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西部支教報名時間
西部陽光行動2010年寒假志願者項目招標公告書
官網地址是:www.weatsa.org
「中國三星——西部陽光行動」大學生西部鄉村志願服務項目2010年寒假志願者採取團隊招標形式開展。
本期招標活動不接受個人報名,鼓勵全國高校學生自由組隊,請認真參閱招標公告,提交申請材料。
此次活動周期為二十天(原則上不含路途時間),各團隊在2010年寒假放假後到春節前的時間段(2010年1月10日——2月11日)內可自由選擇服務時間,盡量避開春節期間活動,以免給當地帶來諸多不便。
項目簡介
——項目緣起——
1998年——2002年,一個年輕人以騎自行車、步行的方式,對東西部農村教育進行了系統的考察,行程9萬多里,經過22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拍攝照片萬余幅,寫出了幾十萬字的調研報告,真實地記錄了西部農村教育的面貌,並在北京高校中進行了較大規模的圖片展;
2003年年底,在楊東平老師的支持下,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農村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即「西部陽光行動」)成立;
2004年7月,「西部陽光行動」支教服務隊正式啟動,首都各大高校的135名志願者組成了十支小分隊,分赴西部的十個省、市、自治區進行志願服務。
2006年5月23日,由上海新聯康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出資200萬元成立了北京市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西部陽光行動」由原來的草根NGO發展成為專業服務於西部農村教育的非公募基金會,實現了歷史性的轉變。
2008年9月下旬,基金會的戰略轉型會議上,將「西部陽光行動」特指為鄉村志願服務項目,而不再作為一個NGO的簡稱。這種變化給「西部陽光行動」帶來新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六年以來,「西部陽光行動」共組織了2000多名志願者,持續不斷的赴甘肅、寧夏、陝西、四川、貴州等西部貧困山區進行志願服務。
現在,「西部陽光行動」已經基本形成了四個傳統的服務模塊:結合西部兒童全面發展的需要與大學生的特長的興趣支教、發現與反映實際問題的主題調研、結合當地資源組織的社區活動、積極參與村民的農業勞動。
——項目理念——
口號——「塑造自我,服務西部」
Ø 願把最純正的公益理念帶進高校
Ø 願把最樸素的NGO品格展示給當代大學生
Ø 願把公民社會的最清新氧氣展示給當代青年
2010年寒假項目支持方式
1. 培訓支持:基金會將為中標團隊提供系統的培訓資料;
2. 經費支持:往返交通費(從學校到支教點的火車硬座、汽車費)、活動經費200元、醫葯費100元、人身意外保險,鼓勵各團隊自行尋找其他支持。
3. 協作者支持:基金會將為中標團隊邀請一位「西部陽光行動」的老志願者作為該團隊的項目協作者,作為夥伴,參與團隊活動、給與經驗支持並提供工作建議,但原則上不參與團隊決策。
——報名方式——
2010年寒假我們將支持遴選出的十支隊伍,報名方式較往年有所改動,只接受以下兩種報名方式:
1, 各高校公益社團獨立組建支教團隊,向基金會提交規范的申請材料。
2, 由大學生自發組建支教團隊,向基金會提交規范的申請材料
備註:對於其他申請方式(比如個人單獨申請等),我們將不予受理,敬請諒解。
——項目學校的選擇方式——
1. 基金會鼓勵各支教團隊自行尋找西部貧困山區的學校作為支教項目點。
2. 擬申請團隊亦可瀏覽2009年暑期各支教團隊博客(09年暑期各支教團隊的博客匯總見公告書參考資源),以此做為項目點選擇參考;
—遴選流程——
1, 團隊的遴選在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下需經過項目組初評、項目組復評、基金會終評三個環節,最終遴選出十支赴西部農村開展志願服務的隊伍;
2, 基金會項目招標組在接收申請的五個工作日內進行項目初評,初評將評選出20支申請隊伍進入11月25——27日的復評,復評將邀請資深顧問和具有豐富經驗的老志願者擔任評委,採用現場答辯、電話面試及視頻聯絡等方式遴選。最終結果將於2009年11月30日在北京市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官方網站(www.westsa.org)公布。
團隊要求
——團隊基本要求——
1, 團隊全體成員認同「西部陽光行動」的項目理念,熱心公益,熱愛教育;
2, 每隊人數為8人,每支隊伍至少保證3名以上男生;
3, 團隊成員身體健康,無傳染性疾病,進入的復評的隊伍需向基金會提交團隊成員的體檢表;
4, 團隊成員須達到西部陽光活動志願者選拔標准中的志願者條件
5, 優先考慮如下團隊:
a) 團隊分工明確(一般要有領隊、副隊、支教負責人、調研負責人、活動負責人、出納、會計、安全員、後勤組、文字與視頻負責人等分工,出納和會計不得兼任);
b) 團隊組織有序(一般包含隊名、LOGO、隊歌、口號、理念、制度等,而且最好在SOHU上建立自己的博客,與「西部陽光行動」博客——http://volunteers04bwsf.blog.sohu.com/鏈接並記錄團隊的活動)
c) 項目點符合要求(項目點應著重考慮在西部如下省份——甘肅、寧夏、陝西、四川、貴州、雲南、重慶等貧困地區的村小或鄉鎮小學);
d) 本期招標重點支持甘肅、寧夏、陝西、四川、貴州、雲南、重慶等西部省區內高校組隊及屬以上省份生源的大學生組隊。
6, 團隊必須在11月22號前將本團隊所需提交申請材料的電子版提交至基金會指定郵箱([email protected])
——團隊工作說明——
1, 支教——支教的課程應重點突出趣味性與生活技能性,教授農村學校所缺乏的藝術活動課、素質拓展課、理想教育課等; 2010年寒假支教由於時間有限,而且原則上不允許支教隊員在當地過春節,所以支教活動應增強趣味性和參與性。
2, 調研——調研是大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來了解農村一些具體情況的一種方式;調研題目分為必選、限選及自選調研三個方面;必選調研將由基金會提供統一調研題目;限選調研是指由基金會提供多個調研題目,由各團隊自選至少一個選題進行調研;自選調研則是指各支教團隊根據自身需求,自行准備題目,設計問卷,撰寫調研報告。
3, 社區文化活動——針對農村文體活動缺失等現狀,各團隊可根據當地的文化及風俗習慣,重點開展社區文化活動,例如文藝聯歡會,開展村民運動會、進行籃球比賽、扭秧歌等等。在開展這些活動前,志願者需撰寫活動策劃,以保證活動質量;
4, 參與村民勞動——有助於大學生真正了解農村,拉近大學生與村民之間的距離,更好的開展社區活動;項目組希望每位志願者參加2次以上村民勞動。
5, 團隊預算——做好團隊預算是支教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各團隊需將預算填寫入《項目建議書》中。
6, 項目展示與評估——項目展示需要各團隊在活動過程中不斷積累圖片及文字資料,以便將所在支教點信息與更多關注農村教育的愛心人士分享,項目組要求各支教團隊在支教結束後提交相應資料,並進行支教圖片展或支教報告會,鼓勵團隊將調研論文進行發表;基金會將對各團隊活動進行實時監測及終期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撥付尾款。
7, 協作者——基金會將為每個團隊配備一名老志願者作為項目協作者,協作者是團隊一員,作為夥伴,參與團隊活動、給予經驗支持並提供工作建議,但原則上不參與團隊決策。
8, 後期材料提交——支教結束後,各隊需向基金會以電子版及紙質版的形式提交如下材料:
a) 心得及日誌:每位志願者提交個人服務心得及工作日誌(包括工作總結、當地感受、對「西部陽光行動」的建議等);
b) 團隊總結(可包含以下四個模塊:興趣支教、專題調研、社區文化、參與勞動)。
c) 教案集:將個人教案及活動策劃案整理成冊;
d) 團隊會議記錄
e) 調研報告
f) 經典照片和視頻
申請流程
10月27日——11月22日接收項目申請;
11月22日申請截止;
11月30日公布中標情況;
11月30日——12月29日各中標團隊組織團隊培訓;
12月30日前,簽署志願服務協議;
2010年1月10日——2月11日誌願服務;
2010年2月28日前,提交團隊總結資料;
2010年3月,西部農村教育圖片展及分享會等。
——項目申請——
1. 組建完整的團隊
2. 填寫《項目建議書》、《團隊成員信息表》,於11月22日前發郵件到:[email protected]
報名團隊請下載以下三個附件
附件1.. 西部陽光活動志願者選拔標准(志願者組隊時可參考此標准)
附件2.. 項目建議書
附件3. .團隊成員信息表
參考資源
西部陽光行動2009年暑期支教團隊博客匯總
西部陽光行動博客:http://volunteers04bwsf.blog.sohu.com/
西陽一隊:http://wesac001.blog.sohu.com
西陽二隊:http://bwsfgroup2.blog.sohu.com/
西陽三隊:http://wesacthird.blog.sohu.com/
西陽四隊:http://summer-four2009.blog.sohu.com/
西陽五隊:http://xiyangwui.blog.sohu.com/
西陽六隊:http://xiyangmeili6zu.blog.sohu.com/
西陽七隊:http://luckyflower09510.blog.sohu.com/
西陽八隊:http://bwsf098.blog.sohu.com
西陽九隊:http://xiyang9isuper.blog.sohu.com/
西陽十隊:http://beilinsunshine.blog.sohu.com/
西陽十一隊:http://team11.blog.sohu.com/
西陽十二隊:http://team12frs.blog.sohu.com/
北京市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
2009.10.27
『貳』 北京有多少民間慈善機構
北京市慈善協會
北京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北京市紅十字基金會
北京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
愛佑華夏慈善基金會
北京光華慈善基金會
北京市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
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會
北京紅絲帶之家
北京市寸草春暉老年心理服務中心
北京扶助貧困兒童就醫健康基金會
北京市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
北京市溫暖基金會
北京綠化基金會
北京環境保護基金會
北京市於若木慈善基金會
北京市體育基金會
北京市志願者聯合會
北京市仁愛慈善基金會
首都見義勇為基金會
北京市金杜公益基金會
北京桂馨慈善基金會
北京農家女文化發展中心
北京昌平農家女實用技能培訓學校
北京紅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
北京紅楓婦女心理咨詢服務中心
首都文明工程基金會
北京蘋果慈善基金會
北京成龍慈善基金會
北京新陽光慈善基金會
北京慧眾慈善基金會
北京世紀慈善基金會
北京華育助學基金會
北京市華夏人慈善基金會
北京市農發扶貧基金會
北京藝海慈善基金會
北京弘毅慈善基金會
北京網路公益基金會
北京愛它動物保護公益基金會
北京春苗兒童救助基金會
北京瓷娃娃罕見病關愛中心
北京慈弘慈善基金會
北京恩玖非營利組織發展研究中心
北京戈友公益援助基金會
北京惠澤人咨詢服務中心
北京金融街慈善基金會
北京京華公益事業基金會
北京樂平公益基金會
北京利星行慈善基金會
北京聯益慈善基金會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
北京瑞普華老年救助基金會
北京市紅十字藍天救援隊
北京市緊急救援基金會
北京市美疆助學基金會
北京蔚藍公益基金會
北京血友之家罕見病關愛中心
北京遠洋之帆公益基金會
北京致誠農民工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
北京市東城區慈善協會
北京西城慈善協會
北京市朝陽區慈善協會
北京市海淀區慈善協會
北京市豐台區慈善協會
北京市石景山區慈善協會
北京市門頭溝區慈善協會
北京市房山區慈善協會
北京市順義區慈善協會
北京市通州區慈善協會
北京市大興區慈善協會
希望幫到你。
北京市昌平區慈善協會
北京市平谷區慈善協會
北京市懷柔區慈善協會
北京市延慶縣慈善協會
『叄』 21世紀教育研究院的項目課題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在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幫助下,開展各種與教育改革、教育創新、教育調查相關的項目與課題。 【「深化高考制度改革」項目簡介】
由於高考制度的高利害性、高風險性,每一項具體措施都「牽一發動全身」,利弊互見,十分復雜。正因為如此,就更需要提高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水平,通過社會參與、公開討論,凝聚改革共識。為此,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啟動高考改革研究,並通過政策倡導活動推動中國高考制度實質性的變革。
2007年,21世紀教育研究院曾發布首份民間版高考改革方案,並於2009年《規劃綱要》問計於民時再次發布方案升級版;2014年,在國家高考制度改革政策醞釀的關鍵期,21世紀教育研究院結合中國教育現狀與未來需求,提出3.0版民間高考改革方案。
【「高等教育信息公開」項目簡介】
在各級教育中,高等教育享有力度最大的國家財政投入。作為公共部門,高等學校肩負對公眾的社會責任,理應向納稅人及至整個社會匯報其獨占的學校信息,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更是如此,均應保證公眾知情權,並為其監督權的行使提供便利。
然而,由於中國高校的經費來源主要仰仗於政府劃撥,不像國外(如美國等)依靠社會資金籌措的大學那樣,存在回應公眾問責、依靠信息公開來維持甚或提高社會聲譽的內動力;因而對信息公開重視程度不夠,即便在有政府明令(2010年《高等學校信息公開辦法》)要求的情況下,執行情況也良莠不齊(據2011年中國政法大學的調查,沒有一所「211」高校主動公開了學校的經費來源和年度經費預決算方案;僅13.4%的「211」高校提供公民申請公開的信息)。在這樣的情況下,21世紀教育研究院於2014年起開展「推進高等教育信息公開」項目,推動有利於教育公平的高校信息公開。
該項目已對75所教育部直屬高校2013屆「就業質量年度報告」的內容完備性、信息公開化及公信力做出評價、排名。
【「農村教育研究」項目簡介】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長期關注農村教育。伴隨農村學齡兒童減少、大規模人口流動,以及持續十年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撤點並校」,農村教育出現上學遠、上學難、上學貴,流失輟學、大班額、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等問題,充分暴露了撤點並校政策實施帶來的嚴重後果。2012年,21世紀教育研究院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有關農村撤點並校的討論與調查,並於12月份舉辦了「一切為了農村學生」的高峰論壇,對撤點並校政策進行了集中反思與評價。後來,這些討論與調查集結成書《農村教育向何處去——對農村撤點並校政策的評價與反思》。
近年來,各地農村教育已經出現了豐富多彩的探索實踐。這些探索啟示著農村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價值。新的時代背景下農村教育的健康發展,會使得農村教育成為新農村建設和新的鄉村文明的生長點,使得中華民族的古老的鄉村文明得到繼承、滋養和更新。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2013年,21世紀教育研究院研討「新農村·新教育」,探索城鎮化進程中農村教育的科學發展之路。
在對農村教育作整體研究與關照後,研究院發現以村小、教學點為主的農村小規模學校是農村學校最後的20%,是關涉農村教育公平實現的關鍵。因此,21世紀教育研究院在2012年農村學校布局調整政策研究的基礎上開始重點關注「農村小規模學校」,進行跟蹤性調研及政策倡導;2013年,對「後撤點並校時代」農村小規模學校恢復重建的案例進行了實地調研,並於2013年11月發布了《農村小規模學校建設研究報告》,同時對美國、日本、東南亞國家及台灣地區建設振興農村小規模學校的實踐進行了研討。
【「地方教育制度創新獎項目」項目簡介】
隨著國家教育投入的增加,中國教育正面臨一個歷史性的轉折點:長期為教育貧困所掩蓋的教育領域深層次問題的逐漸暴露,顯示教育問題正在從外部逐漸轉移為以內部問題為主,凸顯了當前教育的主要矛盾: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與落後的教育體制的矛盾,先進的社會發展觀與落後的教育體制的矛盾。解決這些矛盾,就需要深化教育制度改革。在當前背景下,教育制度改革既需要自上而下的推動,也需要自下而上的強大動力,從而形成教育制度改革的良好的社會氛圍。
教育從本質上應當是因地制宜,從各地的實際需要出發,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連的。由於中國地域廣大、情況各異,自下而上的地方教育改革實踐和探索,往往能夠真正解決問題,具有生命力。因此,地方政府的教育制度創新具有十分特殊的作用。
為了更好的推動地方教育制度創新向縱深方向發展,21世紀教育研究院聯合南都公益基金會、搜狐教育頻道共同發起「地方教育制度創新獎」活動,邀請國內教育界、企業界、文化界、傳媒界、著名校長、教師等社會精英人士組成評審委員會及建設普通公眾參與評價的網路平台,對各地參選案例進行評獎。多家著名媒體如《中國新聞周刊》、《中國青年報》、《南方周末》等聯袂支持宣傳推廣 。
活動原則:獨立、公益、公開、公正。活動不向任何參與方收取任何費用。
活動周期:從2008年開始,每兩年進行一次。
案例來源:地方政府和地方教育局自薦;中央級媒體推薦;聘請各地知名人士成立「地方推舉委員會」成員推薦以及知名學者專家推薦等多種方式。
評選方式:評選過程分初選和終選兩輪,採取專家投票、記者投票、和公眾網路參與投票相結合的方式。
2008年,參選的案例共53個,主要集中在地方教育行政改革、促進教育公平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教育評價、農村教育改革和民辦教育改革等七大類。詳見搜狐網「地方教育制度創新獎」專題頁。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項目簡介】
「小升初」擇校熱是北京市義務教育階段最突出的社會問題之一。從2011年起,研究院開展這一研究,分析了近十年來「小升初」政策的演變過程、揭示了「以錢擇校、以權擇校、以優擇校」的「小升初」亂象,辨析原因並提出六管齊下的治理建議,以促進北京市實現在2015年基本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承諾。研究報告發布後引起社會強烈關注,受到教育部及北京市政府的高度重視。
【「中國教育公益組織」項目簡介】
教育是人的發展與成長,學校教育是社會文化延續的主要途徑之一。現代公民社會中制度化的學校教育往往以國家為建設主體,但是來自各方面的支持與幫助將會更好地支持各類學習者的全面發展。十七大報告提出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同時鼓勵社會各界參與到各級各類教育方式的建設。真正和諧的社會需要公民與各類公益組織在一定的機制架構下廣泛參與到教育事業的建設中來。
隨著教育社會組織(教育NGO)的數量在逐年增長,在某些省份教育NGO已經佔到該地區社會組織數量的7成以上。教育NGO涉足的領域也越來越豐富,如鄉村教師培訓、下鄉支教、打工子弟教育、農民工創業培訓、民間教育科研等等,均開展了各種有益、有影響、有實效的嘗試。
然而與其他領域的社會組織相比,教育NGO存在著內部組織能力薄弱、專業能力不足,各組織間缺乏溝通、項目重復建設等問題,制約了教育NGO的發展。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和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詢中心聯合《南方周末》、《中國青年報》等媒體,共同發起「中國教育社會組織發展論壇」,擬搭建教育NGO的溝通平台,並聯合教育社會組織、基金會和企業三方組建教育NGO的協作網路,使教育NGO與基金會、企業之間能夠加強溝通,資源互補,互通有無,共同成長。
自2009年起,21世紀教育研究院、北京市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等機構每隔兩年合作發起教育公益組織年會,邀請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公益組織、基金會共同探討未來我國教育公益組織的發展方向。教育公益組織年會是對教育公益組織發展狀況的系統梳理,對當前熱點教育問題與教育公益組織發展問題的共同研討,是教育公益組織實踐探索案例的交流與學習平台,是民間教育行動者之間信息激盪、交朋會友、資源對接的聚會,也是民間教育探索行動的集體發聲與展示。 【「LIFE 教育創新」項目簡介】
「LIFE 教育創新」(Learners』Innovation Forumfor Ecation)項目於2014 年2 月正式啟動,緣起於21 世紀教育研究院對教育的反思:什麼是好的教育?我們相信,教育關乎生命、融於生活、適於終身,教育創新源於社會中每個個體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出點滴改變。
「LIFE 教育創新」通過年度峰會和月度系列活動,旨在反思教育哲學和真偽命題,促進公眾參與教育的對話與創新性的行動,以期增強中國教育的生命力和多元化。旨在發現、支持和匯聚創新型教育個人和團體,並幫助這些行動傳播、反思和成長。
在2014 年月度系列活動中,研究院將與多個實踐教育創新的組織及個人合作,針對不同專題開展系列圍繞教育創新的活動;2015 年春天的年度峰會,將匯集社會各界和中西方的教育創新力量,活動形式包括主題論壇、工作坊、辯論賽、藝術展等。
【「在家上學」研究項目】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人,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公眾對教育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樣化和個性化。在此背景下,一些家長嘗試在學校之外尋找一種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或將孩子留在家裡由自己來教育,或幾位家長將孩子集中在一起,聘任教師,舉辦小學堂等。這些形式在國際上有個專業稱謂即「在家上學」,更確切的說這些形式是非學校化教育的實踐。
「在家上學」作為一種個性化的教育潮流在我國教育實踐領域迅速展開,雖然只是小眾化的零星實踐,卻得到了媒體和社會公眾的極大關注。但其在中國的具體數量、教學質量和發展速度等狀況都還沒有任何專業機構做過權威的統計和調研,其在國內的合法地位也還在爭議之中,為了切實的了解「在家上學」在中國的發展現況,並對這一教育模式在中國的發展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議,引導其在中國健康發展,21世紀教育研究院於2011年夏啟動了「在家上學」研究項目。 【「教育滿意度」項目簡介】
21世紀教育研究院發布的年度「教育藍皮書」中,年度中國教育滿意度調查數據尤其受到關注,廣為傳播。「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國家重要的教育事業發展目標。引入公眾對教育的滿意程度指標來評價我國教育改革成效及教育事業發展狀況。
【政府咨詢與規劃】
自1985年《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頒布後,我國教育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入,2010年教育規劃綱要再次發力,提出要「促進管辦評分離」。2013年,《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再次提出,要「深入推進管辦評分離」,轉變政府職能。21世紀教育研究院作為獨立的第三方,近些年來開展了一些列的政府咨詢與規劃項目,如「上海浦東新區教育發展『十二五』規劃項目」、「四川成都武侯區教育發展『十二五』規劃」項目、「天津中新生態城教育發展規劃項目」、「順義區域教育發展評估項目」、「鎮江學前教育規劃項目」等。
【學校咨詢與發展】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在為政府提供咨詢與規劃的同時,在學校教育領域也開展了相應的咨詢服務,將倡導的教育理念落實在學校教學、管理等方面,如「江西美佛兒國際學校發展規劃項目」、「浙江嵊州市越劇藝術學校發展規劃項目」等。
【公益項目評估】
教育公益組織,是促進教育公平、改善教育質量的重要的民間力量。伴隨學習型社會的到來和社會公眾對教育需求的日益多樣化,教育公益組織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近年來,21世紀教育研究院承接系列公益項目評估,如「清華之友-凱風公益基金會獎學金評估項目」、「安利公益基金會中西部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調研項目」、「中國扶貧基金會基礎教育現狀調研」、「中國扶貧基金會兒童發展調研」、「感恩基金會流動-留守兒童素質教育項目評估」等。 【「中國教育藍皮書」項目簡介】
《中國教育藍皮書》是反映中國教育狀況的年度性報告,由21世紀教育研究院主持編寫。主編為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教授,寫作團隊主要由國內高校、教育研究機構、新聞媒體的中青年教育學者、記者等組成。
《中國教育藍皮書》致力於從民間的立場和視角來透視、研究和記錄中國教育問題,以年度各教育領域掃描為基礎,重點研讀當年教育熱點事件及其對中國教育未來的影響。該書的主體結構是:總報告、年度主題、基礎教育、高等教育、民辦教育、職業教育、政策專題,全書穩定在25-30萬字左右。在內容上,藍皮書持續關注宏觀政策的動態與走向、弱勢群體的教育狀況、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等方面的變化情況,並積極倡導政策改善。
自2003年首次問世以來,《中國教育藍皮書》已連續出版5年。自2008年起,《中國教育藍皮書》已經列入國際著名學術出版集團——荷蘭博睿學術出版集團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的英文版合作計劃,正式走向國際學界。
【21世紀教育書系簡介】
《農村教育向何處去——對農村撤點並校政策的評價與反思》
21世紀教育研究院 著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2013年
2012年,21世紀教育研究院對於農村學校的布局調整開展了不同形式的調查研究。11月,在北京舉行以「一切為了農村學生」為主題的「21世紀教育高峰論壇」,作為這一階段的工作成果,發布了《探索農村教育的科學發展之路——農村學校布局調整政策的評價與反思》的研究報告,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2012年9月,國務院發文暫停這一政策。農村教育進入了所謂的「後撤點並校時代」。作為對2012年對「撤點並校」政策研究的延伸和後續,2013年研究院開展「尋找美麗鄉村學校」的調查和活動,對「後撤點並校時代」農村教育改造進行關注。
本書即在這一背景下完成。於2012年研究報告的基礎上,對撤點並校的研究進一步細化、深化;同時,加大了對新型城鎮化背景下農村教育科學發展的研究,關注面向未來的鄉村建設和教育發展。
《激流勇進:地方教育制度變革的理論和實踐——中國地方教育制度創新研究(2008—2012)》
楊東平 劉胡權 主編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2013年
為了促進地方政府的教育創新,自2008年起,21世紀教育研究院連續舉行了三屆「地方教育制度創新獎」的評選活動,發現、總結、傳播和推廣地方行之有效的改革實踐,取得了積極的成效。本書對三屆創新獎的重要案例進行研討總結,同時基於地方改革的實踐,對我國教育制度變革的機制、路徑、方法、問題進行了多層面、多角度的探討,不僅是對地方教育制度創新成果的展示,也為今後的深入改革提供了理論思考。
在大致相同的社會和政策環境之中,總有一些地方能夠不同凡響、有所作為,產生實質性的教育變革。這不僅增強了人們改革的信心,也促使我們去認識教育改革的動力機制,去關注如何改變教育,或者說,教育改革是怎樣發生的?作為一種初步的探索,希望本書的案例和討論能夠引起大家的關注,繼續推動我國教育體制和機制的改革,開展教育領域的綜合改革。
《2020:中國教育改革方略》
21世紀教育研究院 編 楊東平 主編 人民出版社 2010年
2010年,《教育規劃綱要》正式頒發,面向未來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價值、目標和任務已經確定,需要轉化為具體的實施計劃和操作方案,在各地的改革探索和實踐中加以落實。為此,21世紀教育研究院在參與《教育規劃綱要》研究制定的基礎上撰寫本書。與具體解讀《教育規劃綱要》的讀物不同,本書是在《教育規劃綱要》的基礎上,圍繞國家和地方政府關心的教育問題,結合我國地方政府教育創新的案例以及國際教育改革的經驗,提供的更加豐富的前瞻性的理論思考,以及具有建設性、操作性的政策建議。因而,是對理解與貫徹《教育規劃綱要》、促進教育改革和制度創新的延伸性、拓展性閱讀,以為國家和地方政府提供參考和服務。
本書對我國教育公平問題進行了理論梳理和實證研究,涉及中小學「擇校熱」、重點學校制度、示範性高中、「轉制」學校、「校中校」、「名校辦民校」、教育投入、教育亂收費、教育發展的城鄉差距和地區差距、性別之間的教育差異、高校招生中的不公現象、高校擴招、高校貧困生現象、「獨立學院」現象、「教育產業化」等若乾熱點問題,以及義務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公平的評價等。
【「21世紀教育沙龍」項目簡介】
21世紀教育沙龍是由21世紀教育研究院於2010年9月創辦,每月舉行一期。
這是不一樣的沙龍!每月,邀五湖四海友人,在春風里坐一遭,談談中國教育的憂與喜。沙龍秉承「教育,每一個人的關切」的宗旨,直面中國教育熱點、難點問題,努力為關心中國教育的各界人士搭建一個自由開放的高質量交流平台。
研究院相信教育的改變源於每個人的改變。只有常識被不斷討論,謬認被不斷匡正,好的、理想的教育方式被不斷傳遞,每個人的關切才能成為每個個體的改變。
沙龍採取嘉賓主講、聽眾參與互動的模式,每期邀請教育領域深具影響力的思考者、實踐者擔任主講嘉賓,話題涉及鄉村教育、中小學課改、教育國際化、在線教育等前沿話題,回望過去放眼未來,縱深思考汲取教育變革力量。沙龍注重平等尊重、多元開放,倡導建設性、正能量、理性對話,集思廣益促進教育現狀的改變。
沙龍創辦近四年來,迄今已舉辦35期,匯集民間辦學者、教育研究者、NGO、媒體、家長、教師及企業家等各界人士,思維的碰撞產生不少睿智思考與精彩見解。
附:歷屆沙龍主題及主講人 主題 主講人 1、國學教育在台灣 龔鵬程(台灣南華大學、佛光大學創校校長) 2、學校的困境與教育現代化 康 健(北京大學教授,前北大附中校長) 3、父母皆禍害:我們的孩子怎麼了? 王占郡(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國平衡式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4、回望民國基礎教育 王 麗(北師大版高中語文實驗教材副主編) 5、上海 PISA 測試告訴我們什麼? 占盛麗(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 6、從義務教育均衡看教育公平 胡平平(國家督學、教育部基礎教育監測中心副主任) 7、「教育國際化」及對中國現代化作用 郭玉貴(北京師范大學「985」特聘教授) 8、新課程:我們到底走了有多遠 劉 堅(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主任) 8、中小學課改中存在的若干問題 溫儒敏(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 10、生源危機與大學生就業 王伯慶(麥可思HR信息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裁) 11、電視紀錄片《教育能改變嗎》 李 濤(上海電視台紀實頻道導演) 12、鄉村教育,路在何方 ? 梁 鴻(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師,《中國在梁庄》作者) 13、生長在學校之外的教育模式 王曉峰(北京日日新學堂負責人) 14、中學校長看美國基礎教育 郝顯軍(石景山教委副主任、北京九中校長) 15、八十年代的中學生 任曙林(攝影集《八十年代中學生》作者) 16、一個90後對中國教育批評和反思 鍾道然(中國人民大學三年級學生,著書《我不原諒》)(因故取消) 17、我們今天如何做父母 楊東平(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 18、媒介素養教育 卜 衛: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研究員
陳昌鳳: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 19、家長委員會與教育的明天 李繼星: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20、游學與青少年成長 孫雲曉: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 21、《蒙特梭利教育紀實》看片研討會
李新萍:教育電視製片人
伏爾特·加高莫:法國人,聯合國MMUN亞洲區總裁 22、過去的小學——北師大附屬小學百年祭 李 楯: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教授
周孝正: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鄭也夫: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23、尋找師魂—紀錄片《老師》放映會 樊 英:北京桂馨慈善基金會秘書長 24、留學低齡化背後的冷思考 王輝耀: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 25、還原留守兒童的真實世界 蔚 然:文化及「三農」問題學者、《糧民》著者
趙俊超: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項目主任 26、教育,回到自然中去! 張巳瑛:北京愛·自然教育咨詢中心負責人 27、學習的革命,真來了?——中國在線教育機遇與挑戰 劉 安:北師大TEDxBNU策展人、OpentoLearn創始人
陳廣濤:多貝網CEO
徐明軍:中國開放大學校長辦公室
尚俊傑:北大教育學院副院長、教育技術系主任
彭 天:友成基金會「創業咖啡」項目負責人 28、怎樣讓一支鉛筆愛上寫作?——寫作與童年的二重變奏 山姆·史沃普:美國知名兒童作家
漆永祥:北大中文系副主任、北京高考語文閱卷領導小組副組長
陳長泉:密雲縣十里堡中心小學校長、語文特級教師
遠 慕:80後創意寫作實踐者 29、誰能定義我們的青春?——教育與多元視野的重塑 趙 晗:香港突破機構項目官員
康 夏:「參差計劃」發起人
張內咸:《待業青年》導演
曾郭偲:前網路游戲頻道小編 30、「他們」如何渡過最難就業季?——中國高等教育的供求與轉型 王嘉賓:普通院校畢業生
王伯慶:麥可思總裁
胡瑞文: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原院長
蔣國華:中國民辦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刁 文:百年職校校長 31、博物館里的童年 張 鵬:10年義務講解員
羅 曦:史家小學語文教師
宋向光: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北大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副館長 32、「熱衷」失敗,造就最聰明的腦袋——你所不知道的以色列教育 高佑思:以色列在華留學生
高哲銘:英菲尼迪投資集團總裁、曾是以色列空軍F-16戰機和特技飛行隊的飛行員
楊東平: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北京理工大學教授
董冰卉:定居以色列10年的中國媽媽 33、誰能教我們做好父母?——「新世代」的家庭教育困局 三川玲:著名童書出版人
瘦 駝:果殼網主筆、科學松鼠會會員、科普作家
楊 傑:家庭教育專家,長期從事家庭教育咨詢工作 34、英語教育改什麼?——That is a question! 龔亞夫:英語教育專家、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
李俊和:北京四中外語教研組組長、北京市骨幹教師 35、在「美國」發現教育——藍帶小學和哈佛大學的故事 向蓓莉: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
王 可:麥可思副總裁
李建文:北師大三帆中學朝陽學校執行校長 36、先生曾經這樣上學——資中筠和她的校園 資中筠:著名學者、國際政治及美國研究專家、美國研究所退休研究員、原所長。 37、學習有意思——互聯網時代的自我教育 李銓:原核工業九部科研人員,退休後嘗鮮互聯網
黎敏:谷歌中國開發者社區組織者,知乎問答達人
韋曉亮:極智批改網、智課網聯合創始人 【「開放日」項目簡介】
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21世紀教育研究院、參與到教育改變的進程中來,研究院從2014年3月起每月舉辦一期「開放日」(Open Day),面向公眾公開研究成果、項目狀況,為每個致力於改變中國教育的機構和個人提供集結平台,合力共建。
【「教育信息雙周刊」項目簡介】
自2008年5月起出版《教育信息雙周刊》,期從媒體公開發布的信息中,整理編輯中國教育信息雙周電子通 訊,旨在幫助關心教育、工作繁忙的各界人士,了解中國教育的 主要動態、標志事件、重要觀點、關鍵數據,以便在全局視野中 更好地思察、改進相關工作。
【「新民教育講壇」項目簡介】
「新民教育講壇」是 21 世紀教育研究院舉辦的公益性教育講壇。「講壇」從「大教育」的視野,廣邀重量級的經濟、科技、社會、文化各界精英,即「教育界外部人士」,發表他們對中國教育的新思維,建言獻策,營造社會共同參與中國教育改革的交流平台。講壇在每月最後一周的周末舉行。從 2008 年初,「講壇」已經進行了 多期。
正如講壇的首期嘉賓、著名經濟學家湯敏先生表示,「教育這么重大的問題,我們都應該有發言權。教育不能被教育學家們、學校、教育行政部門所壟斷。因為教育對我們所有的人來說太重要了。……人們常說旁觀者清,旁觀者也不一定就清,但是旁觀者往往有與當局者不同的角度。從這一點角度出發,我們才斗膽、才覺得有責任來經常對教育發表一些觀點。」
新民教育講壇向社會各界公眾免費開放。通過這樣的活動,喚醒公眾對自身教育權利的認知,促成他們對教育行業各方面事務的理解,從而提高他們參與教育決策等方面的能力。同時,媒體的廣泛參與,也將讓「講壇」的成果廣泛擴散,在更大的范圍內實現「講壇」與公眾有效互動的目標。 鑒於目前國內尚沒有相對成熟的教育問題公共討論平台,21世紀教育研究院以「民間智庫,公共平台」為定位,發起建設教育思想網。網站聚焦、深入挖掘中國教育問題,傳播先進教育理念,形成教育改革方案,推動中國教育轉型變革。
『肆』 老羅為什麼捐款給西部陽光基金會
暖貼→_→
『伍』 做人要 的作文
做人要誠實
做人首先要正直,要做到正直首先就要誠實,就連誠實都做不到還何談正直拉?
我聽小學的老師將過一個小小的故事沒有自創 陸元方,唐朝大臣,武則天時官至鸞台侍郎、同平章事。為人誠實不欺,信守約定,為官清廉謹慎。 小
陸元方在洛陽(今河南洛陽市)城外有一所宅院——錦綉園。宅內亭台樓榭,小橋流水,雅緻幽靜,是個難得的好居處。後來陸家家道中落,生活入不敷出,於是,陸元方和兩個侄子陸寅、陸卯商量,決定賣掉錦綉園。
聽說陸元方要賣錦綉園,兩個商人立即找上門來。陸元方直言不諱地說出賣房的理由,兩個商人擔心他會開出天價,誰知陸元方說:「宅院是我和兄長一手建造的,打算世代居住而非賣品……我無意靠它大賺一筆,就按當時成本折七成計算,紋銀六千兩吧。」兩人一聽,大喜過望,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當下買賣成交,商人生怕陸元方反悔,急忙掏出五十兩銀子作為定金,塞到陸元方手中。雙方約定三日後正式交易。
兩個商人走後,太守把陸元方請到了府上。告訴陸元方自己想要這所房子,並且要陸元方盡管開價。可陸元方卻滿懷歉意地拱拱手,說出真相:宅院已經有買主了,雖然沒有正式交易,但已經預付定金了。太守堅持要買,並開出雙倍的價錢,但陸元還 是婉轉地拒絕了,並堅定地表示:答應了別人的事,一定要講信用。太守滿臉不悅,讓陸元方回去好好想想。
回去的路上,陸寅、陸卯聽說陸元方拒絕了太守的請求,非常不理解。兩人小聲嘀咕:「叔叔怎麼這么不開通?得罪了太守,以後我們陸家的前程怎麼辦?再說,又沒有正式交易,反悔是允許的。」陸元方一聽,嚴厲地叱責兩人:「男子漢大丈夫,一言九鼎,你們已長大成人,這道理不會不懂吧?」
當夜,陸元方輾轉難眠,第二天一大早就登門太守府。太守一見,喜笑顏開,以為他回心轉意了,出人意料的是陸元方仍舊不改初衷。太守暴跳如雷,大罵陸元方忘恩負義:「當年若不是我秉公斷案,你們陸家早就株連九族了!」陸元方一臉尷尬地跪下,但決心不變。
太守要買房的事被陸元方的母親知道了,她怒氣沖沖地質問陸元方:「你可知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太守想買這宅院,莫說賣,就是白送,我們也該毫不吝惜!」陸元方「撲通」一聲跪下,說明自己不能失信於人,並說:「您和父親自小就教育我們『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如今,我已應允了別人,又怎能言而無信?」陸母一時語塞。
與此同時,外界紛紛傳言:錦綉園賤價出售,一定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隱情。於是,那兩個商人犯起了嘀咕,決定先去看看,然後再決定買不買。兩個商人來到錦綉園實地勘察,沒有發現任何問題,於是決定買下它開個酒樓。陸元方一聽,立即提醒說:「宅院不能開酒樓,因為沒有下水道。」兩人有些失望,只好忍痛割愛了。全家都責怪陸元方說了實話,但陸元方卻無怨無悔:「如果我不講實話就是欺騙買主。我們就是有再大的難處,也要誠實守信!」
正當全家人為找不到買主而苦惱之時,那兩個商人再次登門,要求買下錦綉園。原來,那天陸元方毫不隱諱地說出房子的缺陷,令他們很感動,並使他們堅信這宅院不會再有其它缺陷了,因此現在決定用這宅院開個綢緞庄。
你能做到誠實嗎?請聽我一言誠實的人才會受到尊重。
『陸』 大學生暑期支教可以向那些機構申請資金
中國扶貧基金會,教育發展基金會,西部陽光基金會,宋慶齡基金會,中華同心溫暖工程基金會,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基金會,
『柒』 同濟大學建築學院的一些問題
本人同濟建築學院。首先,全稱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設專業:建築學(還下設室內設計和歷史建築保護)、城市規劃、景觀學三個專業。土木工程屬於土木學院,工業設計屬於藝術創意學院。
分最高的是建築和城市規劃,可能需要全省排名前300,景觀學需要全省排名1000左右。
建築學,學的當然是做建築,包括各種住宅和公共建築等;
城市規劃,會學到部分建築的內容,還有住宅區規劃、城市控制性規劃和城市修建性規劃等;
景觀學,會學到部分建築的內容,還有旅遊區規劃、廣場、公園設計等;
土木工程,學的是建築和橋梁裡面的結構,主要是計算一類的;
工業設計,是學設計傢具、珠寶、各種生活用品等。
其實,除了直接考專業之外,通過轉專業也是很合算的。同濟大學其他很多專業的分數線並不高,只要先考進了同濟,在大一的時候稍微認真些讀書,再去學一學畫畫,可以轉專業至建築學院,相對高考競爭的難度小得多。
先說這么多,有問題再提。。。
『捌』 請問有誰知道梁曉燕老師的近況啊
呵呵,怎麼最近看那個的這么多~~
我也剛剛看過,同學傳的
把裡面的人物都搜索了一遍
不少人都在海外,也有人在哈佛大學 普林斯頓大學讀書,呵呵。
梁曉燕倒真是不知道,難道還在國內?
『玖』 趙一澄的社會公益
行願之路 感恩的心
2015年4月27日,趙一澄導演發起「感恩的心」尼泊爾抗震救災聯合行動,震後一周內深入一線災區考察當地受損情況,帶領志願者直接資助了包括瓊英·卓瑪所創辦的孤兒院在內的諸多受災團體及民眾,為災區人民購置鐵皮屋頂400間,發放現金數十萬元及生活必需品,數千尼泊爾災民直接受益。
2013年4月20日-5月10日,趙一澄導演發起「感恩的心」4.20雅安抗震救災聯誼行動,並擔任行動總指揮。
此次賑災行動接收各類救災物資價值總計630餘萬元,發放物資及現金覆蓋:蘆山、寶興、天全等縣區的14個鄉鎮31個村50餘組,約6000戶30000多災民有效受益。
2013年6月,他二赴雅安,向受災小學捐贈校服。2013年中秋,三赴雅安,向特困戶發放救災款。
2012年12月1日,帶領「北京獅子聯會—樂活公益服務隊」,參與了在中國國家美術館舉辦的「生命的痕跡」晨光腦癱兒童書畫作品展公益活動。
2011年12月,與北京律師行業組織合作發起向西藏日喀則牧民「暖被過冬」捐贈活動。2011年12月,為蘇州靈岩山寺弘化社提供影視製作技術公益培訓。
2011年10月,為「傳統文化論壇」(陳大惠)提供影視製作技術公益培訓。
2011年11月,與某餐飲公司合作捐助兩所川藏地區慈愛福利學校安徽救災物資發放活動。
2010年4月,針對青海省玉樹縣7.1級地震,組織發起「感恩的心——玉樹臨地震,救援不容緩」的捐贈活動。
2010年3月,針對西南地區百年大旱,組織發起「感恩的心——抗旱救災」現金捐款20000元,用於紅十字會、兒基會、思源工程基金會的三大抗旱行動。
2009年4月,組織發起「感恩的心」針對北京市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北京努阿班敦兒童中心先天殘障棄嬰成長教育援助項目,現金捐款10萬元。
2008年,「5.12」汶川地震「感恩的心」救助行動,援助47所受災嚴重寺院;針對綿竹400多受災兒童成立了臨時學堂,轟動災區;捐贈帳篷近千頂,其餘物資總值400餘萬元。
2008年1月,參與北京仁愛慈善基金會「1·25」雪災後重建救助,救助資金和物品共計6萬多元;2008年5月,組織發起5·12「感恩的心——抗震救災」慈善聯合行動,深入災區一線。
『拾』 有哪些基金會能夠幫扶學生公益組織,或者如何能獲取資金支持謝謝啦
黑蘋果青年,
益微青年,
中國扶貧基金會「公益未來」項目,
北京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