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保險 > 養老保險基金風險分析報告

養老保險基金風險分析報告

發布時間:2021-03-22 03:32:15

① 我國社會養老保險面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社會養老保險面臨的問題與對策

衡水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為做好企業社會養老保險工作,最近,衡水市勞動局赴各縣市區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衡水市養老保險工作面臨的不少新情況、新問題,應引起高度重視。
一、養老保險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斷保問題日益嚴重。由於企業生產經營不景氣和改制等因素的影響,職工斷保問題嚴重。到今年 6 月底, 全市斷保人員共24571人,佔全市參保人員總數的18.6%, 其中自由職業者斷保的2457人,占斷保人員總數的10%,企業改制斷保的4103人,佔16.7%,企業破產而斷保的1622人,佔6.6%,「兩不找」人員16389人,佔66.7%。,大批職工斷保既導致這部分職工脫離了社會養老保險的「安全網」,也減弱了養老保險基金的支撐能力。
(二)欠費數額增加,征繳率下降。97年衡水市企業養老保險費征繳率為98%,從98年後企業欠費逐年增多,到2000年底全市企業累計欠費3519.8萬元,平均征繳率為92.1%,同97年相比下降了近6個百分點。 今年征繳養老保險費難度更大,上半年全市應征繳7236.5萬元,實征繳5925.9萬元,征繳率為81.9 %, 其中有兩個縣市征繳率不足60%。征繳率的下降嚴重削弱了養老保險基金的支付能力。
(三)退休人員增多,基金供需結構失調。經測算,衡水市1名離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需要5.2名參保人員提供保障。96年度全市企業參保職工123562人,離退休人員20468人,離退休人員與參保職工之比為1:6。2000年度全市企業參保職工132020人,離退休人員 28534人,繳費職工118052人, 離退休人數與繳費人數之比為1:4.1。其中棗強、武邑、武強、饒陽、安平、深州、阜城離退休人數與繳費人數之比不足1:3.5。由於供需結構不合理,即使征繳率達到100%,養老金也入不敷出。
上述問題的存在,導致養老金收不抵支,2000年度除市直、冀州外,其他10個縣市區養老金收支相抵均呈現赤字,共虧2687萬元。同時,養老保險積累金越來越少,支付能力明顯下降。除市直、桃城區和冀州外,其他縣市積累金均不足3個月的支付能力, 超過了養老保險的警戒線,對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構成了威脅。
二、問題的主要原因
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對勞動保障征繳政策認識不到位,少數單位惡意逃繳、拒繳。調查發現,很多私營業主法律意識淡漠,對勞動保障政策不了解,認為給員工投保,增加成本、影響利潤,拒絕為員工繳納養老保險,同時由於就業難度大,職工因怕解僱而不敢奢求。如衡水市寶力橡膠廠、京華焊管廠都是具有較大規模的私營企業,效益狀況良好,但仍游離於養老保險范圍之外;有些國有、集體企業經營者談起養老保險政策,了解都很到位,但涉及到繳費時,卻總是以多種理由搪塞。市建材廠就是如此,該廠累計欠費已達220多萬元。
(二)企業生產經營狀況不景氣,停產破產企業增多影響征繳。最近,衡水市勞動局對安平縣化肥廠、食品廠、拔絲廠、絲網廠等14個企業進行調查,發現其中已有3個破產, 11個長期停產,涉及職工2100多人,這種情況雖然比較特殊,但嚴重堪憂的經濟狀況對養老金的征繳成效也產生了很大影響。
(三)執法力度不夠、影響征繳成效。國務院頒布的《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對養老保險的覆蓋范圍、征繳制度和程序、監督檢查和法律責任等都作了規定,為養老保險征繳提供了政策依據,但部分經辦機構執法不嚴、違法不咎的現象比較普遍,嚴重影響了養老金的征繳成效。
三、意見與對策
(一)深化企業改革,提高經濟效益。提高養老保險基金征繳率的根本出路在於發展經濟,提高經濟效益。各級政府要緊緊抓住經濟結構調整這條主線,努力推動經濟持續發展。對扭虧無望和停產半停產企業要由政府出面,進行破產重組,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以搞活企業,促進經濟發展。
(二)努力做好城鎮個體私營人員的養老保險工作。從當前調查的情況看,城鎮個體私營業主普遍存在參加養老保險沒必要、不合算、不可靠的認識誤區。對此,要加強針對性的宣傳教育,提高他們參保的自覺性。同時加強政府職能部門的配合協調。認真貫徹好省政府冀政〖98〗33號文件規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把城鎮私營企業和個體勞動者參加養老保險作為工商年檢的內容,對不參保的不予辦理年檢合格手續。各級勞動部門要同工商管理部門聯手制約,逐步將生產經營較穩定,效益較好的個體私營納入養老保險范圍。
(三)強化措施,做好養老保險費的征繳工作。當前,養老保險費征繳率仍然較低。各級社保經辦機構要嚴格按照國務院《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的規定,用好用足征繳政策。對那些不按規定申報繳費的,逐戶進行稽核,責令其整改,並加收滯納金。對拒不繳費的,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並按《條例》規定對有關責任人進行處罰。
(四)努力做好斷保人員的續保工作。為確保職工未來老有所養,增強基金支撐能力,各級勞動保障部門在積極推進再就業工作的同時,要抓緊抓好再就業人員的續保工作。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續保實施方案,並組織實施。
(五)嚴格退休標准。職工退休標准執行的嚴格與否關繫到養老保險基金積累承受能力,必須公開、公平、公正地進行。為此,要建立健全退休公示制度,對擬辦退休的人員,在報勞動部門前,先由企業在職工中進行公示,充分發揮企業工會、職代會和職工的監督作用。各級勞動行政部門和社保機構要實行聯合辦公,把好退休標準的執行關,使退休及養老金的發放與領取更公開、更合理,緩解社保資金的壓力。

② 養老基金風險很大

養老基金的全稱為養老保險基金.

它是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稱養老保險制度.就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現狀來看,它是在勞動者年老體弱喪失勞動能力時,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種社會體系.如達到退休年齡辦理退休審批手續後,就可以享受養老金待遇了.養老保險基金由國家,企業和勞動者共同負擔,由社會保險事業中心籌集並管理.

所以養老基金的風險不大~~

③ 養老保險進入三級風險區靠"政府養老"還能走多遠

這是去年《東京時報》刊登的一組照片,攝影師查普曼紀錄了許多日本高齡工作者的身影。盡管老人傴僂工作的影像觀之令人不忍,但由於勞動力短缺,不少日本僱主將老年人視為寶貴的勞動力資源,因此在日本,年近80歲但仍堅守在工作崗位的老人十分常見。
有關統計數據顯示,日本每100名就業人口中就有10名是65歲以上老人,並且高齡工作者數量還在繼續增加。
日本政府最近公布的資料顯示,年齡超過80歲的日本老人數量已經突破1000萬大關,而據估計,到2060年,日本超過65歲的人口將達到總人口的40%。
視線再轉到中國:
據國家相關部委官方統計,目前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超過2.3億,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6.7%。到2020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55億人左右,占總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同時我國也是世界上老齡化最快的國家之一,人口老齡化同樣面臨嚴峻挑戰。
近日,更有專家指出我國養老金支付面臨巨大壓力,如何填補資金缺口將迎來大考。未來,退休人員能領到的養老金會有哪些變化?延遲退休方案會提上日程嗎?依靠「政府養老」還能走多遠?
人社部:養老基金入市只是一種選擇 適時推出延遲退休政策
據新華社電,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副部長游鈞近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回答了延遲退休、養老基金投資運營和化解過剩產能過程中職工安置等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
尹蔚民說,人社部將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根據勞動力總量的變化情況、就業狀況和社保基金長期可持續發展情況,繼續深入研究,適時推出延遲退休這項政策。
「這項政策對於應對在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人力資源有效開發利用、養老保險可持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說,「由於這項政策直接涉及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所以我們在制定政策時,會非常穩慎地來把握。」
尹蔚民透露,2016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總收入是2.84萬億元,總支出是2.58萬億元,當期結餘2600多億元,累計結餘3.67萬億元,可以確保17個月的支付。
但是,各省份之間養老保險基金運行差異比較大,高的省份能夠保障50個月的支付,特別困難的省份當期收不抵支,累計結余也基本用完。
此外,養老保險制度是20多年前建立的,當時人口撫養比是51,現在已經持續下降到2.81。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發展,人口撫養比還會發生變化,所以如果不採取有力措施,養老保險基金的運行就會出現問題。
「當然,我們已經看到了這一點,要未雨綢繆,進行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採取綜合性措施保障養老保險基金的可持續發展。」尹蔚民說。
養老金「空賬」4.7萬億 專家警示面臨崩盤風險
清華大學最新發布的一項報告顯示,養老保險基金已出現當期的資金缺口,並動用累計結余來「保發放」,這意味著養老保險已經進入三級風險區(最高風險評級是四級)?
清華大學就業和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在23日舉行的2017清華養老產業高峰論壇上表示,當前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性處於差等空間,如不盡快對制度進行調整,一旦把累計結余用盡,養老保險基金將面臨著崩盤的風險。
這已不是專家學者第一次發出這樣的警示。去年末,中國社科院社會保險研究所所長鄭秉文執筆的《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6》中提出,2015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記賬額(即「空賬」)達到47144億元,而當年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額只有35345億,這表明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資產和負債之間缺口會越來越大,預計在不久將來,基金累計結余將會被耗盡。
清華大學就業和社會保障研究中心負責人指出,2015年,養老金指數除了公平性稍有提高之外,效率性和可持續性都出現了明顯下降。
2015年,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公平性有所提高的原因是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參保率分別提高了0.7和3.32個百分點。享受國家基本養老保險的城鎮職工人數和城鄉居民人數增加了608萬,完成了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職工制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整合。
效率性降低是因為企業職工養老金替代率略有下降,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的待遇差距繼續拉大;養老金收益等均沒有明顯改變。
最值得引起重視的是持續性指標處於差等空間,具體表現為制度的贍養比繼續下降到2.87:1,養老保險基金支出增幅大於收入增幅,對財政補貼的依賴性不斷增強。
從養老財富的積累來看,2015年,國家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佔GDP的比例為4.13%,低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7.9%的平均水平,各類養老保險余額佔GDP的比例為12.06%,低於OECD國家的平均水平82.80%。
2017年養老金漲幅明顯下調 未來支付壓力加大?

人社部、財政部近日正式下發通知,2017年繼續同步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上調5.5%左右,共將惠及1億多退休人員。
據悉,這是我國連續第13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在經濟增速持續放緩、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壓力增大、人口老齡化加速的形勢下,國家繼續堅持提高退休人員養老金,將使8900多萬企業退休人員和1700多萬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從中受益。
我國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標准在經歷了11年連續以10%左右的幅度上漲以來,從2016年起漲幅下降至6.5%,且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與企業退休職工並軌上調。
對於養老金增幅降低的原因,人社部相關負責人解釋稱,今年按5.5%左右調整退休人員待遇,是國務院綜合考慮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和人口老齡化新形勢,慎重做出的決策。調整基本養老金,不僅要考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和職工工資增長情況,還要考慮基金支付能力和財政承受能力;不僅要考慮廣大退休人員當前切身利益,也要考慮養老保險制度長期可持續發展和廣大退休人員的長遠權益保障。
人社部進一步強調,我國經濟發展已由改革開放後持續30多年的高速發展期步入了中高速發展的「新常態」,職工平均工資水平增速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放緩;同時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養老負擔越來越重,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壓力不斷增大,確需統籌考慮各方面因素,合理確定調整水平。
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仍比機關事業單位低一半
其實,此次不僅是提高企業退休人員的工資增幅,平均5.5%的增幅標准也包括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准。這種調整方式並非首次,去年已經實現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同步調整。
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之所以能夠進行同步調整,跟機關事業單位改革養老金「雙軌制」密切相關。
2015年1月14日,國務院發布《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明確機關事業單位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宣告了養老金「雙軌制」的終結。
此前,機關事業單位長期實行退休費主要與退休前工資掛鉤的退休制度,退休費的調整主要跟著工資調整。「並軌」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待遇調整不再與同職級在職職工增長工資直接掛鉤。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表示:「同步調整機制雖然消除了兩者在待遇調整安排上的不協調,邁出了統籌各類退休人員待遇調整的第一步,但是,當前面臨的是養老金各類人員內部的合理平衡問題,比如,機關事業單位退休金和企業退休金的較大落差,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養老金的落差等。這是當前需要重點研究並穩妥解決的問題。」
也就是說,即便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實現了同步調整,但是養老金的基數沒有改變,機關事業單位的基數依然比企業高而且高出較多,一位不願具名的專業人士稱:「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比企業高出一倍。即便現在執行相同的調整標准,原來存在的不合理差距仍然存在。」
但一般而言,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退休金比企業退休金高,是有原因的。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本結構中主要是白領人員,其平均人力資本水平高於以藍領人員為主的企業,其平均退休金高一些也是正常的。但是,「比企業平均退休金明顯高出一大截,甚至高出了一倍左右,對此老百姓反應很強烈,大家都覺得落差太大。」上述人士表示。
全國統籌「貧富不均」 中央調劑金能起多大作用
雖然2015年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超過3.5萬億,但當前養老保險基金運行存在明顯的苦樂不均。
《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6》顯示,截止到2015年底,全國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已經達到了35345億元,比2014年底增加3545億元,增長率為11.15%,增速比上一年下降1.34個百分點。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累計結余最多的省份依然是廣東,其基金累計結余已經達到了6532.75億元,江蘇、浙江也分別有3163.71億元和3070.39億元,北京、山東、四川也各有2000多億元。這六個省份累計結余共有19963.17億元,佔到全國累計結余的56.48%。
現在養老保險制度的狀況是,一方面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還處於省級統籌階段,資金無法在全國范圍內調劑,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省份正在面臨著越來越多的赤字,將不得不越來越依賴財政補貼去彌補缺口。
解決這一問題的出路便是全國統籌。自2013年中央啟動新一輪養老保險頂層設計以來,構建什麼樣的基本養老金的全國統籌制度一直存在兩種思路,一是真正意義上的全國統籌,基礎養老金中央統收統支,二是採取省級統籌的方式,建立中央調劑金,各省上交調劑金互濟餘缺。
如果實行全國統籌,則意味著基本養老金有結余的省份要補貼養老金虧空的省份,那麼,中央和地方分別如何投入,參保人跨地域繳費、退休,地區之間利益如何協調,政策如何銜接,如何分別保障養老金結余高、低地區之間的利益,這些都是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的重點與難點。
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表示,全國統籌必然會觸及到地區利益,涉及到地區利益的博弈,難度非常大,因此,中央准備先建立中央調劑金制度,不是一步到位地實現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全國統籌,而是先逐漸地縮小地區之間的差異,再過渡到真正意義上的全國統籌。
至於中央調劑金的調劑模式,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認為可以效仿當前的省級調劑金模式,按照各省當期基本養老金收入的一定比例進行劃撥,將這部分資金收繳上來由中央統一建立調劑基金,然後再根據每年各地養老金的收支情況進行調劑和統籌。
延遲退休方案基本擬定 依靠「政府養老」還能走多遠?
中國職工的退休年齡究竟會延長到多少歲?雖然人社部從來沒有對外公開方案的細節,但尹蔚民曾明確說:「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退休人員是8000多萬,平均退休年齡不到55歲。顯然是不合理的,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退休年齡在65歲左右。」
延遲退休政策的操作方案已經基本擬定。2016年7月22日,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介紹,基於人口老齡化的大背景提出的延遲退休政策,將分三步走:一是在實施上會小步慢行、逐步到位。比如每年往上調幾個月。二是區分對待,分步實施。比如會選取現在退休年齡相對較低的部分崗位開始。三是會在之前做及時的公告,也會在方案出台前廣泛地聽取和徵集意見。
延遲退休也側面發映出「政府養老」的吃力。當前在我國養老保險體系三大支柱中,社會養老保險「有賬缺錢」,企業年金「有名無實」,商業養老保險「有心無力」,事關長久穩定的養老問題隱患重重。
在第一支柱面臨巨大風險時,國際經驗中大多國家更倚重的第二支柱企業年金和第三支柱商業養老保險在我國卻長期遇冷。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北京大學中國保險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秘書長鄭偉表示,隨著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實施,如果近4000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未繳部分視同繳納,將形成數萬億元的「缺空」,對已經緊綳的養老金總盤子帶來巨大壓力。隨之而來的,是財政補貼逐年增加,各級政府負擔日益沉重。
一方面是企業年金「有名無實」。自2004年《企業年金試行辦法》和《企業年金管理試行辦法》頒布以來,我國企業年金規模有所增長,但建立企業年金主體過於單一。
另一方面,商業養老保險卻「有心無力」。據經濟參考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國外養老體系中普遍發揮主導作用的商業養老保險,在我國呈現小而弱態勢,無力彌補社保基金的不足。
有專家介紹稱,美國第一支柱公共養老金、第二支柱企業養老金和第三支柱個人退休賬戶養老金構成比約為17%:53%:30%,企業和個人負擔超過80%;而我國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佔比約為82%:18%,第三支柱商業養老保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一模式導致政府在養老體系中負擔超過80%。
未來,如果養老金面臨崩盤的危險,無疑會加劇我國政府在養老體系中的責任風險。依靠「政府養老」還能走多遠?目前仍是個未知數。
業內人士指出,國家應該通過政策引導,深挖商保潛力,彌補社保基金之不足,推動我國從「儲蓄養老」向「保險養老」、從「政府養老」向「社會養老」轉型。

④ 養老保險基金運行模式

養老保險基金運行模式一般都是」五子模式」即:政府定點子,社保開單子,稅務收票子,財政補空子,銀行發票子的運行模式。
養老保險,全稱社會養老保險金,即由社會統籌基金支付的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⑤ 養老保險的統計報表分析報告怎麼寫

結合當地社保工作需求,概況當地社保現狀,找出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要有當地社保基本情況,包括參保人數,繳費人數,中斷人數,退休人數,平均繳費基數,平均退休工資等基本情況。還有社保基金結余總數,計劃徵收數,實際發放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需要整改或改進的一些東西。
寫這個東西,是需要一些真實數據和對相關政策和相關工作相當了解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⑥ 社會養老保險基金風險預警機制包括哪些內容

具體內容包括社會保險基金運營風險識別,風險預警管理組織建設,風險預警機制,風險預警內容及實施過程,風險預警警情、警素的確定,系統風險預警指標體系構建,系統風險預警模型的選擇及模型運行結果,系統風險預警報告,系統風險控制策略以及風險預警管理綜合應用平台

⑦ 社保分析報告用PPT做,怎麼做啊~急~

和長長的尾巴。我張開
他們就在我的四周築起了巨大的高牆。
我們所有的生活,在其中發生著的一切,在其中來來往往的人潮,
高架起一柱柱火炬,我喜歡這地點,
白色
卻跨不過這浩淼如煙的水哈哈

⑧ 養老保險基金還能撐多久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游鈞日前介紹的情況,2017年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收入3.27萬億,支出2.86萬億,累計結餘4.12萬億,累計結余資金可以支付17.3個月,確保發放沒有問題。實際上,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加劇,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壓力近年來不斷凸顯,養老保險的可持續性問題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一增一降的兩條曲線,反映出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矛盾。財政部社會保障司巡視員符金陵曾表示,當前養老保險制度的最大問題之一是可持續性,近幾年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增幅明顯低於基金支出增幅。隨著中國老齡化社會推進,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矛盾或將更加突出。

各省份的養老金情況報告也印證了收支矛盾愈發突出的窘境。報告數據顯示,養老保險基金「入不敷出」的省份近年來快速增加。

養老金問題並不是個別國家面臨的難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部副部長劉培林指出,養老金問題不僅是中國的難題,也是人類社會在今後相當長時期將要面臨的困難。

⑨ 養老保險基金的對策與建議

首先是加強立法。《社會保險法》已經明確了政府在養老保險基金中的責任,法律實施中要改變財政對養老保險基金投入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建立起公共財政體系,通過確立財政對養老保險基金投入體制,使財政對養老保險基金投入制度化。
其次是將財政投入比例明確化。《社會保險法》雖然規定了政府對於養老基金的責任,但是並沒有明確各級政府財政投入的比例和增長幅度,從長遠看,財政投入對於實現城鎮養老保險基金可持續必不可少,必須立法穩定現有6%~8%的正常投入,力爭達到10%~11%的適度投入比例,法律還應明確財政投入的增幅與經濟發展速度、最低工資增長幅度等之間的聯動關系。 可以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適度小步調高繳費率盡快將繳費率比較低的地區提高到繳費率比較高的地區的繳費水平。中國養老保險替代率在國際上屬於比較高的區間,在保證退休待遇絕對值增長的前提下可以適度降低替代率,從而緩解支出的增長幅度。
完善柔性退休制度,上海出台了企業專業技術人才的柔性延遲申領養老金政策,這一政策適用范圍可以逐步向企業以外的單位擴展,並逐步借鑒國外經驗,將延遲退休與適當增加養老金掛鉤,形成鼓勵所有員工推遲退休的柔性退休制度。
必要的情況下,根據就業狀況和養老基金的積蓄量,借鑒國際推遲退休年齡的經驗,適時實施逐步延長法定退休年齡的政策。從改革年度開始,每1年推後退休延長法定退休年齡4個月。考慮到我國人口生理特徵,可直至男65歲、女60歲退休,同時給予女性自願選擇同男性一樣65歲退休的權利。 養老保險體制轉換過程中存在巨額的隱性債務,它是對老人、中人在舊制度下積累的預期給付的全部養老金權益的負債。養老保險體制改革前的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國對勞動者實行低工資制,勞動者的報酬中沒有包含必須用於養老保險的部分,僅能應付現期的生活支出,而不能為未來時期的養老儲蓄必要的資金。這部分勞動者現在已經或即將退出勞動崗位,如果不對他們進行必要的補償,其養老的需要就不能得到滿足。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的利潤全額上交國家財政。由於勞動者的報酬中沒有包含養老保險等社會必要勞動,企業上繳的利潤不僅包含勞動者剩餘勞動,也包含勞動者的社會必要勞動。在此基礎上實行的工業積累是一種強制性積累,這種強制性積累則被用於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的投資。
這就是說,我國現有的國有資產,不僅包含有剩餘勞動積累的部分,同時也有用勞動者必要勞動形成的部分。為了補償轉製成本,必須將國有資產中用勞動者必要勞動形成的部分價值歸還給為其做出過貢獻的勞動者。2009年6月,境內證券市場轉持部分國有股充實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實施辦法》明確提出要多渠道籌措和增加社會保障資金,其中重要的方式之一便是變現部分國有資產。
變現部分國有資產可有如下幾種方式:出售競爭性領域內的中小型國有企業的資產;向居民出售部分國有不動產;對競爭性領域的大型國有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通過上市或非上市交易轉讓部分股權。對於上市公司而言,減持國有股就是要讓出一部分國有股權甚至大部分國有股權。國有股減持,可能有如下幾種方式:國有股配售,即將國有股配售給原有流通股東;國有股回購,即公司動用自己的資金將股東持有的國有股權購回一部分;股轉債,即將國有股份轉變為公司的債務,由公司按協議逐年償還;向社會公眾或一般機構投資者出售公司股份。這幾種方式存在兩類風險:一類是國有股份定價不合理,導致國有資產流失;另一類是國有股減持過快過多,超過投資者承受能力,導致股市疲軟。出現這兩類情況對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及資本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都是不利的。
國有股減持可以主要通過協議方式將一部分國有股轉交給養老社會保險機構,既有利於優化上市公司,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又有利建立健全養老保險制度的辦法。這樣做,其實質就是將國有資產中用勞動者必要勞動形成的部分價值歸還給勞動者。 養老基金的運營、管理和監督,需要引入和完善市場機制。在尚未實現全國統籌之前,中央政府可以鼓勵地方統籌區域建立養老保險風險儲備基金,同時,中央建立國家養老保險風險儲備基金,通過引入市場化投資運營手段實現基金保值增值,提高養老保險基金抗風險能力。
在規范養老保險基金運作的基礎上,通過修改法規,明確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的市場化運作原則,改革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的制度性約束。在現有的制度框架下,以風險能夠有效控制為前提,優化基礎養老金組合投資比例。允許養老保險基金投資實業股權和股票證券,養老保險基金首先要投資周期較長收益穩定的實業股權,同時也可以有一定比例用於股票證券投資,從而最大限度實現基金保值和增值,提高養老保險基金運營管理效率。
優化投資管理模式,對證券投資和預期收入穩定的股權投資運作模式,可參考採用成立幾家信託投資基金公司,通過市場競爭獲得最優選擇。建立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多元投資體系,成立政府許可的養老金基金公司,管理運營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政府要加強這些公司的管理,規范基金公司的運營行為。
個人繳納的儲蓄型補充養老金,應該有別於一般的個人商業保險。政府應該委託若干個管理績效好的基金公司,管理個人補充養老保險金,個人養老金補充保險金應該品種多樣化,滿足不同人群的養老心理需要。
「以房養老」是個人儲蓄養老的一種形式,不妨積極推進市民以房養老,緩解養老保險基金短缺壓力。在條件成熟的城鎮將「以房養老」納入城鎮養老保險體系,制定規范的管理體制和激勵機制。當前,首先要通過試點,制定住房逆抵押貸款管理細則,規范住房逆抵押貸款行為,通過房屋交易稅收減免等政策鼓勵老年人用自有住房獲取更多的補充養老金,形成社會示範效應。 國外養老保險基金的主要增殖方式是進行證券市場投資。據有關資料顯示,美國從1950年養老保險基金投資在股票總市值中的0.8%上升至1998年的29.6%,而全球主要市場上養老保險基金掌握的股票比例在20年內增加了超過20%。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主持完成的《中國養老保險基金測算與管理》報告分析,我國養老保險基金預計近兩年將達到1000億元,並在今後幾年以30%以上的速度遞增。根據專家經驗,當單一機構資金量占市場市值的10%以下時,該資金進入市場將不會引起市場的巨大波動。
但同時,社會養老保險基金通過證券市場進行投資時,對資金的安全性和回報的穩定性要求很高,一方面需要證券市場為養老保險基金提供一個規范、穩健的投資環境,提供適合養老保險基金特點的投資品種;另一方面需要注重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風險的控制,注意選擇風險相對較低的投資品種,如證券投資基金。
養老保險基金的資產組合形式取決於資本市場的發育程度,而多元化的資產組合能夠有效地減少其中每一種資產所面臨的風險。據有關機構估計,今後十年內我國養老基金結余規模有可能達到1.5萬億元,基金的保值增值和投資出路的問題已經越來越緊迫。基金增殖途徑的多源化無論對於保證養老金定額支付需求,還是對於提高經濟效益,促進國家經濟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目前我國基金增殖的方式主要是靠銀行存款利息和購買國家公債實現基金增殖,這種辦法雖然能保證基金運行安全,但增殖率極低。事實上,如稅收融資、國有資產變現融資、抵押貸款、不動產投資等都可以彌補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缺口,為其保值增值提供了一條現實的途徑。 受益人在領取養老金時遭遇拒絕或因性質與數額出現爭議時,國家應當制定相應的法律制度加以保護。基於此點,建議我國社會養老保險立法的結構可為:(1)《基本養老保險法》,根據這一法律,由政府建立社會保險稅收,將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納入政府的社會保障預算;(2)《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法》,根據這個法律,企業和職工共同建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3)《個人投資養老保險法》,與商業保險相結合,鼓勵個人購買商業保險。
養老保險基金是廣大離退休人員的活命錢,也是我國養老保險制度得以正常運轉的依託和核心,加強養老保險基金統籌與平衡研究,積極開展途徑解決危機,確保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的按時足額發放,有利於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

⑩ 老年人的保險需求分析報告

主要包括:項目名稱、承辦單位、項目投資方案、投資分析、項目建設目標及意義、項目組織機構等。項目背景分析及規劃主要包括:(1)項目背景;(2)項目建設規劃;(3)主要產品和產量;(4)工藝技術方案。外部環境分析主要包括:(1)外部一般環境分析;(2)產業分析。市場需求預測主要包括:(1)國外市場需求預測;(2)國內市場需求分析。內部分析主要包括:(1)項目地理位置分析;(2)資源和技術分析;(3)項目SWOT分析;(4)項目競爭戰略選擇。財務評價主要包括:(1)評價方法的選擇及依據;(2)項目投資估算;(3)產品成本及費用估算;(4)產品銷售收入及稅金估算;(5)利潤及分配;(6)財務盈利能力分析;(7)項目盈虧平衡分析;(8)評價分析結論。融資策略主要包括:資金籌措、資金來源、資金運作計劃等。價值分析判斷主要包括:價值判斷方法的選擇、價值評估等。退出機制主要包括:如果投資失敗,可轉化成為什麼其他用途,減少投資損失。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閱讀全文

與養老保險基金風險分析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