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台灣有哪些好的政經節目
TVBS<2100全民開講>
三立<54新觀點 >
三立<新台灣加油>
年代<新聞追追追>
年代<新聞面對面>
東森<關鍵時刻>
中天<新聞龍卷風>
② 海峽兩岸關系協會與海峽交流基金會有什麼不同如題 謝謝了
海峽交流基金會 是台灣的`! 海峽兩岸關系協會 是大陸的 ! 他們是聯系台海政治經濟關系的重要紐帶`!
③ 請問有哪些基金會
中國十大慈善機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中華慈善總會
按照總會章程,慈善總會最高權利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每屆5年,理事會是會員代表大會執行機構,每年召開一次。總會經費來源於會費、捐贈、政府資助、利息、核准業務范圍內開展活動或服務的收入及其他合法收入,行政經費來源於創始基金增值部分、會費、行政經費專項捐贈、政府資助、捐贈款利息、興辦實體的收入等。按照國家規定,從捐贈款中提取一定比例作為項目管理經費。
目前,中華慈善總會共有團體會員108個,並與絕大多數團體會員合作開展多種慈善項目。據2002年一項資料顯示,總會成立7年多直接接受款物總計9.8億人民幣,其中,善款5.4億人民幣,捐贈物資摺合人民幣共計4.4億元。
2、中國青少年基金會
1989年在北京正式成立的中國青少年基金會(簡稱中國青基會)是以促進中國青少年教育、科技、文化、體育、衛生、社會福利事業和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為宗旨的全國性非營利社會團體。它所實施的項目包括人們所熟知的希望工程以及保護母親河行動、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工程、公益信託基金、國際青少年消除貧困獎、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評選。
在這些項目中,最主要、最有影響力的是希望工程。這是一項被社會廣泛關注的公益事業,旨在通過籌款,資助中國農村貧困地區的少年兒童獲得受教育的機會。據統計,目前全國希望工程累計資助建設希望小學9000餘所,累計資助失學兒童250多萬名,援建希望網校130所。
3、中國扶貧基金
1989年3月成立時,中國扶貧基金是一個沒有基金的基金會。那時基金會的工作人員沒有從事民間扶貧工作的經驗。通過多方聯絡,基金會努力爭取海內外各界人士對扶貧事業的理解和支持,動員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加入扶貧行列。
1996年——1999年,是中國扶貧基金會發展的第二階段。這一階段基金會主要採用扶貧到戶和開發式扶貧的工作模式實施了「貧困農戶自立工程」、「科技扶貧」、「教育及醫療設施援建」等項目。
從1999年下半年起,中國扶貧基金會進入了第三個發展階段。這一年也是中國扶貧基金會第二個十年的開始,這一階段的工作方式是:通過項目援助、受援人參與等方式,幫助貧困社區的弱勢群體改善生產、生活和健康條件並提高其素質和能力,實現脫貧致富。
4、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是經過中央人民銀行批准、在民政部登記注冊的全國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它向國內外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募集資金和物質,旨在全面提高婦女素質,維護婦女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為婦女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該基金會的最高權利機構是理事會,由正會長、副會長、常務理事、秘書長及理事組成。理事會實行屆任制,每屆任期三年,每年召開一次會議,遇有特殊情況,也可以採用其他形式召開。
婦女基金會基金來源主要是第一,接納海內外熱心婦女事業的企業、社會組織、人士的捐贈;第二,國家政策允許的基金增值和服務收入;第三,利息及其他合法收入。基金的增值部分必須用於基金的任務范圍,基金的使用須根據與捐贈人、資助人約定的目的、對象方式合法使用。
5、中國殘疾人聯合會
有數據顯示,中國有6000萬殘疾人,這些人就是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服務的對象。
1988年3月15日成立,做為國家法律確認、國務院批準的各類殘疾人的全國性統一組織,她的全國代表大會是其最高領導機構。其下設主席團、執行理事會、評議委員會、專門協會和各類地方組織。
殘聯的章程規定,其資金來源有五部分:社會各界(國內外組織機構和個人)捐贈、政府資助、國際合作項目、創收和其它收入。據殘聯內部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資金主要來源還是殘聯先申報,然後國家有關部委撥款專項專用。
6、中國紅十字會
中國紅十字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04年。當時正值清朝末年,為救助日俄戰爭中受害的我國同胞而成立。1912年,中國紅十字會正式成為國際紅十字會的成員,1993年全國人大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明確中國紅十字會是「從事人道主義工作的社會救助團體」,它的職責較以前有所擴大。
目前,中國紅十字會主要履行以下職責:開展救災的准備工作;在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中,對傷病員和其他受害人進行救助;普及衛生救護和防病知識,進行初級衛生救護培訓;參與輸血獻血工作,推動無償獻血;開展紅十字青少年活動,參加國際人道主義救援工作等。
中國紅十字會的最高權利機構是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一般情況下五年開一次,會員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由理事會執行其決議,理事會閉會期間由常務理事會執行其決議。總會機關的常務理事組成執行委員會,對常務理事會負責。
7、中華環保基金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為獎勵首任國家環保局局長曲格平教授為環境保護作出的貢獻,特別頒發十萬美金作為獎金。這筆錢後來成為中國第一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非營利性的專門從事環境保護事業的民間基金會——中華環保基金成立的基礎資金。並於2005年獲得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的「專門資商地位」。
1993年4月,環保基金正式成立,其宗旨主要是通過資助和獎勵對中國環保事業作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推動中國環境保護的管理、科學研究、人才培訓及國際合作等各項環保事業的發展。基金會的基金來源主要有三種途徑:國內外熱心於環保事業的企、事業單位、團體的捐贈;其他組織、個人的捐贈;國內外有關組織和友好人士的捐贈。
基金會的最高權利機構為理事會。理事會設常務理事長一名、副理事長若干名、秘書長一名、常務理事和理事若干名。理事會聘請若干國內外著名人士擔任名譽理事長。
8、宋慶齡基金會
十大全國性慈善機構中,宋慶齡基金會是唯一以國家領導人名字命名的慈善機構。
1981年5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逝世,一年後,在宋慶齡逝世一周年的紀念日里,宋慶齡基金會成立。基金會成立後,宗旨集中體現為「和平、統一、未來」六個字,即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祖國統一,關注民族未來。
在機構上,基金會設理事會和常務理事會。在領導人員上,基金會設名譽主席、主席、副主席,由理事會民主推選產生;秘書長為基金會法人代表。
募捐方法有三種:現金和現金支票,可以直接寄到基金會;股票、有價證券、產權契約,在住所住地的中國銀行辦理;各類物資,向基金會去信去電商處。
9、見義勇為基金會作為指向性最強的基金會,中華見義勇為基金會1993年6月由公安部、中宣部、中央綜治委、民政部、團中央等部委聯合發起成立。成立九年以來,該會同有關省市組織了大量表彰活動,募集見義勇為基金7000多萬元,發放獎勵撫恤、補助慰問和助學金2000餘萬元。
目前中華見義勇為基金的工作模式是:一,每兩年開一次全國性表彰大會,由中宣部、公安部、民政部等單位抽人員組成評審委員會,對各省上報的人員事跡進行評審;二,面對日常申請補助的見義勇為人員,由基金會辦公會進行研究,看夠不夠標准、夠哪一級標准,形成意見後報基金會會長或常務副會長審批,再對外發錢。
據統計數據顯示,全國共有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近千個市、縣設有見義勇為事業組織管理機構,從事見義勇為工作的人員近萬人。近十年來,各級見義勇為管理組織已募集基金十幾億元。
10、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
促進會是1994年4月為配合「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而發起的。以劉永好為代表的10位民營企業家在全國工商聯七屆二次常委會議上聯名倡議「讓我們投身到扶貧的光彩事業中來」,進而在中共中央統戰部、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中國民間商會)發起下成立促進會。她是光彩事業的組織機構,是經由國家民政部注冊的非營利社團法人組織,享有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特別咨商地位。她以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民營企業為參與主體,包括港澳台僑工商界人士共同參加。 促進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理事會,下設常務理事會。促進會的經費來源一是會費,二是有關社會團體、企業人士與商業界的支持和贊助。
④ 如何評價台灣慈濟功德會(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
只要是世界上稍微有點影響的災難,發生後第一個趕到災區展開救助的,往往不是某個政府或官方組織,而是一個來自中國台灣的民間救助組織。
總結,慈濟這么大 只是默默在做慈善 救災救苦 ,從來沒有宣傳過佛教,但是願意為證嚴法師做義工的卻是遍布全世界,我也希望所有的佛教徒團結一致 為眾生做點事,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做好自己當下 工作生活 盡職盡責
⑤ 台灣佛教慈濟基金會的基金會概況
1966年,台灣正努力擺脫農業生產的型態,為吸引外資,在高雄成立第一個加工出口區;曾經在台灣投注大量關懷的國際慈善組織,完成階段性任務後,陸續將資源轉向世界其他更需要的地方。當時台灣一千兩百萬人口中,仍有一百三十萬處於政府的貧窮線下,等待援助。
在最進步富裕的社會,也有暗角苦難的眾生,何況在那匱乏年代裡的偏僻貧窮「後山」━━花蓮。時值二十九歲的證嚴上人,秉承佛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精神,結合四位同修弟子及三十位信眾,成立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從每天增產一雙嬰兒鞋,每日節省五毛錢買菜金,以慈悲喜舍之心,起救苦救難之行,開啟了救貧、救苦、救急、救難的慈善工作。
上人親自帶領弟子深入社會暗角、關懷貧病,走過無數的風霜雨露━━
「在慈善工作上救濟的方式有長期濟助與急難救助;善款的運用則秉持『誠正信實』;且要一元當作兩元用的去『親手遍布施』。」「慈善是慈濟志業的根基;而慈善工作要達到『直接、重點、務實』,就必須藉助訪視。進行訪視可說是福慧雙修━━走入案家,看到人間疾苦進而伸援,就是造福;看盡人生形貌而有所悟,即是增加智慧。」
━━直至今日慈濟人仍然親耳、親眼、親手、親腳的關懷貧病苦難,一日也不曾停歇,為普天下苦難眾生作怙恃。
從最初一年救濟十三位貧困個案,到70年代台風賑災進行數千人份的發放,在一次又一次的賑災、濟貧活動當中,歸納出了「勘災、造冊、發放」的准則,也確立了對受助者長期關懷、定期訪視的作法,也成為慈濟日後對應災變的根本程序,於急難時從容運作。
慈濟的每一項救助活動,從訪查、發放到追蹤,都是由委員們親自進行。在受濟者最迫切需要的當下,施予援手,給予物質上的救助及心靈上的溫慰;在政府及其他團體濟助之後,尋找真正需要救助的漏網之魚;該救助的絕不吝惜,不該花的,則一毛錢也不浪費,使善款能涓滴不漏地到達受濟者手中。在濟貧的同時,也會善用智慧,鼓勵貧戶盡快擺脫貧窮的陰影,自力更生;並且在情況改善後,有能力幫助他人時,也捐款救助其他需要幫助的人,以真正達到濟貧、互助的目的。
慈濟的慈善志業由花蓮一地逐步擴展到台灣各地,進而澤被海外。自1991年援助孟加拉水患,揭開國際賑災的序幕,對於受災國家,除了提供糧食、衣被、種、葯品的緊急援助外,還援建房屋、協助開發水源、提供義診;關懷項目盡管有別,「尊重生命」的理念卻是始終如一。
隨著經驗累積,建立的「長期濟助」、「急難濟助」、「房屋修繕」、「冬令發放」、「大型賑災」等五大基本模式,至今依舊是最主要的慈善工作型態。
※
慈善工作的型態,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多元化而更形豐富。許多富有者在從事濟貧工作的同時,心底潛藏的悲憫之愛、助人之忱也跟著被啟發出來,使他們的愛心得到落實的力量;參與慈濟的人數與日俱增,所從事的慈善工作也已由早期的物質救助,提升必須輔以深入的精神疏導和關懷。
除了長期關心照顧戶,帶給他們物質和精神的膚慰外;一些隱藏於社會一角的仁愛之家、獄政機關、身心障礙收容機構也受到慈濟人的關懷眷顧。定期的探訪,以活潑生動的手語教唱、親切溫柔的按摩餵食、感人熱淚的現身說法或帶動資源回收,溫暖了他們凄苦的心田,化落寞的暗角為一方清凈的福田。
盡管時代脈動與社會情勢不斷轉變,慈濟志業也走向更多元的風貌,然而慈善基本精神,從教富濟貧到濟貧教富的內涵不曾改變。慈濟重視的不只是救濟、援助的成效,更在乎啟發人性善的良能,讓越來越多的人願意盡一己之力的人,且能在付出中「自我成長」--教富濟貧,是富者因施而樂,學習付出愛心濟助貧困,找到生命的意義;濟貧教富,啟發貧困者富有愛的的心懷,走出生命的幽谷。
「在最黑暗的角落,點一盞燈;在最凄寒的路上,生一堆火。」慈濟的慈善事業,在上人以宗教家的實踐精神帶領下,以佛教精神中「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清凈大愛為基礎,將「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使佛教的教義,具體落實到人間、社會、生活中,將古代佛教教義中「慈悲喜舍」的精神,透過力行實踐的過程,濟世利他,重新發揚光大。
2003年,以「台灣佛教慈濟基金會」之名,正式成為聯合國非政府組織(NGO)━━聯合國新聞部非政府組織聯系單位(The Committee on NGO of the Department of Public Information)的一員。同年,台灣有一群企業家志工為能讓慈濟急難救援,更掌握時效、及時配合供應災區志工的援助工作及物資需求,他們以慈濟大愛的精神和環保理念,成立「慈濟國際人道援助會」(Tzu Chi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Aid Association, TIHAA),是一個有系統的後勤行政與研發團隊,以提升賑災工作效能。
⑥ 海峽交流基金會的歷任董事長
海峽交流基金會是台灣的民間組織,簡稱「海基會」,成立於1990年11月21日,1991年3月9日舉行開幕式,正式掛牌運行。主要功能是接受「陸委會」委託,辦理兩岸交流所衍生的各項事務,辜振甫擔任首任董事長。陳長文、許勝發任副董事長,秘書長由陳長文兼任。
2005年6月10日,張俊雄接替辜振甫成為「海基會」新任董事長。
2007年7月12日,洪奇昌接替張俊雄成為「海基會」新任董事長。
2008年5月26日,江丙坤接替洪奇昌成為「海基會」新任董事長。
2012年9月27日,林中森接替江丙坤成為「海基會」新任董事長,直到現在。
以下是其在位時間:
辜振甫(1990年-2005年1月3日)
張俊雄(2005年6月10日-2007年5月)
洪奇昌(2007年7月12日-2008年5月20日)
江丙坤(2008年5月26日-2012年9月26日)
林中森(2012年9月27日—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