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管理 > 孔子基金會詩詞大會

孔子基金會詩詞大會

發布時間:2021-11-07 20:44:17

Ⅰ 駱氏歷史上名人姓名

駱俊:(生卒年待考),字孝遠,烏傷人。著名漢末將領。

有文武才幹,少為郡吏,擢拜陳留相。時值袁術借號,群賊並起,駱俊動員軍民組織起來,加強防禦,賊不敢犯。後袁術軍眾飢困,就向駱俊求糧,駱俊不應,袁術大怒,就秘密使人將駱俊刺殺了。

駱牙:(生卒年待考),臨安人(今浙江杭州)。著名南朝陳國將領。

梁文帝任吳興太守時,其為將帥,勇冠三軍。文帝即位後,封為臨安縣侯,累遷散騎常侍,入直殿省。

駱統:(生卒年待考),駱俊之子,字公緒。著名三國時期吳國將領。

年二十歲,試為烏程首相,有惠政,孫權召為功曹,出為建忠郎將。

後隨陸遜破蜀有功,升為偏將軍。

曹仁攻打儒須,駱統與嚴圭共同擊退曹軍。後封為新陽亭侯,後為孺須督。

孫吳黃武中期逝世於官任。

駱峻:(生卒年待考),華州華陰人(今陝西華陰),著名唐朝文士。

曾官揚州士曹,後棄官隱居三十六年。善畫山水,喜論當代利病,尤不信佛。

駱賓王:(公元619~684年),字觀光,婺州義烏人。著名唐朝文學家。

駱賓王幼年即資質穎悟,聰慧過人。七歲時即景賦《詠鵝》詩,一時傳遍鄉閭,譽為神童。晚年參加徐敬業揚州起事,並寫下了著名的《計武氏檄文》。作為「初唐四傑」之一,駱賓王對盪滌六朝文學頹波,革新初唐浮靡詩風,開辟唐朝文學的繁榮局面作出了貢獻,因而成為中國文學史上有影響的人物,長期來受到人們的贊譽。他一生著作頗豐,是一個才華橫溢的詩人、作家,一個政治上很有抱負卻長期懷才不遇的小官吏。

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也就是唐朝開國的第二年,駱賓王誕生在烏傷城外的駱家塘小村子裡。

駱姓是古烏傷望族,早在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就出過駱俊、駱統等著名人物。駱賓王的祖父和父親,都是飽學之士。他們望子成龍,根據典籍《周易·觀·六四》的記載:「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的意思,給小兒取名賓王,字觀光。用意是期望小生命長成後,能體察民情,輔佐君王。不久他父親駱履元上京謀仕,把兒子的撫育教養,留給自己的父親和年輕的妻子。

為了使期望成為現實,祖父對駱賓王的教育非常用心。當他開始咿啞學語之後,就教他朗讀簡易詩文。到了五、六歲時,不僅熟記多首詩文,在祖父的指點下,還能吟句聯文。轉眼到了七歲,一天,祖父的一位朋友遠道來訪。席間,祖父談起教孫讀書的樂趣,就把駱賓王在吟詩習文方面的靈悟表現,情不自禁地一一道出。客人聽著,捋髯而笑,心裡似乎不太相信。飯罷,祖父帶駱賓王陪客人外出散步,領略農家幽靜的田園風光。當他們走過村邊的一口池塘時,看見一群白鵝正在塘中戲水。有的拍翅追逐,有的引頸高歌。白毛翻騰,清波盪漾,煞是好看。客人心裡一動,就把小駱賓王拉到身邊,指著塘中的景象,附耳對他說:「你能把白鵝戲水的情景做成一首詩嗎?」駱賓王聽罷,向塘中凝視片刻,略一思索,就用清脆的童音大聲念道:「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短短十八個字,把一群白鵝戲水的神態維妙維肖地表現出來。形象是那麼生動,意境是那麼清麗。「白毛」、「紅掌」,「綠水」、「清波」,於用詞准確,對仗工緻之中,又流露出童稚的天真浪漫。客人幾乎不相信自已的耳朵,他一把把駱賓王抱在懷里,激動地說:「你真是一位神童!」

駱賓王七歲詠鵝的故事,迅速傳遍遐邇,為此,他博得了江南神童的美譽。

駱賓王的父親外出謀仕,經過幾番拼搏,終於京試中式,被任命為博昌(今山東博興)縣令。大約在十歲左右,駱賓王隨母北上,寓居父親的任所。

駱賓王的父親為了給兒子實施嚴格的系統教育,一方面他親自督導,讓駱賓王繼續承接家學的傳統。另一方面,他又把駱賓王送進博昌縣學館,接受齊魯學風的熏陶。同時還讓兒子多方接觸當地的學界名流,使他在廣泛的交流切磋中,提高和深化自己的學識。通過這種多渠道、多層面的嚴格教育,加上駱賓王資質穎悟,學習刻苦,態度虛心,所以學業進步很快。在日後寫的《上兗州崔長史啟》中,駱賓王回顧自己在博昌學習的情事,詳細談到由於接受父親的嚴格訓導,各方面規范自己的言行,學習非常專心,態度極為刻苦。所學的內容也十分廣泛,不僅有儒家的經典、諸子的學說、名家的詩賦,而且還涉及兵書、術數、方技、乃至三教九流的諸多學問。最終使自己成為「雖不能縱逸韻於霜皋,唳野致九天之響;而頗亦蓄余芬於露薄,垂薰有十步之芳」的著名學者。

Ⅱ 南懷瑾的人物經歷

民國二十年(1931年),13歲的南懷瑾小學畢業考試倒數第一,只得到肄業證書。父親要求去學木雕或去商店做學徒,南懷瑾不肯,只好在家自修,自修的三年裡,父親還給南懷瑾請過博古通今的老師葉公恕。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7歲的南懷瑾和姨表姐王翠鳳結婚,並有了長子南舜銓。同年又離開溫州,前往浙江國術館習武,並於浙江國立藝術院學習國術訓練員專修班第二期畢業、中央軍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畢業、金陵大學研究院社會福利系肄業,並獲得了武術教官的資格。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南懷瑾回家度暑假,妻子後來生下次子南小舜。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時值抗日戰爭爆發後,20歲的南懷瑾隻身入川,投筆從戎考入中央軍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畢業後返蜀執教進入中央軍校軍官教育隊。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南懷瑾自任大小涼山墾殖公司總經理兼地方自衛團總指揮,屯墾戍邊。後又被調回任軍校政治教官。其間,曾在華西壩金陵大學研究社會福利學,以期服務社會大眾,潛心於佛典。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南懷瑾辭去中央軍校教官之職,棄隱灌縣(今都江堰市)靈岩寺,結識青城派劍術高手王青風,其後,南懷瑾為求深研佛法,便悄然離開成都,遁跡峨眉山中峰絕頂之大坪寺,閉關修持,遠游康藏。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春,南懷瑾結識了袁煥仙,晤談之下,遂為忘年之交。禪門虛雲老和尚蒞臨重慶,主持護國息災法會,袁煥仙閉關期滿,袁煥仙攜南懷瑾赴渝禮請虛雲老和尚回到成都靈岩寺成立了維摩精舍弘法,南懷瑾追隨左右,遂拜門牆,成為維摩精舍開山首座弟子,潛心修道參禪,多有會心之處。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南懷瑾前往四川、西康、西藏參訪各派宗教,其間為了修學,在峨眉山中鋒大坪寺閉關修行三年。此後的一段時間,南懷瑾以修行的姿態到處尋師,中途不斷吸取各家知識,逐漸形成對儒、釋、道的見解。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返回故鄉樂清,不久,歸隱於杭州三天竺之間。後又在江西廬山天池寺附近清修。 1955年,南懷瑾在窘困的處境下,出版了《禪海蠡測》一書,卻一本都賣不出去。不久,便舉家遷到台北龍泉街,住在販夫走卒喧囂終日的菜市場附近,在這里,南懷瑾常年右手執筆寫書,左手抱著幼子,雙腳還要不停地推著搖籃,以防尚在襁褓中的嬰兒哭鬧。困頓中的南懷瑾煮字療飢,憑著驚人的記憶力完成了《楞嚴大義今釋》、《楞伽大義今釋》兩本力作,但在書店堆放在角落裡,少人購買
20世紀60年代起,台灣官方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此舉在民間激起強烈的文化鄉愁。1960年,胡適讀了《楞嚴大義今釋》之後表示贊許,南懷瑾逐漸讓人知曉,弟子漸多,並被蔣介石和蔣經國父子倆邀請在台灣三軍駐地巡迴演講。
1976年,南懷瑾出版的演講輯錄《論語別裁》,趁勢而熱,多次重版,流行於華人文化圈。
1994年2月11日,南普陀寺禪堂落成之時,南懷瑾應妙湛長老之邀來廈門南普陀寺主持南禪七日-生命科學與禪修實踐研究禪學講座。此次活動是南懷瑾以現代科學精神結合傳統佛教禪七形式所進行的一次修持實踐,在7天的禪修中,由南懷瑾親自講解禪修要義,並指導全體學員進行禪修實踐,還將畢生修學經驗與心得傾囊相授,其「南禪七日」 的視頻至今在網路上廣為流傳。 1945年,離藏後赴昆明,講學於雲南大學,後又講學於四川大學。
1949年春前往台灣,相繼受聘於中國文化大學、輔仁大學和國立政治大學講學。
1949年2月,南懷瑾初到台灣,就遇到一家小旅館失火,有個來自吉林長春的姑娘楊向薇,成了南懷瑾收留的難民之一,後來二人成婚,婚後的南懷瑾由於迫於生計,同溫州老鄉一起做船運生意,便三條船湊成「義禮行」公司。國民黨從舟山撤退時,佔用了義禮行公司的船,南懷瑾血本無歸,一夜之間負債累累。兩女兩子先後出生了,不得不棲身於基隆海濱一個陋巷裡,擠在瓦可漏月、門不閉風的小屋裡。
1963年,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昀聘請南懷瑾擔任教授並兼禮學院院長,南懷瑾接受了教授聘書,附加條件是不到學校上課,由研究生到其家受教。隨後,南懷瑾在台北輔仁大學開設《易經》課程,結果學生增多不少,絕大多數是日後台灣政壇要人、文化、財經界人士。
1969年,南懷瑾創立「東西精華協會」,後創立「老古文化事業公司」、十方禪林」和「十方叢林書院」。
1971年,南懷瑾創辦《人文世界》雜志。
1984年,南懷瑾為避禍於1985年移居美國,並在弗吉尼亞成立「東西學院」。1983年王升遭蔣經國解職,解散劉少康辦公室。王升曾跟隨南懷瑾學習佛教,因此據傳蔣經國懷疑南懷瑾可能在台灣將成為新政學系的新領袖。
1988年,南懷瑾返抵香港定居,期間,時任中共溫州市委書記的董朝才前去造訪,希望南懷瑾倡導、推動孫中山《建國方略》中提及的金溫鐵路,南懷瑾慨然應允,成為金溫鐵路的催生者,開始籌資興建這條中國第一條合資的鐵路。
1990年,泰順、文成水災,南懷瑾捐資救患,並在溫州成立「南氏醫葯科技基金會」、「農業科技基金會」,且為廈門南普陀寺修建禪堂。
1992年6月16日,南懷瑾為大陸和台灣兩岸密使親筆起草《和平共濟協商統一建議書》,為兩岸和談奠定了基礎。 11月18日,浙江金溫鐵道開發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南懷瑾擔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12月18日,金溫鐵路正式開工。
1998年6月11日,金溫鐵路開始通車。 在通車前夕,南懷瑾基於「功成身退,還路於民」的想法,將股權轉讓給浙江省和鐵道部,金溫鐵路現屬上海鐵路局管轄。
2006年後,南懷瑾移居長住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廟港並在蘇州吳江區創建「太湖大學堂」,旨在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同時與現代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相結合,發展認知科學與生命科學研究,後建立光華獎學基金會,資助多間中國大學,如北京大學等。 民國二十年(1931年),13歲的南懷瑾小學畢業考試倒數第一,只得到肄業證書。其父要求去學木雕或去商店做學徒,南懷瑾不肯,只好在家自修,自修的三年裡,其父還給南懷瑾請過博古通今的老師葉公恕。
一九四九年(民國三十八年),國民黨政府遷台灣後,袁煥仙在台灣講《楞嚴經》,聚眾講學弘法,創立老古文化公司,出版佛教典籍的南懷瑾居士,就是袁煥仙老居士座下的上首弟子。
張尚德教授,1932年出生於湖南湘潭,1962年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畢業,為台灣地區屈指可數的國學和佛學專家。青年軍二零六師小兵,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畢業。曾任中國文化大學、中央大學、政工幹校、警官學校副教授、教授、中國哲學會總幹事、國民大會英文機要秘書、大陸中華孔子學會名譽副會長、北京中國文化書院導師、貴陽中國文化書院名譽院長、達摩書院創辦人、達摩出版社發行人、中國文化哲學大師南懷瑾創設的十方叢林書院高研部主任,為南大師五十多年的老學生。 講學參禪設帳收徒 《南禪七日》是當年南懷瑾在廈門南普陀寺為僧人們打禪七的時候,記錄下來的錄像的名稱,把這七天的內容全部收錄了下來,方便更多的人可以受教和改善畫質,南懷瑾於1993年在閩南佛學院新落成的禪堂內主持第一場禪七,重新整理版本,共21集。《南禪七日》是生命科學的實驗。
1949年,南懷瑾輾轉赴台,在家設帳授徒,講授中國古籍經典。去台初期,在台北設立「十萬禪林台北道場」,成立「東西精華協會」,另在新竹縣設「十萬禪林峨嵋道場」,教導眾生打禪。後來在台北、北投、汐止、高雄等地多次舉行禪七法會。 出版實體文學,倡導復興中華文化 1966年,南懷瑾配合台當局,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倡導倫理道德。他和錢穆、胡適、林語堂、牟宗三、唐君毅等人在台港兩地往來闡述傳統文化。1969年南懷瑾成立中西精華協會。1977年,南懷瑾開始在台灣成立老古出版社,並開設「老古文化事業公司」、「十方書院」等文教機構,傳揚文史哲佛學說,提升民眾文化水平,尤其是首部文學作品《論語別裁》的出版,轟動全島。
80年代後期,南懷瑾移居香港。1990年因溫州水患,南懷瑾建立南氏醫葯農業科技獎勵基金會。
2004年,南懷瑾移居上海。2006年,創立太湖大學堂。 據說曾經有位命理大師根據南懷瑾的生辰八字,推算以後得出一個結果,說是此人:「身無分文、富可敵國、手無金印、權傾天下」。說在南懷瑾身上有一股「王」氣和「霸」氣,但不是真正的王。實際上南懷瑾就是一位「王」,而且普通觀念里的「王」對南公來講還配不上,我們姑且稱之為「素王」或者「空王」都不太過份。1918年,南懷瑾誕生於浙江溫州樂清的一個世代書香之家,從孩提時起即接受嚴格的傳統蒙館教育。到十七歲時,南懷瑾除精研儒家四書五經外,涉獵已遍及諸子百家,兼及拳術劍道等多種,同時苦心研習文學歷史、書法、詩詞曲賦、醫葯卜算、天文歷法諸學,每得其精髓而以為樂,從小就是位孜孜以求的好學青年。正應了《論語》里所說的「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這句話,南懷瑾雖說有著深厚的家學淵源,但是自小其祖母、父輩們並沒有要求這位「南門獨子」將來能夠顯達一方或者富貴榮耀,相反其祖母還對其說:「讀書可以,但不要做官」,其父更是要求很低,只要能夠養活自己平安度過一生,即使不讀書也可以。
這些看似很平常的家教,對南懷瑾生平,一貫看淡名利與浮華,應該是起著積極的影響,使得後來南懷瑾在正處於「風華正茂書生意氣、躍馬邊陲一呼百應」之時,卻能幡然醒悟,此種能力非一般人所能及也。因此後來曾經有人,向南懷瑾提出應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時,南懷瑾回答的只有四個字「卓爾不群」其含義就是要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秉性和天賦進行「因材施教、因勢利導」。
南懷瑾作為一代大師,集「經論三大教、出入百家言」縱橫古今、博融東西之學於一身,卻連個像樣的文憑也沒有,更有甚者、曾經有許多國際名牌大學,要冠以南懷瑾為名譽教授、博導之類的榮譽都被一一謝絕。南懷瑾宛然笑曰:「我才不受這個騙」。因此一些所謂科班出身的學者,往往藉此對南懷瑾的著述和學術產生疑問,並吹毛求疵者亦有之。當然對於著述中的一些「硬傷」之處,根據朱清時教授的回憶,南懷瑾都能及時負責的予以針砭和糾正。故魯迅南懷瑾有句名言:「肯以本色示人者,必有禪心和定力,所以偽名儒還不如真名妓」。
南懷瑾正是以其一貫的本色示人。南懷瑾在書中說過,中國傳統文化有三道之學:君道、臣道、師道。在上古,夏、商、周三代,作帝王或者諸侯、士大夫們都有身兼(作之君、作之師、作之親)的任務和標榜,而師道超越以上兩者而獨立存在,是在周朝中葉以後的事情。這里是其明顯的「分水嶺」,應該是(公天下和家天下)本質意義的不同。 從領略部分南懷瑾學術研究的成果開始,談談其現實價值和意義。
自從跟著南懷瑾重新認識《論語》;讓孔子更近於真實、平凡和可愛。《論語》作為孔子和他的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言語對話,以及處理時務的記錄,共分上論和下論。曾經在幾十年前有人提出《論語》的編排次序有問題,想邀請南公懷瑾南懷瑾一起參與重新排序。後南懷瑾經過仔細反復的研究後,發現並不存在次序排列的問題,相反它的連貫性很具有「藝術性」,因而也就及時的制止了一場「鬧劇」。 在南懷瑾的自述里,曾在十五年中講過三四次《論語》。南懷瑾說:「至於孔子學說與《論語》本書的價值,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區,對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終具有不可毀的不朽價值,後起之秀,如篤學之,慎思之,明辨之,融匯有得而見之於行事之間,必可得到自證」。
自五四新文化運動後,打倒了被南懷瑾喻為「糧食」店的孔門學問後,作為現代的中國人在為人處世方面,便失去了正確的依沽。根據南懷瑾的指點,南懷瑾認為孔家店被打倒其實跟它的「伙計」有關,作為「老闆」的孔子是很冤枉的。也可以說孔子曾經被「曲解」了幾千年,正如宋儒陳同甫說的:「夫道之於天下,無本末,無內外。聖人之言,烏有舉其一而遺其一,是聖人猶與道為二也」。
南懷瑾正籍於此,通過以經解經、經史合參的方法,加以個人的修證所得,通過《論語別裁》為絕大多數人還原了平凡、可愛和真實的孔子形象。母庸置疑孔子是得了道的人,南懷瑾對於形而上本體的認識清楚的很。
孔子對曾子說:「吾道一以貫之」實際就是說:我沒有其他的,只有對本體的認識和起用罷了。而曾子對其他門人卻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因為同學們程度還不夠,所以只能說具體的認識和做法,譬如禪宗神秀大師做的偈子: 「時時勤拂拭、不使惹塵埃」是一樣的。南懷瑾正是通過這種對比引用的方法,把《論語》的精神樸素的展現出來,誠如陳同甫南懷瑾說的「用明於心,汲汲於下學,而求其心之所同然者,功深力到,則日之上達,無非今日之下學也」。此話的意思,當然也可理解為:「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從人、事、物的應對到心性的煉達,直至到達「仁」的境界,後世儒家稱之為「天人合一」,南公懷瑾說這是我們中國文化本有的儒家道理。那麼儒家的三綱(明德、親民、至善)和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拿佛家來講三綱就是:悟道、起修做善事、最後大徹大悟。八目等於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這個八目就是大方向的外用之學,而貫穿於儒家思想的整體核心部分是「心性」之學,而即使在「明心見性」以後,起修也是一輩子的事情,因此在曾子臨終時說:「啟予足!啟予手!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南懷瑾一輩子作學問,把對經典的導讀,升華至對個人「心、性」的培養和修身上,擴至對國家、民族和整個人類命運的關懷上,以期開創新的人文格局。這種納百川於大海的力挽狂瀾氣度,是一般的學者所忽略的核心部分,也是無法企及的高度。如果沒有真修實證的功夫,和「普賢菩薩的行願」 願力,是辦不到的。也正因此他把中國儒家傳統文化思想統合起來、構成了孔門學問的基本道理「內聖外王」。
基於這點南懷瑾先後講了《原本大學微言》、《孟子旁通》等;完成了儒家系列的學術研究,並在內涵和外延上反復作了比較和論述,使其在學問研究方面,始終保持不變的中心思想;所謂「天得一而清、地得一而寧、文王得一而天下平」讓讀者猶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之感。原來在中國固有的人文領域裡面,本來就包含了對宗教、哲學的信仰和實踐方法,儒家和道家在秦漢以前本來就是一家。包括諸子百家等等,構成了中國的整個人文哲學體系內容。
南懷瑾說,一個國家被滅掉,還可以復國,但是一旦文化衰亡就萬劫不復了。中國文化最早出現斷層是在秦末以後,而所謂的焚書坑儒的罪過還並不大,關鍵是西楚霸王一把火燒了「阿房宮」。一直到漢武帝時期,這段時間是斷層的。而後來發展出來的儒家思想,有相當內容是董仲舒「獨尊儒術」以後,漢儒們經過考據而有所增廢,後被稱謂(漢學)的一部分,到宋明理學發展起來的時候,孔子就已經被誤解的很深了。而這種以「平時靜坐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的「三綱五常」的腐儒思想和誤解,並以「朱、程」為代表的儒學釋義和理學思想,一直統領著歷代王朝上千年之久。法久弊生、自然就成了後世被打倒的前因;結果好端端的孔聖人便被抬出來「鞭屍」了。
在南懷瑾的《論語別裁》里,孔子的教育方法和對象是因人而異的,孔子對教育時機的洞察和把握也是「手眼通天」和多變,並且孔子在日常起居生活中,顯得活潑而又有生機,譬如:「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並不像後世理學家們,所表現的那麼嚴肅和不通人情,以致把孔子塑造成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而最終把儒家學問推向了「滅門」之路。南懷瑾這種不帶任何個人偏見的導讀方法;根據自身修證的經驗;運用經典的前後對照與經史合參並舉,把儒、釋、道三家作了充分的對比和互通,此引人至勝的學問手法,著實開創了當今「述而不作」的新風。這種能讓現代普通的中國人,看了後能夠接受的《論語》;和儒家思想的普世教育價值方面 ,以及在繼承傳統經典的貢獻方面,真能與鳩摩羅什法師的功德相媲美。
南懷瑾與其獨特的智慧功德和傳統文化功底,為我們開啟了通往經典寶庫之路,主要的目的無非是百川歸大海,讓現代的國人有一個正確的人生價值依沽,只要是真實的東西;看起來一定是平凡的;而正因為它真實和平凡才顯得可愛。假如能對讀者了解「心性」方面更有幫助的話,那它的價值和意義就更深遠了。 用佛法的真諦來實踐人生的價值,闡析人性的詬病與高貴。南懷瑾生前常感嘆,最怕接觸學佛的人;學了點佛以後,一看滿臉的佛相、滿嘴的佛話。南懷瑾曾經公開的說自己沒有資格稱謂佛教徒,從這種謙虛里我們發現,其實南懷瑾擔心的是,把學佛變成了一種「形式和迷信」。
早在五十年代,南懷瑾身居台灣正處於最窮迫的時候,書就了兩部著作《楞嚴大義今釋》和《楞伽大義今釋》,後來南懷瑾也自嘲為「二楞子」。南懷瑾早在二十五歲時,就在川北禪門大德袁祖煥仙南懷瑾坐下悟道,後閉關於峨眉山大坪寺,通閱大藏經典。旋即遠走康藏,遍訪有成就者,應該說此時,已經確立了一生的目標和方向。後來來台灣做船運生意,在興隆的時候,每天席開連桌,招待四方來客。卻因為一次劫難,而一夜之間淪為落魄遊子。這種人生的巨大反差,非但沒有擊垮南懷瑾,反而像「天賜良機」一樣,從此樹就了一位曠世奇才和一代大師。
多年以後,南懷瑾在說起這段經歷時都一言帶過,而對於做學問一事,只說「著書都為稻糧謀」。南懷瑾曾經說過:看了幾十年的人生,得意忘形者有之、而失意忘形者更甚之。確實一個人假如沒有真正的「修養」境界,是很難做到榮辱不驚的。張尚德老師在談及南懷瑾這段最困迫的時期時,大為感嘆:根本看不出南懷瑾很窮,那滿面的春風;好像整個世界都是他的一樣,富有的很!
在《楞嚴大義今釋》的序言里,說道:「在這個大時代里,一切都在變,變動之中,自然亂象紛陳。變亂使凡百俱廢,因之,事事都須從頭整理。專就文化而言,整理固有文化,以配合新時代的要求,實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是任重而道遠的,要能耐得凄涼,甘於寂寞,在默默無聞中,散播無形的種子」。什麼是大菩薩?大菩薩無疑就是犧牲自己的全部,來成就眾生的覺悟。南懷瑾說「世間一切學問,大至宇宙,細至無間,都是為了解決身心性命的問題。
也就是說:都是為了研究人生。離開人生、身心性命的研討,便不會有其他學問的存在」。對於有人說《楞嚴經》是偽經的說法,南懷瑾就實憑據的予以反駁,令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南懷瑾的慈悲和願力更體現在下面這段話:「生在這個時代里,個人的遭遇,和世事的動亂,真是瞬息萬變,往往使人茫然不知所之。整個世界和全體人類,都在惶惶不可終日的夾縫里生活著。無論是科學、哲學和宗教,都在尋求人生的真理,都想求得智慧的解脫。這本書譯成於拂逆困窮的艱苦歲月中,如果讀者由此而悟得真實智慧解脫的真理,使這個顛倒夢幻似的人生世界,能升華到恬靜安樂的真善美之領域,就是我所馨香禱祝的了」。
《楞伽經》里的精闢之言在於一句話:「凡一切想皆屬妄想」。南懷瑾在《楞伽大義今釋》里說:「楞伽經,它在全部佛法與佛學中,無論思想、理論或修證方法,顯見都是一部很主要的寶典。中國研究法相唯識的學者,把它列為五經十一論的重心,凡有志唯識學者,必須要熟悉深知。但注重性宗的學者,也勢所必讀,尤其標榜傳佛心印、不立文字的禪宗,自達摩大師東來傳法的初期,同時即交付楞伽經印心,所以無論研究佛學教理,或真求修證的人,對於楞伽經若不作深入的探討,是很遺憾的事」。大凡學佛的人都比較喜歡打坐、念咒子或者佛號,殊不知理若不明,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的道理。所以禪門有句話:只貴子見地、不貴子行履。更可惜的是因不懂《唯識》學而蹉跎歲月、浪費生命的。
獨肩《禪海蠡測》勾起千年浮沉,揉碎大地山河紛紜落宿常寂。一九七三年,南公懷瑾再序於台時寫到:「時輪劫濁,物慾攫人,舉世紛紜,鈍置心法,況禪道深邃,克證難期;余以默契宿因,嗜痂個事,覓衣珠於壯歲,慮魔焰之張狂,故不辭饒舌,綴拾斯文。然投滴巨壑,吹毫太虛,沉沉無補時艱,復將廿載。頃者,莘莘學子,驚顧域外之談禪,攘攘士林,欲振墮緒,再請重鑄斯編,冀復燃燈暗室;固知舊鉛新槧,盡同夢里塵勞。唼響撩虛,等是狂思玄辯,禪非言說,旨絕文詞,拈花微笑,能仁已自多餘,渡海傳衣,少室徒添滲漏,五家七派,無非自碎家珍,萬別千差,透澈何勞豎指,斯編之作,為無為,何有於我哉?」正如南公懷瑾所言,真悟了「道」哪裡還有這個那個、那個這個等閑傢具?當眾盲摸象、殊途同歸之時自然就是「旨絕文詞,拈花微笑」而已矣。
佛法的目的是:讓普羅大眾能夠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而達到「常樂我凈」的游戲三昧境界;佛法的基礎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輪回之上;而實現佛法的宗旨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南懷瑾花了一輩子的時間,通過對儒、釋、道三家學問的演繹和歸納,最終的目的無非是告訴人們:東方有聖人,西方也有聖人,此心同此理亦同的道理。而從「平凡」到「高貴」並不存在邊際問題,所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還是要回到平地上來,總不能懸空掛著。因此做到了「大平凡」就是「最高貴」;南懷瑾臨終的這一示現,就說明了這一道理。而所謂的「凡夫」恰恰是不甘於平凡者的代名詞。人類對於真理的訴求從來沒有缺少過熱忱,只是當時代的腳步,不得不再次讓人們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時,才發現我們離真理(大平凡)相去已經甚遠。當我們甚至已經沒有智慧,去發現自己的錯誤和改正錯誤的能力時,那將是整個人類的災難。
南懷瑾這一輩子,從玩索而有成者到馬不撤蹄的為法而忘軀至圓寂,真正實踐到從「平凡」到「高貴」的最好人生「答卷」。
南懷瑾對人生闡述就是「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
在台灣則多由佛道入門(大多數為佛教眾),佛教學方面如《金剛經說什麼》《圓覺經略說》《如何修證佛法》《葯師經的濟世觀》,可以說南懷瑾是密教准提法在台灣香港的重要推動力。
在中國大陸有多數的民眾由西方哲學轉入東方文化,其中廣為流傳的代表作品如《論語別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學微言》《易經雜說》。其中刊正了許多以往對傳統文化的誤解。
在道家方面,南懷瑾的書籍在命理及中醫學亦扮演不可缺的首階,如《老子他說》《莊子諵嘩》《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等。

Ⅲ 虎的俗語

虎嘯生風 虎視眈眈 狐假虎威 虎背熊腰 龍騰虎躍 虎虎生威 如虎添翼 放虎歸山 狼吞虎咽 虎口拔牙 虎怒震墮 雲龍風虎 虎略龍韜 龍吟虎嘯 龍爭虎鬥 龍潭虎穴 虎尾春冰 龍行虎步 九牛二虎 三人成虎 生龍活虎 羊入虎口 放虎歸山 虎視耽耽 虎踞龍盤 虎變龍蒸 虎步龍行 調虎離山 虎兄虎弟 虎虎生威 鷹揚虎視 與虎添翼 引虎自衛 雲龍風虎 與虎謀皮 降龍伏虎 舄烏虎帝 羊質虎皮 養虎遺患 虎不食兒 虎口餘生 虎入羊群 虎尾春冰 狐虎之威 放虎自衛 虎父無犬子 畫虎不成反類犬
卧虎藏龍 虎毒不食子 龍爭虎鬥 不如虎穴,焉得虎子
降龍伏虎 惡虎撲羊
杯弓市虎、幫虎吃食、暴虎馮河、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春冰虎尾、垂餌虎口、刺虎持鷸、豺虎肆虐、除狼得虎
豺狼虎豹、藏龍卧虎、鴟目虎吻、鴟視虎顧、初生牛犢不怕虎
初生之犢不懼虎、初生之犢不畏虎、雕虎焦原、打虎牢龍、調虎離山
斷蛟刺虎、打馬虎眼、大人虎變、打死虎、打死老虎
大賢虎變、惡虎不食子、餓虎飢鷹、餓虎撲食、餓虎撲羊
餓虎擒羊、餓虎吞羊、二虎相鬥,必有一傷、餓虎之蹊、風從虎,雲從龍
馮河暴虎、放虎歸山、放虎遺患、風虎雲龍、放虎自衛
伏虎降龍、鳳嘆虎視、官虎吏狼、宮鄰金虎、甘冒虎口
關門養虎,虎大傷人、割肉飼虎、虎步龍行、虎變龍蒸、虎不食兒
虎背熊腰、虎超龍驤、虎黨狐儕、虎鬥龍爭、虎盪羊群
虎而冠、畫虎不成、畫虎不成反類狗、畫虎不成反類犬、畫虎成狗
畫虎畫皮難畫骨、畫虎刻鵠、畫虎類狗、畫虎類犬、狐虎之威
狐假虎威、狐藉虎威、虎踞鯨吞、虎踞龍盤、虎據龍蟠
虎踞龍蟠、虎口拔牙、虎窟龍潭、虎口逃生、虎口餘生
虎略龍韜、虎落平川、虎落平陽、虎狼之勢、虎珀拾芥
虎入羊群、虎兕出柙、虎視眈眈、虎視耽耽、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虎頭虎腦、虎頭蛇尾、虎體熊腰、虎頭燕頷、虎尾春冰
虎卧龍跳、虎嘯風生、虎穴狼巢、虎穴龍潭、虎擲龍拿
駿波虎浪、九關虎豹、九閽虎豹、拒虎進狼、踞虎盤龍
酒虎詩龍、假虎張威、拒狼進虎、酒龍詩虎、將門虎子
九牛二虎之力、鯨吞虎噬、飢鷹餓虎、開柙出虎、苛政猛於虎
狼蟲虎豹、狼飡虎食、狼餐虎噬、狼飡虎咽、狼餐虎咽
龍馳虎驟、龍蹲虎踞、拉大旗作虎皮、龍幡虎纛、龍飛虎跳
狼顧虎視、龍虎風雲、龍化虎變、老虎頭上撲蒼蠅、老虎頭上搔癢
兩虎相鬥、捋虎須、兩虎相爭、麟角虎翅、龍江虎浪
龍精虎猛、龍拏虎攫、龍拏虎跳、龍拏虎擲、龍蟠虎伏
龍盤虎踞、龍蟠虎踞、龍盤虎拏、龍蟠虎繞、狼前虎後
龍跧虎卧、離山調虎、狼飧虎咽、狼吞虎餐、龍騰虎蹴
龍跳虎伏、龍騰虎踞、龍潭虎窟、狼貪虎視、狼吞虎噬
龍跳虎卧、龍潭虎穴、龍騰虎嘯、狼吞虎咽、龍騰虎躍
龍騰虎躑、龍騰虎擲、龍威虎震、龍驤虎步、龍行虎步
龍行虎變、龍驤虎跱、龍驤虎視、龍驤虎嘯、龍翔虎躍
魯魚帝虎、龍躍虎踞、龍吟虎嘯、龍爭虎鬥、龍睜虎眼
龍戰虎爭、龍爭虎戰、猛虎插翅、猛虎出山、猛虎深山
猛虎添翼、馬馬虎虎、盤龍卧虎、騎虎難下、潛龍伏虎
喬龍畫虎、前門拒虎,後門進狼、前門去虎,後門進狼、前怕狼,後怕虎、前怕龍,後怕虎
敲山振虎、敲山震虎、驅羊攻虎、乳犢不怕虎、如虎得翼
如虎傅翼、如虎生翼、如虎添翼、如狼似虎、如狼如虎
如龍似虎、人中龍虎、勢成騎虎、三夫成市虎、豕虎傳訛
身寄虎吻、生龍活虎、三人成虎、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三言訛虎
投畀豺虎、談虎色變、畏敵如虎、卧虎藏龍、為虎傅翼
為虎添翼、為虎作倀、委肉虎蹊、握蛇騎虎、綉虎雕龍
柙虎樊熊、熊據虎跱、降龍伏虎、笑面虎、舄烏虎帝
熊腰虎背、燕額虎頭、一虎不河、燕頷虎頸、燕頷虎頭
燕頷虎須、引虎拒狼、養虎留患、與虎謀皮、引虎入室
養虎傷身、與虎添翼、養虎為患、楊虎圍匡、養虎遺患
養虎貽患、養虎自斃、養虎自殘、養虎自嚙、養虎自嚙
引虎自衛、養虎自貽災、養虎自遺患、魚魯帝虎、雲龍風虎
鷹瞵虎攫、羊落虎口、鷹瞵虎視、引狼拒虎、以肉啖虎
羊入虎群、以肉餧虎、以肉喂虎、一山不藏二虎、鷹視虎步
鷹揚虎視、鷹揚虎噬、羊質虎皮、縱虎出匣、縱虎出柙
縱虎歸山、捉虎擒蛟、眾虎同心、照貓畫虎、坐山觀虎鬥

還有一些帶解釋的
虎背熊腰:
形容人身體魁梧健壯
虎變龍蒸:
謂乘時變化而飛黃騰達
虎步龍行:
形容帝王的儀態不凡,如龍虎之姿
虎超龍驤:
比喻群雄奮起,互相角逐
虎黨狐儕:
比喻凶惡狡黠之輩
虎鬥龍爭:
比喻群雄互相爭斗
虎踞鯨吞:
比喻豪強割據和相互兼並
虎踞龍盤:
亦作「虎據龍蟠」。亦作「虎踞龍蟠」。形容地勢極峻峭險要
虎口扳須:
比喻冒極大的危險
虎口餘生:
比喻經歷極大的危險,僥幸得生
虎窟龍潭:
比喻極艱險的境地
虎略龍韜:
兵書的代稱。亦指用兵的謀略
虎目豕喙:
古人謂貪婪無厭之相
虎皮羊質:
語本漢揚雄《法言·吾子》:「羊質而虎皮。」比喻外強中干
虎視眈眈:
形容像猛虎一樣兇狠地注視著
虎視鷹瞵:
形容兇狠地注視著,將欲有所攫取
虎視鷹揚:
謂雄視高翔,甚有威儀
虎體原斑:
比喻出身高門貴族,富貴本自有,不待外求
虎頭蛇尾:
比喻做事起初聲勢浩大,後來勁頭很小,有始無終
虎頭燕頷:
形容相貌威武。古之相者說是萬里封侯之相
虎尾春冰:
比喻極其危險的境地
虎卧龍跳:
形容字勢雄強超逸。語出南朝梁袁昂《評書》:「王右軍書,字勢雄強,如龍跳天門,虎卧鳳閣,故歷代寶之,永以為訓。」
虎嘯風馳:
謂事物之相互感應
虎嘯風生:
比喻英雄乘時奮起
虎嘯狼號:
比喻強暴者欲有所掠奪時的叫囂
虎嘯龍吟:
形容歌聲雄壯而嘹亮
虎穴得子:
比喻詩文貼切中肯,且深得其要旨
虎咽狼飡:
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虎躍龍驤:
形容威武雄壯
虎擲龍挐:
比喻群雄相爭
虎子狼孫:
比喻凶暴貪殘的人
幫虎吃食:
亦作「幫狗吃食」。比喻幫壞人作壞事
暴虎馮河:
典出《詩·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空手搏虎,徒步渡河。比喻冒險行事,有勇無謀
杯弓市虎:
謂捕風捉影,疑慮重重,自相驚擾
柙虎樊熊:
柙中的虎,樊內的熊。比喻被囚的惡人
藏龍卧虎:
北周庾信《同會河陽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暗石疑藏虎,盤根似卧龍。」後以「藏龍卧虎」比喻潛藏著人才或不同尋常的人
鴟目虎吻:
如鴟之目,如虎之口。奸狠凶惡貌
螭盤虎踞:
猶虎踞龍盤
初生之犢不懼虎:
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幹,無所畏懼
除狼得虎:
比喻除去一害又來一害
垂餌虎口:
往虎口送食。比喻置身險地
刺虎持鷸:
喻待機行事,一舉兩得
打虎牢龍:
猶言打鳳牢龍
打死虎:
比喻抨擊已失威勢的人
眈眈虎視:
像老虎一般地威視著。語本《易·頤》:「虎視耽耽,其欲逐逐。」
雕虎焦原:
《屍子》:「中黃伯曰:余左執太行之■而右搏雕虎。」又:「莒國有石焦原者,廣尋,長五十步,臨百仞之溪,莒國莫敢近也。有以勇見莒子者,獨卻行劑踵焉。」後以「雕虎焦原」謂壯士履險
調虎離山:
比喻為了便於乘機行事,設法引誘對方離開原來的地方
斷蛟刺虎:
相傳晉周處曾射蛟殺虎,為民除害。事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自新》。後以「斷蛟刺虎」謂武藝高強,行為俠義
餓虎撲食:
形容動作迅速而猛烈
餓虎吞羊:
形容迅猛貪婪
放虎歸山:
比喻放走敵人,貽患無窮。語本《三國志·蜀志·劉巴傳》「俄而先主定益州,巴辭謝罪負,先主不責」裴松之注引晉司馬彪《零陵先賢傳》:「璋遣法正迎劉備,巴諫曰:『備,雄人也,入必為害,不可內也。』既入,巴復諫曰:『若使備討張魯,是放虎於山林也。』璋不聽。」
放虎遺患:
謂放掉老虎,必留後患
放虎自衛:
比喻尋求保護不當,反而自招禍害
風從虎,雲從龍:
《易·乾》:「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後因以「風從虎,雲從龍」比喻事物之間的相互感應
風虎雲龍:
比喻聖主、賢臣的遇合
馮河暴虎:
猶言暴虎馮河
鳳嘆虎視:
形容談吐文雅,器宇軒昂
甘冒虎口:
謂甘願冒著生命危險
狐虎之威:
比喻權勢者及其爪牙的淫威
狐假虎威:
《戰國策·楚策一》:「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後因以「狐假虎威」喻仰仗別人的威勢或倚仗別人威勢來欺壓人
畫虎不成:
「畫虎不成反類狗」的略語
畫虎不成反類狗:
比喻好高鶩遠,終無成就,反貽笑柄。亦喻仿效失真,反而弄得不倫不類
畫虎刻鵠:
①《東觀漢記·馬援傳》:「與兄子嚴敦書曰:『學龍伯高不就,猶為謹■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也。』」後以「畫虎刻鵠」比喻好高騖遠,終無成就。②比喻好事做不成,反變了壞事
假虎張威:
猶言狐假虎威
降龍伏虎:
使龍虎降服馴順。佛教和道教中都有降龍伏虎的故事。《後漢書·方術傳下·徐登》「又趙炳,字公阿,東陽人,能為越方」李賢注引《抱朴子》:「道士趙炳,以氣禁人,人不能起。禁虎,虎伏地,低頭閉目,便可執縛。」又引《異苑》:「趙侯以盆盛水,吹氣作禁,魚龍立見。」南朝梁慧皎《高僧傳·神異下·涉公》:「能以秘呪々下神龍。」唐道宣《續高僧傳·習禪一·僧稠》:「聞兩虎交斗,咆響振岩,乃以錫杖中解,各散而去。」後常以「降龍伏虎」比喻戰勝重大困難
鯨吞虎噬:
像鯨魚和老虎一樣吞食。多比喻吞並土地財物
九關虎豹:
比喻兇殘的權臣。語本《楚辭·招魂》:「虎豹九關,啄害下人些。」
酒虎詩龍:
比喻嗜酒善飲、才高能詩的人
拒虎進狼:
比喻一害剛去,又來一害
踞虎盤龍:
猶言龍蟠虎踞。形容地勢雄偉壯麗
駿波虎浪:
形容迅猛洶涌的波浪
苛政猛於虎:
謂繁重的賦稅、苛刻的法令,比猛虎還要兇殘。據《禮記·檀弓下》載,孔子過泰山時,遇一婦人在墓旁痛哭。問之,知其翁、夫、子三代,俱死於虎。但她還不願遷離此地,為其能免受苛政之苦。孔子聽了,對他的學生說:「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
拉大旗作虎皮:
比喻打著革命的旗號來嚇唬人、蒙騙人
狼餐虎噬:
①同「狼餐虎咽」。②比喻殘酷剝削搜括
狼餐虎咽:
亦作「狼餐虎咽」。亦作「狼飡虎咽」。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
狼餐虎咽:
亦作「狼餐虎咽」。亦作「狼飡虎咽」。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
狼蟲虎豹:
①泛指兇猛的動物。②比喻惡人歹徒
狼顧虎視:
如狼虎視物。形容威嚴而兇狠
狼前虎後:
前門趕走狼,後門來了虎。比喻壞人接踵而來
狼飧虎咽:
亦作「狼餐虎咽」
狼吞虎餐:
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
狼吞虎噬:
像狼虎那樣吞食咬嚼。比喻極為貪婪殘忍
狼吞虎�燕:
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
狼吞虎�燕:
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
前門拒虎,後門進狼:
亦作「前門去虎,後門進狼」。比喻一害剛去,又來一害
前怕狼,後怕虎:
喻顧慮重重,畏縮不前
敲山振虎:
謂故意示警,使人震動
離山調虎:
比喻用計謀調動對方離開原地
麟角虎翅:
麟之角,虎之翅。比喻世間不可多得的人才
龍馳虎驟:
謂群雄逐鹿
龍蹲虎踞:
猶言龍盤虎踞
龍幡虎纛:
將帥之旗
龍飛虎跳:
喻筆勢遒勁奔放
龍虎風雲:
①《易·乾》:「雲從龍,風從虎。」後以「龍虎風雲」喻英雄豪傑際遇得時。②指君臣遇合
龍化虎變:
《易·革》:「大人虎變,其文炳也。」《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孔子)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後因以「龍化虎變」比喻變化莫測
龍江虎浪:
形容慣於興風作浪
龍精虎猛:
喻精力旺盛,鬥志昂揚
龍拏虎攫:
猶言龍爭虎鬥。喻筆勢遒勁、奔放
龍拏虎跳:
猶言龍爭虎鬥
龍拏虎擲:
猶言龍爭虎鬥
龍盤虎踞:
亦作「龍蟠虎踞」。①《太平御覽》卷一五六引晉吳勃《吳錄》:「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嘆曰:『鍾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後因以「龍盤虎踞」形容地勢雄壯險要,宜作帝王之都。②借指南京。③喻為英雄豪傑所盤踞。④喻斑斕的紋理
龍盤虎拏:
虯曲蒼勁貌
龍蟠虎伏:
雄踞貌
龍蟠虎繞:
猶言龍盤虎踞。形容地勢雄偉險要
龍跧虎卧:
猶言龍蟠虎踞。喻山勢逶迤起伏
龍潭虎窟:
猶言龍潭虎穴
龍潭虎穴:
①龍虎所居之處。喻凶險之處。②喻英雄豪傑聚集之處
龍騰虎蹴:
喻勇猛沖擊,勢不可當
龍騰虎踞:
勢力強盛,雄據一方
龍騰虎嘯:
聲勢壯盛貌
龍騰虎躍:
①形容矯健有力,生氣勃勃。②形容筆勢飛動遒勁。③喻精神振奮,有所作為
龍跳虎伏:
猶言龍騰虎卧。喻筆勢
龍跳虎卧:
喻文筆、書法縱逸雄勁。語本張彥遠《法書要錄》引南朝梁袁昂《古今書評》:「蕭思話書走墨連綿,字勢屈強若龍跳天門,虎卧鳳閣。」
龍威虎震:
形容氣勢奔放雄壯。常形容書法筆勢的遒勁有力,靈活舒展
龍驤虎步:
昂首闊步、威武雄壯貌
龍驤虎視:
喻氣勢威武,眼光遠大
龍驤虎嘯:
喻氣概威武
龍驤虎跱:
雄踞貌
龍翔虎躍:
喻奮發有為
龍行虎變:
《易·乾》:「飛龍在天……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又《革》:「大人虎變。」孔穎達疏:「損益前王,創制立法,有文章之美,煥然可觀,有似虎變,其文彪炳。」後遂以「龍行虎變」喻帝王革故鼎新,創制建業
龍行虎步:
喻威儀莊重,氣度不凡。常以形容帝王之相
龍吟虎嘯:
①龍虎叫嘯。②喻聲音洪大。③喻詩詞聲律豪放峭拔。④喻英雄豪傑叱吒風雲
龍躍虎踞:
喻超逸雄奇
龍睜虎眼:
形容蠻橫霸道
魯魚帝虎:
語出《意林》卷四引晉葛洪《抱朴子》:「諺雲:『書三寫,魚成魯,帝成虎。』」按,今本《抱朴子·遐覽》「帝」作「虛」。後因以「魯魚帝虎」稱傳寫刊印中出現的文字錯誤
猛虎插翅:
比喻強有力者又增添了某種有利條件
猛虎深山:
喻勇武而勢盛。語出漢司馬遷《報任安書》:「猛虎在深山,百獸震恐。」
蟠龍踞虎:
猶言龍蟠虎踞。像盤繞著的蛟龍,像蹲卧著的猛虎。形容地勢雄偉險要
騎虎難下:
比喻行事雖遇困難,然迫於大勢而不可能中止。語本《晉書·溫嶠傳》:「今之事勢,義無旋踵,騎猛獸,安可中下哉!」
如虎傅翼:
好像老虎生出翅膀。比喻因增加新助力,強者愈強,惡者愈惡
如狼似虎:
①亦作「如狼如虎」。形容勇猛、猛烈。②像虎狼那樣兇狠、殘暴
如龍似虎:
形容勇猛有活力
三人成虎:
比喻謠言重復多次,就能使人信以為真。《戰國策·魏策二》:「龐蔥與太子質於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龐蔥曰:『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也遠於市,而議臣者過於三人矣。原王察之矣。』」又《秦策三》:「聞『三人成虎,十夫揉椎,眾口所移,毋翼而飛。』」亦作「三人成市虎」。《淮南子·說山訓》:「眾議成林,無翼而飛,三人成市虎,一里能撓椎。」
三言訛虎:
猶三人成虎
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俗語,比喻沒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當主要角色
身寄虎吻:
謂把身子置於老虎嘴邊。比喻處境極其危險
生龍活虎:
形容生氣勃勃,充滿活力。多用以比喻人活潑有朝氣或文章生動有力
談虎色變:
《二程遺書》卷二上:「真知與常知異。常見一田夫,曾被虎傷,有人說虎傷人,眾莫不驚,獨田夫色動異於眾。若虎能傷人,雖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嘗真知。真知須如田夫乃是。」原意是說被虎咬過的人才真知虎的厲害。後以「談虎色變」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物連臉色都變了
投畀豺虎:
謂將壞人投飼豺虎。表示深惡痛絕
為虎傅翼:
給老虎添上翅膀。比喻助長惡人的勢力
為虎作倀:
傳說被虎吃掉的人,死後成為倀鬼,虎行求食,則為虎前導清道。見《太平廣記》卷四三○引唐裴鉶《傳奇·馬拯》。後因以「為虎作倀」比喻做惡人的幫凶
畏敵如虎:
害怕敵人就像害怕老虎一般。語本《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亮復出祁山」裴松之注引晉習鑿齒《漢晉春秋》:「賈栩、魏平數請戰,因曰:『公(司馬懿)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宣王病之。」
畏之如虎:
像怕老虎那樣害怕。形容懼怕到極點
握蛇騎虎:
北魏高祖崩於行宮,彭城王元勰等為防不測,密不訃聞,詔徵世宗會駕。靈柩至魯陽,乃發喪行服。時咸陽王禧疑勰有異謀,停在魯陽郡外,久之乃入。謂勰曰:「汝非但辛勤,亦危險至極。」元勰恨之,曰:「兄識高年長,故知有夷險;彥和(元勰的字)握蛇騎虎,不覺艱難。」見《魏書·彭城王勰傳》。後以「握蛇騎虎」喻身處險境
熊據虎跱:
比喻群雄割據的形勢
燕頷虎頭:
①形容相貌威武。②借指武將、勇士
燕頷虎須:
形容相貌威武
羊落虎口:
喻處於險境,有死無生
羊質虎皮:
比喻外強內弱,虛有其表
楊虎圍匡:
《史記·孔子世家》:「扞孔子呴將適陳,過匡……匡人聞之,以為魯之陽虎。陽虎嘗暴匡人,匡人於是遂止孔子。孔子狀類陽虎,拘焉五日。」楊,通「陽」。後因以「楊虎圍匡」指因貌似而產生誤會
養虎傷身:
飼養老虎,自傷其身。比喻縱敵留患
養虎自嚙:
比喻姑息敵人,終致損害自己
養虎自遺患:
比喻縱容敵人,自留後患
一虎不河:
《詩·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論語·述而》:「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原謂空手搏虎,徒步渡河,喻有勇無謀,冒險行事。後在元劇中以「一虎不河」比喻不顧一切
以肉餧虎:
比喻白白地送死
引虎拒狼:
亦作「引狼拒虎」。比喻引進另一種惡勢力來抗拒原來的惡勢力,其禍患將更甚
引虎入室:
猶言引狼入室
引虎自衛:
比喻依靠惡勢力來保衛自己,反會招來禍患
鷹瞵虎視:
像鷹和虎一樣兇狠貪婪地注視著。形容心懷不善,伺機攫取
鷹揚虎視:
如鷹飛揚,似虎雄視。形容威武奮勇
鷹揚虎噬:
如鷹飛揚,似虎噬咬。形容耀武揚威,窮凶極惡
魚魯帝虎:
謂將魚誤寫作魯,帝誤寫作虎。泛指文字錯訛
與虎謀皮:
本作「與狐謀皮」。喻所謀之事有害於對方的切身利益,終難達到目的
與虎添翼:
給老虎添上了翅膀。比喻給力量或才能很強的人以助力,使其更強
雲龍風虎:
①語本《易·乾》:「雲從龍,風從虎。」後世多以雲龍風虎比喻君臣。②喻指英雄豪傑。③古代兵陣名
照貓畫虎:
貓與虎的外形有相似之處,因以喻照樣模仿而僅得其彷彿
縱虎出柙:
放虎出籠。比喻放走強有力的敵人,貽患無窮
縱虎歸山:
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放走凶強的敵人,留下禍根
坐山觀虎鬥:
比喻暫不介入各方間的爭斗,俟機從中漁利。語出《史記·張儀列傳》:「莊子欲刺虎,館豎子止之,曰:『兩虎方且食牛,食甘必爭,爭則必斗,斗則大者傷,小者死,從傷而刺之,一舉必有雙虎之名。』卞莊子以為然,立須之。有頃,兩虎果斗,大者傷,小者死。莊子從傷者而刺之,一舉果有雙虎之功。」
回答者:快樂大笑姑婆 - 試用期 一級 3-23 19:58

虎嘯生風 虎視眈眈 狐假虎威 虎背熊腰 龍騰虎躍 虎虎生威 如虎添翼 放虎歸山 狼吞虎咽 虎口拔牙 虎怒震墮 雲龍風虎 虎略龍韜 龍吟虎嘯 龍爭虎鬥 龍潭虎穴 虎尾春冰 龍行虎步 九牛二虎 三人成虎 生龍活虎 羊入虎口 放虎歸山 虎視耽耽 虎踞龍盤 虎變龍蒸 虎步龍行 調虎離山 虎兄虎弟 虎虎生威 鷹揚虎視 與虎添翼 引虎自衛 雲龍風虎 與虎謀皮 降龍伏虎 舄烏虎帝 羊質虎皮 養虎遺患 虎不食兒 虎口餘生 虎入羊群 虎尾春冰 狐虎之威 放虎自衛 虎父無犬子 畫虎不成反類犬
卧虎藏龍 虎毒不食子 龍爭虎鬥 不如虎穴,焉得虎子
降龍伏虎 惡虎撲羊
回答者:冰涼的涼冰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3-23 20:04

虎背熊腰:
形容人身體魁梧健壯
虎變龍蒸:
謂乘時變化而飛黃騰達
虎步龍行:
形容帝王的儀態不凡,如龍虎之姿
虎超龍驤:
比喻群雄奮起,互相角逐
虎黨狐儕:
比喻凶惡狡黠之輩
虎鬥龍爭:
比喻群雄互相爭斗
虎踞鯨吞:
比喻豪強割據和相互兼並
虎踞龍盤:
亦作「虎據龍蟠」。亦作「虎踞龍蟠」。形容地勢極峻峭險要
虎口扳須:
比喻冒極大的危險
虎口餘生:
比喻經歷極大的危險,僥幸得生
虎窟龍潭:
比喻極艱險的境地
虎略龍韜:
兵書的代稱。亦指用兵的謀略
虎目豕喙:
古人謂貪婪無厭之相
虎皮羊質:
語本漢揚雄《法言·吾子》:「羊質而虎皮。」比喻外強中干
虎視眈眈:
形容像猛虎一樣兇狠地注視著
虎視鷹瞵:
形容兇狠地注視著,將欲有所攫取
虎視鷹揚:
謂雄視高翔,甚有威儀
虎體原斑:
比喻出身高門貴族,富貴本自有,不待外求
虎頭蛇尾:
比喻做事起初聲勢浩大,後來勁頭很小,有始無終
虎頭燕頷:
形容相貌威武。古之相者說是萬里封侯之相
虎尾春冰:
比喻極其危險的境地
虎卧龍跳:
形容字勢雄強超逸。語出南朝梁袁昂《評書》:「王右軍書,字勢雄強,如龍跳天門,虎卧鳳閣,故歷代寶之,永以為訓。」
虎嘯風馳:
謂事物之相互感應
虎嘯風生:
比喻英雄乘時奮起
虎嘯狼號:
比喻強暴者欲有所掠奪時的叫囂
虎嘯龍吟:
形容歌聲雄壯而嘹亮
虎穴得子:
比喻詩文貼切中肯,且深得其要旨
虎咽狼飡:
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虎躍龍驤:
形容威武雄壯
虎擲龍挐:
比喻群雄相爭
虎子狼孫:
比喻凶暴貪殘的人
幫虎吃食:
亦作「幫狗吃食」。比喻幫壞人作壞事
暴虎馮河:
典出《詩·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空手搏虎,徒步渡河。比喻冒險行事,有勇無謀
杯弓市虎:
謂捕風捉影,疑慮重重,自相驚擾
柙虎樊熊:
柙中的虎,樊內的熊。比喻被囚的惡人
藏龍卧虎:
北周庾信《同會河陽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暗石疑藏虎,盤根似卧龍。」後以「藏龍卧虎」比喻潛藏著人才或不同尋常的人
鴟目虎吻:
如鴟之目,如虎之口。奸狠凶惡貌
螭盤虎踞:
猶虎踞龍盤
初生之犢不懼虎:
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幹,無所畏懼
除狼得虎:
比喻除去一害又來一害
垂餌虎口:
往虎口送食。比喻置身險地
刺虎持鷸:
喻待機行事,一舉兩得
打虎牢龍:
猶言打鳳牢龍
打死虎:
比喻抨擊已失威勢的人
眈眈虎視:
像老虎一般地威視著。語本《易·頤》:「虎視耽耽,其欲逐逐。」
雕虎焦原:
《屍子》:「中黃伯曰:余左執太行之■而右搏雕虎。」又:「莒國有石焦原者,廣尋,長五十步,臨百仞之溪,莒國莫敢近也。有以勇見莒子者,獨卻行劑踵焉。」後以「雕虎焦原」謂壯士履險
調虎離山:
比喻為了便於乘機行事,設法引誘對方離開原來的地方
斷蛟刺虎:
相傳晉周處曾射蛟殺虎,為民除害。事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自新》。後以「斷蛟刺虎」謂武藝高強,行為俠義
餓虎撲食:
形容動作迅速而猛烈
餓虎吞羊:
形容迅猛貪婪
放虎歸山:
比喻放走敵人,貽患無窮。語本《三國志·蜀志·劉巴傳》「俄而先主定益州,巴辭謝罪負,先主不責」裴松之注引晉司馬彪《零陵先賢傳》:「璋遣法正迎劉備,巴諫曰:『備,雄人也,入必為害,不可內也。』既入,巴復諫曰:『若使備討張魯,是放虎於山林也。』璋不聽。」
放虎遺患:
謂放掉老虎,必留後患
放虎自衛:
比喻尋求保護不當,反而自招禍害
風從虎,雲從龍:
《易·乾》:「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後因以「風從虎,雲從龍」比喻事物之間的相互感應
風虎雲龍:
比喻聖主、賢臣的遇合

Ⅳ 幫我找找偉人和名人的成長故事,急需,謝謝!

霍金的故事
科學家霍金小時候的學習能力似乎並不強,他很晚才學會閱讀,上學後在班級里的成績從來沒有進過前10名,而且因為作業總是「很不整潔」,老師們覺得他已經「無可救葯」了,同學們也把他當成了嘲弄的對象。在霍金12歲時,他班上有兩個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賭,說他永遠不能成材,同學們還帶有諷刺意味地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愛因斯坦」。誰知,20多年後,當年毫不出眾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師級人物。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隨著年齡漸長,小霍金對萬事萬物如何運行開始感興趣起來,他經常把東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們恢復組裝回去時,他卻束手無策,不過,他的父母並沒有因此而責罰他,他的父親甚至給他擔任起數學和物理學「教練」。在十三四歲時,霍金發現自己對物理學方面的研究非常有興趣,雖然中學物理學太容易太淺顯,顯得特別枯燥,但他認為這是最基礎的科學,有望解決人們從何處來和為何在這里的問題。從此,霍金開始了真正的科學探索。

華盛頓
華盛頓是美國第一位總統。他是孩子的時候,砍掉他父親的兩棵櫻桃樹。 他父親回來了,非常生氣。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誰砍了我的樹,我要狠狠揍他一頓。」 他父親到處詢問。當他問兒子時,華盛頓開始哭了起來。 「我砍了你的樹!」華盛頓和盤托出。 父親抱起他的兒子說:「我好聰明的孩子,我寧願失去一百棵樹,也不願聽你說謊。」

林肯
1809年2月12日,亞伯拉罕•林肯出生在一個農民的家庭。小時候,家裡很窮,他沒機會上學,每天跟著父親在西部荒原上開墾、勞動。他自己說:「我一生中進學校的時候,加在一起總共不到一年。」但林肯勤奮好學,一有機會就向別人請教。沒錢買紙、筆,他放牛、砍柴、挖地時懷里也總揣著一本書,休息的時候,一邊啃著粗硬冰涼的麵包,一邊津津有味地看書。晚上,他在小油類下常讀書讀到深夜。 長大後,林肯離開家鄉獨自一人外出謀生。他什麼活兒都干,打過短工,當過水手、店員、鄉村郵遞員、土地測量員,還干過伐木、劈木頭的重力氣活兒。不管幹什麼,他都非常認真負責,誠實而且守信用。他十幾歲時當過村了里雜貨店的店員。有一次,一個顧客多付了幾分錢,他為了退這幾分錢跑了十幾里路。還有一次,他發現少給了顧客二兩茶葉,就跑了幾里路把茶葉送到那人家中。他誠實、好學、謙虛,每到一處,都受到周圍人的喜愛。1834年,25歲的林肯當選為伊利諾斯州議員,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1836年,他又通過考試當上了律師。當律師以後,由於他精通法律,口才很好,在當地很有聲望。很多人都來找他幫著打官司。但是他為了當事人辯護有一個條件,就是當事人必須是正義的一方。許多窮人沒有錢付給他勞務費,但是只要告訴林肯:「我是正義的,請你幫我討回公道。」林肯就會免費為他辯護。一次,一個很有錢的人請林肯為他辯護。林肯聽了那個客戶的陳述,發現那個人是在誣陷好人,於是就說:「很抱歉,我不能替您辯護,因為您的行為是非正義的。」 那個人說:「林肯先生,我就是想請您幫我打這場不正義的官司,只要我勝訴,您要多少酬勞都可以。」 林肯嚴肅地說:「只要使用一點點法庭辯護的技巧,您的案子很容易勝訴,但是案子本身是不公平的。假如我接了您的案子,當我站在法官面前講話的時候,我會對自己說:『林肯,你在撒謊。』謊話只有在丟掉良心的時候,才能大聲地說出口。我不能丟掉良心,也不可能講出謊話。所以,請您另請高明,我沒有能力為您效勞。」 那個人聽了,什麼也沒說,默默地離開了林肯的辦公室。

Ⅳ 孔子學堂的學堂設立

凡對傳統文化有需求並符合條件的學校、社區、企業、社會機構,均可申請設立「孔子學堂」。申辦機構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1.自願履行「孔子學堂」的義務。授權無償使用「孔子學堂」的品牌和無形資產;
2.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或創辦管理學堂的能力;
3.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和管理能力,能夠為設立「孔子學堂」提供必要的人員和場所(至少40平米),能配備基本硬體;
4.申辦單位根據項目規劃和設計要求,負責項目建設的組織和實施;
5.作為「孔子學堂」的獨立場所,各申辦機構不得從事與「孔子學堂」無關的教育、宣傳等活動;
6.各申報機構應保持「孔子學堂」的傢具、器具、書籍等整潔,指派固定人員定期進行場地的日常維護等工作;
7.各申報單位接受中國孔子基金會指定管理團隊的定期檢查、監督。
1.申辦機構向中國孔子基金會提交「孔子學堂」的書面申請和可行性論證方案;
2.由中國孔子基金會對各院校、社區、企業提出的可行性論證方案進行評審,接受採納各院校、社區、企業的可行性方案;
3.中國孔子基金會為各「孔子學堂」布置空間、統一品牌形象、免費培訓志願者並舉行授牌儀式;
4.「孔子學堂」設立後,由中國孔子基金會和各申辦單位指定管理人員參與學堂管理;
5.各申辦單位根據提交中國孔子基金會的可行性方案組織開展活動;
6.由中國孔子基金會組織各「孔子學堂」的年終成果匯報展示,並對優秀團體進行表彰。
1.在學校、社區、企業組織設立「孔子學堂」,懸掛「孔子學堂」統一牌匾,提升優秀學習團體的整體形象。
2.學堂內部擺放孔子像,突顯孔子先哲至聖的偉大形象,突出以孔子思想為中心的傳統文化教育特色。
3.在學校、社區、鄉鎮及企業活動中心內建設孔子文化宣傳區、宣傳欄等場所,張貼與孔子、傳統文化相關的圖、像、標語等,花園內安放傳統文化類雕塑作品,社區及企業單位內安設印有論語內容的LED燈箱,營造孔子文化宣傳教育的氛圍。
4.「孔子學堂」內按場地規模設立講堂區、習字區、誦讀區、飲茶區、聽琴區、聞香區、文化產品展示等區域。
5.按場地人群所需成立孔子文化活動中心、茶藝、香道俱樂部、儒商社、孔子養生會所、孔子書房、傳統家居陳列館等機構。 1.傳統文化課程。包括基礎課程和精品課程。邀請知名專家,現場講授《論語三百講》、《孔子九講》、《十三經概說》、《諸子的主要流派及思想》等。
2.傳統文化系列培訓課程。在學校、社區、企業定期開展書畫、珠算、象棋等傳統文化技能教育。
3.「孔子書房」項目。視各學校、社區、企業場所規模,為其配備圖書、音像製品、文化衍生品等。其中圖書包括《師生論語》《社區論語》等系列書籍。音像製品包含「孔子與中國傳統文化」紀錄片、孔子生平等系列音像製品。
4.各區活動創意開展。為練字區提供印有《論語》《百家姓》《弟子規》等內容的字帖等,臨寫書法,修身養性;茶道社茶藝、茶道、茶禮表演;孔子養生會所倡養生之道;傳統傢具陳列館,復古書房、傢具、茶具,配以古琴演奏和焚香藝術,展示一份優雅與嫻靜的工作、生活狀態。
(1)經典誦讀比賽。通過誦讀測評,評選優秀團體和個人,頒發獲獎證書、獎品。
(2)傳統文化知識有獎競賽。競賽採取筆試、搶答等方式,評選優勝者,頒發獲獎證書、紀念品。
(3)適時舉行開學禮、開筆禮,定期開展「傳統禮儀」主題講座。
(4)和諧之家親子活動。如:共做京劇臉譜;共寫毛筆字;你比我猜成語競賽等。
(5)學校開展「班風、校訓我知道」,社區、企業開展「家風、家訓我調查」活動,活動中心宣傳欄展示,互相交流、互相學習。
(6)開展「我為老人送愛心」活動。如:請老人講講老規矩,聽老人說說當地自然景觀、歷史故事、民間典故;給老人背背經典著作,講講《論語》小故事等。
(7)在社區、企業單位組織專家開展「茶道藝術」、「詩詞賞析」、「中國書畫鑒賞」等主題講座。
(8)邀請知名書畫家開展中國書畫講授活動。
(9)舉辦青年書畫家故鄉記憶聯展等活動。
(10)民俗專家「中華民族傳統風俗」講座。
(11)「養生文化」主題講座。

Ⅵ 60年十一晚會和蔡國慶一起唱歌的是誰

蔡國慶、哈輝演唱青海民歌《花兒與少年》

Ⅶ 宋姓名人

有獎勵
宋姓名人
有誰知道姓宋的名人啊?》謝謝!~啦
我來答有獎勵
ljs812096692
LV.2
聊聊關注成為第1位粉絲
宋姓歷史名人
戰國時,楚國有辭賦家、《九辯》的作者宋玉。
秦代有燕人宋無忌,曾經為秦始皇作仙方,其後有宋義,為楚懷王上將軍。 西漢時,宋義之子宋昌,任中尉。 東漢有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宋弘,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宋度,南陽章陵(今河北北棗陽縣南)人宋衷。
晉代有青州(今山東淄博東北臨淄鎮北)人宋益,敦煌(今屬甘肅)人宋矩,沛國人宋處宗。
南北朝時期,宋昌的13世孫宋恭,任前燕河南太守,徙居廣平(今河北雞澤縣東南);另有南齊錢唐(今浙江杭州)人宋廣之。
宋姓名人除上述者外,還有很多。北魏有敦煌人宋雲,曾和惠生同赴西域。唐代,有詩人宋之問;政治家宋憬,曾在睿宗、玄宗朝兩次任宰相,能革除前弊,選拔人才,使百官稱職;還有唐文宗時宰相宋申錫。北宋有文學家、史學家宋祁,其兄宋庠亦為文學家,二人並有文名,時稱"二宋";還有文學家、史地學家宋敏求。北宋末年農民起義領袖宋江。南宋有宋慈,曾任廣東、湖南等提點刑獄官,為案著重實地檢驗,他所編的《洗冤集錄》,是世界最早的法醫學專著,對法醫學的發展起了重大貢獻。明代有文史學家宋濂,書法家宋克,科學家宋應星,文學家、藏書家宋懋澄,李自成的軍師宋獻策。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一書,為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名著。清代有詩人宋琬、宋湘,經學家宋翔風。近現代有民主革命家宋教仁、宋任窮,戲劇家宋春舫,國民黨財閥宋子文,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

Ⅷ 八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試卷

2009-10-12 19:29基本概念:
1、化學變化:生成了其它物質的變化
2、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
3、物理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
(如:顏色、狀態、密度、氣味、熔點、沸點、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鹼性、穩定性等)
5、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
6、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純凈物組成,各物質都保持原來的性質
7、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8、原子:是在化學變化
閱讀全文>>類別:默認分類 | 評論(1) | 瀏覽(384) 九年級上冊世界歷史復習提綱(人教版)2009-10-12 19:27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考綱知識點
一、伯利克里改革(九上P14)
1、時間:公元前五世紀後半期
2、改革者:伯利克里
3、主要內容:擴大公民的權利;鼓勵學術研究、重視教育、發展文藝;
4、作用:使雅典達到全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古代世界的頂峰。

二、日本「大化改新」(九上P24-25)
1、時間:7世紀中期
2、改革者:孝德天皇
3、主要內容:
①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國家,以才選官
②經濟方面:把很多貴族土地收歸國有,部民轉化為
閱讀全文>>類別:默認分類 | 評論(1) | 瀏覽(804) 紀念孔子誕辰2560周年2009-09-29 06:35今年是孔子誕辰2560周年。從1984年孔子誕辰2535周年開始,每隔5年舉行一次盛大的紀念性學術文化活動,已經形成慣例。在以往的紀念活動中,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都曾接見與會代表並到會作重要講話,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這一活動的高度重視。今年紀念孔子誕辰2560周年的國際學術會議,是由國際儒學聯合會、聯合國教科文
組織、中國孔子基金會聯合舉辦的,將於今年9月下旬在北京和山東兩地召開。圍繞這一中心活動,由國際儒學聯合
閱讀全文>>類別:默認分類 | 評論(0) | 瀏覽(57) 巨星隕落:邁克爾·傑克遜去世2009-07-27 22:59北京時間6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昔日歌王邁克爾-傑克遜在美國洛杉磯因心臟病突發去世,終年50歲。
邁克爾·傑克遜(Michael Jackson)被譽為流行音樂之王(the King of Pop),是繼貓王之後西方流行樂壇最具影響力的音樂家,其成就已超越貓王,是出色的音樂全才,在作詞,作曲,場景製作,編曲,演唱,舞蹈,樂器演奏方面都有著卓越的成就。邁克爾與貓王、披頭士兩組歌手並列為流行樂史上最偉大的不朽象徵,他開創了現代MTV,他把流行音樂推向了巔峰,他融合了黑人節奏藍調與白人搖滾的獨特的MJ樂風,時而高亢憤疾、時而柔美

閱讀全文>>類別:默認分類 | 評論(0) | 瀏覽(83) 七年級英語試題答案2009-07-09 13:44二、單項選擇21—25 CADCC 26—30 CDDAA

三、完形填空31—35 BDCAB 36—40 BACBA

閱讀全文>>類別:默認分類 | 評論(2) | 瀏覽(489) 七年級英語試題下2009-07-09 13:43D

Mike is an English boy. He is a student. He is fourteen. His father is Mr. Green. Here is a picture of Mike』s family. You can see a p

閱讀全文>>類別:默認分類 | 評論(3) | 瀏覽(247) 七年級英語試題上2009-07-09 13:42二、 單項選擇(計10分,每小題1

閱讀全文>>類別:默認分類 | 評論(0) | 瀏覽(208) 初二下歷史復習提綱2009-03-27 19:01第1課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1、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建國任務,舉行的時間、地點、內容:
時間地點:1949年9月在北平舉行,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內容:(1)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2)大會決定以五星紅旗為國旗,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以北平(北京)為首都,採用公元紀年;(3)決定在首都廣場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紀念碑。
2、開國大典:1949年10月1日。
3、重點:新中國成立的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
閱讀全文>>類別:默認分類 | 評論(5) | 瀏覽(1311) 八年級下冊地理復習提綱2009-03-27 19:00第五章:中國的地理差異
1、 我國疆域遼闊,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差異很大。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可以將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2、 季風區大致包括我國四大地理區域里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非季風區大致包括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3、 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界限大致通過(秦嶺)和(淮河),與一月(0)度等溫線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大體一致。
4、 受自然環境

閱讀全文

與孔子基金會詩詞大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