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確保投資理財資金安全
這個首先就要選擇優質的平台了,如果平台不健康的話,怎麼都不能保證資金安全。其次,不要被高息誘惑,高收益高風險是一起的,一般超過18%就要小心了。最後,如果沒什麼經驗的話,最好不要放太多的錢在理財平台上面,因為你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安全,可以選擇一些門檻低的平台,像佰富行,小小的試一點。
普通老百姓的投資意識越來越強。近一段時間股市低迷不振、樓市深陷調控,老百姓投資、理財、抗通脹的需求越來越旺盛。而最近幾年銀行的理財產品到期總是能獲得事先承諾的收益,讓很多普通百姓誤認為銀行理財產品很安全、收益很穩定。銀行的理財產品也逐漸成為炙手可熱的投資品種。
銷售理財產品須明示風險
然而銀行的理財產品並不像人們想像中的萬無一失。銀監會於2011年8月28日正式發布《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辦法》進一步要求了商業銀行對於理財產品的銷售必須明示風險。
對於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揭示,這次出台的《辦法》主要做了以下新的規定:在風險的揭示方面,《辦法》要求銀行開展理財產品銷售應遵循風險匹配原則,要製作理財產品的專業風險揭示書,特別強調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揭示其中的很多內容。比如理財產品的類型、期限、風險評級結果、適合購買的客戶等信息。而且還要求配以示例說明最不利投資情形下的投資結果;此外,還有專門的客戶權益須知單頁等內容的規定,目的就是要投資者明確知道自己投資的產品的具體情況,特別是風險有多大;另外,還提出了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評級的相關規定,被業內認為是這個《辦法》的最大亮點。
C. 如何確保資金安全
做投資,資金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網上報道很多地下炒金、黑平台讓投資者血本無歸,其實只要我們注意以下三點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財產損失:
1,首先,該交易所是否採用第三方銀行資金託管
股票、期貨採用第三方資金託管已有多年,資金安全,存取自由,在國內是非常安全的投資保障。如果沒有採用第三方資金託管,而是要你將資金匯到他們所謂公司賬戶(基本上是財務總監等個人賬戶),這時你就要注意了。
2,模擬、實盤開戶需提交身份證
這里和大家簡單說明一下開戶為什麼要提供身份證,交易所採用第三方資金託管,為確保投資者資金安全,合法權益受到保障,規定交易賬戶和銀行卡號必須是同一個人才能辦理資金託管,交易所從保護投資者角度考慮,投資是有風險的,要求投資者一定要模擬操作,了解並認知風險後才可開立實盤,滿足
3個交易日以上20筆平倉記錄,模擬要和實盤賬戶綁定起來,所以開立模擬賬戶也要投資者提供身份證或掃描件。
4,不要讓其他人動你的賬戶
一些小平台會在投資者實盤開立後在沒有得到投資者同意的前提下擅自登錄投資者賬戶進行買賣操作。
D. 如何加強資金安全管理
摘要:作為管理者,既要從會計制度上保證貨幣資金的安全,又要在實際操作中把握好幾個關鍵環節。這既是現階段生存、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財務管理部門或人員的責任與義務。
關鍵詞:貨幣資金;會計制度;安全管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9-0-01
對於資金的定義有很多,其共性就是資金是流通中價值的一種貨幣表現。本文所指的資金主要是指貨幣資金。貨幣資金主要包括現金和銀行存款,是企業生存的基礎,是企業最重要的一項資產。隨著市場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企業收支規模越來越大,面對如此巨額的資金,在合理使用的基礎上,加強資金安全管理,堵塞漏洞,消除隱患,不僅是企業管理的一條重要生命線,也是促進企業發展的根本保證。
一、資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資金安全意識不強
有些企業的管理人員對財務管理了解得很少,沒有認識到資金管理的重要性。資金安全的風險意識淡薄就容易導致管理行為上的疏忽、內部管理上的鬆懈,給資金的安全帶來風險和隱患。在工作中,主要表現在不按制度規定及時對賬、不按規定設置和保管支付系統密碼等。
(二)內控制度不嚴密,執行不到位
一方面,盡管各企業都制定了相
E. 淺談企業如何做好資金安全管理
(一)進一步增強資金安全責任意識
1.強化法律意識,依法理財。
2.強化責任意識,履職盡責。
3.強化憂患意識,防患未然。
4.強化整體意識,全面協防。
(二)構建完善的資金安全管理制度
1.建立貨幣資金的預算管理機制。
2.建立健全貨幣資金的內部控制制度。
3.建立健全防範機制和懲罰機制。
4.加強保密制度。
(三)加強貨幣資金安全管理的其他要點
1.嚴格把好貨幣資金收支關。
2.備用金實行限額管理。
3.要加強網上銀行及系統軟體安全管理。
4.重視財務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崗位職責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
F.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的第八章
銷售內控制度
第五十七條 商業銀行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應當充分了解理財產品銷售可能存在的合規風險、操作風險、法律風險、聲譽風險等,密切關注理財產品銷售過程中各項風險管控措施的執行情況,確保理財產品銷售的各項管理制度和風險控制措施體現充分了解客戶和符合客戶利益的原則。
第五十八條 商業銀行應當明確規定理財產品銷售的管理部門,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銷售業務的性質和自身特點建立科學、透明的理財產品銷售管理體系和決策程序,高效、嚴謹的業務運營系統,健全、有效的內部監督系統,以及應急處理機制。
第五十九條 商業銀行應當建立包括理財產品風險評級、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評估、銷售活動風險評估等在內的科學嚴密的風險管理體系和內部控制制度,對內外部風險進行識別、評估和管理,規范銷售行為,確保將合適的產品銷售給合適的客戶。
第六十條 商業銀行應當建立健全符合本行情況的理財產品銷售授權控制體系,加強對分支機構的管理,有效控制分支機構的銷售風險。授權管理應當至少包括:
(一)明確規定分支機構的業務許可權;
(二)制定統一的標准化銷售服務規程,提高分支機構的銷售服務質量;
(三)統一信息技術系統和平台,確保客戶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客戶資金安全;
(四)建立清晰的報告路線,保持信息渠道暢通;
(五)加強對分支機構的監督管理,採取定期核對、現場核查、風險評估等方式有效控制分支機構的風險。
第六十一條 商業銀行應當建立理財產品銷售業務賬戶管理制度,確保各類賬戶的開立和使用符合法律法規和相關監管規定,保障理財產品銷售資金的安全和賬戶的有序管理。
第六十二條 商業銀行應當制定理財產品銷售業務基本規程,對開戶、銷戶、資料變更等賬戶類業務,認購、申購、贖回、轉換等交易類業務做出規定。
第六十三條 商業銀行應當建立全面、透明、快捷和有效的客戶投訴處理體系,具體應當包括:
(一)有專門的部門受理和處理客戶投訴;
(二)建立客戶投訴處理機制,至少應當包括投訴處理流程、調查程序、解決方案、客戶反饋程序、內部反饋程序等;
(三)為客戶提供合理的投訴途徑,確保客戶了解投訴的途徑、方法及程序,採用本行統一標准,公平和公正地處理投訴;
(四)向社會公布受理客戶投訴的方式,包括電話、郵件、信函以及現場投訴等並公布投訴處理規則;
(五)准確記錄投訴內容,所有投訴應當保留記錄並存檔,投訴電話應當錄音;
(六)評估客戶投訴風險,採取適當措施,及時妥善處理客戶投訴;
(七)定期根據客戶投訴總結相關問題,形成分析報告,及時發現業務風險,完善內控制度。
第六十四條 商業銀行應當依法建立客戶信息管理制度和保密制度,防範客戶信息被不當使用。
第六十五條 商業銀行應當建立文檔保存制度,妥善保存理財產品銷售環節涉及的所有文件、記錄、錄音等相關資料。
第六十六條 商業銀行應當具備與管控理財產品銷售風險相適應的技術支持系統和後台保障能力,盡快建立完整的銷售信息管理系統,設置必要的信息管理崗位,確保銷售管理系統安全運行。
第六十七條 商業銀行應當建立和完善理財產品銷售質量控制制度,制定實施內部監督和獨立審核措施,配備必要的人員,對本行理財產品銷售人員的操守資質、服務合規性和服務質量等進行內部調查和監督。內部調查應當採用多樣化的方式進行。對理財產品銷售質量進行調查時,內部調查監督人員還應當親自或委託適當的人員,以客戶身份進行調查。
內部調查監督人員應當在審查銷售服務記錄、合同和其他材料等基礎上,重點檢查是否存在不當銷售的情況。
G. 如何強化資金安全管理
2.會計出納公章分離,防止公款被挪用。
3.控制應收賬款,及時提取壞賬准備。
4.定期盤點。
一、為確保貨幣資金的安全,特對現金使用范圍規定如下:
1、支付給職員的工資、津帖、獎金和各種勞保福利費;
2、支付給個人勞務報酬;
3、按國家規定對個人支付的各種社會保險和社會救濟費用,如退職、退休金等;
4、支付經出差人員必須攜帶的差旅費;
5、支付轉帳結算起點以下的零星開支;
二、庫存現金的管理辦法
庫存現金的存量一般不得超過3天的日常零星開支,凡超過庫存現金限額的現金,必須及時送存銀行,不足時從銀行提取。這是企業保證貨幣資金安全的有效措施。
三、貨幣資金的管理辦法如下:
1、嚴格遵守《現金管理條例》和《銀行結算制度》。
2、實行錢、帳分管的原則。現金、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應由專職的出納人員負責保管,出納人員不得兼做會計記錄工作和核對工作。
3、貨幣資金的收支要有合理、合法的憑據。發生貨幣資金的收入的支出,應立即入帳,不得拖延。設置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帳,由出納人員進行序時登記,並做到日清月結。收入的現金應及時存入銀行。嚴禁用「白條」抵充庫存現金。每日終了,應計算全天的現金收入合計數、現金支出合計數和現金結余數,並將結余數與實際庫存數進行核對,做到帳款相符。
4、不準挪用現金;不準私人借用公款;不準單位之間套換現金;不準造假用途套取現金;不準私人借用公款;不準將單位收入的現金以個人名義存儲;不準用銀行帳戶代其他單位存入或支取現金;不準保留帳外現金;不準以任何票證代替人民幣。
5、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現金盤點制度。每日要由出納人員進行盤點,編制現金日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