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楊輝的浙江大學教授
1983年7月畢業於浙江大學材料系,獲學士學位;
1986年7月畢業於浙江大學材料系,獲碩士學位;
1986年~ 至今浙江大學材料系從事教學科研;
1997年晉升為教授,任浙江大學無機非金屬材料研究所副所長;
1998年評為博士生導師;
1997年-1999年,浙江大學教務處處長助理(分管混合班)
1999年-2002年,掛職擔任浙江省科技廳高新技術產業化處副處長;
2003年~至今,浙江省「十五」納米技術重大科技攻關及示範應用工程專家組組長,浙江大學納米科學與技術中心副主任。 電子陶瓷材料及其器件;
納米材料制備、改性及產業化應用;
特種功能玻璃及陶瓷 中國硅酸鹽學會理事;
中國硅酸鹽學會陶瓷分會常務理事;
古陶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無機介質材料與器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浙江省硅酸鹽學會副理事長。 「納米氧化鋁改性官哥窯青瓷及其抗胎裂研究」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二完成人);「納米銀系光活化抗菌陶瓷製品」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無機納米材料改性聚丙烯彩色塑料編織袋」 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校優秀青年教師獎;
中國硅酸鹽學會科技青年獎;
全國第三屆建材行業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甲類)三等獎。
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員;
浙江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
浙江省優秀科技工作者。
『貳』 寶鋼教育基金會的理事成員
名譽會長
張孝文 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清華大學原校長
謝麗娟(女) 上海市原副市長
徐樂江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黎明 原寶鋼集團董事長
徐大銓 原上海寶鋼集團公司董事長
謝企華(女)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前董事長
名譽理事長
朱爾沛 原寶鋼集團副董事長、黨委書記
理事長
伏中哲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
副理事長 秘書長
莫臻 寶鋼教育基金會秘書長
理事 馬文喜 中央民族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葉靜漪(女) 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
姜勝耀 清華大學副校長、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理事長
熊曉梅(女) 東北大學黨委副書記
葉志明 上海大學副校長
朱健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
劉永章 上海財經大學黨委副書記
楊賢金 華東理工大學黨委書記
尹冬梅(女) 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
任利劍 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南京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
張宏建 浙江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蔣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黨委副書記
李家新 安徽工業大學校長
周建波(女) 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組織部長
黃達人 中山大學原校長
李旭鋒 四川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鄭慶華 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
周成祥 中國冶金教育學會理事長
陸靖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
高鴻鈞 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
廖舒力 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長
李曜升 中國教育報刊社黨委書記、社長
秦長燈 寶鋼人才開發院院長
(以上資料來自 )
『叄』 浙江省給予李蘭娟的個人獎勵,她是如何分配的
李蘭娟獲獎300萬,全部捐出來培養人才,體現出老一輩科學家為著祖國科學事業的發展所做出無私的奉獻。她不為名利得失,只為科學事業的未來有著高端的科研人材,並為之奮斗終身。
李蘭娟淡泊名利,不斷的追求卓越,是全國青少年學習的好榜樣!這樣的英雄,是人民之福,國家之福!
『肆』 竺可楨資料(短些)
竺可楨
排萬難冒百死以求真知——做人原則,實事求是精神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處世原則
竺可楨
竺可楨是畢生為國「求是」的氣象事業和物候學的開拓者,1890年3月7日出生於浙江上虞。竺可楨1908年入上海復旦公學求學,1910年公費留美入伊利諾伊大學農學院學習。1913年夏畢業後轉入哈佛大學研究院地理系專攻氣象,1918年以題為《遠東台風的新分類》(A NEW CLASSIFICATION OF THE TYPHOONS OF THE FAR EAST)的論文獲得博士學位。1920年秋應聘南京高等師范學校。1927年任國立東南大學地學系主任,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建國前他先後執教於武昌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和國立中央大學。[1]1933年4月,竺可楨與翁文灝、張其昀共同發出成立中國地理學會的倡議,學會於翌年成立。1936年4月,他擔任浙江大學校長,歷時13年。為了婉拒蔣介石赴台灣的邀請,而辭去了浙大的所有職務。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後,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等職。他還當選為歷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並於1962年光榮地參加中國共產黨。他對中國氣候的形成、特點、區劃及變遷等,對地理學和自然科學史都有深刻的研究。他一生在氣象學、氣候學、地理學、物候學,自然科學史等方面的造詣很深,而物候學也是他嘔心瀝血作出了重要貢獻的領域之一。我國現代物候學的每一個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開的。他始終從科學的視角,關注著中國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是「可持續發展」的先覺先行者。2008年在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組織的評選中,與袁隆平、茅以升等一起獲評中國十大科技傳播優秀人物。
編輯本段研究領域
大力開展氣象台站建設
具有一定規模的氣象台站建設,是獨立自主開展氣象預報的基礎。竺可楨在1921年就發表過《論我國應多設氣象台》一文,吁請各地政府予以重視。氣象研究所成立後,他又提出《全國設立氣象測候所計劃書》,認為全國設立不同規模的測候所不應少於150個。但是,由於當時財政困難,要由政府專門撥款來籌建氣象台站幾乎是不可能的。當時成立的台站主要是通過三個途徑解決,一是從氣象研究所有限的經費中擠出一部分,自建少數測候所;一是動員凡需要氣象資料的部門(如航空、交通部門等)出資,籌建一些測候所;再一是接受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等機構的資助。在竺可楨的精心推動下,從1929年起到1941年底止,氣象研究所自建的各級測候所9個,合辦的19個。其中如泰山、峨眉山和拉薩測候所都是在克服了種種困難以後建立的,不但為我國近代氣象事業發展提供了珍貴的科學資料,也為當時中國參加國際極年觀測提供了可能。
『伍』 繼卸任拼多多董事長後,黃崢向浙大捐贈一億美金,這筆錢會被用於哪方面
最近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和繁星公益基金簽署捐贈協議,而這條協議設立了浙江大學上海高等研究院繁星科學基金,據了解,這筆錢會讓浙江大學在生物醫療,農業食品等多領域的層面上取得更加有效的進步。
對於董事長之前出生於杭州,中學畢業之後就直接保送了浙大,學習計算機專業,同時,他進入了浙大校長的實驗室,就是這樣,短短四年的經歷,讓這位董事長意識到了科學的嚴謹以及科學的重要性,之後更是由於獨特的眼光創世了拼多多,而現在這位董事長的身家已經高達650億,對於科學的敬畏之心也越來越明顯,所以向浙江大學捐贈這個基金,是為了我國教育的更好發展,同樣這筆錢也會對浙江大學的科研水平做出很深遠的影響。
『陸』 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的歷史回顧
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是為了紀念我國傑出的橋梁專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茅以升先生於1991年由有關單位發起並捐資設立的。
《基金》的宗旨是紀念茅以升先生一生為工程建設以及科研教育的貢獻並繼承其未竟事業,支持學術交流、人才培養、成果獎勵、科技普及等活動,以促進國家科技教育事業的繁榮,促進科技後備人才的成長。
《基金》自設立以來,開展了多方面工作,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的影響。重點工作有:
一、設立了以橋梁大獎、土力學及基礎工程大獎為重點,以及鐵道科技獎、北京青年科技獎等獎勵項目。
《基金》自成立以來已召開過十一屆 頒獎大會,共有628人獲獎,頒發的獎金已近100萬元。
橋梁大獎和土力學及基礎工程大獎每兩年評選一次,每次獲獎人僅一名,在國內有較高的威望,並有二名香港專家獲橋梁特別獎和一名香港專家獲橋梁青年獎。其他獎勵項目的獲獎者也都是在各相關領域工作中的佼佼者,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良好的影響。每次領獎大會都邀請了人大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等國家人領導以及頒獎大會所在地的省市領導人出席,擴大了《基金》在當地的影響,也獲得當地有關單位的捐資和資助。《基金》設立的獎項已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准為首批社會力量設立獎勵項目的單位之一。
二、組織開展各種科技教育活動。
《基金》在每屆頒獎活動中大多安排了學術報告會。例如,1995年舉行的第五屆頒獎大會上請橋梁大獎獲獎人林元培做橋梁方面的學術報告;在2000年舉行的第九屆頒獎大會上請建設部總工程師姚兵做有關工程質量問題的報告,鐵道部大橋工程局總工程師林國雄介紹蕪湖長江大橋設計和施工概況;在2001年的第十屆頒獎大會上,請土力學大獎獲獎人謝定義介紹其在「土動力學和非飽和土力學、黃土力學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創新等。」
《基金》還先後舉辦過著名美籍華人橋梁專家林同炎學術報告會,張維、王大珩、程慶國三位著名專家學術報告會。特別是近年來,加強了與台灣的民間交流。2001年在杭州、上海、蘇州、南京等地接待了以台灣土木水利工程學會理事長李建中教授為團長、由33名土木工程界專家組成的參觀訪問團,參觀訪問了浙江大學、同濟大學、東南大學和錢江一橋、南浦大橋、楊浦大橋、江陽大橋、南京大橋等地,並進行了交流座談。隨後,在上海同濟大學舉辦了海峽兩岸土木工程學術研討會,大陸和台灣專家共同交流學術心得和建設成就。2002年在杭州舉辦了「21世紀橋梁技術發展論壇」,邀請了美國、台灣、香港、澳門和大陸橋梁專家做學術報告,就世界橋梁工程具有前瞻性、戰略性、共同性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及現代橋梁工程發展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手段、管理創新、人才准備等做了精彩的演講,並對中國橋梁工程技術和管理的科技進步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性意見和建議,是一次規格高、水平高的學術活動。
《基金》還於2000年、2001年、2003年三次組織國內橋梁和土木工程專家去台灣出席橋梁工程和土木工程研討會。
三、《基金》在不斷開展活動中壯大
《基金》每年都舉辦一些重大活動,除每年的頒獎大會和學術交流活動外,曾舉辦過茅老百周年誕辰紀念活動,在杭州錢塘江橋畔建立茅以升塑像和建橋紀念碑,創辦了茅以升實驗學校和茅以升科教培訓中心,舉辦茅以升生平事跡展覽和橋梁知識與中國橋梁建設成就展覽在全國各地巡迴展出,出版茅以生遺作《橋話》,與中央電視台、浙江省電視台聯合舉辦專題活動,與光明日報合作開展「當代中國傑出橋梁巡禮宣傳活動」, 建立茅以升橋梁委員會等。《基金》通過不斷的活動中得到了發展和壯大。
『柒』 吳樹青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視頻網課哪個老師講的好
吳樹青政治經濟學視頻網課
攻關學習網裡面有幾個視頻
老師講的可以,主要比較詳細,題也講的很多,視頻也是高清完整的 不然看起來也不舒服
我之前在哪裡學了大概半年吧
老網站,資料比較豐富,對我考研幫助蠻大的
推薦你去
知識拓展方面(聽說多湊字數能加快升級 可忽略):
這本《政治經濟學》教科書分為「資本主義部分」和「社會主義部分」兩冊。《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主要論述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基本特徵及其運動規律。
本教科書把列寧在20世紀初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對資本帝國主義的論述,概括在對壟斷資本主義分析的最初一章中,以後各章即以當代資本主義為重點按邏輯展開,
分別論述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形式,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條件下私人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壟斷資本主義條件下的勞資關系及其調節,資本國際化,壟斷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發達與不發達,最後以資本主義的歷史過渡性作為結束。
在分析過程中,既注意堅持列寧關於帝國主義理論的基本精神,同時又著重分析列寧逝世以來當代資本主義的變化,力求把對當代資本主義新現象、新情況和新問題的分析提到理論的高度。
吳樹青,1932年1月3日生,漢族,江蘇省江陰市人,中共黨員。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理事長。
1952年在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生班學習,1955年畢業後留校工作。 歷任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
1985年後歷任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教務長,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1989年擔任北京大學校長。1996年離任後, 任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名譽主任,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理事長。從1955年起,長期從事政治經濟學的教學和研究。
主要著作有《政治經濟學》,《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鄧小平理論概論》,《中國宏觀經濟管理》,《鄧小平理論與當代中國經濟學》,《吳樹青選集》等。擔任第八屆和 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委員。
主要社會兼職 有:中國老教授協會會長,北京經濟學會會長,教育部「兩課」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及教育部經濟學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等。
吳樹青歷任北京大學校長、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教授,博士生指導教師,北京市經濟學會、比較經濟學會副會長。
1932年1月生於江蘇省江陰縣,1949年9月至1952年在浙江桐鄉工作,1952年進入中國人民大學,為經濟系政治經濟學教研室研究生,1955年畢業後,留校工作,曾任副校長等職。
吳樹青長期從事教學、研究工作,熱情傳播和鑽研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及社會主義建設理論,曾講授《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比較社會主義經濟、前蘇聯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研究等課程。
並多次參加國家教委組織的教材、教學大綱的編寫及政治理論課改革工作。近年來,除主管學校教學工作以外,他主要研究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理論,在有計劃的商品經濟、股份制、經濟體制改革、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等重要問題上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在研究股份制時,他對未經充分實踐就把股份製作為大中型企業的發展方向的觀點提出了質疑。
1986年,在全國宏觀經濟管理問題討論會上,他發表《商品經濟的一般和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特殊》一文,不僅探討了商品經濟的共性,而且重新論述了社會主義商品生產的個性,對傳統的社會主義商品經濟觀點進行了反駁。
1987年,在中共中央十三大開幕之前,他即發表《談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根據、性質和特徵問題》,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問題進行了論述。
1988年,他應國家體改委的邀請,參與研究經濟體制改革中期目標問題,他指出,經濟體制改革的中期目標,不能從有計劃商品經濟的概念出發,而應當考慮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前期有計劃商品經濟可能達到的水平,考慮各種制約有計劃商品經濟發展的因素。
認為中國中期改革所應逼近的目標,是達到小康時期的有計劃商品經濟的模式,並分析了這一時期經濟的主要特徵,明確提出改革不能急於求成,不能搞高指標,必須充分考慮現實條件的制約。除此之外,在其他許多問題上,他都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如1979年,他發表了《按照客觀經濟規律辦事》等等,1980年發表了《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等文。1981年之後,又陸續發表了《關於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的幾個問題》、《正確認識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戰略目標》、《社會主義經濟中的互助合作關系和等價交換關系》、《加快城市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關於增強企業活力的幾個問題》等文。
1949年8月中共浙江省桐鄉縣委工作隊員
1952年7月-1955年7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生班學員
1955年7月-1989年8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工作,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生院副院長、教務長、副校長
1989年8月-1996年8月北京大學校長
1986年8月至今北京大學教授、校務委員會名譽主任、教育基金會理事長
《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社會主義》《人民論壇》1995年第二期
《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人民日報》1996年9月12日
『捌』 向哪些公益機構捐贈 個人所得稅可扣除
個人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政策規定
對公益性青少年活動場所(其中包括新建)捐贈:《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對青少年活動場所電子游戲廳有關所得稅和營業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0]21號)規定,對個人通過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和政府部門對公益性青少年活動場所(其中包括新建)的捐贈,在繳納個人所得稅前准予全額扣除。公益性青少年活動場所是指專門為青少年學生提供科技、文化、德育、愛國主義教育、體育活動的青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等校外活動的公益性場所。對農村義務教育捐贈:《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納稅人向農村義務教育捐贈有關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1]103號)規定,對個人通過非營利的社會團體和國家機關向農村義務教育的捐贈,准予在繳納個人所得稅前的所得額中全額扣除。農村義務教育范圍是指政府和社會力量舉辦的農村鄉鎮(不含縣和縣級市政府所在地的鎮)、村的小學和初中以及屬於這一階段的特殊教育學校。納稅人對農村義務教育與高中在一起的學校的捐贈,也享受所得稅前全額扣除政策。
向宋慶齡基金會等6家單位捐贈:《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向宋慶齡基金會等6家單位捐贈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4]172號)規定,對個人通過宋慶齡基金會、中國福利會、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國煤礦塵肺病治療基金會、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用於公益救助性的捐贈,准予在繳納個人所得稅稅前全額扣除。
對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的捐贈:《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捐贈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6]67號)規定,個人通過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用於公益救濟性捐贈,准予在繳納個人所得稅稅前全額扣除。
對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捐贈:《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捐贈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6]68號)規定,個人通過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用於公益救濟性捐贈,准予在繳納個人所得稅稅前全額扣除。
對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等8家單位捐贈:《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等8家單位捐贈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6]66號)規定,對個人通過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中國綠化基金會、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中國關心下一代健康體育基金會、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基金會、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和中國光彩事業基金會用於公益救濟性捐贈,准予在繳納個人所得稅稅前全額扣除。
對中華快車基金會等5家單位捐贈:《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向中華快車基金會等5家單位的捐贈所得稅稅前扣除問題的通知》(財稅[2003]204號)規定,為支持我國農村醫療衛生、經濟科學教育、慈善、法律援助和見義勇為等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經國務院批准,個人自2003年1月1日起(註:也可以直接)向中華健康快車基金會和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中華慈善總會、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和中華見義勇為基金會的捐贈,准予在繳納個人所得稅稅前全額扣除。
對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研究開發經費捐贈:《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有關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0]24號)規定,個人或個體工商戶的所得(不含偶然所得,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用於對非關聯的科研機構和高等學校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所發生的研究開發經費資助的,可以全額在下月(工資、薪金所得)或下次(按次計征的所得)或當年(按年計征的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時,從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不足抵扣的,不得結轉抵扣。
『玖』 段永平的社會活動
2006年9月21日,浙江大學旅美校友段永平、網易公司總裁丁磊一行來到浙江大學,聯手向浙江大學捐資4000萬美元支持教育事業。其中包括丁磊個人的1000萬美元和段永平個人及募集資金3000萬美元。這不僅是浙江大學歷史上也是國內高校接受到的最大一筆捐資。浙江大學黨委書記張曦、校長楊衛代表浙江大學接受捐贈。浙大常務副校長倪明江主持了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的捐贈儀式。2009年12月,段永平校友再次捐贈人民幣7600791元,繼續支持浙江大學等額配比基金。
2010年2月28日,段永平夫婦向中國人民大學捐贈3000萬美元,據了解,在此次3000萬美元捐款中,1550萬美元用於設立等額配比基金,1000萬美元設立心平自立貸學金、心平留學貸學金,400萬美元捐助新圖書館建設,50萬美元捐助人大新聞學院設立「攝影和視覺傳播研究發展基金」。
「2011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排行榜」剛剛對外發布,根據榜單,浙江大學接受校友捐贈金額最多,高達5.24億,創中國大學校友捐贈之最,居「2011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排行榜」首位;雙料校友」段永平捐贈「最給力」,累計向浙江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捐贈4.47億,創校友捐贈榜記錄 。
段永平創中國大學校友單筆捐贈最高紀錄,5年無人超越榜單顯示,在「中國校友會網2011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排行榜」調查到的單筆校友捐贈中,步步高董事長段永平2006年向母校浙江大學捐贈2.35億,創中國大學校友最大單筆捐贈紀錄,連續5年成為中國大學校友捐贈紀錄的保持者,雄居「中國校友會網2011中國大學校友單筆捐贈排行榜」榜位。 2011年9月教師節前夕,浙江大學獲得消息,浙大將設立「浙江大學心平獎教金基金」,以此激發一線教師的工作熱情,樹立業務精湛、關愛學生成長的優秀教師典範。獎教金由浙大校友段永平和夫人劉昕捐資設立,連續20年每年嘉獎8位教師,獎金最高達每人100萬元。
從2012年起,段永平夫婦將連續20年資助獎教金的評選,每年嘉獎8位教師,在教師節舉行頒獎典禮。其中 「傑出教學貢獻獎」1~2位,獎金每人人民幣100萬元,「教學貢獻獎」每人獎勵10萬元,「教學貢獻提名獎」每人獎勵1萬元。獲得「傑出教學貢獻獎」的教師不重復參評。
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秘書長張美鳳介紹說:「6月底,段永平校友回到母校出席2011屆畢業典禮期間,確定了設立獎教金的意願,他本人對於這一獎項的設立特別用心。」在段永平看來,大學教師應該用更多的精力去關心學生的成長,但在這方面,目前已有的獎勵和鼓勵措施還太少。段永平說,設立獎教金是值得做,並且是他非常願意做的一件事,大學要盡一切力量褒揚優秀的師德師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根據「心平獎教金」評選辦法,浙大將專門建設獎教金評議網頁,每年4月,浙大7個學部和學生工作部將以集中推薦的方式,各推薦出一位候選人。評議網將公布提名人的材料,包括教學基本信息及教案、教學視頻等,接受全校教職工、應屆畢業生的評議,投票將按照實名方式進行。得票最高的前4位教師將進入浙大獎教金評審委員會會議的評比。評選辦法中明確規定,評選對象是從事教學工作10年以上,並且在浙大工作5年以上的教師。除了任課教師外,班主任、輔導員及德育課教師都在評選之列,而校領導則不在其中。
「心平獎教金評審委員會」主任由浙大校長楊衛擔任,其餘10位委員中除了4位分管人事、教學、基金會和學生工作的校領導外,將在院士、優秀教師、基礎課教師和青年教師以及本科生、碩士生與博士生中產生6位師生代表參評。
2011年11月25日,北京師范大學心平自立貸學金捐贈儀式在主樓第四會議室成功舉行。心平公益基金會秘書長伍松、監事婁天春,我校常務副校長董奇出席儀式。學生處、研工部、教育基金會相關負責同志以及各院系師生代表參加了儀式。捐贈儀式由教育基金會秘書長范立雙主持。
董奇常務副校長代表學校對捐贈人段永平先生、劉昕女士以及心平公益基金會表示由衷的贊賞和誠摯的感謝。他指出,心平自立貸學金是一項培養具有現代社會素質大學生的創新舉措,其以「自立、自強、誠信、發展」為理念,與北師大人才培養的目標相契合。
儀式上,心平公益基金會伍松秘書長代表段永平先生、劉昕女士介紹了心平自立貸學金的設立背景和宗旨,並向學校贈送捐贈牌。董奇常務副校長向伍松秘書長頒發了捐贈榮譽證書。學生處負責人宣讀了心平自立貸學金實施細則。首批貸學金申請學生代表表示,一定不辜負段永平先生和劉昕女士的期望,堅定信念,積極進取,努力成長為國家需要的優秀人才。
「北京師范大學心平自立貸學金」由知名企業家段永平先生和劉昕女士夫婦發起並籌集善款1000萬元人民幣,委託心平公益基金會自2011年至2015年定向捐贈至我校專項設立,主要面向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一年級學生申請。貸學金的運作以激發學生的責任感、誠信度和發展觀為目標,倡導新型學生培養模式。「心平自立貸學金」具有兩方面特點。一是在青年學子中弘揚和鼓勵自強自立的精神,倡導誠信和勇於擔當的價值觀;二是激發形成「自立、自強」的成才氛圍,推動培養更多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的優秀人才。
『拾』 黃崢向母校浙大捐贈了一億美金,他此舉意欲何為
主要是黃錚成功之後想要回饋母校,用自己的能力幫助母校做好科研工作。媒體報道,日前浙江大學和黃錚個人的慈善基金簽署了一份捐助協議,預計在未來五年內,提供1億美金的資金,用於生物醫療,農業產品的科研。與此同時,作為拼多多的創始人黃錚,也宣布正式辭任董事長職務,據黃錚在公開信中透露,未來其將在科研領域做很多的研究。該新聞報道後,不少網友為黃錚點贊,支持其成功後回饋母校的做法。