年-2011年)
阿里巴巴等電子商務平台的興起為中國互聯網市場帶來了新一輪的發展熱潮。伴隨著新的市場發展趨勢,互聯網保險開始出現市場細分。一批以保險中介和保險信息服務為定位的保險網站紛紛涌現。有些網站在風險投資的推動下,得到了更大的發展。
在這個階段,由於互聯網保險公司電子商務保費規模相對較小,電子商務渠道的戰略價值還沒有完全體現出來,因此在渠道資源配置方面處於被忽視的邊緣地帶。保險電子商務仍然未能得到各公司決策者的充分重視,缺少切實有力的政策扶持。
三、全面發展期(2012年-2013年)
在這一時期,各保險企業信託官方網站、保險超市、門戶網站、離線商務平台、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等多種方式,開展互聯網業務,逐步探索互聯網業務管理模式。其中,2013年被稱為互聯網金融元年,保險行業也在這一年取得跨越式發展,以萬能險為代表的理財型保險引爆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市場。
互聯網保險絕不僅僅是保險產品的互聯網化,而是對商業模式的全面顛覆,是保險公司對商業模式的創新。互聯網保險並不是把保險產品放到互聯網上售賣這么簡單,而是要充分挖掘和滿足互聯網金融時代應運而生的保險需求,更多地為互聯網企業、平台、個人提供專業的保險保障服務。經過一段時間的分析,保險行業已摸索出一套相對可控、可靠的體系和經驗,確立起互聯網保險的基本模式。保險公司進軍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
四、爆發期(未來)
歷經十幾年的發展,電子商務對傳統行業的影響正在不斷加深。電子商務、互聯網支付等相關行業的高速發展為保險行業的電商化奠定了產業及用戶基礎,保險電商化時代已經到來。
未來,移動展業凈土掀起互聯網保險新一輪高潮,它將圍繞移動終端開展全方位的保險業務,包括產品銷售、保費支付、移動營銷及客戶維護服務等一系列業務活動。保險業在移動終端的應用可分為四步走:第一是無紙化,將紙質保單轉換為電子保單;第二是智能化,在無紙化基礎上,實現展業、投保等業務簡易、規范操作;第三是客制化,為客戶提供回歸保障本質的高級定製保險產品;第四是打造智能移動保險生態系統,包括高級定製的產品線,也包括打破時間、空間局限的全方位移動服務。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Ⅱ 以馬雲為代表互聯網保險會不會對傳統保險造成沖擊和影響。
毋庸置疑 是肯定會有打擊 但是對於傳統保險業的公司來說是很好的改變戰略和發展機會 這些公司可以向互聯網保險發展 但問題是傳統保險公司可能會堅守傳統 很難改變 具體可以參考美國保險業 互聯網保險和傳統保險共存 但是互聯網保險占據主要優勢 比如說你可以用手機下載保險軟體然後保你身邊任何一個屬於你的東西!
Ⅲ 互聯網保險的崛起對傳統保險公司有哪些影響
作為一位從事多年的保險人員,我見證了保險的興衰和崛起!
第一,互聯網保險的崛起,在價格上比線下保險有很大的優勢,從而對傳統保險造成巨大的沖擊,影響到傳統保險行業從新調整發展的策略,很多保險公司都線上線下一起賣,比如平安、泰康等大公司。
我覺得很多故步自封的保險公司如果不跟上互聯網的節奏和步伐,可能會走向衰竭,傳統的銷售套路已經不怎麼適用於今天。
現在大家看的是專業,而不是看關系,人情。而且傳統保險公司之前的自殺和殺熟現象,大家已經很熟悉,還靠這條路的話,可能會走向絕路!
第二、互聯網保險會帶動傳統保險公司提高對保險代理人的素質要求。因為互聯網保險對傳統的業務員專業性要求會更高,根據不同人的情況推薦不同的保險,保險條款等各種專業知識是必備的,這是互聯網保險領域的共識,專業才是王道!
多保魚和九尾等就是靠互聯網保險發家的,九尾現在不知道怎麼樣了,多保魚是真的強靠專業,靠服務,賣的比線下還好!只能在心裡默默的羨慕!
Ⅳ 互聯網保險有坑嗎
朋友就是在多保魚上面買的互聯網保險,我是壽險規劃師,幫他看過了他買的那個重疾險,還可以的。保險有沒有坑,不是因為是互聯網保險,還是傳統的保險,主要還是看保險的條款寫的保障好不好。就好像是咱們在實體店買東西,實體店也有不好的產品,也有好的產品,看自己怎麼挑選對吧?網上買東西呢,也有好有壞。所以,最終的鑒別能力是很關鍵的一個點。
Ⅳ 互聯網保險對傳統保險產生了哪些沖擊
互聯網保險對傳統保險銷售帶來的影響有:
對保險經營觀念的顛覆
互聯網對保險行業最大的顛覆,是從「客戶思維」到「用戶思維」的改變。傳統「客戶思維」模式下,保險公司運用4P營銷理論,將公司產品推銷給消費者,關鍵
因素是產品包裝、價格優勢、渠道實力和促銷策略等。而在互聯網時代,由於信息量大,信息流動快,能最大程度消除信息不對稱,信息不對稱被加速打破後,消費
者購買決策過程發生巨大變化,消費者擁有了更多的知情權和選擇權,買賣雙方權力將發生轉移,促使行業加速進入用戶主權時代。「用戶思維」模式下,個性化的
產品、極致的消費體驗、簡約的形式、跨界的資源整合以及大數據的分析運用等能力,成為競爭的關鍵。
對行業銷售入口的沖擊
保險銷售是對具有同樣風險特徵的個體聚合的過程。對個體的不同定義方式,派生出了營銷、直銷、代理等不同銷售渠道。而互聯網天生就是「連接」、「聚合」的
途徑,可以很容易克服空間上的限制,將人群風險特徵進行無限細分,充分利用小眾人群的「長尾效應」,組合成個性化的「團單」進行承保。在此背景下,決定業
務量的將是互聯網平台的流量。傳統模式下,依靠網點數量和人力規模進行一對一營銷的傳統優勢,由於成本較高,必將受到一定的削弱和沖擊。
對保險市場邊界的擴展
互聯網保險將從三個方面擴展保險的邊界:一是互聯網帶來新的經濟、生活方式,其中蘊含的新風險派生出的新的保障需求,如網購退貨險、盜刷險等;二是大數據
技術提升行業風險定價與管理能力,從而將以前難以有效管理的風險納入承保范圍,如高溫險、霧霾險、賞月險等;三是藉助互聯網強大的客戶聚集能力,發揮「長
尾效應」,將保險期間碎片化、保費碎片化,使得以往不具有高額投保能力的客戶納入被保人群,如一元「關愛險」等。
對行業服務要求的改變
「用戶主權」形勢下,消費者藉助全新的信息環境,依據用戶評價、親友推薦、專家評論等信息,可以更為精確地預測目標產品或服務的實際體驗品質。此背景下,
能否開發更加個性化和按需定製的產品,能否建立超過消費者預期的極致體驗,將成為制勝根本,必將促使保險行業更加註重服務品質,更為關注消費者個性化需求。
對運營流程革新的挑戰
隨著互聯網對保險全產業鏈的滲透,為保持競爭優勢,保險公司將不斷加大運營全流程改造力度:一是行業外包將加快發展,保險公司收縮日常活動范疇,集中內部
資源聚焦在風險管理、客戶服務及資金運用的核心領域;二是核心業務流程網路化自助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在提升運營效率的同時迎合客戶消費習慣的改變;三是運
營成本受到嚴格管控,節省下來的成本轉變為產品費率的下降回饋給客戶,導致固定資產成本、人力資源投入等大幅減少,萬元標準保費的運營成本高低成為競爭的
一個重要能力。
Ⅵ 互聯網保險成氣候給傳統保險帶來了什麼沖擊
互聯網保險成氣候 傳統保險業迎挑戰
當前,除了傳統險企,互聯網巨頭也發揮自身流量和技術優勢,紛紛布局互聯網保險。在這一趨勢下,保險營銷成本持續下降,傳統營銷模式逐漸發生改變,給行業帶來了更多挑戰。不過,由於互聯網保險產品品種單一,尚難滿足多元化的保障需求,網路渠道與傳統模式還將互為補充,共同發展
「以互聯網巨大的流量,補充醫療保險這種產品的確可以做到以小博大的保障效果。」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王國軍說,像阿里巴巴持股的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保險就有類似的補充醫療保險產品。記者在眾安保險公司網站上看到一款補充醫療保險產品,136元起價,保障額度為300萬元,與「微醫保」產品類似。
除了互聯網巨大的流量能為這種保險產品降低風險外,商業補充醫療保險還有一道天然的風險屏障,那就是社保。據業內人士介紹,由於補充醫療保險只報銷社保報銷後的那部分費用,並且此類補充醫療保險對於一般疾病的住院治療或手術,還會設置一個萬元的報銷起付線,後端的報銷相對風險可控。「由於社保報銷比較規范,後端需要關注的風險點主要在自費葯的濫用風險上。」
此外,保險公司與互聯網企業開展的類似合作,還會有其他方面的風險防控手段,包括通過互聯網信息和大數據對投保人群實行風險篩選,以及對投保人年齡作出一定限制等。
將改變傳統營銷方式
「從長遠看,這種互聯網保險的銷售方式會對保險行業有極大的改變。」王國軍認為,一是互聯網使得風險管理場景化。互聯網可以及時知曉被保險人的風險狀態。這種功能有助於提升保險的風險管控能力。二是網路營銷尤其是社交網路營銷,將影響保險銷售方式。在社交網路中,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度比較高,也比較緊密,保險產品推銷會更順暢。社交網路營銷可以降低傳統保險營銷的成本和價格,並慢慢滲透進保險營銷中。
保監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基於產品線逐漸完善、新技術加速應用、創新險種不斷推出等因素,4家互聯網保險公司高速發展。在保費收入方面,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64.64億元,同比增長133.77%。在保單件數方面,4家公司44.56億件,同比增長110.13%。
互聯網保險的確可以讓保險產品在極短時間內大面積接觸到客戶。但是,在這種對傳統保險銷售路徑的顛覆中,消費者對保險服務的體驗至關重要。
「短時間內出現大量的互聯網客戶群,這意味著競爭將主要在產品定價、銷售成本和保險服務上。由於是補充醫療保險,一個客戶買了一家的產品,就可能不用再買第二家的了,因為醫療賠付是以醫療費用支出為限,賠付不可能大於支出。因此,這種互聯網保險產品將主要拼服務。光有價格,沒有服務是絕對不行的。」邱希淳說。
那麼,互聯網對保險營銷方式的緩慢改變會對中小保險公司帶來哪些影響?業內專家表示,互聯網技術的廣泛運用,將縮小中小險企在渠道方面同大型險企之間的競爭差距。當然,這也對保險企業在互聯網技術和社交網路上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據了解,到目前為止,阿里、網路等互聯網巨頭進軍保險行業,大多採取了「保險超市」的平台第三方代銷模式,即在平台上提供各類保險產品讓客戶自主選擇保險項目。「大數據+社交」的玩法或將給互聯網保險更多的屬性,也將給傳統保險業帶來更多挑戰。
Ⅶ 互聯網保險平台對傳統保險銷售有什麼影響
對於中低端客戶是毀滅性的,跟傳統實體經濟對互聯網經濟的影響差不多,高端客戶的影響不大,低端客戶會被互聯網取代
Ⅷ 互聯網醫療對傳統醫療保險有哪些沖擊
2015年將繼續推進基層醫改、醫保支付改革、葯價市場機制、公立醫院改革、鼓勵社會辦醫、加強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實時臨時救助制度、加快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等發展方向。那麼在互聯網醫療方面,為了貫徹落實工作任務,政府在2015年到底出台了哪些互聯網醫療產生深遠影響的利好政策呢?
一。《關於推進和規范醫師多點執業的若干意見》醫師多點執業允許大醫院遠程幫扶基層醫療機構,讓高水平專家遠程指導低水平醫生,促進在線問診、遠程會診等模式發展,未來有望催生遠程醫生等職位
2015年1月12日,衛計委發布《關於推進和規范醫師多點執業的若干意見》,提出推進醫師合理流動,放寬條件、簡化注冊審批程序,探索實行備案管理或區域注冊,優化醫師多點執業政策環境,使得作為醫改重點內容的醫師多點執業進一步放開。(相關內容請
見動脈網之前的文章《各地方醫師多點執業進展如何?綜合評價新鮮出爐》)其實推進和規范醫師多點執業,是政府深化改革和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部署之一,通過醫師多點執業,能促進醫療資源分布更均衡、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與科學配置,能更好服務群眾。目前,通過取消多點執業的審批程序,加快多點執業進程,將促使有限的優秀醫生服務更多患者,緩解醫療供需緊張矛盾的現狀。
二。《關於葯品生產經營企業全面實施葯品電子監管有關事宜的公告》葯品電子監管碼的實行,與網售處方葯政策放開,將大力推進醫葯電商的業務發展,同時對醫葯O2O行業更是一針強心劑
2015年1月4日,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於葯品生產經營企業全面實施葯品電子監管有關事宜的公告》,表示2015年12月31日前,境內葯品制劑生產企業、進口葯品制葯廠商須全部納入中國葯品電子監管網,在葯品各級銷售包裝上加印(貼)統一標識的中國葯品電子監管碼(以下稱賦碼)。2016年起所有葯品在生產、流通環節都必須嚴格納入中國葯品電子監管網管理。葯品的電子監管碼政策對醫葯流通領域有以下幾方面影響,
第一,電子監管碼將成為葯品招標准入各省市場的必要條件,即提高葯品參加投標的門檻;
第二,對葯品管理、銷售等商業公司來說,增加運營成本,同時2016年1月1日之前沒有賦予監管碼的葯品可能在出庫時存在補齊監管碼或開具其他證明等問題;
第三,最重要的是,葯品監管碼終於為網售處方葯打開了迎賓大門,通過為葯品貼上一對一的認證標簽,將方便葯品的流通管理,杜絕假冒葯生產。同時也是對網售葯品的有力規范。
其實,去年2014年5月28日,食葯總局就發布了《互聯網食品葯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首次提出放開處方葯在電商渠道的銷售。另外2015年5月7日,國務院今日發布《關於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意見》要求,制定完善互聯網食品葯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規范食品、保健食品、葯品、化妝品、醫療器械網路經營行為。該意見進一步鼓勵傳統商貿物流發展電子商務,積極利用互聯網、地理位置服務、大數據技術加快物流和服務質量與效率,同時強調加強互聯網食品葯品市場監管體系,推動醫葯電子商務發展。
三。《中醫葯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
年)》提倡中醫葯養老,中醫葯慢病管理,將催生相關養老服務行業的發展,中醫O2O上門保健、診斷、送葯等互聯網服務都將迎來大好的發展機遇 2015年5 月 7
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中醫葯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
年)》這是我國第一個關於中醫葯健康服務發展的國家級規劃。《規劃》提到要積極發展中醫葯健康、養老服務,鼓勵新建以中醫葯健康養老為主的護理院、療養院。有條件的養老機構設置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為主的中醫診室。推動中醫醫院與老年護理院、康復療養機構等開展合作。《規劃》還提到要支持中醫養生保健機構發展,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規范的中醫養生保健機構,培育一批技術成熟、信譽良好的知名中醫養生保健服務集團或連鎖機構。鼓勵縣級中醫醫院探索開展縣鄉一體化服務,力爭使所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和70%的村衛生室具備中醫葯服務能力。推動中醫門診部、中醫診所和中醫坐堂醫診所規范建設和連鎖發展。所以,政策鼓勵中醫葯與養老服務、慢病管理相結合,基本理念也是醫療服務以預防保健為主,即「上醫治未病」,而中醫作為傳統養生保健的醫療精髓,一直深受國人理解與支持,群眾基礎堅實,所以由中醫切入醫療保健再自然不過,也必將成為養生保健領域的快速發展主力。最後結合醫保控費的大背景,傳統中醫發展為知名品牌也是趨勢,今後有望催生一大批中醫品牌企業或連鎖診所。
四。《中國製造2025》在中國製造的2025年長期規劃中,重點發展方向包括醫療器械創新、高端影像設備、醫用機器人、智能可穿戴、遠程診斷等,體現政府對互聯網醫療技術發展的強有力支持
2015年5月8日,國務院關於印發《中國製造2025》的通知,在高性能醫療器械領域,提出要提高醫療器械的創新能力和產業化水平,重點發展影像設備、醫用機器人等高性能診療設備,全降解血管支架等高值醫用耗材,可穿戴、遠程診療等移動醫療產品。實現生物3D列印、誘導多能幹細胞等新技術的突破和應用。這部分內容為中國版「工業4.0」規劃的重點內容之一,積極鼓勵國內醫療器械的創新。(相關內容請參見動脈網之前文章《全解:未來互聯網醫療哪些領域最吸金?(中國製造2025)》)《通知》指出戰略目標是「三步走」,實現製造強國。第一步,力爭用十年時間,邁入製造強國行列,到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製造業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製造業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使得製造業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取得明顯進展。同時到2020年,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84%.
另外戰略重點是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技術融合發展,把智能製造作為兩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著力發展智能裝備和智能產品,推進生產過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產方式,全面提升企業研發、生產、管理和服務的智能化水
Ⅸ 互聯網保險對傳統保險銷售帶來哪些影響
互聯網保險對傳統保險銷售帶來的影響有:
對保險經營觀念的顛覆
互聯網對保險行業最大的顛覆,是從「客戶思維」到「用戶思維」的改變。傳統「客戶思維」模式下,保險公司運用4P營銷理論,將公司產品推銷給消費者,關鍵
因素是產品包裝、價格優勢、渠道實力和促銷策略等。而在互聯網時代,由於信息量大,信息流動快,能最大程度消除信息不對稱,信息不對稱被加速打破後,消費
者購買決策過程發生巨大變化,消費者擁有了更多的知情權和選擇權,買賣雙方權力將發生轉移,促使行業加速進入用戶主權時代。「用戶思維」模式下,個性化的
產品、極致的消費體驗、簡約的形式、跨界的資源整合以及大數據的分析運用等能力,成為競爭的關鍵。
對行業銷售入口的沖擊
保險銷售是對具有同樣風險特徵的個體聚合的過程。對個體的不同定義方式,派生出了營銷、直銷、代理等不同銷售渠道。而互聯網天生就是「連接」、「聚合」的
途徑,可以很容易克服空間上的限制,將人群風險特徵進行無限細分,充分利用小眾人群的「長尾效應」,組合成個性化的「團單」進行承保。在此背景下,決定業
務量的將是互聯網平台的流量。傳統模式下,依靠網點數量和人力規模進行一對一營銷的傳統優勢,由於成本較高,必將受到一定的削弱和沖擊。
對保險市場邊界的擴展
互聯網保險將從三個方面擴展保險的邊界:一是互聯網帶來新的經濟、生活方式,其中蘊含的新風險派生出的新的保障需求,如網購退貨險、盜刷險等;二是大數據
技術提升行業風險定價與管理能力,從而將以前難以有效管理的風險納入承保范圍,如高溫險、霧霾險、賞月險等;三是藉助互聯網強大的客戶聚集能力,發揮「長
尾效應」,將保險期間碎片化、保費碎片化,使得以往不具有高額投保能力的客戶納入被保人群,如一元「關愛險」等。
對行業服務要求的改變
「用戶主權」形勢下,消費者藉助全新的信息環境,依據用戶評價、親友推薦、專家評論等信息,可以更為精確地預測目標產品或服務的實際體驗品質。此背景下,
能否開發更加個性化和按需定製的產品,能否建立超過消費者預期的極致體驗,將成為制勝根本,必將促使保險行業更加註重服務品質,更為關注消費者個性化需求。
對運營流程革新的挑戰
隨著互聯網對保險全產業鏈的滲透,為保持競爭優勢,保險公司將不斷加大運營全流程改造力度:一是行業外包將加快發展,保險公司收縮日常活動范疇,集中內部
資源聚焦在風險管理、客戶服務及資金運用的核心領域;二是核心業務流程網路化自助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在提升運營效率的同時迎合客戶消費習慣的改變;三是運
營成本受到嚴格管控,節省下來的成本轉變為產品費率的下降回饋給客戶,導致固定資產成本、人力資源投入等大幅減少,萬元標準保費的運營成本高低成為競爭的
一個重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