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買了一個凈值型的理財產品為什麼剛存一個月錢就少了一萬多
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高收益高風險。
凈值型理財產品,指按照份額發行並定期或不定期披露單位份額凈值的理財產品。適合有一定的風險承擔能力、追求更高收益的人群。它是按照買入賣出時的凈值差計算收益的。
你說的剛買一個月就少一萬多,那是因為你買入之後凈值減少的緣故,直白點講,就是你買在高位,站在了山崗上。
舉個例子:假設你在凈值1.0元的時候買入10w元,那麼你手裡的份額就是10w,每份價值1.0元。一個月後凈值發生變動,變為每份凈值0.9元,那麼你手裡10w份額的價值就是0.9*10w=9w元,相比於你購買時的10w本金減少了1w。只有當每份凈值>1.0元的時候,你才是賺的,不然就是賠的。
現在沒有理財產品是完全沒有風險的,如果你厭惡風險,可以選擇低風險的理財方式,比如銀行存款、國家債券、貨幣基金等方式。
『貳』 我買的理財產品凈值一直沒變,贖回了有收益嗎
不知道你買的是什麼理財產品。如果是銀行理財產品,一般提前約定收益率,沒有每日凈值,到期還本付息,到期贖回是有收益的;如果是基金產品,會有每日凈值,如果凈值一直沒變,贖回就沒有收益,如果還有申購贖回費用,收益就是負的(即虧本)。
『叄』 上海農商銀行有一款理財產品為什麼最近凈值一直下跌什麼原因
是因為這款理財產品的投資標的下跌,引起產品的凈值下跌
『肆』 銀行理財為什麼不保本了銀行凈值型理財產品是什麼
2018年頒布的新資本管理條例將過渡期延長至今年年底。如果不延長期限,明年我們從銀行購買的資產管理產品將無法實現收支平衡。銀行業務分為三部分:存款業務: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存入銀行的資金,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定期存單等。貸款業務:指企業、機構和個人發放的貸款,俗稱銀行貸款。貸款主要用於企業等實體經濟的發展。資產管理業務:資本管理業務的全稱,簡單的理解就是代表客戶投資,銀行賺多少錢?收取傭金。資本的流動可以是特定的工業項目、其他金融產品(股票等)、金融衍生產品(期權、期貨合約)或其他基金公司和信託公司發行的產品。
由於銀行理財的客戶大多風險承受能力較弱,即使銀行發行凈值理財產品,也多為穩健性較高的固定收益產品。最簡單的識別產品風險的方法就是風險水平,不要盈虧平衡,凈型理財產品PR1級理財產品是現金管理產品,目前的理財產品,標的資產的PR2級產品大多是固定資產類別,安全性高,PR3級產品可能配置少量資產或金融衍生品的權益,收益率波動較大。PR4和PR5產品基本為股權類高風險產品,測試了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
『伍』 凈值型理財虧了該怎麼應對
銀行理財產品正向凈值型理財產品轉型,預期收益將逐漸退出人們的視線。凈值型理財產品的特點之一是投資者自己承擔產品的損益,銀行不再承諾保證預期收益。凈值型理財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換成股票的債券。操作非常方便。投資者可以直接在網上購買,並持有它們獲得預期回報的保證。投資風險和預期收益相對較低。凈值型理財是指債券持有人可以在發行時以約定價格轉換為普通股的債券。如果債券持有人不想轉換,他們可以保持或出售他們直到他們到期的債券市場。
如果產品凈值繼續下降,也需要考慮止損,並在適當的位置退出。所有人都知道,凈值產品並不等於盈虧平衡。雖然本金有損失的風險,但它與高風險產品不同。凈值理財產品也有不同的風險水平。對投資者來說,最重要的是選擇符合他們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
『陸』 銀行理財凈值是什麼意思
銀行理財凈值就是理財產品每一份額的價格。
產品凈值:即每份產品單位的凈資產價值(最初為1),等於產品的總資產除以產品全部發行的單位份額總數。
例如:最初資產為100萬,一共100萬份,凈值為1;現在資產變為103萬,除以100萬份,產品凈值就為1.03。
所謂風險與收益並存,投資者雖然投資的是銀行,但是銀行理財產品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具體如下:
銀行理財分為5個風險等級,一般1級是保本的,2-5級不保本,但是2級雖然不保本,但是風險偏低,而且過去那麼多年一直處於剛性兌付狀態,就是即使虧了銀行也會給你補貼上去。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投資者知道這家銀行虧了,就不會來買了。
1-2級的銀行理財虧損的概率幾乎為0,可以安全購買,3級虧損的概率雖然不大,但是收益波動性較大,4-5級的理財產品很少,跟市場上普通的權益性基金差不多,虧損概率較大。
最後再提醒投資者一句: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柒』 理財產品的七日年化和凈值哪個收益高
七日年化一般是貨幣基金,收益穩定但不高。
『捌』 銀行理財的錢變少了不知怎麼回事
01把投資當理財,頻繁操作
有的人聽朋友說炒股能賺錢,就把存在銀行里的錢拿出來屁顛屁顛的跟著別人買了股票;然後聽說基金能賺錢,又去買了基金;反反復復漲漲停停。這樣錢沒賺多少,虧的更多了。
這個樣子下去,錢越理越少不無道理。最關鍵的原因是,在這種情況下,沒有真正搞懂理財是什麼,簡單的把投資當成了理財。
很多人聲稱自己在學理財,但其實所有動作都是為了追逐利益,都希望能夠在短時間內賺到大錢。
像這樣從銀行轉戰股票再轉戰基金,越頻繁操作,越容易虧錢。
最重要的是,要賺錢也不是通過投資或者理財,而是靠自己的工作和事業。
02過於保守
如果把所有的錢都存在銀行,表面上看起來很安全,實際上卻是在慢慢虧損。存款利率根本跑不過通貨膨脹。
03過於冒險,盲目跟風
就像屁顛屁顛的跟著別人買股票買基金,都是跟風的表現。每個人的風險應對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都是不一樣的,投資是一件極具個性化的事情。
比方說,有人說他覺得某家公司挺好,有潛力,投資了股票,然後你跟著投了錢進去,然後公司股價下跌,你為了不讓損失擴大,低價拋售了股票,但沒過多久股價就開始回升,你後悔不已。
這里的關鍵點在於,那個人做的是價值投資,他的獲利來源於公司的長期成長;但是你卻寄希望於一時的價格波動來賺差價,最終因為盲目跟風而造成損失。
04低保障高保費分紅險之「惑」
很多人因為想賺錢,會被市面上的熱銷分紅險「迷惑」,認為買了分紅險既有保障又有分紅,一舉兩得。但事實是,分紅險雖然有保障,但是保額要比純保障型的保險低很多。
另外,雖然保險公司的分紅利益看上去挺好,但是實際分紅不高,而且沒有保證,不確定。而且為了這點收益,資金還要被封鎖,降低了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