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證券公司理財和銀行理財的區別
1、出發點不同
銀行推出理財產品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吸納存款,固然它名義上是為投資者提供高於存款的投資渠道,但如果我們換個角度來看,這只是變相的高息攬存。
券商的集合理財,其實質是「客戶資產管理業務」,是券商接受投資者委託,將投資者的資金投資於股票債券等金融產品的一種理財服務。從這個角度來看,券商的集合理財更像是一種理財產品。它能夠根據市場的變化隨時作出變更,在券商保證一定收益的情況下,最後收益的變動幅度相對較大。
2、成本與收益上不同
銀行理財產品則不收取任何手續費,只是極少數產品會在提前贖回時收取一定的手續費。在成本方面,與銀行理財產品相比,券商集合理財是沒有任何優勢可言,只是他們的管理費用和託管費用會低於開放式基金而已。
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基本是固定的,而券商集合理財的宣傳口號是低收費、低風險、高收益。券商集合理財集合在產品說明書中就有明確說明收益率超過多少,超出部分收益將會與券商進行分成。
3、流動性上不同
人民幣理財產品經過大半年的市場磨合後,流動性大大加強,一些銀行在產品設計中使客戶享有提前贖回權,部分銀行也推出了質押和轉讓業務,方便投資者應對急需用錢的情況。券商集合理財的流動性相對較弱,在封閉期內產品不能被贖回,只有到開放期客戶才可自由申購贖回。
4、風險程度上不同
銀行操作人民幣理財產品時,主要從投資目標的選擇上控制風險,債券、央行票據的國家級信用是其安全基礎。而集合理財的風險較銀行說還是高一些,畢竟會有部分資產參與二級市場,而且跟整改團隊的管理風格及模式和也有很大關系,面臨較大的系統性風險和操作性風險。
(1)券商資管理財能買嗎擴展閱讀
到銀行、證券公司理財需開立相應理財賬戶。一般而言,通過銀行開通的理財賬戶可以辦理儲蓄類產品和銀行理財產品以及基金類產品,大型銀行還可通過銀行系統購買。由於銀行網點分布較廣,通過銀行渠道開立的投資理財賬戶可到銀行櫃台辦理。
證券公司開立的理財賬戶可用於股票(包括A股、B股、H股等)、債券(包括國債、企業債、公司債等)、期貨(包括金融期貨如股指期貨、外匯期貨等,商品期貨如黃金期貨、農產品期貨等)等一系列的投資理財工具的投資。證券賬戶的開立可到各證券公司營業部辦理,需要在交易日內辦理。
投資公司的手續比較方便,一般只需要提供自己的身份證和銀行卡復印件。投資公司也會為客戶定製專屬理財計劃。
理財層次
第一層是有效的、合理的處理和運用錢財,讓自己的錢財花費發揮最大的效果,以達到最大限度的滿足日常生活需要的目的。
第二層是用余錢投資,使之產生最佳的財務收益,也就是錢生錢的層次。
第三層是從財務的角度進行人生規劃,利用現有的經濟財務條件,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人力資源價值,為以後發展做准備。
② 銀行理財資金可以投資於券商集合資管計劃嗎
答非所問,提問者應該想了解的是銀行理財產品和券商資管之間的合作,而不是個人投資者的理解資金的使用。
③ 券商資管產品屬於私募基金么
資產管理業務是指證券公司作為資產管理人,根據資產管理合同約定的方式、條件、要求及限制,對客戶資產進行經營運作,為客戶提供證券及其它金融產品的投資管理服務的行為。而私募是私下或直接向特定群體募集的資金炒股。所以2個不是一個概念,券商的資管一般普通投資者都是可以購買的,只不過是金額略有不同,5W,20W,100W的比較常見。
④ 券商理財與銀行理財區別
首先什麼叫理財產品,就是正規金融機構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產品。
首先證券公司理財和銀行理財都是合規金融機構根據監管要求發行的理財產品,主要的區別:
銀行理財由銀行資管理財部門(未來由銀行理財子公司)進行「投資管理」的產品;證券公司理財由證券資管子公司發行的「資產管理計劃」。
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主要有保本固定收益、保本浮動收益、非保本浮動收益等多種類型。未來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產品可以投資上市股票,且不能承諾保本保息。證券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一般是不保本也不保收益的。
其實產品的「風險」如何,主要看產品所投資資產的風險,如果投資的是低風險國債、金融債、貨幣市場工具等,那麼產品風險都比較低,收益也相差不大。
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就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由銀行發行的存款產品和有券商發行的理財產品,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⑤ 券商資管計劃大概是個什麼樣的業務
資管業務指資產管理業務
資產管理業務是指證券公司作為資產管理人,根據資產管理合同約定的方式、條件、要求及限制,對客戶資產進行經營運作,為客戶提供證券及其它金融產品的投資管理服務的行為。
具體分為:
定向資產管理(證券公司與單一客戶簽訂定向資產管理合同)
集合資產管理(證券公司集合客戶的資產進行管理)
專項資產管理業務(證券公司為客戶辦理特定目的的專項資產管理業務)
而券商的集合理財產品又具體分為:
大集合:規模大,一般在5-10億,由基金經理負責運作。認購起點是5-10萬
小集合:規模小,一般幾千萬就可運作,但認購起點一般在100萬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大集合已經被證監會叫停了,今年3月21日證監會下發《關於加強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監管的通知》,指出投資者超過200人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被定性為公募基金,適用公募基金的管理規定。
因此2013年6月1日以後,證券公司不再發起設立新的投資者超過200人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同時,符合條件的券商將可申請取得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資格開展業務。
簡單的說,券商的大集合已經被公募取代了,現在的集合理財產品分為小集合和公募
⑥ 資管新規後還能買理財嗎
銀行理財與其他資管產品相比,銀行理財產品對收益穩定性的追求遠高於對超額回報的追求,且以持有到期為主要獲取收益方式。從配置資產看,銀行理財主要以債券、非標、貨幣市場為配置對象,且以持有到期為主要獲取收益方式,這與基金、券商資管注重價差收益有極大不同。這意味著,即使明確打破剛兌,銀行非保本理財依然是一種低風險的產品。
⑦ 證券公司的集合資管理財靠譜嗎
我覺得年輕人的話,控制好開支,遠離消費主義陷阱(特別是輕奢)就是最好的理財
⑧ 銀行理財和券商理財有什麼區別
一、出發點不同
銀行推出理財產品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吸納存款,固然它名義上是為投資者提供高於存款的投資渠道,但如果我們換個角度來看,這只是變相的攬存。所以,目前央行已經規定銀行不得作出保底的承諾,其實就是讓銀行不能過分誤導投資者。
券商的集合理財,其實質是「客戶資產管理業務」,是券商接受投資者委託,將投資者的資金投資於股票債券等金融產品的一種理財服務。從這個角度來看,券商的集合理財更像是一種理財產品。它能夠根據市場的變化隨時作出變更,在券商保證一定收益的情況下,最後收益的變動幅度相對較大。券商集合理財除了可以配置貨幣市場基金、剩餘年限小於2年的國債、金融債、企業債、央行票據等固定收益類品種之外。還可以配置各類基金產品,在二級市場上買賣股票等獲取收益。
二、流動性上不同
人民幣理財產品經過大半年的市場磨合後,流動性大大加強,一些銀行在產品設計中使客戶享有提前贖回權,部分銀行也推出了質押和轉讓業務,方便投資者應對急需用錢的情況。券商集合理財的流動性相對較弱,在封閉期內產品不能被贖回,只有到開放期客戶才可自由申購贖回。
三、成本與收益上不同
銀行理財產品則不收取任何手續費,只是極少數產品會在提前贖回時收取一定的手續費。
在成本方面,與銀行理財產品相比,券商集合理財是沒有任何優勢可言,只是他們的管理費用和託管費用會低於開放式基金而已。
在收益上,銀行理財產品與券商集合理財同樣是無法相比。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基本是固定的,而券商集合理財的宣傳口號是低收費、低風險、高收益。
很多券商集合理財集合在產品說明書中就有明確說明收益率超過多少,超出部分收益將會與券商進行分成。這在一定程度是影響了投資者的利潤,畢竟超出部分要給券商分一杯羹,但當該計劃的運作收益好時,管理人將得到較高的報酬,這一條具有激勵機制,與其承擔的風險相對,也算合理。
四、風險程度上不同
銀行操作人民幣理財產品時,主要從投資目標的選擇上控制風險,債券、央行票據的國家級信用是其安全基礎。
而集合理財的風險較銀行理財來說還是高一些,畢竟會有部分資產參與二級市場,而且跟整改團隊的管理風格及模式和也有很大關系,面臨較大的系統性風險和操作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