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王鋒的科研項目及獲獎情況
主持和參與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28項,完成22項,其中國家級項目3項(主持1項),省部級項目12項(主持9項),政府和企業委託或合作項目7項(主持3項),主要有:199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電子商務交易安全保障體系研究,第二主持人1998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高新技術開發區社會發展問題研究,第二主持人2004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單列學科)項目,科學道德缺失與重建,主持200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軟科學項目,我國科學基金監督運行機制研究,主持子課題1999年技術創新與企業專利戰略選擇,河南省軟科學研究項目,主持21項成果獲得獎勵,其中省級一、二、三等獎6項,廳局級一等獎2項,主要有:《技術創新管理》1996年獲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計算機與網路法》2001年獲河南省科技進步(科技著作)二等獎,科技成果轉化狀況與對策研究,1996年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河南省軟科學資源評估及優化配置研究,2000年河南省科技廳科技進步一等獎,科學不端行為及其成因,2002年獲河南省教育廳科技進步一等獎,技術創新須注重專利文獻的調查運用,2003年河南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知識產權:知識經濟的制度選擇,2002年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科研項目的社會經濟效益:一些觀點和政策建議被國家,河南省有關部門和高校採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1990年代初在《研究與發展管理》上發表的科技成果轉化的立法思考首次提出了制定社會各界的關注,三年後國家出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成果轉化法》。又如近年來完成的區域專利發展戰略研究、建立河南省知識產權資源大省強省預測分析、河南省工業企業知識產權工作調查研究和技術創新與企業專利戰略的選擇等研究報告中提出的一系列觀點,被我省科技廳、教育廳和知識產權局以及一些大型企業所採納,為確立河南省專利發展戰略和制定企業專利戰略提供了決策參考。不少論文被《科技日報》、《人大復印資料》、《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和其他學者的論文以及課題論證中多次轉載引用。
㈡ 張小軍的學術成果
代表性著作
2003《福建杉洋村落碑銘》香港:華南研究出版社1991《社會場論》北京:團結出版社。
代表性論文
2002<從象徵生產到制度實現——陽村土改中劃階級的象徵資本再生產>,載《清華社會學評論》,2002年第一卷,第一期。
2001〈象徵資本的再生產〉,《社會學研究》2001年第三期。
2001〈民族志的回顧與反思〉,文思理著,張小軍譯,《清華社會學評論》,2002年第一卷,第一期。
2000〈佛寺與宗祠:泉州開元寺的歷史個案研究〉,載《傳統與變遷——華南的認同和文化》,北京:文津出版社。
1999〈文化的經營:福建陽村李氏宗祠「復興」的研究〉,載《經營文化香港商務印書館1999年(即將出版)。
1999〈宗族結構關系的再思考〉,載《中國家庭及其倫理》,台灣:《漢學研究》雜志出版。
1998〈理解中國鄉村內卷化的機制〉,香港:《二十一世紀》1998年2月號(總第45期),P150-159。
1998〈田野影像的民族志--宗族「復興」中的歷史重構〉,香港:《香港人類學》總第11期。
1998〈天後北傳與歷史再造--北方天後廟的田野考察〉,博士後研究論文,載《天後廟與媽祖崇拜》(論文集,正在編輯出版)。
1996〈女性與宗族〉,香港:《二十一世紀》1996年10月號(總第37期),頁150-59。
1995〈儒家何在?--華南人類學田野考察〉,香港:《二十一世紀》1995年6月號(總第29期),P149-157。
1994〈民間信仰復興與地方文化重構〉,香港:《香港人類學》,第七期,頁13-19。
1992DragonBoatFestival(VideoTape《端午節》錄象片).Co-directedwithZhuangKongshao,Seattle:UniversityofWashingtonPress(西雅圖:美國華盛頓大學出版社出版)。
1992〈社會場的吸引進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二期,頁106-111。
1991〈蒿洋民間宗教與信仰一瞥〉,濟南:《民俗研究》,第3期,頁60-63。
1991〈東西方文化的興衰與自組織社會學研究〉,成都:《社會科學研究》,第6期,頁68-70。
1991〈中國現實文化選擇中的知識分子〉,《青年思想家》,第一期,頁77-81。
1989〈北方一個漢族村落的社會文化變遷〉,(與庄孔韶)《漢民族研究》(第一輯),廣西人民出版社。
1989〈本土方法學芻議〉,北京:《社會學與社會調查》,第五期。
1988〈人格現代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五期,頁102-108。1987〈社會系統認識論的幾個問題〉,鄭州:《大學文科園地》(鄭州大學文科學報),第二期。
1987〈城鄉社區的三種融合模式〉,上海:《社會科學》1987年第十一期。1986〈社會學中的系統哲學〉,上海:《社會科學》1986年第十二期。
近年主要學術發表(2000年以來)
1、主要論文
(1)English:
2012 Lineage and Family, Chinese Society – Change and Transformation, edited by Li Peili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7 Collective Memory of the 「Pagodatree」: Cultural Informator in Social Transformation. With Xu Jing,Cognitive Scienc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Washington University and Tsinghua University.
2006 Water,Deity and Power: A case study of water temples in Shanxi province。SEAA Conference,July 2006.
2005 Gongde Temples and Fujian Local Religion since Song Dynasty. IAHR Conference, March,2005.
2004 Land Reform in Yang Village: Reproction of Symbolic Capital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Class Status. Modern China 30(1):1-48, Jan.2004. (SSCI)
2004 Symbolic Land Rights in Its Cultural Economic Context: A Case Study of Yang Village, Fujia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winter, 2004, pp41-54.
2002 Ancestral Hall and Buddhist Gongde Temple. 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Vol.34, No.3, pp28-48. (SSCI)
(2)中文(部分):
2012 人類學研究的文化範式——「波粒二象性」視野中的文化與社會,《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12年第2期。(CSSCI)《社會學》2012.9(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發) (CSSCI)
2012 為何他鄉成故鄉?——大槐樹傳說之集體記憶的民族主義建構。載《中國人類學》,2012年第1期。
2012 文治復興與禮法變革——祠堂之制和祖先之禮的個案研究。《清華大學學報》,2012年第2期。(CSSCI)《社會學》2012.7(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發)(CSSCI),上海《高校文科學術文摘》2012.3全文轉發。《社會學報》2012.2全文轉發。
2012 歷史人類學與中國研究,《人類學講堂》(第一輯),潘蛟主編,知識產權出版社。
2012 宗族與中國社會,《人類學講堂》(第二輯)潘蛟主編,知識產權出版社。
2012 讓文化擁有自由——法國布列塔尼文化遺產保護考察隨筆〈社會學家茶座〉2012年6期。
2010 「被族群」:麗江古城的文化保護困境。載《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9.2.
2009 中國12村貧困調查——曉銳村,張小軍、馬亞萍、朱宇晶。載《中國12村貧困調查》(甘肅、內蒙卷),張小軍、馬春華主編。社科文獻出版社。
2009 中國12村貧困調查——乾分村,張小軍、馬亞萍、朱宇晶。載《中國12村貧困調查》(甘肅、內蒙卷),張小軍、馬春華主編。社科文獻出版社。
2009 人類發展理念下的貧困問題反思,載《中國12村貧困調查》(理論卷),王曉毅主編,社科文獻出版社。
2009 咸與權:歷史上自貢鹽業的市場分析,《清華大學學報》2009第二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2009年第6期轉載)
2009 實踐史:一個歷史人類學的研究視角——以民間信仰研究為例,載《誰的信仰,誰的空間?》,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編,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電影《色·戒》鑒賞的文化實踐,載《異文化與多元媒體》,喬健主編,台北:世新大學出版中心。
2008 宗族與家族,載《社會學與中國社會》,社科文獻出版社。
2008 文化生態與文化環保,載《綠葉——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專輯》,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編。《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8年12期轉摘。
2007 復合產權:一個實質論和資本體系的視角——山西介休洪山泉的歷史水權個案研究,《社會學研究》,2007年第4期。
2007 愛的實踐:艾滋病防治中的社會性別主流化。與許晶合作,載張小軍主編《文化的挑戰——文化全球化和社會發展的本土思考》,香港:中國世紀出版集團有限公司。
2007 秩序剝奪與城市底邊階級的形成,喬健主編《底邊階級與邊緣社會》,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7 歷史人類學:一個跨學科和去學科的視野。《清華歷史講堂初編》,三聯書店2007年。
2007 遺存還是遺產?——簡論文化全球化中的「文化遺產」困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上),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6 產權改制與城市底邊階級的形成——兼論科斯逆定理與產權定理。台灣第七屆(2003-2006)大學講座計劃「底邊階級的傳統與現代」會議論文(2006.5.台北)。
2006 跨學科與去學科:人類學的三個視角,《光明日報》(理論版)2006年3月28日第12版。
2006 認知人類學淺談,《光明日報》(理論版)2006年11月。
2006 社會圍繞「現代化」和經濟中軸安排的弊端,《中國與世界觀察》,2006年第1期。
2006 人類發展和遺產保護事業中的鄉村旅遊。世界旅遊組織:《「鄉村旅遊國際論壇」論文集》。
2006 《陝山地區水資源與民間社會調查資料集》補遺七則,張小軍、卜永堅、丁荷聲,《華南研究資料中心通訊》第42期。
2005 《城市貧困的制度思維〉,張小軍、裴曉梅,《江蘇社會科學》,2005年第6期。
2004 《象徵地權與文化經濟——福建陽村的歷史地權個案研究》,《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第3期。
2003 《歷史的人類學化和人類學的歷史化》,《歷史人類學學刊》1(1):1-28。
2003 《陽村土改中的象徵資本再生產》,《中國鄉村研究》,總第二輯,商務印書館。
2003 《導言》,李孝聰、鄧小南、筱君(張小軍),載黃竹三、馮俊傑編著,《洪洞介休水利碑刻輯錄》,中華書局。
2003 《民族志方法論的互補性》,《文化人類學理論新視野》(論文集),香港:國際炎黃文化出版社。
2002 《宗族化中的功德寺院》,《台灣宗教研究》第二卷,第一期。
2002 《陽村的境社與宗族》,《民俗曲藝》(宗教與地方社會專輯II),總第138期。
2002 《雙重部門與影子國家——平昌源神廟水碑文的田野考察》,《擴展中的公共空間——中國第三部門研究年鑒2001年》,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2 《宗族與地方老人政治》,《當代中國農村與鄉村治理》,肖唐鏢等主編,西北大學出版社。
2000 《傳統文化生產中的象徵性實踐》,《清華社會學評論》2001年,第一期。
2001 《象徵資本的再生產——從陽村宗族論民國基層社會》,《社會學研究》,2001年第三期。
2000 《佛寺與宗祠:泉州開元寺的歷史個案研究》,載《傳統與變遷——華南的認同和文化》,北京:文津出版社。
2000 《銀翅:中國本土的現象學?》,《清華社會學評論》,2000年創刊號。
2、著作:
2004 《藍田》。北京:三聯書店(國際書號:ISBN7-108-01969-8/K·416)
2003 《福建杉洋村落碑銘》。張小軍、余理民,香港:華南研究出版社(國際書號:ISBN 962- 5273-6-3)
3、主編:
2009 《中國12村貧困調查》(甘肅、內蒙卷),張小軍、馬春華主編。社科文獻出版社。
2009 《中國12村貧困調查》(江西、雲南卷),張小軍、譚深主編。社科文獻出版社。
2007 《文化的挑戰——文化全球化和社會發展的本土思考》,張小軍主編,香港:中國世紀出版集團有限公司。
2007 《能力與貧困——中國城市貧困的個案研究》,張小軍、裴曉梅主編,香港社會科學出版有限公司。
2002 《歷史與社會》(第七冊)。張小軍主編。教育部九年義務教育試驗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ISBN 7-107-16201-2/G·9291
2001 《清華社會學評論》,2001年第一期。執行主編。北京友誼圖書出版公司。
2001 《傳統與變遷——華南的認同和文化》,陳志明、張小軍編,北京文津出版社。
4、學術隨筆和翻譯
2010 中山先生論房地產,《社會學家茶座》2010年第5期。
2009 大湖人家,《社會學家茶座〉2009年第1期。
2008 統一與多樣化,載《這個世界,我們的——中歐思想者越洋對話》,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2008 印加文明和生態悲劇,《社會學家茶座》,2008年第6期。
2008 南美第一古跡——馬丘比丘,《社會學家茶座》,2008年第5期。
2008 利馬印象,《社會學家茶座》,2008年第4期。
2007 二分陷阱與中國本土思想,《社會學家茶座》,2007年第1期。
2006 誰在侵蝕中國文化的靈魂?《環球時報》第1180期,2006年6月13日第13版。
2004 《反抗還是共謀——阿米巴效應和人類變形蟲》,《社會學家茶座》,2004年第三期。
2003 《未畫句號的〈人類責任憲章〉》,《回顧與前瞻:建立一個協力盡責和多元的世界的對話》,歐洲梅耶人類進步基金會。
2000 《從王安石變法看官民關系》,《社會學家茶座》2002年第一期。
2001 《民族志的回顧與思考》,文思理著,張小軍譯,《清華社會學評論》,2001年第一期。
2000 《劃:話,化——江西人類學田野考察隨筆》,《二十一世紀》,2000年6月號。
近年主要研究項目課題(2000年以來):
2010-2012 清華大學自主科研項目:美沙酮療法戒毒的社會學和生理學綜合評估指標研究,負責人;
2009-2010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科技部2008ZX1000103):《我國艾滋病流行規律、疫情評估和預測方法研究》子項目:中國艾滋病傳播模式、干預力度和感染率定量關聯模型的研究,項目負責人;
2009 世界宣明會:雲南永勝扶貧綜合項目專項評估,項目負責人;
2008 世界宣明會:陝西商洛扶貧綜合項目中期評估,項目負責人;
2007-2008 世界銀行貸款項目:貴州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項目——社會影響評估項目,技術負責人;
2007 世界宣明會:甘肅臨夏扶貧綜合項目中期評估項目,項目負責人;
2007 清華大學艾滋病防治政策研究中心項目:中國艾滋病社會影響態勢指數體系研究,項目負責人;
2006 衛生部:第四輪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社會性別主流化研究報告——貴州省,項目負責人;
2005-2007 清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項目:「在人類發展理論下反思全球化對中國社會的影響」,課題負責人;
2005-2006 世界銀行和中國社科院合作研究項目:「走出貧困:中國貧困的定性研究」,甘肅子項目負責人;
2005 DFID:中英艾滋病項目:四川涼山州政策支持項目,項目負責人;
2003-2005 國家社科基金辦公室: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北京、重慶、沈陽及蘭州四城市貧困人口生活形態研究,課題負責人;
2004-2006 教育部: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和兒童失學問題的系統性研究,課題負責人;
2004 英國國際發展部(DFID)與北京社科院社會發展資源中心項目:「社會發展的理論」,研究項目負責人;
2002-2003 英國國際發展部(DFID)項目:甘肅臨夏義務教育項目評估,項目負責人;
2001-2004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項目:北京市城市貧困人口的性別、家庭和下崗因素研究,課題負責人;
2002 英國國際發展部(DFID)項目:甘肅貧困地區失學問題研究,項目負責人;
2000-2002 法國遠東學院:中、法合作研究項目:水利與民間組織,山西介休子課題負責人。
㈢ 門洪華的V.學術成果
V-1.學術論文
迄今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社會科學輯刊》等國內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30餘篇,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經濟時報》、《學習時報》等發表各類文章50餘篇,其中50餘篇學術論文為《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國際政治》卷、《中國外交》卷、《世界經濟》卷等全文轉載。
中國戰略研究
1、「國際機制與中國的戰略選擇」,載《中國社會科學》2001年第2期,第178-187頁
2、「中美印日俄有形戰略資源比較——兼論旨在富國強民的中國大戰略」,載《戰略與管理》2002年第2期,第26-41頁
3、「中國國家戰略利益的拓展」,載《戰略與管理》2003年第2期,第83-89頁
4、「論中國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載《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03年第3期,第63-68頁
5、「中國崛起與國際秩序」,載《太平洋學報》2004年第2期,第4-13頁
6、「中國和平崛起的國際戰略框架」,載《世界經濟與政治》2004年第6期,第14-19頁
7、「中國崛起的戰略應對之道」,載《國際觀察》2004年第3期,第9-16頁
8、「中國國際戰略理念的變革」,載《理論前沿》2004年第12期,第11-13頁
9、「新安全觀·利害共同體·戰略通道——關於中國安全利益的一種解讀」,載《教學與研究》2004年第8期,第54-58頁
10、「如何進行大戰略研究——兼論中國大戰略研究的意義」,載《國際政治研究》2004年第4期,第33-45頁
11、「確保中國能源安全的戰略意義」,載《太平洋學報》2005年第1期,第33-44頁
12、「中國外交哲學的演變」,載《教學與研究》2005年第4期,第47-53頁
13、「壓力、認知與國際形象——關於中國參與國際制度戰略的歷史解釋」,載《世界經濟與政治》2005年第4期,第17-22頁
14、「中國對外開放與融入世界」,載《太平洋學報》2005年第4期,第15-25頁
15、「國家主義、地區主義與全球主義——兼論中國大戰略的謀劃」,載《開放導報》2005年第3期,第23-30頁
16、「研究中國東亞一體化戰略的重要意義」,載《國際觀察》2005年第3期,第26-35頁
17、「中國戰略文化的重構:一項研究議程」,載《教學與研究》2006年第1期,第57-63頁
18、「中國國際戰略思想的創新」,載《外交評論》2006年第1期,第16-21頁
19、「入世五年:中國應進一步對外開放」,載《開放導報》2007年第1期,第68-73頁
20、「中國軟實力評估報告(上)」,載《國際觀察》2007年第2期,第15-26頁
21、「中國軟實力評估報告(下)」,載《國際觀察》2007年第3期,第37-46頁
22、「中國觀念變革的戰略路徑」,載《世界經濟與政治》2007年第7期,第13-20頁
23、「中國:與國際體系互動中的戰略調整」,載《開放導報》2007年第5期,第61-65頁
24、「國家利益與戰略視野——關於中日關系的調研與思考」,載《現代國際關系》2007年第10期,第4-11頁
25、「構築中日共同利益的戰略框架」,載《教學與研究》2007年第10期,第39-46頁
26、「中國國家戰略體系的建構」,載《教學與研究》2008年第5期,第13-20頁
27、「對中國對外開放戰略的若干思考」,載《開放導報》2008年第3期,第17-23頁
28、「中國國際戰略研究的議程與方法」,載《教學與研究》2009年第2期,第51-58頁
29、「中國東亞戰略的展開」,載《當代亞太》2009年第1期,第53-67頁
30、「中國海外利益研究的歷程、現狀與前瞻」,載《外交評論》2009年第5期,第56-71頁
31、「中國國際戰略演進及其經驗總結」,載《教學與研究》2009年第10期,第28-32頁
32、「世界轉型與中國的戰略取向」,載《現代國際關系》2009年第11期,第35-36頁
33、「中國外交決策機制變遷研究(1949-2009)」,載《世界經濟與政治》2009年第11期,第44-54頁
34、「中國大國關系的歷史演進(1949-2009)」,載《江蘇社會科學》2009年第6期,第11-17頁
35、「中國青海藏區穩定的涉外因素分析與對策」,載《國際觀察》2010年第6期,第64-71頁
36、「中國國家形象的建構及其傳播途徑」,載《國際觀察》2012年第1期,第70-77頁
37、「關於中國大戰略的理性思考」,載《戰略與管理》2012年第2期,第10-18頁
38、「兩個大局視角下的中國國家認同變遷(1982-2012年)」,載《中國社會科學》2013年第9期,第54-66頁
大國戰略研究
39、弛張有度,斗和相兼——試析冷戰後的美日關系」,載《國際政治研究》1998年第2期,第96-104頁
40、「美國輸出民主戰略淺析」,載《國際政治研究》1999年第1期,第22-32頁
41、「U.S. Cross-Century Global Strategy and the UN」, ForeignAffairs Journal, No.55, March 2000, pp.19-32
42、「國際機制與美國霸權」,載《美國研究》2001年第1期,第74-88頁
43、「美國外交中的文化價值觀因素」,載《國際問題研究》2001年第5期,第51-55頁
44、「冷戰後美國大戰略的爭鳴及其啟示意義」,載《太平洋學報》2003年第2期,第18-26頁
45、「應對國家失敗的補救措施——兼論中美安全合作的戰略性」,載《美國研究》2004年第1期,第7-32頁
46、「大國崛起與國際秩序」,載《國際政治研究》2004年第2期,第133-142頁
47、「關於美國大戰略的框架性分析」,載《國際觀察》2005年第1期,第22-29頁
48、「霸權之翼——兼論國際制度的戰略價值」,載《開放導報》2005年第5期,第47-52頁
49、「美國霸權與國際秩序」,載《國際觀察》2006年第1期,第17-24頁
50、「西方三大霸權的戰略比較——兼論美國制度霸權的基本特徵」,載《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6年第2期,第60-66頁
51、「美國霸權與美歐關系」,載《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3期,第10-18頁
52、「擴大共同利益,進一步穩定中美關系」,載《現代國際關系》2007年第6期,第24-30頁
53、「金融危機與美元霸權的變遷」,載《理論視野》2009年第2期,第44-47頁
54、「國際戰略慣性與蘇聯的命運」,載《中國社會科學》2011年第6期,第184-192頁
55、「關鍵時刻:美國精英眼中的中國、美國與世界」,載《中國社會科學》2012年第7期,第182-202頁
56、「中國對美國的主流戰略認知「,載《國際觀察》2014年第1期
東亞戰略研究
57、「聚焦東亞:中美的沖突與合作」,載《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5年第6期,第84-89頁
58、「美國霸權與東亞:一種制度分析」,載《太平洋學報》2005年第9期,第36-47頁
59、「中日關系改善及其對東亞的貢獻」(日文),載《日本經濟研究中心會報》2007年第11期,第77-78頁
60、「中國崛起與東亞安全秩序的變革」,載《國際觀察》2008年第2期,第16-26頁
61、「東北亞安全困境及其戰略應對」,載《現代國際關系》2008年第8期,第16-22頁
62、「東亞秩序建構:一項研究議程」,載《當代亞太》2008年第5期,第70-86頁
63、「EastAsian Order Formation and Sino-Japanese Relations」, Indiana Journal ofGlobal Legal Studies, Vol.17, No.1, Winter 2010, pp.47-82.
64、「共同利益與東亞合作」,載《外交評論》2013年第3期,第93-108頁
65、「中韓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歷史進程、現狀評估與未來展望」,載《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3年第6期,第62-74頁
國際關系理論
66、「國際機制理論的批判與前瞻」,載《世界經濟與政治》1999年11期,第17-22頁
67、「國際機制理論與國際社會理論的比較」,載《歐洲》2000年第2期,第12-18頁
68、「國際機制理論流派評析」,載《中國社會科學輯刊》(香港)2000年夏季卷,第155-164頁
69、「對國際機制理論主要流派的批評」,載《世界經濟與政治》2000年第3期,第23-29頁(《新華文摘》2000年第7期全文轉載)
70、「博弈論與國際機制理論:方法論上的啟示」,載《國際觀察》2000年第3期,第40-44頁
71、「集體安全辨析」,載《歐洲》2001年第5期,第10-17頁
72、「國際機制的有效性與局限性」,載《美國研究》2001年第4期,第7-22頁
73、「論國際機制的合法性」,載《國際政治研究》2002年第1期,第131-138頁
74、「全球化與國際機制:理論上的啟示」,載《教學與研究》2002年第4期,第45-50頁
75、「關於中國國際關系研究現狀的評估報告」,載《歐洲》2002年第3期,第90-105頁
76、「建構新自由制度主義的研究綱領——關於《權力與相互依賴》的一種解讀」,載《美國研究》2002年第4期,第111-122頁
77、「合法性、有效性與局限性——評估國際機製作用的理論框架」,載《香港社會科學學報》2002年冬季卷,第137-176頁
78、「論國際關系理論的相互借鑒與融合之道」,載《世界經濟與政治》2003年第5期,第42-43頁
79、「關於世界秩序藍圖的思考」,載《世界經濟與政治》2004第7期,第35-36頁
80、「羅伯特·基歐漢學術思想述評」,載《美國研究》2004年第4期,第103-118頁
81、「權力轉移、問題轉移與範式轉移——關於霸權解釋模式的探索」,載《美國研究》2005年第3期,第7-31頁
82、「回歸國際關系研究的中國重心,架起理論與實踐的橋梁」,載《教學與研究》2005年第11期,第28-31頁
83、「中國國際政治經濟學學科的發展」,載《教學與研究》2010年第6期,第70-78頁
其 他
84、「聯合國機制淺析」,載《國際問題研究》2000年第3期,第44-50頁
85、「聯合國人權機制:一種框架性分析」,載《國際政治研究》2000年第3期,第75-82頁
86、「聯合國集體安全機制的困境」,載《國際觀察》2002年第3期,第1-8頁
87、「聯合國維和機制的創新」,載《國際問題研究》2002年第6期,第17-21頁
88、「否決權機制及其未來」,載《歐洲研究》2005年第3期,第14-27頁(《新華文摘》2005年第16期全文轉載)
89、「阿根廷危機管理:教訓、經驗與啟示」,載《戰略與管理》2002年第5期,第78-85頁
90、「社會結構、政黨危機與2009年大選前景——關於德國政黨體制變遷的調研與思考」,載《國際觀察》2009年第5期,第37-44頁
V-2.學術著作
專 著
1、《和平的緯度:聯合國集體安全機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2、《構建中國大戰略的框架:國家實力、戰略觀念與國際制度》,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2006年,遠景基金會繁體字版2006年
3、《霸權之翼:美國國際制度戰略》,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4、《開放與國家戰略體系》,人民出版社2008年
5、《中國國際戰略導論》,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
6、 《修遠集——門洪華調研錄》,社會科學文獻社2012年
合 著與主編
1、《國際機制論》,新華出版社2002年
2、《解讀美國大戰略》(聯合主編),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3、《中國:大國崛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4、《中國:東亞一體化新戰略》(聯合主編),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5、《中國:軟實力方略》,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
6、《中國改變世界》(聯合主編),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
7、《國際政治經濟學導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8、《關鍵時刻:美國精英眼中的中國、美國與世界》,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9、《中國外交大布局》,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
10、《中國戰略報告第一輯:中國軟實力的戰略思路》,人民出版社2013年
V-3.學術譯著
獨 譯
1、《權力與相互依賴》(RobertKeohane and Joseph Nye Jr., Power andInterdependence, Addison Wesley Longman, Inc., 2000),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三版、2011年第四版
2、《局部全球化世界中的自由主義、權力與治理》(RobertKeohane and Men Honghua, eds., Liberalism,Power and Governance in a Partially Globalized World, 2003),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3、《硬權力與軟權力》(Joseph S. Nyeand Men Honghua, eds.,Hard and SoftPower: Essays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Globalization, 2004),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4、《大戰勝利之後:制度、戰略約束與戰後秩序重建》(G.John Ikenberry, After Victory:Institutions, Strategic Restraint, and the Rebuilding of Order After MajorWar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1),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主 譯
1、《探究世界秩序》(Tommy Coh, The Quest for World Order, The Instituteof Policy Studies, Singapore, 1998)(第一譯者),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年
2、《國富國窮》(David S. Landes, The Wealth and Poverty of Nations, NewYork: W.W. Norton & Company, 1998)(第一譯者),新華出版社2001年(本譯著被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評為2001年度、2004年度引進版社科類優秀圖書獎)
3、《從財富到權力——美國世界地位的獨特起源》(Fareed Zakaria, FromWealth to Power: The Unusual Origins of America』s World Role, 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 1998)(第一譯者),新華出版社2001年
4、《國家實力評估:資源、績效、軍事能力》(AshleyJ. Tellis et al, Measuring National Powerin the Postinstrial Age, RAND, 2001)(第一譯者),新華出版社2002年(本譯著被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評為「2002年度引進版社科類優秀圖書獎」)
合 譯
1、《中國西部四十年》(A. DoakBarnett, China』s Far West: Four Decadesof Change,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3)(合譯),東方出版社1998年
2、《全球化世界的治理》(Joseph Nye,ed., Governance in a Globalizing World,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1)(合譯),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
3、《2001年四年防務評估——安全驅動的戰略選擇》(Michele A. Flournoy, ed., QDR 2001 Strategy – Driven Choices for America』s Security,Washington: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2001)(合譯),國防大學出版社2003年
4、《世界政治中的探索與爭鳴》(PeterKatzenstein, Robert Keohane, and Stephen Krasner, eds., Exploration and Contestation in the Study of World Politics,MITPress, 1999)(合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校 譯
1、《國際化與國內政治》(RobertKeohane et al,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Domestic Poli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2、《關貿總協定法律及其實務指南》(Guide to GATT Law and Practice, WTO, 1995)(總譯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㈣ 張翔的學術簡介
著作獨著:《基本權利的規范建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主編:《德國憲法案例選釋 第一輯 基本權利總論》,法律出版社2012年8月版。
權威期刊論文1.《財產權的社會義務》,《中國社會科學》2012年第9期。2.《形式法治與法教義學》,《法學研究》 2012年第6期。3. 《基本權利的雙重性質》,《法學研究》2005年3期。(《高校文科學術文摘》2005年第3期轉載。)4.《基本權利的受益權功能與國家的給付義務》,《中國法學》2006年1期。5.《兩種憲法案件:從合憲性解釋看憲法對司法的可能影響》,《中國法學》2008年第4期。
核心期刊論文6. 《憲法文本下的價值沖突與技術調和》,《讀書》2012年第12期。7. 《基本權利的體系思維》,《清華法學》2012年第4期。8.《憲法解釋方法的運用——以德國艾爾弗斯案為例》,《學習與探索》2011年第3期。9.《憲法學:法學方法與政治判斷》,《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8年第4期。10.《基本權利限制問題的思考框架》,《法學家》2008年第1期。11.《憲法文本研究的自覺與反思》,《法學家》2008年第1期。12.《學術自由的組織保障》,《環球法律評論》2012年第4期。13. 《合憲性解釋的兩個面向》,《浙江社會科學》2009年第4期。15.《祛魅與自足:政治理論對憲法解釋的影響及其限度》,《政法論壇》2007年4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7年第6期轉載。)15《憲法學:法學方法與政治判斷》,《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8年第4期。16.《基本權利在私法上效力的展開――以當代中國為背景》,《中外法學》2003年第5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4年第3期轉載,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2004年第3期全文轉載。)17.《憲法學為什麼要以憲法文本為中心》,《浙江學刊》2006年第3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6年第4期轉載。)18.《基本權利沖突的規范結構與解決模式》,《法商研究》2006年4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法理學、法史學》2006年第10期全文轉載。))19.《功能適當原則與憲法解釋模式的選擇》,《學習與探索》2007年第1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2007年第10期全文轉載。)20.《論基本權利的防禦權功能》,《法學家》2005年2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2005年第7期全文轉載。)21.《公共利益限制基本權利的邏輯》,《法學論壇》2005年1期。22.《美國憲法解釋理論中的原旨主義》,《山東社會科學》2005年第7期。23.《分權制衡原則與憲法解釋——司法審查與憲法法院制度下的經驗與理論》,《法商研究》2002年第6期。24.《試論憲法解釋的界限》,《法學評論》2001年第1期,與韓大元教授合作。(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全文轉載。)25.《試論憲法解釋的客觀性與主觀性》,《法律科學》1999年第6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全文轉載。)
其他論文26.《論基本權利的限制》,載莫紀宏主編《人權保障法與中國》,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27.《憲法解釋方法與憲法教義學》,載許崇德、韓大元主編《中國憲法年刊2010》,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28.「文西德爾裁定——僅僅針對納粹言論的法律是否違憲?」,載韓大元主編《中國憲法事例研究》第5卷,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29. 「盜竊犯許霆可否被特赦?」,載韓大元主編《中國憲法事例研究》第4卷,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30.「『饅頭案』中的基本權利沖突與競合」,載韓大元主編《中國憲法事例研究》第2卷,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學位論文1.博士學位論文:《論國家對公民基本權利的義務》,北京大學法學院2004年6月,肖蔚雲教授指導。2.碩士學位論文:《憲法解釋界限問題研究》,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2001年6月,韓大元教授指導。
參與的主要著作與教材1.《現代憲法解釋基本理論》,作者之一,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2.《憲法學參考資料》,肖蔚雲 王禹 張翔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3.《憲法學》,韓大元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4.《比較憲法學》(第二版),韓大元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5.《現代憲法學基本原理》,徐秀義 韓大元主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6.《人權保障法與中國》,莫紀宏主編,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7.《憲法學原理與案例教程》,胡錦光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8.《人權法原理》,徐顯明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獨立主持項目(1)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財產法中的基本權利問題研究》(2)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後期資助項目《基本權利的規范建構》(3)中國法學會項目《我國憲法解釋機制完善研究》(4)司法部項目《憲法中基本權利條款的司法適用》(5)中國博士後基金項目《基本權利的理論體系》(6)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中青年科學研究項目《基本權利限制問題研究》(7)澳門基金會項目《澳門基本法保障制度研究》
㈤ 李建華的發表論文
1.《論經濟法責任的特徵》,《當代法學》1993年04期。2.《試論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矛盾及對策》,《當代法學》1994年03期。3.《論經濟法責任的構成要件及承擔方式》,《法制與社會發展》1995年06期。《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於1996-05-01轉載。4.《對我國民法調整對象的再認識》,《法制與社會發展》1996年06期。《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於1997-02-01全文轉載。5.《經濟法學體系的開拓與創新》,《法制與社會發展》1997年01期。6.《我國經濟法立法的分析》,《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7年02期。7.《我國與韓國經濟法立法技術的比較與借鑒》,《東北亞論壇》1997年02期。8.《略論經濟法立法的模式和體例結構》,《中央檢察官學院學報》1997年02期。9.《人權的民法保護機制》,《社會科學探索》1997年03期。10.《經濟立法概念的重新界定》,《當代法學》1997年04期。《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於1999-07-01轉載。11.《建立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思考》,《人口學刊》1997年04期。中國人大復印資料《社會保障》於1997-12-01全文轉載。12.《我國經濟法學體系的反思與重構》,《社會科學戰線》1997年05期。13.《我國經濟法學研究的反思與深化》,《法制與社會發展》1997年05期。《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於1998-01-01轉載。14.《我國經濟立法中法律責任制度的完善》,《行政與法》1998年01期。15.《論佔有與善意取得》,《法制與社會發展》1998年03期。16.《略論經濟法立法權》,《法制與社會發展》1999年02期。中國人大復印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於1999-07-01全文轉載。17.《經濟法立法的協調性原則簡析》,《法制與社會發展》1999年04期。18.《我國民法應建立禁治產人制度》,《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9年06期。中國人大復印資料《民商法學》於2000-02-01全文轉載。《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於2000-02-01全文轉載。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刑事法學》2000年第3期全文轉載。19.《論民事活動—兼論我國未來民法典總則結構的設計》,《法制與社會發展》2000年02期。中國人大復印資料《民商法學》於2000-07-01全文轉載。20.《論妨礙型侵犯著作權行為形態》,《社會科學戰線》2000年04期。中國人大復印資料《民商法學》於2001-01-01全文轉載。21.《先佔制度簡析》,《上海市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0年05期。22.《論表見代表及其運用》,《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0年06期。23.《論俄羅斯民法典總則的特點與我國未來民法典的借鑒》,《法學評論》2000年06期。中國人大復印資料《民商法學》於2001-02-01全文轉載。24.《法人越權行為原則的再認識》,《法制與社會發展》2001年02期。中國人大復印資料《民商法學》於2001-08-01全文轉載。25.《法人表見代表制度三題》,《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1年02期。26.《論中國民法的現代性問題》,《法制與社會發展》2002年01期。中國人大復印資料《民商法學》於2002-05-01全文轉載。《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於2002-04-01全文轉載。27.《論私法自治與我國民法典》,《法制與社會發展》2003年03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於2003-07-01全文轉載。中國人大復印資料《民商法學》於2003-08-01全文轉載。28.《論我國物權請求權訴訟時效的立法選擇》,《法學評論》2003年05期。29.《我國土地用益物權體系的立法構造》,《當代法學》2004年01期。中國人大復印資料《民商法學》於2004-08-01全文轉載。30.《論民事習慣與我國民法典》,《中國民法典基本理論問題研究(文集)》2004-01-01。31.《論我國用益物權體系的立法構造》,《當代法學》2004年1期。中國人大復印資料《民商法學》於2004-08-09全文轉載。32.《論民事習慣與我國民法典》,《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4年02期。中國人大復印資料《民商法學》於2004-06-09全文轉載。33.《論我國法定抵押權制度的立法模式》,《社會科學戰線》2004年04期。34.《我國土地用益物權體系重構的邏輯思路》,《中國物權法的理論探索(文集)》2004-09-01。35.《論物權變動的便捷與安全原則》,《吉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中國人大復印資料《民商法學》於2005-06-01全文轉載。36.《地役權制度的價值分析及框架設計》,《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5年01期。37.《羅馬法教學改革與民法課程建設》,《高等研究與實踐》2005年01期。38. 《專家對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的理論基礎——兼論德國新債法對我國民事立法的啟示》,《社會科學戰線》2005年05期。39.《論我國國家機關職務侵權責任的立法模式》,《當代法學》2005年06期。中國人大復印資料《民商法學》於2006-02-01全文轉載。40.《我國法定抵押權制度的若干立法構想》,《當代法學》2006年02期。41.《論知識產權法定原則——兼論我國知識產權制度的創新》,《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年04期。42.《以人為本與中國民法典的價值取向》,《社會科學戰線》2006年05期。43.《我國農村集體所有權的立法思考——兼評《物權法(草案)》(四審稿)的相關規定》,《中國不動產法研究》2006-12-01。44.《我國〔物權法〕立法技術若幹缺陷的分析與完善》,《當代法學》2007年04期。45.《我國民法典總則編中私權的立法設計》,《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年第3期。中國人大復印資料《民商法學》2008年第9期全文復印。46.《經濟犯罪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與構成要件》,《當代法學》2008年第6期。47.《侵權責任法立法研討會綜述》,《當代法學》2009年第3期。48.《我國民法典基本原則表述的立法技術》,《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9年03期。49.《論侵權責任法(草案)結構體例設計之不足》,《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2期。50.《中國民法典應貫徹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載於吉林省法學會編《科學發展 改善民生》,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版。51.《中國未來民法典總則編私法責任一般條款的立法設計》,《社會科學戰線》2009年第11期。52.《論商鋪業主經營權與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沖突的司法處理》,《法學論壇》2009年第6期。53.《經濟犯罪民事責任的界定及其強化》,《法學雜志》2009年第12期。54.《善意轉讓合同的立法解析與邏輯證成》,《中國法學》2009年第4期。55.《論民事權益——民法保護對象的立法和司法雙重確認》,《法學雜志》2011年第1期。56.《論財產性民事責任優先承擔規則》,《社會科學戰線》2011年第8期。57.《論合同相對性原則在處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中的司法適用——基於最高人民法院相關司法解釋及其判決的評判和反思》,《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2年第5期。58.《構築私權的類型體系》,《當代法學》2012年第2期。59.《我國民法典總則編私權客體制度的立法設計》,《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2年第3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2年第10期轉載;《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2年第4期轉載。60. 中國民法典應構建老年監護制度——兼論中國自然人民事行為能力制度的完善》,《社會科學戰線》2012年第11期。61.《大規模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的適用》,《法學雜志》2013年第3期。62.《我國食品侵權潛在損害醫療檢查費制度的構建》,《經濟縱橫》2013年第5期。
㈥ 南京師范大學的學術研究
截至2015年11月,南京師范大學擁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公安部重點實驗室、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和體育文化研究基地、全國婦聯婦女與性別研究與培訓基地、江蘇省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建設點各1個。
南京師范大學還擁有江蘇高校協同創新中心4個,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3個,江蘇新型高端智庫1個,江蘇省決策咨詢研究基地3個,江蘇省委宣傳部省級重點研究基地2個,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6個(含培育點1個)、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1個、江蘇省學生體質健康促進研究中心1個、江蘇省老年學研究基地1個;江蘇省重點實驗室11個、工程研究中心6個,江蘇省工程實驗室5個,江蘇省漁業重點實驗室2個,江蘇省科技公共技術服務平台2個。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虛擬地理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道德教育研究所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蘇省醫葯功能材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全國婦聯研究基地:全國婦女/性別研究與培訓基地
國家體育總局研究基地: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研究基地、體育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江蘇省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培育點:地理環境演化模擬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重點實驗室:江蘇省光電技術重點實驗室、江蘇省地理信息科學重點實驗室、江蘇省分子醫學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江蘇省生物多樣性與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江蘇省環境演變與生態建設重點實驗室、江蘇省生物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江蘇省大規模復雜系統數值模擬重點實驗室、江蘇省微生物與功能基因組學重點實驗室、江蘇省醫葯超分子材料及應用重點實驗室、江蘇省新型動力電池重點實驗室、江蘇省三維列印裝備與製造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工程實驗室:江蘇省智能信息技術與軟體工程實驗室、江蘇省水土環境生態修復工程實驗室、江蘇省電氣裝備電磁兼容工程實驗室、江蘇省能源系統過程轉化與減排技術工程實驗室、江蘇省先進通信聲頻技術工程實驗室
江蘇省工程研究中心:江蘇省信息安全保密技術工程研究中心、江蘇省生物醫葯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江蘇省海洋綜合開發與生態建設工程中心、江蘇省微生物資源產業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萃取分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萃取分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江蘇省漁業重點實驗室:江蘇省水生甲殼動物病害重點實驗室、江蘇省水產生物餌料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社科類研究基地:江蘇法治發展研究院、創新經濟研究院、江蘇省老年學研究基地、語言信息科技研究中心、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教育社會學研究中心、司法現代化研究中心、江蘇城鄉一體化研究基地、江蘇民營經濟研究基地、江蘇省學生體質健康促進研究中心、江蘇藝術強省建設研究基地 研究概況 截至2015年11月,南京師范大學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5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4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項、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3項;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和《自然》上發表第一作者單位論文5篇,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第一單位),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6項、自然科學一等獎3項(第一單位),8部專著入選「國家社科基金優秀成果文庫」,科研成果入選2008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和「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該校教師主持、歷時8年修訂的點校本《史記》,入選《光明日報》「2013十大文化亮點」和《中華讀書報》「2013十大文化事件」。 自然科學研究 南京師范大學1992年科研經費投入比1985年增長2.6倍,應用科研項目比重由1985年的44%上升到67%。承擔了國家"八六三"高技術、"八五"科技攻關、攀登計劃、火炬計劃等高新技術研究項目。通過科研成果鑒定113項,獲國家專利18項,公開出版專著800部,發表論文近7000篇,其中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120多篇,科研成果獲國家和省級政府部門獎91項。 社會科學研究 2015年,學校共獲得各類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6項,立項數位居全省第二,重大重點項目立項數居全省首位。在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第二批)立項名單中。該校獲批5項,全國並列第七。
由該校地理科學學院鄭洪波教授作為首席科學家申報的的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973計劃)項目「末次冰消期以來中國中東部極端氣候環境事件與農業起源發展和人類適應研究」於2014年正式獲得科技部批准立項。
在2013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集中受理期間,該校共申報218項,其中65項獲立項資助,包括重點項目2項、面上項目30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33項,立項總經費3544.5萬元。
在201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結果中,該校獲批項目31項(其中重點項目5項,一般項目19項,青年項目7項),立項數首次突破30大關,申報項目的立項率為21.8%,遠超全國平均立項率13.3%的水平。獲批立項項目總數位列全國高校(含科研院所)第10名、全國師范院校第2名、全省高校第2名(僅次於南京大學)。其中,獲批立項重點項目總數位列全國高校(含科研院所)第4名、全國師范院校和全省高校第1名。
在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立項中,該校共獲立項項目27項,其中規劃基金項目13項,青年基金項目13項,科研誠信與學風建設專項任務項目1項。 館藏資源 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是1952年在原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圖書館的基礎上,調集前南京大學師范學院、金陵大學等單位所藏書刊資料組建而成。全館形成了三區七館的分布格局:隨園校區隨園圖書館(文學圖書館)和華夏圖書館(教育圖書館);紫金校區紫金圖書館(工科圖書館);仙林校區敬文圖書館(總館)、社科圖書館(含密集書庫)、數理化圖書館和生地圖書館。截至2015年9月,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紙質館藏已逾300萬冊,其中教育學、文學、理學、藝術學等學科館藏文獻尤為豐富,古籍、民國文獻、工具書等頗具特色。古籍藏書12萬余冊,其中線裝書11萬余冊,被收入《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的有190種3000多冊,其中孤本明末刊孚中道人的《且居批評息宰河傳奇》、明天順間刻本《宋學士文集》等,彌足珍貴。另有《四庫全書》、民國時期教育學文獻收藏、《方誌叢書》等古籍影印精裝本1萬余冊。2008年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共有41部古籍入選《江蘇省珍貴古籍名錄》,23部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圖書館擁有中外文電子圖書約320萬冊,中外文電子期刊累計31000種,各類資料庫資源112個。
敬文圖書館(總館):敬文圖書館得益於香港朱敬文教育基金會捐助,並以已故教育實業家朱敬文先生名字命名。文獻收藏的重點是為教學服務的文理科中外文書刊、工具書,社科和理科中文樣本圖書、教學參考書和本校教師著作等。
隨園圖書館(文學圖書館):隨園圖書館主要為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師提供所需的中外文書刊,收藏的重點以文史為主,有古籍、工具書、文科期刊樣本、文革前及民國期間出版的文獻、本校博碩士學位論文等。
華夏圖書館(教育圖書館):華夏圖書館原為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圖書館。1988年5月得益於香港華夏教育基金會捐助,建成中國國內第一所面向全國基礎教育、師范教育的專業圖書館。主要收藏中文人文樣本圖書、港台版圖書等,是江蘇省高校文獻信息保障系統教育學文獻中心。
紫金圖書館(工科圖書館):館藏以工科為主,同時藏有《中國國家標准》、《中國專利文獻》等文獻資料。江蘇省高校文獻信息保障系統文理科中文圖書采編中心設在該館。
生地圖書館:生地圖書館主要收藏生物、地理類中外文書刊資料約4萬冊。
社科圖書館(含密集書庫):社科圖書館面向公共管理學院、商學院和法學院提供學科專業服務。有社會科學研究型文獻約5萬冊。密集書庫主要收藏用頻較低的中外文書刊50萬冊。
數理化圖書館:數理化圖書館位面向數學科學學院、物理科學學院、化學科學學院和計算機科學學院提供學科專業服務。有理學研究型文獻約6萬冊。 學術期刊 《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是南京師范大學主辦、江蘇省教育廳主管的哲學社會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主要刊登馬克思主義理論、哲學、教育學、心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社會學、政治學、歷史學、文學等方面的學術論文。2010年已入選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名刊工程。其刊登的論文在《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和《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等主要文摘類刊物上的二次文獻轉摘率,在全國高校學報中名列前茅。一直被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編制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上海圖書館編制的《全國報刊索引》、北京大學圖書館編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評為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在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編制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中,該刊一直是中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CSSCI)來源期刊,其論文每年的被引頻次在全國高校社會科學綜合性學報中均排在20名以內。在江蘇省新聞出版局舉辦的優秀期刊評比中,該刊連續獲得社科類十佳期刊、優秀期刊的稱號。在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舉行的近三屆優秀社會科學學報的評選中,分別獲得了全國高校「雙十佳」、「三十佳」學報和「全國社科學報名刊」榮譽稱號。
《南京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是南京師范大學主辦、江蘇省教育廳主管的綜合性自然科學學術期刊。刊載的論文主要涉及的學科有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地理學、體育和實驗心理學等,其中的數學、生命科學和地理學等學科的論文在中國國內外有很大影響。
該刊是國家科委確定的重要自然科學學術期刊、國家科委組建的國家級外向性文獻資料庫--中國科學技術期刊文摘(CSTA)第一批收錄的大學自然科學學報,也是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科技期刊(光碟版)》最早的成員期刊之一。收錄該刊的中國國內外重要檢索系統(資料庫)主要有:美國數學評論、美國化學文摘、美國生物學文摘、俄羅斯化學文摘、日本科學技術文獻速報、中國數學文摘、中國光學與應用光學文摘、中國物理文摘、中國化學化工文摘、中國生物學文摘、中國無機分析化學文摘、中國地理科學文摘、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國家科技信息研究所萬方資料庫、中國期刊網、龍源國際期刊網、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科技期刊精品資料庫等。
《南京師范大學學報》(工程技術版)是南京師范大學主辦的、江蘇省教育廳主管的綜合性工程技術學術期刊。主要刊登電氣工程、電子工程、動力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等領域的學術研究、技術研究和應用研究論文。
據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公布的《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顯示,該刊2002—2005年的影響因子分別為0.025、0.0563、0.115、0.204;的被引頻次分別為10、10、20、22、61。已被國家科技信息研究所萬方資料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期刊網、龍源國際期刊網、俄羅斯文摘雜志、美國化學文摘、英國科學文摘、美國劍橋科學文摘、電子科技文摘、中國數學文摘等資料庫或文摘刊物收錄。
㈦ 求是學刊的欄目主題
《求是學刊》主要是以刊發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歷史學等學科為主的綜合性文科學報。以追求高品位為之辦刊特色,在注重學術品位的同時,把突出刊物的前沿意識、主題意識作為提高刊物品位的一個重要途徑。早在20世紀80年代,《求是學刊》就率先開辟了「生產力經濟學」、「思維科學研究」等學術專欄,吸引了著名經濟學家熊映梧教授和我國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先生為我刊撰文,推動了生產力經濟學和思維科學走向深入。90年代以來,《求是學刊》先後又開辟了「文化哲學:跨世紀的思考」、「文化哲學:現代化與日常生活批判」、「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世紀之交的哲學自我批判」、「美學在當代」、「重塑文學史:宏觀性研究與批判性思考」、「國有企業問題研究」、「史學博士論壇」、「法制現代化研究」等學術欄目,通過這些定期或不定期開設的學術欄目,提出新的選題,確立刊物的主題思想,以此來捕捉、追蹤學術熱點,突向學術前沿。《求是學刊》在學術研究的定位中,指向了當代現實問題反思和人文關懷,使學刊佔有了當代學術審視的制高點。各項指標都位居全國高校文科學報前列。
㈧ 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的發展價值
2003年原《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經國家教育部和新聞出版總署批准,更名為《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
更名和重大改革之後的《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以全新的面貌、敏銳的眼光、扎實的學術質量,依託更為寬廣的學術平台,重點反映人文社會科學各學科研究中具有原創性或體現新觀點、新思路、新材料,提出或解決相關學術問題的優秀論文,以及學科研究中具有前瞻性、探索性或多學科與跨學科研究等方面的前沿成果,積極推薦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與國家社會經濟改革和發展密切聯系的具有全局性、戰略性或具有重大理論和現實意義的優秀成果;轉載推出一大批人文社會科學重要論文,為活躍理論學術界的探討研究,國家、地方有關部門的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持,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貢獻了一份力量。
重大改革之後的《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在短短幾年中,從一本原影響局限於高校學報圈內的刊物,發展成為一本具有全國影響的重要二次文獻學術品牌期刊,很多重要學術研究機構和高等院校將其納入學術評價體系;近年來刊物還相繼被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南京大學CSSCI等知名評價機構作為確定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國期刊影響力研究的重要參照指標;國家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名刊工程」啟動以來,《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被作為遴選名刊和評價哲學社會科學論文水平與學術質量的重要評審依據多次載入國家教育部正式文件。
重大改革之後的《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受到國內重要報刊和學術傳媒界的關注,《光明日報》、《中華讀書報》、《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中國高等教育》等相繼載文予評述。繼《光明日報》提出包括《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在內的「四大文摘」概念以後,《出版發行研究》等有影響期刊進一步提出「三大文摘」的概念,權威的《中國期刊年鑒》(2004/2005卷)刊載專文指出:「《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被譽為社會科學文摘期刊的三個重鎮。」
近年來學術界還專門開展了對包括《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在內的 「三大文摘」品牌刊物系列專題研究,其系列研究成果已連續幾年公開發表和出版。2008年1月出版的《中國期刊年鑒》,在「大刊、名刊、老刊」專欄推介《中國科學》《科學通報》等著名期刊的同時專門介紹《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
力求迅速及時地追蹤、推薦和反映重要學術觀點和最新學術動態,搭建和打造高等學校主辦的高層次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發布、推薦和評鑒的公共平台,成為《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努力追求的辦刊目標。
㈨ 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的報刊版面
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正式批准,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社會科學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該刊現為《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是社科類中文核心期刊。學刊展示學校社會科學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時面向全國,廣泛開展學術交流,促進社會科學研究的繁榮。該刊主要刊登哲學、經濟與社會、政治與法律、歷史與文化、管理科學、高等教育、語言與藝術、新聞與出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的學術論文。該刊錄用稿件標准首重學術研究上的開拓創新,特別歡迎在掌握翔實資料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的新思想、新理論、新觀點、新論證、新表述,提倡嚴謹、朴實、明快、清新的文風。
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自1999年創刊以來,堅持正確的辦刊方針,依託學校的相關學科專業和學術隊伍,積極爭取國內社科界的支持,努力提高學術品位、彰顯學校特色,在促進人才培養、學術研究、學科建設、隊伍建設、擴大學校的學術影響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了辦刊質量和學術影響的大幅度提升,先後被評選為江蘇省期刊方陣優秀期刊、江蘇省一級期刊、全國優秀社科學報、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全國百強社科學報,2008年又再次躋身於全國高校百強社科期刊行列。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學報(社會科學版)已經發展成為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的學術研究與學術交流平台。根據2009年的統計,我校學報(社會科學版)的機構用戶為2404個,分布在22個國家和地區,個人讀者分布在29個國家和地區。
2008年,學報(社會科學版)被人大復印資料等轉載的論文數量在全國理工類大學學報社科版中排名第15位。
2010年在重慶舉行的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六屆二次理事會暨2010學術年會上,公布了第四次全國高校文科學報百強評選結果,《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在全國一千多家高等學校文科學報中脫穎而出,入選全國高校百強社科期刊。全國高校社科期刊百強評選工作每4年舉行一次,本次系第四次評選,歷時4個多月時間。本次評選工作由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委託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具體實施。該研究會目前擁有近800家會員單位。本次全國高校百強社科期刊按照嚴格的程序,由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在各省、市、自治區通過層層評選,匿名投票推舉產生。江蘇省作為經濟文化大省,有10家社科期刊入選全國高校文科學報百強,我校學報(社會科學版)在其中名列第七。
1.1 根據《著作權法》,並結合本刊具體情況,凡接到本刊回執後3個月內未接到稿件處理通知者,系仍在審閱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請先與本刊聯系,切勿一稿兩投。來稿請自留底稿。不採用的稿件一般不寄還。
1.2 來稿一律文責自負。依照《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本刊可對來稿做文字修改、刪節,凡有違背原意的修改,則提請作者考慮。修改稿逾3個月不寄回者,視作自動撤稿。本刊處理稿件的一切事宜,只與通信作者或第一作者聯系。
1.3 該刊對重大研究成果,將使用「快速通道」在最短時間內發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發表的論文,作者應提供關於論文創新性的書面說明和查新報告和兩位專家的推薦信,以說明該項成果的學術價值。經審核同意後一般在收到稿件後3個月內出版。要求刊印彩圖者需另付彩圖印製工本費。稿件刊登後酌致稿酬(已含其他形式出版稿酬),贈當期雜志1冊。
㈩ 求是學刊的輝煌時期
1990年5月,李小娟撰寫的《淺談文科學報的校對》被東北地區高校文科學報研究會評為優秀論文。同年6月,《求是學刊》主編余式暉退休,黑龍江大學副校長尚鶴翔兼任主編,黑龍江大學哲學系副教授衣俊卿調入編輯部任副主編、編輯部主任。同時調入編輯部工作的有張曉校、杜桂萍,分別擔任史學編輯、文學編輯。同年9月,《求是學刊》在黑龍江省高校文科學報編輯質量評比中,榮獲優秀編輯質量一等獎。12月,歷史編輯、副編審周眾離休。周眾於1985年—1988年間,曾擔任編輯室主任。
1991年1月,《求是學刊》第1期開設了「《求是學刊》公開發行十周年(1980-1990)」專欄,發表熊映梧、孫雲、張奎良、呂冀平教授撰寫的4篇學術文章,並發表了副主編衣俊卿以「本刊編輯部」的名義撰寫的紀念文章《唯實、求是、圖新》。3月21日,黑龍江大學舉行《求是學刊》和《外語學刊》公開發行十周年紀念會,有關上級主管部門領導同志和各界代表130餘人參加了會議。9月,為紀念黑龍江大學成立50周年,《求是學刊》第5期發表了由葉伯泉撰寫的編輯部文章《追求科學,探索真理》。9月,黑龍江省首屆期刊優秀文章編輯獎評選揭曉,《求是學刊》有4篇文章入選,李小娟編輯的《黑格爾哲學體系新探》(1990年第3期)和趙亞喬編輯的《關於農村實行「兩田制」運行模式的構想》(1990年第6期)獲一等獎;周眾編輯的《英雄與時代》(1990年第3期)和葉伯泉編輯的《審美文化的概念和結構》(1990年第6期)獲二等獎。11月,在1991年度職稱評定工作中,衣俊卿破格晉升為教授,張曉校、趙亞喬和杜桂萍晉升為編輯,李小娟破格晉升為編輯。《求是學刊》1991年在《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上被摘發23篇,文摘數量列全國綜合性大學第一名(據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會務簡報》1992年2期報道)。
1992年3月,《求是學刊》第1期開辟「文化哲學:跨世紀的思考」欄目,發表衣俊卿的《人類精神的跨世紀走向》和邴正的《人類自我意識的歷史演變》,此後,這一欄目成為《求是學刊》不定期重點欄目;同期,還開辟「史學博士論壇」,發表葛志毅的《玄聖素王考》和馮輝的《唐代社會的開放風氣》,該欄目此後亦成為不定期學術專欄;同月,副主編衣俊卿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校青年教師獎。7月,趙亞喬畢業,獲經濟學碩士學位。12月,衣俊卿當選為新成立的黑龍江省期刊協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12月,衣俊卿當選為黑龍江省「十大傑出青年」並獲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津貼。同年,據有關權威材料調查,《求是學刊》1991年在86條檢索途徑中被轉摘71篇,在全國綜合性大學學報中排第二位;《求是學刊》哲學版被北京大學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列入中文核心期刊,並被列入全國45家綜合性文科重要期刊行列。《求是學刊》1992年所發文章在各報刊上的被轉載數量列全國文科學報第3位(據全國文科學報研究會《會務簡報》1993年第9、10期報道)。
1993年3月,黑龍江大學副校長尚鶴翔主編退休,衣俊卿任主編。6月,黑龍江省第二屆期刊「優秀文章編輯獎」評比揭曉,《求是學刊》共有5篇文章入選:張曉校編輯的《早期馬克思主義者與五四時期的東西文化之爭》(1992年第1期)和李小娟編輯的《簡論人類精神生活》(1992第4期)獲一等獎;葉伯泉編輯的《宋詩發展的美學軌跡》(1991年第1期)、杜桂萍編輯的《兩個貌似神乖的詩派》(1991年第4期)和趙亞喬編輯的《論生產力發展的跳躍規律》獲二等獎。7月,東北三省文科學報研究會於7月21日-24日舉行年會,並進行評獎活動,《求是學刊》獲四項獎:葉伯泉和李小娟被評為「優秀編輯」;杜桂萍和張曉校分別獲優秀編輯學成果一等獎。7月,李小娟畢業,獲哲學碩士學位。8月,張曉校破格晉升為副編審。9月,衣俊卿調任黑龍江大學哲學系主任,兼任《求是學刊》主編,楊彬調入編輯部任副主編。同年,衣俊卿獲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頒發的「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求是學刊》1993年共被114條途徑轉摘文章74篇,在全國綜合性大學學報中排第3位(據中南財經大學檢索咨詢服務報告1994年統計數字顯示)。
1994年1月,衣俊卿被全國文科學報研究會評為1993年度全國「優秀編輯」。同月出版的第1期(總第98期)開辟「美學在當代」的不定期學術專欄。3月,《求是學刊》被評為1993年度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類優秀期刊。5月,《求是學刊》第3期為「百期專號」,刊有百期紀念致賀單位名單、齊世榮等13名學者的百期感言,以及熊映梧、厲以寧等學者撰寫的18篇學術論文。8月,李小娟的《論市場經濟對學術期刊的雙重影響》(刊《齊齊哈爾師院學報》1994/5)分別獲1994年全國高校文科學報研究會青年編輯委員會評選的優秀論文「一等獎」。1994年黑龍江省高校文科學報研究會評比的優秀論文「一等獎」;李小娟的《論市場經濟與學術期刊的發展繁榮》獲1994年全國高校文科學報研究會評比的優秀論文「一等獎」、杜桂萍的《現代化進程中的學報編輯意識》獲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優秀論文二等獎。9月,衣俊卿教授的論文《日常交往與非日常交往》獲黑龍江省第六屆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11月,張曉校任副主編。《求是學刊》1994共被105條途徑轉載77篇,在全國綜合性大學學報中排第3位(據中南財經大學檢索咨詢服務報告1995統計數字顯示)。
1995年4月,黑龍江省第3屆期刊「優秀文章編輯獎」評比揭曉,《求是學刊》共有5篇文章入選:李小娟編輯的《哲學的嬗變:從擬科學到擬價值》、杜桂萍編輯的《優美樂曲中的不和諧音符》、張曉校編輯的《創造性思維與歷史認識系統結構》獲一等獎;趙亞喬編輯的《中國怎樣向市場經濟過渡》、楊彬編輯的《關於貪污罪構成的要件及刑事責任原則的探討》獲二等獎。8月,衣俊卿教授的專著《東歐的新馬克思主義》獲金岳霖學術獎。11月,楊曉彬調入編輯部工作。12月,衣俊卿教授的論文《日常交往與非日常交往》獲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與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求是學刊》1995年共被105條途徑轉載66篇,在全國綜合性大學學報中排第7位(據中南財經大學檢索咨詢服務報告1996年統計數字顯示)。
1996年 2月,李小娟同志被國家教委條件裝備司和全國高校文科學報研究會評為1995度全國優秀編輯。 4月,趙亞喬同志被黑龍江省新聞出版局評為1994-1995年度優秀編輯。8月,李小娟編輯晉升為副編審。9月,衣俊卿主編當選為黑龍江大學副校長,兼任《求是學刊》主編。衣俊卿的專著《現代化與日常生活批判》、李小娟的論文《論精神現象的內涵與形態》獲第七屆黑龍江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11月,《求是學刊》被評為黑龍江省優質期刊。《求是學刊》1996年共被105條途徑轉載文章92篇,在全國綜合性大學學報中排第3位(據中南財經大學檢索咨詢服務報告1997年統計數字顯示)。
1997年3月,副主編楊彬調離《求是學刊》,任馬列部主任。 4月,黑龍江省第4屆期刊「優秀文章編輯獎」評比揭曉,《求是學刊》共有4篇文章入選:李小娟編輯的《中國哲學的失落與重建》、張曉校編輯的《中觀史學與科舉制研究》獲一等獎;杜桂萍編輯的《論文學史家》、趙亞喬編輯的《論市場經濟建構中的集體談判》獲二等獎。 5月,楊曉彬調離《求是學刊》。 8月,杜桂萍、趙亞喬晉升副編審。《求是學刊》1997年共被105條途徑轉載文章84篇,在全國綜合性大學學報中排第4位(據中南財經大學檢索咨詢服務報告1998年統計數字顯示)。
1998年4月,康敬奎調入《求是學刊》任法學編輯。 8月,副主編張曉校晉升編審。 9月,衣俊卿主編當選校長,兼《求是學刊》主編。 11月,《求是學刊》被評為1997年度黑龍江省「一級期刊」。12月,衣俊卿辭去主編職務,哲學與行政管理系主任丁立群兼任《求是學刊》主編。張曉校在1997年度學校技術考核中獲得優秀。《求是學刊》1998年共被105條途徑轉載文章65篇,在全國綜合性大學學報中排第6位(據中南財經大學檢索咨詢服務報告199年9統計數字顯示)。
1999年1月20日,李小娟被中共黑龍江省委、黑龍江省政府授予「黑龍江省優秀中青年專家」稱號。 3月,徐松巍調入《求是學刊》任副主編,兼編輯部主任。 4月,黑龍江省第5屆期刊「優秀文章編輯獎」評比揭曉,《求是學刊》共有4篇文章入選:李小娟編輯的《社會思維場論》、杜桂萍編輯的《當代中國美學的走向:辯證和諧的美學》、張曉校編輯的《唐代政治開放述論》、趙亞喬編輯的《當前經濟學應該研究的一些問題》均獲一等獎。1999年5月18日黑龍江日報發表介紹《求是學刊》文章,題為:「《求是學刊》追求學術高品位」 。6月,《求是學刊》作為黑龍江省5個候選單位之一,參評第二屆全國百強社科期刊和首屆中國期刊獎,這是中國期刊界最高獎項。 8月,張曉校調離《求是學刊》。 9月,康敬奎考入黑龍江大學法學院讀在職碩士研究生;同月,《求是學刊》被評為首屆全國百強社科學報。 10月,《求是學刊》被評為1998年度黑龍江省一級期刊;李小娟的《論精神現象的內涵與形態》獲黑龍江省第七次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青年一等獎」。11月,《求是學刊》為迎接21世紀的到來,新開辟了「世紀之交的哲學自我批判」、「法制現代化研究」、「20世紀中國美學批評」等欄目。同年,《求是學刊》被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社會科學文獻計量評價中心確定為1999年度的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趙亞喬在1998年度學校技術考核中獲得優秀。《求是學刊》1999年共被122條檢索途徑轉載文章57篇,在全國綜合性大學學報中排第7位。
2000年第1期,《求是學刊》又開辟了「行政法新理念」、「世紀之交話史學」等不定期欄目。2月,丁立群主編去北京國家高級教育行政學院學習3 個月。3月,徐松巍副主編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讀博士後。李小娟主持學報工作。《求是學刊》第2期又在「世紀之交的哲學自我批判」欄目基礎上開設了「20世紀末中國哲學研究重大問題檢討」,對「實踐哲學」、「交往理論」、「文化哲學」、「發展理論」、「人學」等一系列重大問題進行重新檢視。5月,《求是學刊》被確定為全國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類的核心期刊,並被編入北京大學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0年版(第3版)。 6月,杜桂萍的《形式主義美學及其困惑》文章分別獲2000年黑龍江省教委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黑龍江省第九次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李小娟的《90年代日常生活批判研究述評》分別獲2000年黑龍江省教委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和黑龍江省第九次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李小娟被評為1998-2000年度黑龍江大學優秀黨員。7月,李小娟、康敬奎被評為東北地區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1998-2000年度優秀編輯;李小娟的論文《學術期刊的風格與編輯的品位》、康敬奎的論文《對學報現代化的幾點思考》在東北地區高校文科學報研究會第11屆學術研討會上榮獲優秀論文「一等獎」。9月,在佳木斯召開的黑龍江省高等學校學報研究會2000年學術研討會上,李小娟的論文《學術期刊的風格》、康敬奎的論文《對學報現代化的幾點思考》榮獲優秀編輯學論文「一等獎」;李小娟、趙亞喬、杜桂萍、康敬奎被評為1997-1999年度黑龍江省人文社會科學學報優秀編輯。杜桂萍考取哈爾濱師范大學中文系博士研究生。11月27日—12月16日,趙亞喬、杜桂萍、李小娟、康敬奎在黑龍江省新聞出版局培訓中心參加全省第一、二期社科類期刊編輯崗位培訓班,均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頒發的「崗位培訓合格證書」。李小娟、康敬奎在1999年度學校技術考核中獲得優秀。據中南財經大學統計,《求是學刊》2000年共被全國15種文摘報刊121條檢索途徑轉載文章90篇,在綜合性大學學報中排第3位;在全國2588種期刊中排列17位。
2001年1月,李小娟被任命為《求是學刊》副主編。據《光明日報》2001年3月11日發布的《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計量指標—論文、引文與期刊引用統計(1998): 高校社會科學綜合性學報被引次數排序前20名》(南京大學統計),《求是學刊》名列第12位。4月,《求是學刊》李小娟、趙亞喬、康敬奎、杜桂萍等編輯人員整理自1974年創刊以來在本刊發表的全部文章的中圖分類號;期刊簡介(期刊發展歷程、獲獎情況、國內外資料庫收錄情況、欄目主題介紹、各時期紀念活動的題字詞、賀詞);編輯部介紹(編輯部組成、歷屆主編的簡介、編委會簡介)等,為完成「世紀光碟」的製作而做准備。截止2001年第5期,《求是學刊》共發表10組「20世紀末中國哲學研究重大問題檢討(筆談)」:實踐哲學、交往理論、文化哲學、發展哲學、價值哲學、人學研究、新儒學、後現代主義、西方馬克思主義、全球化時代的哲學理念。2001年8月,《求是學刊》「世紀光碟」由清華同方光碟電子出版社出版。
2001年9月,《求是學刊》截止2001年第5期共發表10組「20世紀末中國哲學研究重大問題檢討(筆談)」。9月,李小娟晉升為編審。9月,杜桂萍被聘為黑龍江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生導師。9月,在黑龍江省第六屆期刊「優秀文章編輯獎」評比活動中,杜桂萍編輯的《百年美學對中國傳統美學的反思》、李小娟編輯的《文化哲學的主題及中國文化哲學的定位》獲一等獎;趙亞喬編輯的《工業化過程中農業生產結構的變動》和康敬奎編輯的《依法治國必須弘揚正義法精神》獲二等獎。9月,《求是學刊》邀請美國過程研究中心會員、西雅圖美中人民友好協會主席費勞德前來黑龍江大學講學,其演講稿「懷特海過程哲學及其當代意義」發表在《求是學刊》2002第1期。10月,徐松巍獲黑龍江大學教師特聘崗位津貼。10月,《求是學刊》被《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2000)選用為來源期刊。11月,《求是學刊》入選「中國期刊方陣」。12月,趙亞喬在2000年度學校業務考核中獲得優秀。2001年,共被全國15種文摘報刊121條檢索途徑轉載文章73篇,在綜合性大學學報中排第5位(據中南財經大學統計)。
2002年1月,《求是學刊》改版為國際標准大刊,頁碼增加到120頁,定價8元。3月,杜桂萍獲黑龍江大學傑出青年基金,李小娟獲2001年校優秀編輯。4月,黑龍江省高校學報研究會2002年常務理事會在黑龍江大學召開.5月,《求是學刊》開設「海外來稿」專欄,促進了《求是學刊》面向國際的步伐.6月,李小娟參加由北京師范大學和美國過程哲學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價值哲學與過程哲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特約美國過程研究中心創會主任、世界著名過程思想家小約翰·科布、世界著名後現代思想家大衛·格里芬等為本刊撰文;邀請美國生態紀學會主席赫爾曼·格林前來黑龍江大學講學,其文章「托馬斯·柏勵和他的生態紀」發表在《求是學刊》2002年第3期。6月,李小娟獲黑龍江大學「模範黨務工作者」稱號。7月,《求是學刊》在「第二屆全國優秀社科學報」的評比活動中被評為「雙十佳社科學報」;李小娟被評為全國社科學報「優秀主編」;杜桂萍被評為全國社科學報「優秀編輯」。7月,《求是學刊》協辦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第五屆青年編輯研討會,23日在黑龍江大學舉行學術報告會,衣俊卿校長做學術報告。8月,丁立群當選黑龍江省哲學學會副會長,李小娟當選黑龍江省哲學學會理事。
從1990年-2002年,《求是學刊》在衣俊卿主編、丁力群主編的領導下,本著唯實、求是、圖新的辦刊宗旨,把追求高品位視作刊物的生存之本,突出學術前沿,確立主題意識,實現編輯學者化以提高刊物的高品位,建立一支開放型的、富有現代思維的作者群體。因此,《求是學刊》無論在編輯隊伍建設方面還是在刊物質量上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編輯部有正高級職稱的2人、副高級職稱的3人,博士(包括研究生)3人,碩士3人。他們的科研成果和獲得的獎勵豐碩;1991年~2001年,《求是學刊》在全國綜合性大學學報的地位一直名列前茅,無論在學界,還是在社會上都有很好的口碑,獲得了可喜的成績。根據國內權威機構所公布的咨詢報告,《求是學刊》自1991年以來,被轉載文章的數量排名一直保持在全國高等學校綜合性大學學報的前7名:1991年—第2名、1993年—第3名、1994年—第3名、1995年—第7名、1996年—第3名、1997年—第4名、1998年—第6名、1999年—第7名、2000年—第3名,2001年-第5名。據中南財經大學2000年檢索報告,《求是學刊》通過15種文摘報刊121條檢索途徑轉載文章90篇,在全國2588種期刊中排列第17位。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哲學原理」專題從147種期刊上轉載文章363篇,《求是學刊》被轉29篇,名列第1位。高校社會科學綜合性學報被引次數排序前20名》,《求是學刊》名列第12位。1999年在首屆全國百強社科學報評比中獲得第15名的好成績;據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研究會統計,2000年《求是學刊》在高校學報轉摘率排名中,列第7位,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全國高校文科學報文摘、《人大報刊復印資料》四大權威刊物轉摘81篇。2000年《求是學刊》再次被列為全國核心期刊,並被列入全國45家綜合性文科重要期刊行列。2002年被中國人文社科學報研究會評為「全國雙十佳社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