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葉小綱的主要成就
葉小綱的學生在多次在國際國內重大比賽中獲獎,其中有荷蘭葛第母斯作曲大獎、中國音樂金鍾獎、台灣作曲大賽獎、北京市十大青年提名獎等,是中央音樂學院學生獲獎率最高的教授之一。他本人曾獲北京市優秀教師稱號,1998年獲楊雪蘭教育獎。1999年獲文華大獎、五個一工程獎和國務院政府津貼,2001年獲金鍾獎等。
2010BQ紅人榜受頒年度文化名士。
作品形式作品名稱交響曲地平線、長城交響曲協奏曲第一小提琴協奏曲、最後的樂園室內樂和關管弦樂八匹馬、九匹馬、大劇院序曲影視配樂驚濤駭浪、半生緣:1998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配樂(提名)、玉觀音、大國崛起 1990年,《悲歌》(Threnody)獲美國伊斯曼路易斯·蘭「獎。
1991年,《冬》(Winter)獲美國哈沃德·漢森獎。
1992年,《伽葉無語》(The Silence of Sakyamuni)獲台灣省立交響樂團首屆作曲比賽大獎,並榮獲台灣省教育廳榮譽證書。
1993年,《地平線》(Horizon)被選入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的二十世紀華人音樂經典。
1994年,獲美國李氏基金會頒發的學術傑出成就獎。
1996年,電影音樂《人約黃昏》(Evening Liaison)獲上海東方電視台頒發的最佳電影音樂獎;同年獲美國賓洲政府委員會和大都會生命基金會財政資助和ASCAP獎,並在深圳舉行了他的個人交響音樂會。
1998年,電影音樂《半生緣》(Eighteen Spring)獲香港第十七屆電影金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提名;同年還獲中央音樂學院楊雪蘭教育獎。
2000年,《山鬼》(Mountain Ghost)在文化部2000年藝術歌曲比賽中獲獎。同年獲中央音樂學院傑出貢獻獎。
2001年,交響樂《春天的故事》、《深圳故事》第一組曲、歌曲《花季雨季》(Flower and Raining Season)獲中國音協金鍾獎。同年還獲2001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及文化部區永熙優秀音樂教育獎。電影音樂《刮痧》(The Treatment)獲第21屆金雞獎最佳音樂獎(China Best Film Score Award)。
B. 葉小鋼的獲獎記錄
曾獲北京市優秀教師稱號。
從1989年起,葉小鋼被列入英國劍橋出版的國際名人錄和國際音樂名人錄。
1990年,《悲歌》獲美國伊斯大林曼路易斯蘭獎;
1991年,《冬》獲美國:哈沃德漢森獎;
1992年,《伽葉無語》獲台灣省立交響樂團首屆作曲比賽大獎,並榮獲台灣省教育廳榮譽證書;
1993年,《地平線》被選入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的二十世紀華人音樂經典;
1994年,獲美國李氏基金會頒發的學術傑出成就獎,以表彰他對新音樂探索的努力及鼓勵他到中國大陸繼續從事創作和研究;
1995年,簽約德國逆特(SCHOTT)音樂出版社,成為這家國際最著名的音樂出版社成立250年來簽約的第一位中國作曲家;同年出任首屆喜馬拉雅杯國際鋼琴作品作曲比賽評委;
1996年,電影音樂《人約黃昏》獲上海東方電視台頒發最佳電影音樂獎;同年獲美國賓洲政府委員會和大都會生命基金會財政資助和ASCAP獎;
1998年,電影音樂《半生緣》獲香港第十七屆電影金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提名獎;同年被上海交響樂團騁為駐團作曲家,同時受深圳市委宣傳部和廣東省委宣傳部的委約,創作了交響樂《春天的故事》和舞劇《深圳故事》;以及芬蘭國際音樂節的委約創作發室內樂《》,舞劇《澳門新娘》等。1998年獲楊雪蘭教育獎。
1999年獲文華大獎、五個一工程獎和國務院政府津貼,2001年獲金鍾獎等。
2007年,接受香港佛教文化產業主席的熱情邀請,擔任香港佛教文化產業為佛教音樂委員會委員(作詞作曲委員組)
2011年,中國版權中心「十大中國著作權人」等。國際獎項包括美國「路易斯·蘭獎」、「哈沃德·漢森」獎、美國Li基金會「學術傑出成就獎」、美國作詞作曲家協會「ASCAP」獎。
2012年,美國古根漢基金作曲家大獎等。
C. 葉小鋼簡介
葉小鋼 作曲家,男,漢族,1955年9月出生,廣東南雄人,無黨派,1972年9月參加工作。美國羅切斯特大學伊斯曼音樂學院作曲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現任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作曲系副主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他創作了大量的作品並在世界范圍內演出,其中:1990年,《悲歌》獲美國伊斯曼「路易斯.蘭」獎;1991年《冬》獲美國「哈沃德.漢森」獎;1993年《地平線》被選入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的「二十世紀華人音樂經典」,獲美國「李氏基金會」頒發的「學術傑出成就獎」;2001年交響樂《春天的故事》、《深圳故事》第一組曲、歌曲《花季雨季》獲中國音樂」金鍾獎」;電影音樂《刮痧》獲第21屆「金雞獎」最佳音樂獎等。其主要影視作品有《湘女瀟瀟》、《洗澡》、《玉觀音》、《驚濤駭浪》、《芬妮的微笑》等。他的教學成就顯著,其學生的作品多次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獲獎。他還在「中央電視台第11屆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中國音樂金鍾獎」等重大比賽中擔任評委。
D. 有沒有比較客觀描寫現代日本的書
政治 | 經濟 | 中日交流 | 科技 | 文化 | 社會 | 評論 | 中日論壇 | 圖片庫 | 日文版 日本頻道 >> 笹川日中友好基金 >> 出版物笹川日中友好基金通過支持多種以及自身策劃的大量研究活動,從中獲得了很多知識和技術信息,並面向社會出版相關書籍。出版書籍如下。今後我們還會更廣泛地公布基金活動所獲最新知識。
■《日本文化的歷史》 尾藤正英著/彭曦譯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10年
■近年,一些關於日本人的論調持續走熱。作者認為部分言論缺乏事實和歷史根據,為闡明日本文化的精髓及其歷史淵源而著此書。作者為揭示日本人的價值觀和日常生活中的意識形態,主要著眼於宗教和思想的歷史變遷,描寫了日本社會固有的民族精神,並展現了充滿活力的日本社會如何在國家和社會組織存在方式的不斷變化中形成新時期的本國文化。作者視角獨特,結合近年來日本文化史的相關研究成果,對諸如「日本的雙系家庭與中國的父系家庭之間存在巨大差異」等課題展開了獨特的探討。正如作者所述,長期以來,很多中國人和韓國人都認為日本社會缺乏獨有文化。隨著本書在中國翻譯出版,相信能夠加深人們對日本文化及日本人民族性的了解。
■《戰後漫畫50年史》 竹內長武著/李斌譯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10年
■日本的大眾文化在中國年輕人中人氣頗高,據說不少人是在接觸了日本動漫以後才開始學習日語的。至今為止日本的漫畫作品大量湧入中國,但鮮見關於漫畫理論的譯介。本書以跟漫畫有關的各種事件為線索,回顧了日本戰後最普及的大眾文化---漫畫自誕生以來50年間走過的歷程。作為了解日本戰後漫畫發展狀況的入門書籍,相信會有助於改善目前「漫畫熱」與「漫畫歷史冷」之間的不平衡局面。
■《戰後日本大眾文化》 鵜飼正樹、永井良和、藤本憲一編/苑崇利、史兆紅、秦燕春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0年
■作者並非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來探討「何為大眾文化」,而是著眼於「戰後」這一特殊的歷史時期,闡述了該時期下日本社會的特點。針對戰後日本社會中普及面最廣的事物,作者試圖從文化角度進行解讀,並以此為切入點剖析「大眾文化」。本書大體分為「生活」、「家庭」、「身體」、「娛樂」四個部分,具體而言,就「學校午餐」、「冰箱」、「家庭餐廳」、「婚禮」、「宴會」、「兒童房間」、「黃金周」、「寵物」、「健康保險法」、「化妝」、「棒球」、「出境游」、「街頭表演」、「攝影」等十多種文化事物和現象進行了分析。提到大眾文化,人們往往會聯想到電視、漫畫、電影等事物,本書則通過關注與普通人日常生活聯系最緊密的事物和現象,為我們揭示了大眾文化的真面目。這樣的視角對於中國的讀者而言可謂新鮮。僅以「學校午餐」為例,不僅能讓人了解日本人的思維方式、了解日本當時的社會狀況,同時透過這一事物多少也能窺探日本文化的深層內涵。
■《日本地方自治》 礒崎初仁、金井利之、伊藤正次共著/張青松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0年
■本書是有著很深造詣的研究者們共同執筆撰寫的關於日本地方自治體的最新書籍。在內容上,從日本地方自治的制度構成到歷史、政策、管理應用、民主參與、近代改革等,覆蓋面廣、言簡意賅。對於一般讀者來說,這本書是一條了解日本地方自治知識的快速通道,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入門書籍。目前中國的經濟發展被稱之為是地方政府主導型的發展模式,地方制度的整頓及協商民主機制的完善依舊是亟待解決的一大課題。相信本書中文譯本的出版能夠對中國今後的地方制度的整頓及改革產生積極的作用。
■《富士山與日本人》 青弓社編集部編/周以量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0年
■眾所周知,富士山是日本引以為傲的象徵,但真正了解它的歷史及相關文化的人卻少之又少。本書會給您呈現一個完整的富士山,例如富士山圖像與日本人性格的分析、富士山畫作在美術史上的意義、近代日本教科書與富士山的關聯、富士山在登山史上的地位、富士山的宗教含義、有關富士山的文學描寫、外國人眼中的富士山等等。專家們各自不同的論述可為您展現一個完整的富士山全貌。通過對富士山整體的把握,讀者不僅能夠獲取日本文化方面的相關知識,還能夠挖掘出隱藏在日本文化深處的奧秘。
■《手機小說的秘密》 速水健朗著/汪平、陳樂兵譯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10年
■我們尚且不談日本的「不良男女」是否能夠被稱之為是一種文化,但手機小說可以算是一種對由手機形成的人際關系進行描寫的小說。本書以敏銳的視點准確捕捉手機小說誕生的背景,成功展現了當代青少年生動而真實的生活現狀。同時,書中關於地域社區的分析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了解當代日本年輕人文化及生活現狀的獨特視點。
當今時代,中國的年輕人同樣熱衷於手機、MSN、博客等網路文化。這些雖然屬於文化中的一種,但相對於「主流文化」而言,這些則被稱之為「非主流文化」 (alternative culture)或「反文化」 (counterculture)。孰好孰壞,不能一概而論。我們如何去對待新時代出現的這些新型文化,是當今社會的重大課題之一。
通過閱讀此書,讀者可以對由社會構造的變化及手機小說產生的背景相結合而產生的當代「不良」文化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中國的讀者也可以此書為契機,重新正確認識中國的「不良」文化。這是一本能夠從全球化視點拓展到文化論研究、能夠為大家提供機會,以及探討共同構築多文化共存社會的不可多得的好書。
■《日本經濟史 1600-2000》 浜野潔、井奧成彥、中村宗悅、岸田真、永江雅和、牛島利明著/彭曦、劉妹含、韓秋燕、唐帥譯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10年
■《日本經濟史1600-2000》一書著眼日本近代經濟遺產對近代工業化所發揮的作用,以歷史比較性的觀點,敘述了1600年關原合戰至2000年間的日本經濟史。長達4百年的時間跨度可能會使讀者認為本書是一部規模宏大的著書,其實,由於江戶時代資料的匱乏做不到對這段歷史中的經濟發展進行詳細論述,內容傾向乾脆簡練,所以對希望概括地了解日本經濟進程的讀者來說,本書是一本非常適合的教科書。
目前,本書已被選為日本圖書館協會的既定圖書,並被慶應義塾大學、關西大學等日本各地名牌大學用作最新教科書。
即使中國讀者沒有日本經濟史相關知識背景,通過本書的中文版也可達到同樣的理解效果。且書中對日本戰後經濟結構作了詳細介紹,對有興趣了解日本經濟史的讀者來說,無疑會是一部趣味性、可讀性並重的讀物。同時將其推薦給中國的大學做為教科書使用。
■《日本文化中的時間與空間》 加藤周一著/彭曦譯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10年
■作者加藤周一生於1919年,2008年12月逝世,是戰後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評論家之一。本書是加藤周一先生一生探究日本思想史的集大成之作,封面的介紹中寫道:「作者以時間和空間為主軸線,對『何謂日本文化的特質』這個大命題進行探究。作者在書中列舉豐富的文學•繪畫•建築作品來進行縱向、橫向的比較和對照,以詮釋貫穿於日本文化中獨特的時間•空間概念,並將日本人的時間•空間意識總結為「現在」和「這里」。本書文筆鋒利,內容涉及日本的宗教觀和自他意識,是作者探索日本文化的本質及其可能性•界限的最新作品。」
加藤周一對日本文學史的研究、及提出的日本文化雜種論等觀點在中國享有廣泛知名度。2008年,他的作品《何謂日本人》(講談社出版)的中文版(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在中國引起了巨大反響。《日本文化中的時間與空間》中文版,對中國讀者了解日本人的思考行為方式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超越國境的歷史認知—來自日本學者和海外中國學者的觀點》 劉傑 三谷博 楊大慶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6年
■本書介紹了2001年—2005年年召開的題為「日中青年歷史研究者會議」的會議討論成果。
■《公益項目的評價 Public Benefit Project Evaluation》 鄧國勝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3年
■這套書介紹了2001年—2003年實施的名為「中國公益事業評價體系的構成」的工作成果。
■《日本與東亞經濟的合作》 高僧傑 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2002年
■本書介紹了2000年召開的題為「21世紀日本青年研究者研討會」的成果。
■《當代日本社會的思潮》 蔣立峰 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2001年
■本書介紹了2000年召開的「21世紀日本青年研究者研討會」的成果。
■《對非盈利組織機構的評價 Non-Profit Organization Evaluation》 鄧國勝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1年
■本書介紹了2001年—2003年實施的「中國公益事業評價體系的構成」活動成果。
■《中國NPO 社會改革之門現已打開》 王名、李妍焱、岡室美惠子 第一書林 2001年
■本書介紹了2001年-2003年「構築中國公益事業評價系統」活動的成果。
■通過完備中國非營利部門的組織活動的評價基準,以非營利部門的發展為目標進行的「構築中國公益事業評價系統」取得了相應成果。此書與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合作出版。它清楚地向日本國民展示了他們所不知道的中國非營利組織的實際狀況。
■《果樹栽培新技術》永田榮一編著 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 2001年
■此系列圖書介紹了1995-1999年「中國農村領導人養成」的活動成果。
■《50項先進實用農業技術》馮渝生等編 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 2000年
■此系列圖書介紹了1995-1999年「中國農村領導人養成」的活動成果。
■《山羊養殖技術》李雲龍 編著 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 2000年
■此系列圖書介紹了1995-1999年「中國農村領導人養成」的活動成果。
■《食用菌栽培技術》張渭 編著 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 2000年
■此系列圖書介紹了1995-1999年「中國農村領導人養成」的活動成果。
■《種族中國:他們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游仲勛編著 東京:日本時報有限公司 2000
■本書介紹了1993-1994年「中國華僑動向調查」的活動成果。
■《21世紀華人華僑 啟動世界的經濟力量》游仲勛編著 日本時報 2001年
■本書介紹了1994-1994年「中國華僑動向調查」(061、076)的研究成果。
■《21世紀的日本-政治外交發展趨勢》蔣立峰 主編 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2000年
■本書介紹了1999年「21世紀年輕的日本研究人員論壇」的活動成果。
■《21世紀城市可持續發展戰略研討會論文集》 林紅 主編 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1999年
■本書介紹了「21世紀都市生活環境綜合開發研討會」的活動成果。
■《四個半世紀的中日交流》 天兒慧、園田茂人 東洋經濟新報社 1996年
■本書介紹了1995-1996年「中日交流實況調查」(103、116)的活動成果。
■1998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26年,同時也是和平友好條約締結20周年。因此我們出版了《四個半世紀的中日交流》一書。5位研究人員(天兒慧、園田茂人、岡崎雄兒、張記淳、趙宏偉)分別從政治、經濟、人員流動、彼此印象、國民交流等視角展開了頗有遠見的討論。
■《中日交流團體名鑒 1995年》笹川和平財團中日友好基金 東方書店 1996年
■本書介紹了1995-1996年「中日交流實況調查」(103、116)的活動成果。
■中日交流日趨頻繁,我們著眼於越來越多的團體和組織活動,希望闡明其活動實況。因此針對公益性較強的中日交流活動團體進行了問卷調查。本書介紹了此項調查結果。其中刊登了日本國參與中日交流的友好團體、自治體、政府機關、企業、大眾傳媒等約900家單位。
■《中日兩國的互相認識》 蔣立峰 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2003年
■本書介紹了在2000年召開的題為「21世紀日本青年研究者研討會」的成果。
■《21世紀的中日關系的發展構想》 蔣立峰 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2004年
■本書內容是源於在2000年召開的題為「21世紀日本青年研究者研討會」的會議討論成果。
■由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合作連續5年召開了日中青年研究者系列研討會。系列研討會的議題分別是:1999年以「日本的政治外交」為題、2000年以「日本的社會思潮」為題、2001年以「日本和東南亞區域的經濟合作」為題、2002年以「中國人的日本觀和日本人的中國觀」。還有,2003年時該系列工作的最後一年,與2003年12月20日—21日在北京的和平賓館召開了題為「從全球出發考慮中日關系(21世紀的中日關系的發展構想)」的研討會。出席此次會議的有來自日本方面的11位青年研究者和中國方面的23位青年研究者,兩國青年研究者熱情的交換了各自論文思想。本書將會以上發表的論文進行整理歸納為論文集,收錄了34篇以直面日中政治經濟領域為中心思想的論文。
圖片更多2010年度項目更多笹川日中友好基金與人民大學共同舉辦應急管理幹部高級研修班
日中校級軍官互訪交流(2010年度)
2010年度地方大學日語學習者赴日研修名單公布
第10次自衛隊校級軍官訪華交流活動9日啟動
關於基金會更多基金會簡介
基金會運營委員
基金會活動指針
如何申請項目資助
基金室工作人員
業務咨詢
鏡像:日本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email protected] 新聞線索:[email protected]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備05059934號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4065)|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8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E. 世紀華人財富基金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怎麼樣
公司特別小,人好像就3個,看著就不是好人
F. 廣東世紀華人(梅州)律師事務所怎麼樣
廣東世紀華人(梅州)律師事務所,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廣東世紀華人(梅州)律師事務所更多信息和資訊。
G. 廣東省南雄市最出名的人是誰
董天錫
董天錫(1913—1948),字永齡。南雄縣烏逕鎮水松村人,革命烈士。
1931年,董天錫初中畢業後,考入廣州大學附中。1934年,在董姓公堂的資助下,進入廣州大學社會系深造。期間,「南雄留省學生會」改選,與張尚瓊、范流森、黃華焜、鄧述權等7人當選為學生會理事,並編輯《湞凌潮》。1935年加入中國青年同盟,曾4次參加學校舉行的抗日遊行示威。
抗戰前夕,董天錫停學回南雄組織讀書會、抗日同志會和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37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秋,任廣東青年抗日先鋒隊南雄縣隊隊長,領導「抗先隊」進行抗日宣傳,全縣「抗先」隊員發展到500多人。同年冬,發動募捐,慰問駐扎在南雄的「第23後方醫院」住院的抗日將士傷病員。1939年,參加由廣東省委書記張文彬主持召開的赤溪湖會議,會後積極開展南雄的統戰工作。1940年,根據黨組織的決定,與妻子邱崚平到英德縣私立輝南中學教書。
1942年,中共粵北省委被破壞後,董天錫從英德回到南雄,任中共烏逕區委書記,利用宗族關系,團結地方開明紳士,掩護地下黨員。1944年秋,日本侵略軍進攻粵北,國民黨南雄縣政府奉命組織民眾自衛隊,他利用宗族頭領出面「申請」,成立「南雄縣抗日後備隊第十四隊」和「龍溪鄉自衛中隊」兩支抗日武裝隊伍,抗擊日本侵略者。
1947年4月,中共五嶺地委和粵贛湘邊區人民解放總隊相繼成立,董天錫根據五嶺地委指示,建立水松鄉常備隊,自任隊長,與粵贛湘邊區人民解放總隊第六支隊第三大隊一起活動,不久調任人民解放總隊第三大隊政工隊長兼指導員,帶領政工隊在烏逕一帶開展「減租」、「減息」和「土改」運動。1948年3月,他率隊出山了解敵情和籌糧,在南雄縣孔江鄉老虎佛村的一個山岩遇敵被圍,在戰斗中犧牲,年僅35歲。
麥鐵杖
麥鐵杖(?~ 612 ),始興(今廣東南雄)人。驍勇有膂力,能日行五百里,追及奔馬。生性好酒、喜歡結交朋友,重信義,不治產業,只以漁獵為生。後來聚眾為盜被擒獲,淪為官戶(官府的奴隸),擔任持傘蓋的工作。但他盜性未改,每日早朝後,奔到南徐州劫掠財物,次日早趕回建康為陳主執蓋。南徐州人發覺,上告朝廷。官吏認為都城離南徐州幾百里,又見麥鐵杖天天上朝執蓋,都不相信,可是南徐州又多次上朝廷告發。尚書蔡征定計,懸賞送詔書到南徐州,須一日回來復命。麥鐵杖不知是計,欣然應往,並按時於次日上朝復命。於是真相大白。陳主因惜鐵杖勇捷,不予治罪,訓誡後遣送回鄉。陳亡,麥鐵杖徙居清流縣。
隋初,江東大姓反叛,麥鐵杖在楊素軍中。楊素遣他頭帶草束,夜浮渡江,偵察敵情。第一次成功,第二次被俘。敵將派三十名士兵押送他。途中,士兵可憐麥鐵杖肚子餓,松綁給他吃東西。麥鐵杖乘機奪刀盡殺士兵(好心沒好報啊),割下耳朵,逃回隋營,向楊素邀功。楊素大奇,但敘戰功時無鐵杖名。不久,楊素乘騎回京師,鐵杖步行追隨,每天晚上必宿衛於楊素館舍。楊素被鐵杖忠義所感動,特奏請隋主授鐵杖儀同三司之職。因鐵杖不識字,只好送其榮歸故里。
596年,成陽公李徹欣賞麥鐵杖驍勇,徵召入京,授車騎將軍。不久,鐵杖隨楊素北征突厥有功,進上開府。605年,隋煬帝楊廣即位,漢王楊諒反,麥鐵杖又隨楊素出征,每戰身先士卒,進封柱國,遷萊州刺史。因政績平平,轉任汝南太守。鐵杖乃注意學習法令,地方大治,群盜屏跡。一次他入朝,考功郎竇威嘲笑他:「麥是什麼姓?」他說:「麥和豆也沒什麼區別,有什麼好奇怪的?」竇威無言以對。
612年,楊廣親征遼東。麥鐵杖請纓為前鋒。將要出發時,他對醫生吳景賢說:「大丈夫命定於天,怎麼能用葯保命,而使自己死在家中!」又對三子說:「阿奴,准備淺色黃衫,今天是我以死報國的日子,我既被殺,你一定會得富貴,要記住誠與孝,努力吧。」在一次渡河戰斗中,橋未架成而敵已大至,麥鐵杖臨危一躍登岸,與敵力戰而死。楊廣為之流淚,出重金購得他的屍體,下詔褒揚。
譚大初
譚大初(1504--1578),字宗元,號次川,南雄府保昌縣北門街尚書里人。譚大初少時母教甚嚴,雞鳴早讀,勤學不輟。正德九年(1514),10歲補郡庠生。嘉靖十七年(1538)登進士,歷任戶部河南司主事、兵科給事中、江西按察副使、廣西左參政、工部右侍郎、戶部左侍郎。隆慶四年(1570)升南京戶部尚書。
譚大初為人剛正不阿,為官清正廉明,與海瑞交厚,名噪朝野。任兵科給事中時,奉使冊封淮藩,「遺一無所受」。出任江西按察副使時,審查軍籍,發現一批不屬軍籍的老百姓被地方官拉去充數,按律應予開轄。御使孫慎認為這樣會造成失額。譚大初則認為:「失額事小,殃民事大。」堅決開轄非軍籍的老百姓。譚大初體恤民情,獨持風紀,不撓權豪。當時嚴嵩權傾朝野,其戚友倚勢侵奪百姓產業,地方官吏不敢過問。譚大初偵得實情,一一依法懲辦,深得百姓贊譽。鄉民有枉抑之情,都說要請譚青天審理。譚大初因為官正直,得罪了一些官僚,好心人提醒他「直道難行」,他認為為官應該如此,否則不如辭官。當海瑞被排擠回鄉後,譚大初仗義執言,力薦海瑞「可以大用」。海瑞也很推崇大初,常用大初的事跡勉勵下屬。
萬曆六年(1578)年,譚大初病逝。死前告誡子孫,死後勿請恤表,勿求墓誌。但朝廷仍賜祭葬,謚庄懿。前戶部尚書馬森稱他:「涅不能緇,寵非能榮,文獻公後一人。」布政使陳善稱他:「清介足以勵頑,凝重足以鎮俗,進必三讓,退由一辭,卓然有大臣風,庶幾古社稷臣。」所著有《次川存稿》八卷,《族譜》五卷,《自敘年譜》一卷,《南雄府志》二卷。
胡定
翻開《清史稿》,人物列傳有298卷,入傳三千多人,其中第306卷胡定,是南雄在清代唯一入國史的重要歷史人物。《直隸南雄州志?宦跡》有胡定傳。國史、方誌都稱胡定是一位秉直敢言,不避權貴,名聞朝野的清官。
胡定(1709—1789),字敬醇,號靜園。其父鬍子開,於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 由江西泰和縣遷來南雄城定居,以縫紉為業,家境清貧。胡定小時性聰敏,六歲得曹□(忄+賓)先生賞識,收為門生,就學於凌江書院,「閱七月,背誦四書、毛詩。稍長,博通群書,陰陽卜筮推算,無不淹貫」,人稱神童。十五歲考取秀才,名列榜首。十八歲鄉試中舉,名列第二。二十二歲登進士第。雍正十一年,二十五歲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元年,廿八歲授檢討,充《大清一統志》纂修官。乾隆三年,三十歲主試廣西,預修《八旗通譜》。乾隆五年,三十二歲任陝西道監察御史,協理山東道事,可謂一路順風,青雲直上。
乾隆五年七月,胡定本著他那秉直的性格,上疏奏陳湖南巡撫許容誣陷糧道謝濟世一案,揭發湖廣總督孫嘉淦以及布政使、按察使、長沙知府、衡州通判、善化知縣等朋比傾陷謝濟世情狀。經朝廷派員勘察,雪謝濟世枉,奪孫嘉淦、許容等職。此案攪動了太平盛世的一潭死水,牽涉官員位高面廣,朝廷上下震動。乾隆帝親自過問此案,特下諭旨「諸督撫當深自儆省,以嘉淦、容為戒。」胡定亦因此而負秉直敢言之聲譽,轉兵科給事中,巡視北京西城。
胡定上任後,盡職盡責,訪得善良與惡棍姓名,於街道各立一榜,公之於眾,以示昭戒。民有訟者,即時傳訊判結。有御史貴戚誣告卧佛寺僧為盜,系入獄中。胡定秉公審案,查獲真盜,僧冤得雪,御史降官,貴戚除籍。京城人皆側目。
後來,胡定以母老乞歸養。服除,復授福建道御史。到任即參奏台防同知不法行為,風烈如故。旋以劾內務部郎中剝削傷民事,軍機大臣責胡所奏不實,奪職下獄,久之案定,罷歸。
胡定為官廿多年,從切身的經歷中深知直道難行,有幸保命歸來,欣然而語日:「書生之魂來歸舊壤,射聲之鬼無恨他鄉,是我今日之謂夫!」胡定歸來時,兩袖清風,殘牖破壁,生活淡泊,以教書謀生。他曾掌教於瑞州鳳儀書院,又先後主教韶陽、道南書院。乾隆二十二年,皇帝南巡,胡定往杭州接駕,得以復職。有人勸其再圖仕進,胡定淡然不應。築室雙柏廬,安度晚年,卒年七十九歲。著有《雙柏廬文集》《御纂通鑒綱目測議》,編纂《南雄府志》十九卷。
李樂天
李樂天(1905-1936),原名清操,字勵冰,南雄市湖口鎮新逕村人,革命烈士。
李樂天出生於一個「書香之家」,1921年即考入省立南雄中學,積極參加進步同學組織的閱讀進步書刊和馬克思著作的活動,受到馬克思主義啟蒙教育。1922年春,與其他進步學生一起領導同學開展了罷課斗爭,趕走了反動校長。1926年夏,畢業於江西省大余縣省立第十四中學,回南雄參加了黨組織的驅趕反動縣長的斗爭。1927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與與曾昭秀、彭顯模組織了以黨員和農會積極分子為骨乾的赤衛隊。1928年1月22日,領導了全縣武裝大暴動。同年8月,與陳召南帶領各地赤衛隊聚集油山,成立了油山游擊隊,任游擊大隊負責人。
1929年1月下旬,李樂天帶領油山游擊隊積極配合毛澤東、朱德、陳毅率領的紅四軍在南雄打擊敵人。4月,帶領游擊隊與彭德懷率領的紅五軍並肩作戰,攻克南雄縣城。1930年12月,領導油山游擊隊和當地群眾配合中央蘇區紅軍的第一、二、三次反「圍剿」斗爭,牽制敵人的一部分兵力。1932年春,任中共南雄縣委書記。1934年11月,任中共贛粵邊特委書記和贛粵邊軍分區司令員兼政委。1935年3月起,配合項英、陳毅等指揮部隊,粉碎了國民黨余漢謀第一軍和江西保安團對油山游擊根據地的「清剿」和封鎖,並建立秘密交通站,發展「三南」(全南、定南、龍南)等新游擊區。
1936年1月,在信豐縣凹背村被國民黨粵軍一個營包圍。突圍中,李樂天腿部受傷,流血不止,他毅然甩開隨行人員,大聲命令:「你們快走,我來掩護!」隨後,他舉槍擊斃幾個追上來的國民黨軍,用最後一顆子彈射向自己,為革命英勇捐軀。
彭顯倫
彭顯倫(1894~1958)廣東南雄人。1925年參加農民協會。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南雄縣區委書記。參加了南雄農民起義。1930年參加紅軍。後任紅軍政治部組織科科員、軍需處科長、軍醫處政治委員,紅3軍第9師供給處主任,紅1軍團第1師第2團供給處主任,軍團供給部出納科科長。參加了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斗爭和中央紅軍長征。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第115師供給部出納科科長,山東軍區供給部政治委員,濱海軍區供給部政治委員,華東軍區供給部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山東軍區後勤部政治委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58年5月1日病逝。
陳德文
雄州陳德文是個蘇武式人物。《直隸南雄州志8226;宦績》載:「陳德文,一名瑩中,字文石,號肅庵,北廂人。(明)洪武十九年(1382年)舉文學,授台州通判,居二年,左遷枝江令,又遷縉雲監稅,所至有聲,以兵部尚書唐鐸薦,拜北平道監察御史。明年,擢按察使。三十年,使西番撒馬兒罕國,開通西域,居十有二年,克舉使職,不辱君命。」
西域撒馬兒罕諸國為元太祖盪平西域時所立,以蒙古語命名。明洪武中,明太祖欲通西域,遣使招諭,各國陸續先後歸附。撒馬兒罕西南3000里,即距嘉峪關1.2萬里,有一個哈烈國,又名黑魯國,是西域大國。哈烈國王接到明太祖招諭後,以道遠不來朝貢。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又遣官前去招諭,賜給文綺彩幣,還是不來。洪武二十八年,再造給事中傅安、郭驥等率士卒一千五百人前往,途中為撒馬兒罕所留,沒有到達哈烈國。洪武三十年(1397年),明太祖復遣北平按察使陳德文等前往招諭,又一去不見回還,永樂元年(1403年)明成祖即位,再次遣官以璽書彩幣賜給哈烈國王。該國仍不朝貢。滿朝上下為之不安。
原來,陳德文奉旨前往哈烈國後,不避艱險,跋涉到各國游說,宣傳明朝廷諭旨,勸各國歸附朝貢。但各國皆以道遠而不行。陳德文以使命未成,無以復命,乃繼續持節往各國游說,一年復一年;不覺過了12年,行程數萬里。各國國王終於被陳德文的精神感動了,答應歸附朝貢。永樂五年(1408年)陳德文回國。六年,哈烈國王沙哈魯把都兒遣使來朝貢。接著有俺的干、哈實兒等八國先後歸附入貢,陳德文因功擢都御史。
陳德文出使西域12年,不但不辱使命,還注意採集各國風土人情,寫成詩歌,獻給明成祖,得到明成祖嘉獎。陳德文西域采風詩歌是一部很有價值的西域民族史料。「內閣修西域志多案其言」。
陳德文出使西域寫的詩歌,今不存。舊志僅錄有一首《見雁懷友》:「上林書扎為誰將,漢節蘇卿憶帝鄉。萬里承恩來此地,何年歸覲列鴦行。綉衣塵滿關山杳,驄馬星馳道路長。此日雲邊看雁字,老懷無計附同窗。」
永樂七年六月,韃靼可汗木雅失里殺朝廷使者給事中郭驥。八年二月,明成祖御駕北征韃靼。陳德文隨駕至北平。成祖念陳德文久勞王事,擢為右都御史(正二品),賜錦綺十襲,名馬二匹,校尉四人護行。還鄉省墓。九年六月,復召任職。永樂十二年(1414年)三月,卒於位,進封左都御史,賜祭葬,入祀鄉賢祠。
陳德文墓在滿湖塘,有翰林學士括蒼王景撰摹志銘。在州城為陳德文立有「都憲」、「風紀流芳」兩坊表。
陳德文一門書香,代有仕宦,其孫陳萬善,嘉靖十七年貢生,任寧州訓導,升教授。陳萬化,嘉靖二十六年貢生,歷任來賓知縣,柳州府教授。後裔陳國瑞,乾隆辛酉舉人,歷任新安、合浦教諭,崖州學正,湖南善化縣、河南獲嘉縣知縣。
吳汝鎏
吳汝鎏,廣東人。抗日初期任中國空軍第三大隊長,領導29航空隊9架飛機駐中國空軍四十二航空站(即南雄飛機場),抗擊日本侵略者。
1938年8月30日上午10時50分,日機17架從始興方向侵來。此前,吳汝鎏已獲廣州防空情報,判斷98式日機續航能力只有4小時,在南雄停留時間不能超過半個小時;只要空戰超過半個小時,敵機就不能飛回海上航空母艦。所以決定待敵機飛來投彈之後堵截,只准其北逃,不準其南飛。當日機進入南雄空域,吳汝鎏以逸待勞,依計劃率9架戰機截擊。正當激戰之中,意外發現雲層上還有20多架日機,我方處於以少戰多,以低空戰高空的不利形勢。吳汝鎏率領的航空隊是一支英勇善戰的機群,不畏強敵,愈戰愈勇,擊落敵機兩架,並千方百計拖住敵機,不許南飛。一架日機發現吳汝鎏正在雲層中指揮戰斗,即加速攔腰撞去,吳機被撞成兩截起火,吳汝鎏壯烈犧牲。而日機也因戰斗超時,返航途中全部油盡墜海。南雄人民目睹這場空戰,十分感動,各界人士為吳汝鎏隆重舉行追悼大會。政府當局把南雄機場命名為汝鎏機場。
葉小鋼
葉小鋼,作曲家,男,漢族,1955年9月出生,廣東南雄人,無黨派,1972年9月參加工作。美國羅切斯特大學伊斯曼音樂學院作曲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現任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作曲系副主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他創作了大量的作品並在世界范圍內演出,其中:1990年,《悲歌》獲美國伊斯曼「路易斯.蘭」獎;1991年《冬》獲美國「哈沃德.漢森」獎;1993年《地平線》被選入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的「二十世紀華人音樂經典」,獲美國「李氏基金會」頒發的「學術傑出成就獎」;2001年交響樂《春天的故事》、《深圳故事》第一組曲、歌曲《花季雨季》獲中國音樂」金鍾獎」;電影音樂《刮痧》獲第21屆「金雞獎」最佳音樂獎等。其主要影視作品有《湘女瀟瀟》、《洗澡》、《玉觀音》、《驚濤駭浪》、《芬妮的微笑》等。他的教學成就顯著,其學生的作品多次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獲獎。他還在「中央電視台第11屆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中國音樂金鍾獎」等重大比賽中擔任評委。
H. 廣東世紀華人律師事務所怎麼樣
廣東世紀華人律師事務所,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廣東世紀華人律師事務所更多信息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