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用風險有多種方法。傳統的方法是貸款審查的標准化和貸款對象多樣化上。近年來,較新的管理信用風險的方法是出售有信用風險的資產。銀行可以將貸款直接出售或將其證券化。銀行還可以把有信用風險的資產組成一個資產池,將其全部或部分出售給其它投資者。當然,使用各種方法的目的都是轉移信用風險而使自己本身所承受的風險降低。不過,這類方法並不完全滿足信用風險的管理需要。
貸款審查標准化和貸款對象分散化
貸款審查的標准化和貸款對象分散化是管理信用風險的傳統方法。貸款審查標准化就是依據一定的程序和指標考察借款人或債券的信用狀況以避免可能發生的信用風險。例如:如果一家銀行決定是否給一家公司貸款,首先銀行要詳細了解這家公司的財務狀況。然後,應當考慮借款公司的各種因素,如盈利情況,邊際利潤、負債狀況和所要求的貸款數量等。若這些情況都符合貸款條件,則應考慮欲借款公司的行業情況,分析競爭對手、行業發展前景、生產周期等各個方面。然後,銀行就依據貸款的數量,與公司協商償還方式等貸款合同條款。盡管共同基金與債券投資並不能確定投資期限,他們也是通過類似的信用風險分析來管理投資的信用風險。
另一方面,銀行可以通過貸款的分散化來降低信用風險。貸款分散化的基本原理是信用風險的相互抵消。例如:如果某一個停車場開的兩個小賣部向銀行申請貸款,銀行了解到其中一家在賣冰淇淋,另一家則賣雨具。在晴天賣冰淇淋的生意好,賣雨具的生意不好。而在雨天則情況相反。因為兩家小賣部的收入的負相關性,其總收入波動性就會較小。銀行也可利用這樣的原理來構造自己的貸款組合和投資組合。在不同行業間貸款可以減少一定的信用風險。
貸款審查標准化和投資分散化是管理信用風險的初級的也是必須的步驟。而利用這兩個步驟控制信用風險的能力往往會因為投資分散化機會較少而受到限制。例如,因為商業銀行規模較小,發放貸款的地區和行業往往是有限的。貸款發放地區的集中使銀行貸款收益與當地經濟狀況密切相關。同樣,貸款發放行業的集中也使銀行貸款收益與行業情況緊密相關。而且,在貸款發放地區和行業集中的情況下,往往對貸款審查標准化所依賴的標准有所影響,不能從更為廣泛的角度考慮貸款收益的前景。因此,利用上述傳統方法控制信用風險的效果是有限的。
資產證券化和貸款出售
近年來,管理信用風險的新方法是資產證券化和貸款出售。資產證券化是將有信用風險的債券或貸款的金融資產組成一個資產池並將其出售給其它金融機構或投資者。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因為通過投資多個貸款或債券的組合可以使信用風險降低,所以這種資產組合而產生的證券是有吸引力的。同時,購買這樣的證券也可以幫助調整投資者的投資組合,減少風險。因為上述原因,資產證券化發展迅速。在美國市場,1984年資產證券化交易量基本為0,而到1994年達到750億美元。
貸款出售則是銀行通過貸款出售市場將其貸款轉售給其它銀行或投資機構。通常,銀行在給企業並購提供短期貸款後,往往會將其貸款出售給其它投資者。極少數時候,銀行可以對某一單一並購提供大量貸款,這種情況下信用風險分析就顯得十分重要。在美國市場,貸款出售交易量由1991年的 2000億美元迅速增加到1994年的6650億美元。
資產證券化和貸款出售均為信用風險管理的有效工具。不過,資產證券化只適合那些有穩定現金流或有類似特徵的貸款項目,例如,房地產和汽車貸款。所以,最新的信用風險管理工具是依靠信用衍生工具。
2. 銀行理財有哪些風險
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包括利率風險、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匯率風險與政策風險等多個方面。作為主流產品,固定收益類產品的主要風險在於信用風險與利率風險;投向交易性資產的產品包含市場風險;外幣產品對人民幣投資者而言存在匯率風險。不同產品的各類風險不同,不同銀行對各類風險的把控也各擅勝場,投資者宜在購買理財產品前對風險多加了解。
信用風險逐漸顯現由於固定收益率銀行理財產品基本上隱含了銀行對預期收益的保證,因此,銀行的信用風險最為關鍵。
「在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市場的信用風險逐漸提升,部分資金鏈緊張的企業、中小企業、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等都面臨較大的資金問題。近期陸續出現信託產品兌付事件,特別是銀信合作項目,給市場敲響了警鍾,也暴露出銀行在風控方面存在的不足之處。此外,銀行的經營壓力加碼、凈息差縮窄、不良貸款和不良率雙升、投資收益率下滑等,都將影響銀行的風險承受能力。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銀行理財產品的競爭日趨激烈,部分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可能出現"道德風險",將部分理財資金投向風險較高的信託產品,加大資產池的信用風險。」
中信證券(600030)
分析師黃曉萍表示。
從理財產品規模與存款規模的比例來看,中小銀行理財產品佔比較高。
浦發銀行(600000)、平安銀行(000001)和民生銀行(600016)
理財產品占存款之比接近20%,
南京銀行(601009)
佔比超過30%。黃曉萍指出,這些銀行的理財杠桿偏大,信用風險相對較高。
中行和華夏銀行(600015)
理財產品占存款之比最低。
浦發銀行保本產品的比重最高,達76.4%;建行和平安銀行該佔比接近50%。
利率變動影響有限對於固定收益率的銀行理財產品來說,如果理財期間市場利率上升,理財產品相對市場的收益將下滑,這是理財產品面臨的利率風險。根據中信證券統計,2012年,15家主要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的規模加權平均期限為116天,中位數僅為90天。期限較短的產品的利率風險不高。
黃曉萍認為,市場利率有望在未來一定時期內保持穩定,因此,利率變動對銀行理財產品的影響有限。
市場風險集中於結構性產品從類固定收益產品和結構性產品規模比重來看,
北京銀行(601169)
結構性產品比重最高,達62.1%,主要是「心喜」系列SHIBOR掛鉤產品。
工行結構性產品比重居次,為15%,多為黃金掛鉤產品。
光大銀行(601818)
結構性產品比例也超過10%,集中在「陽光理財A+計劃」。黃曉萍因此認為,這些銀行的非固定收益產品的市場風險相對較高。
從近年來產品到期收益率來看,投資風險主要集中在結構性產品。2012年,
股票掛鉤類產品發行量較少,低收益產品多為匯率或商品掛鉤產品。
外幣產品匯兌損失嚴重在人民幣升值的情況下,對人民幣持有者來說,匯率波動可能導致外幣產品的匯兌損失。2012年,主要外幣兌人民幣全面貶值,其中,
歐元貶值7.8%,
美元貶值3.7%,曾經風光的澳元也只能勉強與人民幣持平。
光大銀行理財產品的匯率風險敞口較高,外幣產品佔比約為10%;其次是交行,外幣產品約佔6%。2012年,外幣產品平均年化損失最大的
匯兌損失7%;北京銀行表現最好,全年平均匯兌損益為正。
3. 光大銀行理財產品風險提示中的管理風險(操作風險)是指什麼
光大銀行理財產品風險提示中的管理風險(操作風險)是指在產品運作過程中,可能因投資管理各方對經濟形勢和金融市場走勢等判斷有誤、獲取的信息不全、或對於投資工具使用不當等影響資金收益水平和本金安全。由於受託人經驗、技能、管理等因素的限制,可能會影響其在管理新股產品的過程中對信息的佔有和經濟形勢的判斷,導致受託管理資產管理方面的風險。
溫馨提示: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與存款存在明顯區別,具有一定的風險。各產品涉及的主要風險包括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管理風險、政策風險、信息傳遞風險等,購買時請仔細閱讀本說明書「風險提示」部分。在慎重考慮後自行決定購買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資產管理需求匹配的理財產品。
4. 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指引的第四章
個人理財業務產品風險管理
第五十二條 商業銀行開展個人理財業務涉及代理銷售其他金融機構的投資產品時,應對產品提供者的信用狀況、經營管理能力、市場投資能力和風險處置能力等進行評估,並明確界定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劃分相關風險的承擔責任和轉移方式。
第五十三條 商業銀行應要求提供代銷產品的金融機構提供詳細的產品介紹、相關的市場分析報告和風險收益測算報告。
第五十四條 商業銀行提供的理財產品組合中如包括代理銷售產品,應對所代理的產品進行充分的分析,對相關產品的風險收益預測數據進行必要的驗證。商業銀行應根據產品提供者提供的有關材料和對產品的分析情況,按照審慎原則重新編寫有關產品介紹材料和宣傳材料。
第五十五條 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部門銷售商業銀行原有產品時,應當要求產品開發部門提供產品介紹材料和宣傳材料。
個人理財業務部門認為有必要對以上材料進行重新編寫時,應注意所編寫的相關材料應與原有產品介紹和宣傳材料保持一致。
第五十六條 商業銀行根據理財業務發展需要研發的新投資產品的介紹和宣傳材料,應當按照內部管理有關規定經相關部門審核批准。
第五十七條 商業銀行在編寫有關產品介紹和宣傳材料時,應進行充分的風險揭示,提供必要的舉例說明,並根據有關管理規定將需要報告的材料及時向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報告。
第五十八條 商業銀行研發新的投資產品,應當制定產品開發審批程序與規范,在進行任何新的投資產品開發之前,都應當就產品開發的背景、可行性、擬銷售的潛在目標客戶群等進行分析,並報董事會或高級管理層批准。
第五十九條 新產品的開發應當編制產品開發報告,並經各相關部門審核簽字。產品開發報告應詳細說明新產品的定義、性質與特徵,目標客戶及銷售方式,主要風險及其測算和控制方法,風險限額,風險控制部門對相關風險的管理權力與責任,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方法,後續服務,應急計劃等。
第六十條 商業銀行應當建立新產品風險的跟蹤評估制度,在新產品推出後,對新產品的風險狀況進行定期評估。
5. 中外資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管理方法怎麼對比
銀行的理財產品么?如果一定要銀行的話,個人客戶風險管理只能靠銀行的信譽和知名度以及實力了。只要區別保本與否,收益浮動還是固定就行了,別的風控措施都是銀行內部在產品審核的時候做的,個人客戶看不到。如果是機構,那麼資金量大的話還可以有機會了解銀行內部的風控把控。
6. 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有哪些
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如下說明:(僅供參考)
(1) 市場風險:投資者所購買的理財產品面臨的市場風險也大。
(2) 信用風險:理財產品的投資如果與某個企業或機構的信用相關,如果企業發生違約、破產等情況,理財產品投資會遭受損失。
(3) 流動性風險:在理財產品存續期間,投資者在急用資金時可能面臨無法提前贖回理財資金的風險或面臨按照不利的市場價格變現所致的虧損風險。
(4) 通貨膨脹風險:由於理財產品收益是以貨幣的形式來支付的,在通貨膨脹時期,貨幣的購買力下降,理財產品到期後的實際收益下降,這將給理財產品投資者帶來虧損的可能,損失的大小與投資期內通貨膨脹的程度有關。
(5) 政策風險:受金融監管政策以及理財市場相關法規政策影響,理財產品的投資等可能不能正常進行,就會導致理財產品收益降低甚至理財產品本金損失。
(6) 操作管理風險:銀行是理財產品的受託人,其管理理財產品資金的水平,直接影響理財產品投資的理財收益的實現。
(7) 信息傳遞風險:商業銀行將根據理財產品說明書的約定,向投資者發布理財產品的信息公告。
(8) 不可抗力風險:自然災害、戰爭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出現,將嚴重影響金融市場的正常運行,可能影響理財產品的受理、投資、償還等的正常進行。
因此,要知道,銀行現在也可以宣布破產。所以,購買中國銀行個人理財產品也有風險。同時還要注意的是,因為大部分人一味地信任中國銀行客戶經理推薦的理財產品,在不了解中國銀行個人理財產品的情況下就購買,也容易加大個人理財的風險。因為客戶經理推薦的中國銀行個人理財產品,不一定就是中國銀行個人理財產品。
7. 個人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和風險管理,是個人投資者始終關注的問題。
「五色土借貸」一種安全的房地產抵押理財方式。屬於固定收益理財產品。「五色土」是指可以實現的不動產五類物權,代表一種安全性好、收益性高、流動性強的金融資產。五類物權即:所有權、用益權、抵押權、佔有權、質押權。
五色土借貸,自2003年問世以來,已經持續九年,歷經考驗。具體說來,投資人取得房地產的抵押債權,抵押比例30%--50%(例如:100萬投資,房地產價值至少在200萬以上),從而獲取穩定的利息收入。產權人若不能履行到期債務,投資人對該房地產有優先受償的權利。通過五色土風險評級來防控風險。「AAA級五色土」已經成為最頂級的房地產投資理財產品,年收益率12%--15%,按季度收利息,期限一年。安全好,收益高,變現快。
公司簡介:2003年1月,青島五色土抵押貸款顧問有限公司成立;2004年1月,上海五色土抵押貸款顧問有限公司成立;2004年12月,「五色土」成為國家商標局認可的金融服務商標;
2011年11月,第九屆上海金融博覽會,「五色土」被評為最佳抵押借貸服務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