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扶貧基金會是一個什麼性質的組織他的成員都是義工嗎還是要有工資的
他的成員不是義工,分為志願者和工作人員兩種,其中志願者包含簽約志願者和活動志願者,一般活動志願者都是大學生,有40元每天的補助,而簽約志願者則是有工資的,但是非常非常的低,好像不到2000.而且沒有保險,什麼都沒有,就是完全的奉獻,但是正式員工相對好很多,給繳納保險和住房公積金,要是從簽約志願者變成正式工作人員叫做轉正,一般是必須滿一年的志願期,還要有其他的考核才可以轉正,轉正還是比較難的!
『貳』 中國扶貧基金會的介紹
中國扶貧基金會(英文名:China Foundation for Poverty Alleviation,縮寫:CFPA)中國扶貧基金會成立於1989年,是在民政部注冊、由國務院扶貧辦主管的全國性扶貧公益組織。 26年來,中國扶貧基金會經歷了由「粗放」到「專業」,由「泛扶貧」、「多項目」到「瞄準受援人」、「聚焦品牌項目」的管理變革,良好的內部治理、項目管理和社會績效得到了公眾的廣泛認同,社會影響力不斷提高。2007年、2013年在民政部組織的全國基金會等級評審中,均被評為最高等級5A級基金會。針對貧困的主要成因,中國扶貧基金會致力於改善衛生健康條件、促進教育公平、推動農村社區發展、開展災害人道救援四大業務領域,建立了完整、系統、科學的項目管理制度。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截至2014年底,累計籌措扶貧資金和物資130.89億元,受益貧困人口和災區民眾2078.33萬人次,已經成為中國扶貧公益領域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公益組織。
『叄』 中國扶貧基金會的四大領域
1.健康與衛生:貧困人群的保健水平、健康水平普遍較低。貧困地區的醫療服務不足,醫療保障水平偏低。在邊遠山區,許多兒童在膳食結構單一、營養不足的生活環境中成長,不但正常生長發育受到危害,學習成績也難以提高。貧困人群的健康保障問題,是社會各界乃至全球關注的焦點之一。
中國扶貧基金會於 2000 年、2008 年先後啟動了「母嬰平安 120 行動項目」、「愛加餐」等項目,通過救助貧困母嬰,關注兒童衛生健康及營養等措施,提高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降低孕產婦死亡率;提高貧困母嬰生命保障水平和健康水平;改善貧困山區兒童營養狀況和生長發育狀況,減少兒童的營養不良率和貧血率;提升貧困地區人口的健康水平。
2.教育與成長:我國老少邊遠地區因自然環境惡劣、地理位置偏僻等因素制約,經濟發展緩慢,許多鄉村小學宿舍年久失修,不僅存在隱患且不能滿足學生住宿需求,近年來的撤點並校計劃加劇了貧困地區學生住宿難的狀況;貧困地區的學生學慣用品缺乏;特困高中生和特困大學生日常生活費面臨困難。
為此,中國扶貧基金會啟動了築巢行動、愛心包裹、新長城助學等項目,致力於促進貧困地區農村學生的綜合發展,改善生活條件。通過為貧困地區鄉鎮完小援建學生宿舍、圖書室,發放愛心包裹、組織音體美教師培訓、志願者支教及資助特困高中生和特困大學生等形式,解決貧困地區學生住宿難問題,改善貧困地區農村小學音體美教學現狀和學習條件,幫助特困高中生和特困大學生完成學業,給貧困學生送去關愛。
3.社區與生計:老少邊貧的貧困弱勢人群,由於缺乏金融支持,或是生產規模小,或是交通不便等原因,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劣勢地位,改善生活質量的速度慢。為了讓貧困地區、貧困人群在市場經濟活動中有更多的發展受益機會,中國扶貧基金會努力改善貧困地區基礎生產生活條件,幫助貧困農戶轉變經營模式。
4.災害救援:我國是自然災害多發國家,因災致貧和因災返貧也是致貧成因之一。中國扶貧基金會於 2003 年開始實施緊急救援項目,減輕貧困災區同胞的疾苦與不安,提升災害響應的及時性和針對性;倡導和推動政府與非政府組織、非政府組織之間在災害救援領域的合作,搭建人道救援網路,開展減防災培訓,加強相關方的能力建設和網路建設。2014 年,我會緊急救援項目啟動全領域災害管理,包括減防災、備災、災害救援和災後重建等。
『肆』 中國扶貧基金會的人物故事
到高原上扶貧的年輕人
未到玉樹,先聞陳濟滄其名。
中國扶貧基金會負責媒體事務的小姑娘說:「你們到玉樹,一定要采訪一下陳濟滄。3年了,他一直待在玉樹扶貧。
陳濟滄,湖南常德人,中扶貧基金會員工。他在結婚14天後即奔赴玉樹參與災後重建,其長期奮戰在高原地區的義舉,一直被他的同事引為美談。提起陳濟滄,青海扶貧局一名官員贊不絕口:「我認識他。地震那年,我跟他在山上住好幾個月的板房,一起救災扶貧,那小夥子幹事實在。」一位藏民翹起了大拇指,用半生不熟的漢語說:「陳濟滄,夠意思。」
有口碑的公益人不少,但像陳濟滄這么吃得開的還真不多見。但是,如果你因此對他產生了很高的期待,見面的時候只怕會有些小失望。
「小人物」陳濟滄
8月末,南方正值盛夏,但在高原玉樹之上,已經有幾分秋涼的味道。這一天,面朝大山的玉樹農畜交易市場竣工,這是陳濟滄促成的公益項目之一,耗資不菲,建設過程幾經周折。據說陳濟滄會到場,我滿懷期待地在現場東張西望,忽而有人指著一抹快速移動的黃色身影說:「看,那就是。」
陳濟滄很忙,當時的他正跑來跑去地干著一個後勤組織人員的活。他身材瘦小,皮膚黝黑,穿著一件黃色運動外套,腰間別著一個喊話用的「小蜜蜂」,毫無「范兒」可言,普通得就像一個路人甲。
陳濟滄年近30,但看上去比實際年齡還要小幾歲。在被記者截停後,他的娃娃臉上露出了有點羞澀的笑容,自嘲地說了句:「我就是幹活的、打雜的。」但是,這自稱打雜的人不一會站上了講台,立馬用一種中氣十足、慷慨激昂的語調向一眾高官匯報市場概況。末了,他還不忘加一句要求:「市場面臨著發展問題,我們希望政府繼續支持,讓老百姓早受益、多收益。」
後來,在一次酒醉後,陳濟滄跟人倒苦水說,他操辦那場竣工儀式很不容易,提意見的地方官員很多,但真正幹活的卻沒幾個,他不得已身兼數職,既當爹又當媽,最後還被某官員數落了一通,說他辦事不周。陳濟滄氣憤地說道:「我在現場忙死忙活的時候,他在辦公室里喝茶!」
若論地位、財富,陳濟滄在高官、富人扎堆扶貧的玉樹里排不上號,但正是這個來自民間的不起眼的年輕人,震後3年常駐玉樹,為1.5億元善款籌劃公益項目,並在一場由行政和資本力量主導的公益造城運動中,深層次地思考民間的訴求。
陳濟滄時常到結古鎮及附近的幾個村落調研,他發現,雖然一個現代化的城鎮在快速成型,可牧民的生活並沒有改變,他們依舊在白天把牛趕到草原吃草,晚上沒事就去喝酒、打麻將,沒錢就去找朋友們借。政府給災民重建了基礎設施和房子,但這些東西都不能當飯吃,他們沒有生產資料、生計來源,最後還是會受窮。政府沒來得及關注藏民們的生計,民間可以有什麼作為呢?
按專家們的說法,應該引導藏民組建村民合作社,發展集體經濟。可是,藏人社區沒有合作經商的傳統,漢人聚居地流行的做法,在玉樹頗有點「水土不服」。這是一個讓駐點扶貧的公益人士普遍頭疼的問題:你認為好的做法,當地不接受,能怎麼辦?
走進藏人社區
幸好,陳濟滄是比較願意開動腦筋的。他在甘達村調查時發現,當問「你們需要什麼」時,女人總會讓他去問自己的男人,而男人總會讓他去問村裡的帶頭大哥。陳濟滄就把有威望的村莊精英聚了起來,想著先給大哥們灌輸先進理念,再鼓搗他們帶領村民一塊奔小康。但他很快發現:沒那麼容易。
巴桑扎西就是一位村莊精英,他在沒多少商業氣息的藏區依靠蟲草生意發家致富,在藏人之中並不多見,可不是一個容易被忽悠的人。面對陳濟滄的提議,他客氣地提出了反對意見:「之前聽說過合作社模式,村裡也嘗試過,但從沒分過紅,做的事情也不是我們自己希望做的。」
村莊大佬不會輕信一個外來的毛頭小伙。這時,陳濟滄充分發揚了湖南人「耐得煩」的傳統,三天兩頭往村裡跑,跟藏人們喝酒聊天,稱兄道弟。他還不忘反復告訴大佬們:農民合作社是民主選舉負責人,由村民自己當家做主,賺了錢就是村民自己的。幾次下來,藏人們覺得這漢人小伙的確「夠意思」,說的話也有點道理,便依其言成立了合作社,巴桑扎西當選首屆理事長。
有了合作社,陳濟滄趁熱打鐵,又把大佬們召集到一起,討論這村子有什麼優勢,合作社可以干點什麼。捕捉商機,這是商人巴桑扎西擅長的事,他提議:「災後重建,有很多地方都要修房子,要拉磚、拉水泥、拉沙子,搞個運輸隊吧!」
組建運輸隊,這不在扶貧基金會原本的計劃中,但陳濟滄覺得這想法契合玉樹造城發展的需要,也能保障藏民的生計。在他的協調下,中扶貧重新調整了公益項目,撥出了248萬元為當地添置了車輛,還投入48萬元作為項目的啟動資金。
自己的提議得到了大筆資金的支持,巴桑扎西的積極性也上來了,他放棄了自己的蟲草生意,開始全力為運輸隊拉生意。在他的努力下,甘達村的村民當年就拿到了分紅。目前,甘達村運輸隊發展得不錯,截至今年3月,已經賺了9萬多元。
發生在甘達村的故事,只是陳濟滄業績的其中一起,在玉樹周邊眾多的村莊里,他總是入鄉隨俗,並很快與當地藏民打成一片,在玉樹的3年裡,除了運輸隊,他還折騰了一個蔬菜大棚、一個奶牛基地、一個農貿市場。這幾個公益項目,地方政府、出資企業與當地藏民都比較滿意。
在藏民看來,陳濟滄像是一個聖徒,他從富饒的平原地區而來,卻願意到高原上與牧民同吃同住,他帶來了組織方式,帶來了資金,甚至從政府處爭取來對村民有利的政策,卻不圖回報。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異鄉人的苦與樂
酒是個好東西。要不是有酒,很難想像平日笑容羞澀、言語拘謹的陳濟滄會如此徹底地發泄出內心的苦悶與豪情。
那一晚,玉樹農畜交易市場竣工了,陳濟滄苦心經營的最後一個公益項目也告完成,他迎來了功成身退的時刻。陳濟滄的藏人老朋友們,在玉樹新城中設宴款待,席間觥籌交錯,懷舊情緒濃烈。陳濟滄來者不拒,酒到杯乾,這時的陳濟滄,言語不再拘謹,「說實話,我沒想到要在玉樹待這么久,但我就是想著,一定得干出個樣子來!」
「但是,我虧欠我的家人太多了。」說到這,陳濟滄頓了一頓,臉部劇烈抽搐,語音很快變成了哭腔,「那年,我媽初診得了癌症,我卻不在她身邊,只得搭飛機趕回去,我在路上不斷為她念經。」說著說著,陳濟滄痛哭出聲,他說,後來母親的病情出現了轉機,但他很快又要趕回玉樹工作,未能照顧患病老母,他常常心懷愧疚。
陳濟滄說,在玉樹的日子裡,望著雪山草原,他總會思考一個問題,在這偏遠的地方蹲了3年,究竟值不值。他又說,自己在玉樹過得很苦,但在某些時刻里,卻能觸碰到生命的真諦。玉樹很偏僻,離得最近的一個大城市是青海省會西寧,但是,途中重山隔阻,開車須10多小時才能跑一趟。「我開車跑了很多回,在盤山公路上,我看到了狼,看到了氂牛、羚羊、禿鷹,看到了草原上無盡的星海。」說這話時,陳濟滄語調放慢,眼望遠方,彷彿又回到了那個靜寂的星夜,「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厚度,我想明白了,生命不在其長度,而在其厚度,我在玉樹這幾年,是值的!」
陳濟滄這幾年的生活是苦逼的,也是精彩的,而讓人感嘆的是,他將繼續這種苦逼而精彩的旅程—從玉樹下來後,他又被基金會派往了蘆山。
「有企業高薪挖我,我不知道我還會堅持多久,也許有一天,我就不做公益了。」說這話時,酒宴已殘,人漸走散,「我也要顧及我的家人,我的生活,但是,我的心裡,永遠有公益。」
『伍』 中國扶貧基金會
C、建立個人愛心基金
編輯「95」發送到「10699999」,根據簡訊回復提示,輸入您想設立的手機個人基金名稱,即可建立屬於您的個人基金(次日凌晨生效),基金發起人可帶動身邊的親朋給自己的個人基金捐款
如:張三建立了「張三愛心基金」, 張三身邊的親人朋友,可編輯「1愛張三」、「2愛張三」、「5愛張三」,為張三愛心基金單次捐贈1、2、5元;或編輯「95愛張三」、「910愛張三」、「915愛張三」發送到10699999,為張三愛心基金每月捐贈5、10、15元。
詳細請登陸http://www.fupin.org.cn/news/zzy.asp?newsid=904071147458265
『陸』 中國扶貧基金會成立於哪一年
中國扶貧基金會(China Foundation for Poverty Alleviation,縮寫CFPA)成立於1989年3月,由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管,是對海內外捐贈基金進行管理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是獨立的社會團體法人。
『柒』 中國扶貧基金會是什麼性質的
中國扶貧基金會於1989年成立,是在民政部注冊的全國性公益慈善組織。前十年,作為「官辦」的公募基金會,從事扶貧工作。
今天的中國扶貧基金會早已擺脫了「官辦」體制的羈絆,圍繞提升專業品質的命題,在公益經營管理的各個細節層面不斷探索,在經營慈善的道路上日益專業化。
基金會以「播善減貧,成就他人,讓善更有力量」為使命,以「經營慈善、篤信管理、方法制勝、職業精神」為信念,將貧困和受災地區的弱勢群體,尤其是婦女、兒童和少數民族等、這些地區的公共設施和社區服務以及貧困人口和災民提供支持性服務的專業人士和社區基層組織列為服務對象,對他們進行直接援助。堅持「服務 改變 陽光 堅韌」的機構文化,堅持以最好的產品設計、最大限度地瞄準貧困弱勢人群、最大限度地提高單位資金的扶貧效益、盡可能地推動受益人參與和制度創新、打造具有廣泛影響力的資助型國際公益組織為目標,承諾透過在項目參與中學習,注重受益人自信、自尊、自強與自我發展能力的成長, 盡最大努力鏟除援助過程中的腐敗,剔除多餘動作與中間截流,直接將愛心傳遞給貧困人口,並且有項目工作的原始記錄和檔案供您查閱,歡迎公眾、媒體和研究者參與監督與研究。
至2014年底,累計籌措扶貧資金和物資共130.89億元,受益貧困人口和災區民眾計2078.33萬人次。
『捌』 中國扶貧基金會簡介
中國扶貧基金會 中國扶貧基金會
名稱: 中國扶貧基金會
住所: 北京市海淀區雙榆樹西里36號南樓四、五層
類型: 公募 非公募
公募基金會募捐地域: 全國 地方(具體地域)
宗旨:
扶持貧困社區和人口改善生產、生活和健康條件並提高其素質和能力,實
現脫貧致富和持續發展。
業務范圍:
接受資金、物資捐贈及技術援助;開展各種扶貧濟困活動,通過各種渠道募
集扶貧資金和物資;資助中國貧困社區進行必要的教育、衛生、環境和文化建設;
扶持貧困家庭和人口改善生產生活條件,促進其素質和能力提高;促進中國貧困
地區與經濟發達地區及海外的聯系、交流與培訓;為關心支持中國扶貧事業的組
織、企業和個人的扶貧濟困公益活動提供咨詢、代管和服務;按有關規定設立帳
戶,獨立核算,對基金的募集和使用進行管理。
原始基金數額:(大寫數字) 壹仟萬元整 (幣種) 人民幣
法定代表人:(姓名) 段應碧
『玖』 中國扶貧基金會成立於哪一年
中國扶貧基金會成立於1989年,是年均受益人口超過100多萬的全國性大型公益組織,也是我國扶貧公益領域最大的公益組織。2008年,被評為最高等級5A級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