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產品所得收益是否繳納增值稅,要區分品種和收益情形:1、七天通知存款利息不繳納增值稅 2、保本金融產品持有搜索期間收益和持有到期收到的「持有期間收益」按照貸款服務繳納增值稅 3、保本金融產品不到期轉讓收益按金融商品轉讓繳納增值稅,持有到期贖回不徵收增值稅 4、非保本金融產品持有期間收益和持有至到期贖回、持有到期的「持有期間收益」不征增值稅 5、非保本金融產品不到期轉讓收益按金融商品轉讓繳納增值稅。不清楚您所說的理財產品的類型,請您參考上述情形自行判斷
Ⅱ 我公司購買理財產品需要申報增值稅嗎
如屬於保本,持有期間取得的收益,按照貸款服務繳納增值稅。若是非保本收益,則無需繳納增值稅。
政策依據:(財稅〔2016〕36號)第一條第(五)項第1點所稱「保本收益、報酬、資金佔用費、補償金.,是指合同中明確承諾到期本金可全部收回的投資收益,需要按照貸款服務繳納增值稅。
「保本收益.作了解釋,即「合同中明確承諾到期本金可全部收回的投資收益.,需要注意的是,判斷是否保本,只看合同是否明確承諾到期本金可全部收回,不管實際是否可收回本金,也不管是固定受益還是浮動受益。
Ⅲ 購買理財產品需要繳納增值稅么
答: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附件1《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注釋》第一條第(五)項規定,金融服務,是指經營金融保險的業務活動。包括貸款服務、直接收費金融服務、保險服務和金融商品轉讓。貸款,是指將資金貸與他人使用而取得利息收入的業務活動。各種佔用、拆借資金取得的收入,包括金融商品持有期間(含到期)利息(保本收益、報酬、資金佔用費、補償金等)收入、信用卡透支利息收入、買入返售金融商品利息收入、融資融券收取的利息收入,以及融資性售後回租、押匯、罰息、票據貼現、轉貸等業務取得的利息及利息性質的收入,按照貸款服務繳納增值稅。以貨幣資金投資收取的固定利潤或者保底利潤,按照貸款服務繳納增值稅。另外,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明確金融 房地產開發 教育輔助服務等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6〕140號)規定,《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注釋》(財稅〔2016〕36號)第一條第(五)項第1點所稱「保本收益、報酬、資金佔用費、補償金」,是指合同中明確承諾到期本金可全部收回的投資收益。金融商品持有期間(含到期)取得的非保本的上述收益,不屬於利息或利息性質的收入,不徵收增值稅。
因此,根據上述規定,向銀行購買理財產品的收益,若屬於保本投資收益,應按規定繳納增值稅;若屬於非保本的投資收益,不徵收增值稅。
Ⅳ 凈值型理財產品是什麼意思
凈值型理財產品的定義是按照份額發行並定期或不定期披露單位份額凈值的理財產品。凈值型理財產品的特點有運作透明度高一點,凈值型產品定期披露產品運作公告,投資者在投資期內可准確掌握凈值型產品的投資情況及產品凈值等信息,產品運作透明度高;真實反映投資資產的市場價值。
凈值型產品投資資產流動性高,估值更為透明,在市值法的估值體系下,凈值型產品凈值可直接反映出投資資產的市場價值
但凈值型理財要打破這種剛性兌付的模式,銀行把客戶的錢拿去投資,扣除一定的管理費之後,剩下的收益該是多少,投資者就拿到多少,如果虧了,投資者要自己承擔。銀行要定期披露產品的凈值。所以說,凈值型理財產品都不能保本,而且收益率都是浮動的
凈值型產品改變的只是估值計價方式,並不代表著本金虧損的概率提升。
預期收益型的理財產品逐漸退出之後,現在很多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都以「業績比較基準」來展示,也就是說銀行根據自己的投資方向,已經測算出來一個大概的收益率,最終的投資收益率會在業績比較基準附近上下波動。
如果產品的底層資產都是存款、債券之類的固收資產,那麼最終收益率和業績比較基準差別不會太大,浮動會非常小。但如果產品的底層資產中配置了少量權益類資產,比如未上市股權、股票、基金等,那麼收益率波動就會比較大。
由於銀行理財的客戶群體大部分風險承受能力都偏弱,所以即使銀行發行的是凈值型理財,大部分也都是穩健性比較高的固收類產品。
其實最簡單的辨別產品風險的辦法就是看風險等級,凈值型理財產品都不保本,PR1級產品都是現金管理類產品,即活期理財,PR2級產品的底層資產大部分都是固收類資產,安全性較高,PR3級產品可能會配置少量的權益類資產或金融衍生品,收益率波動會大一些,PR4級和PR5級產品基本上都是權益類產品,風險很高,考驗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
Ⅳ 理財收益如何計算增值稅
銀行可以說是大家最信賴的金融平台了,存款放銀行,買國債找銀行……背靠央媽,就能保本保息,衣食無憂了。曾經的你可以這樣想想,但之後不行了!
從今年開始,我國的資產管理產品要全面進入征稅時代。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關於資管產品增值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從2018年1月1日開始,資管產品管理人要對資管產品運營業務的收益按照3%的徵收率繳納增值稅。以後我們投資理財賺的錢,除了進自己口袋,還要分另一部分無條件上繳。想一想就有點不甘心呢!
是誰在要我們的錢?
資管產品管理人,簡單講就是管理我們資產的平台/人,能幫我們投資賺錢的平台/人,其中包括銀行、信託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等。
資管產品,顧名思義就是能賺錢的產品,它包括銀行理財產品、資金信託、財產權信託、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私募投資基金等。
而眾多的資管產品中,我們最常接觸到的就是銀行理財產品。在這里,銀行就相當於資管產品管理人,銀行理財產品就相當於資管產品。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明確金融 房地產開發 教育輔助服務等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6〕140號)規定,《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注釋》(財稅〔2016〕36號)所稱「保本收益、報酬、資金佔用費、補償金」,是指合同中明確承諾到期本金可全部收回的投資收益。金融商品持有期間(含到期)取得的非保本的上述收益,不屬於利息或利息性質的收入,不徵收增值稅。
因此,根據上述規定,公司向銀行購買理財產品的收益,若屬於保本投資收益,應按規定繳納增值稅;若屬於非保本的投資收益,不徵收增值稅。
Ⅵ 凈值型理財究竟怎麼搞
凈值型理財產品類似開放式基金,在開放期內可隨時申購、贖回,凈值類產品收益與產品凈值有關。
主要是看購買時成交的凈值和贖回時的凈值變動,在不考慮手續費的情況下,如果凈值上漲是賺了,凈值下跌是虧損。
【舉例:購買時產品凈值為1.1,贖回時產品凈值為1.2,在不考慮購買和贖回的費用的情況下,每份收益為1.2-1.1=0.1】
溫馨提示
1.凈值是未知價原則。
2.凈值型理財產品在沒有贖回前沒有實際的收益。
Ⅶ 保本理財產品需要繳納增值稅稅率是多少分錄怎麼做。急急急
我認為應該這樣理解:
1,保本金融產品持有期間收益和持有到期收到的「持有期間收益」,按照貸款服務繳納增值稅。
2,保本金融產品不到期轉讓收益按金融商品轉讓繳納增值稅。
3,保本金融產品到期贖回不徵收增值稅。
貸款服務稅率是6%。
1,收到保本理財產品收益
借:銀行存款
貸:投資收益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保本金融產品不到期轉讓
借:銀行存款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貸:投資收益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保本金融產品到期贖回
借:銀行存款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貸:投資收益
Ⅷ 理財產品的利息收入需要交增值稅嗎
非保本類型的理財產品的利息收入不用繳納增值稅,具有保本收益類型的理財產品的利息收入需要繳納增值稅。
1、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明確金融 房地產開發 教育輔助服務等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6〕140號)規定,《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注釋》(財稅〔2016〕36號)第一條第(五)項第1點規定所稱「保本收益、報酬、資金佔用費、補償金」,
是指合同中明確承諾到期本金可全部收回的投資收益。金融商品持有期間(含到期)取得的非保本的上述收益,不屬於利息或利息性質的收入,不徵收增值稅。
2、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附: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注釋第(五)條規定,金融服務。金融服務,是指經營金融保險的業務活動。包括貸款服務、直接收費金融服務、保險服務和金融商品轉讓,貸款服務。
貸款,是指將資金貸與他人使用而取得利息收入的業務活動。各種佔用、拆借資金取得的收入,包括金融商品持有期間(含到期)利息(保本收益、報酬、資金佔用費、補償金等)收入、押匯、罰息、票據貼現、轉貸等業務取得的利息及利息性質的收入,按照貸款服務繳納增值稅。
(8)凈值型理財產品增值稅擴展閱讀:
保證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證收益理財產品
保證收益理財產品的收益是固定的,到期後就可以獲得協議上規定的收益,反之為非保證型。保本理財產品,屬於低風險理財。保證和浮動說明了銀行承擔的風險不同。保本類理財在協議中會有銀行承諾,無論發生任何問題銀行保證客戶到期可以拿回全部本金。
非保證型又分為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是指銀行按照約定向客戶保證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資風險由客戶承擔,並依據實際投資收益情況確定客戶實際收益的理財產品,反之就是非保本型。
非保證收益的理財產品的發行機構不承諾理財產品一定會取得正收益,有可能收益為零,不保本的產品甚至有可能收益為負。一般銀行的保本浮動收益型的風險僅次於儲蓄風險,是追求穩定收益的穩健型客戶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