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管理 > 佩爾斯基金會學校英國高中

佩爾斯基金會學校英國高中

發布時間:2021-03-19 15:10:13

A. 自諾貝爾獎成立以來,你知道截止上世紀七十年代總共完成了多少次提名嗎

諾貝爾獎以「諾貝爾獎基金會」每年的利息或投資收益授予世界上在這六個領域對人類做出最重大貢獻的人。

B. 莫言在斯德哥爾摩演說獲獎感言

莫言在斯德哥爾摩演說獲獎感言如下:

「作為一個從中國一個遙遠的縣城——高密東北鄉走來的農村孩子,今天能夠站在世界知名的大廳里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這簡直就是一個神話故事,但是當然,這一切都是真的。

我清楚地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作家比我值得獲得這個獎項。我堅定地相信,只要他們繼續寫作,只要他們還相信文學是人類和上帝給予的權利的美化,『她必將花冠加在你頭上,把榮冕交給你。』

我同樣意識到,文學對於政治爭議和經濟危機的作用微乎其微,但是對人類的影響卻是古老的。當文學存在的時候,我們並沒有意識到它的重要性,但是當它不存在了,我們的生活會變得粗鄙而野蠻。因為這個原因,我為我的職業而驕傲。

最後,我想感謝我在高密東北鄉的父老鄉親,我永遠都是你們中的一員。」(翻譯節選)

(2)佩爾斯基金會學校英國高中擴展閱讀:

莫言的頒獎儀式在瑞典國歌《國王之歌》中緩緩拉開帷幕,整個大廳在鮮花和音樂的陪襯下,顯得庄嚴肅穆而又不失暖意。樂隊開始演奏開場曲目,在莫扎特D大調的音樂中,中國作家莫言和其他獲獎者一起,身著黑色燕尾服步入會場。

據管笑笑透露,這套服裝並不是從國內帶來的,而是諾獎評委會在瑞典當地專門為獲獎人定做的。

莫言從口袋裡掏出白色的卡片,上面應該寫著獲獎詞,他與一眾獲獎者落座。莫言神情平靜,燕尾服里邊穿純白色襯衫,打著純白色領結。莫言的座位是前排左數第7個,旁邊坐著今年的醫學獎獲得者山中伸彌。

在眾獲獎者落座後,諾貝爾基金會董事會主席馬庫斯·斯托爾發表講話,隨後,每個諾貝爾獎項評選委員會的代表分別介紹獲獎者成就。

為莫言介紹的是諾貝爾文學委員會主席佩爾·瓦斯特伯格。他說:「莫言是一個詩人,莫言扯下程式化的宣傳畫,使個人從茫茫無名大眾中突出出來……他用戲謔的方式揭示了人類存在的最陰暗的面貌,在不經意間給象徵賦予了形象。」

C. 第58屆世界報業大會

第58屆世界報業大會、第12屆世界編輯論壇和2005信息服務博覽會將於2005年5月29日至6月1日在韓國漢城舉行。來自世界80多個國家的1000餘位出版商、主編、管理執行官、首席執行官和其他高級報刊官員將參加此次盛會。

此次由世界報業協會主辦、韓國報業協會組織的第58屆世界報業大會,將繼續關注報刊在當今媒
體環境中的取勝戰略,回顧大量深入的成功案例,研究、展望即將發生的變化,同時分享世界報業協會塑造報刊未來(SFN)項目的分析和案例研究;在「地鐵報」概念成功的情況下,探討向大眾及報紙的特定讀者傳播信息的其它途徑;在互聯網已經成為一種成熟的媒介,一系列新的無線、外圍媒體形式也不斷涌現的形勢下,勾畫出能為報刊帶來成功的新媒體模式;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其廣告預算轉向營銷和傳媒等其他形式時,審視此舉對廣告的影響,勾畫出它對報刊企業提供的潛在機遇。

第58屆世界報業大會日程安排

(成功的經驗:探索創新、把握機遇)

5月29日星期日

●09:30-12:30

年度新聞自由圓桌會議

年度數字媒體圓桌會議

5月30日星期一

●10:00-12:00 開幕式

致歡迎辭:韓國總統 盧武鉉

世界報業協會代理主席 加文·歐萊利

韓國報業協會兼大會組委會主席 張大煥

世界編輯論壇主席喬治·布勞克頒發2005世界報業協會自由金筆獎給

蘇丹《天天報》主編 馬哈古卜·穆罕默德·薩利赫

●12:00: 2005信息服務博覽會開幕式

●14:00 - 14:40: 世界報刊產業的發展趨勢

世界報業協會總幹事 蒂莫西·鮑丁

●第一場研討會——報刊復興(一)(14:45)

【在過去一兩年中,報刊產業發生的創新遠遠多於人類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在世界每一個大洲,都不斷涌現與產品、定價及發行相關的新發明、新版式和新方法。

在本次研討會中,我們將回顧一些成功的案例、展望即將發生的變化,同時分享世界報業協會塑造報刊未來(SFN)項目的分析和案例研究。】

會議主席: 洪政旭——韓國《先驅媒體》董事長、總裁及發行商

發言人:麥克格·拉伯納 —— 德國葛歐格·馮·霍爾茨布林克出版集團副董事長(Verlagsgruppe Georg von Holtzbrinck)

本格·布勞恩 —— 瑞典Bonnier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西奧·布莎 —— 瑞士Edipresse 出版集團出版總監

5月31日星期二

●第二場研討會——報刊復興 (二)(08:45-12:30)

在「地鐵」概念成功的情況下,本次大會將探討向大眾及報紙的特定讀者傳播信息的其它途徑。

發言人:佩爾·麥克爾 ——《地鐵報》副總裁兼國際部主編(Metro International)

亞利山德羅·瓊科·德拉維加 —— 墨西哥改革報業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Reforma Group)

麥克爾·戈登 ——《國際先驅論壇》出版商

●2005報業創新全球報告,由國際創新媒體咨詢集團發布

發言人:胡安·塞諾(倫敦),克勞德·歐柏臣(紐約),胡安·安東尼奧·吉納(弗吉尼亞,諾福克)

●12:30-14:00《人民日報》副總編江紹高及中國報業協會其他代表和與會代表討論「中國報業的發展」。

●第三場研討會——後印刷時代:下一代媒體(14:00-17:00)

【互聯網已經成為一種成熟的媒介,一系列新的無線、外圍媒體形式也不斷涌現,我們將勾畫出能為報刊帶來成功的新媒體模式。】

發言人:陳大濟 —— 韓國信息通信部部長

弗雷德·希爾默棗澳大利亞約翰·費法斯控股公司 (John Fairfax)首席執行官

箱島信一 —— 日本《朝日新聞》社社長

桑迪·若姆瓦爾蒂 ——《菲律賓詢問者日報》總裁

6月1日星期三

●08:00-09:00:「獨立報業發展計劃」

【早餐會介紹:世界報業協會與媒體發展貸款基金會達成合作,向發展中國家的報業項目投入資金。】

●第四場研討會——媒體前景(09:00-12:15)

【代表各類視角、經驗和觀點的一組媒體專家將與聽眾分享其對媒體發展前景的看法,同時邀請大家就相關問題展開討論。】

發言人:阿瑟·蘇爾茲伯格 —— 《紐約時報》公司董事長

杉田良樹 —— 《日本經濟新聞》社社長兼首席執行官

杜拉弗·古博 —— 南非《郵政衛報》首席執行官(Mail and Guardian)

●風華正茂的400周年

2005印刷媒體迎來400周年紀念日

共同展望未來

發言人:戈德·芬克貝納棗曼羅蘭公司董事長 (Man Roland)

13:00 - 14:15與美國《時代周刊》董事長對話

●第五場研討會——廣告傳媒的演變趨勢(14:00-16:00)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其廣告預算轉向營銷和傳媒等其他形式,我們審視此舉對廣告的影響,同時勾畫出它對報刊企業提供的潛在機遇。】

發言人:凱文·羅伯茲 —— 盛世長城廣告公司全球首席執行官 (Saatchi and Saatchi)

森隆一 —— 日本電通公司總經理兼董事

迪默·艾麗斯 —— 沃爾沃全球廣告與媒體總監 (Volvo)

第12屆世界編輯論壇日程安排

5月30日星期一

●第一次編輯早餐會(8:15-9:30)

「世界編輯論壇會晤韓國媒體」

●與世界報業大會舉行聯合大會(上午 10:00 – 12:00)開幕式

●與世界報業大會舉行聯合大會(下午 14:00 – 14:40)

探討世界報刊產業的發展趨勢,由世界報業協會總幹事蒂莫西?鮑丁主講。

●主題演講人(星期一下午, 14:45)

主題:新聞業面臨新前沿嗎?

發言人:克里史納·巴拉特 – Google公司,Google新聞創建者及首席科學家(印度)

唐?吉爾默 –《我們的媒體:基層新聞來自民眾,服務民眾》的作者和大眾新聞專欄作家

●第一場研討會(下午 15:45 – 17:30)

主題:人人都能做記者嗎?

美國興起「我們的媒體」運動,它提出了一個問題:是否人人都能成為作家,是否都能挑戰「傳統記者」;博客、監督人、大眾報刊愛好者和業余攝影師正在誇大並指責報刊的公正性或可信度。此類行為是否正確?報刊應該如何應對?

發言人:拜立·蘇思曼 —— 美國 「尼曼監督項目」(Nieman Watchdog Project)主任

伊藤穰一 —— 日本Neoteny株式會社社長兼首席執行官

其他發言人待定

會議主席:安德魯·納切森 —— 美國新聞學院媒體中心

5月31日星期二

●第二次編輯早餐會(8:00-9:00)

「世界編輯論壇會晤中國媒體」

●第二場研討會(上午-9:15-11:00)

主題:小報發燒:是否正在降溫?

該是探討改變報刊版式的時候了。現在,有兩類新興小報:前者更改報刊版式但不更改價格和概念,後者降低報刊價格、關注年輕讀者。哪些改變有效?哪些無效?

發言人:讓·艾里克·皮特斯——德國《世界報》、《小世界報》、《柏林晨郵報》編輯

馬里奧·加西亞 —— 美國加西亞媒體首席執行官

迪迪耶·菲耶 ——法國《法蘭西西部報》編輯

羅布·蒙哥馬利 —— 美國芝加哥《太陽時報》視覺效果編輯

會議主席:喬治·布勞克——英國《星期六時報》編輯

●與世界報刊協會舉行聯合大會(上午– 11:15 – 12:30)

主題:2005報業創新全球報告,由國際創新媒體咨詢集團主辦。

發言人:胡安·安東尼奧·吉納和埃爾特里(Juan Antonio Giner and Altrii)

●第三場研討會(下午-14:00-15:45)

主題:RSS與在線新聞聚合器:威脅還是機遇?

像Google新聞搜索引擎這樣的RSS內容聚合軟體和聚合器軟體,對您的信息內容重新配置(有時候無需付費或沒有任何控制)。信息流覽量和知名度在不斷提高,但報刊的利潤卻不斷下降。報刊應採取如何採取應對措施呢?

發言人:西蒙·沃特曼 —— 英國《衛報》電子版總監

里奇·斯格仁塔 —— 美國Topix.net的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

竹村正弘 —— 日本《讀賣新聞》、《讀賣在線》編輯

會議主席:蘇珊·美尼特 ——美國 顧問

●第四場研討會(下午-16:00-17:30)

主題:虛擬報刊: 前衛的信息圖形

信息圖形吸引年輕讀者,現在已成為某些報刊的主要資產。本次研討會旨在探討新信息圖形浪潮的發展趨勢。

發言人:傑夫·戈岑——美國《聖匹得堡時報》信息圖形編輯

阿爾伯特·卡羅——西班牙《世界報》信息圖形編輯

皮特·埃斯皮納——中國《中國日報》信息圖形編輯

女主席:凱蒂?拉特克里夫 —— 法新社亞太區圖形經理

6月1日星期三

●第三次編輯早餐會和研討班(8:00-10:00)

「內容管理工具和多平台傳輸系統」

世界編輯論壇合作夥伴介紹案例研究:信息技術和知識管理軟體工具可以幫助編輯提高工作效率。需登記注冊 (與會人數限定在50人之內)

●第五場研討會(上午-9:00-10:30)

主題:涉及法律方面的新問題:隱私權問題和體育報道權利

兩個截然不同的問題,但結果殊途同歸:報刊在報道體育賽事和公眾/私人生活方面的自由程度大大降低。在未來幾年中,知識產權問題將成為新聞機構的巨大挑戰。敬請參加研討,與專家共同探討如何應對這一巨大的挑戰。

發言人:默尼克·維拉 —— 法國路透社高級副總裁,全球新聞、圖片、圖形負責人

凱·狄克曼 —— 德國《圖片報》編輯

山口康 —— 日本《共同通訊社》國際事務顧問

會議主席:阿里·瓦加卡——芬蘭《圖爾庫新聞報》編輯

●第六場研討會(上午-10:45-12:15)

主題:編輯網路:低投入、高產出

「以全球視角進行思維」是編輯應具備的基本態度。但是如何以更少的員工、更低的新聞編輯預算實現這一夢想?對國際時事報道或是地區性報道可與其他組織共同分享。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後,編輯聯盟和夥伴們就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協同工作了。為什麼不創建自己的網路呢?

發言人:米格爾·安吉·巴斯德涅 —— 西班牙《世界報》、《國家報》、《共和國新聞網》、《國家日報》國際部主任

布賴恩·拜恩 —— 《韓國先驅論壇》總經理

伊姆蒂亞茲·阿拉姆 —— 巴基斯坦南亞自由媒體協會秘書長

李思特·衛默南——芬蘭《卡勒瓦報》編輯

會議主席:鄭佑吉—— 韓國《中央日報》發行商

●12:15 – 13:00 :世界編輯論壇年度大會

●第七場研討會(下午-14:15-16:15)

主題:亞洲報紙有何不同?

亞洲本地報刊與使用羅馬字元的報刊截然不同。而從巴基斯坦到日本,這一地區的報刊產業最具活力。亞洲編輯在吸引年輕讀者、整合新媒體戰略等方面獨具招術。

發言人:胡錫進—— 中國《環球時報》副總編輯

賽格維 —— 《印度斯坦時報》編輯部主任

千野桂子——日本《產經新聞》高級編輯

李相錫——《韓國時報》執行董事

蘇繼賞——中國《新疆經濟報》總編輯、社長

會議主席:安德魯·林奇 ——《塑造報刊未來》編輯部主任(《亞洲報業焦點》創始人)

D. 諾貝爾幾幾幾幾年死

1896年12月10日

在世界科學史上,有這樣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不僅把自己的畢生精力全部貢獻給了科學事業,而且還在身後留下遺囑,把自己的遺產全部捐獻給科學事業,用以獎掖後人,向科學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學獎,已經成為舉世矚目的最高科學大獎。他的名字和人類在科學探索中取得的成就一道,永遠地留在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文明史冊上。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伯恩哈德·諾貝爾。

諾貝爾1833年出生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

諾貝爾的父親傾心於化學研究,尤其喜歡研究炸葯。受父親的影響,諾貝爾從小就表現出頑強勇敢的性格。他經常和父親一起去實驗炸葯,幾乎是在轟隆轟隆的爆炸聲中度過了童年。

諾貝爾到了8歲才上學,但只讀了一年書,這也是他所受過的唯一的正規學校教育。

為了使他學到更多的東西,1850年,父親讓他出國考察學習。兩年的時間里,他先後去過德國、法國、義大利和美國。由於他善於觀察、認真學習,知識迅速積累。很快成為一名精通多種語言的學者和有著科學訓練的科學家。回國後,在工廠的實踐訓練中,他考察了許多生產流程,不僅增添了許多的實用技術,還熟悉了工廠的生產和管理。

就這樣,在歷經了坎坷磨難之後,沒有正式學歷的諾貝爾,終於靠刻苦、持久的自學,逐步成長為一個科學家和發明家。

諾貝爾一生的發明極多,獲得的專利就有255種,其中僅炸葯就達129種。他的發明興趣不僅限於炸葯,作為發明家、科學家,他有著豐富的想像力和不屈不撓的毅力。他曾經研究過合成橡膠、人造絲,做過改進唱片、電話、電池、電燈零部件等方面的實驗,還試圖合成寶石。盡管與炸葯的研究相比,這些研究的成果不是很大,但是他那勇於探索的精神卻為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諾貝爾把他的畢生心血都獻給了科學事業,他一生過著獨身生活,大部分時間是在實驗室中度過的。他謙虛謹慎,對別人親切而忠誠。他拒絕別人吹捧他,不讓報紙刊登他的照片和畫像。長期緊張的工作,使他積勞成疾,但在生命的垂危之際,他仍念念不忘對新型炸葯的研究。1896年12月10日,這位大科學家、大發明家和實驗家,由於心由於心臟病突然發作而逝世。

諾貝爾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億萬富翁,他的財產累計達30億瑞典幣。但是他與許多富豪截然不同。他一貫輕視金錢和財產,當他母親去世時,他將母親留給他的遺產全部捐獻給了慈善機構,只是留下了母親的照片,以作為永久的紀念。他說:「金錢這東西,只要能夠解決個人的生活就夠用了,若是多了,它會成為遏制人才的禍害。有兒女的人,父母只要留給他們教育費用就行了,如果給予除教育費用以外的多餘的財產,那就是錯誤的,那就是鼓勵懶惰,那會使下一代不能發展個人的獨立生活能力和聰明才幹。」

基於這樣的思想,諾貝爾不顧其他人的勸阻和反對,在遺囑中指定把他的全部財產作為一筆基金,每年以其利息作為獎金,分配給那些在前一年中對人類做出貢獻的人。獎金分成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或醫學、文學及支持和平事業等5份。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發明家,從1901年開始,每年在他去世的日子裡,即12月10日頒發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不僅僅表明了這位科學家的偉大人格,而且,隨著世界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越來越成為世界科學技術冠軍的標志。激勵著越來越多的精英豪傑,獻身於科學事業,去攻克一道道科學難關。同時,它也極大地促進了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世界科學文化的交流。

E. 安妮日記背景資料

簡言之,《安妮日記》是以一個小女孩的視角記述二戰期間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實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後期(一九四二年---一九四四年),戰爭境況對於德國納粹越來越緊迫,同時,他們對於猶太人的大肆屠殺也是不斷加劇。安妮.弗蘭克隨著家人躲藏到父親公司的頂樓上,同時還有父親的朋友萬達安一家,隨後又來了一位猶太醫生。從一九四二年七月躲藏之日始,那天安妮剛剛過完十三歲的生日,八個人在密室里生活了25個月之久。白天他們不能說話不能穿鞋不能有任何動靜包括嚴禁上廁所,只有到晚上才能打破禁忌,他們只能依靠父親公司的同仁幫助供給食品生活用品,和獲知外界的一切。在漫長的25個月內,唯有安妮用她的筆,用她要做個作家的夢想,支撐她記錄下頂樓內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長,面對思考戰爭、反猶太人主義、思考與父母關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成長為一個成熟的對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因為突然處於狹小的空間,突然面對每天被發現的恐懼,對死亡的恐懼,八個個性不一的人,對於繼續生存的希望都有形形色色的表現,人在最困境下的真實的表現——這種真實本身所傳達出的信息與意義就能讓所有人感受到一種使人窒息的深刻。直到最終被發現被逮捕送往納粹集中營。

《安妮日記》的誕生,是安妮父親——當時唯一倖存的人為了女兒的夢想而整理出版的一本傳記,一經出版風靡全世界,六十年代,美國百老匯、好萊塢都以戲劇、電影的形式介紹了安妮和她的《安妮日記》。該劇當年獲得普利策獎,紐約評議家獎,戲劇舞台獎等,在全世界范圍內廣受歡迎,使不同國度的不同階層的人為之動容,是她所表現出的令人不可思議的在精神、情感、理想等方面的巨大豐富與真實。今天,我們再次觸碰她,是因為她正好契合了我們現在生活所要面臨的心理需求,時代是變了,但生活依然重現著歷史。

記錄片中當時的倖存者如是說:「在安妮日記中,安妮是如此的真實和形象,我覺得那日記每一個字都會磁鐵般吸引著你」;「假如安妮知道自己出了名的話,她一定會很高興的,我不知道她會不會用自己的生命來交換它」;「盡管她如此年輕她已經知道該怎樣生活」……

F. 校斗群校史

馬蒂納學校
高等音樂學。由法國國民議會下令將皇家歌唱學校與國家音樂學院合並而成, 由B.薩雷特任院長。波旁王朝復辟期間,曾暫時關閉。1816年恢復。設作曲、音樂學、音樂分析、演奏演唱及舞蹈等專業。在L.凱魯比尼任院長(1812~1842)期間,即規定作曲系學生必先嫻熟鋼琴,並學習 對位 、 和聲 、 賦格 等理論課程。近 200年來,巴黎音樂學院的學生來自世界各地,造就了許多世界著名的音樂家,並為 歌劇 、 舞蹈 、 戲劇 、 電影 等表演藝術輸送了許多人才。

蘇努拉學院 :
由音樂之友協會於1817年創建於維也納。原為私立音樂學院,1909年由國家接管,1970年改名為「蘇努拉音樂與戲劇藝術高等學校」。課程設置除聲樂、器樂、指揮外,還設有小歌劇、舞蹈、戲劇、電影、電視實驗室、音樂社會學、十二音作曲技術和電子音樂等專業。

萊比錫音樂學院:
萊比錫音樂高等學校和門德爾松學院的慣稱。1843年由F.門德爾松、R.舒曼等創辦於萊比錫門德爾松任院長該院設有作曲理論、 音樂史 、 美學 、總譜閱讀、指揮等課程,每個學生都須學習數字低音、鍵盤樂器和歌唱並參加合奏、獨奏(唱)班,著名音樂家E.格里格、H.里曼、A.沙利文都曾在此學習過。該校在哈雷附近,為具有音樂天才的青年學生設立了分部。

柏林音樂高等學校:
1869年創建於柏林。當時屬於皇家藝術學院的一部分,由J.約阿希姆任校長(1869~1907)。1875年皇家藝術學院改組,柏林音樂高等學校成為獨立院校。1888年,該院成立樂器博物館,由C.薩克斯任館長,學院的科系設置也擴充到10個。著名音樂家P.欣德米特、E.洪佩爾丁克、M.布魯赫等都曾在該校任教。1966年柏林市音樂學校並入後,師資力量更為充實。

倫敦皇家音樂學院:
常用縮寫RCM1883年創辦於 倫敦 。由 英國 女王和G.格羅夫任首任院長。皇家音樂學院的前身是創立於1876年的國家音樂培訓學校,是專為獎學金獲得者特設的。該院擁有英國音樂藏書最多的圖書館,也是音樂學科設置最齊全的音樂院校之一。著名音樂家L.古森斯、F.瑟斯頓、B.布里頓、R.沃恩.威廉斯、J.薩瑟蘭等都曾在該校學習。

朱利亞德學院:
可追溯到F.達姆羅什於1905年在紐約創建的音樂藝術學院。1923年,朱利亞德基金會捐贈2000萬美元創立朱利亞德研究院,1926年朱利亞德研究所與音樂藝術學院合並,改稱朱利亞德音樂學院。1968年,因增設了舞蹈和戲劇兩個專業學科,改名為朱利亞德學院。1969年10 月遷入林肯表演藝術中心的新校舍。新校舍有4個演出廳,是音樂會和歌劇演出中心。該院教師大部分是由紐約愛樂交響樂團和大都會歌劇院的音樂家們兼任,學生來自世界各地。著名的教師和學生有:I.加拉米安、R.列文、I.珀爾曼、V.克萊本、P.朱克曼等。

柯蒂斯音樂學院:
1924年創建於美國費城。創辦人M.L.柯蒂斯?博克,為紀念她的父親、音樂的保護人C.H.K.柯蒂斯而定名為柯蒂斯音樂學院,並任院長至1970年。本院擁有捐贈的基金1250萬美元,為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天才兒童提供免費入學的保證。在該院任教的著名音樂家有:W.蘭多夫斯卡、L.奧爾、C.弗萊什、G.皮亞季戈爾斯基、B.馬爾蒂努;著名音樂家S.巴伯、L.伯恩斯坦、L.福斯等都出自該校。

你自己改改就可以了

G. 球星的成名故事

上帝垂青自強者
C羅來自隸屬葡萄牙的大西洋美麗海島馬德拉島。和與他名字差不多的兩位巴西球星羅納爾多和羅納爾迪尼奧一樣,C羅的家境並不富裕,他的父親迪尼斯·阿貝羅是個花匠,家裡還有兩個姐姐和一個哥哥。他的父親因為崇拜美國前總統羅納德·里根(Ronald Reagan)而給他的第二個起名羅納爾多,不過他對政治並不感興趣,崇拜里根的原因是當年看過一些里根出演的電影。 羅納爾多的父親對足球影響了年幼的小小羅,當年在自家後院一腳踢中的那個足球是他形影不離的朋友,「說真的,我不知道我為什麼這么愛它,但我就是這樣。」C羅這樣說。可是並不富裕的豐沙爾並沒有多少合適的場地踢球,「我非常容易就會開心——在聖誕節,在我的生日,我最想得到的禮物都是足球。在那些日子,雖然我們家沒有錢,但如果我能得到一個球,我就很高興。我總想得到手工縫制的足球,因為它們能踢很久。我有自己的球場,是水泥地的,那就是大街。我總是在踢球,有時候還逃學去踢球。」他開始變著花樣的過人,而且學會了永不服輸,「街上踢球的孩子都比我更大,我只能晃過他們才能繼續前進,當然他們經常把我推倒或是鏟翻,這是一種精神上的挑釁,你不能服軟,必須站起來,然後用足球擊敗他。」十多年過去了,如今,在世界上任何一塊球場,C羅依然做著同樣的事情,一次次被對手鏟倒,一次次爬起來繼續突破。 C羅的出色表現很快引起了當地的國民俱樂部的注意,於是小小羅成為國民隊一名小有名氣的小球星。當時球隊教練門東卡回憶說:「羅納爾多是我見過最出色的年輕球員,我甚至無法相信他的球技,那時候我們經常能贏對手9個或10個球,而羅納爾多經常能包辦一半的進球。」1998年,葡萄牙勁旅里斯本C羅
競技也為羅納爾多的天賦所折服,他們以1500英鎊的低價引進了年僅13歲的羅納爾多。大概里斯本競技也沒有想到,5年後,小小羅的身價上漲了將近1000倍。 在加盟里斯本競技少年隊最初的幾個月,小小羅的馬德拉鄉下口音成為首都同伴們的笑柄,為此自尊心很強的他一度自卑,不止一次地和模仿他講話的小隊友發生沖突。小小羅說:「我的口音很重,因為我來自一個小島,和其他孩子不同。回想起來,那也有好處,這讓我學會了如何自己養活自己。我很小就學會了獨立。」更糟糕的是,因為個子長得過快,小小羅險些而被踢出球隊,因為教練認為他動作過於笨拙。 在培養過菲戈等足球天才的「足球夢工廠」——里斯本競技的阿克契特(Alcochete)訓練營,小小羅接受了5年嚴格、科學的訓練,不懈的努力使小小羅開始逐漸成為同伴中的佼佼者。把小小羅從馬德拉島帶到里斯本奧雷里奧·佩雷拉(AurelioPereira),葡萄牙德高望重的老教練,這樣說:「從他11歲時我就認為這是一名可能在未來成為巨星的球員,羅納爾多從小就展示了所有成為巨星的潛質。他今天取得的成就並不讓我驚訝。我並不認為自己擁有發現和造就天才的魔力,但經驗告訴我他將成為巨星……每當我看他比賽時,都像是看著一位里斯本競技青訓學校的小孩在踢球。」 C羅15歲時曾因心臟問題險些提前告別自己的球員生涯,在C羅母親和里斯本競技俱樂部人員的幫助下,C羅成功的完成了手術,幾天後他就重新出現在訓練場上。16歲時,C羅被當時的利物浦主帥霍利爾看中,不過利物浦俱樂部最終沒有買下他,當時他們認為C羅的技術還需磨練。 小小羅是里斯本競技隊史上第一個在同一賽季同時進入俱樂部U16(十六歲以下球隊)、U17、U18、二線隊和一線隊的球員,成為俱樂部歷史上惟一一個在一個賽季中參加5個不同級別賽事的球員。2002年9月,他在自己的葡超聯賽處子秀中攻入兩球,而一個賽季25場進3球的成績對一個17歲的孩子來說已經足夠優秀。
傳承7號傳奇
年輕的小小羅很快吸引了來自歐洲的目光。曾短暫執教西甲豪門皇家馬德里的葡萄牙籍曼聯助教奎羅斯後來回憶到:「我當時一直在觀察克里斯蒂亞諾。每次我們討論是簽下他還是誇雷斯馬時我都會強調自己的看法。我們沒有能力簽下兩個人,我相信克里斯蒂亞諾。03年夏天我離開曼聯去皇馬執教時就把他列為首要目標,在我提交給皇馬體育總監巴爾達諾的轉會名單中,他是第一位。但現在看來,他加盟了曼聯,我們很幸運。」 2003年8月6日,為紀念為2004年歐洲足球錦標賽而重建的新球場正式啟用,里斯本競技隊在名為「阿爾瓦拉德-21」的新球場與曼聯隊舉行了一場友誼賽。小小羅的出色表現幫助里斯本競技以3∶1戰勝曼聯。他給當時場上的曼聯球員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們力薦弗格森簽下這名天才球員。「克里斯蒂亞諾表現非常出色,所有的疑慮都打消了」奎羅斯說,「和里斯本的比賽後亞歷克斯(弗格森)必須快速做出決C羅
定。否則巴爾達諾和我就會得到他的。」 2003年8月8日,曼聯宣布以1224萬英鎊的轉會費與克里斯蒂亞諾·羅納爾多簽署5年的合同。小小羅成為曼聯史上第一位葡萄牙籍球員。他的轉會費也打破了一年前另外一個葡萄牙人維亞納所保持的850萬英鎊的英超年輕球員轉會紀錄。 「克里斯蒂安諾?他太棒了,我想對於英超後衛來說,他的技術太豪華了。」菲戈的評論平息了人們對於小小羅1224萬英鎊身價的懷疑。葡萄牙傳奇人物尤西比奧對他贊不絕口:「作為球員,他可以隨心所欲,有時他控制球的技術會讓我拍拍腦袋,可還是不明白他是如何做到的。」尤西比奧甚至為小小羅描繪出了輝煌的未來:「他不僅僅是個足球運動員,他將成為足球的象徵之一。無論效力於哪國聯賽,無論效力於哪支球隊,他都將作出最重要的貢獻。」 傳奇巨星喬治·貝斯特就是曼聯7號,弗格森在執掌的17年裡更是把這身球衣作為俱樂部頭號球星的象徵——布賴恩·羅布森、坎通納、貝克漢姆。現在,小小羅能否繼續這個傳奇讓人期待。小小羅說:「我加盟後,教練問我想要哪個號碼,我說28號,但弗格森說,『不。你將得到7號』。這件著名的球衣給了我額外的動力,我不得不努力去配得上這個號碼。」 在2003年8月16日與博爾頓隊的比賽之前,關於克里斯蒂亞諾·羅納爾多的評論大多數是葡萄牙文的,而在那29分鍾的比賽之後,英文成為了主宰。一向苛刻的弗格森也沒有掩飾自己對於葡萄牙人的贊許:「他好像是球迷心中的一位新的英雄人物,我不得不仔細地使用他,因為你要清楚,他現在只有18歲,我必須小心地照看和保護他。」2003-04賽季小小羅在各項比賽中出場39次,並在對米爾沃爾的足總杯決賽中首開紀錄,為曼聯捧杯立下頭功。賽季末,小小羅被曼聯球迷票選為俱樂部「巴斯比爵士最佳球員獎」。 雖然起步時遭遇了不少的阻力——對於他的花哨球風,坊間的評價從來毀譽參半。可是C羅卻在弗格森的精心調教之下逐漸成長起來,2004年和2006年他幫助曼聯兩次奪得足總杯,2005-06賽季捧回了聯賽杯。2006年,他入選英超最佳陣容,榮獲國際職業球員協會最佳新人,當選葡萄牙年度體育名人,曼聯的新7號正在路上。 「球場是他的腳說了算的地方。足球能使他離開紛擾和敵意的環境,忘記曼徹斯特寒冷的天氣和英國糟糕的食物。」 小小羅的真正爆發卻是在德國世界盃之後。因為2006年世界盃上魯尼的紅牌事件,他曾想過離開老特拉福德遠走西班牙,但經過紅魔主帥弗爵爺的努力,他選擇了留在曼聯。後來的事實證明,他的留下是多麼正確。 2006-07賽季,這位葡萄牙第一紅魔完成了驚天蛻變,帶領曼聯奪得了遠離四載的英超冠軍。他在各項賽事打進23粒進球,其中英超聯賽17球,在射手榜僅次於切爾西的前鋒德羅巴和布萊克本的前鋒麥卡錫,是進球最多的中場球員。這一賽季,他個人一共獲得了13項殊榮,其中由英超球員、職業記者協會、球迷分別評選為年度最佳球員,英超球員評選的最佳新人更是創記錄的大滿貫。這個賽季,堪稱克里斯蒂亞諾的完美賽季,而這一切發生的背景是無法被忽略的:就在不到12個月前,因為世界盃風波,C羅還是C羅在曼聯
全英公敵,在英格蘭除曼聯主場之外的所有地方,迎接他的都是數萬人整齊的噓聲。C羅說:「世界盃上和韋恩(魯尼)的事件後,每次去客場踢球都會被噓。有一些特別艱難的時刻,我認為這不公平。但你必須忽視它,否則就不能集中精力比賽了。起初的幾周,每場比賽前我都會對自己重復:『別在乎那些,按你自己的方式踢球吧!』噓聲會改變你的比賽,很多球員會因此迷失,但正好相反,我認為這些噓聲對我有好處,它們能促使我更加冷靜,我把它們視為一種敬禮,至少這對我是非常重要的。」不僅有出色的球技,他還有一顆勇敢的心。「這是偉大球員的標志。」他的主教練弗格森這樣評價。2006-07賽季結束後,曼聯宣布和小小羅續約至2012年,周薪達12萬英鎊。 一個賽季的質變已經帶來驚喜,衛冕的2007-08賽季里人們原本只期望C羅可以延續上一季的表現,然而他卻迎來一個如火山般的爆發。在2008年3月19日與博爾頓的英超第29輪補賽中,首次戴上曼聯隊長袖標的羅納爾多上演了梅開二度的好戲,打破了封存40年之久的貝斯特在1967-68賽季創下32粒進球的邊鋒單賽季進球紀錄。 對於克里斯蒂亞諾·羅納爾多,貝斯特這樣說:「有不少球員都被稱為『新貝斯特』,但這是第一次令我覺得這種稱呼是對我的恭維。」老爵爺弗格森再也不會和小小羅賭單賽季進球數了。從某一方面來說,他已經超越了曼聯球迷心目中的神——貝斯特。Heisbetterthan"Best"。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住這個天才。單賽季42個進球是頂級中鋒的數據,作為一個邊鋒,小小羅已經做到了。更重要的是,他的進球手段多種多樣,從連續突破射門,到遠距離凌空勁射;單刀、搶點、定點的點球或任意球無所不有——不能不提C羅的任意球,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皮球繞過人牆之後急速下墜,再加上一點水平方向的旋轉,對方門將沒有任何辦法——這樣高難度的任意球他已經可以駕輕就熟。對於C羅的任意球技術,弗格森笑著解釋道,「沒有什麼秘密,重要的是練習。熟能生巧,就像我在學校里學到的道理一樣。這孩子每天都最勤奮的練習,那就是他如此出色的原因。在這個時候,我們會去喝杯茶,讓他自己練。他總是在練習,在訓練後會踢個20或者25分鍾,他就在那裡,站在一堆皮球之後。前面是人牆,砰,砰,砰,砰……他每次都踢30個左右,因此……」 他能用速度過人,用假動作過人,能頭槌破門,能射點球任意球,能搶點能補射又能遠射,能腳後跟破門也能腳後跟助攻,能進球帽子戲法,也能助攻帽子戲法。在全面性上,英格蘭名帥維納布爾斯給C羅的評價是:「他有速度,力量,體能,技術,意識,勇氣,他不僅身體強壯,而且精神堅強。」曼聯的英超對頭阿森納的主教練溫格太清楚C羅的能力,他拋棄了「世界最佳之一」的陳詞濫調,直接把第一的王冠摁在了C羅頭上,他這樣說:「克里斯蒂亞諾就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足球選手,因為他將職業足球事業里最難的兩件事完美的融合起來——風格和效率。我很欣賞他進球的效率,他打的位置是邊路選手,但他卻能進這樣多的球,這點你無法否認。」 小小羅說:「人們經常說我需要在重大比賽中發揮更好一些,我尊重這樣的意見,但我自己不認為,我還有對什麼人來證明自己的必要。我很滿意我現在的進步,很高興我自己還在提高。和一年前相比,我更加出色了,比我剛來曼聯時絕對高了太多。我希望這樣的勢頭繼續。」張狂嗎?當然,如同他在進球後一些夠拽的慶祝動作一樣。但這樣的射手,說一些牛氣的話,沒有什麼值得奇怪。亨利這樣評價C羅,他說:「今年是克里斯蒂亞諾·羅納爾多年。他將會成為世界足球先生,沒人可以和他比,他現在踢球的方式,簡直就是對競爭對手的嘲諷。我打心眼裡敬重他,尤其是看到他從世界盃回來後採取的方式,全英格蘭人都打算殺了他,就巴望著他失敗,但他並沒有這樣。」

H. 發明家的故事有哪些

愛迪生

愛迪生出身低微、生活貧困,他的「學歷」是一生只上過3個月的小學,老師因為總被他古怪的問題問得張口結舌回答不了,老師就當著他母親的面說他是個傻瓜、將來不會有什麼出息。後來他媽媽就從學校把他拉回來自己教, 愛迪生雖未受過良好的學校教育,但憑個人艱苦奮斗,還有他的自信、自強、自立和非凡的才智獲得巨大的成功。後來他自學成才,以堅韌不拔的毅力、罕有的熱情和精力從千萬次的失敗中站了起來,克服了數不清的困難,成為舉世聞名的美國發明家、企業家。他發明了電燈、電話等。為人類做了巨大的貢獻,在他的一生中,平均每15天就有一項新發明,他因此而被人們榮譽為「發明大王」

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

有一天,牛頓在花園里散步。突然,一個熟透了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正好打在他頭上。這件很平常的事引起了牛頓深深的思考。他想:蘋果離開樹枝,為什麼一定要向地下掉呢?為什麼不飛向天空和別的方向呢?因此,他推想地心有一種吸引力,又推想這種吸引力對任何物質都存在。他通過研究,提出了計算引力大小的公式。就這樣,牛頓由掉蘋果而發現了震驚世界的「萬有引力定律」,對科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比如說:當物體初速度不夠大時,物體總要落向地面,當物體初速度足夠大時,物體總也落不到地面,現代人就創造了地球的衛星、火箭了,它們可以一直繞著地球轉,可以不落回地面了。 說明了凡事要多動腦,多思考,做一個細心發現問題的人。

I. 第一張彩色相片是什麼時侯

http://photo.cl2000.com/ziliaoguan/wen009.shtml
世界攝影首事年表

史前攝影(1825—1839)
1825 ○N·J·尼埃普斯用陽光攝影法拍攝了世界上第一張照片《牽馬少年》,畫面翻拍十七世紀的一幅荷蘭版畫。
1826 ○世界上第一幅實景照片《窗外景色》問世,是法國J·N·尼埃普斯用暗箱拍攝成功的,曝光時間長達
8小時。
○W·H·塔爾波特拍攝了「窗口」。留有指印的紙基負片,大小是25mm2, 現存最早的負片。

1837 ○法國L·達蓋爾在攝影室內用自然光拍攝了《畫室》。這幅照片是存世最早的「達蓋爾銀版法」照片,也是世界上第一幅靜物照片。
1838 ○L·達蓋爾拍攝了《花園街》一片,是攝影史中第一幅城市風俗攝影作品。

早期攝影(1840—1889)

1839 ○法國學術院舉行的科學院和美術院聯席會議宣布是年八月十九日是世界攝影術誕生日。
○《達蓋爾攝影手冊》於八月二十日開始發行,是世界上最早介紹攝影術的書籍。
○A·昂克諾恩攝制的《救世主的雕刻頭像疊印在株樹葉上》,是世界上第一幅疊印照片。
○10月16日薩克斯頓的《費城風光》一片為美國現存最早一幅銀版法照片。
○世界攝影史上第一件攝影文史材料,是法國天文學家、國會議員F·阿拉哥為達蓋爾代為申請專利的報告書《關於達蓋爾式攝影法的報告》。
○W·H·塔爾波特,在實驗中將實物置於塗有硝酸銀或鹽化銀的紙上,使之曝光,並以安摩尼亞或碘化鉀定影製作成畫面有該實物影象的「照片」。這些照片應是攝影史中最早的「無底照片」或曰「物影照片」。
○出現首批建築攝影照片。如W· H· 塔爾波特的《拉科克修道院》,P· G· J· 洛特賓耶雷的《雅典的衛城入口》等作品。
○R·科尼利厄的《自畫像》為現存的最早人像攝影作品。(也有材料說是A·沃爾科德於1840年用達蓋爾法於年底拍攝J·約翰遜的《側面像》為最早人像攝影作品)。
○「攝影」(photography)、「負片」(Negative)、「正片」(positive)出自J·赫謝爾爵士的建議,也有說早在1937年H?弗洛朗斯就用photographie一詞。
〇W· H·塔爾波特成功拍攝了顯微鏡下的物體。
1840 ○攝影史上現存最早的一幅人體攝影,是佚名拍攝的《裸女》。
○H·巴亞爾拍攝的《溺水者自拍像》是世界上第一幅「有感而發」的攝影作品。同時攝影史家認為:它還是攝影藝術中「荒誕攝影」這一品種第一幅「萌發」性作品和首幅自拍照片。
○世界上第一幅天文攝影是美國化學家J·W·德雷珀拍攝的月蝕照片。
○三月,A·沃爾科德和J·約翰遜合作,在美國紐約開設了世界上第一家人像攝影室。
○世界上第一部以照片印製作插圖的書籍是《達蓋爾式攝影法——巴黎及其近郊風光》一書。
○3月23日,比亞德和高達德開設了歐洲最早一家營業照相館。
○J·N·尼埃普斯之子伊西多撰寫出版了一本題為《完全不正確達蓋爾式攝影法的命名是怎樣造成的》的書是第一本攝影史書籍。
1842 ○攝影史上第一幅新聞照片是比歐烏和K·F·斯特爾茨納兩人拍攝的《大火後的漢堡》。
○法國光學家勒雷布克運用銀版照相法首次拍攝太陽影象;美國德雷佩爾首次以照片記錄了太陽光譜。
○世界上第一幅特寫照片是P·基羅拍攝的《熱那亞寺前的塑像》。
○現存最早彩色照片是Y·貝亞爾手工著色製成的《風景》,為卡羅式攝影法。
1843 ○W·H·塔爾波特創立了世界首家照片印曬車間。
○R·亞丹森開設了蘇格蘭第一家人像攝影室。
1844 ○W·H·塔爾波特從是年開始至1846年這段時間出版的《自然的畫筆》是世界上第一本用真正的照片作插圖的書籍,該書分六個分冊,3年出齊。
○有文字可考,首位在中國用銀版法拍攝的是法國海關總檢察官J·埃及爾,同時來華的還有他的同胞傳教士G·南格祿,也寫有照相器具。當時埃及爾任法國貿易談判代表,來華進行中法貿易協定的談判。據記載他拍攝了該協定的簽字儀式,中國外交第一人耆英的小照及廣東奧門的一些風景照。

1845 ○佚名拍攝的《青蛙血球》,是世界上第一幅顯微攝影,開醫學攝影先河。
○H·巴亞爾攝制的《H·巴亞爾在他的花園》,是目前見到的最早的負像照片。
1846 ○銀版法照相首幅紀錄行軍的作品,拍的是在墨西哥戰爭中,一位美國准將率部通過薩爾蒂約城時的情景。
1847 ○T·庫蒂爾拍攝的舞台照片《古羅馬的沒落》,是目前僅見的最早的成熟舞台攝影作品。
○倫敦出現「卡羅攝影俱樂部」的群眾性攝影團體。
1848 ○「拉斐爾前派」小組成立。該小組中堅者為J·M·卡梅隆。後於1853年解散。
1849 ○現存最早的「立體照片」是D·普魯斯特拍攝的照片。
1850 ○紐約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專登銀版法照片和光線畫的定期攝影雜志。而英國最早的攝影雜志《英國攝影》,則遲至1853年3月創刊。
○世界首幅多次曝光攝影作品是J·奇斯拍攝的《愛丁堡城》。
○世界上第一本紀實攝影畫冊,是本年出版的法國攝影家M·杜坎編印反映近東地區歷史遺址的豪華本畫冊。
1851 ○W·H·F·塔爾波特在暗室里用高強度電火花作曝光控制,快門打開不動拍攝了一幅旋轉著的車輪的照片。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幅高速攝影照片。
○英國在倫敦舉辦國際工業成果展覽會上展出一幅O·G ·雷蘭德拍攝的達蓋爾式攝影作品。
1852 ○世界首次大型影展在倫敦揭幕。
○歐洲瑞士科學家第一次在犯罪偵察中引入攝影術。
○英國攝影家R·貝亞德發明了拼接合成法的暗房工藝,為以後「集錦照片」的出現創造了條件。
1853 ○旅遊攝影發端之作是P·D·巴比特拍攝的《尼加拉瀑布》。
○1月20日「倫敦攝影學會」成立,會長是C·伊斯特萊克。它是攝影史中最早使用「學會」或「協會」這種詞的攝影組織。它的前身是1847年成立 的由卡羅式攝影法愛好者組成的攝影俱樂部。3月,該會創辦了世界最早的攝影雜志《英國攝影》。
1854 ○倫敦攝影學會舉辦了第1屆影展,展出作品1500幅。
○巴黎出現將不動產的照片貼在廣告上以招徠顧客,為廣告攝影之雛形。
○法國攝影學會成立,會長為E·杜利歐。
○5月26日威廉和F·蘭根海姆,用銀版攝影術拍攝了日蝕系列照片,為最早的科學攝影。
1855 ○攝影史上最早的戰地攝影是本年4月由R?芬頓和助手M?斯帕林拍攝克里米亞戰爭的之行,時間長達三個月,獲底片360(一說為312)張。歸來後,於十月在倫敦舉辦了自己的影展,該影是世界首屆新聞攝影展覽,展出照片312幅。10月27日《倫敦新聞畫報》評述說「攝影作為一種藝術,同時又作為事實的紀錄和再現手段的卓越成就」讓人驚嘆。
○在攝影室里拍情節性的作品,首推O·G·雷蘭德創作的《玩耍》。
○「修描照片」首創者是H·斯芬格爾,它最先出現在巴黎的工業展覽會上。
○德國發明家W?鮑爾藉助潛艇舷窗拍攝水下景物,雖沒有成功,但卻是攝影史上首例水下攝影(也有材料說, 攝影史上首例水下攝影室英人W·湯遜,時間在1856年)。
○O·G·雷蘭德首幅「集錦照片」參加展出,因此翌年被吸收為倫敦攝影學會會員。
1856 ○世界上第一幅海洋風景照片是G·L·格雷拍攝的《海景》。
○被攝影史家認定為世界上第一張彩色照片是A·芒特攝制的《馬內和B·莫里索》。
○英國倫敦大學增設了攝影技術科目,從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家設立攝影教育的學校。
○ 法國風光攝影家G·勒格雷在倫敦展出自已疊印而成的照片,公開了自己的「疊印技術」。
1857 ○攝影史上繪畫主義經典作品《兩種生活方式》(O·G·雷蘭德)在曼徹斯特藝術珍品展覽中展出。
○荷蘭科學家P·F·米德武爾特至長崎傳授攝影,日本從此開始攝影活動。
1858 ○第一幅用L·達蓋爾銀版法成功拍攝動態的攝影作品是一幅佚名拍攝的《法軍從義大利凱旋而歸》。
○法國巴黎著名人像攝影家納達爾是一位勇於開拓的攝影家,他乘氣球攝影,成為高空攝影第一人。其作品則是首次高空攝影作品(時間有作1856年)。
○斯凱夫於第一個成功拍攝了炮彈彈道軌線照片。
1859 ○納達爾首次成功用苯電池碳素燈拍攝了《巴黎地下墓地》。
○攝影史上首次大量人體攝影作品參展的展覽會是巴黎萬國博覽會。會中展出148位攝影家的一千餘幅人體攝影作品。
○出現最初的街頭動態照片。
1861 ○世界第一幅加色法彩色照片是J·C·馬克斯韋爾攝制《格子圖案的緞帶》。
○世界首幅世界性高山攝影作品是7月由巴遜兄弟拍攝、高度為15780英尺的《阿爾卑斯山的最高峰蒙布蘭峰與冰河》。
1862 ○商業攝影之父、名片攝影發明人A·A·E·迪斯德里的《攝影藝術》一書出版。
○A·布朗開始翻拍博物館的會畫作品,成為藝術品翻拍復制第一人。
○街頭攝影家G·湯姆遜開始街頭拍攝,成為最早實錄生活的攝影家。
○11月日人上野彥馬在長崎中島河畔開設日本最早照相館。
1863 ○波斯頓攝影家W?芒勒通過多次曝光或者是迭放工藝,首次製作所謂「靈魂」照片。
1865 ○D·C·華盛頓拍攝的四幅一組的《暗殺林肯總統的罪犯被處絞刑》是攝影史中第一組系列新聞攝影照片。
○佚名成功地拍攝出人類第一幅月球照片。
○4月29日美國第一次用照片作招貼畫,懸賞輯拿暗殺林肯的兇犯。
1866 ○年僅10歲J·H·拉蒂格拍攝的《喬斯烏在他的輪胎艇里》被收入專著,因而成為世界最年幼的攝影家。1911年15歲創作的《巴黎勞涅林蔭大道上》是享譽攝影史的名作。
1867 ○J·M·卡梅隆開始拍攝特寫人像,開拓出新的攝影藝術感受。
1868 ○H·P·羅賓森名著《攝影的藝術效果》一書在英國出版。奠定了攝影繪畫主義的理論基礎(出版時間亦有作1869年)。
1869 ○世界上第一幅用減色法獲得的彩色照片是L·D·奧倫的攝制的《葉子》。
○H·P·魯賓遜出版一本發行量最大,影響最廣的談論攝影藝術和攝影創作的 專著——《攝影的藝術效果》。
○C·科羅斯出版《彩色攝影一般問題的處理》一書,是攝影史上第一本關於彩色攝影的專著。
1871 ○英國R·L·馬杜克斯公布溴化銀明膠干版法,使攝影與制感光材料分家, 揭開了近代攝影序幕。
1873 ○美國《紐約圖畫》首次採用照相銅版法印出拍攝曼哈頓斯垣威議政廳的照片。
1877 ○E·麥布里奇年內成功地拍攝了動體連續攝影作品《運動中的馬》(拍攝時間也有作1879年)。
○第一家電燈照明攝影室在倫敦里陳特街開業,燈光照度6000燭光,曝光時間為3-10秒。
1879 ○攝影史中的印象派作品最早的是邱恩拍攝的《H·欽白尼斯》。
1880 ○最早用照相銅版法在報紙上印製新聞照片的報紙是3月4日出版的《紐約每日畫報》(也有說是《紐約每日先驅報》),它就是霍頓的《棚戶區》(也有說是1904年5月7日的(每日鏡報)是首先刊登新聞攝影作品的)。
1882 ○法國攝影家E·J·馬雷用一張感光板成功拍攝了連續動作的照片。
○法國「巴黎攝影俱樂部」成立。

近代攝影(1890—1917)

1886 ○攝影家帕諾夫創作的《巡迴展覽畫派美術家們》是攝影史中最早的一幅團體照佳作。
○攝影史中第一次人物專訪照片是P·納達爾拍攝的《納達爾采訪百歲化學家·謝夫羅爾》組照。
○P·H·愛默生發表題為《攝影,一門富於畫意的藝術》的講話,他肯定攝影是一門獨立的藝術,認為其它一切平面的視覺藝術在表現景物透視的准確性而言,都不及攝影,他指責H·P·魯賓森的言論是「藝術謬論的典型」。
○攝影史中第一本攝影藝術作品畫冊《諾福克開闊地生活和風景》(作者是P·H·埃默森)出版。
1887 ○攝影史上第一幅用閃光燈照明的攝影作品是J·A·里斯拍攝的《宣讀誓言》;也有材料說,第一個使用鎂光拍攝成功的是法國納達(一說為德國J·蓋迪克等人)。
○E·J·邁布里奇專集《動物的運動,根據電氣攝影進行的有關動物運動的連續形態的研究》出版,本書是最早收有人體照片的書籍。
1889 ○P·H·愛默生名著《自然主義攝影》年內在英國正式出版。
○《英國攝影雜志》首次使用「Document」(可譯作寫實或文獻性)一詞。
○巴黎博覽會發行了世界上第一張攝影明信片,畫面是艾菲爾鐵塔。
○日本成立日本寫真學會。
○寫實攝影(Documentary photography)最早出現於是年《英國攝影雜志》。
1890 ○世界第一個攝影畫刊《美國畫報》在美創刊(亦有作1892年創刊)。
○美國開始用照片代替繪畫作廣告。
○H·P·羅賓森舉辦了首屆印象派攝影展覽(一作1893年)。
○G·德比遜參加展覽的首幅印象派照片是《蔥田》。
○倫敦木刻家P·馬丁將照相機偽裝成提箱,偷拍街景,成為偷拍這一拍攝方法的開創者。
○7月,東京《每日新聞》首次試用照相銅版術製作照片。
1891 ○A·斯蒂格里茨出版專著《攝影創作的藝術原理》一書。
○P·H·愛默生《自然主義攝影的滅亡》一書出版,完全改變了自己原來的攝影藝術觀點。
1892 ○「倫敦攝影學會」解體。其中年青攝影家另立門戶,組成「連環會」,翌年,在倫敦舉辦國際畫意影展「連環會攝影沙龍」展出作品300幅,題材廣泛。推動了畫意攝影的進一步發展。
○美國第一家新聞攝影畫刊《美國畫刊》發行。
1893 ○攝影史上第一個使用4×5cm小型照相機到現場拍攝景點的攝影家是A·斯蒂格里茨,作品題為《終點》。
○法國舉辦第一屆印象派攝影作品展。
○巴黎攝影俱樂部舉辦首屆攝影藝術展覽,強調「以卓越的技術呈現真正藝術特性」。
○英國「連環會」舉辦首屆名為「攝影沙龍」的影展。
○德國漢堡藝術博物館畫廊首次舉辦《國際業余攝影展》。
○「連環會」舉辦首屆攝影作品展,以後每年一次,直至1909年。
○德國一位藝術史家A?利希瓦克發起了該國的畫意攝影運動,組織了德國「第一屆國際業余攝影展覽」展出六千幅作品。
1894 ○倫敦攝影學會更名為「皇家攝影學會」。
○俄國建立「俄國攝影協會」。
○巴黎攝影俱樂部成立,並舉辦第一屆「法國沙龍」展覽。宣稱該展覽是「標準的攝影藝術的園地」。
1895 ○《攝影年鑒》首次出現於英國和德國(有材料說是1897年)。
○首次使用水下閃光燈拍攝游魚。
1896 ○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發現X射線,並成功地拍攝出首幅X光 照片——他夫人一隻帶戒子的手。
○美國首家「攝影沙龍」成立。
○美國國家藝術館以300美元購入50幅攝影作品館藏,開館藏攝影作品之先鋒(一說於1940年美國現代藝術館建立攝影部和攝影展廳成為收藏攝影作品第一家)。
○美國「攝影愛好者協會」與「紐約攝影俱樂部」合並組成「攝影俱樂部」,並出版《攝影簡訊》。
1898 ○美國G·格蘭瑟姆組建了世界首家圖片社,向報介出售新聞照片。
1900 ○英國倫敦舉辦「美國畫意攝影新學派」作品展。
1902 ○在A·斯蒂格里茨倡導下,在美國成立了決心與奉文藝復興畫風為圭臬的「高藝術」攝影分道揚鑣的攝影組織——「攝影分離小組」(又有譯作「攝影決裂者」)組織。該派於1905年成立「291展廳」,1910年出版《攝影作品》,至1917年截止,給繪畫主義帶來新的生機,畫意攝影中心從英國移至美國。
○美國耶魯大學畢業生P·湯普森從事新聞攝影教育,美國大學始有新聞攝影課。
1903 ○在英國倫敦成立國際畫意派攝影家學會。
○斯蒂格里茨的《攝影作品》季刊問世。
1904 ○英國《每日鏡報》刊出新聞照片,成為世界上首家刊用新聞照片的報紙。
○9月30日,日本《朝日新聞》刊出照片,為日本報刊刊登照片之始。
1905 ○「291」畫廊在紐約成立。
1907 ○第一本攝影科學典範性著作出版,它是C·E·K·米斯和S·E·謝潑德合著的《攝影製作的理論探索》。
○11月,紐約「攝影決裂者展廳」舉辦E·J·斯泰肯、A·斯蒂格里茨、F·尤金三人彩色攝影作品聯展,這是攝影歷史上第一個彩色作品展(有說為1904年)。
○法國工程師E·伯蘭發明照片傳真儀器,首次公開傳真路線為巴黎—里昂—波爾多—巴黎,傳真電路為1067哩。
1909 ○英國「連環會」解散,其中部分成員另組建成立「倫敦攝影家沙龍」英國繪畫主義攝影從此衰落。
○法國攝影家烏里賽從飛機上拍攝大地。開創了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攝影。
○L·W·海因完成了兩組反映美國童工非人生活的照片促使美國會制定了童工法,第一次顯示了紀實攝影干預生活的巨大威力。
1910 ○攝影家W·瓦內克成功地搶拍了《威廉市長被槍擊》這張新聞照片,使他成為第一位拍攝突發性事件的新聞記者。
○由A·斯蒂格里茨籌辦的《國際藝術攝影展》在紐約州水牛城奧爾布賴特展覽館舉辦,可視作歐美畫意派攝影的總結性和回顧性的一次展出(有說是1908年,紐約布法羅)。
○德國最早紀實攝影家H?齊勒拍出《柏林》,是第一個關心社會的攝影家。
1911 ○義大利攝影家A·G·布拉加格利亞開始長時間曝光拍動體的實驗,並於1913年匯集成冊,出版《未來派動態照片》的畫冊。
1912 ○A·L·科伯恩拍攝一套題為《從紐約之巔看紐約》的組照,為後來出現的抽象攝影流派之始。
1914 ○在一次世界大戰中,第一批空中偵察照片出世。
1915 ○P·斯特蘭德拍攝了一批象《牆影》、《碗和梨》這樣的作品,從而成為純粹派攝影這一流派的開山人。
1916 ○成立「美國畫意攝影家學會」。

現代攝影(1918—1959)

1917 ○英國攝影家A·L·科伯恩用「萬花筒」拍攝出一批被他稱為「旋渦式照片」的作品,成為攝影創作中抽象派之發端(該作品創作時間亦有作1916年)。
○A·L·科伯恩的《波爾多畫報》問世。
○美國「攝影決裂者」解體,《攝影作品》停刊。
○美國建立美國新聞普利策獎。
1918 ○夏德創作最初的抽象主義攝影作品《夏德畫報》。
○蘇攝影先驅M·納佩爾鮑姆在斯摩爾尼會議廳給列寧拍攝了第一張標准肖像。
○蘇聯成立在蘇俄教育人民委員會領導下的攝影、電影委員會,下設時事政治攝影局。另中央報刊有各自的攝影部。
1919 ○攝影史中達達主義攝影首展在美國揭幕。
○八月二十七日,列寧下令將舊俄時期的攝影和電影企業收歸國有,是日就成為蘇聯攝影的誕生日。
○魁登菲爾特創作出一種名為「光畫」的「絕對攝影」。
○美國第一張假新聞照片出現於紐約《傍晚畫報》,為該報製作。
1920 ○「賴依畫報」抽象作品問世。
○P·斯特蘭德最先提出新即物主義攝影的創作理念。
1921 ○曼·瑞創造的「瑞式照片」問世。
○巴黎舉辦第一屆國際「達達主義」展覽。
1922 ○A·斯蒂格里茨首幅以雲為題材的攝影作品問世。至1930年,他將經8年之努力拍攝雲的照片匯成總題為《十幅雲的連續攝影》(又稱《天空之歌》),並提出「等效」的攝影新概念,為五十年代「主觀主義攝影」奠定了美學基礎。
○L·W·納吉創作第一幅「物影照片」。後在「柏林狂飈館展出」。
1923 ○俄國彼得格勒成立「藝術攝影與技術攝影家協會」。
1924 ○新即物主義(新現實主義)攝影問世(誕生時間也有作1922年)。
○9月,俄國「藝術攝影與技術攝影家協會」和「技術協會第5部」聯合舉辦該國歷史上最大一次影展,分「新聞攝影與社會新聞」、「科學技術攝影」、「藝術攝影」及其他四個部分,共展出照片3000幅。
○美國新聞普利策獎中增設最佳新聞照片獎。
1925 ○至1928年,蘇聯在莫斯科先後舉辦了以攝影作品為主的「動態攝影」。
○M·納吉出版了《繪畫?攝影?電影》一書,對現代視覺藝術作出前瞻性的論述。
○首屆「超現實主義攝影展」在法國巴黎舉辦(有說1924)。
○閃光燈泡問世,取代1864年問世的鎂光條,1887年問世的鎂光燈。
1926 ○蘇聯成立「蘇聯記者協會」。
○10月,德國出版《工人攝影》後被希特勒查封。
○蘇聯出版《蘇聯攝影》雜志。
○C·馬丁和W·赫朗格成功在佛羅里達的德萊托圖加斯水下50英尺,拍攝熱帶魚美麗的條紋,成為歷史上第一幅水下彩色照片。
1827 ○美聯社成立攝影服務處(AP)。
○德國成立工人攝影家聯盟。
1928 ○攝影家S·洛倫特拍攝了一組具有完整的情節性的「攝影故事」,是現代攝影小說這一攝影樣式第一人(也有材說L·W·海因是該體裁攝影的第一人)。
○德國攝影家E·沙樂門用小型相機偷拍謀殺案宣判現場成功,將偷拍引入新聞攝影。
○新即物主義倡導者德國攝影家A·R—帕邱,將從1922年開始探索或創作的新即物主義作品匯集起來,題為《美麗的世界》出版,是該流派的第一本作品集。布洛斯費爾德《藝術的原形》(出版時間亦有作1929)、葛倫顯《新攝影視覺》(1942)均是該流派的力作。
○莫斯科舉辦十月革命後首次大展——「1917-1927年蘇聯攝影」。
○德國攝影家R·巴奇出版《美麗的世界》畫冊,提倡如實攝影,對「新客 觀運動」起了促進作用。
○法國第一家現代攝影畫報《觀察》問世。
1929 ○曼·瑞第一個使用中余曝光這一技法攝製作品——《裸女》。
○韋斯頓兄弟在德國斯圖加特的「電影與攝影國際影展」中首次展出新即物主義攝影作品。
○「德國攝影服務社」在柏林成立,是該國新聞攝影記者的活動中心。
○新即物主義攝影家K·布勞斯菲爾德的影集《自然的藝術形態》出版發行。
1931 ○H·C布列松開始在世界各國「抓拍」,「堪的」派由此誕生。
○美國埃傑頓發明頻閃電子閃光燈(發明時間有作1928年)。
1932 ○攝影史中反畫意攝影的團體——「f/64攝影小組」在美國成立,該組織是一群新即物主義者的集合體。
1935 ○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達達與超現實主義幻想藝術展》。
○1月1日美聯社用一條連接25個城市47家報紙的電話線,成功地將《墜毀在美國紐約州阿迪朗達克山中的飛機》新聞照片傳給他們,從此進入照片傳真時代。
○美國攝影年鑒創刊。
1936 ○提倡紀實攝影的「攝影同盟會」在美國成立。
1937 ○美國二月一日出版的《生活》雜志刊登攝影小說《巴賽爾女子大學》。作者為A·艾森斯塔特,由24幅照片組成。從而成為攝影史中最早刊登攝影小說的刊物。
○今年問世的新聞照片《飛艇興登堡號墜毀》,是攝影史上第一幅用彩色反轉片在現場搶拍的新聞照片。
○第一張用柯達彩色幻燈片製作的雜志封面是4月號的「美國」。
○第一次全蘇攝影藝術展覽在莫斯科國家造型藝術博物館舉行。展出各類題材攝影作品1500張。
1939 ○法國發行紀念攝影術誕生100周年紀念郵票。
1940 ○N·亞當斯在舊金山加利福尼亞美術學院建立了美國第一個攝影系。
1941 ○美國成立「美國雜志攝影家學會」。
○美國女攝影家M·B·懷特於本年6月(有材料說是8月1日)進入克里姆林宮拍攝了斯大林肖像,從而成為第一個拍攝斯大林肖像的外國記者。
○據史載,世界上傳播最廣的西方領導人的照片是本年Y·卡休拍攝的《邱吉爾》。
1942 ○普利策新聞獎增設第一個新聞攝影獎,榮獲此獎的是布魯克斯於去年拍攝的《罷工糾察線上的斗爭》。1968年增設第二個新聞攝影獎(專題特寫)。
1944 ○A·亞當斯於今年拍攝了一幅題為《月出》的照片。後來成為攝影家親自製作、簽名後銷售最多的照片。共計750幅,最高價格是71000美元。(按:作者作品總銷售額多達32000幅,為攝影家中之最)。
1947 ○世界第一家向各國報刊供應圖片的組織名為「瑪格南」(有譯作「瑪農攝影合作社」)。今年在法國巴黎成立。它是一個紀實加抓拍的攝影家組織。發啟人R·卡帕、H·C—布列松、G·羅傑和D·西摩等四位攝影家。
○英國D·加伯發表了全息攝影的理論,為全息攝影奠定了基礎。
〇A·西斯金德他首次舉辦自已抽象主義攝影個展。
1948 ○蘇聯舉辦「偉大衛國戰爭攝影藝術展覽會。」
1949 ○德國先鋒派攝影家的組織「攝影形式」群體正式成立,它堅持「新視覺」觀點,後發展為「主觀主義」攝影流派。
1950 ○今年世界上第一個國際性攝影組織——「國際攝影藝術聯合會(FIAP)」在瑞士成立。
○日本成立「日本攝影家協會」,會長是木村伊兵衛。
1951 ○美國「攝影聯合會」解散。
○美國著名攝影家M·B·懷特,今年當選為國家第一號女性人物。
○德國抽象攝影家O·斯坦納特完成從客觀式向主觀式蛻變,於七月在薩爾布呂肯舉辦了二戰後第一個德國現代攝影展,展名「主觀攝影」。後一個現代派攝影流派以此命名,風行瑞典和日本。
○首屆「主觀主義攝影」展覽會揭幕,至1958年先後舉辦了三次。
○全蘇藝術展覽會特設彩色攝影展室、展出45位攝影家165幅作品,攝影作品首次以平等地位在蘇聯造型藝術展覽會上亮相。
1952 ○世界級攝影家H·C-布列松在美國出版第一本影集《決定性瞬間》。
1955 ○由E·斯坦肯主辦具有國際意義的影展《人類大家庭》揭幕。
1956 ○日本「主觀主義攝影聯盟」成立。
1957 ○菏蘭的「世界新聞攝影荷蘭基金會」(WPPH)於是年舉辦了首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和展覽。我國簡稱之為「荷賽」(WPP)。由於他評選的嚴格,被世界新聞攝影界所推崇,視作權威性的評選(有說時間是1956年)。
1958 ○美國《大眾攝影》首次組織「世界偉大攝影家」國際性選舉。
1959 ○蘇聯用人造衛星於今年十月七日拍攝出世界第一幅月球背面的照片。
○蘇聯攝影家協會正式成立。

當代攝影(1960—2000)

1960 ○E·利思成功地拍攝了第一幅兩束光干涉的照片,成為現代全息攝影的首幅照片。全息攝影理論則早在1947年由D·加博爾提出。
○布列松的《決定性瞬間》影展在紐約揭幕。
○紐約近代美術館舉辦「抽象感覺」影展。
1962 ○英國《星期日太晤士報》彩色照片副刊於今年創刊。
1963 〇美國成立攝影教育學會。
1964 ○美國首次出版《攝影網路全書》,計20卷。
1965 ○瑞典攝影家L·尼爾森在今年成功拍攝了人類生命最初各

J. 列夫朗道最重要的科學成果有哪些

列夫?朗道是一位「科學怪傑」。

有一次,愛因斯坦演講,當主持者請聽眾對演講者提問時,一個年輕人從座位上站起來說道:「愛因斯坦教授告訴我們的東西並不是那麼愚蠢,但是第二個方程不能從第一個方程嚴格推出。它需要一個未經證明的假設,而且它也不是按照應有的方式為不變的……」在大家都驚訝地回過頭來注視這位似乎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時,愛因斯坦對著黑板思索之後,卻說到:「後面的那位年輕人說得完全正確,諸位可以把我今天講的完全忘掉。」這位敢於提出愛因斯坦錯誤的年輕人就是蘇聯物理學家朗道。

從幼年起,朗道就表現出與眾不同的夫才。13歲已學完了中學課程。當時他很想到大學去學習數學,但父母認為他年齡太小,特別是父親希望他選一個更為「實用」些的專業,結果朗道被送進了一所經濟專科學校。由於缺乏興趣,在那裡呆了一年後,朗道終於在1922年轉入巴庫大學,同時在數理系和化學系學習,這時他才14歲,但他最終沒有修完化學專業。1924年,在巴庫大學畢業後,朗道來到了聖彼得堡,此時正值列寧去逝,聖彼得堡被易名為列寧格勒,而朗道就進入了同時易名的列寧格勒大學。在20年代,列寧格勒大學可以說是前蘇聯科學研究中心,特別是物理學研究的中心,當時前蘇聯一些很有名望的物理學家如約飛、福克、弗倫開耳等人都在此授課,並講授當時正在發展中的量子理論。在這里,朗道開始接觸到了物理學的前沿領域,並投身於研究中。

1908年出生的朗道,比量子力學的奠基者們,例如海森堡、狄拉克、約爾丹等人小了七、八歲,比德布羅意、薛定諤等人小得更多。當他在列寧格勒大學畢業時,新量子力學的數學表述和物理詮釋都已經基本上形成了。因此他曾經感嘆許多最重要的基本原理問題已被別人搶先解決,大有「餘生也晚」之憾。然而,量子力學的具體應用當時還方興未艾。天賦非凡的朗道在理論物理學的許多領域中都作出了重大貢獻。

旱在大學期間,1927年他就發表了第一篇學術論文,處理了雙原子分子的光譜問題。同一年,他在用波動力學來處理韌致輻射的論文中,首次使用了後來被稱為密度矩陣的概念,在後來的量子力學和量子統計物理學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19歲生日的前兩天,朗道從列寧格勒大學畢業,成為前蘇聯科學院列寧格勒技術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

經過數次申請,1929年10月,朗道被批准出國。在不到兩年的時間中,朗道先後在德國、瑞士、荷蘭、英國、比利時和丹麥進修訪問。他曾回憶說,在這段時間里,除了費米之外,他見到了幾乎所有的量子物理學家。在與這些著名科學家的交往中,朗道充分地展示了他的才能和個性。

在丹麥的哥本哈根,朗道深受「哥本哈根精神」的感染,並成為玻爾研究班上的活躍分子。後來玻爾在談到朗道時說:「他一來就給了我們深刻的印象。他對物理課題的洞察力,以及對人類生活的強烈見解,使許多次討論會的水平上升了。」雖然朗道一生中接觸過不計其數的物理學家,而他在玻爾那裡只呆了四個月左右的時間,但他卻對玻爾十分敬仰,終生只承認自己是玻爾的學生。

在歐洲的進修訪問期間,朗道在金屬理論方面做了重要的工作。在1930年發表的《金屬的抗磁性》這篇論文中,朗道應用量子力學來處理金屬中的簡並理想電子氣,提出理想電子氣具有抗磁性的磁化率。這一性質現在被稱為朗道抗磁性。據說在瑞士蘇黎世的一次討論會上,當朗道作完了有關抗磁性的報告後,他的好友佩爾斯評論說:「朋友們,讓我們面對現實吧,現在咱們只能靠朗道吃剩的麵包皮維持生活了。」與此同時,朗道還和佩爾斯研究了將量子理論應用於電磁場的可能性,提出了在量子理論中電磁場量的可觀測性問題。他們二人曾經專程趕到哥本哈根,就此問題和玻爾進行了馬拉松式的激烈討論,結果導致玻爾和羅森菲耳德撰寫了關於這個問題的著名論文。

1931年春天,朗道准備啟程回國,雖然有人曾暗示他不要回去,但朗道自有主見,臨行前,他對羅森菲耳德說:「我必須為我的國家工作。這是一次長久的離別。也許是永久的離別,除非你來訪問我們。」後來,只在1933年和1934年,朗道再度短期訪問過哥本哈根。回國後,最初朗道仍在列寧格勒物理研究所工作。朗道在內心深處是贊成革命的,並按自己的理解而相信馬克思主義。但他反對中世紀式的思想專制和愚昧殘忍,於是與當權者有了矛盾。另外由於他在學術問題上與研究所的領導約飛有分歧,雖然朗道是正確的,但卻冒犯了這位權威。在一次朗道作了學術報告後,約飛宣稱朗道所講的內容不得要領,而朗道則毫不客氣地當眾回敬道:「理論物理學是一門復雜的科學,不是任何人都能理解的」。由於這樣一些原因,朗道最後不得不離開了列寧格勒。

從1932年起,朗道在哈爾科夫的烏克蘭科學院物理——技術研究所工作,並擔任了理論物理部的主任。1934年,在沒有經過論文答辯的情況下,朗道獲得了博士學位,1935年任哈爾科夫大學的教授,在哈爾科夫時,朗道開始計劃寫一部理論物理學的巨著。這部主要由朗道來構思,由郎道和他的學生里弗席茲合作完成的多卷本《理論物理學教程》從1938年開始陸續出版。這部幾乎包羅萬象的物理學名著,有近十種文字的譯本,並於1962年獲得列寧獎。在哈爾科夫,朗道還創立了著名的理論物理學須知,後來也被稱為「朗道位壘」,這個考試綱目除了數學內容之外,幾乎囊括了理論物理學所有的重要分支。在朗道逝世前,僅有43人沖過了這個「位壘」,其中許多人後來成為博士、教授和蘇聯科學院的院士。在朗道周圍,也開始形成了一個獨具特色的「朗道學派」。成為「朗道的學生」,則是蘇聯青年物理學家們既嚮往而又很有些望而生畏的目標。

在哈爾科夫期間,朗道的科學研究工作繼續深入。他發展了普遍的二級相變理論,不但說明了許多當時認為很奇特的現象,而且為此後各種新型相變的研究開辟了道路。他就鐵磁磁疇結構、鐵磁共振理論和反鐵磁態理論發表了一系列的重要文章。此外,他還對原子碰撞理論、原子核物理學、天體物理學、量子電動力學、氣體分子運動論、化學反應理論和有關庫侖相互作用下的運動方程等方面作了研究。

1937年,又是在一次與理工學院的院長發生口角後,朗道斷然離開了哈爾科夫,隨後到了卡皮查所領導的莫斯科物理問題研究所工作。他在哈爾科夫的一些最有才能的學生同事,也隨他而去。1938年冬,在當時的「清洗」中,朗道突然以「德國間諜」的罪名被捕,並被判處十年徒刑,送到莫斯科最嚴厲的監獄。由於卡皮查等人的竭力營救,一年後,已經奄奄一息的朗道終於獲釋。

朗道從1937年開始的對於低溫物理學中液氦超流動性問題的研究,使他在1962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朗道提出了與理論不同的二流體模型,尤其是對液氦這種量子液體能譜的分析,顯示了他深刻的物理洞察力。他提出了「旋子」的概念,根據這一理論,可以很好的解釋液氦Ⅱ的超流動性,並進而預言了超流氦中「第二聲」(一種溫度波)的存在。這一預見於1944年得到了實驗驗證。

朗道在物質凝聚態的研究方面進行過許多繼往開來的基本工作,甚至有人說,從固體物理學到凝聚態物理學的過渡,可以認為是從朗道的工作開始的。他本人對超流性的工作特別滿意,當有人間他「您一生中最得意的工作是什麼」時,他回答:「當然是超流性理論,因為至今還沒有人能夠真正懂得它。」

在莫斯科,朗道還研究了電子簇射的級聯理論和超導體的混合態等問題。這時基本粒子物理學和核相互作用理論開始在他的工作中佔了更大的比重。他發展了關於燃燒和爆炸的理論(1944—1945),探索了質子——質子散射和高速粒子在媒質中的電離損失等問題。1946年,他提出了等離子體的振動理論。

在1947—1953年間,朗道考慮了電動力學中的各種問題,研究了氦Ⅱ的粘滯性理論,發展了關於超導性的新的維象理論和粒子在高速碰撞中的多重起源理論。前者在低溫物理學中起了推動作用,後者對宇宙射線物理學相當重要。

1954年,朗道研究了與量子場論的原理有關的一些問題,論證了量子電動力學和量子場論中所用的微擾方法在有些事例中並不是自洽的。從1956年到1958年,朗道創立了所謂費米液體的普遍理論,力圖概括氦Ⅲ和金屬中的電子。1957年,當宇稱守恆定律已經顯得不能普遍適用時,朗道提出了現代物理學中一條新的重要定律來代替它,即CP守恆定律。1959年,朗道又在基本粒子理論的結構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他在一篇論文中提出了一種方法,來確定粒子的所謂相互作用振幅的基本性質。

綜上所述,朗道的學術工作領域是相當廣闊的,而且成果豐碩。1958年,為了慶賀朗道的50壽辰,蘇聯原子能研究所曾經送給他一件很有意思的禮物。那是一塊大理石平板,板上刻了朗道生平工作中的十項最重要的科學成果,人們借用了宗教上的名詞,把這些成果稱為「朗道十誡」。這十項成果是:

1.量子力學中的密度矩陣和統計物理學(1927);

2.自由電子抗磁性的理論(1930);

3.二級相變的研究(1936—1937);

4.鐵磁性的磁疇理論和反鐵磁性的理論解釋(1935);

5.超導體的混合態理論(1934);

6.原子核的幾率理論(1937);

7,氦Ⅱ超流性的量子理論(1940—1941);

8.基本粒子的電荷約束理論(1954);

9.費米液體的量子理論(1956);

10.弱相互作用的CP不變性(1957)。

很顯然,一個人的一生能夠在科學上作出如此之多的重要貢獻,是足以令他人所敬仰的。然而,朗道的貢獻並不僅限於此。例如,除了純學術性工作以外,朗道還為蘇聯陸軍的工程委員會研究過遠離爆炸源處的沖激波之類的問題。人們相信,在蘇聯的核武器發展方面,朗道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唐代著名文學家和思想家韓愈在《進學解》中說:「貪多務得、細大不捐。」捐;舍棄。意思是做學問要盡量多地獲取知識,並做到不論大小都兼收並蓄。這樣才能靈活運用知識,有所創新,在學問上取得成就。這句話用來說明朗道在科學研究所採取的謀略是合適的。

的確,朗道就像有人曾評價的是「典型的浪漫派科學家」。對多種科學領域都有網路全書式的知識,特別對邊緣科學表現出強烈的興趣,使他觀察事物敏銳,分析問題深刻、全面,富於創見。朗道認為,費米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全能物理學家」,在費米逝世以後,他感嘆地說:「現在我就是最後一位全能物理學家了……」。應該承認,他的這種看法並非自誇自贊,而是有著不容懷疑的真實根據的。

朗道對自己和學生們要求很高。他要求自己的論文每篇都有基本的重要性,從來不理會那些無關宏旨的煩瑣題目。他鄙視那些為了世俗的名利而「作學問」的庸人,把那種人叫做「科學的吞食者」,即「靠科學吃飯的人」。他也看不起那種華而不實的學術「論文」,說那隻是「廢話」和「空氣中的振動」。他重視思想交流(包括國際交流),把那些夜郎自大、固步自封的人物叫做「病態物理學家」。他熱愛自己的工作,真正做到了鍥而不舍。甚至在監獄中,當生命和榮譽都受到無比嚴重的威脅時,他還經常沉浸在學術思維中而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在學術討論中,他常常一針見血地指出別人的錯誤和缺點。他的思想的敏銳性和嚴密性甚至對某些人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在這方面,人們常常把他和泡利相提並論,而且在態度的不留情面和語言的尖銳坦率方面,朗道甚至比泡利有過之而無不及。

朗道傑出的科學貢獻得到了社會的廣泛承認。1962年,他由於對液氦理論的研究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朗道當時由於身體原因,不能前往國外領獎。結果諾貝爾獎基金會打破了慣例,在歷史上第一次不是在瑞典首都由國王授獎,而是由瑞典大使在莫斯科授予了朗道這一物理學研究的最高榮譽。

朗道臨終的一句話是:「我這輩子沒有白活,總是事事成功。」

閱讀全文

與佩爾斯基金會學校英國高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