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在支付寶理財買理財產品買一萬元賣出只有7700怎麼回事
一般專業點的理財顧問,會問你,你的理財目標是什麼。如果你就想不動本金,維持現在生活水平。安全是第一的,穩定收益第二。1
那麼可以800萬投資銀行理財產品,每年輕松5.5%左右收益。四大行都可以。個人推薦工行+中信+光大+交行吧,比建行低利息,農行沒服務,招行搶不到強。如果你家附近是工行,就多存點,以後銀行辦個事啥的都方便。2
其餘100萬可以買信託產品,找最大的信託公司吧,10%左右。國內有排名,挑點靠譜項目,一放一年也省心,不要收益太高的。剩下100萬可以買p2p理財,找最大的幾個平台,例如前三,每個投30萬,放到10個標里去。自己滾即可。12%以下即可。當然不能不提萬能的保險,個人建議就買點意外+重大疾病+住院+財產安全之類即可,一年幾千元都搞定了。千萬資金這種量級,掛了家裡人也夠花了,多個幾百萬補償款,足夠了。養老保險就算了,其他分紅類的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千萬量級就別折騰了。這樣基本你每年穩定收益66萬左右,穩定安全跑贏通漲。不過你的錢肯定還是縮水的,但是你只要66萬都不花萬,還有穩定工作還是靠譜的。如果我有1000萬,買點意外和大病保險即可。我會650萬買理財,收益5.5%。我會100萬買股票,收益未定。你手裡資金大的增長,還是得靠股票。這個話題太大不扯我會100萬買基金,6-10%收益即可,查大公司明星經理明星產品我會100萬買p2p,10-12%收益。我會50萬做流動資金,比如股票好了就套一把,有個合適的鋪子就拿下,有個靠譜的朋友創業就投資。完全沒有風險的投資不存在,我覺得關鍵是通過組合實現自己的目標。這個目標太重要,想清楚再做決定。我的組合是有原因的,基本高風險高回報的就小量,假設你50萬全賠了,一年利息而已。如果掙了可能就是50變100。
❷ 銀行理財產品好賣嗎
銀行的理財應該好賣,要看你有沒有這方面的客戶資源,銀行理財的目標客戶群體大多數是中老年人,如果你善於跟中老年人溝通並且有這方面資源的話應該會很簡單
❸ 理財產品可以買賣嗎。就是不到期限不能提現的。
根據自己期望的收益,銀行或者證券公司都退出了很多定期理財,不到期不是不能提現,而是沒有理財的收益了,或者根據不同的產品,收益減少。
具體看你的產品是什麼類型的
❹ 買農行理財產品顯示渠道額度不足是什麼意思
一般的理財產品都需要你注冊的個人賬戶先充值,然後用賬戶余額進行購買理財產品做理財選黑豆金服。
實物黃金投資包括金條、金幣以及黃金首飾,以持有黃金實物作為投資。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黃金作為國際硬通貨無疑具有很強的保值增值作用,並且黃金的價值是自身所固有的和內在的,並且有千年不朽的穩定性,是全世界公認的最佳報酬的產品。
(4)理財產品賣不夠擴展閱讀:
企業的財務決策往往面臨著各類風險。把風險從企業經營及財務管理的角度分類,可分為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兩類。
1、經營風險
也叫營業風險。由於企業生產經營方面的原因,而給企業預期的經營收益或稅前利潤帶來的不確定性,這種風險的來源分為企業外部原因和企業內部原因兩方面。
企業外部原因,就是指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勢及企業所處經濟環境的變化,市場供需狀況與價格變化,國家財政稅收政策、金融政策及產業政策的調整等各種外部因素的變化。
2、財務風險
也叫籌資風險。由於籌資上的原因,因負債而產生的到期償還本金和利息的風險。當企業進行負債籌資時,不論盈虧都要按合同或協議規定向債權人定期還本付息,如企業的經營收入不足以償付這些本息時,則可能產生財務危機,嚴重時會造成資不抵債乃至破產。
❺ 理財產品怎麼賣有什麼好的方法沒
電話推銷 強調重點放在CPI,負利率,不理財的話資產縮水啊等能引起客戶興趣的話題。
❻ 為什麼銀行職員自己幾乎不買銀行賣的理財產品
隨著我們收入的不斷提高,現在理財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然而,想理財的人雖然多,但是真正精通或者甚至是略懂的人卻沒多少。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會選擇把錢交給銀行,覺得銀行比較穩定,總不會賠錢的。
2.有時候銀行可能會把代理銷售的產品當成銀行自己開發的產品來銷售。在這種情況下,購買這種理財產品的人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購買的不是銀行的理財產品,而風險也不是銀行承擔的。
套路那麼多,所以我們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十分小心,以免踩進了陷阱。凡是口頭承諾百分百保本保息的,大多數都是騙人的。最好能讓銷售人員把所有的承諾都寫進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里,這樣如果將來有糾紛,也能算個保障!
希望大家都可以理財掙大錢,不要被套路!
❼ 建設銀行理財產品如何賣出
你好,建行的產品無法轉讓給別人,只能自己贖回,先確認自己購買的是否開放型產品,如果是,那麼可以在工作日通過網銀或者去櫃台辦理贖回
❽ 為什麼銀行職員自己幾乎不買銀行賣的理財產品
雖然說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櫃台就設在銀行營業廳內,但是它跟普通儲蓄業務的窗口是不放在一起的,也就是說,理財產品跟儲蓄業務分屬銀行的不同體系。所以理財產品不像銀行儲蓄,是可能會產生虧損的。
而很多理財產品的銷售人員為了個人私利,經常向咱們無知的普通投資人推銷高風險的投資產品,這產品不出事還好,一出事就悲劇了。
那麼銀行理財到底有哪些套路呢?
套路一
除了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以外,有時候還會代銷保險、基金、信託等業務。有很多小夥伴就上了套,本著賺取收益的目的去銀行買理財產品,卻被銷售人員混淆了概念,買成了保險。
保險沒有存取和利息的概念,能不能獲取保險金是不確定的。而且銀行賣的保險,基本上都是理財型的保險,保障的功能很小,所以就算你想買份保險,最好也別選擇銀行。
套路二
有些時候銀行會把代收產品當成自發的產品賣,可能還會向客戶隱瞞風險。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買的其實不是銀行的產品。而風險也不是銀行承擔的。
套路三
銷售人員介紹的預期收益率中所提到的年化,並不是到期後能拿到的收益比例,而和收益的計算陷阱都沒有那麼簡單。收益套路是無窮盡,只能自己注意一點,以免踩進了陷阱。
凡是口頭承諾百分百保本保息的,大多數都是套路,最好能讓銷售人員把所有的承諾都寫合同,這樣如果有糾紛,也能算個保障。
❾ 理財產品每天虧該怎麼辦
如果理財產品是銀行正式代理的,那麼兌付不了,銀行要不要承擔責任呢?如果是公司委託銀行銷售理財產品,需查看雙方的委託協議書,若銀行未超出委託方所註明的權利范圍,則銀行沒有責任。如果是銀行自己發行的理財產品,只要不是保本型產品,那麼銀行也無需對對本金和收益承擔剛性兌付責任。
一般而言,銀行將此類信託產品拆分、賣給投資人時,給出的固定收益一般是5%左右,而信託產品給予優先順序投資人的收益一般在8%以上,這當中的差價往往就成了銀行的理財手續費收入。而且銀行還要從信託公司處獲得信託資金託管費、優先順序產品銷售手續費等。但是,一旦出現問題,虧損的風險則由投資人承擔。也就是說,在銀行理財中,多賺的一般歸銀行所有,而虧損了則由投資人承擔。那麼,是否代表一旦理財產品出現虧損,銀行就無需承擔任何責任?如因以下情況而導致的虧損,投資人有權向相關人員追償。那就是銀行員工沒有堅持底線,出於個人私利,向投資者虛假承諾、違規銷售理財產品,非但要承擔民事責任,還可能承擔刑事責任。建議投資人向監管部門投訴,或去公安機關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