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津農學院有創業基金會么
沒有吧,還要等我去成立呢!
2. 建設現代化農業產業園為什麼甲方是保定軍校基金會
我國農業發展還是家庭聯產為主,農業種植分散,首先是種植戶的分散,各家有地各家年年都要種,每年都要消耗很多人力物力,但是產出確很少,種植品類分散不利於銷售。農業產業園就是起到一個規模化的作用,通過農產品的初步產業化分選銷售,用訂單帶動農業發展,帶動規模經濟和機械化,降低投入提高產出,同時可以集中解決當地產品的銷路問題,更有利於產品的銷售渠道拓展和銷售半徑延長從社員網的信息可以看出,目前全國農業產業園的搭建功能基本會包含分選、冷鏈倉儲、大數據、初加工、大宗交易中心、物流、產品展示等。
不管你在哪家銀行購買,風險和收益取決於你所購買的基金,而不是銀行。
4.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的組織
中國農民體育協會 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農業展覽協會 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 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 中國農業經濟學會 中國農業經濟法研究會 中國農村合作經濟管理學會 中國合作經濟學會 中國綠色食品協會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學會 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 中國農業會計學會 中國農業國際交流協會 中國農業科技國際交流協會 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 中國沼氣學會 中國農業技術經濟研究會 中國農業生物技術學會 中國原子能農學會 中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協會 中國農業科技管理研究會 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 中國農用塑料應用技術學會 中國種子協會 中國種子貿易協會 中國插花花藝協會 中國柑桔學會 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 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 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 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協會中國杜仲綜合開發協會 中國農機鑒定檢測協會 中國畜牧業協會 中國飼料工業協會 中國馬業協會 中國鴕鳥養殖開發協會 中國畜產品加工研究會 中國養蜂學會 國動物保健品協會 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 中國農民企業家聯誼會 中國鄉鎮企業協會 中國奶業協 中國甜菊協會 中國農墾經貿流通協會 中國農墾經濟研究會 中國漁船漁機行業協會 中國漁船船東互保協會 中國海藻工業協會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 中國漁業協會 中國農葯發展與應用協會中國獸醫協會
5. 中國有過農業基金會嗎
有一個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
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民政部注冊登記,於1995年12月20日成立。基金會得到國家科委、中國人民銀行、民政部、農業部等部委的大力支持;得到國內外企業界及知名人士的積極響應。基金會歸口農業部管理,接受中國人民銀行和民政部監督。
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的宗旨是:通過廣泛吸收國內外和社會各方面的資金,用以支持中國農業科教事業,補充國家主渠道對農業科技的投入,以加快實施"科教興農"戰略。
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的任務是:發展農業科教事業,推動農業科技進步,提高農業勞動者素質,促進中國農業發展和農村經濟繁榮。基金會資助農業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試驗示範、成果推廣和農業科教前沿重大課題的研究;資助有突出貢獻和有發展潛力的中青年農業科技人才;資助優秀農業科技著作的出版;獎勵在中國農業科教事業中做出重要貢獻的個人。
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將根據政府制訂的農村經濟發展規劃,定期公布資助方向。資助項目的遴選實行"公開申請,專家評審,民主公正,擇優資助"原則。基金會建立嚴格的籌資、管理和使用制度,公正、合理、規范、科學、有效地使用農業科教基金,向捐贈者公開收支帳目,接受監督。
6. 陝西省農業發展基金會不承認李亮是他們的人,李亮欠債不還,說是農基會沒給他錢,應該起訴誰
誰欠你錢起訴誰!如何欠債人打著單位的旗號借款或拉投資的,要把他單位列為第二被告起訴。
7. 洪水過後,農業和建材類的股票基金會漲嗎
個人愚見洪水過後,農業和建材類股票基金,會出現上漲的情況。社會的方方面面如同自行車鏈條,一環扣著一環,一個環節出現了錯誤,其他的環節也不可能安然無事。這一點騎自行車的朋友深有體會,鏈條中的一環壞掉以後,自行車也就只能推著前行。
洪水的到來,損壞了大量的房屋和農作物,洪水過後受損的農作物,會出現絕收情況。受損的房屋,也會面臨重建和修繕的問題。這樣一個情況下,對應的農業和建材行業,就會迎來一次發展機遇,相應股票、基金出現上漲也不是沒可能。
洪水之後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也給很多行業帶來了發展機遇,這也許就是人們常說的,禍兮福之所倚吧!
8. 洛克菲勒基金會的農業改良
飢饉問題一向是一切慈善和公益事業首要關注的問題。洛克菲勒基金會認為要根治飢饉關鍵在於改良農業,使糧食大幅度增產。繼醫葯衛生之後,農業改良也一直是洛氏基金會長期的重點。在基金會成立之前,「教育總會」曾在美國南方黑人較多的貧困農村進行過玉米品種改良和農業體制改良相結合的工作,取得很好效果。基金會成立後,這項工作主要在第三世界開展,其做法是資助有關國家的農業改良技術研究並創建將新成果推廣的機制和方法。基金會特別注意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盡量利用當地的人力資源和已有的經驗,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幾十年來這個領域相對投資較小而成績較為顯著。
據說這一項目最早的啟發來自1941年會長福斯迪克與當時的美國副總統華萊士的一次談話。華萊士從墨西哥訪問回來後告訴福斯迪克,如果墨西哥的玉米和大豆單位面積產量能提高10%,當地人民的生活就可以大大改善。之後,洛克菲勒基金會的董事會討論了華萊士的提法,決定派出三名專家到墨西哥考察——一名植物病理學家、一名遺傳和玉米專家、一名土壤學家,分別來自明尼蘇達、哈佛和康乃爾大學。他們在墨西哥旅行了5000英里,經過廣泛考察,提出一項被認為具有經典意義的報告。報告不但提出了科學技術方案,而且特別強調,不能單純給予資助,必須積極參與規劃和對援助的使用,包括現場指導,結合當地具體條件建立有效機制。1942年,墨西哥農業部正式邀請洛克菲勒基金會進行改良農業的合作。1943年,雙方簽訂意向書:墨西哥政府提供土地、勞力、部分實驗房屋和培訓費用,基金會負擔大部分運作的費用並在墨西哥城建立一個工作班子,由美國植物病理學家哈拉爾領導,其餘成員皆由墨政府委派。這是一項長期的合作,最高峰時有18名美國專家和100名墨西哥人同時工作。到60年代中期,20年中在這一班子中實習過的墨西哥人達700人,其中有100多人被選拔到美國學習並獲碩士學位。60年代以後即由培養 出來的墨西哥專家領導。哈拉爾博士帶領的班子堅持實地考察、示範和因地制宜的工作方法,也採用行之有效的土辦法。經過多年的研究、實驗和推廣,在玉米和小麥的土壤和品種改良方面成績斐然。墨西哥原來50%的小麥依靠進口,玉米也不能完全自給。在此項實驗的18年中,墨西哥人口增長了60%,小麥和玉米卻達到了自給,基本不需要進口。根據聯合國1963年公布的數字,墨西哥在過去10年中農業總的年增產量平均達7%,這是與洛克菲勒基金會的大規模長期援助分不開的。這一經驗的另一可貴之處是培養了能夠適應發展中國家各種艱苦條件的專家。
基金會與墨西哥合作的成果之一是建立了推廣的機制,例如在 墨西哥培養的專家到哥倫比亞開展工作,在哥倫比亞培養的人才又到智利從事同樣的項目,形成一種鏈條。在資金方面,基金會給予必要的資助,但是更重要的是促使當地政府重視這項工作,使當地政府越嘗到好處,越願意多投入,同時改革其農業管理機制。繼拉美國家之後,或同時,這種合作又推向中東、南亞和非洲。當然由於國情不同,成功的程度也不同。其中比較著名的成功例子是印度的「綠色革命」。基金會在印度的工作始自1956年,先派出12名專家。1958年,資助新德里的印度農業研究院成立研究生院,並派出顧問和訪問教授。從一開始,此項工作即是基金會與印度中央和各省政府、各地新成立的農業大學以及印度農業研究委員會的合作項目,基本上沿用墨西哥的政府劃撥土地的模式。在印度全國各地不但建立農業學校而且建立了無數實驗田。60年代在大面積推廣哥倫比亞的良種玉米方面取得大幅度增產的成績。1970年原來曾為基金會派往墨西哥的農業科學家諾曼·博洛格(Norman Borlaug)因在印度進行水稻雜交成功而獲諾貝爾獎。當時有人提出應把這項獎給洛克菲勒基金會的集體。
洛克菲勒基金會另一項重要的成績是1959年與福特基金會協議合作在菲律賓建立世界稻米研究所,包括生產、分配和成果利用。菲律賓政府撥給土地,福特為建築出資700萬美元,洛克菲勒提供技術指導、行政管理和運作費用,每年約50萬美元。這一研究所規模巨大、設備齊全,還有200英畝水灌試驗田,於1962年正式開業。董事會有6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分別來自泰國、日本、印度、菲律賓、美國和中國台灣。主持實驗的是一名印度專家,多數工作人員來自東南亞盛產稻米的國家和地區。現已收集世界70餘國6000多種稻穀進行實驗,從中選出良種,加以處理冷藏,分門別類,標明特性,供世界各國交換。以後按此模式擴大到其他國家。現在全世界共有16個國際農業中心。
1963年在基金會成立50周年的時候,確定了新的五大優先問題:征服飢饉、控制世界人口、有選擇地加強發展中國家的某些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協助文化發展以及爭取全體美國公民機會平等。除最後一項外,對象都是發展中國家。90年代,它大力資助的項目有:臨床流行病研究、農林技術研究(肯亞)、熱帶作物病理研究(奈及利亞)、水稻品種改良(菲律賓)等等,僅1993年一年對此類項目的撥款就近500萬美元。
鑒於亞洲國家人口密集,地少人多,基金會更加強調基因研究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同時維持土地的可持續耕種。目標是在2005年通過生物技術提高稻米產量20%而不降低土地質量。此項集中在亞洲的國際稻米生物技術 研究項目,從1984年開始。起初集中在稻種基因的生物工程研究方面,資助康乃爾大學制定稻米基因譜系向全世界產稻國家傳播。這是一項長期計劃,在科研取得一定成果後,把重點放在人才培養、技術轉讓和在亞洲國家創造將來獨立繼續進行這項工作的能力。迄今已經與亞洲及其他地區350名科學家進行合作,從1984年至1998年,這一項目的獎學金在各國培養了183名專家,其中許多人在本國已成為這方面的領導骨幹,繼續領導研究和國際交流。到目前為止,研究的結果證明新品種的稻穀比原來預期的還可以多供給1億人口,20年內受惠人口還可以增加1.5億。最新的成就是發現有8種糧食作物與稻米有共同的染色體特徵,所以在稻米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績也可以用於這些糧食作物。在中國,農業科學方面的合作也是重點之一。
在非洲,自1988年起,基金會主要在肯亞、馬拉維、烏干達和辛巴威進行這一項目,但只是根據其特點,與亞洲的目標和做法都不相同,不過推廣新技術、培養人才的做法則相同。
9. 河北省綠色農業發展基金會中醫葯大健康委員會是啥東西是騙人的不
聽這名稱好像來頭不小,要問你交錢的可能是騙子
10. 新加坡農業通證基金會賬號能隨便給別人嗎
通訊錄基金賬號應該是不可以隨便給別人,因為這個應該是會有你的相關信息,這個應該是容易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